這篇文章和你們分享美麗的英國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幾天前和將近認識十年的朋友們聚會
在暢聊之中
我提議説著想租車出去
朋友們問我計劃去哪
我説能離開倫敦都行
但是如果往北走
可以去很多不同城市
一天時間完全不足夠
所以決定就隨意往南走
現在九月了
英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天黑漸漸越來越早了
從原本的日不落國
現在竟然八點就天黑了
再不計劃旅行
可能就會等到明年了
所以我們這週就租車説走就走
(溫馨提醒 英國的冬天
早上八點天亮 下午四點天黑
九月的倫敦氣溫10-20度
冬天倫敦平均氣溫1-6度
英國的北部會比倫敦還冷
在英國四季很分明
真的是瞬間就變得寒冷
最近計劃到倫敦的朋友
記得一定要準備保暖的行李)
這次的租車旅行沒有一定要去哪裡
因為就是個漫無目的耍廢之旅
但沒想到卻是如此美好的回憶
我們一路先往法國的方向開著
這途中一直看到路標講著英吉利海峽隧道
我竟然會後悔沒有拿護照和居留證
所以約定下次一定要開車到法國
(從英國開車到法國是搭火車過隧道)
隨心的旅行很美好
就是沒有一定要去哪
所有的計劃都是跟隨著心情
第一站我看到地圖有個靠海的鄉村
所以就提議去看看
這個地方是Whitstable
我完全沒聽過
而且從都沒想過會造訪
不過這裡是個很美的海邊
雖然寒冷
但是天氣卻很好
絕對有著度假氣氛
而且沒有什麼旅客
可以讓人心情開心
漫步在街道很愜意
還有一個美麗的城堡
午餐時間
朋友們都很懂美食
決定去附近的鄉村Fordwich
這裡有個很傳統的英式酒吧
不過卻是米其林餐廳
每道餐真的都很好吃
中午套餐價錢很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餐廳環境很自在
因為就是個酒吧
可以很簡單用餐
絕對很推薦
接著我們決定再去旁邊的Canterbury
這裡我去年有造訪
這座美麗的城市
有最古老的歷史
穿梭在美麗花園和河岸
走在崎嶇不平的道路
遇見歪斜房子和建築
街坊巷弄都有不一樣的美
在返回倫敦的高速公路途中
我們看見遠方有個美麗河邊
絕對是美得很值得停留
所以決定特別繞過去
沒想到真的竟然會這麼美
這是我們旅行的最終站了
有著最完美的旅途
雖然就只是一天的旅行
但卻美好的讓我捨不得
我們很感慨回憶十年前的那些生活
為什麼大部份放假都是在夜店酒吧度過
年輕時候的我們都很喜歡去這些地方
如果當初知道租車造訪英國這麼有意義
那麼這些年絕對能去了所有的英國城市
不過就在回程的路途已是傍晚了
廣播開始放著一首接一首的夜店組曲
有些還是那些十年前我們一起喜歡聽的音樂
就這樣我真的完全不會後悔年輕有過的瘋狂
現在回憶過去那些生活還是覺得很美好
如果不曾走過這些歲月
現在的我一定會很悔恨
或許什麼年紀就會有怎麼樣的生活
雖然至今完全想不到夜店到底有什麼好玩
現在就算免入場費再無限暢飲都不會想去
那麼相信年輕的我
應該同樣不會想到租車旅行英國
會有什麼值得讓人期待履行的事
但是如今的我
懂得停下腳步欣賞美景
一切絕對都還不會晚
我的人生還有幾個十年可以這樣瘋狂冒險
London是個繁忙不會讓人厭倦的城市
我很幸福能居住在這
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
但或許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而讓我錯過真正的英國
每次都似乎要離開倫敦
才能夠看見美麗的英國
分享美景還有心得給你們
希望在這一週
我們都能順心😊
「英吉利海峽隧道」的推薦目錄:
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義大利斷橋事件敲響歐洲大橋潛在風險
(目擊者)
我的天啊我的天啊
末日般的情景讓人不敢置信,但確實就發生在義大利8月14日,當地時間周二的中午時分,近百公尺高的莫蘭迪大橋,在狂風暴雨中瞬間垮塌,除了橋上35輛車同時墜落,橋下的工廠 鐵路 住宅也遭大橋壓頂,粗估至少39死 15傷,受困瓦礫堆的失蹤者還不知凡幾
(生還民眾)
我飛起來大概有10公尺 我撞到牆 然後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這天是當地俗稱的仲夏節前夕,放假的義大利人,原本就習慣趁一年中最熱的時間
,前往海灘或走入山間享受陽光美食,致使這條串連義大利和法國,及其它度假勝地公路的莫蘭迪橋,乘載了比以往更高的交通運量,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竟會讓橋面斷裂消失至少80公尺
(熱那亞當地民眾)
今天當我聽到聲音 還以為是地震 我聽到人們尖叫 然後就跑出來看發生了什麼事
一時間堅固的橋面就像散開了的積木堆疊,兩百警消帶著警犬日以繼夜,試圖從瓦礫堆中找尋可能生機,但礙於天候狀況不佳,再加上事故現場是工業區,擔心高架橋崩塌恐導致瓦斯管線爆炸,搜救任務始終無法快速推進
(莫蘭迪大橋建造者之一)
(當時蓋了)七年 現在我住在橋下 我幫忙建造它 現在它毀了我的房子
氣象專家稱,橋斷原因勉強能和天候扯上關係,因為當天氣象單位確實有因風暴系統,對民眾發出號稱第二嚴重的橘色警戒,但頂多只能說風雨來得又快又急,在已開發國家能拖垮一座橋,實在不可思議
(湯姆沙特/ CNN氣象主播)
我們曾經看過泥石流沖垮橋梁 在諸如孟加拉印度或其他一些國家中 但這次在機場只有下22毫米的雨量 甚至不會引發大量的洪災 (風速)也才每小時57公里
義大利總理孔蒂第一時間,親赴當地坐鎮指揮,強調斷橋事件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悲劇」,他將查明原因 盡速檢討究責,而他的副總理身兼內政部長,同時也是右翼北方聯盟主席的薩爾維尼,則把矛頭指向歐盟,認為莫蘭迪大橋的悲劇,表面上是義大利基礎建設維修,更新投資的失誤,但細究原因,其實還有義大利人民,長期受制於歐盟不當撙節措施的後果
(新聞旁白)
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了這個國家,它已經承擔了巨額國債,讓義大利只得刪減基礎建設支出,從2008年的140億歐元,短短兩年後,只剩40億歐元
事實上,這座失事的莫蘭迪大橋,曾被視為義大利建築工藝的代表之作,1967年由已故義大利知名「搭橋大師」,里卡多莫蘭迪設計全長1182公尺,號稱歐洲首座混凝土「斜張橋」,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混凝土最初用於包裹保持結構的鋼纜,卻因長年下來出現裂縫,任由水滲入腐蝕,最終影響大橋結構穩定度
(Giovanni Solari/熱那亞大學結構工程系教授)
它可以基於任何原因 只要其中一條鋼纜斷裂 柱子就會因無法抵抗的橫向力 而失去平衡
紐時稱 這座橋的設計一直飽受批評,學界也不斷提出橋的結構性缺陷,呼籲義大利政府盡快「砍掉重練」,否則「遲早要出事」,根據義大利內閣紀錄,交通部也確實在2009 2011 2015年,數度對莫蘭迪大橋提出安全警告,卻礙於經費無著,永遠只能「例行性補強」
(Autostrade公司宣傳影片旁白)
我們目前正在投資約220億歐元,用於升級900公里義大利高速公路網絡中,使用最頻繁的部分
更令人憂心的是負責此橋的亞特蘭提亞公司,號稱歐洲高速公路建造和管理的領頭羊,不只掌管義大利大多數高速公路,也負責法國22%的重要路段,甚至包括英吉利海峽隧道,義大利過去五年已有五座橋樑崩塌,全義粗估還有300座橋處於危險狀態,而法國政府也在七月份公布報告指,境內7%公路橋樑長遠看會發生坍塌
推估至少840條具有潛在風險
(安東尼歐布蘭奇/工程系教授
那種橋隨時都可能 在沒有給你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崩塌 你永遠無法全然了解這個大的橋樑
《大西洋月刊》稱目前在歐洲許多20世紀的道路橋梁,部分都是在技術不純熟,卻得大量負重的狀況下被建造,莫蘭迪大橋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初為了鋪設連結南法的A10高速公路,特別委由莫蘭迪在地形複雜的波切維拉河谷(Polcevera)興建,卻自此成為義大利國內最繁忙,也最容易塞車的交通樞紐,如今若不是意外崩塌
問題便始終尾大不掉,而類似情形也出現在當前諸多發達國家,隨著道路橋樑使用年限已達,維修重建經費卻不但縮減,垮塌事件只怕會一再上演
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分享」
【你應該聽過他~但是不了解他~當然是因為他很少受訪,網路上難得看到的專訪,別錯過了。】
關於Josef Koudelka約瑟夫·寇德卡的專訪(六個問答)
約瑟夫·寇德卡利用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的牆,通過其全景鏡頭,來作為探索重大社會和環境問題的主軸。他從2008年到2012年期間七次來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領土,經常返回同一個地點拍攝。他往往在數個星期內集中拍攝,記錄下他所見到的“反對聖地的罪行”。
剛開始,寇德卡就想像自己的這個項目,會成為一本會像手風琴那樣打開的書——以如此方式呈現的一系列照片,並創造出一個像徵性的撕裂畫廊空間的牆壁。
『問:拍攝“此地”你是第一次去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嗎?』
寇德卡:是的,是第一次。 2007年,我認識很久的一個攝影師弗雷德里克·布倫納問我,是否願意與其他幾個攝影師一起,參加一個在以色列的項目。我拒絕了他,我說我沒興趣。但弗雷德里克非常有說服力。他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說服我,最後他提議我去以色列兩個禮拜,並支付我所有的費用,直到我做出決定,不會有任何條款。我說:“好吧,我會去,但我會付我自己的機票錢,因為我要確定我不欠你任何東西。”我也確實這樣做了。
『問:你在第一次訪問的過程中,是什麼時候開始考慮加入“此地”的?』
寇德卡: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是2008年的6月。那次有種觀光旅遊的性質,所有東西我都去看了看。而在那一次旅行過程中,我看到了牆。我沒有辦法忘記它。但我在那兩個禮拜中,只看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認為我對它的感知還只是局部的。但我確信我見到的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存在的東西。因此我想要再看一看。我跟自己說,如果我再回來這,更仔細地看,也許我在那裡可以做些什麼。
『問:你對參與“此地”這個項目有所保留嗎?』
寇德卡:是的。我從馬格南的同事那裡了解到,在那邊創作是很複雜的。在我以往的創作中,我總是有嚴格的條件:這個話題必須讓我感興趣,必須與我有足夠的聯繫,我必須有拍攝任何東西的自由,我必須從頭到尾地控制製作過程,我必須有足夠的時間,按照我想做事情的方式來做。我不知道這個群體項目是否能滿足這些條件。
此外,對我來說,一開始的關鍵問題是:錢從哪兒來。他們向我保證不是來自以色列政府,但大多數是來自一些美國文化基金會的。一般來說,我不太相信集體項目。當你不是一個人創作的時候,你很難取得完全控制。這種設置本身就會帶來一些限制。最終我參與了這個項目,是因為我得到了正式地保證——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兒,用我自己想要的方式。我在一封致弗雷德里克的信中寫下了我的所有條件:這個創作必須圍繞牆和周圍的景觀展開;最終的產品必須是一本書;對我的工作不得有任何限制,我有完成這個項目的能力;最重要的,我不僅要在以色列境內拍攝,也要在巴勒斯坦境內拍攝。此外,我是這個創作的唯一所有者,保留版權;由我自己來選擇要使用的圖像和標題;對圖像所附帶的所有文本,我擁有完整的最終審批權。對書的內容和設計,以及作品展覽、照片發表,我都要有最終的審核權。我原本的計劃是做成一本像手風琴那樣折疊的書,就叫做“牆”,可以在集體展示的時候展覽、打開。我希望能做出一個由我自己做主的東西,通過其複雜性來顯示我的視野。
最終,由於成本的限制,這本書在2013年以標準格式發行,而手風琴原型的圖冊則在展覽上展出。我希望將來以這種風格來發行一個版本。我以前從來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工作過,我也不希望以任何方式被人利用,為此我諮詢了非常多人。大多數人都跟我說:“不要碰這個題。就算他們會讓你做任何你喜歡的事兒,你還是會被剝削的。”但我認為,我立的這些條件能夠給我足夠的保障。當我提出的條件被接受以後,我簽了合同。那隻不過是在我第四次去的過程中。
不過,在我同意並簽署合同之後,我收到了一個我非常尊重的發行人的信,他寫道:“約瑟夫,我在參與攝影師的名單上看到了你的名字。你已經被賣了。你清清楚楚知道,這個項目最終一定會變成一個親以色列的宣傳。”
『問:你在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一共呆了多少時間?你去了多少趟?』
寇德卡:在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期間,總共,我去了七趟。我有空,而且陪同我的一個年輕的以色列攝影師吉拉德·巴拉姆/Gilad Baram也有空的時候,就去。每次大概三個星期左右。我在那裡看到的東西非常壓抑,我覺得很難呆超過這個時間。
『問:你和誰的合作最密切?』
寇德卡:正如我剛才所說的,我是由吉拉德·巴拉姆陪同的。我們一起沿著牆拍攝,有時候在這一邊,有時候在那一邊。吉拉德去牆的另一邊面臨著雙重危險。首先因為以色列人是沒有被授權進入巴勒斯坦控制地區的。而且,你也能想像,以色列人不會受到巴勒斯坦人的熱烈歡迎。但吉拉德在哪兒都跟著我,儘管有些區域對他來說非常危險。例如,當我想要在巴勒斯坦這半邊待一夜的時候,他回了以色列。他對工作非常熱情。通過和這個當時才27歲的年輕人交談,我了解了很多當地的情況。我們每天早上八點在耶路撒冷見面,然後圍繞牆展開創作,直到一天結束。我每天都被我所見到的東西深深影響著。吉拉德也是如此被震撼著。伴隨著對出生地的探索,他也被改變了。在陪同我的同時,他也記錄著我們創作的過程。最後,他跟我說,在我們圍繞牆的旅行中,他學會瞭如何去看。
我也和耶路撒冷巴扎勒爾藝術與設計學員攝影系的主人米基·克拉茨曼/Miki Kratsman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吉拉德當時就在那裡求學。另外,在項目的某些時刻,我們有一位巴勒斯坦攝影師、電影製作人伊薩·弗賴傑/Issa Freij陪同,他幫了我們非常多。還有一位以色列軍隊的上校肖爾·阿里利/Shaul Arieli,他如今是以色列非營利組織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的成員。他們主張隔離牆不應該是一種決定未來邊界的政治手段,而應該為維護以色列的安全,並儘可能減少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傷害做出貢獻。
『問:你是如何決定將創作專注於隔離牆上的?是你來的時候就立即決定了嗎?』
寇德卡:回到2008年,當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我覺得如果我參加這個項目——按照我平時的條件來創作——唯一能讓我感興趣的話題就是隔離牆和周圍的景觀。從1986年我開始用全景照相機拍攝法國的景觀開始,我就試圖展示當代人是如何影響景觀的。我已經出版了十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了。英吉利海峽隧道的建設、貝魯特的廢墟、中歐的煤礦……但我從來還沒有見過任何與這座隔離牆類似的事兒。從我的角度看,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割裂聖地的隔離牆更強大的主體了。
有一天,當我們沿著隔離牆在走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塗鴉“一座牆,兩個監獄”——這總結了我當時的感受。你知道,我成長在捷克斯洛伐克,也在一座牆的後面。我一直想要去牆的另外一邊。
我知道一座隔離牆意味著什麼。
來源:ZONEFOTO
關於約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Josef Koudelka #瑪格南 #紀實攝影
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 英法隧道: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修建100年才完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底 隧道 应该就属日本青函 隧道 和#英法 海峡隧道 了 英吉利海峡 是分割英国与欧洲大陆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 海峡 按理说在这之间建造一条 ... ... <看更多>
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 【民視全球新聞】英國硬脫歐英法海底隧道鐵路研擬因應計畫 的推薦與評價
英法海底 隧道 # 英吉利海峽 #英法. 【民視全球新聞】英國硬脫歐英法海底 隧道 鐵路研擬因應計畫. 1,813 views1.8K views. May 12, 2019. ... <看更多>
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 BBC帶您搭一趟世界最長的海底列車 ... 的推薦與評價
通車25周年的英法海底 隧道 ,來看列車如河穿越 英吉利海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