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煮屎大勢已去
本故事純屬虛構,百份百文藝創作小說。
大部份人以為看新聞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新聞只是報導事情的表面,裡面是怎樣,只有局中人才會明白。當局者迷是大錯特錯,事實上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屎煮屎計劃在2022年易實大黃袍加身面東稱朕,成立煮屎終生制,讓他像老無那樣擔任煮屎直至老死,終生掌權。為了確立老無對等地位,屎煮屎要建立功勳成就大業,令人相信雜思想戰無不勝才能得到萬民崇拜。
軍事方面,屎煮屎劃南海九段線,將南海軍事化,2022年之前將南海全部納入強國版圖。這是老無也做不到的豐功偉績。可是,老美將中東艦隊調到太平洋,英國、澳洲、日本和法國艦隊駛進太平洋和老美一起並肩作戰,菲律賓的肚突耳突看到八國聯軍聲勢浩大,膽子也大起來,要跟屎煮屎在南海火拼。強國水師沒有遠洋戰鬥能力,南海遙遠,鞭長莫及。屎煮屎的另一雄圖大計是武統台灣。這件事,老美早有準備。原本長駐中東的美國艦隊駛進太平洋之後,美國國防部長於2021年5月明確地說,強國攻打台灣是重大錯誤。死屍皮水師打過台海對面的話,必然全部葬身台海,踏足寶島的機會是零。老美支持台灣,台灣小英姑娘當然不怕屎煮屎。軍事威嚇沒用,武統不行。
外交方面,屎煮屎讓強國孤立起來。西方國家在拜燈領導下團結起來對付死屍皮。2021年5月中,美國舉行聯合國新疆人權會議,超過50個成員國參加。同一時間,強國公安直系親屬被美國拒發簽証。老美正式將死屍皮定性為敵人。
無論屎煮屎的軍事外交怎樣失敗,他還可以做些假新聞撐一段時間。經濟失敗的話,屎煮屎必定在易實大被打下台。改革開放之後,強國人視財如命,為了區區幾塊錢可以賣地溝油和在奶粉落毒。屎煮屎上台時,強國經濟前景一片光明。他的箭郎外交讓強國陷入貿易戰,經濟陷入困境。跟袋鼠國打貿易戰,拒買澳洲煤,霸王寒流加斷電禁煤,苦不堪言。
金融經濟一直是肛系勢力範圍,一直是屎煮屎的盲點死門。他撕毀香港五十年不變承諾,在香港成立割安髮,將香港改變成強國沿岸普通城市。他本來以為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可以由海南島頂上。由於人仔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他大力推動數字人仔取代美元。他的雄圖偉業是虧佬嫖妓(想做的事情都做不出來),因為海南島無法取代香港,數字人仔無法取代美元。強國金融業老大馬暈拒絕跟屎煮屎合作,歐美日等國家跟屎煮屎在金領域硬撼。海南島走不上國際金融舞台,數字人仔也無法冒出頭來。香港金融地位丟了,海南島站不起來,怎辦? 死屍皮中央對屎煮屎極度不滿,批評之聲此起彼落。
拜燈要擊倒屎煮屎,當然在他的死門下手。美國通脹突然爆升。2021年3月是1.5%(美國曾經陷入通縮,1.5%通脹屬於良好),5月升至3%,升幅一倍。10年美債息率仍然是1.6%。現在買美債必然吃虧,必賠不賺的買賣。債息不升,美元會大幅度貶值,推高通脹。債息上升會支持美元匯價,但是,按息跟著債息爆升,樓市立即價崩。美國樓市崩了,經濟還可以撐下去。強國樓市崩了,所有責任由屎煮屎承擔,死屍皮也會崩下來。美國通脹爆升的影響十分複雜,目的卻十分簡單,拜燈要將屎煮屎置諸死地。
2021年5月,強國受到通脹困擾,經濟瀕臨崩潰,樓價必定暴跌,企債爆煲血本無歸已無懸念。強國人大破財,利之所至,肯定盡全力推倒死屍皮。通脹失控的話,2022年的易實大會十分難看。屎煮屎的秦王夢和老無II胎死腹中。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朱庭萱 Bonnie 玻璃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好雷] 「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十月圍城觀後心得-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租金、收入地圖!邊度容易上車?邊度最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市的推薦,YOUTUBE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宇論Yulun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即將被強制分割共有土地~求救(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閒聊] 台北市除了"會下雨"這重大問題以外還有? 的評價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5 宏觀大勢一目了然
各位可能以為我談股市投資談到港元聯匯及英國放棄香港的陰謀論,扯得太遠。其實,這是2021年開始全球政治經濟形勢新格局的股市樓市投資基本課題,絕對要深入研究。
港元聯匯及英國放棄香港的陰謀論是否真實,只要看看以下時間表就會真相大白。
1971年,尼克遜放棄黃金本位。
1972年,尼克遜訪華,被視為中美破冰之旅。
1973年,中東產油國發動石油戰爭對付美國。
1982年,戴卓爾訪華談判1997年之後的香港主權。
1983年10月,香港建立聯匯制度。
1984年12月,中英簽署確立香港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
1985年5月,中英聯合聲明生效。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CCCP沒有了。
1997年7月,香港回歸。
美國放棄黃金本位,必然濫發美元,通脹必然爆升。幸好尼克遜跑到中共那邊破冰,拿到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壓住了濫發不能兌現美元貨幣引起的通脹。1971年放棄黃金本位,1972年美國跟中共建交不是巧合,而是早有預謀的安排。
尼克遜破冰之旅成功,但是當時的美國政治氣候極度反共,絕對不可能親共棄台,擁抱中國共產黨。中美建交陷入危機之際,1973年爆發贖罪日戰爭,繼而引發石油戰爭。
1973年石油戰爭令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引爆香港股災。這是香港股票普及化後第一次股災,亦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股災,恆指一年內大跌超過9成,幾乎化為烏有。數以萬計香港市民因此而破產,不少人因此自殺。香港經濟增長由1973年的12.5%,跌至1975年的2.8%,很多人因此失業。這次全球性經濟衰退十分嚴重,美國政壇氣候突變,由堅決抗共改為「如果中美建交可以解決眼前經濟問題就暫時放下抗共理念。」
如果沒有1973年石油戰爭和經濟衰退,中美不能建交,中國產品無法輸往美國,中共改革開放絕對不會成功。
如果美國不在1973年石油戰爭之前放棄黃金本位,美國在油價爆升的時候沒錢買石油,經濟必然崩潰。幸好,美國在1971年已經放棄黃金本位,油價無論怎樣爆升,美國必然有足夠美元買石油。是否巧合?
中共改革開放之後10年,英國跟中共談判香港前途,決定放棄香港。中英聯合聲明是有效國際公約。要是中美不建交,中英不建交,中共走不進聯合國,中英聯合聲明不會有國際公約效力。是否也是巧合?
跟著下來,更加巧合的事情發生了。1982年跟中共談判香港前途之後,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前,港英政府建立港元匯價與美元單一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中共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承諾50年不變,包括港元聯匯。哈哈,英國和美國玩的政治把戲真的有趣。
美國利用美元本位制度將中共經濟和金融困死,只留下一個活口,香港。香港回歸之前是中共的唯一對外窗口,回歸後仍然是唯一窗口。這個窗口開關大權操在美國之手。沒有聯匯制度,香港就不是亞洲金融中心。中國經濟沒有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就會完蛋。這不是十分簡單直接嗎?
2020年疫情令全球經濟陷入嚴重危機,2021年,歐盟突然因為中共在新疆侵犯人權而30年來首次制裁中共官員。中共的新疆政策過去30年沒有改變過,是歐盟突然關注人權還是歐盟不再需要中國市場?
2020年7月16日 ,美國總統侵侵簽署《香港自治法》,取消美國給予香港貿易特待遇,連持有中國護照的香港拿美國簽證也與中國內地居民待遇一樣。美國將香港這個唯一對外窗口關上,歐盟相信,中國再也不是有利可圖的重要市場。因此,歐盟無後顧之憂,敢於跟中共對著幹。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朱庭萱 Bonnie 玻璃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主派的末日】
接二連三,見到一眾反對派大難臨頭各自飛,田雞過河各有各撐!最新有林卓廷、李卓人急著蝕讓賣樓不知是否準備逃亡;黃之鋒一家也賣樓離港逃到澳洲。似乎他們也怕「國安法」怕得要死才雞飛狗走,大家拭目以待看看下一位是誰⋯
當年六四民運後,民主派在香港是有最大的民心,我們這一代的都曾有投票過給他們。但多年來讓大家看到的,所謂民主並不是民主。從剛開始還有商有量;到中期的三大瘋人(長毛、大舊、癲狗)搗亂立法會;至後期的本土派、焦土派、港獨、反共政黨崛起,令民主派自己也搞得四分五裂。市民看在眼裡都只是一班搞破壞沒建設的議員,請問這叫為市民好?
我也曾經很喜歡公民黨,覺得他們是比較理性的,可惜最後愈走愈歪、愈走愈烈。由2014「831政改」及「佔領中環」事情後,相信很多人也與這班所謂民主派割蓆了。經過這些事件才發現,口說要民主的,卻一點也不民主。他們不讓步、不妥協,用「不合作」及「一拍兩散」態度去強迫別人,要完全跟他們意思才肯罷休,那請問這究竟是獨裁或是民主?
就是這班變得為反而反的「假民主派」,我寧願當年可以有個「袋住先」方案選特首,但卻因你們變得一無所有!長期拉布阻礙議程通過,令到民生問題大受影響!最後更主張用「違法達義」這美名,慫恿年輕人上街犯法,從而增加你們的政治籌碼!現在你們的一班手足,或潛逃或變成階下囚,家庭破碎、前途盡毁,究竟是誰造成的?
還有不得不讚陳方安生,《港區國安法》實施前幾天便第一個引退政壇。之後一班議員見大勢已去集體總辭,之後亦退的退、走的走、坐牢的坐牢。最可笑是逃到英國的羅冠聰、許智峯,自己逃走了,卻叫手足在香港繼續抗爭。好一句「會繼續在國際線上爭取」,卻不敢留港與大家共同進退?明明是縮頭龜、無義氣,還要裝出大義凜然。就算留下坐牢的也並不代表「有義氣」,他們背後有樓、有捐款、有政治目的、都是利益既得者。可憐一班手足卻被用完即棄、自求多福。
「民主」的真正意思是要尊重人民意願,當人民有多種聲音時是需要互相讓步去達成共識。妥協並不代表軟弱!倘若當日泛民肯妥協,今天已可普選特首;若當日特首暫緩修例後大家肯「見好便收」,不再堅持「五大訴求」,便不會有國安法及泛民末日。而法國政論家、經濟學家Pierre-Joseph Proudhon曾經說過:「民主只不過是多人數的暴政,是所有暴政之中最可惡的。因它不是建基於信仰權威上、不是建基於種族出身上、亦不是建基於天份與財富的價值上。只不過是建基於一些假借人民之名匿藏幕後的人身上。」所以,希望大家以此為借鏡,不要再被這班人利用了。
朱庭萱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租金、收入地圖!邊度容易上車?邊度最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介紹一個工具,可以搜尋 英國 各個郵政編碼的 樓價 、租金及家庭收入中位數,找出哪些地區的居民能夠負擔買樓或租樓。 你可以輸入自己的家庭收入, ... ... <看更多>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十年砍 ... ... <看更多>
英國樓價大勢已去 在 [好雷] 「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十月圍城觀後心得-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2009年看得最後一部電影,也是印象最深的一部。十月圍城真是部很兩極的電影,不過我
自己是十分喜歡。
「人活一口氣,難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條,聚散酒一杯。」最近突然想起這句歌詞,如此
豪氣干雲,充滿著中國式的浪漫。如果說日本人認為最美的是櫻花樹下飄零的花瓣,中國
人則會認為最美的是捨身取義前的一飲而盡。憑窗小酌,敲著鍵盤談生死是件很容易的事
,實際面對時又會是多麼艱難的抉擇,我無法想像。不過正因如此,捨身取義才令人心嚮
往之。道德底線從未要求人捨身取義,但人向善的本性卻告訴我必須尊敬這些義士。「十
月圍城」正是這麼一群人貫徹信念,成仁取義的故事。
西方人講「權」,中國人重「義」,前者論理,後者重情。人有許多權利,如生存權、自
由權或平等權,故須求諸理性以釐清概念、解決矛盾。但中國人對「義」的定義卻是曖昧
不清的,那不是透過理性分析得來的結論而是發自人性深處向善的抉擇,也是面臨生死關
頭時的一念之差。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無關是非對錯,它所問的只是當你反求諸己時是
否「安心」。芸芸眾生並不清楚自己被賦予甚麼樣的歷史使命,然而即使是隨波逐流,人
性之善總會偏向「義」的選擇。在被歷史洪流無情的推移下,總是有些人能毫不遲疑的選
擇成就人性的價值,無論是知識份子、富商巨賈,還是車夫攤販、賭徒戲子,這些人都是
值得被紀念的。
與其說眾人參與的是革命,不如說是場「義舉」,各人為其所認為之「義」而奮鬥。義有
大小之分,卻無輕重之別。「惟其義盡,所以仁至」,義係仁之先行,卻比仁更好接近。
義士們或許不懂那使「四萬萬同胞人人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的大仁大義,但卻知曉
親情、友情、個人救贖、身分認同等各種情義。他們犧牲生命而選擇留下人性之善,所成
就的人性價值,實已超越其歷史脈絡下的微不足道。中國人的義,講究的不是理性與效益
,不是成者為王,而是更多生命情懷及對個人的敬重。
對於這樣的捨身取義,電影中提點了許多矛盾,有身分的矛盾,有立場的矛盾,也有情感
之矛盾。是父親還是革命家?是西學為體還是西學為用?是周知有去無回的眾人還是將錯
就錯?這三種矛盾都以李玉堂為中心擴散。王學圻在「梅蘭芳」中成功的詮釋了傳奇的戲
王之王,而「十月圍城」裡則演活了一位平凡人的掙扎。
李玉堂同時扮演一名父親,一位富商及一名革命黨三種利益互相衝突的角色。從電影中許
多小細節可以看出李玉堂是一位富而好禮,樂善好施的商人,對內對外皆恭謙有禮,不卑
不亢。他是一位贏得尊敬的成功者;同時也是位慈愛的父親和家長。雖然對獨子特別溺愛
,卻對李家人不會有任何虧待。他僅然有序的世界建立在許多傳統價值上,卻又不時透露
出他對西學的接受度,例如對兒子上洋學堂的欣喜,不排斥西服,讀得懂英文合同等,這
些細節都為他接受革命黨的理念做了註腳。李玉堂和陳少白一樣,是認同西式革命的;不
同的只是願意投身的程度。對李玉堂來說,成為革命黨不只是流個人之血,而是親手催毀
一整座城池。這代價太大了。身分的不同決定了他與陳少白、閻孝國和李重光等人的不同
。
史密夫查封報館促成李玉堂的心境上的轉折。史密夫與李玉堂一樣有著身分上的矛盾,但
史密夫的矛盾點卻清楚多了。事實上,電影的台詞也帶出現代香港人對於血緣和文化認同
的掙扎,但在史密夫那個時代,即使服贗於英國殖民下,血緣所繫還是那身為中國人的驕
傲。李玉堂一時熱血脫口的一句:「你史密夫也不僅僅是個香港人,你還是個華人,別忘
了,你是中國人!」喚醒的不只是史密夫做為中國人的靈魂,還有他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
的愛國心願。一把年紀的李玉堂,忽然學著喊著「我不做亡國奴」的初生之犢,不顧後果
挺身而出。李玉堂並未因這一時衝動而後悔,而是更加深了他的志向。捍衛報館象徵由幕
後到幕前的轉換,完全是李玉堂主動的行為,與被要求捐錢時不同,也和後來繼承好友革
命意志的演講不同。儘管李玉堂大部分的行動來自被動的牽引,但偶一為之的自主卻證明
了李玉堂對愛國的渴望。其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僅有「利益」衝突,而無精神衝突。李玉堂
的行動步步由暗轉明,貌似時勢所趨的不得不為何嘗不是因大義所撼動?這大義可能是對
國家的感情,對摯友之義,或著只是單純的無愧於心。就衝突的角度來說,李玉堂並非選
擇最安全之策,而是在冒險犯難下保有一絲自私的人性。他盡可能地避免李重光受到波及
,但悲劇的發生往往肇因於命運的捉弄,這就非李玉堂可以掌握的了。
同樣地,李玉堂的一句話也引出王複明的拔刀相助。這個角色雖不吃重,但就義前高呼:
「我叫王複明!」卻是全戲中最讓我潸然淚下的場景。比起過分賣弄武俠美感的武狀元劉
公子,王複明更具有任俠重義的古俠士之風。他的兩肋插刀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考慮個人利害,只是為其所當為,而正是這樣簡潔的動機讓他的犧牲更令人動容。他惟
一所求不過是在社會中的一份認同,被逐他出師門的少林寺認同,被他的戰友認同,更被
這個時代認同。他希望臨死前大家不再叫他「臭豆腐」,而是記得曾經有個叫做「王複明
」的人。
李玉堂站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界點。他不將車夫阿四視為個人財產,而是一個獨立個體,供
他溫飽也讓他有求學的機會,而替阿四提親及全家福的相片更象徵著李玉堂正式將阿四視
為李家人。李玉堂和阿四間亦主僕亦父子的關係,使阿四的犧牲不僅僅停留在對李家的感
念,而是昇華為對等的親情與友情。滴水之恩,泉湧以報固然是「義」的表現,但「報恩
」畢竟是停留在某種有條件的付出,親情的付才是無價,彰顯出阿四所求之義的純粹性。
相較於李玉堂容納百川的思想,閻孝國則是守舊的代表。但他的守舊卻非食古不化,而是
經過反省後的選擇。他用槍,表示他接受著西洋的科技,無法接受的是天賦人權的那套思
想。閻孝國與陳少白的辯論正是西學為體和西學為用的矛盾之處:拯救一個國家卻否定了
其原本仰賴的價值,這樣值得嗎?當然,陳少白見血就暈的個性不只要表現出革命黨的疲
弱,而是隱喻了理論面對現實時如何可能不堪一擊。閻孝國的悲劇正來自於其自身的時代
矛盾,他渴望著救國的理論基礎,卻又目睹了這套理論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困難,洋人還是
照樣在中國燒殺擄掠,為所欲為。刺向李重光的那一刀是他最後的出路。
閻孝國知道車裡並非孫文,這點並無爭議。爭議在於他的那一刀是以怎樣的立場刺入。是
為保全忠君愛國之名還是實現救國的理想?我認為後者的成分多一些。閻孝國就義前的一
句:「學生,已報國恩」,短短六個字卻豐滿了其形象。閻孝國對於老師的評價耿耿於懷
正因其既尊師又愛國,但他尊敬的老師所教導他的思想卻和他目睹的現況背道而馳。當知
道大勢已去時,他情願孤注一擲,將自己的救國理想託付在同樣的愛國志士手中,然惟有
將錯就錯殺了車裡的李重光,他才可以不用再去追孫文也無須拘捕陳少白。最後,一個半
身戎馬的人做出人生中最溫柔的抉擇:將身體挺立於恩師的槍前,保住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也昭告了時代的選擇。閻孝國臨終的遺言是對著陳少白說的,彷彿尋求著恩師的理解;
他效忠的是「中國」而非清朝政權,故言「國恩」而非「皇恩」,說他愚忠實在太過。歷
史不講對錯,只有成敗;然而情義卻不問成敗,只究是否真誠。閻孝國與李重光無異,懷
著滿腔報國的熱血,堅定於其所信奉的道路上,他擁有明知不可而為之的熱血與雖千萬人
吾往矣的執著。
閻孝國看似無情,實處處留情。李玉堂看似有情,卻也最絕情。
西學出身的閻孝國比任何人更尊師重道,身為殺手卻比任何人更避免濫殺無辜。原劇本中
,他下令不準對孫母出手,電影中,他略過遍體麟傷的劉郁白,甩開纏鬥中的阿四,更是
從未對恩師有任何無禮之舉。想反地,李玉堂替阿四提親,替方紅葬父,替大夥下廚,卻
顯得格外諷刺了。陳少白也是,他鼓吹流血革命,但遇到親近之人要流血時卻當著眾人要
求特殊待遇。情義向來是兩面刃,彰顯了人性的可愛和無助。可愛在於愛有等差的人性,
無助卻在於命運的偶然。李玉堂對於將眾人以半欺騙的方式推向死亡是自責的,而李重光
的死亡則令他絕望。陳少白將莘莘學子推向殘酷的革命舞台時是熱血澎湃的,而李重光的
死亡才令他難過無助。讓李玉堂登上烈士之堂的正是李重光的死亡,而命運在他報館前踏
出的那一步時就灑下了悲劇的種子。李重光的犧牲同時具備偶然與必然:命中最危險的替
身籤是無可避免的宿命,但其直接的死在閻孝國刀下卻是李玉堂等人求得勝利所必然。電
影最後李玉堂望向陳少白,他無力悲憤也無法怨恨,如果要找個怨恨的對象,那也只剩命
運了。王學圻的演出出神入化,讓身在電影院裡的觀眾似乎可以完全進入李玉堂的心境,
同步思考著這一切是否值得,而這答案似乎只能在李玉堂那一眼對命運的控訴中去尋找了
。
戲中的第三次爭論,是值不值得之爭。李玉堂問劉郁白:「為了一個女人,值得嗎?」劉
郁白反問:「為了明天的事,值得嗎?」義士們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了「義」,所謂
的「值得」不過是在就義前的一刻無愧無憾。王複明選擇耗盡最後的力氣;方紅選擇與敵
人玉石俱焚;劉郁白選擇割掉閻孝國的辮子;沈重陽選擇肉身擋馬;鄧四弟選擇纏住閻孝
國;閻孝國選擇讓恩師的槍頭對準自己,而李重光則選擇貫徹他所信仰的平等與自由。即
使行動開始,每個人都還有生存機會,但在「義」之前,生命卻變得渺小。或許王複明想
到的是他總算能幹點大事了,或許方紅想到的是完成父親遺願,或許劉郁白想到的是終於
能從罪惡中解脫,或許沈重陽想到的是人生最後的尊嚴,或許阿四只是單純地希望少爺能
活著,而或許閻孝國和李重光閉上眼時,想到的是中國的未來…
「十月圍城」告訴我,我們不需用西方定義的價值去翻譯自己的哲學,最終深植在中國人
心中的,也不過就是「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八個字而已。
--
網誌版
https://blog.yam.com/veritas/article/271234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01.2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