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白石的交錯堆疊——舊牛奶公司倉庫】
在香港其實並不乏愛德華式風格建築,例如1906年建成的聖安德烈堂、前九龍英童學校和舊上環街市等,而舊牛奶公司倉庫亦是其中之一。愛德華式建築最為人熟悉的外型特徵莫過於是其紅白交錯的色彩效果。二十世紀初,人們喜愛以紅磚為外牆,並且以白色灰泥和紅磚交錯砌成帶狀磚飾。
舊牛奶公司倉庫是一座四坡屋頂建築物,除採用愛德華式建築風格外,我們更可見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例如建築的圓形窗戶和飛簷等。在建築較狹窄的位置,建築師把夾角設計成圓角,這成為了建築的一大特色。面向雪廠街的一面可見圓形牛眼窗及方形圖案亦反映出舊牛奶公司倉庫的歷史感。
每次經過舊牛奶公司倉庫都有時光倒流的錯覺,大家有空亦不妨到訪,一睹這建築物的美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佐敦道碼頭,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西鐵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早在1924年,油麻地小輪從政府得到專利權,在油麻地一帶經營往中環的渡輪業務,當時是使用佐敦道碼頭的前身——位於眾坊街海旁的油麻地碼頭。...
英童學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古物古蹟辦事處—前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 Since 1902)
英童學校 在 Now Finance - 財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會藍圖】 近120年歷史 #前九龍英童學校,採用 #維多利亞式 建築風格。92年復修後,大部分構件保留,項目新用途別具意義,現時係宣傳、鼓勵保育香港文物古蹟嘅基地。
#前九龍英童學校 #古物古蹟辦事處
#都會藍圖 #Now財經台
===============================
- 下載《Now財經》App,睇盡財經及地產新聞 -
iOS:http://bit.ly/11bgYgy
Android:http://bit.ly/ZLf9WC
*記得將我哋個page設為「搶先看」呀*
===============================
英童學校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佐敦道碼頭,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西鐵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早在1924年,油麻地小輪從政府得到專利權,在油麻地一帶經營往中環的渡輪業務,當時是使用佐敦道碼頭的前身——位於眾坊街海旁的油麻地碼頭。佐敦道碼頭於1933年3月6日啟用,取代油麻地碼頭成為油麻地區的渡輪碼頭。這個碼頭能夠容納客車兩用的雙層渡輪,因此同日起油麻地小輪開辦來往佐敦道碼頭至中環統一碼頭的客輪及汽車渡輪服務,並提供往灣仔的客輪服務。同一時間,當年成立的九龍巴士也在碼頭旁邊設立巴士總站,開設了兩條巴士路線分別往來佐敦道碼頭與深水埗及九龍城。其後,有更多來往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開辦,使碼頭成為當時九龍最繁忙的碼頭,亦成為當時九龍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1960年代,佐敦道碼頭附近的油麻地小輪倉庫改建成俗稱八文樓的文華新村,由於該處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中產階級入住,自此文華新村及佐敦道碼頭一帶皆統稱為渡船角。自1970年代海底隧道及地鐵通車後,佐敦道碼頭的作用漸減,汽車渡輪業務於1994年1月6日首先停航。再加上西九龍的開發,碼頭需要徵用作填海工程用地,碼頭於1996年2月1日停用,客輪航線改為在九龍政府船塢旁的臨時碼頭上下客。最後,渡輪業務被逼於1998年2月2日正式取消,只餘下巴士總站部分。到了2003年,配合興建九鐵九龍南綫,巴士總站部分被徵用,2月23日,所有使用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的巴士路線需要遷至位於原有巴士總站西面的佐敦匯翔道臨時巴士總站。
九龍佑寧堂(Kowloon Union Church)成立於1927年,是香港一座英語傳道跨宗派基督新教教堂,位於九龍官涌佐敦道4號,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九龍佑寧堂是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教會會員。九龍佑寧堂亦借出場地及設施供其他基督教團體使用,其中包括採用粵語傳道的合一堂及普通話傳道的信義會,也包括眾樂教會及基督路小教會。英國雖然早於1860年已佔領九龍,但直到20世紀初才吸引較多歐籍居民,1902年克寧牧師(Rev. C.H. Hickling)在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開始宗教聚會,但在短時間內停辦,到1905年聖安德烈堂建成後,教友轉到該處舉行主日崇拜。1922年約200名居住在九龍的教友簽署一封請願信,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一所類似香港佑寧堂跨宗派的教堂,曾捐款興建聖安德烈堂的保羅•遮打爵士承諾如獲政府撥地,將會支付建築費用。1923年莊士敦牧師(Rev. J. Horace Johnston)抵港著手在九龍成立聚會,首個聚會於1924年1月第一個星期日在中央英童學校(Central British School)舉行。同年9月19日教堂首座建築物(現今教堂的禮堂)開放給公眾崇拜。九龍佑寧堂於1927年正式成立,神學上教堂隸屬基督新教,其任命的主任牧師亦是由主流基督新教教會全體牧師中選出,但教堂的會籍則開放給所有事奉基督為主的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