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b直播 英國新冠變種病毒
傳染力增加70%?新冠疫苗還有效嗎?
送上昨晚直播的時間軸!
1:55 英國首相強生19日宣布,沒收聖誕節....
4:11 英國新冠疫情分析
7:45 英變種病毒株傳染力增70% 未更致命疫苗仍有效?
10:31 英國變種病毒VUI(The first Variant Under Investigation in December 2020)是9月就在英國流傳,12月倫敦新增確診佔2/3
12:02 關於病毒的突變:流感病毒是特例,冠狀病毒沒有變得這麼快
17:33 「封城鎖國?防疫一夜重回了恐懼的原點...」
20:31 和原本病毒相比,此變種有高達17個突變,更有9個突變是在S蛋白上,最令人擔心的是N501Y突變,他就在S蛋白的RBD(受體接合部位)上,這是和人類細胞ACE2受體接合的部位
22:20 目前英國是以個案增加的數字和其他病毒株比較,由模型預估此變種病毒增加約70%的傳染力,大概是讓R0值增加0.4。並不是在實驗室中做出此結果
23:20 致死率是否有所不同:目前看來沒有特別高的致死率
24:24 疫苗是否會失效:目前在915人中有4人疑似是二度感染。但這也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25:55 04b解讀: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種並不是新聞,但有一個病毒株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極大優勢取代了原本的流行株,當然值得注意。但變種病毒本身不一定能解釋目前英國嚴峻的疫情
26:27 疫苗是否會失效,可用原本康復者血清還有打過疫苗者的血清來看是否可以中和這個新的變種病毒
27:06 致死率是否有所不同就沒這麼好回答了
27:28 一般來說,病毒會朝著更適應人類,傳染力更高,但致死率更低的方向走去
27:57 這有點像疫情之初強森的群體免疫佛系防疫記者會,我是認為這是英國首相又一次奇招
30:11 2020年6月網路流傳假新聞:新冠已產生為名爲“D614G”的突變...導致病毒傳染力暴增10倍以上?
D614G病毒株後來證實的感染力是野生型的3.7-8.2倍。但沒有顯著增加動物的疾病嚴重性。不影響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治療
34:06 牛津疫苗臨床試驗還在英國進行中,半劑量組五月就打針了,如果疫苗對此突變種失效,應該很快就會偵測出來。但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出。
36:59 長庚施信如老師:抗原未變、疫苗仍有效
44:39 俄羅斯莫斯科芭蕾舞團8人確診風波
46:35 入境檢疫14天夠嗎?要全面普篩PCR嗎?潛伏期難道超過14天嗎?
49:36 確診和發病是不一樣的....無症狀感染者是無法搞清楚發病日的(因為沒有症狀呀)
50:56 發病的前2後9天可以傳給別人,因為病毒量高。但PCR可以驗出的時間是發病的前2後20+天,甚至可以長達81天都可以陰陰陽陽一直被驗到。
53:33 零容忍防疫和國際交流的兩難
56:05 近來屢屢發生帶著三日內PCR陰性報告,來台灣14天檢疫期滿後,又驗出來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有3種可能性
1:00:45 防疫零容忍,和合理的國際交流,怎麼拿捏?
1:02:29 自主管理期間安排登台 主辦單位不知規定險成破口?
1:03:49 是不是有誰的螺絲鬆了?為何有14+7的規定好像大家都不知道?
1:06:02 火焰之舞、歌劇魅影隔離後未過7天就開演 莊人祥:主辦單位有先跟指揮中心諮詢
1:16:26 俄羅斯史普尼克五號新冠疫苗保護效力達91.4%
1:17:37 談談各種腺病毒新冠疫苗
1:20:04 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
1:24:02 目前幾家以重組腺病毒為底的新冠疫苗:
中國康希諾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第5型腺病毒 Ad5
美國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第26型腺病毒 Ad26
俄羅斯史普尼克五號:第1劑Ad26,第2劑 Ad5
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合作:黑猩猩的腺病毒ChAdOx1
1:28:59 疫苗生產兩劑耗時 普丁:先打一劑就好?
1:30:31 04b回答問題時間
莫斯科 之 螺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信報》專欄
「中式旨味(下)」
全世界對於「Umami」(旨味)這個詞彙的廣泛使用,大概連提出這個概念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也始料不及。去年在莫斯科的Twins Garden,雙胞胎大廚在玩新的研發,玩得不亦樂乎:在自家製的密封櫃裡培植菇菌,並在這密封櫃裡配置一個空氣噴霧,但噴出的不是普通濕氣,因為裡頭裝滿的不是水,而是以蟹殼熬製的高湯,噴出的當然是“蟹湯濕氣”——這樣一來,菇菌在生長過程就會吸收了大量的蟹味,吃起來便具有濃郁的自然鮮味!我當時一看真是笑傻了,這樣也讓你想到了,厲害!當時哥哥Ivan向我解釋,說他們的想法是希望菇菌能吸收鮮味,但英文實在想不出鮮味的貼切形容,我接話說:Umami!他倆興奮得大叫:「Exactly !Exactly!」,Umami有多好用,可見一斑!
又,後來到哥本哈根Noma上發酵工作坊,我們有機會試吃各種發酵成品,但不管是各種口味的味噌、牛油、糖汁(glaze)、果蓉……都離不開一個字的形容字:Umami。
既然Umami對於美食的標準如此重要,我們更應該對於中式食材裡浩瀚的Umami素材感到自豪,特別是海味,是中菜,特別是粵菜裡獨一無二的元素:瑤柱、海參、乾鮑、魚翅、蝦乾、蠔豉、螺頭、吊片……等等。至於植物型的Umami,則以各種菇菌見稱——當你聞到天白花菇的陣陣香氣,不用懷疑,那就是Umami!
我對於中式旨味的進階學習是去年到成都出席「如意宴——川味的二十四個味型」的餐會,誰都知道川人嗜辣,川菜靈魂的豆瓣醬、各種泡椒,就離不開Umami這元素所構築起的獨特風味和美味。當時最為眼界大開的是「魚辣子」,是一種泡椒,也是鼎鼎大名的菜式「魚香茄子」中「魚香」味型的來源!這款泡椒的做法非常過癮,那就是在泡椒埕中放入一條新鮮鯽魚,跟泡椒一起沈浸數月,讓泡椒盡情吸收魚鮮味。過後,鯽魚取出棄之不用,泡椒則用來做菜,魚香於無形中散發,讓食味更添層次以及吸引力。
有人說,菜正不正宗不重要,好吃就行了——但有時候正宗還是必須的,就好像魚香茄子,港式做法是採用鹹魚去製造「魚香」效果,卻是跟川式做法的魚辣子層次截然不同。關於「魚辣子」,有一次跟大廚們聚會無意分享,發現原來許多香港中廚都對此懵然不知,有一位還跟我借了圖片在電視台節目上分享——也許中菜的範圍太大了,每種菜系自成一國,對他人菜系不了解的狀況是不稀奇的。事實上,中式發酵物也數之不盡:豉油、豆豉、麵豉、腐乳……構成我們的味覺履歷。前幾年帶法菜教父Alain Ducasse到大班樓午飯,他吃了大班樓的鹹檸蒸聖子、陳皮蒸三刀之後,一語道破粵菜味型的關鍵:粵菜裡很喜歡用醃製的Umami,去撞擊海鮮的新鮮鮮味呢!當時聽了就有恍然大悟之感:一陳一活的鮮味對比,就能把味道勾勒得更有深度和層次呢!
圖解:
這肯定是「中式旨味」裡最具巧思的獨特素材:川人的魚辣子,也是魚香茄子中真正的魚香味型的源頭。
莫斯科 之 螺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憂傷和柔情 ◎約瑟夫‧布羅茨基 婁自良譯
晚餐又是麵條,於是你,
密茨凱維奇,推開餐碟
說,你不吃也行。
因此我也就大著膽子
在男護士面前顯得桀驁不馴,
稍后就跟著你走進
廁所,在那裡待到敲鐘的時候。
「二月永遠跟在一月後面。
然後就是──三月」這是談話的片段。
磁磚、瓷器閃著光澤;
水像玻璃器皿一樣發出清脆的響聲。
密茨凱維奇躺下,把自己的一隻
失明的眼珠放進橙黃色的陀螺。
(也許在那裡他能看清自己的命運)
巴巴諾夫把男護士叫進了走廊。
我在昏暗的窗邊發呆,
背後是電視的亂哄哄的響聲。
「你看一下,戈爾布諾夫,那裡有什麼樣的尾巴」
「那眼睛呢」「你看得見漂木上的那個
木瘤嗎?」「像一個膿包」
我們在二月就那麼大張著嘴,
睜大眼睛望著窗外的雙魚星座,
禿頂的後腦勺挨在一起,
在這地板有痰的地方。
那裡有時會把魚端上桌子,
卻不提供進食的刀叉。
--
◎作者簡介
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著名詩人、散文家,生於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一個猶太家庭,15歲輟學謀生,很早開始寫詩並發表於蘇聯地下刊物。1964年受蘇聯政府當局審訊,因「社會寄生蟲」罪獲刑五年,並被流放至西伯利亞。1972年被蘇聯政府當局強制遣送離境,隨后前往美國定居,先在密歇根大學任駐校詩人,繼而在其他大學任訪問教授。1986年榮獲美國國家書評獎,198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91年獲選「美國桂冠詩人」。其代表作品有詩集《詩選》、《詞類》、《致烏拉尼亞》,散文集《小於一》、《論悲傷與理智》等。
(簡介出自《小於一》黃燦然譯)
--
◎小編宇翔賞析
作為上個世紀受到政治迫害的流亡作家中,最負盛名的一個,布羅茨基第一次開庭時與女法官的問答有必要記錄下來,只因他那混同於一的自負與絕望,融合顯露的激情反抗。
法官:總之,您有什麼專業或特長?
布:詩人、詩歌翻譯家。
法官:誰承認您是詩人?把您列為詩人?
布:沒有誰。(無挑釁意味)那是誰把我列為人類的呢?
法官:您學習過嗎?
布:學習什麼?
法官:學習作詩?沒想過要讀高中?那裡有人培養、教學……
布:我不認為這要靠教育。
法官:那要靠什麼呢?
布:我認為這……(悵然若失)來自天意……
當時的布羅茨基24歲。在審判之前,即前一年的年末,也是布羅茨基被安排進入莫斯科卡先科精神病醫院的期間,他寫下了這首詩。布羅茨基與朋友們互相討論,包括阿赫馬托娃,最終決定安排他住院檢查,偕同幾位認識的精神醫師,希望精神失調的診斷能挽救他被蘇聯體制陷害的更壞局面,但因幾個月以來受盡緊張與折磨,幾天後,他便要求朋友們帶他出院。過了不久,他就在自家附近被警察逮捕,女法官立即宣判了布羅茨基因「不勞而獲」有罪。其後他又再度被關進普里亞什卡河旁的精神病院做精神診斷,並在那裡受到不人道的「治療」,譬如半夜被潑冷水叫醒,裹上濕床單接著關禁閉。最終該醫院宣布布羅茨基「表現出變態人格,沒有精神疾患,但有勞動能力。」
布羅茨基不喜歡回憶當年的審判、折磨、勞改,與之後的流放,但兩次精神病院的經歷卻對他的創作有著巨大的影響,這首〈憂傷與柔情〉後來發展成了四十頁的長篇敘事詩〈戈爾布諾夫和戈爾恰科夫〉──兩名精神病人的冗長對話,討論著生活的意義與俄羅斯的命運。
相比於直觀的探病,正常人與病人之間的標準關係,在這首詩中,作者本身也是病人,但同時,實際上他是沒有任何疾病的,被迫診斷精神的好處與危險在天枰兩端不斷搖晃,即便最後他本可從寬處理,卻因法庭上的雄辯而被判處了最重的五年勞改。
回到這首看似非常寫實,彷彿豪不經意的詩,卻藏著卡夫卡式的荒謬。事實上布羅茨基本人就如卡夫卡的小說裡走出的角色,在官僚體制中受到莫名的壓迫,卻對於荒謬有著超乎常人的熱衷,而起身反抗的結果,永遠注定失敗。然而在這首詩中,開頭是有那麼一點反抗的,即便這反抗的微弱程度起到了類似悲喜劇的效果。晚餐千篇一律又吃麵,隔壁的不吃,布羅茨基也跟著大起膽子不吃,跑到沒人的廁所殺時間,隨口聊天,內容大約是:一月之後是二月,二月之後是三月──這關於時間的話題毫無突出的意義,正正暗示了時間的無意義與無聊性。
回到房間後,隔壁的躺下了,把「失明的眼珠放進橙黃色的陀螺」,這澄黃的陀螺究竟是夕陽、燈泡,還是別的?無論如何,因其高速、色調和狀態的不穩定性,必然不會是什麼容易注視的事物,但作者卻寫「能看清自己的命運」,難道命運就是這澄黃的陀螺嗎?或者,唯有旋轉不定的事物才能讓失明者得見光明?在這個休息時刻,有人在布羅茨基的背後看電視,是戈爾布諾夫和另外一人,男護士在外頭,現在說什麼都行,講話而不會遭到截段或誤解是難得的。「說什麼都好,聊聊電視?」「我看不到,你看到什麼?」電視是另類的窗口,可以看到外頭的事物,一切都是那麼惹人好奇,但布羅茨基似乎不領情,一個人坐在昏暗的窗邊發呆。
窗外是雙魚星座,神話裡,母親與兒子為逃避追殺,雙雙變身為魚,彼此綑綁,潛進水中的化身,雖不再失散,但綑綁就是綑綁,雖得救了,但魚身何嘗不是更痛苦的綑綁。布羅茨基彷彿在雙魚座之中看見了此刻的自己,星光投射為隱喻,而雙魚的形象如一個無限符號,古老的迴圈,一隻向上一隻向下,無盡的迴游──雙魚座自古以來寓意著矛盾複雜的情緒。
生命是被宰制的,命運如刀俎,一條爛命如餐盤上的魚。而「不提供進食的刀叉」不僅暗示著文明的剝奪、惡劣環境所透露的惡意,更暗示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現實處境。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探病 #布羅茨基 #精神病院 #雙魚座 #諾貝爾文學獎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