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視頻:71歲的北野武生活哲學》
我是貧民區長大的孩子,好像永遠都低人一等。
最近覺得很開心的事情嘛,現在無論去什麼樣的餐廳吃飯,都不會再站在門口,看著菜單上的價錢,把手放進口袋,數錢夠不夠。
吃什麼都能付得起錢,這是最開心的。
不過我媽媽不是個一般人,年輕的時候,她就教育我們兄弟幾個,有多少錢吃就吃多好,要想吃得更好,就必須努力賺錢,不要既沒有錢又想吃高級的東西。
還有就是買東西不要貪便宜。
我媽最討厭「因為便宜啊,所以就買啦」這樣的說法。
好東西不需要打折降價,標價合理就會買。
她絕對不會要求別人給她打折。(雖然便宜賣給我們,我還是會很高興)。
小時候媽媽安排我去上補習班,學英語,我每次假裝乖乖去上課,其實都跑去附近的公園或朋友家玩,等差不多時候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媽迎面就問:"Hello, how are you? "
我一臉儍呆,回答不出來,結果挨了一頓打。
「你沒去上課吧,要說‘I am fine’,混蛋!」
啊,不寒而慄。她怎麼會說那些英語的?
不會是和美國大兵談戀愛了吧?
我的補習費可能是美國人出的?太令人不安了。
其實,她是為了我,硬學會了那幾句。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真正認真起來畫畫,是在1994年的那場車禍之後。
那時我都快要50歲啦,因為車禍,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半邊臉癱掉,實在太無聊啦,開始畫畫,只為了好玩。
後來我的好幾部電影,都出現過我的畫。
《花火》是我自導自演的第七部電影。
1997年在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
我扮演的主人公去搶劫銀行,就為了帶妻子做最後的旅行,給殘疾的同事買畫筆。
雖然是硬漢警匪片,但我也偷偷放了好多我的畫進去。
我的電影在歐洲也有很多人喜歡,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館長看了《花火》,特地來日本見我,說這個傢伙好像會畫畫嘛,問我要不要做個展。
我的畫太像兒童畫,實在有點沒信心,但也是覺得做展覽蠻有意思的,還是答應了。
那時候光是籌備作品就花了2、3年時間。
除了繪畫,我還做了裝置作品、雕塑、還設計了各種遊戲。
2010年,展覽終於在巴黎辦起來了,就叫《畫家的孩子》(Gosse de Peintre)。
展覽在巴黎意外地受到小學生歡迎,很多很多孩子來看,刷新觀展人數紀錄。
我畫畫只是為了好玩。如果人們看了我的畫,覺得喜歡,我自然很高興。但說實在,我的水平還不如小學生啊,全憑感覺隨便畫畫,完全談不上技術。
年紀大了,更想用鮮艷的顏色來畫畫。
如果別人以為我的畫是小孩畫的,我會很開心。
只有孩子才會用黑色、紅色來畫人的臉,很自由,我就想保持孩子一樣的自由。
一旦變成社會人,畫人臉的時候,就免不了會塗成普通人類的膚色,我會注意不要像那樣。
《我為什麼老是喜歡畫動物?》
動物比人可愛多了。我自己就很喜歡動物,特別喜歡和人類很親的貓貓狗狗。
人是有表情的,會笑會生氣。可動物和人一樣,也會有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啊,只是它們沒有表情罷了。那我就把表情畫出來。
雖然動物很可愛,但對於某些人類來說,會覺得動物世界很殘忍,弱肉強食,你死我活。當動物表現出殘忍,恰恰就是因為它們誠實啊。
相反,人類老是裝作一副不殘忍的模樣,私底下卻矛盾,虛偽,貪婪,欺騙。
在這個社會中,各色人等都能生存下去,就是因為互相欺騙。
如果瞭解了對方內心的真實一面,可能就會互相殘殺了。
但小狗就不會這樣,它們永遠是真誠的。
我還喜歡把花朵、植物和動物畫在一起。
日式插花就是把花插在劍山上或者水里。我覺得如果把花插到動物身上,把動物當作花器,好像更有趣。
2007年,我自導自演了《阿基里斯與龜》這部電影講了一個畫家失敗的一生。
我扮演的主人公,像阿基里斯追烏龜一樣,茫然追隨西方當代藝術的價值標準,在成為藝術家路上不斷碰壁。是個很心酸的故事啊。
電影內有100多幅作品,都是我畫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在說的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只想隨心所欲,毫無顧忌地畫著那些孩子氣的畫,在繪畫方面我真不覺得自己是個藝術家。
⋯⋯
不管畫畫也好,做節目也好,我最樂趣的是能讓大家笑。
笑也分很多種類,我曾經做過正兒八經的喜劇演員,會順帶點評一些社會風氣什麼的,大家聽了會覺得很好笑。
小時候,我在學校老被人欺負。男孩子們喜歡捉弄我,嘲笑我家窮,還有我爸爸的粉刷匠工作。
他們老叫是我「粉刷匠的兒子」,我爸是個沒用的人,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我們家都不把爸爸當人看。
他經常因為賭博輸光了錢,在夜裡逃走,丟下我們一家子。我們只和母親在一起生活,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人帶大的,家裡等於沒有父親。
我在書中寫過,什麼親子感情和睦,太矯情啦,讓人很受不了。這到頭來只是為了裝可愛吧!父親可以是小孩生命中,第一個絆腳石。
我的藝術展覽,名字就叫「畫家的孩子」。「畫家」的英文和「粉刷匠」是一樣的,都是「Painter」嘛。
哈哈,我爸爸就是粉刷匠。
有人說,《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是我對父親的原諒和自我救贖。順便說一句,我的爸爸名字就叫菊次郎 。
⋯⋯
現在日本的年輕人,被叫作「寬鬆世代」,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不滿,但實際上就是放棄自己的一代人。
我是窮人家的小孩,如果想吃到好吃的,想和那個人一樣開豪車,就只能拼命工作。
但現在的孩子,好像已經放棄努力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過著不錯的生活,沒什麼太大的追求,即便是有所追求也僅僅是對車、手錶、藝術狂熱,或是沈迷上網。
這種「寬鬆」的環境,可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動範圍。
年輕人應該多嘗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
北野武小詩一首:
《進步》
你離開我,已經過了幾天呢?
是因為寂寞嗎,我對許多事情產生了興趣
至今完全無感的,繪畫、小說、音樂、電影等
我的腦袋好像比以前靈光
這都是你的功勞
不過如果你要回來,我可以再變回笨蛋
選自《北野武詩集:我變成了笨蛋》
—-取材自《一條》.卡地亞基金會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日劇與生活亂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好雷] 菊次郎的夏天:某些比劇情更重要的東西-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流金歲月- 【 清新溫暖的。 菊次郎的夏天。 童年的印記】 盛夏 ... 的評價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电影解说】菊次郎的夏天- 豆瓣评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菊次郎之夏(菊次郎の夏) - 我的後大學時代 的評價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純粹室內樂團與加一吉他、古典好好聽一同合作。在今年十月的涼秋,於閱樂書店,舉辦「純粹聊音樂」之『春花秋樂』。
松菸文創區內的閱樂書店是建於1954年的歷史建築,在秋月裡,我們將營造出音樂、美學與歷史的人文風情。
古典樂的編制,但一直走向跨界的風格。期望透過音樂的推廣,讓觀眾認識不同的音樂風格。無論是古典名曲、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電影配樂、世界民謠風,我們都將重新編曲與詮釋,透過「純粹聊音樂」,告訴觀眾關於那些音樂的故事。
【曲目】
~古典名曲 ~
G.Bizet:Habanera
比才:哈巴奈拉舞曲選自歌劇《卡門》
F.F.Chopin:Nocturne Op.9, No.2
蕭邦:夜曲
V.Monti:Czardas
蒙蒂:查爾達斯舞曲
~音樂劇~
L.Bernstein:West Side Story (suite)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組曲)
~電影配樂~
Joe Hisaishi:Summer
久石讓:《夏天》,選自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C.J.Perri:A Thousand Years
佩瑞:《千年之戀》,選自電影暮光之城。
A.Menken:Beauty and the Beast (suite)
孟肯:《美女與野獸》(組曲),選自電影美女與野獸。
~世界民謠~
(義大利)
A.Mazzucchi:O solo mio
馬茲庫奇:我的太陽
T.Cottrau:Santa Lucia
谷特勞:散塔露琪亞
(臺灣)
鄧雨賢:望春風
黃敏:西北雨
演出者:
鋼琴 / 黃雅筠 Ya-yun Huang
長笛/林于瑄 Patty Lin
小提琴/莊慧于 莊慧于
古典吉他/郭尚諺 郭尚諺
注意事項
◆ 8/31前可享早鳥票九折
◆ 主辦單位保留曲目更動之權利
◆ 一人一票,均可入場
◆退換票受理至9/28止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日劇與生活亂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末年初最令人期待的就是一堆大製作的SP,久久沒演戲拍電影的演員,這時候總有比較高的機會看到他們。
立川談春的自傳小說《赤めだか》除了能看到二宮和也與北野武,也改編得非常好看。
整體來說,描寫地最細緻的當然還是信行得到「立川談春」的名字後,在談志師父表面上無理、事實上非常用心的多年磨練,產生的成長與改變,以及對師父的忠實的仰慕之情。每一次的喜悅、失落、迷惘、積極等情緒,都因為二宮與北野武精湛演技,令人感同身受。
落語是單口相聲,和漫才雙人相聲不同。看過《虎與龍》一定明白,落語家在台上只能依靠自己,帶領所有觀眾進入故事,開場、敘事、吐槽都要自己完成,節奏感與旋律很重要,如果做不好那就與說笑話無異。
落語家本人必須能完全理解段子內容,經過內化再傳達給觀眾,方能建立自己的風格並且,很現實地,能賣出去。另一個也很重要的條件,是去體驗各種情緒與環境,我想談志師父每天分派的各項雜事,叫談春去築地工作一年,都是為了成就一名獨當一面的落語家。
雖然「不管餵牠們多少飼料,都不會長大。紅鱂魚不會變成金魚。」但「師父,為了讓您開心,為了讓立川談志開心,這個想法永遠不會改變,無論到什麼時候。」
師徒可能都是這樣的。弟子永遠以超越師父為目標,師父也永遠以把徒弟推昇地更高為使命,文化與技藝就這樣流過一代人與一代人,在堅毅的師徒情誼上,繼續花開。
年底第一部SP就能欣賞到兼具時間、質感與文化的作品,能當作新一年的好兆頭嗎?能當作Erika翻轉運氣的楔子嗎?
--
還有幾點想說:
1.二宮和也我記得今年是32歲吧,從17歲開始演起也太無違和了!!!
2.我不太喜歡北野武,但從《菊次郎的夏天》開始,就喜歡他罵「バカヤロ」的語氣。
3.立川談春在《下町火箭》中管理部長的印象太強烈了,好難想他目前是非常火紅的落語家。上Youtube搜尋幾個影片,發現他常用「え」控制表演節奏,看起來不疾不徐,很有趣。(拜託誰了解落語的來補充一下吧)
4.「たけしって、あのビートたけしか?」請本人講自己,效果怎麼會如此好笑!!!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流金歲月- 【 清新溫暖的。 菊次郎的夏天。 童年的印記】 盛夏 ...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部關於童年、成長、夏天的電影。電影講述了北野武大叔帶著上小學三年級的正男放暑假尋找母親的故事(一直以為小學生是片名中的菊次郎,最後才知道是這個大叔)。 ... <看更多>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电影解说】菊次郎的夏天- 豆瓣评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电影解说】# 菊次郎的夏天 | 菊次郎の夏| Kikujirô no natsu |豆瓣评分:8.8! ... 癖大叔带着小正太找妈妈的 故事 各位看官大家好,欢迎来到爱看不看电影. ... <看更多>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 在 [好雷] 菊次郎的夏天:某些比劇情更重要的東西-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有雷喔~
這整部片子其實沒什麼劇情可言,以小男孩的日常生活出發,帶出隨著暑假的到來,
男孩因為家中沒人而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同學一個個出遊玩樂,直到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
發現了地址,於是決定展開尋母之旅。鄰居覺得不安心,於是叫無所是是的老公陪著男孩
尋母,順便去去海邊之類。整個劇情幾乎就這樣鋪陳完了,接著便開始了一段公路電影質
感的旅程。唯一的轉折點就是母親的現狀,但導演刻意處理的不慍不火,點水一下便帶過
,彷彿那已經不是影片的核心。接著則是一串近乎魔幻的玩樂,片子結束,沒了。
如此簡單的劇情,甚至是逼近簡陋的,卻讓我在片末回到東京時,產生了極大的不捨
與遺憾,心裡著急的期望「千萬不要這樣結束啊」……
所以魔力何在?
第一,角色。
北野武詮釋這種角色真的是無可取代,桀驁不馴的痞氣從骨子裡散發出來,一看就覺
得這絕非善類,少接近為妙。但正是因為男孩是接近非出於己願的被配在這樣一個男人身
邊,於是觀眾能從那痞氣之中慢慢看到另外一種不一樣的東西,會在桌子上愚蠢的擺動手
腳學著游泳、會扮瞎子搞得被車撞、會為了讓孩子開心而不惜被揍的鼻青臉腫、會在探望
母親的時候流露出脆弱的神色,這樣的角色是有深度的,是一種類似父親,卻又比父親更
加曖昧的角色。
而小男孩關口雄介令人印象最深的部份就是他那永遠下垂的頭,代表了一種怯弱與缺
乏自信,為了尋求母親而展開旅程,正是證明了他對於親情的渴求。而他的情緒是壓抑與
隱藏的,觀眾幾乎很難在影片前段看到他真正的情緒,通常是北野武那大叔角色一句吩咐
,男孩就照辦,而甚至到了影片中段轉折處,他的情緒也是內斂而壓抑的,他始終是用手
臂擦去眼淚,低頭啜泣。反而是到了最後的部份,在眾人的合力之下,觀眾才看到了孩子
的笑臉。讓這場「失敗」的尋母之旅,以一種和樂的方式收場。這小孩身上看不到任何一
點匠氣,他也是詮釋這角色的極佳人選,長的就是個憨厚樣,可惜後來好像就沒作品了。
第二,情節。
(我不太確定用這個詞對不對,我想指的是影片中一小段一小段故事的那種感覺)
雖然本片的劇情簡單,但是許多情節卻饒富趣味。
如賭自行車一段,可以發現兩人的關係是一種奇怪的方式作為開場,沒有互相介紹、
沒有深入談心,而是直接跑去進行一個成人世界的遊戲,除了突顯北野武該角色的性格之
外,也象徵了這可不是一場一帆風順的返鄉探親,而是一場在男孩的天真與大叔的世故底
這樣的矛盾下展開的冒險。
在公車站等了兩天的車那段更是兼具了幽默、爆笑、現實、孤寂於一,到了這個段落
,觀眾終於體會到兩人之間已經成為一種命運共同體,他們必須為了同樣的目標而努力(
攔車),為了同樣的困境而苦惱,他們總是遇到呼嘯而過的汽車,甚至於直接撞上者皆有
,世界對這對共同體不仁慈,但是他們卻在那車站裡面更貼近了對方。
而廟會一段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男人,長期以來選擇對自己的生命抱持著消極
與不負責任,而他為了讓孩子開心,去對抗整個現實世界(那個打不下來的裝飾布玩偶不
就象徵了世界的虛假嗎?後來的流氓不就象徵了世界的殘暴嗎?),而不惜落得傷痕累累
。男孩跑到藥局幫他買藥除了顯現出男孩的天真之外,更代表了一種救贖與療癒,讓男人
知道,世界上總是有些東西是值得去奮鬥與捍衛的。
種種的橋段累積,而讓這部片子顯的飽滿而溫暖,那是某些可能在劇情上虛有其表的
影片所永遠不及的。
第三:攝影。
雖然我不懂太多這方面的東西,但是本片的許多取鏡都讓人印象深刻。
如一開始正男在家孤單吃飯的背影,陽光從窗簾透進來,刻意選取的背光位置讓男孩
的背影看來低矮而陰暗,與外面的陽光呈現高度的反差。而足球場一幕也是,從高角度的
俯瞰視角,讓諾大的足球場使男孩的渺小顯得更加無助與孤立。
雜耍與機器舞情侶檔的那個位置更是一絕,從快樂的嬉鬧與玩耍,天倫之樂一般的景
象,景頭慢慢拉遠,直到「立入禁止」四個大字顯現,彷彿一種嘲弄。
而刻意倒敘的片頭也是,觀眾看到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男孩朝著觀眾跑來,然後轉身
,顯出長著翅膀的背包,慢慢跑向畫面之外。這個鏡頭應該是在片尾正男與大叔道別後,
轉身從橋上跑走的畫面,而在整部片子結束後,我回想起片頭男孩臉上的複雜表情,於是
才知道這趟旅程帶給他的意義。
本片雖然在劇情上樸實無華,不過整部片子看下來卻異常飽滿豐厚,從男孩的視角中
經歷了一段有點現實,又有點魔幻的夏天,有些事情很難過、有些事情很開心、有些很好
的人、有些很壞的人,不過我想男孩永遠記得那個叫做菊次郎的大叔。
附記:
1. 最後,我想到其實片頭包裹就已經預告了男孩的尋母難以完成,包裹裡寄來的母
親抱著男孩的照片,哪樣的母親會把這種回憶寄還?
2. 久石讓不愧是神配樂產生機啊!從一開始主旋律響起就確定了這部片充滿綠茵與
陽光的質感。主旋律回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YoWKIYUb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179.1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