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酒店要懂得經營腹地
今周刊的財富管理銀行及證券評鑑的頒獎典禮及財訊雙週刊與交易所合辦的演講活動都在中山北路上的萬麗海景,這個飯店過去我從未來過,甚至名字也沒有聽過,我只知道香港有萬麗海景酒店,沒想到Renaissance也在台北開了一家酒店。
從中山北路鄉林建設的士林官邸旁巷子切入478巷,這個酒店正在士林官邸公園旁,萬麗酒店選在士林官邸旁,可說是匠心獨具。台北市區的飯店大多數在大馬路旁,像中山北路上,從老爺、晶華和國賓,都在大馬路上,萬麗酒店把大門開在巷內,且正面對士林官邸,這個天然腹地,在台北市區內可能是唯一。想想住在酒店內的房客,一大早起來,到公園走走跑跑,這是多麼愉悅的事。
我到過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一大早沿著地中海沿岸跑一圈,發現以色列把面海最美麗的海岸線都留給酒店業者,這是城市發展的大手筆規劃。台灣的政府如果這樣做,一定會被批評圖利他人。萬麗酒店落腳在士林官邸旁,如果好好把士林官邸當腹地,未來潛力十分雄厚。
一家好的飯店,如果懂得好好經營腹地,像是礁溪老爺,走出飯店,右邊是跑馬地古道,左邊是五峰旗瀑布,更遠有抹茶山,這是得天獨厚的好環境。花蓮的布洛山莊,走出來沒多遠就有錐麓古道,晶英酒店出來有白楊步道,這都是得天獨厚的腹地。
演講完,脫掉西裝,走到士林官邸,感覺格外舒服,這是酒店外的美景,兩者搭配,酒店營運的縱深,格局也就不一樣了!
華悅城格局圖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出不了的家門回不了的家鄉,在國外,成年人的崩潰只要一個“瞬間” (不需要PR也可以申請的工作機會list即將誕生)】
不知道多少人看過美劇 - 菜鳥新移民 Fresh Off the Boat,這部電視劇是在講述1990年代,來自台灣的黃頤銘一家人從華盛頓D.C.搬至佛羅裡達州的奧蘭多,他們在那裡開了一間牛排館。然而,他們經歷了很多的文化差異,孩子們則試圖融入當地的學校生活,雖然這個劇是用喜劇的方式呈現,但是我想在異國他鄉的你們,即便是看喜劇,心裡是不是也會出現一些感概、心酸和思念。
#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
全球有大批的華人,來自不同地方,來自不同年代,在屬於他們的異國他鄉寫下了他們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
人的共情能力是有限的,在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鄉,並不能體會故事裡的人們的艱辛與掙扎。恰恰相反,可能看到的這更像是一場充滿 “詩歌與遠方” 的華麗冒險。
在異國他鄉,瀟灑、自由、夢想…即使被裹挾在最擁擠的人潮中,也不會被沖刷掉生活的熱情。那時候,可能有一種錯覺,覺得人們都應該永遠年輕,永遠朝氣蓬勃,永遠充滿夢想。
我想只要有出國生活經歷的人,都會記得,在最初等待那趟飛往他國的國際航班時,那種對全新生活的期待又有一絲畏懼的心理,就像小時候看恐怖片,明明怕的要死,但,還是忍不住從手縫裡偷偷看一眼,其實,期待是大於恐懼的。
#2020疫情把親人朋友分隔開 #旅行已經變成奢望或是傳說
2020年的疫情,就像一場無聲無息的戰爭,把親人朋友分隔開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得尖銳,我們的距離變遠,心裡的隔閡也加大,而旅行已經變成奢望或是傳說。
在國外的你,是不是正在習慣這樣的 “新常態”,一個人的獨處成為生活日常。祈禱不要生病,因為怕語言和種族的不同,或許得不到最好的醫療照顧。
Joyce最近也忍不住想,跟家人朋友相隔萬里,過著完全相反的季節。從凱恩斯到坎培拉,我好像在一年裡面經歷了兩次夏天,漫長的夏天,缺少了夏天的蓬勃,但是漫長的很深刻。
因為疫情,我們在世界上最大的島上,開始試著跟自己成為了最好最好的朋友,相依為命的夥伴。
#想念是輕易不能觸及的
“想念”,是輕易不能觸及的,真的不能。所有讓自己心酸難過的事情,最終,也都變成了微信裡的一條 “僅自己可見” 的朋友圈。FB、IG和LINE,上面發的東西都是經過修飾和過濾的,為的是讓人家不要太擔心。
#因為疫情失業 #報喜不報憂是異國他鄉人群的共同特質
因為疫情,很多朋友失業了,或是即將面臨失業。同樣的,他們都是自己扛著這樣的壓力和獨自面對這樣的窘境。 “報喜不報憂” 我想是很多在異國他鄉人群的共同特質。
#隔離是新常態
澳洲的疫情又反復了,維州,新州關閉了,在這樣下去,可以回家的時間遙遙無期,好像要永遠都要這樣隔離著生活下去。
@DJC:一邊打工一邊上學,工作可能也快沒了,也沒什麼朋友,因為疫情原因快2年沒回家了,有時候覺很孤單。
@JEN:就要畢業了,本來的找工作計畫完全被疫情打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擔心。
@AAAAA:基本上沒有朋友,到淩晨兩點看書看資料,Spring的一節經濟學課被教授誣陷作業suspicious activity。我自己一個人上課也沒好的同學,但還好有國際部advisor和一些老師幫我。有時候覺得自己超慘撐不住了,但是想到人生就是經常慘的沒話講,只希望我們都能撐過去,加油!
。。。
好不容易,你一位你有“朋友”了,但是,你還得學會分清是不是真朋友。
@松松:不能輕易交“朋友”,絕大多數人都是生命中的幾天的過客,還有一件心酸事就是被不小心偷東西偷到只剩下一條內褲和護照。
@Rockiiiiii-:出國以後,朋友是朋友,同學是同學,同事是同事,好朋友是好朋友,別混為一談,會傷心。
#不敢生病
在國外最容易崩潰的瞬間,應該是“生病”的時刻。生理的不適,往往會加劇心理的難過。
平時...
一個人工作,你可以。
一個人上課,你可以。
一個人吃飯,你可以。
甚至,一個人給自己過生日,你都可以獨自吹滅蠟燭,許願順順利利,你可以。
但是,生病的時候,熬不下來,就只能崩潰。
其實很多在國外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地裡一場病都生不起。
世界格局因為疫情在大洗牌,我們也因為疫情深刻思考,到底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紫紫:本來住的公寓著火,被迫搬家去很爛的另一間公寓,然後眼睛嚴重通紅結膜炎一直好不了被醫生警告不能再看電腦,但是為了畢業論文沒辦法死撐著,最後就熬著熬著過去了,想告訴大家熬過去了總會有希望的,不管一個月還是三個月半年一年,現在很感謝當時自己沒放棄,成就了現在讀博士的自己。
@CC:2月份發燒了一個星期,反反復複,老闆還嘰嘰歪歪,病假都不能安心,還得自己照顧自己。
@Iran888: 什麼TMD疫情,工作沒了,還感冒了,真的是很想哭。
。。。
疫情之下,在國外的日子,難熬。
疫情之下,家人不在身邊的日子,難熬。
疫情之下,邊界開放遙遙無期的日子,難熬。
#當隔離變成新常態更加不能放棄心中的溫暖和希望
你總需要給自己找個方式去儘量 “取悅” 和 “安慰” 你自己。當隔離變成新常態,我們更加不能放棄心中的溫暖和希望💛💛💛
#機會還是很多 #工作機會比5月多百分之40
對於工作,雖然今年的就業市場很嚴峻,很多挑戰,但是機會還是有的,而且還是很多。
👉 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整個6月份的全澳職缺比5月份上漲了近40%,現在有超過10萬個工作機會,而且其中有超過5000多個是entry level positions,還有劃重點哈:有超過80個大型Graduate Program是不需要PR也可以申請。
✅ 除了 ~ 28天成功求職養成私密計畫即將推出,Joyce還在整理澳洲求職地圖,還有不需要PR也可以申請的職缺清單。大家要密切關注官網以及社團更新 ~
❤️www.joyceseestheworld.com
我相信會在這個澳洲冷冷的冬天,給你們帶來一些幫助和溫暖。
澳大利亞的寒冬正在進行,冷冷的天氣,來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緩解你目前的求職焦慮。
讓原本可能崩潰的細細碎瞬間,被有用的資訊和正向的能量代替💜💜💜
*******
IG: @joyceseesozandtheworld
#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成長
#Joyce聊遠距工作
#Joyce聊在家工作
#Joyce聊態度
#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另類成功
#另類youtuber
#WishtoWow
#知識型網紅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s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soz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sozandtheworld/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
華悅城格局圖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K01】首都新地標拔地而起 北京有個「新宇宙中心」
早十年前,有朋友說住在望京之時,感覺還有點遠。但近五年,隨着望京SOHO落成,大量創業公司及新科技企業進駐,這裏發生的變化,成了中國新資本時代,人流和城市發展的縮影。面積16平方公里、總居住人口超過50萬,如今它猶如北京的「獨立王國」、「城中之城」,更重要的是,它亦像當年美國的加州一樣,吸引着尋夢的眾生。
這裏地勢偏高,上風上水,但不像老城中的井字結構,道路歪斜,容易迷路;外企曾經為王,如今新地標拔地而起,構築互聯網巨頭的要塞,成為創業及中產階層以至明星們的新樂園。房價平均達到七萬元人民幣一平方米,而生活自成一體。
過往說望京遠,但現在望京人不無自豪地說,他們不假外求,活在這個帶未來感的城中之城,共同推動和見證了那個傳說中「新宇宙中心」的興起。隱憂不是沒有,這一波創業潮能維持多久?望京SOHO賣掉象徵什麼?但目前看來,都擋不住夢想成為望京一份子的大潮。
人在北京,首要認出東南西北。搭出租車不說門牌地址,要說長虹橋東北角往南過200米下車。一切以故宮天安門作中心點的話,有了東南西北的城區分野。望京在北京城的東北面,在往首都機場的路上必然經過(別忘記剛開了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南面)。而望京今天給北京的衝擊,在於它自成一體,可不依附於這種以天安門為中心的地理概念。因為好大程度上,你走進望京,不用出來。要出差,直接到機場。返北京,比到市中心快半個小時就到家。
望京地勢略高於北京主城區,但從歷史上很難看出這是一塊上風上水的寶地。明清以來,它曾是驛站、哨所、軍營、村落和進京橋頭堡。事實上,今天北京的潮點,像三里屯,過往確是郊區。望京也只能是一個皇帝往東出行後,回城途上遠望京師的小高坡。
漫漫歲月中,整個區域人煙稀少,實際佔領者是野生植物。1949年後生長的主要是花椒,所以有稱為「花椒地」。1984年,這裏才有了第一條公交線路404路。三年後,為緩解大山子和798廠區(如今已成知名藝術文創區)的居住壓力,北京市政府對望京重新規劃。城開集團拿下了第一塊地皮,建造了第一批住宅區,根據諧音命名為「花家地小區」。中央美術學院(下稱央美)其後的遷入,也讓它有了「畫家地」的別稱和藝術的DNA。至此,望京才正式進入城市化進程,以及北京總體的發展視野。
由舊「睡城」到新地標
很長一段日子裏,望京只是「睡城」:因房租廉價,大量「北漂」(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租住這兒,早出晚歸。這裏的生活一度乏善可陳,「睡城人」唯一可逛的商場只有還有點距離的燕莎望京購物中心(北京較早出現的購物中心)。前蘇聯建築風格的宿舍樓,連綿的低矮群房,連同坑窪道路和流動攤販,塑造出有如城鄉結合部的基本景觀。
簡言之,當時的望京,遠不是一個令人自豪的名字。住在望京,就如傳說中這地點名字的由來:遠遠望着京城輕嘆。
真正的巨變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望京開始釋放獨有氣運。第一批受益者,除了原住在「皇城根」下的拆遷戶,還有不少在北京留學或經商的韓國人,他們因就近韓國大使館和本國企業選擇這裏,也因為手頭較寬裕又洞察房產市場先機,大量購買新公寓—後來證明是一筆回報率極高的投資。因公寓的多功能用途,有的用來住,有的開工作室、訓練空間,那座面向機場高速公路的顯眼大樓,也變成一種新時代創業及生活的起動地標。
至2006年,全北京21萬韓國人中,望京就佔七萬,韓國餐廳和服裝店也如春筍湧現,是名副其實的北京「韓國城」。我也是這階段初初走進望京,因為是新建區,街道規劃好歹相對「四正」,和其時出現的朝外SOHO、SOHO現代城等,成為新世紀北京新城市化的標誌。
2010年代,定位為「高端國際化科技商務創新城市綜合體」的望京,好像格調有了提升。在此之前,西門子、摩托羅拉、三星、奔馳(平治)等跨國公司紛紛入駐,斥資興建它們在中國的總部大廈,為望京增加了可明確辨識的現代建築群(例如奔馳總部頂的巨型旋轉logo),也讓出租車司機有路標可循。不過,不是每間外企都能分享到中國式風水的紅利。諾基亞一度停產,摩托羅拉更倒閉收場。但它們進中國的經歷,無疑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有人退出,有人趕赴。此時,在北京佈局甚廣的本港上市地產公司SOHO中國下了一招大棋,邀請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操刀設計三峰鼎立的「望京SOHO」,三座外部裝飾着不規則鋁板的建築,遠看黑白相間,像帆船或天外飛來的異形物,和在市中心的銀河SOHO一樣,極具科幻感。但望京SOHO之於望京意義又有所不同,它以新地標的姿態,宣告了望京更新的創業公司埋堆時代的到臨。該建築於2014年建成,兩年後,哈迪德逝世,但望京的新生正同時爆發。
的確,望京SOHO是從首都機場進入北京市區路程中第一個地標性建築,關於這裏風水好壞的討論,從建成後延續至今。其老闆潘石屹曾在微博宣稱:「這裏風水好,適合互聯網公司發展。」更晒出所結識的風水大師。但其開間格局,最初吸引的只能是中小公司。其中有早期的婚戀網站百合網與交友類App陌陌,兩家公司後來成功上市,似乎印證了潘石屹的預言。只可惜,數年後或虧損嚴重,或流失大量用戶。
今年年初,一家名為「神棍局」的自媒體發表一篇熱門文章:《北京望京SOHO風水大局,互聯網「滑鐵盧」?》該文列舉了小藍單車、熊貓TV等案例,稱異形建築氣運難以持久,注定會讓入駐公司到中後期遭遇挫敗。文章廣泛流傳後,導致不少公司退出望京SOHO。潘石屹對此惱羞成怒,最終訴諸於法律,順帶警告互聯網界:「不相信風水,不願意來,你們就別來!」
但其實,這些風水輿情並沒有太多影響後來者,這裏還是繼續吸引着創業者、已成功融資公司及內地已成熟的科技公司入駐。只不過最後的反諷是:最新消息傳來,潘石屹自己可能要變賣望京SOHO。
由中關村轉向「宇宙中心」
肥皂劇無法打破中國互聯網人對望京風水的癡迷。一家名為聖耀互動的遊戲公司的總裁認真研究後發現,從地圖上看,從阜通東大街到花家地街的道路規劃,像一個巨大的安卓(Android)機器人。話雖調侃,但反映出某種普遍認知。愈來愈多互聯網巨頭進入望京,迄今為止,當中知名的40家,其總市值已超萬億元人民幣,包括阿里巴巴、美團、優步、高德地圖、觸控科技等,它們形成集群效應,讓望京變身「掃碼街」(互聯網應用競爭激烈,為了推廣掃碼下載某些應用程式,這裏有極多推廣人員在街上鼓勵路過者掃其碼),一躍成為北京「第二CBD」,並超越舊有在城西的中關村-五道口,成為「新宇宙中心」。
「新宇宙中心」這個流行於網絡的稱號,最早源於北京城西五道口商城上的U-CENTER字牌。其暗含的意思大致包括:密集的現代化建築群、成熟商圈和配套、繁忙的交通、密度高且多樣化的人群、多元生活場景—簡言之,繁榮而充滿活力的城市綜合體,並有支柱產業支撐。昔日中關村-五道口以中國第一代IT聞名,因近清華北大,有廣大的學生及創業群體,軟硬件都獨步北京城,但規劃應變不如望京,也沒跟上互聯網迭代的速度—如果說網易、搜狐、新浪等一度在中關村立足的公司代表的是中國互聯網江湖的諸侯割據時期,那麼,望京的新型互聯網公司,則宣告戰國時代來臨。
資本在攪動和塑造「新宇宙中心」。最有說服力的例子來自內地最大電商阿里巴巴,它在「杭州+北京」的雙城戰略下擴張,2016年先後收購昆泰嘉瑞中心和綠地中心三號樓,又斥資近69億元人民幣在望京北部朝陽區電子城建造新總部,並帶來超過12,000名員工,就像在熱鍋裏灑下無數餃子,帶動了周邊產業和配套。餐廳、醫院和教育機構接連出現,商住樓盤也因此再度漲價—該區域的望京府均價已達八萬元人民幣一平方米,而十多年前,這塊地皮幾乎無人問津。
望京地標因此再次升級。如今,這裏除了外企總部大樓和望京SOHO,還可以看到「望京第一高樓」綠地中心主樓「中國錦」、以水晶燈籠聞名的保利國際廣場、美食街區麒麟社和面積七萬平米的望京中央公園,公園周邊還將出現著名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操刀的望京凱悅酒店。面貌的巨變激發一種對比想像:它看來又不像矽谷那麼geek(悶蛋)了,有財技和資本進駐變身之後,望京會成為北京的小曼哈頓嗎?
很明顯,在成為曼哈頓之前,它首先成了覺醒的「不夜城」。毋須擔心在歪斜交織的街道迷路,24小時通明的寫字樓就是一座座燈塔。常年加班的互聯網從業者,演繹中國「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的勵志故事。而在早晚高峰期,站在望京SOHO高層,透過玻璃窗,可看到望京地鐵站出入口群蟻蠕動的情景。
對有住房購買力的中產階層而言,望京意味着新生活樂園—鄰近首都機場,地鐵14、15號線和數十路公交線路令出行十分便捷,而超市、新鮮水果店、休閒娛樂場所等齊全配套,讓生活系統自成一體。在面積廣大而交通擁堵的北京,這樣層次豐富、自給自足的區間顯然有着極強的吸引力,甚至引來眾多演藝圈名人前來築巢,為望京增添了「明星家園」的標籤。王菲、馬伊琍、馮小剛、徐崢、張涵予、林更新等明星都在望京置業,投資或用作第二、第三住所,他們偶爾閃現的身影,讓秘密潛伏的狗仔隊和鄰居們興奮不已。
拋開商務區的嚴肅和高壓,望京能吸引新創業人士,還因為終於有潮點的出現:你可以在央美場館看場展覽,在中央公園內鍛煉或舉辦野餐派對,在韓國街區吃一頓據說「比首爾還正宗」的韓式料理……坐在麒麟社的CUP ONE咖啡館,不僅可看到哈迪德的大作,還可能收獲許多當代故事:最新的風口和動輒百億的投資、一夜暴富的神話和輸家的悲慘結局、巨頭收購動向和新公司的崛起、知名大佬和高管們的緋聞……摻雜着PV、KPI、BP等術語,令人感到切切實實進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而自己就身在風眼之中。
#社會 #科技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