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書 之六月推薦:《雲遊者》Olga Tokarczuk
閱讀《雲遊者》得由內而外浸入朵卡荻的世界,設法打開五感,隨文字穿梭時空,給人類似觀賞洛伊安德森《千日千夜》的靜止片刻,悲傷地飄過死寂城市上空。起因或許就落在第一篇,有個人關在世界末日的黑暗中,無比痛苦,無聲無息,也無計可施,只能進入腦中,奮力突破文明世界的邊緣。小女孩凝視著水流,發覺各種危險隱藏其中,但依然認知到動好過於靜,改變崇高於不改變,那些維持靜止不動的,必然會走向崩解、衰退,但很多保持移動的生物與事物,卻能永久存在,印證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一次飛行就是一次部分自我的重生,數度探索內外複雜性與多樣性的過程裡,她看見離奇失蹤三日又若無其事回歸常態的母子,她看見年老色衰的寡婦尋求陪伴的模樣,她看見失去一隻腳的解剖學家鑽研未知痛楚的執著,她看見一個極其壓抑的母親暫時逃避生活的瘋狂;她還看見蕭邦的心臟終於回到波蘭、一隻溺斃於空氣中的虎鯨、渴望將父親遺體入土為安的女兒,時而絮語,時而獨白,時而獨立短篇,時而有所關聯,時而神話傳說。她將目光附身於各種角色體內,視直覺為理智最上乘的分類,進而控制自身情感,端詳人們遊走於灰色地帶那難以臆測的景象。
有些是徒步,有些是飛行,就像一種類似承諾的事物,看似美好新奇,充滿希望,實際上由內心對他方的渴望所驅動,但只能指出方向,而非目的,目的是模糊且可能變動的,讓人們親自去追尋維基百科無法條列出的真實經驗。所以人們散落地球各處,述說無數故事,連結精神、身體與外在空間,背負歷史、傳統、文化的重量,生命是透過不停流動摸索整個世界的形狀。
寫作也是,運用文字與想像力打破限制、跨越有形與無形邊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識隨意翻閱,恣意窺視整片星空裡的任意一顆星辰。旅行可以視為身體實際的探索,想像為發生在腦海的雲遊,所以我們同時追尋外在空間的深度與內在空間的廣度,青蛙視角與鳥瞰景象持續切換,縱橫交錯成朵卡荻生生不息的文學宇宙觀。
大塊文化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雲遊者│ #奧爾嘉朵卡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