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妹楊羽霓「選擇順服,成為祝福」
「這是講台,不是舞台」站上藝之星教會禮拜天,主日崇拜的講堂,「南京妹」楊羽霓褪去通告藝人的身分站在台上,以大衛牧區區長的身分跟大家傳道,她謙虛地說比起資深的傳道,做一樣的事工,覺得仍不配,不過神教導,即使只有1000兩,也別僅掘開地土藏起來,因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要透過傳講,發揮「五餅二魚」的效用。
7年前,楊羽霓因為同是大嫂團的洪百榕一個邀請,參與了福音茶會,加入藝人團契。「 2012 年 4 月,百榕師母看到我,匆忙回頭一個邀約、把地址告訴我,邀我參與福音茶會」楊一口答應,當天決志,並上了新生命課程後受洗,短短2個月,成為新造的人。
但「選擇」是她的一大課題。她問會眾,「您要當一個蒙福或者不蒙福的人?」這個問題不像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做的選擇「你等下想吃什麼?」這個選擇倒不會浪費別人的時間,但有些選擇,可能會影響自己或別人的生命。
楊羽霓是獨生女,一位來自中國江蘇的南京姑娘,她說小時候是父母順服她,嫁為人妻後,是先生順服她,她曾經拒絕當小組長,並且對傳道達民哥的諸多「規定」頗有抱怨,甚至有次怒掛達民哥電話,逐一打電話跟弟兄姊妹發牢騷,「真的不想幹了!」,尋求同溫層的安慰。
楊羽霓回憶當時有一通「關鍵電話」,一名也是教會的弟兄姊妹,主動打來聽她抱怨 10 分鐘後,又噼哩啪啦,再嘮叨了 40 分鐘,內容全是對方的負能量和情緒垃圾,聽到後來,楊感覺彷彿「吃了十塊滷肉」般噁心與不舒服,忽然有個聲音對她說:「妳還要繼續打電話跟人抱怨嗎?」
後來,她「選擇」順服,她決定不當那個「不斷抱怨」的人,全然地順服於神。楊羽霓回憶最近一次禱告會,唱了一首詩歌《成為祝福》,同樣是教會區長的史黛西,手搭在楊的肩膀上說「妳以前是個不順服的人⋯」,接著兩人一起流淚。
楊羽霓分享聖經「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候結果子, 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 1:2-3) 文眼在「栽」,將自己種植於活水泉源旁,要有根基,就要穩定聚會、靈修、並委身服事。
我們不僅要選擇當一個蒙福的人,更要接受呼召,當一個令人蒙福的人。委身教會不僅是自己蒙福,更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
以下分享「三不一要」原則:(詩篇1章)
1.「不」從惡人的計謀:心中所思所想是否屬神?例如動怒殺人(創世紀4:5-8),或動淫念。(馬太福音5:28)
2.「不」站罪人的道路:走屬神的道路,抵擋身上的誘惑。屬世的主流告訴我們要同居、婚前性行為,但這些都不屬神。一位女演員,曾經有機會獲得一個媽祖的角色,她在經濟有缺乏的狀況,拒絕了這個演出。
3.「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注意交友狀況。當有一群人圍坐聊天,在談誰誰誰得罪我,你需要坐進他們當中傾吐垃圾嗎?(羅馬書16:17-18)
4.「要」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1:3)
如同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樹葉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栽:要有根基。聚會、靈修、委身服事。
#順服 #楊羽霓
南京妹楊羽霓
阿建老師&楊羽霓和Peter的家
萬事都互相效力詩歌 在 Joshua Band 約書亞樂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約書亞樂團慶祝成軍20週年之際,這一次,想和大家分享我們專輯製作人 – 淑莉姊的生命故事,或許她所經歷的,正是你人生目前的光景,然而我們可以看見神是如何帶領她走過這一段旅程。約書亞樂團不僅僅渴望用詩歌成為亞洲的祝福,我們更想讓你知道這一首首創作詩歌的背後,是因為我們真實經歷到神的良善與信實。
【 #生命見證 】
一直以來淑莉認為女人懷孕生子是很自然且容易的事,沒想到這一等就是6年。自結婚起約4年的時間曾經流產過2次,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懷過孕,隨著年紀漸長,她開始四處奔走求助各樣的醫生。但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也沒有任何肌瘤的問題,因此連醫生也無法解答為什麼淑莉不能生。每個月生理期準時來報到的那一天她都會哭,聽到朋友懷孕也哭,甚至連看新聞有棄嬰、虐童的消息會開始懷疑神,心想:「為何把孩子給了那些人而不是給我?」
經過考量,淑莉和先生決定進行人工授孕,卻沒想到連續三次都失敗,一次療程要15萬元,而過去看中、西醫已經花了10幾萬,經濟上的負擔非常龐大,身體負荷更是。每天都要在肚皮上打針而導致多處瘀青,也必須吃很多雌激素使得身材漸漸走樣,這一切的代價讓淑莉感到徬徨,「為了生孩子賭上自己的健康值得嗎?」,最後決定放棄這條路。
幾年下來,身邊朋友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連當初不想生的都生了,也有許多人為她禱告、發預言,但天空卻一片雲都沒有飛過來,淑莉的心裡對神有諸多的埋怨,更是懷疑神的良善,彷彿自己是被遺棄的,認為自己沒有這份賞賜。還記得決定不生的那天在臉書上發了文說:「我累了,放棄了,老娘不生了。」這當中有很多人來安慰淑莉,但在她耳裡聽起來都只是隔靴搔癢。然而,就算口頭上說不生了,心裡對孩子的渴望卻一直沒有消失,渴望孩子的淑莉決定要進行領養,由於台灣的領養條件非常嚴格,必須通過一長串的程序、審核及課程,為了成為合格的領養人,就這樣一年又過去了。皇天不負苦心人,漫長的等待後終於接獲通知可以領養孩子,並且三個月後孩子就會到家裡,對於淑莉來說一切意味著美夢成真!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9,就在所有方法都用盡,終於也等到一個孩子後,過了約兩週淑莉竟然發現自己懷孕了!也由於懷孕的關係,淑莉只好終止了領養的手續。回想這6年一路上的辛酸血淚史,淑莉問神:「為什麼要讓我等這麼久?」神給她的回應是:「為了等待最適合的時間,並磨練妳成為最適合的那個人,我是使萬事互相效力的神,我的時刻最完美。」
自15歲國中畢業後就在外地唸書、工作的淑莉,只有過年才會回家大約一個禮拜的時間,與家人的相處時光甚少,卻因著孩子的誕生,使她多在娘家待了半年,而這半年卻也是她父親人生最後的時光,這真的是神奇妙的安排,父親可以看到孫女出生,並且在最後的日子陪伴他,也讓淑莉和父親能有一個好好話別的機會與美好的回憶。
過去淑莉其實是一個對小孩沒有耐心的人,只要坐車或坐飛機看到媽媽帶著小孩,就會覺得自己很倒楣並找機會換個位置。如今很不可思議的是,雖然沒有領養孩子,但那一年為了領養上了許多課程,讓淑莉完全改變了眼光,並且得以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這樣的改變,連她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而神的恩典總是超乎想像,由於先生長期在高雄工作,淑莉與先生自結婚後一直是候鳥夫妻的狀態,但先生卻在小孩快要出生的前一個月,接獲通知要調到台北。這一切原本都不是她所求的,但神的旨意是全備的,且在還沒祈求之前神就已經預備了一切!
淑莉:「上帝的計畫總是高過我們的計畫,上帝花這麼多的時間在預備環境,現在回想,我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是有理由的,神的應許並沒有落空,祂的時間點是最完美的,感謝神這樣恩待我,使我哀哭變跳舞,我要向神獻上最深的讚美。」
#父的筵席
萬事都互相效力詩歌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年已經過一個星期了,現在才有時間和心情寫個人的回顧與展望。
無疑,2017年對我們家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其實過去每十年都有大改變:1997年我們夫妻踏入全職事奉,2007年我們等了近9年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我也在那一年開始創作信仰反思漫畫和詩歌)。我們離開了在其中服事了十多年的差會,加入了新的差會,離開了熟悉的亞洲工場來到了歐洲,也離開了多年的培訓事工,轉到以牧養和佈道為主的事奉。
我們家在2017年也因此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竹玲第一次離開孩子,一走至今已超過80天,仍未知何時可以回來。我呢,因著媽媽不在,除了服事以及在家擔任爸爸的職責,還要扮演媽媽的角色。這個過程是挺煎熬的,不只是因為一個人應付家務、孩子和服事,更要調整自己和安撫孩子們對媽媽的思念。不過,萬事互相效力,我們一家都因此而成長了。對我個人而言,我不再能像以前那樣告訴別人「我不會做飯」了。
2017年,有些夢想也出乎意料地突然實現。我的福音藝術創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支持,使我得以進一步被提升。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將承擔更大的挑戰,期待創作出更多更有水準的作品來。
展望新的一年,第一個期望無非是竹玲快快回到德國來,好使我們家能儘早安頓,工場的服事也能盡快進入正軌。另,願神加力以及智慧和恩賜於我們的服事,期待得人如得魚一樣,且培育出有素質的基督門徒來。在創作方面,願神賜下源源不絕的感動。⋯⋯2017年是我產量最少的一年,2018希望得以翻轉。
坦白說,新的一年並沒有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美好地開始,然而,我們事奉主的心沒有改變。送給大家這一首自彈自唱版的《侍主為榮》,彼此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