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597
各位年輕女孩、年輕男孩好,
很高興有機會在各位這個人生的重大時刻,跟大家做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五件事:
第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重拾你們少年的超能力!
在去年約莫這個時候,我被很要好的朋友蘇明進、楊宜真老師凹。他們夫妻倆希望我能寫一首歌給台灣的孩子。從來沒寫過歌的我,經過一段真的是嘔心瀝血的過程,寫出了一首歌叫「少年的超能力」。少年的超能力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好奇跟夢想。為什麼寫好奇與夢想?因為我人生最痛的事,就是我曾長期失去了好奇跟夢想的能力。
我從小到大,成績都顧的很好。在小的時候我超愛問問題,但約莫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好奇心。我不管看到什麼新的東西、沒學過的東西,我第一個反應總是厭煩。我心裡想的是:「我好不容易把這幾科成績都顧好了,現在還要學這個?很煩欸!」我對這世界不只失去了好奇心,我在整個高中、大學、碩士班,都失去了追求成績以外事務的動力(呃...除了追我太太除外),「夢想」對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坦白說,那樣的日子過得很痛苦。因為每天看到時間流逝,而自己卻完全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東西(應付考試並不是真的學習),也沒有夢想的動力去做什麼事情。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浪費生命的罪惡感讓我焦慮、讓我想哭,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的生命,似乎就陷在那了。
直到我出國留學,發現我好多美國同學看到有興趣的事物就一頭栽進去,不像我在乎 GPA 那樣汲汲營營。但他們每天都過的很快樂、很有熱情,整個人都有光!於是我也試著放開,開始花一點時間去探索、去學從來沒碰過的事情。我才發現,學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而不是被逼著學習,是多麽快樂的事!慢慢地,因為我找到了我有熱情的東西,我也比較敢去「夢想」我想做的事情!
好奇與夢想是年輕人最珍貴的能力,同時也是各位面對未來要生存下來最重要的能力。為什麼?
雖然今天對各位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但我必須跟各位說,各位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其實是非常辛苦的。牛津大學在 2013 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針對 702 種職業去分析,發現有 47% 的工作未來會消失。未來會有哪些新的一大堆工作跑出來?這些新工作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知識?沒有人知道。
各位,你們現在辛苦學的四年的知識跟技能,都是對過去和現在有用的知識。面對未來,如果你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在五年後、十年後,你可能就跟不上這個世界了。
面對未來,對新的事物好奇,學得快、掌握得快的人,才能跟上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才能站在浪頭上。
沒有好奇心跟夢想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成為老闆的工具人。每天擔心景氣的好壞會不會讓自己失去工作。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悲哀了。你真的想這樣過一輩子嗎?
在你即將畢業離開大學的這一天,在未來沒有考試、沒有學分規定之下,我祝福你能重拾你少年時期的超能力:好奇心與夢想!
第二件事我想談的是,我希望你們能有「我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信心
身為台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許多台灣的問題。我們都很愛台灣,但也常常感到無力;因為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台灣這許多的問題,不是我們年輕人可以解決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在彰化的南郭國小的小學生,他們發現了社區中有許多東南亞移工、新住民。他們發現了移工們在週末想找外地的同鄉朋友相聚,都要靠火車。但他們看不懂售票機的中文說明,很辛苦。這幾個孩子決定幫移工解決這問題。他們想辦法做出東南亞語言的售票機使用說明,成功地幫助火車站的東南亞朋友們讓他們買到票。孩子們還寫信給台鐵的局長,而且不止一次,鍥而不捨希望能說服台鐵做這件事。最後在他們的努力下,台鐵終於開始在火車站的售票機,附上了東南亞語的售票機使用說明。這些孩子看了好興奮!因為他們真的為這世界作出了改變!
我的好友許芯瑋所創辦的台灣DFC協會,過去這麼多年來,就是在努力推動這樣的概念:希望台灣的孩子從小就有「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的信心!
另一個故事是,成大剛畢業的大學生嚴天浩、陳儷文,他們先是想提升偏鄉孩子學科學的興趣,到後來想要改變現在的理化教育,希望讓孩子能知道科學史、科學的發展脈絡。於是他們憑著一股想改變台灣科學教育的熱血,創辦了LIS,開始拍攝一系列的科學影片。曾經他們苦到帳戶只剩一千塊,還有好多夥伴薪水沒發,天浩在路上哭出來。但他們撐過來了,如今全台灣有好多孩子、好多老師在用他們的影片跟教案教理化!
除了DFC、LIS,還有你們中正的學長趙浩宏所創辦的職人雜誌,為了幫助更多孩子了解生涯的選擇而努力。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都在為了解決台灣的問題而努力。如果南郭國小的小學生都可以有信心為這世界做改變,各位比他們能力更強、更有知識,你們一定也能為自己身邊的世界造成好的改變。請你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
第三件事我想要談的是,請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
我們許多人,從小就習慣把自己的人生讓爸媽幫我們做最好的決定。爸媽自然是愛我們的,為我們做出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但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不見得真的是最好的。
台灣許多爸媽,對於成功的定義,總是希望孩子能安穩、發大財。但問題是在這個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誰能知道現在發大財的路,以後就一定能發大財嗎?這樣的成功,真的是你要的嗎?
舉個例子,十多年前,許多爸媽都會叫自己孩子去修教育學程,跟孩子說當老師是鐵飯碗最安穩。這些爸媽都沒有想到少子化的趨勢,導致正式教師的工作變少。以至於現在全台灣有好幾萬名的流浪教師,每年只有不到 10% 的人能考得上。曾經有老師跟我說,她考了十三年才考上!想想看那是多麽的煎熬?沒考上的流浪教師只能當代理代課老師,非常辛苦。中小學代課老師鐘點費很多年來都是一堂課 $260 。就算一週教二十堂課,一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六,好辛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真的看到未來二十年後的趨勢。在大學畢業後決定人生的道路時,請你負責任地自己做決定。請不要再迴避責任,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替你決定!因為不管做了什麼決定、未來人生好或不好,都是你自己要承擔。把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不是孝順,而是一種不負責任!
除非你的爸媽很用功,對這世界的變化趨勢比你更了解;如果你發現每次天下、商周、遠見報導的文章對他們來說都是過時的消息了,那他們的話是確實很值得你參考。但如果你每天回家都看到爸媽在看金家好媳婦、從來也沒看過他們用功關心世界趨勢,你不該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
請你負起責任,自己決定你自己想追求的成功是什麼。如果你容我給你一些建議,我會建議你的成功定義中,不管多或少,都要跟利他有關。因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苦的時候。如果你的成功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好處,在很苦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放棄;因為在受苦的時候你會認為:「我就不要那些好處就好了嘛,何必那麼苦。」
然而,如果你的成功定義是跟利他、助人有關。在受苦的時候,你會想到自己所幫助的人是多麼需要你,你便會生出更大的力量堅持下去。就好像前面說的DFC、LIS、職人一樣。
所以請你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而你的成功,我會建議你有利他的成分。
第四件我想要談的是,我希望你不要再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成功」這件事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從小告訴孩子「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以致於孩子長大後,總以為成功是一件操之在己的事。這真是錯的離譜。加上台灣社會所認定的學生的成功,大多是指考上名校。考上名校這種事情,確實是靠自己努力準備就能有成。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不少學生在出社會前,以為成功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行。
這幾年創業的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麼難得的事情。努力不過只是得到人家賞識、讓人家願意考慮給我們機會的入門票。如果沒有人願意給機會,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不珍惜別人給的機會的人,以後很難再得到機會、很難成功。
但是已經成功的人,總跟人說他一路走來多努力;成功者少有人會願意跟我們說自己是得惠於多少貴人給他的機會,所以才能成功的。以致於大家總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事實是:
不努力,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
但努力,只是讓貴人看到我們的門票;
要成功,努力外還要人家願意給機會;
努力+謙卑+珍惜,才是成功的真正關鍵。
請別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成功!」這種錯誤的觀念。請你一定要記得,沒人給你機會,你是很難成功的;而人家給你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麽難得的事情,請你一定要謙卑地珍惜別人給我們的機會!
成功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操之在己的~
最後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不要放棄我們的家。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我曾經很喜歡美國的生活跟環境。但我知道,它永遠都不會是我的家。曾經有段時間,我每兩週就要跑去一個七八十公里遠的地方吃飯,就因為那邊有個台灣人餐廳有賣鹹酥雞。那鹹酥雞如果二師兄吃到,可能馬上吐出來,被他家巷口屌打。但對於思鄉的我,那簡直是美味。前陣子二師兄寫過,對嘉義人最殘酷的懲罰,就是讓他吃乾掉的雞肉飯。但我跟各位報告,那碗乾掉的雞肉飯,在國外會有許多台灣人搶著吃。
在美國,即使我很努力融入美國人,背著各球隊勝負的數字、練習喝啤酒、看許多電視節目找話題,但在白人、黑人、拉丁人的圈子裡,人家就是不會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我很努力很努力,才會有一兩個美國人把我當朋友。跟他們一起看球賽聽他們罵人我一點 fu 也沒有,但現在聽館長那句我就整個 fu 都來了。我到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人家不把我當自己人,其實連我自己也做不到把他們當自己人。
而每次跟台灣人一起,大家總是在談台灣的事。我很清楚的知道,那裡不會是我的家,因為在那邊即使可以生活的很富足,我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我的阿嬤、我的爸爸媽媽、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都不在那,在台灣。
在美國那幾年,我看著我爸媽年紀大了,每年為了看孫子都要飛十幾個小時轉兩班飛機才到。我看了實在很不忍心。台大生科系林盈仲教授曾說過,原本打定主意留在美國的他,後來決定回台灣的關鍵,是因為每年去美國看他一次的媽媽說,「在我死之前,只能再看你二十次嗎?」
那正是我的感覺!那也是為什麼我一畢業就決定回台灣。因為台灣是我們的家,如果我們不把它搞好,我就沒有家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夠好的地方、有什麼不喜歡的人,都請你千萬不要放棄它。如果你也變成那些只會在國外天天罵台灣爛、沒前途,不願意帶資源給台灣,卻常常回來用台灣好處的那種人,我會很難過。
請你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人,請你從身邊找到你可以努力的目標,繼續努力讓台灣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我們一起加油!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如果不把它搞好,以後就沒希望了!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我在「少年的超能力」所寫的歌詞:
好奇,使我們對世界充滿熱情
夢想,給我們天天努力的能量
許多大人被咒語封印
眼睛失去光芒
每日聽人指令
變成渾渾噩噩的 Zombie
一輩子就這樣過去
啊!別把我變成一樣的 Zombie
我對這世界充滿好奇!
啊!別把我變成分數的奴隸
我還有許多夢想追尋!
記住發光的自己
保有少年的超能力
只要好奇跟夢想不被封印
你就是全世界最獨特的自己
祝福2019畢業的所有大學生,都能重拾好奇心與夢想,相信自己能改變這世界,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努力、謙卑地珍惜別人給你的機會。
「葉丙成太太是誰」的推薦目錄: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新聞] 台大教授葉丙成車禍發文最感謝它「幫我-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Benson - 剛剛看到我太太送一個連結「這輩子太短」的 ... 的評價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太太是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太太是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開車遭公車撞台大教授葉丙成胸痛「滿嘴玻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自爆曾作弊被抓包難忘她怨恨眼神| 生活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丙成老師對中正大學畢業生的致詞,內容同樣適用於你我,令人深刻體悟的演講內容
2019 中正大學畢典演講全文
(按:這篇文章內含年輕男孩、少年的超能力、發大財、DFC、LIS、職人、中正學長 趙浩宏、 二師兄、館長)
各位年輕女孩、年輕男孩好,
很高興有機會在各位這個人生的重大時刻,跟大家做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五件事:
第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重拾你們少年的超能力!
在去年約莫這個時候,我被很要好的朋友 蘇明進、楊宜真 I-Chen Yang 老師凹。他們夫妻倆希望我能寫一首歌給台灣的孩子。從來沒寫過歌的我,經過一段真的是嘔心瀝血的過程,寫出了一首歌叫「少年的超能力」。少年的超能力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好奇跟夢想。為什麼寫好奇與夢想?因為我人生最痛的事,就是我曾長期失去了好奇跟夢想的能力。
我從小到大,成績都顧的很好。在小的時候我超愛問問題,但約莫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好奇心。我不管看到什麼新的東西、沒學過的東西,我第一個反應總是厭煩。我心裡想的是:「我好不容易把這幾科成績都顧好了,現在還要學這個?很煩欸!」我對這世界不只失去了好奇心,我在整個高中、大學、碩士班,都失去了追求成績以外事務的動力(呃...除了追我太太除外),「夢想」對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坦白說,那樣的日子過得很痛苦。因為每天看到時間流逝,而自己卻完全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東西(應付考試並不是真的學習),也沒有夢想的動力去做什麼事情。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浪費生命的罪惡感讓我焦慮、讓我想哭,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的生命,似乎就陷在那了。
直到我出國留學,發現我好多美國同學看到有興趣的事物就一頭栽進去,不像我在乎 GPA 那樣汲汲營營。但他們每天都過的很快樂、很有熱情,整個人都有光!於是我也試著放開,開始花一點時間去探索、去學從來沒碰過的事情。我才發現,學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而不是被逼著學習,是多麽快樂的事!慢慢地,因為我找到了我有熱情的東西,我也比較敢去「夢想」我想做的事情!
好奇與夢想是年輕人最珍貴的能力,同時也是各位面對未來要生存下來最重要的能力。為什麼?
雖然今天對各位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但我必須跟各位說,各位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其實是非常辛苦的。牛津大學在 2013 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針對 702 種職業去分析,發現有 47% 的工作未來會消失。未來會有哪些新的一大堆工作跑出來?這些新工作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知識?沒有人知道。
各位,你們現在辛苦學的四年的知識跟技能,都是對過去和現在有用的知識。面對未來,如果你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在五年後、十年後,你可能就跟不上這個世界了。
面對未來,對新的事物好奇,學得快、掌握得快的人,才能跟上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才能站在浪頭上。沒有好奇心跟夢想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成為老闆的工具人。每天擔心景氣的好壞會不會讓自己失去工作。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悲哀了。你真的想這樣過一輩子嗎?
在你即將畢業離開大學的這一天,在未來沒有考試、沒有學分規定之下,我祝福你能重拾你少年時期的超能力:好奇心與夢想!
第二件事我想談的是,我希望你們能有「我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信心
身為台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許多台灣的問題。我們都很愛台灣,但也常常感到無力;因為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台灣這許多的問題,不是我們年輕人可以解決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在彰化的南郭國小的小學生,他們發現了社區中有許多東南亞移工、新住民。他們發現了移工們在週末想找外地的同鄉朋友相聚,都要靠火車。但他們看不懂售票機的中文說明,很辛苦。這幾個孩子決定幫移工解決這問題。他們想辦法做出東南亞語言的售票機使用說明,成功地幫助火車站的東南亞朋友們讓他們買到票。孩子們還寫信給台鐵的局長,而且不止一次,鍥而不捨希望能說服台鐵做這件事。最後在他們的努力下,台鐵終於開始在火車站的售票機,附上了東南亞語的售票機使用說明。這些孩子看了好興奮!因為他們真的為這世界作出了改變!
我的好友許芯瑋 Kate Hsu 所創辦的台灣 DFC 協會,過去這麼多年來,就是在努力推動這樣的概念:希望台灣的孩子從小就有「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的信心!
另一個故事是,成大畢業的大學生 嚴天浩、 政大畢業的陳儷文,他們先是想提升偏鄉孩子學科學的興趣,到後來想要改變現在的理化教育,希望讓孩子能知道科學史、科學的發展脈絡。於是他們憑著一股想改變台灣科學教育的熱血,創辦了 LIS,開始拍攝一系列的科學影片。曾經他們苦到帳戶只剩一千塊,還有好多夥伴薪水沒發,天浩在路上哭出來。但他們撐過來了,如今全台灣有好多孩子、好多老師在用他們的影片跟教案教理化!
除了 DFC、LIS,還有你們中正的學長趙浩宏所創辦的職人雜誌,為了幫助更多孩子了解生涯的選擇而努力。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都在為了解決台灣的問題而努力。如果南郭國小的小學生都可以有信心為這世界做改變,各位比他們能力更強、更有知識,你們一定也能為自己身邊的世界造成好的改變。請你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
第三件事我想要談的是,請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
我們許多人,從小就習慣把自己的人生讓爸媽幫我們做最好的決定。爸媽自然是愛我們的,為我們做出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但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不見得真的是最好的。
台灣許多爸媽,對於成功的定義,總是希望孩子能安穩、發大財。但問題是在這個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誰能知道現在發大財的路,以後就一定能發大財嗎?這樣的成功,真的是你要的嗎?
舉個例子,十多年前,許多爸媽都會叫自己孩子去修教育學程,跟孩子說當老師是鐵飯碗最安穩。這些爸媽都沒有想到少子化的趨勢,導致正式教師的工作變少。以至於現在全台灣有好幾萬名的流浪教師,每年只有不到 10% 的人能考得上。曾經有老師跟我說,她考了十三年才考上!想想看那是多麽的煎熬?沒考上的流浪教師只能當代理代課老師,非常辛苦。中小學代課老師鐘點費很多年來都是一堂課 $260 。就算一週教二十堂課,一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六,好辛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真的看到未來二十年後的趨勢。在大學畢業後決定人生的道路時,請你負責任地自己做決定。請不要再迴避責任,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替你決定!因為不管做了什麼決定、未來人生好或不好,都是你自己要承擔。把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不是孝順,而是一種不負責任!
除非你的爸媽很用功,對這世界的變化趨勢比你更了解;如果你發現每次天下、商周、遠見報導的文章對他們來說都是過時的消息了,那他們的話是確實很值得你參考。但如果你每天回家都看到爸媽在看金家好媳婦、從來也沒看過他們用功關心世界趨勢,你不該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
請你負起責任,自己決定你自己想追求的成功是什麼。如果你容我給你一些建議,我會建議你的成功定義中,不管多或少,都要跟利他有關。因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苦的時候。如果你的成功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好處,在很苦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放棄;因為在受苦的時候你會認為:「我就不要那些好處就好了嘛,何必那麼苦。」
然而,如果你的成功定義是跟利他、助人有關。在受苦的時候,你會想到自己所幫助的人是多麼需要你,你便會生出更大的力量堅持下去。就好像前面說的 DFC、LIS、職人一樣。
所以請你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而你的成功,我會建議你有利他的成分。
第四件我想要談的是,我希望你不要再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成功」這件事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從小告訴孩子「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以致於孩子長大後,總以為成功是一件操之在己的事。這真是錯的離譜。加上台灣社會所認定的學生的成功,大多是指考上名校。考上名校這種事情,確實是靠自己努力準備就能有成。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不少學生在出社會前,以為成功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行。
這幾年創業的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麼難得的事情。努力不過只是得到人家賞識、讓人家願意考慮給我們機會的入門票。如果沒有人願意給機會,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不珍惜別人給的機會的人,以後很難再得到機會、很難成功。
但是已經成功的人,總跟人說他一路走來多努力;成功者少有人會願意跟我們說自己是得惠於多少貴人給他的機會,所以才能成功的。以致於大家總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事實是:
不努力,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
但努力,只是讓貴人看到我們的門票;
要成功,努力外還要人家願意給機會;
努力+謙卑+珍惜,才是成功的真正關鍵。
請別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成功!」這種錯誤的觀念。請你一定要記得,沒人給你機會,你是很難成功的;而人家給你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麽難得的事情,請你一定要謙卑地珍惜別人給我們的機會!
成功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操之在己的~
最後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不要放棄我們的家。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我曾經很喜歡美國的生活跟環境。但我知道,它永遠都不會是我的家。曾經有段時間,我每兩週就要跑去一個七八十公里遠的地方吃飯,就因為那邊有個台灣人餐廳有賣鹹酥雞。那鹹酥雞如果二師兄吃到,可能馬上吐出來,被他家巷口屌打。但對於思鄉的我,那簡直是美味。前陣子二師兄寫過,對嘉義人最殘酷的懲罰,就是讓他吃乾掉的雞肉飯!但我跟各位報告,那碗乾掉的雞肉飯,在國外會有許多台灣人搶著吃。
在美國,即使我很努力融入美國人,背著各球隊勝負的數字、練習喝啤酒、看許多電視節目找話題,但在白人、黑人、拉丁人的圈子裡,人家就是不會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我很努力很努力,才會有一兩個美國人把我當朋友。跟他們一起看球賽聽他們罵人我一點 fu 也沒有,但現在聽館長那句我就整個 fu 都來了。我到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人家不把我當自己人,其實連我自己也做不到把他們當自己人。
而每次跟台灣人一起,大家總是在談台灣的事。我很清楚的知道,那裡不會是我的家,因為在那邊即使可以生活的很富足,我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我的阿嬤、我的爸爸媽媽、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都不在那,在台灣。
在美國那幾年,我看著我爸媽年紀大了,每年為了看孫子都要飛十幾個小時轉兩班飛機才到。我看了實在很不忍心。台大生科系林盈仲教授曾說過,原本打定主意留在美國的他,後來決定回台灣的關鍵,是因為每年去美國看他一次的媽媽說:「在我死之前,只能再看你二十次嗎?」
那正是我的感覺!那也是為什麼我一畢業就決定回台灣。因為台灣是我們的家,如果我們不把它搞好,我就沒有家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夠好的地方、有什麼不喜歡的人,都請你千萬不要放棄它。如果你也變成那些只會在國外天天罵台灣爛、沒前途,不願意帶資源給台灣,卻常常回來用台灣好處的那種人,我會很難過。
請你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人,請你從身邊找到你可以努力的目標,繼續努力讓台灣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我們一起加油!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如果不把它搞好,以後就沒希望了!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我在「少年的超能力」所寫的歌詞(這歌真的很好聽,YouTube 版本裡小朋友唱的超可愛,真心不騙!):
好奇,使我們對世界充滿熱情
夢想,給我們天天努力的能量
許多大人被咒語封印
眼睛失去光芒
每日聽人指令
變成渾渾噩噩的 Zombie
一輩子就這樣過去
啊!別把我變成一樣的 Zombie
我對這世界充滿好奇!
啊!別把我變成分數的奴隸
我還有許多夢想追尋!
記住發光的自己
保有少年的超能力
只要好奇跟夢想不被封印
你就是全世界最獨特的自己
祝福 2019 畢業的所有大學生,都能重拾好奇心與夢想,相信自己能改變這世界,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努力、謙卑地珍惜別人給你的機會。
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台灣搞好!
謝謝大家!
童心創意 翻轉臺灣 DFC Taiwan
Lis情境科學教材
《職人》SHOKUZiNE
(歡迎分享)
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 葉丙成 老師 跟 呱吉 議員響應高雄中學、高雄女中的學生發起的「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倡議,我非常贊同,但也想從另外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什麼是新聞?
定義新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特別是在整個新聞行業都被快速顛覆,正在重新建構的此時,10年前的人提到「主播」,想到的就是某個儀容端莊,表情嚴肅,口條俐落,坐或站在電視新聞螢幕前的人,現在提到主播,年輕朋友想到的大概是直播 App 的直播主,討論著電玩或美妝。
以前的新聞機構數量有限,畢竟要養幾十、幾百到幾千名員工,購買許多昂貴的設備,而且還要與政商名流關係好,才能做新聞媒體。現在一個人,連上網,開個臉書專頁或是 Youtube 帳號,就可以聲稱自己在做新聞了。以前只有印在紙上、出現在電視螢幕上的新聞才被認為是真的新聞,現在大多數人都透過智慧型手機跟各種負責匯聚與派送新聞的 App 來更新時事,未來則可能是透過 VR、MR 或現在還想不到的方式看新聞。
儘管新聞的製作、呈現方式、傳遞方式...幾乎一切都跟過去不一樣了,而且還在快速變化,但有一件事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改變,那就是「新聞價值」。
什麼是新聞價值呢?非常簡單,就是對記者以及新聞媒體來說,最能吸引你注意力的那些特點,根據傳播學者 Nicholas Abercrombie 的歸納,新聞價值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新近性。越是最近發生、或是過去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比起稍微早一點發生的,或是曾經出現過的事情,來得具有新聞價值。
第二,#文化接近性。比起衣索比亞的政治局勢,發生在日本的旅遊慶典對決大部分台灣人來說,更具有文化接近性。
第三,#驚奇性。越是脫離日常生活的事件,越能夠吸引我們的關注。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菁英性。也就是說,只要是發生在有名、有地位的人身上的事情,幾乎都可以是新聞。例如總統上街去買書,或是某球星比賽受傷之類的。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一般人身上不會有人關心,但發生在名人跟有地位的人身上就不一樣了。
第五,#人因性。一件事情,若越能讓你從你自己的角度發出感想,或能夠把成功或失敗歸於個人,就越可能成為新聞。例如,一件車禍,新聞通常會從肇事者酒駕又邊看手機切入,然後描述受害者是孝子或孝女,這樣看新聞的你才能更同理、更有感覺。如果新聞是從道路跟交通警示號誌的設計、車禍致死及重傷的歷年數據趨勢這樣的角度切入,能夠有共鳴的人就少很多了。
第六,#破壞性。只要一件事情的負面影響越大,就越有新聞價值。舉例來說,五級的地震絕對比二級的地震來得有新聞價值。而流竄全台的摻假食品風暴也比一間小吃讓人吃了拉肚子來得更有新聞價值。
那什麼樣的新聞最有新聞價值呢?各位應該都看得出來,就是把這六種特點都齊聚一身的那種。各位現在不妨就暫停一下,隨意開電視或是從任何一個新聞網站挑一則新聞,看看這則新聞符合了哪幾點新聞價值。
好,那麼「#放榜新聞」為什麼一直會成為新聞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因為它滿足了起碼第一到第五項新聞價值,而且很難有破壞性這種負面特質,是宣傳學校的絕佳契機,對媒體來說也是天然的資訊津貼。就算今天學校不發採訪通知、不辦記者會,如果是一家盡責的媒體,也該去挖掘放榜的新聞,不然我認為才是失職。而且,就像任何一類常見的新聞類型,「放榜新聞」也是在數十年間,社會、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包括補習班)與媒體共同塑造出來的,若把罪責都怪在新聞媒體或記者身上,也不甚公允。
那為什麼放榜新聞會變成一個許多人批評的問題呢?媒體跟記者難道沒有錯嗎?我認為真正的癥結是:
1. #報導模板陳舊:招生取才、考試出題、教學方式...都在改變,但放榜新聞的模板卻幾乎沒有變,一樣是榜首哪個學校、怎麼唸書的、有沒有補習、以後想要做什麼、有沒有男女朋友、偶像是誰....。然後學校校長或老師講幾句話、家長或許也採訪一下。儘管依舊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但放榜新聞的「模板」舊了,也因此讓看了那麼多年的讀者觀眾覺得疲乏。
2. #社會價值改變:其實早在 1990 年的電影《我的兒子是天才》中就嘲諷過這種情況了。小時候也被當過神童的我,看那部電影時也感觸良多。現在社會大眾有較過往更高的比例認同升學不是一切,學生的主體性也在公民教育下逐漸彰顯,因此原本放榜新聞的互利共生組合開始解體。
3. #資訊津貼飢渴:正如先前所說,放榜新聞是天然優質的資訊津貼 (Information subsidy),也是學校、教育主管單位跟媒體記者互動打好關係的機會。現在許多媒體已經飢渴到隨意截匿名網友一句留言、放一張照片就可以做一則(可能跟韓國瑜有關的)新聞的程度了,在現今的媒體環境,相較於更多硬是做出新聞價值的無意義消息來說,放榜新聞簡直是瓊漿玉露。但也因此得利用到極致、再三咀嚼,於是關於榜首學生單面向的成功學式報導、私人瑣事八卦報導也就難以避免。
如果這次倡議成功(我個人也樂見),但卻可能造成訊息真空,媒體還是得找消息來填補,學校跟教育單位還是得找機會跟媒體保持互動。往好處想就是更多韓國瑜的新聞或車禍新聞會填補空缺,往壞處想就是...嗯...我不敢想。
所以我的建議是:
1. #媒體該趁機創新報導模板
放榜新聞的新聞價值高,也是全民少數能共同討論教育議題的機會,媒體記者朋友可以把握這個機會,重新設計放榜新聞的模板。例如更數據化、更以學校與學生為行動者跟主體的角度,而非受規訓、依附在升學體系的角度去報導。
例如,直接邀請學生寫一篇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文章、錄一則 Youtube 影片、或是找 阿滴英文 啾啾鞋 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等年輕人的知識偶像一起來一段直播或一起玩 #還願,參與者可以是各校榜首,也可以是其他學生、老師,多種視角,讓社會大眾也能有不同的感受。
2. #學校應與學生合作,傳達進步價值
考試考得好,或許已經不再是社會最看重的,但也不必就這樣剝奪這些學生被讚賞、跟對社會說話的機會。對校方來說,跟媒體記者維持關係跟溝通還是必要的,學校跟教育主管單位還是要把握這個資訊津貼的機會。
新聞稿、採訪通知、記者會還是要辦。但是目的跟形式應該不一樣,例如每一間學校跟學生能否討論、合作,在放榜這時候拋出一個該校高中生認為最重要的社會公共議題,請媒體在報導放榜新聞時,也一併把他們希望社會更看重的事情傳達出去。
例如近期瑞典 16 歲女孩罷課,希望大人真的採取行動面對全球暖化,或是 2011 年彰化高中學生集體靜坐反國光石化。其實高中生已經是大人,能結婚生子也有公投的權利,高中生的聲音更該被重視,每年的放榜既然就是會吸引眼球的天然熱點,那就好好利用吧!
我們小公司資源有限,但如果上述提議有高中生有興趣,歡迎來找泛科合作喔~
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Benson - 剛剛看到我太太送一個連結「這輩子太短」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到我太太送一個連結「這輩子太短」的網路文章給我。我剛好在忙,諸事煩心。看到這個很沈重的topic,就覺得也很沈重。不過老婆送連結過來,不點開來看不行啊! ... <看更多>
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葉丙成太太是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葉丙成太太是誰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葉丙成太太是誰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葉丙成太太是誰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 ... ... <看更多>
葉丙成太太是誰 在 [新聞] 台大教授葉丙成車禍發文最感謝它「幫我-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7055377?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原文內容:
台大教授葉丙成車禍 發文最感謝它「幫我擋下這一劫」
2023-03-25 09:09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臉書分享,他昨天開車時發生車禍,左側遭到一輛公車撞上,玻
璃霎那間全部碎裂,後來在台大醫院急診的時候,才發現連嘴裡也有碎玻璃,所幸肋骨沒
有斷,也沒有氣胸或內出血、積水,醫師幫他打了止痛針、開了止痛藥後就讓他回家。葉
丙成特別感謝,他駕駛名為「小銀」的BMW敞蓬老車,開到現在還在開。多虧了27歲的它
,幫他擋下這一劫。
葉丙成提到車禍經過,昨天下午4點多的時候,駕車要去4點半的行程。行經菸酒公賣局前
的路口,他眼角餘光看路口無車就往前開。沒想到左側開來一輛速度頗快的公車,等發現
時,它已經在他的車門邊,他看著距離不到50公分的公車,腦筋一片空白,只想著:「躲
不開了,看來要被公車直接撞了啊」,眼睜睜地,就看著公車車頭向著他側邊開過來。
「蹦」一聲公車撞上他的駕駛座的門。玻璃霎那間全部碎裂,噴的車內滿滿的碎玻璃。葉
丙成後來在台大醫院急診的時候,才發現連嘴裡也有碎玻璃。
葉丙成說,當救護車來了,駕駛座的門打不開,他只好從乘客側的門爬出來。這是人生第
一次坐救護車。救護員讓他躺在車內擔架上。一躺下去可能剛好壓到傷處,痛感讓他擔心
肋骨是不是有斷。去了急診,人生第一次坐輪椅被推去給醫師看。
葉丙成謝謝台大醫護,照了超音波跟兩張X光片,醫師說肋骨沒有斷,也沒有氣胸或內出
血、積水的狀況。醫師說他胸部挫傷,沒有骨折,他們幫忙打了止痛針、開了止痛藥後,
就讓他回家。
葉丙成說,太太看了警察從車上取出來的行車記錄器影片,和他說,她第一個印象是,就
好像韓劇裡演的,從旁邊直直撞上。
葉丙成說,如果他今天開的不是「小銀」,是別家的車,不知道現在的狀況會如何。是「
小銀」它的厚實鋼板幫他承擔。看著被撞的很慘,卻又努力撐住維持原本車型姿態的它,
真的很感謝它「幫我擋下這一劫。」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就算是老BMW還是比現在一堆國產車側撞防護強多了
葉教授的字裡行間感覺出對"小銀"的不捨與深厚感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39.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9710874.A.FF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