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地理大發現時期,西葡探險隊前往美洲,vamos!今天提早講故事!😊😊
歐洲🌍 => 美洲🌎
但是我們今天去的,是當時西班牙的地盤(殖民地)不是葡萄牙的,一起來看吧!還有貝卡的大學照曝光!😆😆
第九站:🇲🇽墨西哥 (World MUN 2008)
今天要介紹的紀念品非常特別,因為是大學時期參加國際會議得到的!
名稱是“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1992年開始第一屆,每年在不同的世界城市舉辦,由哈佛大學主辦,搭配的當地城市協辦團隊一起合辦的大學生國際活動。2010那一屆,還是在台灣辦的喔!(World MUN: "World Model United Nations")
因為當時同班同學對於公共關係,及政治相關的課程跟活動很有興趣,雖然我們只是外文系,但是學校並沒有規定創立社團一定要相關科系,於是我同學就創了一個國際事務社,我也加入了社團。
剛好,得到了世界模聯(簡稱)的資訊,就很興奮的告訴我爭取到幾個參加的名額(通常台灣一般會參與此活動的,多半是台大的學生,因為名額有限,但是我也忘記為什麼我們可以去了😆)
2008年的會議地點在墨西哥,覺得千載難逢,以後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機會,於是我也報名了一起去。
不曉得是不是註定要走上旅遊工作的路,剛好當時所有的旅遊相關計畫(訂機票/住宿/大致旅遊行程)都是我負責處理的哈哈。😊😊
台灣到墨西哥真的是千里迢迢,記得我們單程花了30個小時才到墨西哥,好像加上轉機的時間還超過。
而且,會議不在墨西哥市舉辦,而是在墨西哥市以東約2小時車程的普埃布拉市,基本上從台灣到普埃布拉,大概就花了超過1.5天的時間,真的感覺超級遠!🥴
當時覺得世界模聯很有趣,但是對於不是相關科系的我們其實有點困難,不過反正是大學生活動,也抱著是出國去嚐鮮的心情,很興奮的前往~🤩
出發之前,會收到會議資料,每一個人會被分配到一個代表的國家,跟即將要與會的聯合國組織。我們要假裝自己是抽到的那個國家的代表,去抽到的聯合國組織討論要解決的議題,為期一週的會議,最後一天會表決出會議結論。(只能簡略解釋個大概,哈哈)
我說的紀念品,大家可以在照片裡看到,就是當時與會的名牌!🤓
我抽到的國家是紐西蘭🥝,另外抽到的國際組織是"UNHCR"(聯合國難民署),開會的題目我還記得是“阿富汗難民”的議題,收到一整份議題資料,然後還要自己準備紐西蘭的背景資料,假裝是的紐西蘭的代表發言立場(超級難的啦😂)
但是真的非常有趣!每天早上看著各國的學生代表穿上正式的服裝(西裝套裝)到抽到的國際組織的會議室開會,每天將近整天的議程,晚上則是有不同的大學生活動(簡單說就是party,大學生怎麼能不玩呢,啊哈哈哈),會議最後一天會頒發證書,之後還有觀光的行程,但是因為預算考量,我們沒去觀光的行程,而是飛回台灣以前先去加州親戚家住幾天,順便玩玩。 大家可以看到另一張照片,是我晚上參加活動拍的~🙈
記得,在去程飛往墨西哥的飛機上,同學突然叫我過去陪她坐(本來座位沒有畫在一起,以前也還沒經驗),原來是她被旁邊喝醉的乘客騷擾,我說跟空姐說就好了啊?🤷🏻♀️她說她怕不敢講,結果我被叫過去,兩個人一起被騷擾😂,於是我就跟空姐小聲說了旁邊的客人有點喝醉,有沒有可能幫我們換個位子,一下就處理好了(根本是白被人家多摸了幾把🙄)
(已經事先練習當領隊危機處理😂)
另一個小故事是,普埃布拉當時根本沒什麼亞洲人,我們只有在市中心廣場附近的一間小中餐廳遇到華人,老闆(可能是廣東人或香港人)一看到我們,太興奮了,還趕快跑出來說,來來來!我們一起拍個照!
不只如此,好像真的華人很稀有,我們走在路上都會有路人,甚至警察(警衛之類的)拿起剛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很興奮對著我們拍照,如果我們看鏡頭微笑一下,他們更興奮了,真的好像看到什麼奇觀,啊哈哈哈哈!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小故事,但是為了不要超長篇😆,所以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繼續下集,總之,因為參與世界模聯的經驗實在太難得,於是回來以後名牌就一直留著做紀念!❤️❤️❤️
明天要去哪呢?😁
#跟著貝卡去旅行 #跟著回憶去旅行 #跟著紀念品去旅行 #環遊世界 #中美洲 #紀念品的故事 #分享故事 #墨西哥 #世界模聯 #travelwithsouvenir #travelthroughmemories #2008worldmun #pueblamexico #latinamerica #sharingstorie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
葡萄牙 文系 在 釀酒師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疫情,將來自英、法、台葡萄酒產業工作的台灣女性們聚集在一起。這場論壇,我們不談葡萄酒怎麼釀造,也不說葡萄酒的tasting,我們想要透過技術、研發、行銷、公關、業務、採購、教育、出版等八大面向,聚焦在9位女性葡萄酒專業人士,將分享我們在職涯中所面對的各種挑戰與未來發展可能性🥂
這場論壇2個小時的時間中,將會分成前半部1小時的講者經驗分享以及後1小時的小組討論時間。
技術、研發|劉筱蕾 & 游錦雲(這是我的本名) & 周小琦
行銷、採購|吳逸慈 & 陳慧芠
業務、公關|劉愛曦 & 蔡宛蓉
教育、出版|王琪 & 郭靜汶
有興趣的話請在這裡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2170803255086135560
臉書活動專頁:
https://fb.me/e/MM7xyB98
≡≡≡≡≡≡≡關於講者≡≡≡≡≡≡≡
▍ 王琪 Leona
英國倫敦葡萄酒教育公司WineEd總監/葡萄酒書譯者/講師/酒訊雜誌專欄作家
東吳英文系畢業,之後於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 取得觀光行銷碩士學位。在台灣擔任法國食品協會專案經理時期接觸葡萄酒,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移居英國倫敦;2016年取得WSET四級,目前為葡萄酒大師(MW)候選人。主業是倫敦葡萄酒教育公司(WineEd)總監,副業是葡萄酒翻譯與寫作。譯作包括《橘酒時代》、《美國葡萄酒》、《自然酒》、《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世界咖啡地圖》等書,文章散見於酒訊雜誌等處。
--------------------
▍ 蔡宛蓉 Crystal Tsai
新加坡商太樺Terroir & Spice台灣營運長
法國波爾多大學葡萄酒與烈酒商業管理碩士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三級認證。旅居法國五年,曾在聖愛美濃酒莊和葡萄酒集團實習。畢業後加入法國LGCF集團負責中國市場的產品行銷。 回台後加入公關行銷公司,曾任法國食品協會資深專案經理,協助各國葡萄酒公會和酒商在台灣推廣產品、舉辦酒展、教育課程及主辦亞洲最佳法國酒侍酒師比賽。同時也兼任WSET 講師。 目前為新加坡商太樺Terroir & Spice台灣營運長,負責各國葡萄酒和烈酒生產者在亞洲的行銷公關活動,以及展覽、媒體關係和社群形象經營。
--------------------
▍ 吳逸慈 Daphne Wu
台灣知名葡萄酒網路平台 產品經理
著迷於美食和美酒的 90 後台北女生,同時也是個遊歷過近 40 個國家的背包客,喜愛語言學習,正在努力學習義大利文。 法文系畢業後,曾在法國的公立中小學擔任華語助教,爾後轉戰葡萄酒產業,曾在法國與台灣的酒莊、葡萄酒專賣店與酒類電商實習。2019 年於波爾多 CAFA 侍酒師學校以第二名成績畢業、並取得法國國家侍酒師文憑後,接著前往倫敦取得 WSET Level 3 證照。在旅居法國里昂、波爾多近四年後,搬回熟悉的故鄉台北,現於台灣知名葡萄酒網路平台擔任產品經理,也經營著部落格「達芙的葡萄酒筆記」,繼續把好酒與好知識推廣給更多的人!
--------------------
▍ 游錦雲 Emily Yo
「釀酒師之路」FB粉專
中興動科學士、在法國農業蒙佩利爾國際高等農業學院(Montpellier Suprago)取得法國國家釀酒師文憑(Diplôme National d’Œnologue, DNO)以及葡萄與葡萄酒碩士(Master Vigne et Vin)雙學位。也有波爾多CAFA顧問侍酒師文憑、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三級證書。 在法國定居,曾在法國產區布根地、波爾多、干邑、雅文邑和澳洲塔斯馬尼亞,有釀酒和葡萄園管理相關經歷。求學時期的同學已經散佈在葡萄酒釀造、種植和貿易產業中,知道多種生物化學科系相關背景可以邁入葡萄酒產業的可能性。聯絡方式:「釀酒師之路」FB專頁。
--------------------
▍ 劉愛㬢 Icy Liu
法國勃根地酒商Becky Wasserman
Icy從小在台灣長大,隨後至紐約讀書:哥倫比亞大學學士學位(經濟+工業工程) + 紐約大學碩士學位 (房地產金融)。後來到投資銀行上班(UBS Investment Bank, Wells Fargo)。做的當中發現她的熱愛是葡萄酒 、後來改變職業在紐約市從事葡萄酒零售 (Crush Wine & Spirits),葡萄酒進口商 (Bonhomie Wine Imports) 和葡萄酒拍賣 (Acker Merrall) 。
因緣際會下再到法國進修並深根。她獲得了葡萄酒工商管理碩士傑出學位 (Burgundy School of Business) 和葡萄酒釀酒學文憑 (University of Burgundy)。目前Icy在法國勃根地酒商Becky Wasserman任職。Becky推廣勃艮第葡萄酒40年讓她成為Decanter雜誌評為2019年度人物。Icy 也在勃艮第的Domaine Arnoux-Lachaux 和Domaine Chanterêves獲得葡萄栽培實習。2020 Icy 成功釀造了自己的酒,也開始自己的 Podcast「Ungrafted」。Icy 持有CMS侍酒師認證和 WSET L3 國際葡萄酒高級認證 (優異成績)。
--------------------
▍ 劉筱蕾 Hsiao-Lei Liu
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人類學部門 博士後研究員
來自台灣台北,台大森林所畢業,英國華威大學生命科學博士,是遵守農院傳統熱愛喝酒吃肉的動漫宅。目前於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的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人類學部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我的興趣是植物的演化與馴化。這表現了生物被自然和人為條件「雕塑」而形成目前所看到狀態的過程。曾獲居禮夫人人才培育計畫(Marie Sklodowska-Curie Action) 創新性培訓網絡(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s)補助進行釀酒葡萄(Vitis vinifera)對蟲害葡萄根瘤蚜與嫁接操作的適應性演化研究。相關科普作品發表於泛科學等網路媒體。
--------------------
▍ 郭靜汶 Maggie Kuo
風格美食指南Eatpire 商務經理
畢業於中央法文系,曾任歐洲食材進口商及知名葡萄酒產品行銷經理,擁有豐富的翻譯、活動規劃及教學經驗。在自我認同的三十歲交叉入口前,決定放棄原本安穩的工作,出國探究葡萄酒的原貌,目前攻讀國際葡萄酒組織OIV(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Vine and Wine)與法國農業蒙佩利爾國際高等農業學院(Montpellier Suprago)設立的葡萄酒管理碩士班(OIV_MSC),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葡萄酒業界人員一同參訪25個國家與交流。 在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集結更多對葡萄酒有熱情的葡萄酒業人員,一同打造對女性、葡萄酒初學者一個更友善、更生活化的接觸經驗,甚至是自我認同的享受,因此論文題目為台灣葡萄酒女性市場研究。 也因為疫情關係,目前回台灣因禍得福的開始了創業的夢想計畫,創立了同名品牌Maggie_In_Taiwan,提供葡萄酒相關活動與課程、葡萄酒選品及顧問服務。 此外,也擔任酒吧的顧問侍酒師以及風格美食指南Eatpire的商務經理,不設限的透過跨界合作,創造一種以味覺為核心的文化傳承。
--------------------
▍ 陳慧芠 Yoyo Chen
葡萄酒業 行銷
回顧法國三年的時光,漂泊過三個城市──紅酒鄉波爾多、明媚南法蒙彼利埃和米其林發源地克萊蒙費朗。從大學中央法文系、大四交換讀藝術觀光系、畢業後持著邊喝酒邊旅遊的憧憬而衝動轉站MBA葡萄酒旅遊與行銷碩士。慢慢喜歡上葡萄酒,隨後留在波爾多深造取得法國國家侍酒師文憑及國際葡萄酒證照WSET Level 3。
目前回台順其自然入行葡萄酒業,擔任行銷一職推廣喜愛的美酒和美食。興趣喜歡繪畫、品酒、做筆記也看劇過平凡的宅生活。閒暇之餘創立個人的手繪葡萄酒筆記小天地「Yoyo Wine Diary」,希望透過簡單的圖解知識,分享葡萄酒的有趣與美好。
--------------------
▍ 周小琦 Olga
可可雲 Cacao Cloud 創辦人
大學期間即熱愛葡萄酒及各種嗜好性食品,如巧克力、咖啡,與茶,畢業時卻是看似與這些無關的物理治療學系。2014年因為愛,在拿到WSET Level 3證照之後,決定跟隨本心,跳脫當時國際貿易的工作,出國追尋葡萄酒。就讀歐盟 Erasmus Mundus MSc Vintage兩年多期間,短暫居住過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澳洲,在南北半球各參與一個釀酒季,碩士研究主題為Shiraz熱萎凋 (shrivel) 對葡萄酒質的影響,在澳洲Wagga Wagga地區的國家葡萄酒暨葡萄研究中心 (NWGIC) 團隊的協助下,將成果發表在國際SCI期刊。過程中習得如何在感性、喜好、傳統文化之外,以現代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看待釀造與感官品評這件事。
跨越大半個地球,當以為終於有機會美夢成真在澳洲一圓釀酒夢的時候,因緣際會了解到「原來可可豆也需要經過發酵啊」,又因為愛台灣這片土地的人、事、物,在 2017 年決定回到土生土長的家鄉,以釀酒師的思維加科學研究的精神,投入臺灣可可環境永續、地方創生的發展行列。
迄今,參與斗羅社町葡萄牙酒推廣,創立「可可雲 Cacao Cloud」,一步一腳印將葡萄酒文化常談的產區與風味等概念,融合進臺灣可可豆產品中,一線一面串連起臺灣各個角落的美好,一點一滴累積屬於臺灣可可的風土。
葡萄牙 文系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滿剌加的黃金時代|知史百家
安煥然
15世紀中葉,是滿剌加輝煌的黃金時代。在海洋貿易方面,滿剌加是東西航線的中心。對中國的貿易,滿剌加與中國明朝官方保持朝貢往來,中國民間海商亦頻密來到此地經商。與此同時,對中國商品的貨源,滿剌加也可從與琉球王國的海洋交易中獲得。廣受海外市場歡迎的絲綢和瓷器,是中國商品的大宗。今天,我們若到馬六甲博物館參觀,進門入口的第一個專門展示區,就是令人驚嘆連連在馬六甲出土發現的中國瓷器。展示品大部份是明代中晚期之器皿,有大盤,有小碗,有完整器,有殘破片。瓷器樣式有青瓷,惟以青花瓷最為精彩。多為民間瓷窯產品,深具外銷性格,有的還以阿拉伯文字勾畫圖樣。林林總總,目不暇給。
在對印度洋的經貿方面,滿剌加之主扼馬六甲海峽,並確保了馬六甲海峽航道的安全,促使該水道再度興旺,印度商船大批湧向馬六甲海峽。印度商船的貨品主要以布匹為大宗,品種花樣多達30餘種。其他還包括轉販自阿拉伯的香水、紅寶石等各種裝飾品。由於滿剌加通過多種渠道得以掌握中國商品的供輸貨源,印度商船寧可駛往滿剌加進行商品交換,而不必求遠前去中國朝貢貿易。
印度商人之中,又以印度半島西北的胡茶辣穆斯林商船到來最多。此外,南印度的穆斯林商人也不少,甚至涉入滿剌加的政治核心。
另,不可忽視的是滿剌加對東南亞市場利源的掌握。尤其是滿剌加透過其伊斯蘭化的影響力,與爪哇北岸的諸多新興港市國家建立了良好關係,每年大約有50至60艘運載大米的船隻到來,成為滿剌加最大的稻米輸入區。舊港、緬甸和暹羅船隻每年也輸來不少稻米,解除了滿剌加米糧不自給的顧慮。
爪哇北岸港市地區主控了摩鹿加群島的香料貿易,他們每年將大量的胡椒香料運到滿剌加轉銷。應當留意的是,當時爪哇的新興港市、舊港和暹羅已有不少華人聚居,他們從這些據點往返滿剌加貿易也相當頻繁。爪哇是摩鹿加香料貿易的重心,據考15世紀至16世紀香料產量若以6萬袋計,華商的收購就佔有其中的5萬袋之多。除一部份運回中國,其餘大部份則運往滿剌加,再轉銷販予印度和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再由他們的商船輾轉經地中海而達歐洲去。
有這麼一個說法,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初的時候,當時東西海路香料貿易的鎖鏈是以滿剌加為轉口中心,其西端掌握在印度、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之手,鏈條的東端,香料貿易則幾為華人所操縱。因此,當時滿剌加的東南亞貿易伙伴,除土著之外,「華人」亦扮演重要角色。這樣的推論,應當是合乎歷史事實的。
黃金時代輝煌燦爛的滿剌加住有不少來自各地的商人。隨季候風的到來,各國商船停泊滿剌加。印度人、爪哇人和華人定居城內。據說當時在滿剌加至少能聽到84種不同的語言,人種混雜,五方維處。
16世紀的最初10年間,每年約有2千艘大小海船停靠滿剌加,誠如當時的葡萄牙人皮雷斯(Tome Pires) 在《東方諸國記》中所說:「滿剌加是一個專為供銷商品而設立的城市,(在這一點上)全世界的任何城市都不能與其媲美」。它位於「季風交會之地,為世界環抱,位處其中心,相隔千里的兩國間的商業貿易,如不從各自國家來到滿剌加,則不能成交。」
15世紀中期的滿剌加,是世界的中心。若沒有開放、包容的海量,尊重各色人種的氣度,試問滿剌加能有所謂輝煌燦爛的「黃金時代」嗎?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葡萄牙 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葡萄牙 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葡萄牙 文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