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隨筆02》
諺語之中,台灣的當令為「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
為了一盤極致的沙茶牛肉空心菜,我願意等到四月嗎?答案自然是否定,以現代的農業觀點,台灣的強處,就是處處地產產地處處。
既然空心菜需要溫暖迷人的陽光,那就向著北回歸線走。我直接到嘉義新港,這兒和雲林西螺並稱為空心菜的兩大產地,新港以溫室種植聞名,西螺則是溫室和露天皆有。至於耕作方式,不同於宜蘭和南投的水蕹菜,這兒的菜田不淹水,屬於陸耕法,採收時連根拔起,再用一款鐵梳子整理葉莖,以束為單位綁好。
「嘉義新港選的多是竹葉種,也就是小葉種(代號LF2)。」農友李勇融告訴我,他自小接觸空心菜,三十多年來,看著空心菜的種類品項隨著市場不斷變化,以往常見的空心菜是一款紅骨葉種,菜莖略帶紅色,葉子的風味很足,但口感較「刮」,經常被暱稱為台灣原生種空心菜,花朵中帶著一抹漂亮的紅,現在已經沒人願意量化種植,倒是在田野之中還可見到,就另個角度,可說是款野菜。
老一輩人口中的古早味空心菜,指的則是青骨大葉種或白骨大葉種,青骨大葉中以屏東尖葉青骨蕹菜最具代表性,白骨大葉種則暱稱為白蕹,兩者皆是台灣南部的產物,菜味清楚濃郁,菜莖的纖維則較高,因為所以,所謂的大葉種也漸漸消失在市場上。
「大致上,全台灣現在都種竹葉種。」李勇融表示消費決定種品,譬如宜蘭的水蕹菜也是竹葉種,只是要求葉莖較粗,因此種植時間較久,相對讓葉子變大。一般而言陸耕的空心菜,只要天氣夠熱,成長期只需18-20天,細度脆度便是最好。
他說著說著,走進廚房炒了兩盤空心菜,一盤沙茶羊肉空心菜,一盤蒜香原味,遞上筷子後告知。
最好吃的空心菜,就是剛剛採收的新港竹葉種空心菜。
(待續)
#徐仲風味學從產地到餐桌 #知味品味玩味 #空心菜隨筆02
蕹菜小葉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空心菜隨筆01》
有些旅行的緣起,是因為冰箱少一味。
起因是好友徐銘志自己做的沙茶醬,既濃郁又細緻,香氣帶出的韻味漂亮極了。在不想辜負醬料的心態下,我開了冰箱,看見雲彰牧場的牛肉,這個味道好,稍稍切片自有清甜,味韻完全不同於美牛。於是所以,有沙茶有牛肉,看來獨缺空心菜,或者是「說得出名堂的空心菜」。
要談空心菜,理當由品種開始,若是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拍賣分類法,空心菜有五類,分別是(大葉種代號LF1)、小葉種(代號LF2)、水蕹菜(代號LF3)、水耕(代號LF8)、其他(代號LF0)、。
代號LF3的水蕹菜,泛指以淹水方式耕種的空心菜,如同水稻般。台灣主要的水蕹菜產地有宜蘭礁溪和南投名間,以路程來說,離我較近者是礁溪,這兒的空心菜以溫泉空心菜為名,講求以降溫的溫泉水種植,當地的飲食習慣中,偏好莖梗勝過葉,強調漂亮的脆口度。
搭上首都客運,到礁溪拜訪有機農友林漢祥,他表示宜蘭的空心菜用插枝法種植,種植時間較久,採收時不連根拔起,而是如割韭菜般,只由莖幹處收割,然而……,此時此刻,礁溪的空心菜尚未到產季,因為空心菜愛熱厭冷,他才剛剛育苗,需得等到四月份。
(待續)
#徐仲風味學從產地到餐桌 #知味品味玩味 #空心菜隨筆01
蕹菜小葉 在 空心菜是栽培蔬菜之一,可以分為陸耕與水耕兩種。 多年生 ... 的推薦與評價
空心菜有白花種及淡紫色花種。 ... 蕹菜」這個名字很少人提過,若改說「空心菜」或閩南話「應菜」,那您就不陌生了。 ... 小葉種一般稱為香蕹或正相思葉蕹菜。 ... <看更多>
蕹菜小葉 在 春天吃野草:水蕹菜/ 山萵苣/ 小葉藜(灰灰菜)/ 芒果青 的推薦與評價
本囤糧大王趁著春天囤積夏秋冬的食物,來看看成果水 蕹菜 Ipomoea aquatica/ 山萵苣Pterocypsela indica/ 小葉 藜(灰灰菜)Chenopodium serotinum/ 芒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