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書摘:非洲音樂的離散 🌍 🎵】
「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個人心智與集體記憶的一部份......」雖然本書談的是人的遷徙,可是人在遷徙的時候,常常會把過去的聲音記在腦海、刻在心裡,帶著一起走,有時候還會攜帶能重現年少時共鳴的樂器。因此,追溯音樂和樂器的移動,常常能發現人類遷徙的線索。
.
音樂會「遷徙」:光是樂器的使用、曲風和歌詞的改變,反映的經常往往也是新移民在當地遇到的新經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非洲音樂的遷徙與離散。
.
舉例來說,現今常見的木琴與班鳩琴,就是非洲移民帶往美洲的新樂器。在非洲,木琴原本可能是從塞內加爾傳到莫三比克以南,途中橫跨西非大部分地區。木琴的每個琴鍵底下都有共鳴管,本來用的是葫蘆,但有時會以牛角取代葫蘆。
.
至於斑鳩琴,是一面鼓上面拉著幾根絃,在遠東、非洲和中東有多種變體,很難為它找出單一源頭。不過,在探險家喬布森(Richard Jobson)的日記裡,清楚記錄一種很像斑鳩琴的樂器「以大葫蘆製成,有琴頸。琴頸上有拉緊的絃」。也有文獻證據顯示:加勒比海和美國南方的非洲奴隸社群都曾重製這種樂器,以傳承文化,守護尊嚴。而到了今日,黑人音樂也在傳遞過程中進一步「主流化」,班鳩琴更成為美國鄉村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麥田出版 Rye Field Publications #音樂 #非洲 #美國 #黑奴 #樂器 #爵士 #藍調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10的網紅顏慶賢Ching-Shyan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
「藍調 和 絃」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分享] 藍調和爵士- 看板blu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吉他手如何入門藍調?和弦進行篇12 bars blues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什麼是「12 小節藍調」?(12-bar blue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藍調 和 絃 在 Blues Power | Solo | 藍調12小節是每個吉他手都必要練習的 ... 的評價
藍調 和 絃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容我先歡呼一下!雖然是電話採訪,但是內容依舊精彩唷!
我太開心今天和明天晚上八點「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節目 ,邀請到我非常非常欽佩年輕有為、才華洋溢的年輕音樂家,以太魯閣族傳統音樂結合現代音樂的音樂藝術新秀~謝皓成!
因為去年主辦的泰雅音樂節,結識了皓成,在他白皙年輕的外表下,卻藏著一個古老的音樂靈魂~!
他投注所有的心力,就是希望將太魯閣族的音樂傳承與發揚光大,甚至帶到世界各地!正值年輕歲月的他,已經上演百場音樂會了!
雖然他的音樂學習路程起步較晚,但從大學時代,他的音樂才華源源不斷的創意,ㄧ路過關斬將得到許多的獎項,在各地演出,讓更多人注意甚至重視我們台灣最美的寶藏~原住民族傳統音樂!除了他的父母親長年致力於原住民藝術團的潛移默化,我想也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帶領選擇了一個具有獵人心志的他!
皓成致力於推廣與創作太魯閣族的音樂,擅於演奏太魯閣族傳統樂器獵首笛、口簧琴及木琴,透過音樂的演奏與作曲,讓太魯閣族更能認識自己族群血液裡的文化。最特別的是,他將傳統太魯閣音樂配合結合了古典絃樂甚至現代的電子音樂,他還自己自製傳統樂器在各地各方傳講太魯閣傳統音樂!
他的特別的演出以及得獎作品如下~~
2015年 國家音樂廳跟NSO演出《意與象》馬水龍紀念音樂會;2015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當我們紅在一起─太魯閣傳奇》;2015年 作品《泰雅族織布曲管弦樂》文化部文創之星藝術與文化應用類組第二名,作品《太魯閣傳奇數位音樂》最佳人氣獎⋯。
1996年得到Pulima藝術星宿獎項(Pulima是特別為原住民成立的每兩年ㄧ屆的當代藝術獎項)!
2016年 總統府歲末聯歡演出!
才氣縱橫的他當然也完成了專輯~首張專輯2018年風潮音樂發行的「獵首笛」,以及即將在今年要發行的專輯「還能當多久原住民」,因為疫情延後發行,但是還是值得大家期待!
原本要同步在我的臉書以及電台節目分享在六月跟八月「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因為疫情而延期,我還是把相關的內容訊息Po在我的臉書上,請大家還是繼續要關注哦!🙏🙏
專輯以及音樂會舉行的時候,
我一定一定會去參與支持!🌹❤️
這麼優秀的太魯閣族音樂家,今天和明天晚上,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49集 6/19播出 曲目
1、Brothers/ Leo Rojas
2、太魯閣傳奇(獵首笛)
3、水(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4、雲(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50集 6/20播出曲目
1、Into the wild /Leo Rojas
2、火(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3、曦月(獵首笛)
4、風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 🪘⛰🌾🌿🌻 🪘⛰🌾🌿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介紹
音樂作品將太魯閣族的傳統歌謠融合生活中的活動,並將生活中的「聲音」融入音樂,用Re、Mi、Sol、La四個音階作曲發想,將大自然中的風聲、鳥聲、水流聲及各種大自然的聲音,配合特色樂器發展出多元的曲調。
「若一棵樹被拔離了土地,它能活多久呢?若原住民失去了與土地的連結,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呢?如果一棵樹只剩下空殼,還能算一棵樹嗎?如果原住民沒有文化去滋養他的靈魂,還能算原住民嗎?」
新一代太魯閣族音樂家-謝皓成,使用太魯閣族傳統樂器:木琴、口簧琴、獵首笛,結合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樂器,將傳統與現代音樂重新賦予自己的靈魂創作出來,用音樂詮釋從大自然及祖先那得到的道理,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發聲。
「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是當代原住民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反思,沒有一定的答案,在這個期待理解與被理解的過程裡,我們也在瞭解、找尋、定義自己。
【特別邀請】
►節目音樂總監|高潮,為獲得第30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斯瓦細格」專輯製作人。
►澳洲管演奏|大恭,台灣Didgeridoo迪吉里度演奏家、台灣迪吉里度社團(野迪迪部落)創辦人。
►西塔琴演奏|吳欣澤,曾任中國人權搖滾詩人、左小祖咒西塔琴手、德國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Enenble KNM Berlin主唱,及圖瓦共和國超級女聲珊蔻·娜赤雅克Sainkho NantchyIak現場音樂設計。現為「西尤島融合樂團」西塔琴手兼主唱。
►太魯閣族金曲歌手|伊祭達道,曾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民族男子組銅獎。
►泰雅族金曲歌手|雅維·茉芮Yaway‧Mawring,曾獲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原住民專輯。
►排灣族吟遊歌手|達卡鬧,被譽為排灣族藍調吟遊歌手,曾入圍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最佳原住民歌手。
🪘⛰🌾🌿🌻 🪘⛰🌾🌿🌻 🪘⛰🌾🌿
謝皓成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58662105
2016年Pullman藝術新秀獎
https://youtu.be/u53GEdm1iro
獵首笛專輯
「曦月」https://youtu.be/VuqB3efvMBU
泰雅族織布曲-文創之星獲獎(泰雅傳統結合古典管弦樂)
https://youtu.be/v9XKSqf9spg
Alian原住民族廣播電台三週年音樂會開幕演出
https://youtu.be/SJiBvetHd08
🪘⛰🌾🌿🌻 🪘⛰🌾🌿🌻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 🪘⛰🌾🌿
藍調 和 絃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藍調 和 絃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並向著名長笛作曲家 Philippe Gaubert、Vincent d’Indy及Paul Vidal學習作曲,並在1927 年獲得羅馬大獎。
在1930年代,他與幾位重要作曲家(如普羅高菲夫、米堯、普朗克等)在巴黎共同組成一個名為Triton的現代音樂組織。他們的創作受到拉威爾、德布西的影響,而他也曾為長笛、單簧管、小號、長號等創作許多協奏曲。
此曲原為薩氏管和管絃樂團的敘事曲,由作曲家亨利•托馬西於1939年所作,最初的構思是為管樂團所設計,但卻立刻被作曲家本人改編為管絃樂團版本,而現在為您演奏的為薩氏管與鋼琴的版本。
本曲擁有單樂章協奏曲的長度,題材取自十四世紀的吟遊詩人的敘事歌,因受地方音樂影響,而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涵蓋了不一樣的特色,包括:憂傷抒情小行板、活潑的吉格舞曲與憂鬱的藍調,讓曲子的色彩更豐盛。
這首曲子所強烈散發的浪漫特性,為亨利•托馬西先生所慣用的曲風,而原作中還附有詩人Suzanne Malard因聆聽動人樂聲而激發靈感所作之簡短法文詩句,正好為本曲下了最完美的註解:
On an old English theme, long, thin and phlegmatic like him.
A clown tells his melancholy tale to the night.
The shadow of his fate, the length of the zigzagging quays and the taste.
Of the fag-end that in his mouth has taken up old jests makes him mad.
To get away from his coat, too big, and his dull flesh while only being,
Between joy and sorrow, a saxophone hesitating!
His despair, to the bottom of a sounding pool sinks right down.
And the clown resigns himself again to making the public laugh.
中譯
一個古老的英國旋律,悠悠的,細緻的,幽靜的,就像這個故事:
在一個夜晚,小丑憂鬱的敘述著他的故事,命運的影子投射在彎曲的河岸旁,沉重的煙蒂已落在老舊的煙袋上。他寬鬆的服裝及不加修飾的面容正在不斷的消逝著,憂柔的薩氏管樂音傳遞著喜悅或悲傷的音符。他的絕望,就猶如水塘中停滯流動的水般的無奈,雖然如此,小丑還是堅強的微笑著,面對自己,娛樂大家。
全曲以一段英國古老曲調作為開頭,並以薩氏管溫柔優美的音色來抒發情感,也象徵著美好的人生。隨後,開始一段生動的蘇格蘭「吉格」舞蹈,瘋狂跳躍的旋律,猶如小丑在舞台上賣力演出,觸動觀眾的心情起伏,有別於前段的平靜。
這首詩的兩個關鍵詞――「喜悅和悲傷」,即是此曲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而薩氏管的多元變化恰好能詮釋詩篇中小丑多愁善感的喜怒哀樂。
綜觀小丑的一生,悲棲與歡愉交錯,無常的世間,撲朔迷離的命運,是丑角的故事,更是每個人的縮影。
藍調 和 絃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戴佩妮 #你要的愛心動版 #雙吉他重新編曲
《你要的愛(心動版)》吉他譜 ?http://bit.ly/2GrQrW2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藍調 和 絃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戴佩妮 #你要的愛心動版 #雙吉他重新編曲
《你要的愛(心動版)》吉他譜 ?http://bit.ly/2KQPxHR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藍調 和 絃 在 吉他手如何入門藍調?和弦進行篇12 bars blues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葉宇峻彈吉他#14 爵士 藍調和弦 行進及彈奏Jazz Blues Chord Progression Tutorial https://youtu.be/86Z0EOyHRIA 葉宇峻彈吉他#57 如何彈 藍調 ? ... <看更多>
藍調 和 絃 在 什麼是「12 小節藍調」?(12-bar blu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不浪費你的時間,好 和弦 頻道沒有開啟YouTube 廣告,所以我沒有從YouTube 這邊得到任何收入喔!如果你覺得好 和弦 的課程有幫助到你, ... ... <看更多>
藍調 和 絃 在 [分享] 藍調和爵士- 看板blu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爵士樂
「爵士」樂( Jazz )這個字的起源有諸多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 Jazz 一字由法文 Jasper 而來,意思是「閒聊」。 常人在聊天時是無法預設談話內容的,想到哪就聊到哪,所以 Jazz 代表一種即興式的活動。 另外一種說法是,Jazz 一字在二十世紀初開始廣為流傳時,曾經是坊間對於性行為的粗鄙用詞,似乎與色情交易有關。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Jazz 源自新奧爾良( New Orleans )的蒸氣船所發出的聲響,當時爵士樂團在蒸氣船上表演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有人認為 Jazz
一詞是白人用來形容黑人的音樂,將爵士樂與賣淫或是其他粗鄙的字義相連,可以反映當時許多白人對於「黑佬」音樂的不屑態度。
不過若僅以 Jazz 的表面字義來判定爵士樂乃粗俗的下里巴音樂,就忽略了許多關於 Jazz 字義解釋的重要面向。爵士樂可以說代表了西方社會的對於音樂價值的重新省思,打破了音樂為特定階級所「擁有」與「享受」的迷思。以美國黑人生活史為例,爵士樂本身就反映了人的艱苦奮鬥與求生存的強烈意志,即使 Jazz 字義起源於粗鄙,但這也投射出它的發展軌跡,與某些音樂的發展源流,有相當大的差異。
爵士樂可以說是演奏者的藝術。雖然演奏者常在作曲者的指導之下演出,但是演奏者必須具備相當的原創性來進行即興表演。演奏者以即興的方式去詮釋主旋律,他(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裝飾」和絃,甚至從原始的和絃中發明自己的變奏方式。爵士樂的吸引人之處在於它所投射出來的熱情,隱約表達了創作者的解放意識。而即興演奏具體化了這種解放意識,演奏者可以從原來的主調裡自由揮灑,充分表達各自的風格。在這一點上,似乎沒有任何一種音樂可以在「主動參與」和「強調主體性」上超越爵士樂。
爵士樂團的編制也極富彈性。例如鋼琴演奏者可以獨奏,可以搭配一個小號手進行二重奏,或是加上貝斯手和鼓手各一名進行三重奏。爵士樂團的編制可以四重、五重、六重地延伸下去。旋律的部份視需要搭配簧管、銅管或是絃樂器、節奏的部份則以貝斯和鼓為主,如此的編制可以擴大到所謂的「 Big Band 」,也就是爵士大型樂團,以十二名至十八名樂手為主。
Mark C. Girdley 在「爵士樂風格: 歷史與分析」( Jazz Style: History and Analysis )裡指出, 構成爵士樂風格的兩大要素是即興和「搖擺的感覺」( swing feeling )。 如同前述,即興演奏是爵士樂的重要質素,許多不朽的爵士名盤,在歷史性錄音之後常常被認為無人能出其右,原因在於爵士樂手豐富的創意精神會促使他們避免將同樣的曲目呆板的複述兩次,他們盡量拉大想像空間,即使是同樣曲目的重複錄音( alternative takes ),
演奏者會用不同的詮釋策略去演奏。在發行唱片的時候,因為商業因素的考慮而只好把一些不太相同的重複錄音刪去,但是對於演奏者而言,這些錄音可能都同樣珍貴。
比起樂譜裡記下的音符,爵士樂裡即興演奏的部份聽起來似乎較為隨性,音樂結構較不嚴謹。事實上,只要仔細聆聽一段爵士曲目,或可稍微了解爵士樂即興演奏的方式。以一個小編制的爵士樂團為例,所有的樂手可能先同時演奏一段主旋律,由小號手主導旋律的進行,其他樂手負責伴奏。進行第二段的時候,鋼琴、貝斯和鼓手仍然保持主旋律的和絃伴奏,但是小號手已經開始進行即興演出,以裝飾的手法去詮釋主調,或是從主調裡去發展新旋律。樂團以原有的和絃為基礎,進行各種不同的變奏方式,到最後所有的樂手輪流上陣,即興演出,直到原有的旋律再度出現,所有
的樂手又回到第一段主旋律的演出方式。
構成爵士樂風格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質素是「搖擺的感覺」。通常這代表了幾種意涵。搖擺樂是爵士樂發展史上的重要樂派,它代表了爵士樂光輝的全盛時期,也是爵士樂最商業化,最流行的時代。「搖擺」是一種節奏用語,要產生音樂的搖擺效果,就必須大量地使用節拍的切分音效果。所謂切分音就是在一般節拍之前或之後才去打拍子( o ff-beat accenting
),樂團成員在演奏時,藉著這種切分音的效果來製造搖擺的感覺。當然,這種切分音的效果也會讓聽眾有種鬆散消極但是卻充滿情感的音樂印象。在搖擺樂全盛時期,許多爵士樂的聽眾或是交際舞的常客就熱愛這種以切分音效果為主,熱力奔放卻又予人輕鬆之感的搖擺樂。
jazz ?? blues ??
爵士 (Jazz) , 藍調 (blues)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是那麼難分出其不同以致於版上三不五時就有人會問 Jazz 和 Blues 怎麼分這類的問題.
為何一般人會陷入混淆呢?因為這兩者在美國音樂史上是互相影響並融合的而且一般人對於 Jazz 和 Blues 的定義都不夠清楚.再加上大部分的音樂都是融合了兩種以上的音樂類型,以致於對於不熟悉者真是難以分辨.
如何分辨Jazz 與 Blues 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到 : Jazz 和 Blues 的音樂定義域是不同的. 以汽車做比喻,就像手排/自排 與 四輪驅動/前輪驅動 是以不同的定義域來分賴的所以一部車可以同時是自排/四輪驅動,也可以是自排/兩輪驅動,也可以是手排/兩輪驅動照樣: 一個音樂他可以是爵士而不是藍調 也可以是藍調而不是爵士 也可以是藍調也是爵士 更可以不是藍調也不是爵士
接下來為大家簡介爵士的認定: A.廣義的爵士樂: 最廣義的爵士樂認定,簡單兩個字 : ' 自由 ' 一個音樂以很自由的方式展現出來,就是爵士如果有聽流行音樂的人,一般歌曲中間偶爾會有一兩段Sax solo 基本上那就是很爵士的表現了. 廣義的爵士,基本上可以包括的範圍很廣泛即使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只要演奏家能很自由的展現出任何東西 (任何東西就是任何東西啦,可以是調性的自由運用,音樂要表達的內涵 或是演奏家自己要表現出的內涵...只要有東西被表現) 就可以是 Jazz.重金屬樂團吉他手來段精彩的吉他solo,也是具有jazz
漸遢?當然樂曲裡有一兩段爵士的表現不見得就可以叫做爵士樂. 廣義來說,爵士樂的定義是沒有特別的限制的. 所以當一首藍調音樂以很爵士的手法呈現時,就成為所謂的藍調爵士
在廣義的認定下,大概只有1.按譜演奏,100% 正確 2.節奏固定,旋律重複無變化這樣的音樂不是爵士了不過大部分的古典樂屬 1 大部分的流行樂屬 2 B.廣義的藍調: 藍調的認定和爵士的有很大的不同爵士的廣義認定可以說是很自由心證的但是即使是廣義的藍調,都是很技術性的認定
什麼是藍調呢? 簡單來說,當一首歌以 1111-4411-5411 這種所謂的12 小節藍調進行作曲,並以藍調音階或五聲音階中的音符做旋律,就可稱做藍調當然除了12 小節進行,還另外有8,16 小節的藍調進行,同樣,也有很多人會使用藍調音階外的音做代理. 看不懂的也沒關係,只要記得所謂的藍調,必須有固定的作曲模式,而且能使用的音也只限於幾個音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可稱做藍調
所以廣義的藍調認定一句話:以藍調音階內的音依照藍調進行做的曲子:p (我覺得這句話講了跟沒講一樣.ccc)
C.狹義的爵士: 狹義的爵士定義,很簡單只要你能被歸類入任何一種爵士樂派,你就符合爵士樂的狹義定義了當然自創一派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別人要接受你就像連 Fusion 有些人都不把他當爵士呢:p 至於爵士樂派有哪些,請參閱精華區
D.狹義的藍調: 狹義的藍調,跟狹義的爵士一樣簡單只要你能被歸類到任何一種藍調樂派中,你就是狹義的藍調了 藍調樂派有哪些呢?
1. Delta Blues : 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 所謂的街頭藍調,這時期的藍調以空心吉他和口琴為主要樂器 以國內來看,有點像是地下道的老太婆手上拿著胡琴談著淒涼的曲調 國外就是一個老黑人拿著吉他坐在路邊:p
Delta Blues 的大師如 Robert Johnson,對於後來的藍調發展的影響力 是非常大的
2.Texas Blues : 德州藍調 德州藍調又分兩派,一派為country blues,另一派則比較rock 一點 country blues 等會在介紹 一般所謂的德州藍調就是很搖滾的藍調,如Eric Captain,Bonnie Raitt T-Bone Walker 等等..
很多早期的Rock Music 都是 Blues
3.Chicago Blues : 芝加哥藍調,與Delta Blues 的草根味,Texas Blues 的火爆味比起來 Chicago Blues 是屬於舞臺上的 Blues 與其他藍調樂派比較起來,Chicago Blues 顯得多樣化了點 當然這跟芝加哥的音樂非常興盛有關 這樣想想就知道分別了:Delta Blues 是一個哀傷的老人在路邊拿把吉他 想到什麼辛酸就唱什麼 Texas Blues 是個小伙子在舞臺上大吼大叫,釋放 青春期的叛逆 Chicago Blues 則是一個藝人做好一首曲子,然後 做作廣告,宣傳,或者到 pub 表演 其實是跟new orlean jazz 很像的立場
Chicago Blues 的大師如 B.B.King 號稱藍調之王,夠強吧
4.Country Blues: 鄉村藍調 音樂結合鄉村音樂的節奏+藍調音樂的進行=鄉村藍調 與一般的藍調的悲苦比較起來,Country Blues 是相當輕快明朗的 Country Blues 的大師有 Lightning Hopkins 此外還有個團體叫Cephas and Wigins ,我也非常的喜歡他們
5.Rythm Blues: R&B 節奏藍調 有聽過貓王嗎? 早期的 Rock'nRoll 跟 R&B 的不同在於,前者是白人唱的,後者是黑人唱的 所謂的節奏藍調就是藍調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節奏結合的成果 11335565 <- 看的懂的就知道我在說啥了,This is R&B 看不懂的去聽聽貓王,Lucky Peterson,All 4 one,BoyIIMan 吧
6.Jazz Blues: 簡單來說就是以爵士的方式演奏Blues 其實幾乎有一半左右的爵士經典曲目是藍調,由此就可以知道藍調對爵士的 重要性了.特別是早期的爵士,幾乎都是以藍調為主,直到Bebop 後才稍有改變 當然一般人不會把他算到藍調樂派啦,不過這裡是爵士版咩 Any way,Lousis Armstrong 可以唱藍調,也可以不唱藍調 B.B.King 可以彈爵士,也可以不彈爵士
藍調是爵士的根,爵士卻在另一個天地大放異彩
------------------------------------------------------------------------------------------
曲風百科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type.htm
爵士音樂年鑑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jazzyear.htm
爵士樂手介紹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persons.htm
爵士樂理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diatonic.html
爵士樂器介紹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instrument.htm
-----------------------------------------------------------------------------------------
https://www.e-classical.com.tw/activity/topic/jazz101/jazz101.html#q4
------------------------------------------------------------------------------------------
https://www.jazzhut.idv.tw/jazzhut/history.htm
到這個網站去看看吧!
裡面有介紹很多有關爵士的!
因為太多了!
所以直接給你網址!
=======================================================
爵士樂類別~~
工作歌(Work Song)
這是十九世紀中葉普遍存在美國南方棉花田、港口、鐵路和農村,勞苦 黑人 奴隸在 工作時 所唱的歌曲,後來它成為藍調和早期表演形式-走唱 秀(Minstrel Show)的重要 創作題材
藍調(Blues)
藍調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 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顧名思義,這種音樂聽 起來 十分 憂鬱(Blue) 。這種以 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 時白人社 會的音樂截 然不同。
繁音拍子(Ra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 與變形樂句等法 則, 結合 而成的早 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 。其發源與聖 路易斯 與紐奧爾良 ,而後美國的南方 和中西部開始流行,它 影響了紐奧 爾良傳統 爵士樂的獨奏與即 興演奏風格。繁音拍子後來 發展成結合流行 音樂、進行 曲、華爾滋與其他流行舞 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 樂 器管弦樂隊 編制的曲目陸續出現,它不但在 黑人樂手與樂迷間流行, 也被美國白人中 產階 級所接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57.1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