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如何閱讀一本書 | 閱讀教練教你「#閱讀力」 | 細讀與李維斯學派 // 李長潔 feat. R星球頻道 的Ryan 📒
.
從小到大都一直被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由Adler與Van Doren在1940年出版,然後不斷再版到現在。今天就與「櫞椛文庫」的負責人Ryan,還有他的節目「R星球頻道」,一起連結,聊聊「閱讀」這件事。聽說Ryan的新業務是「#閱讀教練」,到底甚麼是「閱讀教練」?閱讀可以有那些技巧?你的閱讀姿態又是甚麼呢?甚至在當代,這個「不太看文字」的新媒介時代,閱讀力為何必須要培養?進來聽就對了~
.
📌 #今天的內容有
.
▶我們的書爆炸多,我們都看哪些書呢
▶抓起你手邊的一本書
▶用最喜歡的閱讀姿態看書
▶書作為一種文明的傳播與積累
▶文化研究中的李維斯學派
▶如何閱讀一本書
▶細讀的理論意義與技巧
▶做一位閱讀教練
▶鍛鍊你的閱讀力
▶規畫你的知識領域與自我成長
▶數位時代的閱讀素養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iojdlu6cym08502wbnk637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GocHVpv-Xvn8KSHZMm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h5wo08gWvxnDDt4O0LgsZ?si=uwL423O2Seam7nM8NWXPSg&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51-%E5%A6%82%E4%BD%95%E9%96%B1%E8%AE%80%E4%B8%80%E6%9C%AC%E6%9B%B8-%E9%96%B1%E8%AE%80%E6%95%99%E7%B7%B4%E6%95%99%E4%BD%A0-%E9%96%B1%E8%AE%80%E5%8A%9B-%E7%B4%B0%E8%AE%80%E8%88%87%E6%9D%8E%E7%B6%AD%E6%96%AF%E5%AD%B8%E6%B4%BE-%E6%9D%8E%E9%95%B7%E6%BD%94-feat-r%E6%98%9F%E7%90%83%E9%A0%BB%E9%81%93-%E7%9A%84ryan/id1516956557?i=1000529932445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15731235281160/
|
能夠好好地閱讀一本書,在當代流行文化中,似乎已經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甚至是「休閒活動」。如果說書本,是一種知識傳播、儲存的載體,那麼閱讀就是這些知識的再生產實踐。也就是說,我們的文明與文化之根本,在很大一部分的時候,是倚賴「書本」來做為基礎。無怪乎,在文化研究中,就有「文化與文明」傳統,更有強調高級文化保存的「#李維斯學派」。
.
▓ #文化與文明傳統
.
李維斯(F. R. Leavis)承接阿諾德(Matthew Arnold)的「文化與文明」觀點,認為文化是一種「有教養的閒散」(cultivated inaction),一種對內在的耕耘(cultiver)。而當時(1990年代前後),大量印刷的書籍可以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傳播管道,當然,能夠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自然就成為通往「文化」的技巧。而李維斯在他的著作《#大眾文明與少數文化》、《#小說及閱讀大眾》、《#文化與環境》中,奠定了他對大眾通俗文化與30年代文化危機的觀點。
.
▓ #鼓勵閱讀的李維斯學派
.
他認為「文化向來靠少數人來保存」,這種文化精英論顯示,隨著民主精神的到來,通俗文化的席捲,傳統知識權威深感威脅,擔心某種無政府的失序。李維斯批評電影、電視、廣播、廣告等大眾傳播媒體,這些內容降低了語言文字,貶抑了情感生活,破壞了生活品質。他們嚮往一種神秘的純樸過往,未受商業污染的文化協調性(充滿秩序與分際)。所以他們鼓勵文學閱讀,甚至是一種「細讀」(close reading),以恢復高級文化的涵養。
.
艾德勒(Adler)與范多倫(Van Doren)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在40年代的這個文化氛圍中誕生。強調培養一種「主動的閱讀」,希望讀者可以在接下來的時代中,促進「理解」,習得「知識」,持續「文化與文明」。書本就是一種溝通(傳播),是可以也應該增進的能力。想到大學時上林春明的課程,他很浪漫的說,書就是跟過去的哲學家對話,當初覺得僅是幽默,現在想來貼切,閱讀是一種超越時空條件限制的交流。
.
他們幫書做了分類,一種是「實用性的書」(如果我們想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理論性的書」(知道這是怎樣回事),前者是「教導性」的,後者是「規範性」的。例如,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就是這麼回事。
.
▓ #閱讀的四個層次
.
然後,閱讀可以有四個層次,包含:
.
「#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談論書本最基礎的語句理解,也就是「這些句子在說寫甚麼」。
.
「#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了解「書本包含了哪些內容」,例如看封面、封底、目錄、文獻、序文等,很有系統的略讀過一本書。接著可以進行較為粗淺的閱讀,先不管那些你不明白(沒有背景知識)的地方,直接看過去。
.
「#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在這個層次的閱讀,讀者會緊抓著一本書,一直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會試圖找出書本(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表達的論點、甚至是展現的技巧,並且,身為讀者,我們開始進行詮釋,透過自己的分析架構,解構與再建構作者的「理解」世界。最後,對這本書進行「批判」,證明作者的論證、知識、技巧、邏輯有哪些優質與不足之處。
.
「#主題閱讀」(synoptical reading),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同時也是最系統化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我們會將多本書籍文件並置,並列舉出這些資料之間的關係,提出一個所有資料都談到的主題,並且形成論述。我們會在不同的陳述間,建立起一個論證的網絡,釐清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反思。例如在韋伯、桑德爾、韓炳哲、葉啟政、馬斯洛之間,找到西方社會對自我實現的社會學想像。艾德勒與范多倫,對閱讀與理解提出的四個層次,蠻受用的,十分適合檢視或歸納自己的閱讀動機。
.
▓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的書
.
艾德勒與范多倫將所有的書籍分類為不同的讀法,包含「實用型」、「想像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被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對於社科的閱讀,包含了前面所有的閱讀。社科閱讀的簡易之處,在於其關於我們的每日生活。
.
社科作品閱讀的困難之處。首先在於讀者的立場是否願意同意作者,這關乎你的閱讀體驗。其次,作品中雜用的專有名詞,與各種來自多方領域的概念,你可能會看到一堆關鍵字,但隨便卡在個詞的脈絡中,你便不理解作者想要表達或批評的意思了。最後,社會科學的作品,通常脈絡相當的廣泛,可能需要同時閱讀多本書,才能明白某個作品的內涵,這必須要進入到第三、第四層次的閱讀。
.
▓ #細讀的理論意義與技巧
.
其實上述艾德勒與范多倫的閱讀法,就是一種李維斯學派想強調「細讀」。當然在年代上,它們可以呈現為同一個學術路徑。算是文學領域中40年代「新批評」的一種模樣。在李維斯學派中,他們認為,閱讀應該是字句斟酌,研讀文本中的細膩結構,像是用詞、文法、修辭、篇章結構、敘事、內容邏輯等,找出作者的深意,隱藏的結構,與多元性的觀點。這樣的試讀素養培養,在文學、外國文學的教育體制中,直到現在都是重要的核心能力。也是40-60年代,全球教育體制都很渴望提升的「#素養」(literacy),識讀能力。
.
▓ #數位時代的閱讀力
.
這個識讀能力,在文化研究的文化與文明傳統中,被認定為維繫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正如李維斯學派的知識份子們所擔心的,我們終究是在100年的發展中,受到「通俗的」媒體文化來襲,素養能力也就在不同時期呈現為「讀寫素養」(1930)、「媒體素養」(1960)、「媒體批評素養」(1980)、「多元文化素養」(1990)、「數位素養」(2000),甚至到今日的「運算數養」。
.
最近,秦琍琍、胡全威、李佩霖、沈孟湄、費翠與我將出版一本新書《#數位語藝》,裡面就呼應了這種數位時代的各種素養。我們要知道當代的數位文本具有「更加對稱的互動與傳播」、「又產又用的「產用者」(produser)」、「文本的不穩定性」,如John Harrley(2009)高呼的「全民書寫運動」,一個數位時代的文化能力全面啟動。
.
我們必須要同時兼顧「細讀」與「遠讀」,細讀就是鑽研到文本的結構當中,如今天所談的內容。而「遠讀」(distant reading)則是要從一個更加鉅觀的角度,去拆解文本,包含「技術」(techno)、「使用者/使用」(user/usage)、「內容」(content)、「所有權」(ownership)、「治理」(governance)、「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s)等構面,甚至用「文字探勘」等數位工具,去理解文本。將「細讀」與「遠讀」並置,才能夠掌握數位時代的文本本質。
|
🌐 R星球頻道: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planet
📚 櫞花文庫:https://www.facebook.com/enkalibrary
|
今天的聊天夥伴:林廷璋。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誌《圈外》總編|「R 星球頻道」 Podcaster|日本文化觀察、文學評論等文章,散見於各藝文雜誌及媒體平台。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事實。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Happy Kongn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adame Figaro貴為法國殿堂級時尚藝文雜誌,早已經國際知名,雜誌從現代女性自主獨立之議題以至不同時事社會題材出發,為大家嘅生活帶嚟對流行時尚與文化藝術嘅觸感。 而Madame Figaro嚟到香港已經啱啱好一年,故此, Madame Figaro Hong Kong就以雜誌嘅初心為題,就為...
藝文雜誌 在 Elaine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案件分享✨
很久沒更新了🥲
本來存了很多電影畫面想畫個閒圖,因為實在太熱大部分時間只能喝水發呆,希望快點克服,昨天剛過小暑呢~
-
這次分享為PAR表演藝術雜誌340畫的圖們,還有一些草稿。
主題是爵士樂,因此也做了許多爵士樂的功課,覺得很開心🥳因為本來就蠻喜歡爵士樂的,小時候會聽愛樂廣播,有一陣子印象半夜是沈鴻元的節目,常常提到艾靈頓公爵,木耳如我其實聽不太懂音樂,爵士樂是少數說得出來的分類😂
大家對爵士樂的印象可能是很拉丁美洲的產物,畫這個案件的時候意外接觸了中東爵士樂,好療癒空靈啊~好像沒這麼外放熱情;而臺灣長出的爵士樂,在許久以前我居然買過泥灘地浪人,鏘隆咚鏘的感覺,我不會形容,就是有點破銅爛鐵克難感xdddd
-
另外,也畫了台北、高雄共六家爵士酒吧,雖然因為疫情現在都沒有營業,希望之後解封可以去現場感受一下眾人隨音樂搖擺的氛圍。嗚嗚嗚好想跟朋友去酒吧
我的心靈已乾癟枯槁🥺🥺🥺
-
總之想要了解更多爵士樂,或只是入門,都很適合入手一本本期PAR雜誌。
而且裡面除了敝人插畫,還有厲害的GGdog的圖~~真是用心的藝文雜誌~~
#插畫
#雜誌插畫
#爵士樂
#illustration
#drawing
#jazz
藝文雜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期《生活潮 WAVES》刊登我的一首詩,攝影是今年在墾丁馥蘭朵飯店拍的。
另外,大陸研究生楊丹論述我的詩集《吃時間》,這篇<女性意識的奔湧與彙整>還放在封面上宣傳,此文總共編輯7頁,也是有關我的詩歌研究,第一次發表在台灣的綜合藝文雜誌,而非學界刊物。
藝文雜誌 在 Happy Kongn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adame Figaro貴為法國殿堂級時尚藝文雜誌,早已經國際知名,雜誌從現代女性自主獨立之議題以至不同時事社會題材出發,為大家嘅生活帶嚟對流行時尚與文化藝術嘅觸感。
而Madame Figaro嚟到香港已經啱啱好一年,故此, Madame Figaro Hong Kong就以雜誌嘅初心為題,就為我哋帶嚟呢期一周年刊—《Empower F 致我們》。
呢期一周年刊嘅主要內容係由本地唔同嘅文化藝術單位聯手合作,希望同大家一齊探討一下作為女人以至作為香港人我哋嘅價值係啲乜嘢,其中就有住我哋Kongner兩位創作者—柯仔同分身 以 Please Mind the Gap 為題寫嘅兩篇文章,咁究竟女人同Gap呢個字有啲咩關係呢?有興趣嘅不妨買返本睇下,喺支持Kongner之類,都支持埋重喺香港掙扎緊嘅唔同本地文化創作相關朋友啦!
全文:https://www.madamefigaro.hk/29621/wellness/%E5%A5%B3%E4%BA%BA/
相關Post:https://www.instagram.com/p/CGrvyK6HDO-/
#MadameFigaroHongKong #EMPOWERF #婦女新知
藝文雜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 」介紹
訪問作者: 劉曉頤
內容簡介:
《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為一本情詩集,以愛情為主軸,延伸至更廣義的愛情—靈魂鄉愁。情詩書寫,某方面正是一種有限對於無限的鄉愁,像從漫天星斗中尋找回家的道路。雖然有限是無法統攝無限的,但總有片刻止住了內在動盪,療癒了靈魂飢渴。
愛情,尤其未竟其成的戀情,之所以總令人山高水長地追念,很大成分很可能正在於:戀慕對象呼喚著人內在潛藏的靈魂鄉愁—透過輾轉思慕,一絲靈魂的炊煙漸漸發藍。當然,靈魂鄉愁的對象未必是戀人,也可以是土地、斷代,或者懷舊物,而無論為何,關鍵總在於形上,在特定的人、土地、事物上認出自己靈魂的顫音。尤其在疲憊感傷、需要療癒的時候,愛情,招喚著人從個別內在極柔軟層帶的靈魂顫音—從對方臉上認出自己聲帶的顫音,在種種不確定的存在處境中,辨識出一種細微的安定感。
《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以原刊於自由副刊的詩作〈靈魂藍〉為序詩,揭開詩集序幕。連同序詩、跋詩,收錄共50首詩,其中含多首長組詩。多已發表於各大報副刊、詩刊、文學雜誌,含新北市文學獎首獎作品、創世紀開卷詩獎得獎作品,加以縝密組織,每首詩的位置都有作用性,整卷可視為一部長詩集。
抒情詩比例遠多於敘事詩,一首抒情詩是一個創造和即刻毀滅的世界,爆破噴發,又方生方死。經過整本詩集分為四卷,起承轉合前後又分別安排序詩、跋詩的分幕處理,在完整結構中賦予連貫而詩性的內在節奏,期望使讀詩體驗如同經歷50場微型的生滅,一場接一場如觀劇、泅泳、場中換氣;穿插長組詩,營造劇中劇、鏡中鏡、如歷宇宙鄉愁的眩惑感。到達終場如歷劫歸來,得到昇華般的幸福與重生感。
作者簡介:劉曉頤
詩人,特約記者。天秤座A型,無可救藥的愛與美信仰者,愛好和平,但反骨因子不時蠢動。東吳大學中文系畢,現任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及中國文藝協會理事,藝文雜誌特約主編及採訪主任,詩刊編委工作。
得過中國文藝獎章新詩類,新北市文學獎新詩首獎,飲冰室徵文首獎,葉紅女性詩獎等多項詩獎。入選《2018臺灣詩選》、《2017臺灣詩選》、《創世紀65年詩選》等多本國內詩選集,大陸《臺灣當代詩選》。詩獲中華民國筆會英譯。著有詩集《春天人質》、《來我裙子裡點菸》、《劉曉頤截句》。《來我裙子裡點菸》獲選臺灣文學館107年度「文學好書推廣專案」。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藝文雜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從宜蘭海港孩子到英國企業楷模:貨車女孩蔡惠玉的精采人生」介紹
訪問作者:蔡惠玉
內容簡介:
臺灣女力!第一位獲選為「英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女性──
與生俱來的勇敢與堅毅,讓她不畏挫折,帶著自己與公司駛向世界
飲水思源的熱情及無私,讓她手心向下,帶著資源與點子回到家園
看蔡惠玉如何從隨車小妹做起,胼手胝足,在艱難的國際市場闖出一片天!
宜蘭女兒立足歐洲,回饋鄉里,放眼世界──
從無到有,成就不可能:在困境中找機會,勇敢不需背景靠山!
造就自己,提攜後進:讓心中的熱情與溫暖,成為他人堅實的後盾!
在蘇澳港長大的蔡惠玉,從小跟著爸爸開的貨運卡車東奔西跑。樂觀進取的她,當隨車小妹不但不以為苦,還從中學會了物流、工廠生產、會計、訂合約等超出她年紀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日後生涯的備糧。
學校畢業後,她本想開泡沫紅茶店,安穩度日,卻因鄰居一句:「妳的人生還很長,為什麼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當時英文並不好的惠玉,毅然選擇了一條不平穩的道路,前往英國創業。
短短二十年,惠玉為自己打下一片天,成為英國科技企業楷模。同時,她心中始終沒有忘記故鄉,不斷資助臺灣人在歐洲的藝文活動,成為提高國家國際能見度的重要推手。現在她更搬回故鄉宜蘭定居,繼續為這片土地打拚。
蔡惠玉發揮臺灣人的韌性和毅力,把人生打成一手好牌,也將自己多采多姿的故事,傳承下去,鼓勵大家勇於逐夢,永遠懷抱熱情,成就自己,也成就周邊所有人。
作者簡介:蔡惠玉 Christina Tsai(口述)
一九七一年出生於宜蘭蘇澳,從小陪父親開著卡車送貨。臺北工專畢業後,將半工半讀累積的存款當作留學基金,赴英國紐卡索念書。學成後於英國工業大城曼徹斯特創業,專攻電腦周邊硬體產品代銷貿易,公司營運成長速度驚人,曾獲兩屆英國「北部前五十大成長最快科技領域公司」獎。二〇一八年成為第一位被《國會評鑑》(The Parliamentary Review)年刊推選為「全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人,也是該年唯一入選科技類的女性董事長,更獲英國國會邀請赴倫敦西敏寺大樓參加年度盛會。《國會評鑑》是對英國工商界最高度指標性的年刊,印刷量超過五十萬本,寄給英國所有工商業主管、世界各國政府首長和商會。
宜蘭女兒在英國落地生根,並養育兩個孩子,對於英國社會發展和教育環境都有第一手的觀察。於歐洲勇敢逐夢的同時,始終心繫家鄉,為了增加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她發起英國最大型的臺灣藝文節「曼城臺灣日」(Passport to Taiwan Festival),並成立「曼城臺灣人協會」(Manchester Taiwanese Association)。她積極地以實際行動幫助在海外奮鬥的遊子,往返英國和臺灣兩地,回家鄉支持和參與各項教育、藝術、文化、體育活動,也為母校成立了校友會,希望帶動更多人共同來為下一代付出,因為她相信:「人生就是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作者簡介:楊佳恬 Chia-Tyan Yang
一九七九年出生於屏東,十三歲赴奧地利學音樂,靠著看漫畫和小說自修中文。因致力於文化交流,曾入圍奧地利全國傑出外國血統婦女決賽,成為奧國政府文化融合親善大使,並獲得歐盟執委會頒發「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頭銜,是這個企畫中首位也是唯一的臺灣人。
結束長年的國際鋼琴演奏生涯後,現為多媒體製作人、奧地利慈善音樂協會秘書長、德文專欄作家,不定時為德國、奧地利、臺灣的藝文雜誌及網路平臺撰文,與其奧地利夫婿定居在奧地利南方。中文著作有《小國也可以偉大:我在奧地利生活學習的第一手觀察》《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藝文雜誌 在 墨游當代藝文雜誌(Moyou Mag) 的推薦與評價
墨游當代藝文雜誌(Moyou Mag). 4814 likes · 6 talking about this. 〈 墨游當代藝文〉期許創建一個『以書畫篆刻藝術為主,拓展到當代藝文分享及評論』的新平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