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壺
文旦壺器身由極精簡的線面,架構成西施乳形,流線豐滿光潤,身蓋相連呈截蓋,鈕為扁圓乳頭狀,底向里收斂,呈一捺底狀,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傾斜,俗稱「倒把」。
整器均採用暗接處理,甚見壺藝家功力。此壺充滿圓潤豐腴之美,雅稱「倒把西施壺」,成為特定的文旦款式。壺胎用段泥所制,表面珠粒隱現,清初之泥質,效果明顯。有人把文旦壺當作西施壺來稱謂,她們究竟有沒有聯繫未曾考證,但"她們"創意出的紫砂雌性化藝術我想還是有所共鳴的。文旦壺從"壺名"文字和藝術形象展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1)擬人化:翻查字典可得:文。柔和。外表。容態;旦。戲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從文字中可知,文旦。既是外表柔美的女性。創作者似乎在創意的過程中依然想把文旦壺比做貌美的西施。文旦壺銘有詞為證:何必鳳凰誇御茗,浣女詞前落日塵,松竹開三逕,花落鳥啼水自流。 相對西施壺的豐滿圓潤體態,那麼文旦壺所展現的則是窈窕修美的形姿。對於作者希望展現的女性化的柔美嫵媚,在這裡恰恰產生了共鳴。
(2)擬物化:有書記載: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那麼由此可知,文旦壺在這裡的創意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黃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黃色本身就是一種艷麗的顏色,而那成熟的果實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綿長。在這裡,一把紫砂壺的仿生態,也充分體現了女性化的柔美與靚麗。
文旦壺
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贊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據我市收藏界人士介紹,文旦壺是一種為歷代制壺名家所喜的壺式,在流傳的過程中其器形比例與胎土變化,又每每賦予了文旦壺截然不同的韻致。由於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歷來為人所喜歡,因此,制壺名家也就取文旦之器形,將其融入朱砂壺中。細細看去,壺身彷彿是一顆金黃色的文旦柚,品之余味無窮。
文旦壺器身線面精簡,流線豐滿光潤,身蓋相連呈截蓋,鈕為扁圓乳頭狀,嘴短而粗大,充滿圓潤之美。其形雖與西施壺相近,但西施壺重玲瓏嬌秀,文旦壺則重古拙,體現出截然不同的藝術審美觀。
據介紹,文旦壺雖然讓人愛不釋手,但由於壺體、壺蓋、壺嘴為一體造型,製作時要達到渾圓天成的狀態,再加上燒制時壺蓋與壺體接合處要能絲絲入扣,殊為不易,因此也更顯示出制壺藝人之功力。
文旦壺藝術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文旦創於明未清初,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後兩者為清中末後所創,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這也與當時藝術審美注重相關,「文旦」文字釋義為:「文」指柔和、外表、容態;「旦」指戲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壺曾一老壺銘:何必鳳凰誇御茗,浣女詞前落日塵,松竹開三逕,花落鳥啼水自流。亦有書記載: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那麼由此可知,文旦壺在這裡的創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黃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黃色本身就是一種艷麗的顏色,而那成熟的果實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綿長。在這裡,一把紫砂壺的仿生態,也充分體現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與雅麗。現文旦、西施、貴妃變化很多,每個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繹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壺名也讓人有點難以分辯。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井欄壺
高井欄壺是清代的紫砂壺,此壺泥色偏黃泛紫,器表砂粒隱現,且散布許多細小斑點,是燒結溫度近監界點所致。
【文物簡介】:此壺泥色偏黃泛紫,器表砂粒隱現,且散布許多細小斑點,是燒結溫度近監界點所致。造型簡潔,身若井欄,嵌蓋平緩合體,高柱鈕與壺身統一,一彎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圓潤,底圓而大。其造型為最早的流線型設計,端把傾注觸覺舒適,屬「曼生壺」式的經典之作。壺底鈐「阿曼陀室」印款,把梢有「彭年」小章。壺身銘:「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曼生銘。」顧景舟大師甚愛此式,並以其為摹本,重新製作。「曼生壺」是由溧陽縣宰陳鴻壽所創導,造型設計上勇於革新,敢於改變過去的繁瑣、守舊,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造就簡潔、明快、新穎的紫砂壺式,尤其是典雅雋永、耐人尋味的壺銘,留下文化藝術的寶貴作品。
井欄壺,一眼望穿的都是命運,不可預料的才叫人生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抱怨太多的不公平和不如意,其實說到底就是抱怨人生中種種意料之外的不順利,比如,我們白手起家,而現實卻是一條殘酷利益鏈;我們拼盡全力,到頭來卻往往不遂人意……讓人無限唏噓的人生狀態,莫過於理想≠現實。
殊不知,人生這條無常的河流,若真能一步到位,又何必苦苦擺渡,本末倒置的人們,到最後終其一生竟只能活得猶如一隻井底之蛙。
經典傳統紫砂壺形——「井欄壺」,似乎一直在厚重的時光重影里,演繹著最樸素的人生哲理。
相傳,「井欄壺」初創於清嘉慶年間,陳曼生與楊彭年設席庭院,相飲甚歡,庭院之南,有一深井,恰有一丫環於井邊取水,欄高水深,丫環取水,腰身彎得有如一隻彩虹,曼生緊盯井欄與汲水丫環,慢慢地丫環化為一隻優美的壺把,井欄化作壺身,終成一壺,曰:「此壺天成,唯曰井欄」,故而,「井欄壺」亦成為聞名於世的「曼生十八式」之一。
「井欄壺」以石井欄為造型基礎,並借鑒井欄刻字之美而成壺銘之美,樣式古樸而文辭優雅。整壺猶如一口古井欄,靜靜地立足於大地,壺口即井口,壺蓋即井蓋,妙趣橫生,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真實的生活氣息,富於意境之美和情感共鳴。
人生就像一口深井,有的人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沈淪在井底的小小世界,成了真正的井底之蛙,或許井底的生活確實波瀾不驚,方寸之余盡為掌控,或許井外的世界確實充滿誘惑,也悲歡無常,但如果沒有跳出一眼望穿的井底彈丸之地,你將永遠也無法真正擁有無限可能的人生!
「井欄壺」無疑向人們傳達著正能量:一眼望穿縱然舒適,但不可預料才充實無憾。
壺型故事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井欄一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一式為「回頭井欄直入」。實際生活中的井欄即井之護欄,亦名井床,井幹。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井欄使井口高於地面,在實際生活中至少有三種功能:
第一、防止沙塵刮入井中,污水流入井中,起到清潔衛生的作用。加蓋井蓋,還可阻擋頑童向井中撒尿,歹人向井中投毒。
第二、防止人們因天黑或醉酒而不慎跌入井里,特別防止寒冬井邊凍冰時汲水人滑入井里。
第三、防止井水外溢。井溢在古代被認為是「妖象」。
至於說井欄對環境的美化作用,一是井欄材質之美,如唐、宋、元宮中和貴族就有以金銀瑪瑙寶石鑲嵌井欄的;一是井欄刻字之美,既井欄上鐫刻的井名等文字,後者的藝術價值更大些。金石家葉昌熾在<語石>一書中,對蘇州的古井欄做了一番調查考證,得宋元井欄拓片十餘通,其中以杉瀆的「亨泉」嚴衙前的「復泉」,畫禪寺的「方便泉」等最為著名;書法家顧廷龍還將復泉井欄上的銘文拓下來,裝裱成一本大開冊頁,由吳湖帆作畫,章太炎、錢玄同、胡適、張元濟、容庚等名人學者題詠,可見學術界人士對井欄文物的珍重。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在 少年江流的電影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年度十佳電影(華語篇)
2019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對全世界影迷來說,這是電影大年,隨便一部電影都是極高的水準,但對於華語電影來說,應該是最糟糕的一年。金馬獎風波,一波三折的撤檔,以及無可奈何的刪改,多少電影如今仍然沒有重開天日。
今年的年度十佳其實真的是勉強拼湊的,本來也就那十幾部能看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垃圾堆裡找金子。唯一可惜的是,沒能看到更多出色的台灣電影,像《陽光普照》跟《返校》都無緣在影院看到。
無論如何,這就是我的年度十佳,有些熱門的電影並沒有放在這榜單裡,可能真的只是我不喜歡,人生總有許多東西跟他人無法相通。
10.《平原上的夏洛克》
這部電影在First影展大放異彩,能吸引如此多的口碑主要是因為它的有趣。電影把一個懸疑片的架構放在農村這樣的背景裡,但用荒誕喜劇的形式來包裝。明面上講的是尋找肇事司機,實際上說的是在經濟騰飛的大環境下,城市和農村的巨大鴻溝,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導演很聰明,用了許多生活化的橋段作為喜劇包袱,主題通過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小聰明橋段漸漸表現出來。徐磊這個新人導演將來在類型片上必然會有一番成就。
9.《淪落人》
黃秋生封帝之作,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當然是黃秋生精湛的表演,這麼老套故事黃秋生仍然能帶你進入狀態。故事雖然老套,但好在導演陳小娟將人物關係處理得非常細膩(這可能是女導演的優勢),菲傭是一個在港產片比較少見視角,身體不便的空巢老人也是社會被忽略的群體。這部電影屬於在近幾年講述邊緣人的那一堆裡比較突出的一部。兩位主角的分工非常明確,菲傭所代表的是第三國家被迫害的女性,這一層是陳小娟的女權主義表達。而黃秋生本人代表的恰好是如今的香港人,無所適從,被世界遺棄。
8.《花椒之味》
麥曦茵的新作,這部電影劇本很扎實,每條線的情感落點都非常精準,麥曦茵顯然是一個懂生活的人,她把自己對生活的思考都一一放在了電影中。兩岸三地的姐妹也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角度,結合如今的局勢更有一種童話般的美好。電影所表現的溫情,有賴於麥曦茵對東方文化的含蓄情感理解透徹,也奉獻了大量的金句。鄭秀文的精彩演出,可以預言,今年金像獎影后非鄭秀文莫屬。
7.《白蛇:緣起》
2019年是華語電影的動畫之年,好幾部出色的動畫電影都大受好評,思考再三我還是放上《白蛇:緣起》。這部電影是很好的表現了,動畫作為一個媒介,應該有怎樣的視覺展現。電影裡的三場打戲,都極具視覺想象力,場景的渲染和炫麗的動作設計,都可以算是行內的翹楚。尤其是屋頂的法術對決,還有最後的雙頭蛇設定,竟然讓我看到徐老怪的邪典味道。最後也巧妙地圓上了《白蛇傳》這個故事,結尾相遇時的回眸一笑,升華了這段狗血愛情故事。
6.《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的爭議很大,主要的分歧都來自於影評人與普通觀眾的審美體系的不同。但不管怎樣都好,這部電影在華語電影裡開了一個新的篇章,開啟了華語電影的科幻元年。《流浪地球》能刷新觀眾對華語電影的認知,主要是源於背後電影工業體系的進步,在此之前沒有電影能拍出這樣規模的科幻大片,這部電影完成了一個足以寫進華語電影史的壯舉。所以不管有多少爭議都好,《流浪地球》給電影工業帶來的奉獻是無可撼動的。
5.《瘋狂的外星人》
這部電影比《流浪地球》的爭議還大,許多人抱著看寧浩的瘋狂系列的心態入到影院,個個都大失所望,說寧浩江郎才盡。在我看來,寧浩只是跳出了舒適圈,更加注重了電影的作者性。表面上看,是用粗拙的方式醜化美國,實際上是在調侃中國特有文化。這部電影解讀空間很多,不管是寧浩對中國山寨文化的諷刺,還是對中國同化能力的解剖,這都是對中國人的劣根性做出批判。諷刺喜劇在歐美國家非常多,反而在華語電影裡是比較少見的,所以能引起如此多的差評也是正常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佩服寧浩跳出了舒適圈的勇氣。
4.《誰先愛上他的》
這部電影其實2018年在台灣上映,2019年才上線Netflix平台,所以我把它放進了這個榜單上。在亞洲不乏同志題材的電影,但像這部用喜劇形式來呈現算是少有的。這部電影的喜劇風格很突出,亂中有序的剪輯和幽默的對白,表現得非常舒服。而喜劇的外衣抱著的是一個殘忍的悲劇,電影裡的兩個主角,一個是被感情傷害的小三,另一個是同樣被傷害的同妻,同性戀背後的倫理問題也被一一帶出來了。兩位導演徐譽庭跟許智彥對同性題材的態度很好,沒有苦大仇深,沒有社會壓迫,只有對那些騙婚同志的做出道德批判。
3.《撞死了一隻羊》
萬瑪才旦絕對是藏族電影裡屈指可數的大師,即使放在華語界也是頂尖電影人。故事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萬瑪才旦用爐火純青的電影技法給觀眾一場視覺衝擊。電影是用膠片完成,這種膠片質感恰好與荒涼的藏區很搭配。儘管這次明顯是跟王家衛合作當練手用,但電影的視聽語言和意境都讓人回味無窮。兩個主角表面一文一武,但實際一惡一善,這種表裡不一的複雜性,再加上萬瑪才旦製造的似夢非夢的曖昧性,讓故事更有解讀意味。
2.《少年的你》
近幾年最好的青春電影,導演曾國祥將故事聚焦在校園欺凌上面。這部電影背後所表達的現實意義要遠大於電影本身。而電影能有如此大的迴響,正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儘管現實性的表達還是不夠,但《少年的你》在人物狀態跟情感渲染上是極為出色的,曾國祥在視聽語言的表現上是明顯高於他上一部《七月與安生》,大量的特寫鏡頭對演員的表演要求很高,然而兩位演員也獻上了自己銀幕最佳表演。曾國祥的電影是一部強於一部,若能保持這樣的創作生命力,相信會是下一個陳可辛。
1.《南方車站的聚會》
如果你問我,2019年只能看一部華語片,我一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刁亦男這部《南方車站的聚會》。這是我在2019年從未有過的觀影體驗,這部電影就是充分展現了電影本該有的魅力。刁亦男是在電影每一段都放進了自己的電影語言,霓虹美學配搭著市井小鎮,有種科幻片的美感。馬戲團,動物園,陪泳女,強盜運動會,還有警匪的身份互換,這明明就是一部奇情世界的人間動物園。簡單來說,刁亦男是把快手視頻裡的獵奇現象,通過高級的視聽語言一一展現出來,雖然裡面有大量對經典電影的致敬,但鏡頭下處處表現了刁亦男的導演才能,看完忍不住感歎,這才是電影的模樣。
2020年已經到來,如我一開始所說,過去一年是華語電影最糟糕的一年。電影本來就是一門藝術的媒介,然而當藝術的創作下永遠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阻擋著,電影又如何百花齊放?
直到如今我們還是沒有看到《一秒鐘》和《八佰》,未來電影的道路會越來越好嗎?
#年度十佳
#華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