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待了七年的公司,會可惜嗎?】
B 去年因為某些原因,離開待了七年的公司,覺得休息一下再出發也好,沒想到今年碰到疫情,輾轉換了兩份工作,這兩份工作都比之前沒有制度,讓他感到痛苦跟自卑,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人生沒有後悔藥,大部分的人都是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繼續,畢竟你只是現在後悔,或許十年後回頭,你可能會感激自己。
我雖然不算離職專業戶,但也在同一家公司離職兩次,第一次離職簡直就把自己揪結到撕心裂肺,深怕離開之後就回不到同等的薪水跟階級,以及離家近。
畢竟一份好的工作,考量不只是薪水而已,而是職場環境、同事相處以及主管認可,對我來說,離家近也是一個關卡,最後一份工作,離家只要開車20分鐘,離職之前我常安慰自己「這工作雖然有一萬個缺點,但唯一優點就是睡飽。」想到如果要去台北上班,就要租房子,不然就是長時間通勤,光想到這點我就頭皮發麻。
即使如此,一個優點還是無法抵抗時不時從腦中蹦出的想法「換個工作如何?」既然老闆不願加薪,而且工作前景黯淡,何不趁著年輕趕快跳槽,不然再等幾年可能就要在這裡抑鬱而終,整天就像木乃伊過著活死人的上班生活。
第一次離職我花了一年時間籌謀規劃,包括交接跟處理事項,然後才拿著厚實的行李去紐西蘭打工度假,不過我到紐西蘭第一個月就後悔了,因為帶去的錢瞬間就沒了,工作也不是我很喜歡的,心想爸媽養育我到大學畢業,我竟然千里迢迢跑來國外採水果,浪費時間跟薪水,這不荒唐嗎?
不過因為臉皮很薄,所以牙咬下來就繼續工作,最終我轉換心情,畢竟過去幾年都是做著時間壓力很強的PM工作,現在我採水果3個月還能賺的比PM還高,重點還不用動腦,早睡早起身體還變好。
後來國外的幾份工作,碰到黑心老闆,也當過產線的包裝員,但對我來,這一年卻是我生命中最大的養分,因為我知道,只要我願意,我什麼都可以做。
在國外三餐都自己煮,吃喝玩樂都自己來,你會認識很多新的夥伴,最終還是只有你一個人繼續旅行,以前我會覺得公司團隊非我不可,絕對不去做打工仔或是沒錢的工作,現在我覺得錢不是重點,重點是你願不願意嘗試跟冒險。
結束400天的打工度假後,我回到原本的團隊繼續PM的工作,老闆給我加薪,主管也給我更大的空間,我也希望把很多想法帶回原來的團隊,但最後我受不了整個團隊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努力,同事告訴我「你的想法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有些人只是想混水摸魚過一生而已。」
人最怕的不是沒有想法,過著沒有靈魂的日子,最慘的是你想做的,卻做不了,只能逼自己同流合汙,過著反正大家一起爛的生活。
最後我離職了,而且我決定跳出資訊業,不要再回去了!可惜嗎?客戶都覺得很可惜,因為他們說,很少窗口像你一樣,幾句話就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也會盡力幫我們把問題在最短時間解決。
後來發現,最捨不得的我原來是客戶,只是當公司無法給我想要的,再怎麼努力,我也只待在原地,或著後退而已。離職後的兩到三年,我過的不是很富裕的生活,走的也是很窮困的旅行。
旅行回來跟同事朋友聚餐,朋友跟同事都搶著幫我付帳,因為他們知道我一點收入都沒有,講起我在國外悲慘的旅途差點沒有一把鼻涕一把淚。
剛開始我覺得不好意思,30多歲還要靠大家救濟,他們卻很淡定說「我們有穩定收入,你需要錢去旅行,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記得跟我們說。」
這兩年,不穩定的收入慢慢也變好,不能出國的這一年,接連許多廠商、單位都找我合作演講,某次跟同學聚在一起,我拿起了帳單就往收銀處把信用卡刷了。回頭我說「謝謝你們一直都這樣幫我。」雖然下次這幾個人又把我帳給結了。
人都有困頓的時候,但沒有選錯的選項,
人都有迷惘的時候,但沒有彌留的選項,
人都有無知的時候,但沒有不知的選項。
許多人都看我光鮮亮麗,但我永遠看的是那幾年困頓時,告訴自己「繼續!KEEP GOING!」只要你往前,就會有人來幫你,陪你走下去。
#職場是個修羅場 #網紅的世界也是 #所以心態很重要
藥 廠 pm薪水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M的按摩椅選購指南》
.
(不習慣臉書上看長文的歡迎去我長草的部落格看喔,連結在留言處)
上班族姿勢不良導致腰痠背痛,你會怎麼辦?誠然運動是最好的解藥,但有時候上班太用力像被抽走精氣神,下班要搞很久才能復原,等到滿血又是新的要上班的一天了(泣)。這時候就會想說:要是家裡有台按摩椅就好了。
偏偏按摩椅的採購讓人心浮氣躁,主要是這個品類被當情感型產品行銷,例如叫做追夢、天王、好時光…,功能上也有很多噱頭,像是四手聯彈、3D立體、5DAI等等等,增加購買者比較的困難。
最後在價格部分也充滿膨脹定價與用贈品沖價值感等招數,都增加選擇時的思考成本。
靈機一動,把上班技能拿來用就好了。如果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切入新領域時候,我會忍不住畫出產品地圖(Product Roadmap) ,再根據高中低階產品的佈局,推測品牌的市場地位。腦中有個清楚的架構,要看什麼就都有個底了。
以下分成三個面向:功能、產品線、品牌梯隊來看台灣的按摩椅市場,看完就算不買也可以有個概念喔~
圖說:第一張是札幌某百貨公司的按摩椅區,第二張是我花了半小時看Momo 購物網後整理的產品線與品牌列表,歡迎有需要的拿去用
一:功能
分為基本功能、行銷功能與衛生保健功能
1.基本功能:
按摩椅的重點就是按摩,從兩萬不到的到二十幾萬的都有,到底差別在哪裡?從入門到旗艦的按摩重點依序是
(1) 小腿、(2) 大腿跟腳、(3)背跟臀、(4)肩頸、(5)頭手。
入門款的專攻小腿或腳,大體上只要氣囊跟中小型滾輪就可以搞定。其他功能有跟沒有差異不大。
經典款戰場在背跟臀,難處在中年男性往往肉比較厚,家中老人或女性又需要舒緩手法。因此既要多顆大滾輪按進肌肉裡,還要搭配小滾輪快速掃過,才能快慢有致。有些品牌還會有拉筋伸展功能,幫助深層放鬆。
旗艦款在肩頸頭手這些神經分佈更多、不能只靠猛按就好的地方,會比較有特色。另外就是按摩程式的持續更新,畢竟自己想不出多少花招,有專家推薦的話就可以比較多樣化,避免按摩椅成為家中擺設。
以上分類只是各產品線強調的重點,但不是絕對。
2.行銷功能:
屬於加分型功能,未必有實際需要,但能增加購買時的愉悅(或者用更多的細節累死你,讓你認知疲乏後,再因為附加功能買單更貴的產品)
藍芽音樂、溫熱靠墊、深眠模式、顏色、皮椅素材、造型、App…
3.衛生保健功能:
這是商業術語,指的是那些指的有了你不會感謝,但沒有這東西遇到的時候可能氣死你、毀掉購買體驗、讓人感覺阿咂的功能。
像是全機保固、平躺時所需空間大小、台灣製造或中國製造(如果你在意的話),還有需不需要獨立電源…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全機保固,或者是皮革保固。畢竟按摩椅的本質就是透過滾輪對肌肉施加壓力,皮面算是中間的緩衝地帶。
皮沙發坐久了都會摩破皮,按摩滾輪施壓久了,皮面有些耗損或甚至破掉也是難免的吧。有些品牌會提供皮革保固免費換新,有些會提供優惠價換新,這些售後服務都是成本一部分,能提供的廠商自然比不能提供的值得購買。
有趣在,有些水貨商賣的日系高價品牌沒在提供保固,但也沒聽說傳出什麼災情…
結論:小品牌跟國外大品牌都不提供保固,但原因正好相反,前者可能是壓低成本、後者則是已經把品質做到不需要保固。
二、產品線
可以分成入門款(低階)、經典款(中階)、夢幻款(高階);大體上以售價跟型號區分,但有些二線廠商會採取高配低價策略,歸類上我還是分在前一階,大家先看看有感覺就好。
1.入門款:3~5萬之間,競爭最激烈的戰場,推測佔總市場七成以上。這次觀察的9個品牌有7個有做入門款,有些還好幾個款式。為了對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一網打盡,廠商十分努力。
2.經典款:5~10萬之間,其實還可以細分為兩個梯隊:一般經典(5~7萬)跟旗艦經典(8~10萬)。一般經典每個品牌都有出,但養得起旗艦經典的就要靠產品與通路的雙重實力了,不然你敢這樣定價也沒人要讓你上架。
3.夢幻款:銷售價格在10萬~30萬之間,主戰場是在25萬左右,一台可以抵10台入門款,但你可以想像,哪些人會花一般人快半年的薪水來買?
當然是一秒幾十萬上下的打工皇帝(創業老闆就算買得起,可能也沒時間用… 哀傷),這市場除了價值感,還需要靠細緻服務,唯有一線品牌才頂得住。
三、品牌
按摩椅算是競爭激烈的市場,我隨便打開Momo購物就看到七個品牌,再加上兩個網友推薦的特殊品牌。我把它們分為三類:一線品牌、後起之秀、小眾市場。以下用手機廠牌做個比喻
1.一線品牌:像手機界的Apple、Samsung、Huawei ,從入門到夢幻的產品線一應齊全、年年更新經典款式、門市眾多。
-OSIM傲勝:像Apple 一樣,有獨特美學與UI/UX,最新代言人是行走的CD林俊傑。是很多人的入門第一台按摩椅,也像Apple 一樣,款式在精不在多,全系列五六台而已。
中文產品名都是天王天后系列,霸氣十足。不過時不時會冒出皮面壞掉維修費可以買四分之一台的新聞,買這牌的話,日後有機會解鎖跟客服談判技巧。
-Tokuyo 督洋:就像手機界的Samsung,品項多又齊全(每塊市場都在細分為三四種,可以看出是給男性的、女性的…),代言人是蔡依林。
還有超狂的皮椅五年保固,網路謠傳,划算魔人會在第四年半的時候請他們更新,就獲得一台全新按摩椅。產品名是玩美系列,官網有到府試坐的活動,可以搬一台全新的到你家讓你體驗,喜歡再買。
對了,這是我唯一看到有Line 官方帳號的品牌,臉書粉專更新頻率也高,團隊經營網路十分認真。
-Johnson喬山:本來我沒打算把喬山放在一線品牌,他在入門跟經典的品項跟OSIM一樣精簡,Momo上又沒有八萬等級以上的旗艦經典或二十多萬的夢幻款。但他們2019年收購日本富士Fujiryoki 後,直接買進日系高階品牌,無懸念的超一線品牌。
前品牌代言人一字排開有張惠妹、江蕙,現在是日本藝人Tomo桑(我不認識..),算是運動器材界的大咖跨界簡單做做按摩椅市場。
2.後起之秀:同樣用手機界來比喻,則是小米、華碩等等,青菜蘿蔔,各有特色,看個人喜好與預算囉。
-富士Fuji :堪比小米,不但有好看的造型,性價比也十分有企圖心。台灣品牌,號稱沙發按摩椅的第一品牌,代言人是永遠好形象的林依晨、晨神。
光聽名字就能想像是走時尚、輕量路線。外型的確也不賴,型號分級很清楚(FG8160/FG7100/FG6000, 四個數字的屬於中價位經典款。FG908/FG915/FG808 三個數字則是入門款)
-高島TAKASIMA:我比較不知道怎麼類比的品牌,同樣是有日本風格名字的台灣品牌,跟喬山一樣走品項精簡路線,代言人是Ella陳嘉樺。
最後把喬山放在一線而不是高島,還是因為他沒有破二十萬的夢幻級產品,畢竟是專做按摩椅與按摩器材的公司,沒有大集團優勢。
不管怎樣,人家也是堂堂有五年皮椅保固的大牌。質感算是對得起價位。
-田倉 & 輝葉:把這兩個品牌放在一起因為他們都強調實惠與CP值,款式多、價格空間略大一點,造型上有時候不賴、有時候不想看,我歸類為手機界的華碩。
輝葉找徐若瑄Vivian代言的確有把品牌感拉出一個層次。
3.小眾市場:歸類在此的品牌不是不好,而是可能較為專攻,可能只有一兩款、沒那麼老少咸宜可以一買再買。
- BH 號稱歐洲百年品牌,但按摩椅哪有百年歷史?原來是軍火工業起家,後來改攻運動用品的品牌。網路操作上,找了很多醫師部落格主推薦,可能真的有特殊之處?我沒再研究。
-INADA 稻田:號稱日本國寶級,雪白色的皮椅十分精美,我試坐過一次,唯恐自己的手汗弄髒人家的雪白皮面,緊張得不得了。
價格也十分國寶,人家的頂級款式是他的入門款,而且Momo 、Pchome 這些大眾化網路商城都沒有賣,是好野人不上網嗎…
結論:
把功能基本化(3D是大小滾輪、四手聯彈是雙重馬達),去掉附加型功能,再從產品線與主打服務推測品牌市場地位,最後把品牌跟大家都很熟悉的手機市場做連結。你會不會覺得好選一點了呢?
不過還是得實際體驗,你家有按摩椅嗎?是大型擺設還是全家寵物呢?有沒有用到保固呢?
也歡迎留言或者分享出去讓你的朋友給考慮購買的人一些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