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中的魔鬼,是天使走過的印記】
 ̄ ̄ ̄ ̄ ̄ ̄ ̄ ̄ ̄ ̄ ̄ ̄ ̄ ̄ ̄ ̄ ̄
#機智醫生生活2 #全劇透
-
一直想要好好記下這部劇,但又怕刻意,怕自己過於粗莽地把導演溫柔埋下的善意搗破。然而第二季結尾的那一場日落,昭然揭示著尾聲,落日也好,落幕也罷,總該好好寫一篇文字銘記這部紓開許多困頓日子的好劇。
尤其喜歡最後一集的處理,在經歷了前面這麼多醫務的、人情的事故,最後一集的平淡、細碎,幾乎就是真實人生的日常。大手術依然有之,生離死別仍日日上演,甚至於每個主角也都完整地擁有了歸屬,連第一季埋下的遺憾也都在這一季出現曙光。我想這樣就夠好好地道別了。沒有再多喧囂的情緒,沒有再多後續的著墨,就像看著兩房腦死病患卻有不同收場那樣,蔡頌和也只是靜靜地,用眼神敘說一切。或根本連什麼都說不出的,人生终究莫如一聲慨歎。悲歡離合往往只是一線之隔,命運選擇了誰,捨棄了誰,也都只能欣然接受。然而《#機智醫生生活》好看的地方,就是在命運無情的擺弄中,仍有人性光輝的盡展。
實則第一集眼睛就不聽使喚地淌下暖流了。雨夜的韓國餐店裡,張冬天問起安政源關於妍雨媽媽的可疑行蹤。妍雨出生後就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直至離世,在她離世一個月後,妍雨媽媽就三不五時到醫院裡。當所有人都以為她懷有什麼居心,想要為女兒的死向醫院追究責任時,安政源卻提醒了冬天,「妍雨一直活在醫院裡,對外面的世界來說,妍雨幾乎是個不曾存在過的人」。妍雨媽唯有回到醫院,找醫院裡的醫生護士聊女兒,才能確切地提醒她,女兒曾經存在過。也只有在這裡,她才是「妍雨的媽媽」。安政源看懂了這份溫存,用他一貫的笑提醒冬天要用溫暖的心意,溫柔地對待,聆聽妍雨媽媽,陪她回憶已經去了天國的女兒。
兩難對比,深深刻畫第三集。等待換心的小孩民燦和恩芝,故事的張力卻體現在媽媽們的身上。恩芝先民燦進入加護病房並使用心室輔助器,作為「老鳥」的恩芝媽媽不斷鼓勵著「新手」民燦媽媽,教她要給孩子準備更多營養食物,要懂得照顧自己。面對民燦媽偶爾悲觀的想法,恩芝媽亦努力在自己那副倦容上綻開笑容,告訴她一定會等到換心的機會。理應是換心手術第一順位的恩芝,結果卻讓民燦先行一步。命運實在有夠矯情。在民燦媽面前,恩芝媽也只能強顏歡笑,轉個身面對著自己孩子仍未抵達的希望,她再怎麼堅強的心志也終於藏不住抽泣的背影。醫院中央庭院的石凳上,那個連鏡頭都不敢打擾的放聲大哭,是導演給人生一個溫柔的註解。而第四集,這副孤單的背影也終於等來曙光。在孤獨夾帶生死的第四集裡,每一個孤單的暗影下,都有燈火闌珊的陪伴。
每一次看《機醫》,都有一種漫長夜晚終於要天亮的錯覺。天亮以後每一個人又重新帶上笑臉,朝氣蓬勃地迎向一天。其實明知道昨天並沒有代謝,但他們還是願意打開今天。每每心疼著疲倦的五人幫,卻又被他們的敬業、積極、鬼馬逗得哭笑不得。
以親情為主題的第八集無疑是最漫長的一天。想必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看到這集一定感觸很深。在這一集裡,平日叱咤白色巨塔的頌和哭得像個小孩,面對生病的母親,她也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舔舐傷口。原來所謂的大人不過只是軀殼,每個人心裡都是一個不願長大的孩子。政源對母親的一句「你要活得自私一些,為自己而活」,也是多少子女對父母的心聲。父母這一生最大的責任,就是放手讓孩子好好去成長。孩子成年了,責任盡了,父母也該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政源握著病床上母親的手,「就算有一天你忘記了,我也會幫你全部記得」,母子淚眼相望。直到如今,開場那一首鄭京浩演唱的〈回想〉(Reminiscence)仍不斷迴蕩在耳際。
如果你深愛過一個人,就算閉著雙眼,你也會記得他途經你時散發的氣息。然後你會毫不猶豫地,回頭,凝視,不語,心裡卻早已萬馬奔騰。這就是深夜的巴士上,金雋婠和李翊純的相遇,說多了,就把思念說破了。秋敏荷的第三次告白雖被楊碩亨捷足先登,但她一句「你或許只是剛愛上我,但我已經愛著你很久了」,道盡自己的多少努力,才換來木訥熊的熱吻。回想起第一集寒雪中她故意避開楊碩亨的視線,往昔的傷透心與如今終得所願,秋敏荷的打不死精神多少教會了情路多舛的人們,持之以恆的真心,或許有一天就能牽到理想情人的手。
許多情節不動聲色地推進,似乎是導演申元浩擅用的手法。譬如頌和準備向翊晙表白時,只有雨聲和雨刷頻頻動作,此外長達十幾秒的沉默,足以讓頌和醞釀多年對翊晙的傾慕之詞,以及翻頁先前婉拒的尷尬。翊晙在這裡面肯定是最討喜的人物。他鬼點子多,善於交際,主唱擔當,又是一個穩重的肝膽胰外科助理教授。搗蛋時火力全開,沉靜時卻總在掛心別人。翊晙心思細膩,善於體察人性,即便是對方幽微的表情變化,他也從不說破,早早為別人設想或圓場。頌和躲在房裡煩憂母親病情時,翊晙只是一句「要載你回家嗎?」,卻是最暖心的一句我來承擔你。烤肉石板驚喜登場,不僅頌和喜極而泣,熒幕前的我們也為之動容。而這樣的人設,除了靠曹政奭的演技以外,也是編導精心設計的功力。
申元浩從《請回答》系列就展現出驚人的動情能力,他從極其細微的日常入手,梳理一道道生活哲理,刻畫人物之間的角力。這角力從來都不是暴烈式,即便再大的衝突也都會化成一個天使的舉動,一句溫柔的叮嚀。《請回答1988》首先讓人折服,以《機智》系列而言,從《機智牢房生活》到《機智醫生生活》,申元浩處理人性的課題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監獄或醫院不過只是場景,他選擇讓故事更貼近本來就散射狀的生活,回到平凡,卻處處動人,實屬不易。
觀眾即有可能等不到第三季,申元浩也透露機醫開拍第一季後面對接二連三的困難,因此決定停止第三季的拍攝計劃。然而他沒有把話說死,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有第三季的可能。若真如翊晙在五人幫最後一場團練的那句「看來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了」所言,我想,以Loveholics樂團歌曲〈Butterfly〉作結,也是五人幫對每一位愛著他們的朋友的祝福:「即使這個世界殘酷地阻擋你/耀眼的人啊/我愛你/展翅高飛讓世界看到你」。
《機智醫生生活2》選擇一場日落作為結束,留給觀眾恬淡而雋永的告別。曲終人散,我們需要從律帝醫院的虛構世界走出來,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我們或許可以帶著五人幫身上的光輝人性,繼續與生活的猛獸搏鬥。無論如何,努力過就好,無愧於心,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畢竟「有時候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
處處吻念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賞《男人與他的海Whale Island》那幾天,也聆聽了陳德政《神在的地方》新書分享會,當時提到,生在台灣相當幸福的一點,就是被山與海環繞,就是山與海皆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你可以前一天在山巒層峰裡睜開雙眼,隔一天便能恣意以肌膚親吻湛藍海洋,那是許許多多大陸上的居民所無法輕易享受的便利與富饒。當下沉思了一下,似乎台上講者所言不假,沒有半分誇飾,只是將大半輩子耗在高樓大廈之間的我們,尚未真正察覺到身為海島之子的得天獨厚。
⠀⠀⠀⠀⠀
究竟,一個人可以真正眷戀海洋到什麼樣的地步?
⠀⠀⠀⠀⠀
《碧海藍天》用凡人之軀為大海寫詩,無懼於孤獨、死寂和生命之有盡,只願化作蔚藍海水中的一顆泡沫,海洋時時刻刻呼喚著賈克馬攸的靈魂,若遠離海洋,也遠離了他的存在意義。某種程度也與《男人與他的海》有些相似,雖然沒有盧貝松創造出的悲劇與戲劇化情節,黃嘉俊導演鏡頭下的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與鯨豚攝影師金磊,在凝視海洋時,在談及大海時,卻有著同等樸實而深情、內斂而專注的神情,縱使無法向旁人解釋大海的聲聲呼喚,無從透過言語尋求父母妻子女兒的支持,他們仍然選擇背負著這些世俗批判,終其一生往返在路地與海洋之間,以時間和行動換取一絲絲諒解,以及真誠的回應。
⠀⠀⠀⠀⠀
一部電影,紀錄兩個執著的男人,述說兩位愧疚的父親。
⠀⠀⠀⠀⠀
電影一開始,廖鴻基老師說自己小時候的志向是當個燈塔看守人(相信他要是看過 Robert Eggers 的《燈塔》一定不敢這樣許願),透露著自己面對大海、孤寂侵蝕,皆不曾動搖過的信念,「這個海島的大家集體背對著海」,如此覺悟,也在他致力推動海洋文化之餘長年背對家庭與女兒。那一幕或許就是紀錄片之所以觸動人心的原因,連遺憾與愧疚的淚水都無比真實,但習慣沉默的男人仍沒有流露出丁點後悔神色,只是理解了自己多年來不顧一切追求的遠大目標,最終還是回歸一位平凡父親的渺小心願,盼望有朝一日,可以帶著女兒親眼見識到爸爸苦心經營的汪洋,可惜,自己已經錯失了陪伴在她身邊的機會。
⠀⠀⠀⠀⠀
金磊老師也希望兩個年幼的兒子能夠懂得父親定期缺席的原因,以及無懼危險轉身追逐海洋與鯨豚的理由,然而在孩子眼裡,在認識佔據父親雙眸的那片湛藍美景之前,爸爸已是全世界,他們看不見父親往哪去,只看見父親又即將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這份恐懼,或許要等到孩子真正懂事了之後才有釋懷的可能,而這就是代價,即使一步一腳印,追求理想、探索未知的代價始終高昂到令人難以承受,同時,那更是他們必須持續回到陸地的羈絆。
⠀⠀⠀⠀⠀
《男人與他的海》海洋畫面的捕捉處處存在深沉非常的情感,這份情感甚至狀似撫摸、憐惜、永遠無法遠離的柔情,與林生祥老師低調動人的配樂交織成綿延一生的心之所向,輕輕訴說,雋永纏繞,像視線俯瞰波光粼粼的海面,像記憶越過山巒來到熟悉海岸,有一種真摯,有一種酸楚,有一種無悔,有一種沉靜,恆久不變地擁抱著家人,以及環繞我們的這片美麗海洋。
處處吻念法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去過兩次時代廣場,但是沒在那裡跨年過,也不會特別想去那裡跨年。
事務所裡的日本前輩川桑,年輕時曾跟剛結婚的妻子,展開過一段長達三年的環球旅行。「環球旅行」或「環遊世界」這詞彙好像很久沒聽到過了,記得以前曾經風潮過一陣子,如今忽然聽到竟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忍不住上網查一下,懷疑是否使用正確。總之,在環遊世界這詞彙一說出口,還是件很令人(或者只有我?)嚮往的年代,川桑的其中一站,就是去時代廣場跨年。
他曾告訴我,一輩子很應該要去那裡體驗一次跨年。他分享經驗談,告訴我該如何在那一天從百萬遊客之中脫穎而出,順利擠進時代廣場上最好的位置,同時還提點我必須仔細準備好的注意事項。
「會場只進不出,所以你連想上廁所都不能離開。一走,就回不來了。必須包紙尿布,」川桑說:「要是真的想小便了,至少不會尿褲子。」
在攝氏零下的寒冬中,他的秘訣是腹部要貼滿一圈暖暖包。
「只要你的肚子是暖的,就不太會想尿尿。」
我光是聽到這裡就知道這招對我絕對沒用。還好我本來就沒想去時代廣場跨年,因此接下來也就沒問他該如何挑紙尿布了。
雖然我沒想過要去時代廣場跨年,但卻曾經很憧憬去到那裡。
●相隔十八年的舊地重遊
第一次踏上時代廣場是在大學的暑假。那年夏天,跟朋友報名了紐約郊區為期兩週的英文課程,但想也知道學英文只是個幌子,因為那年代役男出國很麻煩,唯有透過這方式才比較簡單,而且學校提供宿舍,經濟實惠地解決了前兩週的住宿問題。每天中午課一結束,我們就從郊區往曼哈頓市中心跑,兩週後課程結束,直接搬去中央公園哥倫布圓環附近的YMCA,又待上兩週。前前後後在紐約居遊了一整個月,非常奢侈的時光。
直到現在仍清楚記得,第一次站在時代廣場上的感受。原來,傳說中的國際大都會就是這個樣子啊!我在心中讚嘆。大城市的繁華氣味生猛而新鮮,不夜城的霓虹光彩奪目,一下子就擄獲了人生正在起飛,尋找風向的自己。
那一年我才二十歲。去紐約完全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所有的事物在涉世未深的我看來,一切飽滿驚奇。在智慧型手機尚未誕生,社群網站也不發達,全球化更尚未吞噬各地的年代,紐約和台北在各方面來說,都相差得很遠。沒有網紅和旅遊達人事先暴雷,在第一手的親身體驗中,那是一個好容易就能獲得嶄新體驗,並刷新價值觀的時代。
第二次再踏進時代廣場,一眼瞬間十八年。世紀的數字往上跳,我從後青春期邁向中年。生活的據點搬遷至東京,另一個常被人稱羨的繁華都會。這些年走過的國家,見過的世面開闊許多,再回首時代廣場,沒有過往處處驚喜的震撼,更多的是時光對照的感觸。
Time Square的緣由來自於《紐約時報》,照理說應該中譯成「時報廣場」更為貼切,但說成「時代廣場」也積非成是成定案。我倒是喜歡這個將錯就錯的翻譯,因為這裡真的記錄著跨越好幾個時代的歷史記憶,無論是世界的、紐約的,或是遊客的。像我這種跨過青春時代,隔了十八年還有幸舊地重遊的旅人,時間感自然不在話下。
在廣場上邊走邊看,那些賣著大同小異的紀念品店,印著NYC卻都不是美國製的T恤、磁鐵、馬克杯、地標裝飾品或筆記本,年輕時真是買了不少,但這次卻一間也沒進去逛。把省下的錢多吃一餐美食,多買包咖啡豆,身心愉悅了最實際,還不會造成囤積的負擔。這算不算是一種長大了,成熟的證據?
頂多就是拍拍照吧。從前擔憂膠卷底片不夠用,很困擾,拍得錙銖必較;現在是一不小心就拍太多了,也困擾,回旅館後得花時間篩選出滿意的一張,修圖上傳。
●時代變化中更迭的廣告招牌
時代真的不同了。佇立在時代廣場,三百六十度環顧視野,想起那個懸在外牆上冒著煙的日本合味道杯麵,不知何時已被時光吞沒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韓國和中國各行各業的廣告。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投放廣告,當然所費不貲。據說時代廣場出現的最高廣告價格記錄,是Google曾租下一面約八層樓的廣告牆,一個月耗資近七千萬台幣。就算比較邊緣的看板位置,平均的刊登「一般價」大概兩週也要台幣五百萬。
在最精華位置的廣告,因費用高,出現的多還是知名大廠商,不過,環繞在核心位置周圍的小廣告,這幾年開始讓時代廣場的廣告風格大為轉變。
有很多中國廣告代理商買下小塊螢幕的廣告權,再以五到十秒為單位,宣稱只需五萬台幣左右就能登上時代廣場,薄利多銷給中國境內的客戶。這些客戶刊登的商品,不是針對美國人的,有些甚至根本只寫中文,目的只是過水加持罷了。影像傳回中國國內,可宣稱是榮登時代廣場的人氣品牌,最終是為了內銷。
另一種近年來出現最多的廣告,是中國粉絲集資為偶像慶生的廣告。粉絲不願自己鍾愛的偶像輸給其他人,自掏腰包大打廣告戰,也算是強國奇聞。途經的幾個西方遊客抬頭看,問彼此那些人是誰?沒人答得出來。一臉茫然,名符其實寫滿了黑人問號。
從前靜止不動的霓虹招牌,現在是一個比一個尺寸還誇張的LED螢幕,炫目的畫面不斷抽換,活像人生的走馬燈。記憶中,當年夜裡最閃亮的招牌,該屬維京(Virgin)唱片行或是華納兄弟商品店吧,如今已不見蹤影。
時代變了。以前曾流連在維京唱片裡,試聽過許多稀奇古怪的CD唱片,現在拿出iPhone就能在串流音樂平台上隨時隨地找到想聽的歌。
●時代洪流中的STRAND BOOKSTORE
時代怎能不變呢?唱片行一間又一間的消失,CD一年恐怕也沒買到一張。倒是更古老的書籍,賣紙本書的書店,雖然在視聽媒介的列強環伺下亦是奄奄一息,但似乎還比唱片行的下場好一點。只是書店不能只是賣書而已了,得靠兼賣各式各樣的商品來補貼營收。特別是知名的老書店,針對前來朝聖打卡的遊客,走進書店或許不會買多少書,但至少做些印著書店名稱的原創紀念商品銷售,也算雙贏的皆大歡喜。
其中,1927年創業的「STRAND BOOKSTORE」是紐約最具代表性的獨立書店,最初座落在紐約第四大道上,後來搬遷至靠近Union Square的地方。因歷史悠久,聲名遠播,過去除了賣書收益以外,還能依靠舉辦講座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購買紀念品營生,然而二〇二〇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遊客和顧客同時歸零,一度陷入存續危機。紐約愛書人聽聞慘況,在推特上發起拯救STRAND BOOKSTORE運動,在疫情中戴起口罩去買書,店門外出現難得一見大排長龍的感人場景。
第一次去紐約時,去的多是像「Barnes&Noble」這類型的大型連鎖書店,第二次造訪時,則特別喜愛走訪獨立或二手書店。STRAND BOOKSTORE自然也在我的行程中。書店從裡到外的裝潢,有著一張樸實的臉,不因為其外表過度亮麗而搶戲,將書店的主角身份,還給書籍本身。一間幾乎看來像圖書館風格的書店,在台灣或日本,已經愈來愈少見了。愛書人來這裡不是為了「逛」書店,而真的是找書和買書吧。
慚愧的是旅人的我,多少也是抱著朝聖之心而來的。確實最終沒購入任何一本英文書,只好買些書店印製的書袋和明信片聊表支持心意。
STRAND BOOKSTORE跟其他知名的書店一樣,在店內販售印著店名的原創商品,滿足粉絲和慕名而來朝聖者。從書袋、背包、托特包、小包到筆袋等,竟多達一百五十款以上,絕對是我見過擁有最多原創商品的獨立書店,真是徹底善用了它的響亮名聲。
●時代的風潮
老書店要闢出新的生財之道,否則很難存活下去。於是,在時代廣場上最醒目的位置,STRAND BOOKSTORE開了一間名為「STRAND KIOSK」的小攤位。店開在這裡,客層目標當然不可能是愛書人。針對觀光客的口味,小攤位上擺滿紐約的旅遊紀念品、明信片和地圖,當然也有他們書店的原創商品。不過在這年代,有了Google Map誰還會買地圖呢?而明信片想必也很少人寄了。至於書,還是有的,在攤位一角靜靜躺著。倘若真有觀光客佛心來的挑了本書買,對書店來說當然也是好事,雖然駐足腳步的人,大多還是為了挑一雙印著紐約的徽章、衣服或襪子。
然而,有人並不喜歡這個光景。大半輩子都居住在紐約的幽默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在Netflix紀錄片《假裝我們在城市》裡曾踏上時代廣場。愛書人的她,在「STRAND KIOSK」攤位前感慨萬分。
「你覺得把書帶進時代廣場這樣公平嗎?我覺得這樣對書不公平。」
在鏡頭前,弗蘭毫不客氣地質問攤位上的店員。
「嗯……妳說得對,不過書本沒有發言權。」店員尷尬地回應。
弗蘭認為在觀光客才會流連的時代廣場中央,你擺了一個書攤卻沒辦法賣書,只賣T恤什麼的紀念品,對於書來說真是一件傷人的事。
「我們賣很多袋子……我們也有賣書。」店員試著辯解。
愛之深責之切。對於從小到大,只要書一不小心失手掉在地上,撿起來就會立刻親吻書本的弗蘭而言,一切的情緒只是因為她真的愛書,愛STRAND BOOKSTORE,不忍一間書店淪落到時代廣場變成觀光土產店。
可是,世界總以我們難以預料的方向變化,許多事雖然不那麼甘願,但為了維持下去,也只能夾縫中求尋改變而做了。
就像誰會知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一百一十四年來,時代廣場會首次遭逢一個沒有任何遊客在場的跨年之夜呢?既然不願停辦,那麼也只好順應時勢而改變,用線上倒數計時的晚會,繼續維持傳統。
因業務之需,搬回到和歌山鄉下的前輩川桑,不知道在網路上看見空無一人的時代廣場跨年夜,心底會湧起怎麼樣的回憶與情緒?我忽然間想到他。同時我也在想,歷經一場疫情之後,即使在國境解封的未來,我和時代廣場的距離也將愈來愈遙遠了。
世事無常,時間太少,世界太大,我還有更多該去而未去的地方。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重返時代廣場,在夜裡,抬頭看見四周的廣告螢幕,播放著我相隔十八年的兩次曼哈頓旅行畫面。
我看得正起勁,可是不一會兒,時代廣場突然大停電,陷入一片漆黑。再度恢復光源時,廣告招牌全被替換成陌生的面孔,那些粉絲團為偶像集資的廣告。
我離開時代廣場,忍不住又回首看了一眼。
螢幕中青春的臉孔閃爍著,彼此交錯,在時代廣場上誰都想要領一個時代的風潮。我仔細辨認了一會兒,卻覺得看久了全太相似,像一個模子打出來的拓印,不斷重複轉印,直到漸漸失去了清晰的輪廓。
★更多照片請點選連結 https://wp.me/p6anwi-OJ
#旅人的形狀 #如果可以再出發
#世界 #紐約篇
#新文首刊
#張維中散文
處處吻念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處處吻念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靜岡喔嗨唷!」新書介紹
訪問:Kayo
本書特色:
★ 5種方法賞遊富士山
富士山不僅是日本第一高山,也是許多藝術作品與信仰的泉源,日本的重要象徵。本書介紹4個可以清楚觀賞富士山的地點及周邊玩樂:在日本平搭纜車拜訪久能山東照宮、騎腳踏車漫遊三保半島、清水港搭遊覽船順遊櫻桃小丸子主題館、到朝霧高原參拜最高信仰——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各處看見的富士山風情萬種,令人驚歎!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方法,如果你體力充足,想一登富士山望天下,本書也詳細說明了4條登山路線與注意事項,幫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 交通票券大解析
介紹從日本各地如何前往靜岡,並針對靜岡境內的交通方式詳細說明。解析靜鐵電車巴士一日券、富士山滿喫券、伊豆多利夢乘車券等13張實用交通票券,附上票券使用範圍圖與建議玩樂路線,一目瞭然,有助於讀者規畫最適合自己的靜岡之旅。
★ 縣內4城散策導覽
收錄靜岡縣內4城「靜岡市」、「三島」、「熱海」、「御殿場」的人氣景點、歷史古蹟與老字號必訪餐廳,附上城市地圖供讀者參考,完整標示附近地標、景點,絕對不怕會迷路。作者還針對靜岡市區精心規畫了「駿府城下町散策」、「街道與建築歷史散策」,跟著走,就能感受最真實的靜岡情懷。
★ 豐富多元的靜岡特輯
德川家康在駿府(現靜岡市)度過了三分之一的生涯,對靜岡有重要貢獻,許多古蹟內都留有他的蹤跡;《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的故鄉是靜岡清水,區內處處可發現小丸子可愛嬌小的身影;伊豆仙人掌公園裡的水豚君、SHIZUOKA HOBBY SQUARE各式各樣的塑料模型,擄獲大小朋友的心,是親子同遊的好去處……透過各種主題的特輯,讓你更深入了解靜岡,提供不同的行程選擇。
★ 道地美食哪裡吃
靜岡縣內的駿河灣是日本最深的海灣,漁獲相當豐富,每一個漁港皆有不同的海鮮特產,沼津港的竹筴魚、由比港的櫻花蝦、清水港的鮪魚、用宗港的吻仔魚,都是到靜岡必嘗的美味!不喜歡吃海鮮的人也別擔心,靜岡煮、濱松餃子、富士宮炒麵、山藥泥拌飯等國民美食,道道美味又驚喜,要吃就吃最正統的老店!
★ 實用資訊小專欄
共有3種資訊專欄:「豆知識」介紹歷史文化小故事,「台灣人の1人靜岡案內所」收錄旅遊小撇步、作者的私房推薦,「貼心小提醒」則是旅途中大小事的重要叮嚀。出發前記得細細研讀,做好準備,也增添旅遊樂趣哦!
★ 特別收錄「伊豆多利夢乘車券」玩樂指南
伊豆半島三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與山海奇景,是吸引許多人到靜岡旅遊的原因之一。伊豆多利夢乘車券分為「黃金路」、「山葵路」與「富士見路」3條路線,可搭乘渡輪、電車、公車,暢遊不同景點。本書詳細介紹「伊豆多利夢乘車券」使用範圍的景點資訊與推薦順遊,讓你輕鬆在伊豆半島趴趴走!
作者簡介:Kayo
高雄人,因父親工作常常出差靜岡,與靜岡結下不解之緣,立志成為最了解靜岡的外國人。靜岡縣立大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在靜岡就職。看著富士山9年,靜岡就是第二個家鄉。
任職於靜岡鐵道期間,與觀光單位致力推廣靜岡觀光,負責企劃並設計靜岡旅遊商品,常常策畫與接待部落客採訪團,最後自己也當起了小編。
目前任職於東京的外國旅客訪日旅遊電商平台,假日返回靜岡充電,透過粉絲專頁持續分享觀光資訊給正要出發的旅人,也與去過靜岡的旅人一起懷念靜岡的美好。
處處吻念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好像在他的概念裡面,就只有「黑」跟「白」;「是非」是非常分明的。而這個「黑」跟「白」之間,是沒有任何的模糊地帶,沒有「灰階」。
他不僅是這樣子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他還把這樣的標準,套在他身旁能接觸到的每個人身上。
有時候,你會覺得跟他在一起相處挺好的、挺有確定感的;但是有時候,你卻會覺得好像是被他綁架了,而這個綁架就叫做「道德綁架」。
比如說吧,你可能去吃了一頓大餐,然後貼上社群網站。於是呢,他就在下面留言,他可能是一個非常關注社會福利議題、非常關注弱勢的一個人。
他可能就留言說:「你知道嗎?你吃大餐所花的費用,可以餵飽多少個非洲的孩子,讓他們避免飢餓,甚至於活下來?」
在你看到留言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想必很複雜吧!你似乎沒有辦法說他是錯的,但是呢,你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而且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對在哪裡。
如果你被這種人毒害過,或者是你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那種人,有沒有毒害別人?沒有關係,先跟你講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喔,有一個國王,非常重視幹部、非常愛惜人才。
他就對宰相說:「古往今來,所有的政治幹部,都是拿著儒家的教材自修而成,但是過往的這些人才,都是自己閉門造車。」
「所以呢,我現在要進一步要成立一個訓練機構,造就這些政治人才。」所以訓練班成立了,非常多人參與。
國王呢,每隔十天就親自前往,跟這些人訓話。講的是三皇五帝啊、四維八德啊;過了一年之後,學員都結業了。國王親自頒發畢業證書,然後按照各自的狀況,去派與他們官職。
國王還特別召見了第一名畢業的學員,這一個人25歲,形象非常的好、也非常的聰明、心地也非常的善良。
他的每一個考試科目都拿了滿分,而且呢,他把國王的每一次訓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如果你是國王看到這樣的人,當然是龍心大悅、印象深刻。
所以囉,大家都公認這個學員是狀元,而這個狀元到了吏部,就是負責管理官職的這個部門來工作。
他工作非常的努力,但是過了不久,他跟上級因為對於這些官吏的考績問題,發生了爭執;他認為上級的行事風格,違反了國王的訓示。
那這件事情鬧到國王也知道了,於是國王就說:「他在吏部,沒有好好發揮的空間,那就把他調到戶部,管理戶口。」
接著呢,他在戶部幹了幾年。每一年呢,因為稅賦公平的問題,而都跟戶部尚書、他的頂頭上司做很多爭執跟討論。
他還引用了國王在訓練班講過的話,堅持要戶部改變很多的制度跟規則,讓這個戶部尚書喔,感覺到非常、非常的頭痛。
所以呢,又鬧到國王那裡了。國王很無奈,所以呢,把他調到工部,負責工程建設的部分。
他在工部又做了幾年,他訪查了很多的弊案,一口氣舉發了六件工程的舞弊,三件工程設計的錯誤。
這工部尚書嚇壞了,以為國王派人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呢,他連忙磕頭謝罪,還要辭職。
而國王呢,慰留工部尚書,接著又把狀元掉到了兵部。就這樣子喔,這個狀元幾乎所有的大衙門都待過了,也到了四十多歲,可以說是一事無成。
終於有一天,國王又召見了他,國王還是很疼愛他;所以,用一種家長的口吻開導他,跟他說:「你的年紀也不小了,經歷了這麼多的歷練,為什麼依然處處跟人格格不入呢?」
你猜這個狀元怎麼說?他跟國王說:「陛下,我就是按照你的話在做的啊!這一切都是你教我的啊!」
結果啊,國王一聽馬上板起臉孔,從此以後就不甩這個狀元了。這狀元非常的苦悶,於是呢,他找個算命師算命,把他心裡的話都對算命先生說。
最後呢,他嘆了一口很長、很長的氣,他說啊:「我都照著國王的話去做,可是呢,我卻混不下去。」
這個算命先生哦,看著這一個狀元看了很久,終於開口告訴他,他告訴狀元說:「國王他老人家,也不能按照自己說的那些話去做啊!他如果照著自己說的話去做,他老人家也混不下去喔!」
好的,這個故事跟你說到這裡。如果回到今天的開頭,我談的那樣的人,用非黑即白的角度,看待所有的人事物;在心中呢,有絕對的標準、絕對的對錯。
我說喔,這樣的想法,拿來當成是自己性格,跟修養上面的修煉非常的好。但是呢,如果把它拿來去要求別人,那他很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狀況。
除了像這個故事裡面,談到的這一位狀元之外,其實他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他幾乎是活在一種叫做「真空的認知」。這個狀元他知道的對跟錯,他有放到實際的現場,去執行、去操作嗎?
其實我自己是個創業者,我很清楚,我心中當然有所有事情的最好標準,最對、最應該要怎麼做。可是公司要前進,大家要活下去,我在過程當中,我是必須要妥協的。
而妥協的過程當中,我怎麼樣不偏離自己的信念,又怎麼樣能夠維持我的方向,一直朝向我要去的地方。這中間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選擇,也需要有很大、很大的彈性啊!
就像是一個醫生的訓練,為什麼要有實習?如果你把醫學院所有的書讀完,全部把它背起來你就會行醫。那我說實在的一點,現在的死亡率應該會很高吧!
為什麼要實習呢?因為你只有實習,才會知道現場發生什麼事。
今天你要幫一個病人去做治療,他有太多、太多現場的狀況,它不是傷口固定在那裡的。可能會有病人的感受、有他的喊叫、有家屬…等等的部分。
那更不要說,這一個病人本身跟你在教科書裡面,學到的那些典型狀況有差異的部分。人啊,是有很多的個別差異;更不要說人群跟團體了。
所以呢,千萬不要陷入一種「真空的認知」,更不要拿自己在真空認知底下,所學到的對或錯來要求別人;這樣子很容易就會變成是一種「道德綁架」。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道德標準,你所學到的對跟錯,當成是一種自我的修養。這也就是「律己以嚴,寬以待人」的最重要關鍵。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程,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