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完成
《千年一問》的文化版面時
渾然不知
人生會有大變動
記者生涯一個月後
就要畫下句點
一切來得突然
但我慶幸自己在看完
《千年一問》的第一版本時
就完成了這次採訪
將近半年後
再次看了 《千年一問》
我很驕傲
自己即時做出歷史見證
以下是專訪全文
文化週報》女導演的千年一問—王婉柔用魅影召喚鄭問博物館
2020/04/18 專訪◎藍祖蔚
鄭問畫作在故宮展出時,號稱《千年一問》。鄭問過世三年後,導演王婉柔拍攝的《千年一問》紀錄片也完成定剪。 認識他的朋友,會讚嘆電影中雖然無法訪到鄭問,從頭到尾鄭問彷彿就在身旁;不認識他的粉絲,也可以在看過兩個多小時繁花似錦的影像後,明白何以大家要稱他千年一問,因為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了。
藍:傳主已經過世的紀錄片容易變成導演自說自話,加上傳主低調,生前留下的影音資料有限,艱難指數更高,而且拍攝之前,妳並不認識鄭問,怎麼會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又怎麼敢接下這個工程?
王:或許就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吧,兩年多前,監製王師問我有沒有看過鄭問,我回答說沒有,他就要我趕快Google一下,我找來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東周英雄傳》,翻著看著,耳旁就響起了馬叫的聲音,那是以前從來沒有的經驗。
鄭問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畫好,更在於他的古典取材,我念的是中文系,鄭問又擅長古典故事,從史記到戰國策到東周,共鳴感本來就高,接下來我又去找時裝的《深邃美麗亞細亞》,應該是我看過最怪的漫畫了,當下的反應就是天啊,究竟鄭問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可以畫出這麼怪又這麼迷人的東西?就想來挑戰。
鄭問2D銀幕現身 故宮看展魂兮歸來
藍:不管認識不認識,看過《千年一問》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好像進入鄭問博物館的讚嘆,視覺華麗,凸凹陰陽的刻痕鮮明,有如看到了鄭問的立體雕像。更有趣的是妳創造了一種魅影般的意象與敘事詩意,到處都是意外與驚喜。
王:我的上一部作品《擬音》,討論的是電影中的聲音,這部《千年一問》念茲在茲的就是想在畫面上有突破。攝影師韓允中看到鄭問的畫作原稿時,就立志這部片要拍到讓觀眾目不暇給,要跟鄭問的畫拚了,有鄭問畫作在前,視覺風格不能遜色。
鄭一生經歷崎嶇起伏,再加上人已過世,只能靠眾人回憶來拼湊身影,難免會陷入孰真孰假的困惑,還好,眾人口中的鄭問滿一致的,只是我會自不量力地想:要不要談到台灣漫畫史?要不要把1980年代的氛圍著墨多一點?最難的是在還沒有理出頭緒之前,鄭問故宮展就要開展了,錯過了,就沒能再補拍,所以我逼問自己:要拍什麼?要怎麼拍?當下的念頭就是要做2D動畫,而且找鄭問的兒子來演鄭問,要他模擬鄭問也來到故宮看自己的畫展,因此才能拍出鄭問也在現場看展的律動。
藍:採用2D動畫,讓鄭問重現銀幕,這款美學選擇很「鄭問」,因為很多漫畫主角的長相根本就是鄭問本人的翻版,畫中有他,電影中也有他的動畫身影,鄭問在天之靈應該也會對妳的巧思露齒一笑!
王:我要求這個2D人物,要一看就知道是畫像,是很虛的影像,就貼在實景上,我透過這個方式表現鄭問,透過2D動畫比對他的畫作,請教大家一部沒有傳主的紀錄片究竟能掌握多少真實?我看的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受訪者描述的鄭問都是真的嗎?回憶有過濾或誇大嗎?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有答案,因為我沒有真的見過他本人。
電影的第一顆鏡頭就是從鄭問心肌梗塞倒下的那個書桌開始,樓下有工作人員正在拍攝訪問鄭師母,但是另外有架攝影機就從那個位置站了起來,你看見了一位外型有點像鄭問的2D人物沿著樓梯走了下來,我從未點明他是誰,或許是鄭問的魂魄,也或許只是想像中的鄭問,想要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我用了超廣角的鏡頭來拍攝這個有點魔幻的時刻,鏡頭走經狹小的樓梯間有點快要撞牆的近視感,再神秘又優雅地悠悠繞行工作團隊身後,開門走出戶外,希望真能創造一種魅影流動的感覺。而且,不只開場,凡走過,必有鄭問,從香港到故宮,都有同樣的律動。
藍:2D動畫出現時提供了一種換口氣,深呼吸,繼續看下去的能量,這種魂魄猶在的拍法很奇特,很迷人,而且是一以貫之,最初怎麼想到魂魄依舊在的這個點子?
王:我看過一部法國動畫片《魔術師(The Illusionist)》,主角闖進一間電影院,銀幕正放映著法國導演賈克.大地的電影《我的舅舅》,也就是真人和動畫同步存在,鄭問的作品就適合這樣子的做法,因為這個2D版鄭問,有如一位畫中人正看著我們在拍片,這一切或許也是因為我們在現場一直感覺到鄭問跟我們同在……
說話寫信找大師 有如鄭問降臨現場
藍:真的同在嗎?
王:現場沒有發生什麼靈異事件啦,只是特殊體質的人三番兩次都感覺到鄭問就在現場,所以我們會試圖跟他講話,我則是不時寫信給鄭問,把我的感覺或疑問逐一寫下來,那是一種抒發,一種反芻,也是一種治療,寫完信,既無法投遞,也得不到回信,然而冥冥之間你就比較能夠走下去。
藍:信件內容能分享一二嗎?
王:每封信都會以敬愛的鄭老師開場,輕聲問著我是否不停在對鬼魂說話?投石於井,一切需要我自己找答案。問他你是否在圖書館內,今日,與我們同在,看著聽著我們如何用攝影機和錄音機建構你……我該傳遞什麼剪輯什麼建構什麼,給世人什麼你的樣貌?我相信你與我們同在,一如你現在很可能坐在我的身後……還是,我自始至終都駛錯了方向?如何輕鬆一點? 我不知道。我只能掌握當下。
我也會喃喃自語似地寫下……關於紀錄片種種,關於電影理論,甚至過去很多經驗,這次幾乎不適用了。很濃烈的情感主宰了一切……也會試著想問他:電影會長怎樣,你是否也好奇呢?
畫中人都是鄭問 英雄映照人生哲學
藍:《千年一問》拍攝工程浩大,先後走訪了日本、香港和中國,逐一重現鄭問曾經風光、逐夢及夢碎的場址,這種認真與堅持,很接近鄭問本人?
王: 電影其實是無數淚水換來的,一開始,日本人不太開心,因為我們從故宮展開幕時就把握機會先做訪問,架好攝影機就要搶拍,然而日本人講究細節與禮數,事先不但要擬好題綱,層層送審,還要說清楚受訪影片未來要怎麼用……剛起步的我們有點手足無措,場面一度僵住了,幾度懇談,我和監製更不時泣訴心聲,表達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鄭問,以及日後映演若有盈餘,一定會回饋鄭家人……日本人才打開心房。
有過這次文化碰撞後,我選擇做預訪做足功課。開拍前,先到日本探勘可以拍攝的場景,更逐一拜會預定的受訪者聽他們細述鄭問,熟讀翻譯逐字稿擬定拍攝重點,才二度前往日本正式拍攝。講堂社新泰幸先生看到了我們的用心,一路陪著看著,主動幫我們打點大小事,不但拍到了很有大正風格的舊辦公大樓,原本日本漫畫家受訪時都有行情價,而且價格不菲,也因為他的協調,輕快達陣。尤其看到講談社編集長栗原良幸拿出厚厚一疊有關與鄭問合作的歷史檔案時,你就能感受到日本人的認真。
藍:《千年一問》揭露了很多鄭問的創作秘辛,妳不但找出《三少爺的劍》說明他的素描源頭,更點出不少角色依稀都可以辨認出鄭問的影像,都藏有他本尊,所以片中出現的動畫身影,剛好也呼應著鄭問無所不在的小自戀?而且第一場戲是鄭問高中同學在講他的自畫,片尾也是鄭問的自畫像,自畫像顯然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王:鄭問說過,畫中的每個角色都是他自己,他會把他的悲憤或厭憎都畫進畫中,他就是這麼奔放地把自己投射進作品的每個角落,才會給人無所不在的感覺。
鄭問的面相一直在變。高中期的鄭問,若不做箭頭標示,誰都認不出來。自畫像代表著畫家怎麼看自己,是對著鏡子畫?還是拿著照片描?不同的呈現方式,是否反映著他的成長?片子以自畫像始,又以自畫像終,我的想法是不管怎麼解釋,受訪者怎麼推崇,都遠遠不如從自畫像來認識,真正的鄭問就在他的自畫像之中。
藍:其實,片尾還有一幅自畫像,精準一點說是張照片,是鄭問在畫室中作畫,持筆含笑回眸的照片,放在故宮展的出口處,粉絲、好友、夥伴參觀完後,都會從照片前走過,形成有趣的生死對話,大家是來看鄭問,照片中的鄭問同樣也在看著這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尤其是鄭問的眼神那麼神采奕奕,散發著想和大家對話的火光,非常立體。
王:讓電影活起來,讓鄭問的作品也能活起來,就是我最希望達到的目標。我特別感謝剪接師陳曉東,他從巨大的影像素材中撈到了這顆鏡頭,其實畫面很短,只拍到了日本友人匆匆走過的一瞬,因此還特別放慢速度,經過這麼特殊的處理,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鄭問的笑容,達到了畫家與觀眾的對話目的。
認真研究過鄭問後,我發覺他的畫技可能花俏,編劇與敘事卻很古典,不會玩那種時空錯置的穿越戲,他堅持只要好好地說好一個故事,就夠動人了。鄭問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很在乎道德或禮貌,有道理的事情就會堅持做下去,作品中對英雄的定義也會變成自我要求的準則。
章回手法有巧思 重現大師文學氣質
藍:提到古典,你把電影分成九個章節,從《冰中的火焰》開始,一路還有《八眼醒來》、《驕傲的蜘蛛》、《好善良的蛤蟆精》到終話的《花開了》,帶有古典章回小說的欄目趣味,只是用字遣詞又非常新潮另類?為什麼?
王:鄭問是文學性很高的創作者,所謂的文學性不只是他擅長改編古籍經典,以《深邃美麗亞細亞》為例,這本漫畫的結構是先有話名欄目,翻頁之後才會看見漫畫,欄目文字容易勾起聯想,例如《好善良的蛤蟆精》會讓人去想蛤蟆精到底長什麼樣子?又如何善良?他在文字和圖像的搭配上顯然有過深思熟慮,角色的對白台詞,也都是他親筆寫下的,很有鄭問風格:乍看直白,卻又富含有趣的隱喻,很吸引人一路看下去,加上這個文字特色以前沒有人討論過,所以就成為我的表現重點了。只是後來的欄目名稱擴大取材範圍,不再局限《亞細亞》,還包括《戰士黑豹》與《大霹靂》。篇名來自他的創作,卻由我選擇放在哪一話,就有一種我跟鄭問錯身而過的感覺。
藍:《千年一問》一共採訪了54人,有獨訪,有聯訪,然而受訪人物出現方式都不一樣,鏡位既不重複,光影也不刻板,獨訪莊重,聯訪有趣,鬆緊參差之間很有巧思,很有漫畫格式任意伸縮的自由彈性,妳怎麼想出這種風格?
王:攝影師韓允中會先問我想怎麼拍,然後提出可以加分的拍法。既然受訪者這麼多,畫面上不求變化,看過幾回就一定會膩了,所以即使是同一個人,我至少拆成兩個地方拍攝,不同議題就要找出對位場景,創造不同的視覺感,找到對的氣氛,讓觀眾更有感受。但要這樣操作,前置準備就要大費周章,現場要找場景還兼打燈,時間又緊迫,這麼高密度的作業要求折殺了我的團隊。
藍:鄭問進故宮開展是漫畫界的大事,然而藝術界卻出現一些雜音,妳的紀錄片略過了這個議題,呈現的都是讓人感動的盛況,是不想碰,還是另有考量?
王:主要是怕離題太遠。我請教過故宮的三個單位,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研究員都對鄭問的用功與用力給予高度肯定,只有書畫組認為鄭問雖然擅用毛筆,然而畫風與傳統水墨無關,不願多談。
故宮的青銅器專家一輩子都鑽研其中,一看見「東周英雄傳」的封面,立刻就可以指出主角頭上戴的帽子其實是鄭問借用了哪個朝代的文物,但是鄭問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是只會複製或重畫,例如他可以把傳統的壅不落痕跡地轉化成為帽子,而且古文物上的花紋經過鄭問拆解轉化,組合排列出新貌,讓他們佩服又感動,鄭問不是抄襲,而是把這些死文物都活化了。因為你不會活用國寶,它就只能硬邦邦地晾在那兒發呆,鄭問不是瞎用亂用,而是理解消化吸收之後,賦予這些古典多重意義或象徵,讓文物得到了新生活力,鄭問的活用或許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再來從骨董中找尋更多東方元素的靈感,年輕人透過漫畫看到了青銅之美,在美的召喚下願意去認知青銅時代,不是更有意義嗎?
有位甲骨文研究員還指著《鐵血三國志》的圖告訴我,鄭問花了不少力氣去鑽研甲骨文,除了會變造新字,還會偷偷在其中藏進一個「問」字,用得既巧又妙,讓人會心一笑,近來歐美流行的中國元素都還在紅色或者龍鳳的表象層次上打轉,鄭問早就超越了他們。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讲过很多关于道家、道教的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各个教派的形成、奇幻的故事、神话、传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所有我们今天能讲得出的主题,其本质都是时过数千年历经百千万劫残存的碎片,都是水面之上的可见之物,也都只是“道”这...
蛤蟆精 在 聖小柔 X 貓頭鷹小姐 Miss. Ow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你不要再挑戰我了
我要送你去演戲說台灣了喔😑
(蛤蟆精什麼的~)
蛤蟆精 在 E家愛吃愛旅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錯覺嗎?這穿搭跟後面的大樹根怎麼有種『台灣民間故事-戲說台灣』的feel? 什麼聖王公鬥蛇精之類的。。。🤔
豆哥是個老實人,過年前剛跟家人搬到汶水村。。。汶水村裡有一口很出名的老井,據說底下住了一隻千年蛤蟆精跟一隻青蛙。蛤蟆精很常取笑青蛙是井底之蛙。。。
蛤蟆精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讲过很多关于道家、道教的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各个教派的形成、奇幻的故事、神话、传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所有我们今天能讲得出的主题,其本质都是时过数千年历经百千万劫残存的碎片,都是水面之上的可见之物,也都只是“道”这个神秘文化的冰山一角。这水面之下不知道还有多少珍贵的内容或遗失损毁、或深埋于地下、或在一个神秘的小圈子里秘不外传。1899年一位叫做“理查德威廉”的德国传教士来到山东青岛,期间四方游走,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创办书院翻译经典。你随便瞄一眼他翻译过的书单就能明白,他对中国的儒道文化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和喜爱。论语、诗经、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此外还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吕氏春秋等等就这么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汉学家。
忽有一日理查德威廉偶得一梦,一位胡须花白、目光温和、仙气飘飘的老者来到面前对他说:那里有一座高山,你应该去看看!说话间转身便走,理查德威廉赶紧追问说:什么高山?你是谁?老者回头说“崂山”这梦就醒了!他自己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明白什么意思!所谓的崂山是指那座高山,还是老者本身呢?完全不懂!几个月后,理查德威廉与当时的山东巡抚“周馥”会面,协调当地办学事宜。周馥给予理查德威廉汉学功底的评价是:学问精通但对深层奥义的理解尚浅…他说你去请教那些民间的教师、学者没用的,一定得有一位儒道双修的国学杂家给你做指引才行,于是周馥将一位大隐于朝堂的“神人”引荐给理查德威廉。此人便是晚清学部大臣“劳乃宣”,劳乃宣表字季瑄,道号韧叟。深通儒道两家文化,理查德威廉一见劳乃宣便失声惊叫,说这就是我梦中所见的老人啊!原来劳乃宣的姓氏,正是因为祖上移居崂山而得。这不是故事啊,这是真实的事件。理查德威廉回到欧洲把这件事儿讲给荣格听,才有了后来荣格提出的共时性原则。最典型的就是我在心里想着一首歌,诶!突然旁边一个人唱上了,而且正好是我刚刚想到的那句。或者像事件中讲到的,梦境的经历在现实中发生。还有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那句:说曹操、曹操到。好,再回到理查德威廉!劳乃宣也对这位深爱儒道文化的德国青年十分欣赏,理查德威廉便当即拜师,同时也拥有了一个非常符合儒家思想的名字叫做“卫礼贤”他也坚信将中国文化引入并影响西方世界是他这一生的宿命。此后数年间,卫礼贤便在恩师劳乃宣的指导下分别翻译了“周易”“道德经”和我们今天要重点讲述的道家内丹长生经典“太乙金华宗旨”。
此书相传为唐代八仙之一的纯阳子吕洞宾所著,但其中核心奥义早已在华夏大地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秘密传承、师徒相授了数千年,最早可追述到春秋末期的关尹子,也就是说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不但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还秘密传授给关尹子“内丹”的修行法门。历经鬼谷子、黄石公、张良、张道陵一代代传到钟离权、吕洞宾,再传到王重阳以及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世界,王重阳于华山论剑力挫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绝顶高手,成为天下武功第一人。我们最熟悉的“一阳指”,在转瞬间破除欧阳锋的蛤蟆功,使其二十年间不敢踏入中原半步,甚至再听到王重阳三个字内心都会充满恐惧的阴影,而一阳指源源不断的强大内力,正是来自于一种叫做先天神功的功法,看完太乙金华宗旨之后小伙伴一定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金庸笔下的先天神功。在王重阳之后的数百年间此书一直行踪成迷、时隐时现。直到乾隆年间,一位无名道士在北京琉璃厂逛旧书摊儿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了半部发黄掉渣的残卷,几日后拿给同道的好友显摆,说诶你看找到了啥…朋友一眼看傻了,因为正好他手里有残缺的另外半卷,书的字体、规格、大小、年代都不一样,但是内容恰巧能对起来,这本书就好像生出了主观意念一样,仿佛是自己选择在这一刻重返人间。两人开始召集各路好友,筹集资金、重新编撰开版印刷,才又到了劳乃宣手中。卫礼贤回到德国之后将一系列翻译手稿一一成书出版,其中的太乙金华宗旨也因此瞬间风靡欧洲,当我们之前提到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看到此书之后,就突然想通了很多困扰他多年的学术问题。并与卫礼贤一见如故,又在翻译手稿之外用心理学的视角附加评述最终成书取名为“金花的秘密”又分别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韩文等等十几种语言…直到1990年代,这本书才重新从英文和日文的版本,翻译回中文,才又被我们关注到。原来欧洲人早在100年前,就已经按着道家的内丹功法“修仙了”,全世界都知道,就咱自己不知道!那接下来就讲一讲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全书共计十三篇,第一篇:天心、第二篇:元神识神、第三篇:回光守中、第四篇回光调吸、第五篇:回光差谬、第六篇:回光验证、第七篇:回光活法、第八篇:逍遥诀、第九篇:百日筑基、第十篇:性光识光、第十一篇:坎离交媾、第十二篇:周天、第十三篇:劝世歌。这整部著作的章节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回光”!这也是整部书最最重要的核心。所以只要你参透“第三篇:回光守中”,你也就明白了太乙金华宗旨核心的奥义,剩下所有的篇幅全部是围绕着这一篇展开的。壮哥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大家捋顺脉络。这会让小伙伴自己读书的时候更有条理,更容易读的下去。但接下来所有的解释,都是我个人的理解和对他人理解的认同。不一定正确,但好处是你可以将我的理解作为思考的参照和地标,这也会让你更容易产生新的感悟。那么什么叫做回光守中?区区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有多个层次的含义。要了解这四个字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元神、什么是识神。第二篇开篇吕祖说: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只有元神真性才是超越时空的存在,人的精气可以随着天地的衰败而衰败,但元神始终存在,元神就是无极,创造天地的也是无极。诶!几乎跟木内鹤彦描述的一模一样,意识脱离身体之后可以穿越时空,意识不就是元神真性吗?那种被超大意识体吸收的感觉,超大意识体不就是无极吗?每一次曲绕,都会产生一个三维空间。不正书中所言:元神即无极,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吗。所以要么是木内鹤彦和吕祖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情,要么就是木内鹤彦看过金花的秘密。
那元神与识神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心理学家荣格将元神描述为“潜在于集体无意识领域的本来自我”是一种无思维但高能量的存在。而识神就是人的意识,是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所以按他的说法元神更接近于与生俱来的天性与神性,识神更接近于后天培养的认知与经验。如果我们再回到木内鹤彦对于“超大意识体”的描述,再一次把他想象成一团云雾,云雾曲绕产生雷电炸出一个三维空间。之后就很自然的流入到这个空间并填满弥漫于每一个角落,一个生命诞生的同时云雾也随之介入,并在此刻被我们称为元神。所以全世界每一个生命的元神其实都是相互连通,所以共时性原则一点都不奇怪。但这个生命的肉身本来也具备一定的心智在此刻被我们称为识神。所以是元神出于某种原因间接创造了识神,并需要识神辅助自己。书中将元神比作朝堂之上的君主,将识神比作领兵打仗的将军。将军受命在外领兵征战,兵权一旦到手日积月累、实力雄厚、嚣张跋扈,逐渐遮蔽了君主的光芒。一个人的识神过于强大确实会展现出好的表象,就是一个人看上去特别精明能干,事业风生水起…但这些表象会让人萌生出很多情绪,这就是民间所谓七情六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同时伤害身体中的心肝脾肺肾胃胆。所以识神越是强大、七情就越是活跃、身体脏器就越是损耗衰败。而元神喜静在这样一个喧闹嘈杂的环境和各种情绪病痛的干扰下,气场也就开始逐渐低迷混沌。而这一功法的目的,正是要让元神、识神各就其位和谐共生。让元神重新主导身体,时刻保持与那个超大意识体的链接,然后从那里获得通达天地的智慧和浩瀚无尽的能量。又因为元神居于人体两目之间,相对于识神心智,是心上之心,因此又被称为天心。因为天心最强大的能力是帮助人体连接天地,又因为超大意识体“无极”,早在天地形成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容纳天心的位置又被称为“先天窍”也叫做“玄关”,所以王重阳的先天神功也是来自这里。通过修行让天心与无极保持连接,从而获得无极通达天地的智慧与浩瀚无尽的能量。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再怎么厉害也都是凡夫俗子,怎么能与无极之力相抗衡呢?
看过了第一篇天心、第二篇元神识神,我们就要回到那个最核心的老问题…什么叫做回光守中!回即是返回也是反转,光即是自然之光亮,也是观察光亮的眼睛。回光就是将你的视线反转,从观察外部世界回归到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所以回光是一种身体的逆向行为,道家说顺则凡、逆则仙!很多人把顺与逆解释成顺从与逆反,好像说顺从天地的就是凡夫俗子,敢于向天挑战的人才能成仙。不对!大谬!这里的顺逆对应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裂变、分解、散开的过程,也是这个过程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让人变得越来越平庸,所以顺着这个过程前进只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平凡的凡人。所以回光所致的逆向行为就是将心中万千凡尘事汇聚于二三、凝结于一心、再由心入道,是一个返回凝聚的过程,所以道家为什么经常说“返璞归真”!那什么叫做守中?守就是坚守、守护,中就是元神,元神就是无极、无极就是道。太乙金华宗旨
蛤蟆精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猴硐戰士》充滿驚喜 奇幻趣味 名畫家凌群動漫力作問世 2/28新書發表
《猴硐戰士》這個超時空的漫畫,故事從一個假日主人翁小蘭旅遊猴硐開始,蓬鬆的頭髮、戴著黑框眼鏡、閒散地漫遊舊日礦場的歷史裡,卻無端的走進神祕的貓族異想世界,於是展開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猴硐神奇之旅......。
環繞著猴硐車站、猴硐商圈、猴硐貓村,凌群在這場為人熟知的景點中,創造出擬人貓群有著反抗軍領袖黑鼻、小白,還有暗黑惡霸賴蛤蟆、跟班混混變色龍、神秘基地的鼠博士、驅策奴隸要征服世界的機器猴王.,譜出了一個充滿驚奇、抗暴求生的勵志故事。
知名漫畫家凌群耗時兩年精心繪製的奇幻趣味的這本漫畫,從2013年就有了構想,充滿驚喜的架構,當年獲得新北市動漫畫主題系列徵件競賽第二名。
身為新北市民的凌群,原本打算退休後,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好好完成,這部個人代表品,沒想到在卸下美國《世界日報》專欄的供稿任務後,接連而來的:三峽老街漫遊趣長卷圖、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漫畫,以及義美食品委託製作的延平北路漫遊趣長卷圖,讓他難以分神。
因緣際會,文化部2019年獎助具有跨界潛力的漫畫家,從事原創漫畫內容跨業發展,這個機會又勾起了凌群想要一償宿願的念頭。毫無意外《猴硐戰士》從237件申請案中脫穎而出, 獲得個人漫畫輔導金補助。
凌群於是辭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漫畫邀稿,也不再續任中華漫畫家協會理事長的職位,一年多來不眠不休、全神貫注地投入漫畫本的劇情繪圖工作,將《猴硐戰士》的內容,連環漫畫表現的極致,希望使喜愛漫畫的讀者,能欣賞到當代本土漫畫的精髓,並為台灣的漫畫創作在全球漫壇上開拓嶄新的視野。
凌群的《猴硐戰士》,日前業已繪製完成,二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57號2樓天龍書局舉辦新書發表會。
一路走來凌群表裡如一,不卑不亢,不時以那管謔而不虐的墨筆,嬉笑怒罵的圖騰,勾勒著人世間的百態,歷經工商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皇冠雜誌、獨家報導「漫畫專欄」主筆,並創立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四屆台灣國際漫畫大賽、全國反毒漫畫比賽,並於2016年安徽省合肥「兩岸大學生劉銘傳動漫形象設計大賽」邀擔任大會主審。
蛤蟆精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猴硐戰士》充滿驚喜 奇幻趣味 名畫家凌群動漫力作問世 2/28新書發表
《猴硐戰士》這個超時空的漫畫,故事從一個假日主人翁小蘭旅遊猴硐開始,蓬鬆的頭髮、戴著黑框眼鏡、閒散地漫遊舊日礦場的歷史裡,卻無端的走進神祕的貓族異想世界,於是展開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猴硐神奇之旅......。
環繞著猴硐車站、猴硐商圈、猴硐貓村,凌群在這場為人熟知的景點中,創造出擬人貓群有著反抗軍領袖黑鼻、小白,還有暗黑惡霸賴蛤蟆、跟班混混變色龍、神秘基地的鼠博士、驅策奴隸要征服世界的機器猴王.,譜出了一個充滿驚奇、抗暴求生的勵志故事。
知名漫畫家凌群耗時兩年精心繪製的奇幻趣味的這本漫畫,從2013年就有了構想,充滿驚喜的架構,當年獲得新北市動漫畫主題系列徵件競賽第二名。
身為新北市民的凌群,原本打算退休後,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好好完成,這部個人代表品,沒想到在卸下美國《世界日報》專欄的供稿任務後,接連而來的:三峽老街漫遊趣長卷圖、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漫畫,以及義美食品委託製作的延平北路漫遊趣長卷圖,讓他難以分神。
因緣際會,文化部2019年獎助具有跨界潛力的漫畫家,從事原創漫畫內容跨業發展,這個機會又勾起了凌群想要一償宿願的念頭。毫無意外《猴硐戰士》從237件申請案中脫穎而出, 獲得個人漫畫輔導金補助。
凌群於是辭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漫畫邀稿,也不再續任中華漫畫家協會理事長的職位,一年多來不眠不休、全神貫注地投入漫畫本的劇情繪圖工作,將《猴硐戰士》的內容,連環漫畫表現的極致,希望使喜愛漫畫的讀者,能欣賞到當代本土漫畫的精髓,並為台灣的漫畫創作在全球漫壇上開拓嶄新的視野。
凌群的《猴硐戰士》,日前業已繪製完成,二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57號2樓天龍書局舉辦新書發表會。
一路走來凌群表裡如一,不卑不亢,不時以那管謔而不虐的墨筆,嬉笑怒罵的圖騰,勾勒著人世間的百態,歷經工商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皇冠雜誌、獨家報導「漫畫專欄」主筆,並創立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四屆台灣國際漫畫大賽、全國反毒漫畫比賽,並於2016年安徽省合肥「兩岸大學生劉銘傳動漫形象設計大賽」邀擔任大會主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