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有兩團要結團‼️
🟣孩子的第一張桌椅-又美又實用的MesaSilla & Calla成長系列 年度團
◾️表單:https://gbf.tw/p5gsj
◾️Calla圖文:https://pse.is/TJX8M
◾️MesaSilla圖文:https://cline1413.com.tw/mesasilla/
-
🟣 防疫在家好好畫/好好看書/好好玩團 🎨
#禾流文創 #親子天下 #水滴文化 #幸佳慧
#智塑輕黏土 #拼圖 #桌遊🧩
✔️團購下單:https://gbf.tw/uuoux
——////————————————————
#家有小一新生必買 #學齡前幼兒的第一張桌椅
✔️MesaSilla實木桌椅【#Calla成長系列】
✔️ #MesaSilla幼兒實木傢俱系列 (學齡前幼兒)
✔️ #Magic護眼檯燈
很多品項已經開到預購九月,雖然時間有點久,但是MesaSilla的實木好質感,值得等待!
家裡如果今年要升小一的新生、或是學齡前幼兒,都可以先買起來,預購時間到貨剛好可以用!
因為MesaSilla沒辦法常開團,一年可能只有1-2次,下次開團何時我也不知道!
◾️表單:https://gbf.tw/p5gsj
◾️幼兒實木桌椅圖文:https://pse.is/TQAQX
◾️calla成長系列圖文:https://pse.is/TJX8M
有買過MesaSilla幼兒傢俱的朋友都知道
MesaSilla實木溫潤質感,安全穩固又耐用
採用安全無毒的水性漆,保留原木最天然的顏色
並通過 SGS檢測,不含甲醛,符合安全規範
保證是買了不會後悔的育兒好物~
/
【#Calla成長系列 】
可以從小一用到成人~太實用了!
全系列皆使用高品質橡膠木實木、無甲醛
質感與安全兼具!孩子們使用起來更安心
這次Calla 成長系列有七樣單品
可依照個人需求、家裡空間來挑選
自由搭配組合,隨時變換好像買了一套新傢俱
✔Calla 實木成長書桌(可調款/平面款)
✔Calla 可調式實木成長椅
✔Calla 桌上型書架
✔Calla自主生活收納層架
✔Calla創意翻轉梯型櫃
✔Calla掀蓋玩具收納組合
✔Calla經典三層抽屜櫃
【#Calla可調式實木成長椅】上團最熱賣‼️
有亞麻黃&極簡灰兩色
#從小一新生到成人皆可坐
#耐重達100公斤以上
可調式成長椅有好多貼心的可調式小細節
椅墊&椅背布料是超耐磨又透氣的貓抓皮設計
不但耐刮防磨、還具防潑水易清潔的特性
內部泡棉還是高密度泡棉
不但支撐度好舒適度也頗高
除了椅子高度跟腳踏板可以搭配身高調整外
就連椅墊處也可以調整
可以搭配不同的桌子
將前後調整坐墊的深度讓坐姿更正確
椅子下方還有大大的置物空間
可以說是從小坐到大的多功椅
不只可以用在書桌前、飯桌、餐桌
甚至客廳、電腦桌等都可以
/
【#幼兒實木傢俱系列 】
這系列桌椅我們已經用了二年多,非常滿意
家中如果有學齡前幼兒,很推薦買這系列
這次開團有兩種桌椅
✔️享樂趣學習桌適用身高至125CM
✔️寶寶自主學習桌升級版適用身高至140CM
-
【#實木旋轉收納書櫃】也是每團最熱賣商品之一
360度旋轉設計,四面都可收納&展示
可節省空間,功能性非常強
而且實木材質非常穩固,不容易倒
書櫃的兩側有六個外掛式木製收納盒跟掛勾
可收納各式繪本書籍或是拼圖小物
雖然單價不便宜但可以從小一路用到大
非常值得投資的一個多功能實木書櫃
🟣許多人問如果孩子大班了建議是買升級款還是Calla成長系列
這邊我會建議如果預算夠可以直接攻Calla系列的書桌、跟可調式實木成長椅唷
可調性較高,也可以一路用到大,但如果是幼兒園還小或是很嬌小的孩子
還是MesaSilla 幼兒系列桌椅的桌椅會適合些
不過Calla系列的其他櫃體,適合各系列年齡,大家可以評估一下組合搭配
—————————————————
#防疫在家好好畫好好看書好好玩團
#禾流文創 #親子天下 #水滴文化 #幸佳慧
#智塑輕黏土 #拼圖 #桌遊
✔️團購下單:https://gbf.tw/uuoux
🟣#美國LittleBrian水彩棒(熱賣第一名🏆)
水彩棒是我們家裡有3年的畫筆、可以作畫、可以用水彩筆沾溼變水彩畫
更可以在玻璃、磁磚盡情揮灑,又可以好清洗
-
🟣Little Brian 2合1行動畫站(確定沒貨,預購要幾個月太長,所以無法開預購)
🟣#Kiss帶我走白板貼
這次自學不停課,kiss的白板貼成了最大的幫助
可以用靜電的方式幫孩子把課表時間利用靜電貼於眼前的牆上、玻璃上
寫下每天的時程表(白板筆或是水彩棒都可以使用),非常實用
-
🟣#綜合童書團
這次在家時間長,為了避免孩子整天3C
書跟桌遊、拼圖、畫筆變成最好幫手
我們也挑了幾間出版社的書來讓大家併團
其中還有親子天下最紅的賴馬系列、小魯文化的小雞、企鵝系列以及宮西達也系列、
還有幸佳慧的蝴蝶朵朵
禾流文創的音樂書跟立體書2021必買新書▸免疫軍團大作戰,都是我們覺得寓意極佳、親子陪讀中很好買的系列
連剛升小一生的橋樑書、字的童話套書、自已讀系列都是這次選單裡的項目唷
熱賣書榜參考🔔
🟣 #免疫軍團大作戰
這本大概可以當成是一本人體知識的立體書
厚厚一本、藉由對戰卡對絕、射擊遊戲等來跟孩子分享醫學知識
還可以認識人體的免疫力、人體器官跟流感疾病
很適合目前這個狀況的也帶孩子認識全全正流行的冠狀病毒
/
🟣 #蝴蝶朵朵
蝴蝶朵朵是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父母帶著導讀)
很特別的是這本書附了導讀本,教媽媽們怎麼帶領小幼的孩子共讀這本書
作者幸佳慧長期關注兒童權益、國內外性侵案件,
所以一直很想要為社會的小主人們有更好的引導,並教導孩童認識身體的自主權
以及想喚起社會的重視
我真心覺得這本書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是必買書
-
🟣 #祕密派對
這是繼蝴蝶朵朵後,對專門為2-6歲的小幼孩子所設計
所以是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更容易導讀的書籍
這本是由禾流文創與勵馨基金會 合作出版的
是在教導、培養孩子學著可以說出真實感受、以及身體自主權的書
裡面有10個常見的生活情境與原創插畫
最特別的是他有不少的互動機關,可以讓父母跟孩子共讀的時候有更多的互動
-
🟣 #生氣王子
賴馬的情緒四部曲我都很推,生氣王子、愛哭公主
其實符合了家裡每個小小孩的狀況
賴馬用可愛的故事、繪本人物帶孩子看看
沒有良好的情緒處理、跟人際溝通會有怎樣的狀況
我個人覺得很適合3-5歲正處於愛哭愛鬧,不如意暴走的孩子呀
/
其餘還有 #小雞系列、#霸王龍系列
鬼媽媽系列,都非常好買唷
這次還有同步加入禾流的 #寶貝想聽系列
很適合珍珠這年紀剛開始接觸書本
隨著按鈕就可以聽到各個不同動物、交通工具的聲音唷
/
🏆目前繪本排行如下
1.生氣王子
2.免疫軍團大作戰
3.麵包超人找一找
4.最棒的禮物
5.朱瑞福的游泳課
6.蝴蝶朵朵
7.祕密派對
8.一起玩遊戲2
9.你永遠是我的寶貝
10.小雞過生日
-
🟣#麵包超人遊戲書
麵包超人遊戲書是我們家從阿包一路玩到現在
也開團好幾次了,這次孩子通通在家
剛好完全適合小幼年齡層也一併放上
-
🟣美國 Hey Clay!智塑輕黏土
這個輕黏土有個超厲害的app,讓孩子在家也能上黏土課(但是是美語黏土ㄟ)
這個黏土有大種主題,每個主題都有18入,也可以單買1個角色(1組5盒)
而且他是類輕黏土,較不黏手、黏桌、而且不含小麥、也全部安全無毒
非常好入手,每一款數量都有限唷
-
🟣英國Floss and Rock拼圖桌遊系列
來自英國的Floss and Rock我們已經開2團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他們家的插畫風格,獨特可愛。
以恐龍、太空人跟獨角獸、海洋最為經典,尤其是他的變色魔術傘我們前兩團都賣得很好
這次特別挑了水畫卡、拼圖、家家酒跟磁性系列以及桌遊給大家
最後還加入他們家新品可愛Q版跳繩,讓孩子在家也能消耗一下體力
-
🟣Banana Panda
成立於2018年的美國Banana Panda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全方位兒童教育品牌,
包含兒童拼圖遊戲及童書閃卡,適合新生兒、學步兒到兒童,並以其可愛設計與創意想像,
迅速獲得家長、老師及專家青睞,獲得超過19項國際大獎,同時邀請歐洲插畫家參與設計,
並採用無毒印墨製作,通過CPSIA(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
ASTM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及CE(歐洲合格認證)。
Banana Panda的拼圖,觸感扎實且拼圖面積平均都比市售拼圖大,
讓拼圖不在只是眼前的圖片而已,更可以讓小孩子在拼圖上玩耍,
有時候會忽然有小孩融入拼圖世界裡的錯覺呢!
其拼圖有不同的分類,可以依據小朋友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刺激與訓練,
例如初階圖像認知、專注力練習到科普教育拼圖,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好奇心,
創造出無限的想像力。
除了適合0-5+的小朋友之外,更有適合大孩子關於天文、人體、
宇宙等STEM科普議題,且附有中英文海報對照,讓小孩可以邊玩邊學,超級實用。
-
🟣最後是美國最知名的Melissa & Doug
這是全世界前3大的遊戲品牌,品項多到爆
從家家酒、手動勞作系列跟水畫卡、拼圖系列一一有
我最推超市購物車,在家也能讓孩子體驗買菜拖車的概念
以及有2組實在難能可見的大型家家酒組唷
因為品項眾多,開團時間我再不定時分享各品牌小細節
表單很長,大家可以慢慢挑選,不過每一樣的庫存也通通都有限唷!
-
-
✓訂單、付款問題►玠積國際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週一到週五 10:00 – 18:00
客服電話:(07)362-6090(10:00-18:00)
LINE ID : @ffw7750y
行動不便醫學英文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行動不便醫學英文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香港COVID疫苗情况:擔心東不成西不就
美國大選至今已一個多月,本應早已塵埃落定。結果一點都不接近,拜登拿到的普選票比特朗普多700多萬票,預計選舉人票結果是302對236,跟2016年特朗普的得票一樣,當年他已吹噓那是一場landslide victory(壓倒性勝利)!
特朗普不認輸是意料中事,他在多個州份提出超過50次法律訴訟,在某些結果接近的州份亦重點選票,但結果毫無改變,各州法院亦判特朗普敗訴,最高法院更不接受聆聽對賓州選舉結果的挑戰。
得州總檢察長告4關鍵州州議會
下周一50個州的選舉人即將在華盛頓正式投票,但周二得州共和黨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帕克斯頓(Ken Paxton)──此人正被檢控證券訛騙及受到貪污調查,竟前所未有地直接入稟聯邦最高法院,控告賓夕法尼亞、喬治亞、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4個關鍵州份。他已不再是企圖挑戰選舉結果,而是控告這些州議會,早前容許郵寄投票是違法行為!如成功,將取消近千萬選票!後來更瘋狂的是另外17個州份的共和黨總檢察長和特朗普以私人身分,也加入訴訟,對最高法院施加壓力,接受此無理取鬧案件。特朗普親自提名3名大法官,包括臨近大選前數周,醜陋地塞進去的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形成6保守派對3自由派的局面。即使如此,按大部分憲法專家的意見,最高法院接受此案的機會非常低。
即使最後特朗普仍然失敗,他仍對美國整個憲法、選舉和所謂民主制度,製造前所未有的傷害。我已多次解釋,《美國憲法》已非常古老和過時,充滿漏洞和不公之處,也不可全怪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和麥迪遜(James Madison)等開國元勳(founding fathers),他們實在無法預計近250年後的政治情况和科技水平,當年成立選舉人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保護擁有奴隸制度的南方州份權益,另外亦因交通和通訊不便,所以從普選(最初沒有)至選舉人投票,再到國會確定日,至最後宣誓就職,整個過程複雜且需時近3個月(本來更長)。
過往100年,隨着社會和科技進步,美國選舉制度雖沒改變,但實質執行已變得順暢。理論上有極大自主權的選舉人,亦變得只按傳統,跟着本州普選票結果來投票,只有極少數會故意投相反票(後果最多是罰款)。其餘選舉細節如怎樣處理郵寄票,更毫不重要。過去雖曾出現選舉人票結果與普選票不相符,但非常罕有,所以勉強過骨。過去20年,這反民主現象已變為經常性,且已成為共和黨勝出總統寶座的唯一方法,所以他們就愈來愈喜歡鑽研憲法的各個漏洞,利用這些反民主手段來企圖達到政治目的。
這種鑽憲法漏洞的玩法對美國製造極大傷害。如成功就突顯美國其實並非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國家,共和黨人的回應一般正是:「誰說美國是民主國家,我們只是一個沒有皇帝的共和國。」好,如果是這樣,就請不要整天把民主掛在口邊,不停批評甚至攻打其他美國主觀判斷為非民主國家!今次選舉,即使最後拜登仍能宣誓就職,社會分裂仍非常嚴重,將有近半已感染思想病毒的美國人,不會接受拜登總統的合法性。至今仍有近九成共和黨兩院議員,未有公開接受選舉結果。大部分外國元首已向拜登發出賀電,唯一最重要例外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COVID疫情對美國政治毫無興趣,只等待機會,繼續散播,繼續殺人,周三死亡人數3200多,再創新高(周二美股才剛創新高,真諷刺)!特朗普繼續漠視疫情,帶頭舉行盛大宴會和集會,當然更鄙視已成為政治圖騰的口罩,其實只不過是在草菅人命。即使疫苗已快到手,但相信到拜登1月20日上任時,美國COVID死亡人數仍將再增近10萬,在這段時間死去的人最不值。數周前,COVID已升為美國頭號殺手,超過了心臟病和腫瘤。我真的認為特朗普犯了蓄意謀殺罪!
新冠病毒已成美國頭號殺手
疫苗的發展速度確比預期迅速,實驗結果顯示的有效率亦非常高,令人振奮!西方最先跑出的是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和莫德納(Moderna)的兩種利用全新mRNA技術的疫苗,有效率可能高達95%!英國率先批准輝瑞疫苗,周三已開始為年老國民注射,相信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亦將在本周批准緊急應用。除此,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合作,以較傳統技術發展出來的疫苗亦已接近成功。
mRNA疫苗似乎有不少好處,有效率非常高,據說製造過程較快和簡單,較容易擴大產能。最大弊端是需要極低溫冷藏,輝瑞的需要攝氏零下70度,且儲存有效期只有數周,莫德納的亦需要零下20度,儲存期較長有數個月。疫苗本身未必非常昂貴,但冷藏和冷運輸設施形成極昂貴和高難度挑戰,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同時因為是全新技術,所以有效期有多久,注射後能否仍傳播病毒,是否可只注射一次(暫時兩次)等問題,仍未有肯定答案。短期副作用包括發燒、頭痛和疲倦,長期副作用則不可能馬上知道。MIT有AI研究顯示輝瑞疫苗對亞洲人的有效度可能略低於白人,如屬實,真的有點欺人太甚,連疫苗都有種族歧視!另有或只是陰謀論的傳聞說疫苗可能影響女性生育,亦希望是假的。本身有嚴重過敏症的人可能也不適合接受疫苗。
所以有不少專家認為阿斯利康和其他較傳統技術的疫苗,危險性較低,亦只需普通冰箱的攝氏3至4度儲存設施,將成為全球普遍使用的不二之選。但暫時實驗結果顯示阿斯利康的兩針疫苗注射有效率只有約70%(實驗情况可能有點出錯),仍不錯,但低於輝瑞和莫德納的95%。
其實最先宣布成功發展疫苗的是俄羅斯Sputnik V(Sputnik本為蘇聯全球最早人造衛星太空計劃的名稱),已在俄羅斯應用。但因對外公布數據不多,不知其他國家會否採購。中國也在全速發展COVID疫苗,最少有5種已到第三期臨牀測試。據聞在內地已有近百萬人接受了科興(Sinovac)的疫苗注射,近日阿聯酋亦已完成國藥(Sinopharm)的疫苗測試,有效率為非常不錯的86%,準備廣泛應用。康希諾(CanSino)的mRNA技術疫苗,亦已收到墨西哥的3500萬劑訂單。
採購分配疫苗必被美國政治化
疫苗必將被美國和其他國家政治化。首要問題是採購疫苗的優先權和分配情况。美國已在輝瑞落了1億劑的訂單,只夠5000萬人使用,據聞本來輝瑞給予美國加至2億劑,但遭特朗普政府拒絕。但現在後悔了,特朗普當然顯示自私霸氣,近日已簽署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可隨時迫使輝瑞等藥廠優先為美國人製造疫苗,置其他國家訂單不顧。我真佩服極度自私的美國政府,甚至自認中肯的美國傳媒,還好意思批評中國宣布將把疫苗跟發展中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和非洲,以至全世界分享,為有企圖的陰謀!
更諷刺的是,即使美國能自私地囤積大量疫苗,被思想病毒感染了的美國人,遠超過一半將拒絕接受免疫注射。調查顯示黑人COVID死亡率是平均的3倍至4倍,但不幸更抗拒疫苗,不少人將繼續無謂犧牲。按過去經驗,任何需要兩次或以上注射的免疫(如HPV),接受第一次注射後回去接受第二針的從來不到50%。尤其COVID疫苗有不輕副作用,很可能完成兩次注射的比例更低。
國際間的疫苗外交政治也必非常激烈,亦將導致無謂犧牲,更將阻慢延遲旅遊重啟和經濟復蘇。例如我非常懷疑美國會否承認中國疫苗的有效性,如不承認,美國如何可能會重新容許中國旅客到訪美國;相反,中國又會否承認美國的疫苗?意思是即使某美國人或其他人,證明接受了美國某疫苗注射,中國會否免除現在要求每個入境旅客的兩周隔離?最科學化的做法是任何旅客入境時(中國或其他國家一樣),應進行雙重PCR病毒測試和抗體測試,以證明有沒有病毒和足夠抗體水平。但今年治疫情况,已看清楚除中國和少數其他國家外,其他大部分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瑞典等,政策混亂且嚴重反科學,結果導致大量傷亡。至今仍有大量人錯誤以為COVID只影響老人,並未導致太多過早死亡的所謂額外死亡(excess deaths),可能反而有省卻未來養老金的「好處」!此說法或政策除了極度殘忍外,科學上更完全錯誤,今年美國的額外死亡量跟COVID死亡人數幾乎一致,且20至40多歲的較年輕群組額外死亡率最高。我亦解釋過即使能復元,很高比例的所謂康復者有長期後遺症如精神病、心臟發炎、肺功能受損,以及血液循環系統出現血塊等嚴重問題。
香港已出現頗厲害的第四波疫情,不幸需要再收緊限聚令,對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是個黑色聖誕節。專家更警告今輪疫情的病毒株似乎比早前的殺傷力更大,即使年輕人的病情也較嚴重。本來我也希望能參與新加坡或更重要的中國內地跟香港的旅遊氣泡,但隨着疫情轉嚴峻,已成泡影。我們唯有耐心等待疫苗的來臨,但我有點擔心何時疫苗才會到港。從前香港自誇是個重要國際都市,金融中心地位幾可跟紐約和倫敦比併,所以西方最新的時裝、食材、科技產品,甚至醫藥,我們都可以率先拿到手,中國內地產品反被忽略和看低。香港醫學界雖長期嚴重缺乏人手,但仍要求外地醫生通過異常困難的執業試,合格率不到10%,且主要用英文,對內地醫生尤其不公平。
爭取中外疫苗有隱憂 港重新通關無期
醫藥也一樣,西方的審批過程較快和簡單,對內地醫藥的審判過程複雜和長很多。過去內地醫藥和疫苗確出現過多宗醜聞,但近年已有進步和改善。今次中國控制疫情較佳,其實反而少一點盡快研發疫苗的壓力,可以小心一點和多花點時間進行測試,希望疫苗質素更好一點。中央政府亦已宣布將確保部分產能,供應香港。
問題是如今中國跟美國和英國的關係正處低谷,加上美英口頭上支持香港,但行動上反而是多方面制裁香港,所以不禁懷疑即使香港政府已向輝瑞和阿斯利康等多家西方藥廠落單,但他們什麼時候才會交貨?優先是肯定不可能的了,不給美國和其他國家插隊打佔已不錯,如明年中開始收到已滿意。如中美關係在拜登領導下無改善,甚至轉差,那麼最後會否交貨都不肯定。
同時如香港政府和市民對內地疫苗的歧視態度不改,那些所謂專家又再借故多番留難審批過程,或故意中傷疫苗質素,令香港人產生抗拒,那麼香港就可能什麼疫苗都沒有!香港跟中國內地和世界各地重新通關,將更遙遙無期!
但不用擔心悶死在這孤島,其實境內有250多個島嶼,你遊覽過多少個?
最後,專欄將暫停一周,先預祝各位聖誕節及新年快樂!
(中環資產持有莫德納、國藥及康希諾的財務權益)
行動不便醫學英文 在 認識新聞英文常用語debilitating (adj) 1令人行動不便 ... 的推薦與評價
1令人行動不便。 Muscular paralysis may soon be a lot less debilitating. 肌肉麻痺不久之後可能不會再那麼令人行動不便。 2有傷身體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