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貞昌 對該開的會議有三種態樣:
1️⃣#該開不開
2️⃣#找副院長或政務委員代開
3️⃣#騙人要開
🚨據政院網站統計任務編組共44個會報、委員會或協調會等,包括依法設立14個、依業務需求設立30個,其中17個在設置要點須由閣員主持或召集,卻竟有10個蘇揆根本沒主持或召集,除了食安、治安會報,還有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社會福利推動委會、毒品防制會報、中央廉政委員會、科技會報、性別平等會、文化會報、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小組等,都逾期5個月至1年8個月。
🚨蘇貞昌辯稱因疫情而不開,是騙神明又騙人民;因為蘇應召開的17個會,包括中央防災會議、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議、青年諮詢會議都曾在此期間召開,所以蘇揆是選擇性開會,拿疫情搪塞。況且即使有疫情,仍可開視訊會議;拿疫情當藉口根本鬼扯,就是行政怠惰。
🚨外籍人士來台頻傳遭遇暴力犯罪等嚴重刑案,包括2018年陳同佳案尚處於複雜司法角力中、年初在台灣亦發生駭人聽聞的馬來西亞華僑分屍案,這些都不僅僅只是一些意外產生的社會悲劇,更凸顯了社會已存的法治漏洞,直接且嚴重損及我國國際聲譽,後續可能連帶影響的層面廣泛,政府不應毫無作為。
🚨國民黨呼籲政府應拿出實際行動加強女性人身安全。在修法方面,攸關女性人身安全的「#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躺在立院多年,內政部長 #徐國勇 於今年四月在立院承諾,半年內完成部版草案送行政院審查,如今卻沒有下文,蔡政府習慣性地「只有承諾,沒有行動」。國民黨呼籲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應負起責任,拿出實際行動維護女性人身安全,做好補破網的工作。
#黃子哲 #國民黨 #文傳會 #udn聯合新聞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司法委員會審查科技部暨所屬中央三級機關組織法草案實質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以及研考會副主委宋餘俠。 林佳龍委員首先肯定朱主委在總質詢時勇敢說出12年國教後國中會考就是要分三等級,不應該再分五等級或更多,以免又回到考試主義掛帥的教育制度。但是對3月12日第一次國科會業務報...
行政院科技會報設置要點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化會報雷聲大雨點小, #部部都是文化部 成空談?
蔡總統520就職演說中隻字未提文化政策,一度讓藝文界人士失望遺憾;今年國慶演說,也只是在最後一段提及原民創作歌手阿爆奪得金曲大獎,足見台灣的多元文化,政府將全力支持年輕世代的創作力。也是輕描淡寫、輕輕略過。
文化一再成為遺珠之憾,面對這樣的常態,台灣還要再麻木下去?
這樣錙銖必較,需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作為關心文化政策的立委,因為長期是弱勢,我必須 #比在乎更在乎,我必須更嚴格檢視行政院推動文化政策的強度。
跨部會的文化政策平台~ #行政院文化會報,是鄭麗君前部長重大的施政亮點。設置要點規定由行政院長召集,每半年召開一次,以內閣高度來貫徹「部部都是文化部」的理念,讓社會高度期待。
但我發現,文化會報似乎虎頭蛇尾,林全院長任內召開兩次,賴清德院長任內一次,蘇貞昌院長任內迄今並未開任何一次!
相較於另一個跨部會機制 #行政院科技會報,絕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因為,台灣是科技島,不管是「5+2創新產業」或是「六大核心產業」,都是重中之重,都是所有政策裡優先中的優先,各部會都知道要衝衝衝!
挺文化,需要行政院的全力支持。得來不易的跨部會平台,當然應當強化善用,整合部會能量,有效分工。如果沒有這樣的執政高度,欠缺推動的決心意志,部部都是文化部只是空談,文化立國恐怕連口號都不是。
文化對內是強化自我認同,對外更是打造國家品牌的基礎內涵,開創軟實力經濟的核心力量。
#文化為體, #科技為用。台灣不只要做科技大島,更可以是文化大國。
可不可以就從重視文化會報開始,從認真開會討論開始,讓文化也能帶領台灣衝衝衝,衝出一片新天地!
💪新部長上任不久不忍苛責,但思瑤會持續監督
👉看思瑤質詢文化部李部長👉
https://youtu.be/dv0a03LvIt8
行政院科技會報設置要點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實踐力、行動力》公共論壇-活動延期公告!】
各位關心文化政策的朋友們,
原定1/5(六)下午2.00-4.00在華山文創園區進行的《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實踐力、行動力》-公共論壇,因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咽喉發炎聲音沙啞之故,無法於明日原定時間與大眾進行公開交流對話。
經商議後,決定論壇活動將延期進行,敬請朋友們見諒!
論壇將於近日重新公告日期、時間、議程,並重新開啟線上報名,誠摯邀請朋友們屆時再共同前來參與。
造成已報名與會者的不便,主辦單位深表歉意。
-----------
學會挑戰在華山辦文化公共論壇,只有兩天報名宣傳期,大家覺得關心文化的人週末華山100人場地坐得滿嗎?
面對當前政治形勢,跨越現實困境,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特別邀請文化部長鄭麗君與大眾面對面,接受各界新一年的考驗及提問,歡迎大家來!
《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實踐力、行動力》-公共論壇。
▎時間:2019年1月5日下午2.00-4.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拱廳
▎活動報名:https://goo.gl/forms/N3PAsc0FgOlmY3HP2
▎臉書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72091146799950/
▎各場次引言題綱:
一、開場引言,文化白皮書的前世今身:
1. 從2016-2017全國文化會議的籌備、召開,2018文化政策白皮書的發佈,以及文化部對文化基本法的推動,請部長談談近三年來,面對各界不同意見和施政的歷程,階段性成果與當前結構上的困難。
2. 經過2018縣市首長大選,面對當前政治現實,民間更在意的是進入「後。文化政策白皮書」時期,文化部如何展現民眾期待的「實踐力」及「行動力」。文化部未來如何拓寬民間的文化同溫層?如何說服、強化行政院、國家高層領導人、以及各部會對文化事務認知侷限與框架,又如何提升各縣市政府首長對於文化事務的視野與實務推動能力?
二、文化民主力、創造力主題論壇
1. 民主力:
文化民主力是第一線任務,在於立法和政策框架。
(1) 2018通過了國家語言法和文策院設置條例,集結眾智眾願的文化基本法仍未實現。
(2) 文化民主力中最需要跨部會的溝通「文化影響評估」,其實才是展開文化影響力的開始。這個政策並不是增加各政策執行的成本,而是降低文化保存的成本。
(3) 文化平權的落實在於讓公民自主參與,重點在於機制而非分配。目前文化部已有激勵地方文化機關和民間組織的文化論壇補助,兩年來獲補助的21案中只有1案來自地方文化局,即新北市。官民的參與機制須更有活力,並建立互惠網絡。請問部長如何回應上述問題現況?
2. 創造力:
(1) 白皮書對文化創造力內羅列的七個問題,除了人才培育、勞動力及中介組織外,其餘幾項已經看見已經相關補助計畫要點,請問如何評估補助的成果及改變?前述尚未有具體計畫的幾項施政上有什麼方向或計畫?
(2) 藝文場館、節慶、勞動力及中介組織等,很多項目需要與地方政府配合。文化部除了競爭型預算補助地方政府外有任何更積極的作法嗎?
(3) 文策院目前看來是以產業發展的投融資及研究為主。但是表演、視覺等「文創產業」的核心也需要相關的長期研究發展資源,例如前述三題的評估、整體文化藝術發展狀況及統計等等,請問這方面有任何計畫嗎?
三、文化包容力、生命力主題論壇
1. 包容力:
(1) 如何調節與同整目前不同語言政策之間的關聯性?特別是雙語政策提出後,文化部負責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中所明定的各種國家語言,與目前雙語的位階與關係為何?是許多族群團體所焦慮的。
(2) 文化外交部分,作為主要對外推展的公共媒體,目前發展與規劃如何?台灣何時可能有對外的英語國際台?可以展現當代台灣的藝術、戲劇、影視音等不同面向?也可以推出屬於台灣的新聞觀點?
2. 生命力:
在文化政策政策白皮書中,關於「地方」的論述與期待愈來愈多,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我們的現在與未來可以準備甚麼樣的內容(content)讓教育工作來作為引導? 提問:文化資產的產業鏈(heritage industry)連動著許多政策白皮書中的策略方案。但在目前台灣社會來看,大部分的環節是斷裂的。未來,如何讓文化資產的工作可以從「志業」提升到「職業」,請教部長是否有更積極的文化資產產業政策的想法?
四、文化永續力、超越力主題論壇
1. 永續力:
關於健全文化永續發展的生態系。提問:
(1) 台灣的視覺、表演藝術與文創市場如何擴大?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提出拓展原生文化內容,是否可以思考台灣原創內容而非強調本土原生內容?
(2) 關於文化內容策進院的中介組織角色,未來在推動獎補助及投融資雙軌機制,兼顧公共性及市場性,但在預算比例來源與運用如何明確釐訂?文策院跨界人才如何專業進用?文策院與其他中介組織如國藝會、國表藝、國家電影中心乃至公媒與OTT平台如何匯聚資源協力打造國家文化品牌?
2. 超越力:
白皮書中針對「文化科技」提出五個執行策略包括:訂定「文化科技施政綱領」、培育跨界與中介人才、建構「國家文化記憶庫」、打造「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研議規劃文化卡。提問:
(1) 請問部長針對這五大面向,目前進展最快的是哪一個?進度較慢的是哪個?
(2)「文化科技」強調跨域的共創共享,請問部長目前文化部與科技部或教育部是否有建立溝通平台或合作的計畫再進行?
(3) 針對「文化科技」,請問部長就實際執行面,您覺得最需要優先解決的困境為何?
五、現實與策略:
在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之後,陸續舉辦了「全國文資會議」,在地方亦陸續舉辦各項論壇,論壇/溝通的下一步又是什麼?為了落實白皮書中提到的理念,在政策與人事佈局都有重大的變革,然而變革需要時間發酵,如何確立變革的持續性?
提問:
1. 每年舉辦的全國文化機關主管會報,各縣市的文化首長反應為何?如何確定地方文化機關與文化部的理念相同,是在新的政策理念下執行,進而達成「整體性」,而非「新瓶裝舊酒」?
2. 踏出同溫層可以說是未來爭取認同、的重要議題,在實務層面,文化部針對不同的能動者,採取了哪些策略?
3.文化生態系的概念,不只有政府獨立完成,還需要產業、民間一起努力完成,在「後。文化政策白皮書」時期,政府對於另外兩者的期待為何?
六、開放提問與論壇總結
*海報中「實踐力」跟「行動力」是用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的字體,特此備註。
行政院科技會報設置要點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1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司法委員會審查科技部暨所屬中央三級機關組織法草案實質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以及研考會副主委宋餘俠。
林佳龍委員首先肯定朱主委在總質詢時勇敢說出12年國教後國中會考就是要分三等級,不應該再分五等級或更多,以免又回到考試主義掛帥的教育制度。但是對3月12日第一次國科會業務報告時,林佳龍委員要求朱主委評估,朱主委也承諾評估的事項卻沒有被納入科技部組織法表達遺憾。
根據組織法草案科技部掌理政府科技發展計畫之綜合規劃、協調、評量考核及行政院交付科技相關事項之審議與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而科技會報的任務是國家科技資源分配、重大科技發展畫之審議及管考、跨部會科技發展事務之協調整合及推動。林佳龍委員再度向朱敬一主委喊話,未來的科技不只是維持國科會,將再併入原能會,而各部會的科技政策業務都仍停留在該部會,那麼設立科技發展委員會就已足夠,何必設科技部呢?如果要設立科技部,科技事務的事權必須統一,各部會部分科技業務及功能應納入。另外,林佳龍委員也指出,科技會報的任務包山包海,掌控的資源與權力比科技顧問組時期更大,問題是,科技會報並無長期專職幕僚,大部分成員來自經濟部督導的工研院及資策會,球員兼裁判更形嚴重。林佳龍委員感嘆科技部有長期專職幕僚,但欲推動科技發展或協調重大科技計畫,可能會因缺乏資源分配授權,推動科技事務事倍功半。
林佳龍委員進一步闡述,科技部的定位跟上跟下都有問題,沒有整體性的規劃,長得四不像,科技部既然由國科會轉成「部」就需要有科技政策的決策權與預算權,儼然變成一個有責無權,僅專責執行的部會。科技會報的法源是設置要點也沒有長期專職的幕僚,卻長有計畫審查與預算分配、管理考核及政策規劃,那其法律依據也應該隨組織改造併科技部組織法一起做檢討才對。科技會報與科技部呈現頭重腳輕的狀況,整個科技組織的設計變成要靠「人」來解決,至少要副閣揆來統合才能統籌科技會報及科技部的權責合一。林佳龍委員也詢問研考會宋副主委,組改時有必要修行政院組織法讓政委兼部長也可以,應該重新思考讓整個科技組織一體化,有權有責,但上策還是要讓科技部有權有責,才是一個行政組織法中名符其實「部」的地位。
林佳龍委員也提出,工研院應歸屬科技部,讓科技部可整合產業前瞻技術研發與基礎及應用科技研究;科學園區應該經濟部,現行編定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及科學園區管理辦法不一,租售條件亦異,不但影響廠商的進駐意願,更造成優惠措施或負擔不公平之現象,對優良產業環境的塑造形成負面阻力,經濟產業要發展必須把科學園區必須要把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做一個整合。
朱敬一主委答覆科技部組織法草案是在他上任前就規劃好,上次與林佳龍委員答詢之後有將幾個方案在行政院內部討論,確實有部會之間的困難。林佳龍委員表示,有困難才要改革,朱主委只要提出好的方案在野黨也會全力支持,林佳龍委員再次向朱主委提出科技組織的建議,期望朱主委再評估,現在的組織法草案猶如西裝太小件,不要讓科技部「穿小衣」,要幫科技部「轉大人」。
林佳龍於3月12日質詢朱敬一時提出目前政府機關存在很多「專家會議」有無違反利益迴避原則?對於接受委託研究又參與相關政策的擬定的專家學者,最後反而成為官僚卸責的白手套,林佳龍要求朱敬一主委盡速清查目前補助的對象有無利益衝突的情形,並研擬規範加以明訂,避免學術界全體蒙塵,但至今尚未收到說明報告。朱敬一主委允諾會盡快給委員回復。
行政院科技會報設置要點 在 徐千晴新竹市府發言人 的推薦與評價
為矯正投機駕駛人違規行為,已盤點全市50處行人高發事故路口,提高見警率,今年預計增加11處科技執法地點,針對違規態樣執法取締。 ... 在立院辦公室設置咖啡機,不也證明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