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行為主義幼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報提醒:火能量高張,學習控制脾氣】
🔺 錄製時少講巨蟹,以音檔形式補放在影片最後一段,請見諒~
------------------------------------------
發佈週報的此刻,#金星已經進天蠍了。天蠍人應對「好事降臨」有感,像是運氣不錯、受友善對待,或價值被肯定。而且,也會朝金星方向前進,比如美一些、身體好一些、享受多一些。
金星天蠍是金星的「弱勢位」,對大眾來說,意味著「天蠍領域之事」開始被觸動,最生活化的詮釋是「關於金錢、性、犯罪、療癒、起死回生、生死思考」等事皆「有感」,所以,保險業務、銀行業務開始活躍,思索遺產分配、遺囑之事,或,某事觸動我們「內心深沉的黑暗傷痛」。
當然,這星象略帶沉重,也正因「回不去了」,所以鼓勵人們面對黑暗,要先「認了、才能重生」,尋找生機,就從「#認了 #放下」開始。
天蠍也觸動「權貴、名媛、有錢人、大金主」、或「軍警、恐怖份子、恐怖主義」者,都因金星而成「不能忽視的存在」,尤其將 #金天對分,更帶有猝不及防、粗暴就顛覆一切的意味,顛覆「金錢vs權力vs品味」的一切,「非主流與主流置換」,價值、品味也受顛覆,以前喜歡的現在變得討厭,以前覺得酷現在覺得糟等,讓人見識到「#瞬間變臉」的功力;錢、權之重心也忽然移位,這對「有錢人、掌權者」來說是不容忽視的挑戰(小老百姓反而較無感),而有錢人、掌權者的動盪,也大大影響「經濟動向」,像是權勢起落,導致股票漲跌,導致經濟動盪等,若想尋求平穩,要更勤快盯緊局勢變化才行。
對一般人來說倒有「#花大錢的衝動」,或有「花大錢的必須」,忽然想吃好的、穿好的,或買豪車名牌,或對養生、美容很捨得花費等,也可能籌備許久之事終於要執行,此刻出手,豪擲千金;或者認了情勢、認了賠,錢只能這樣沒了。
而主流與非主流的置換,互換其「存在感、份量、地位、重要性」,更令人有「改朝換代」之感。
另外,#五星逆行 繼續中,「檢視、回顧過往,挖出以前的老問題,翻開以前老作品」等都是逆行的「正常操作」,但我們希冀的,是人們能以過去失誤為鑒,讓自己越來越進步,而不是「以過去言行為聲討武器」,變得為聲討而聲討,既模糊事件焦點,無助核心探討,又助長情緒勒索歪風,製造恐懼,實在令人搖頭。
也許,這也體現了木土合相水瓶年代,「人群集結」所生的利、弊,若不規範,會如何令人心驚。
土逆行結束於10/11,木逆行結束於10/18,冥逆行結束於10/7,所以,少一點逆,就少一點「往後看、往過去挑毛病」,十月中後就「往前看了」,敬請期待。
#週三前火星衝刺。火星衝刺處女,處女同學快解脫了,恭喜你,但週三前仍不能小覷火能量,做事盡量冷靜、謹慎,忙碌、受傷之餘,多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對一般人來說,職場也是一片雞飛狗跳,瑣事極多,已到令人崩潰的地步,所以想在期限內完成不可能任務,只能轉換思維、變換方法,祝大家都能在週三時升級成功、轉型成功。
而火衝刺最要注意的是「#火能量高張」,尤其服務業衝突特別多,芝麻綠豆大的事也可以引發大衝突,真的要學習控制脾氣,提高EQ,以免被火處女「挑釁成功」。另外,職場本身具危險性、高溫高熱、搶時效、或醫療工作者,也是要注意火能量的重點人群,希望趕工時,或用火、操作機械時,都要注意安全,保重健康。
週三凌晨 #火星進天秤。所以本「週二、週三」在我看來,都是「最人事紛亂」時,尤其對正「談合作、搞公關、評估關係去留」者,更是股「強烈刺激」,強烈感受到是「互相拉抬,還是被帶賽」,意識到「好夥伴的重要性」,因為「好壞兩極」。
火天平也帶動我們願意「積極協商」,因為「只有自己好是不夠的」,惟有「不同的意見也能被接納、協調,使雙方都好」,事情才會成功。對一般大眾而言,婚姻、合作問題會「浮上檯面」,是到了該承受,或該表達不滿、進而處理的時候了。
火星也使「天平座、律師法官、外交人員、仲介業者」更忙碌奔波,或者受傷、火氣大、脾氣壞等,但火星的正向表現則是「一鳴驚人、一舉爆紅」,也很值得期待,請接招吧。
本週持續 #水星停滯期,還會停滯兩週,君不見3C、手機話題已經延燒,這已是水停滯的常態了,除了手機大廠動作頻頻,我們的手機、電腦也的確容易故障、出錯,或溝通不良、迷路、忘東忘西、折返跑等,使生活有不順之感,只能說,這段時間盡量「多心、留意」囉,太粗心、自以為是就一定會出錯。
水逆也讓「老朋友、前任、前敵人」都冒出來了,也許是忽然想起對方,或聽到對方名字、看到消息等,勾起無限回憶。當然也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人」如可怕前任或敵人等,若有未解之事終究要面對,或時過境遷後令人不勝唏噓。
太陽開始展開衝刺,氣流紊亂,本週即以「颱風過境」作為展開,令人感受秋分節氣能量之強,「開創性、破壞性」都不可小看。請大家做好防颱,也做好防疫,處女管「小人物」,幼兒園小小孩正是處女管轄,其感染情勢絕不能輕忽,一旦成破口,絕對會造成大破壞性,目前的台灣真的承擔不起,只能籲請大家萬事小心。
天佑台灣,祝福大家
獅子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雙魚來點新嘗試打開財運;是誰有戲劇化的桃花,又是誰太宅了會影響健康?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高清版請看這裡
↬https://youtu.be/k3fBcv6qoyE
行為主義幼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政府攻下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與四大城,伊斯蘭共和國總統辭職,英美紛紛撤離大使館的人員與僑民,阿富汗人民頓時陷入恐慌,開始想盡辦法大逃亡(包括瘋狂地想要站在戰機輪子上,跟著飛到美國,這不是阿湯哥的電影,是現實,也是悲劇)。
相信許多人在看到這則新聞,知道塔利班政府曾經協助窩藏主使美國911事件的賓拉登,也看到民眾對於塔利班政府的恐懼。只是,為何塔利班政府如此讓人懼怕?推薦《戰火下的小花》(The Breadwinner, 2017)這部動畫電影,關於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統治下,人民的艱苦生活與女性的壓迫與為難。《戰火下的小花》肯定能為你解答目前這則政治的時勢題,讓我們理解為何阿富汗民眾現在如此恐慌(Netflix)。
.
#嚴苛的塔利班法律
《戰火下的小花》是部由加拿大女性作家 Deborah Ellis 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關於2001年之前的塔利班政府時代(阿富汗伊斯蘭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1994-2001),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悲傷故事。
當時的塔利班政府,是以極為嚴格的伊斯蘭教法,針對人民的日常生活與各種作為,明定條規,以侵犯人權的方式,統治人民。在伊斯蘭教法的統治之下,只要人民的行為侵犯法律,將會被棍棒打死、亂石砸死等,各種極刑處死。
.
#塔利班統治下的女性
伊斯蘭教法女性的生活,更是嚴格到密不透風。女性不能受教育、不能閱讀、不能上街、必須按照規定穿戴黑色罩袍波卡(burqa),若有冒犯,各種不同等級的嚴厲懲罰,將會化成殘酷的肉體折磨。
加拿大女作家 Ellis,是位關心女性與兒童的人道主義者,她的作品主旨,都是圍繞在受害/受虐的女性與兒童。在1997年,她到阿富汗旅行,訪問當地生活在難民營的女性,聽取許多受難女性的故事,最後創作出《戰火下的小花》,又名《Parvana》,也就是主角的名字。之後,在2002年,續集《Parvana’s Journey》發行。電影《戰火下的小花》是根據2001年的第一部《Parvana》。
.
#11歲女孩扮男裝外出購物與打工
小女孩 Parvana 的父親,原本是個教師,但是在蘇聯與阿富汗戰爭期間,失去了左腿,只能當個地攤小販。結果,又被人陷害入獄。Parvana 一家,頓時失去生活依靠;父親入獄,哥哥已經過世,家裡只剩下女人與幼兒。只是,媽媽姊姊都不能外出工作,弟弟還在懷抱之中,這家人該如何打工、購物與生存呢。
媽媽與姊姊已經都是明顯的女性,喬裝外出有困難,弟弟年紀又太小,於是 Parvana 決定剪去長髮,喬裝成男孩,外出擺攤賣東西,同時兼營代讀代寫,果然,Parnvana 成功取得物資與金錢,還結識一位也是喬裝為男性的小女生,兩人一路上相互扶持,也想辦法籌錢到監獄賄絡,設法營救父親回家。不過,這只是故事的開始,接下來還有許多危機、危難與人生難為。
.
#故事中的故事
在電影中,Parvana 對著自己的小弟弟、朋友、還有在危及中的自己,講述一個關於「不知名男孩」的故事,這個童話故事,描述的是 Parvana 不願意面對的過去與恐懼,也是一家人的夢魘。最後,Parvana 必須找回故事中男孩的身分,克服內心的恐懼,找到她心中缺少的那則解釋,並且發覺戰亂中的生命意義,才能終止這場夢魘。
這場宛若夢境的象王故事,充滿豐富色彩與想像力。讓小女孩的悲傷,顯得不那麼令人恐懼,也讓沙漠中的戰亂城市,顯得不那麼悲觀死寂。象王的故事,也告訴 Parvana,行善、存善念、懷抱希望、與面對恐懼,才是平息象王憤怒的唯一方法。
.
#戰亂中的珍寶
在戰亂中,連生命都難保,更別妄想任何財富。戰火中的小花 Parvana,看似即將失去一切,最後,還是找到在她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瑰寶——家人。
「我們的家鄉處於帝國交戰的邊緣, 家園位在興都庫什山脈利爪下的一塊飽經滄桑之地,被北方灼熱的沙漠之火燃燒著,黑漆的瓦礫緊靠著冰山,我們的家鄉叫做奧利安娜,是崇高、誠摯之鄉。要字句鏗鏘,而不是提高嗓音,雨水會讓花朵綻放,而不是雷聲。」
戰爭無法解決問題,人間需要的是愛。
.
#其他戰火中的穆斯林電影
倘若,看完《戰火下的小花》,你不禁深受感動,還想在多了解阿富汗戰火下的女性故事,可以再追看《Osama》(2003),與《戰火下的小花》有一樣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背景,也是1996年之後的政治情勢。
或者,由伊朗籍的法國作者與導演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所撰寫且改編的《茉莉人生》(Persepolis, 2007),也能夠幫助認識中東局勢。
〔《茉莉人生》少女眼中的近代伊朗:矛盾與荒謬的戰爭與革命〕
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99
《茉莉人生》:淵源流長的波斯芬芳
shorturl.at/ruX12
.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最後,倘若你還想了解庫德族在兩伊戰爭時期(1980-88)的屠殺遭遇與逃難,推薦《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第一章就是關於一位女性作家在小時候,與詩人父親逃難時的所見與懵懂。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7533
這幾天看到看到阿富汗的大逃難,覺得自己現在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在許多政客吵吵鬧鬧的土地上,其實已經是地球上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人類了。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
#第48部電影
#2021年8月17日
#戰火下的小花
#Breadwinner2017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穆斯林電影
.
恰巧有空時,記得到《愛與城市光影》電影旅遊團,填個問卷喔。謝謝。:)https://tinyurl.com/yfcad4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