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 Lord of the Ring 感覺的佛教視頻。
哈哈,只不過要拋掉很多我們現代人覺得不邏輯的地方,如:我用無量珍寶供養(無量就是很X多大意思),佛陀前生去到某佛的跟前,某佛卻好像政府部門辦把他推給另一部門,(這裡起碼假設了成佛過後,也會有東西是不知道的)
而視頻後部,六字大明咒的主人(觀音菩薩)終於才出現,奇怪,觀音不是千處祈求千處現的嗎?
要搞到那位蓮華上佛的前生要走到無量壽佛面前,還得勞煩無量壽佛推薦。更奇怪的是:無量壽佛不就是在極樂世界了嗎?那麼這位蓮華上佛的前生不就是已經到了佛國淨土?
然後,視頻中的觀音是以女聲唸咒,其實佛教的大乘經典中,觀音本尊是男身,只不過女觀音的形象在華人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所以這視頻的導演就給給女聲他。
他一唸咒,就發光如同核子爆炸、世界末日般,炸到無量世界的魔鬼都粉碎了。
不過要提醒大家:上面的這個經典故事模式,在很很多本有傳授咒語的佛教經典中,都重複出現過無數次。
可憐那些魔鬼,死了又活,活了又死。(或者可能全部是一齣戲,一到時見有佛要傳咒時,魔界就馬上敲警鐘,『來來來!要開戲了!各就各位準備死!快X點啊死撒旦!』)
其實,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出自《大乘莊嚴寶王經》,裡面的寫法非常非常像印度教的Purana(神話)寫法。《大乘莊嚴寶王經》裡面說觀音的身上的各個不同部位化出不同的大神,沒記錯的話,雙眼化出日月神,牙齒化出妙音天女等等,這是很印度教的,因為印度教裡面的一個大神(忘了是Siva還是Brahma也是如此的化神)
不過,再怎樣看這經典,也不夠這視頻爽,真的很 Epic 的感覺。
觀無量壽經大意 在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悟勝法師恭讀)+ 南懷瑾觀無量壽佛經大意 的推薦與評價
佛說 觀無量壽 佛經(悟勝法師恭讀)+ 南懷瑾 觀無量壽 佛經 大意. 以上由amtbryl、修身宝壁提供.---2019 08 12上傳完成. 第1單元(00:00) 第2單元(45:42) ... <看更多>
觀無量壽經大意 在 就是念佛法門。 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觀經》流通文是一代佛法的總結論善導大師解釋《觀無量壽經》流通文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 ... 慧淨上人《無量壽經大意》 | Facebook ... ... <看更多>
觀無量壽經大意 在 [法語] 淨界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01 -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AweIrwpWguo
https://nianjue.org/article/56/562610.html
淨界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1卷共20卷)
前言代序
【1】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在大乘法的修學當中,是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
。也就是說:我們修學淨土的所有功德,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這樣的內涵,
印光大師提出了兩個觀念說:淨土宗的修學,它是屬本尊相應法,就是:他力門、果地教
。
意思是說:在念佛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時,能使我們今生消業障、
增福報,這叫他力。這個他指的是誰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
眾生,令我們消業障、增福報!
什麼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到淨土去。在淨土的莊嚴當中
,成就不退轉,乃至究竟成佛,這叫果地教。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建立淨土,因此所受用的
淨土,全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這他力門跟果地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事實上有兩種差別: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曇鸞大師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門,比方說唯識的
學者、天台宗的學者,也念佛,但是他們是把念佛當做消業障用---多障眾生念佛觀。因
此,早期的念佛,並沒有明確地想要求生淨土。只是當我在修止觀的時候,身心出現了種
種障礙,我祈求阿彌陀佛的加持,來幫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礙;之後,仍繼續修止觀,所以
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門。
一直到曇鸞大師,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概念,呼籲念佛人,必須如實地面對所處的環境。以
凡夫來講,我們的善根不夠,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正法時代已經過去,像法時代也過
去了,現在是末法五濁惡世來臨的時代,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修學,將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個、善根的問題:我們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過內心的煩惱---善根薄弱
、煩惱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夠相續,這是內因力的薄弱。
第二個、外緣的問題:外在環境的干擾繁多,順逆因緣的刺激太嚴重,使令我們的修行容
易生退轉心。
因此,曇鸞大師普勸念佛人,念佛不應該只是求消業障、增福報而已,應該要考慮離開娑
婆世界----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換另外一個環境來修學!曇鸞大師就進一步把念佛提升到
淨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們現在念佛,其實包括了今生的消業障,也包括了臨終的
往生,兩個是一起的。
當念佛法門從消業障,被提升為往生到淨土,這時候對於淨土的了解,變得很重要了。因
為,如果你念佛只是為了消業障,那隻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就夠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
的,是要求生淨土,那就必須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有講到:為什麼我們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還要兼修觀想
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呢?
佛陀說:如果你能夠如法的觀想,會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生諸佛前。
一、淨除罪障:因為阿彌陀佛的莊嚴,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
彌陀佛的功德有一種大願力,祂發願要救度我們,必須我們去憶念祂,才能產生感應道交
。
所以經常憶念淨土的依正莊嚴,比方說: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的莊嚴、樓
閣的莊嚴…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斷地薰習,我們的生死重罪,就會慢慢的消滅;就像
光明顯現時,黑暗就消失了,由於經常薰習的緣故,能消除我們的業障---惡業減少,福
報就增長。這是第一種功德。
第二種才是修觀真實的目的---生諸佛前。當我們不斷的修觀、薰習,自然會產生堅定的
願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說你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對於極樂世
界的意境,完全沒有概念,那你求生的願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實的願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其實不只是願力,信心也是一樣,真實的信心和願
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如果,你對極樂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產生堅定的願力
,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回來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娑婆世界
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斷地重複造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三界之中,生死的業力,會這么
強。
所以,淨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對娑婆世界,由熟悉轉成生疏;對於淨土的功德莊嚴,由
生疏轉成熟悉。這樣你才能成功!
本經當中,很強調思想的改變,這是不共於阿彌陀經,也不共於無量壽經的地方;就是強
調你對淨土宗那種皈依、意樂心的生起。它認為感應道交,來自於你對淨土的意樂欣求,
以及對淨土莊嚴的熟悉。
因此,學習本經---不斷地以莊嚴的淨土境界,來薰習我們的內心---第一個能淨除業障,
第二個能生諸佛前;一個是現世的安樂,另一個是來世的往生,這正是我們研究本經的目
的。
【3】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影像!
將釋此經,大分為四:
一、解釋經題:按照慣例必須先解釋本經的經題,因為經題能總持經文要義。
二、經文大意:這部經的整個結構是怎么安排的,本經的修學綱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簡
單說明一下。
三、隨文釋義:正式進入經文,然後消釋經文。
四、結示勸修:最後做一個總結,來跟大家互相勸勉。
一、解釋經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地方有別題(是與其他經典不共的)和通題(一切經的通名)。佛
說觀無量壽佛七字,就是別題,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個能、所,是約著教法,就是語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
第二個能、所,是約著行法,就實際的修行來說,把觀--能觀的智,和無量壽佛--所觀的
境,區分出來。
先看第一重能所,從語言文字的教法,來解釋這部經。佛說觀無量壽佛,別題七字,含有
三層意思:
第一個、本經是誰宣說的?第二個、是在什麼情況宣說的?第三個、說些什麼?
首先,本經的說法主是佛,古德說:經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實,經典有五種人可以宣說
:佛、菩薩、羅漢、天人、仙人。但是,淨土法門是一種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牽涉到眾
生的心跟佛心之間的感應道交,同時也牽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沒
有人可以宣說,菩薩以下都不能宣說,這是很特殊的法門,所以必須由釋迦牟尼佛來宣說
。是在什麼情況宣說呢?
說的意思,是表示歡喜、欣悅的心。因為宣說這個法門,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
生脫死,機緣成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宣說的。
說些什麼事呢?是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不顛倒的來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其實本經的十六觀中,前面的十三觀,雖然包括了正報、依報,但是是以正報來攝受依報
,所以是以無量壽佛來作代表,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當中,觀、無量壽佛,這個觀有兩個意思:
一、是指觀想:雖然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也沒有看過極樂世界,但是透過語言、文字
來進行思維、觀察,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影像,這叫觀想,也就是靠你
的想像力。
二、是指觀像:在十三觀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第八觀──佛菩薩像觀。佛陀在未說佛身
觀之前,要我們先觀一尊畫的佛像,所以說只有第八觀是觀像,其他都是觀想。那么,是
觀什麼呢?是觀無量壽佛的依正莊嚴。
這是一個主題,關於極樂世界的觀法,在進入經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簡單的說明。
【4】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我們看附表:在觀經的註解當中,講的最圓滿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師的《觀經疏》。因為
《觀經疏》的經義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禮大師又把它加以解釋,叫《妙宗鈔》。那么,
天台智者大師,他是用一心三觀來解釋本經的。所謂一心,就是你修觀之前,要先知道你
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麼而修觀呢?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假、中三觀,叫一心
三觀。
附表一總明一心三觀
因緣所生
空-----
念現
----當體即空空有同時
心前中------
性一
十界十如空有無礙
假------
歷歷分明
《妙宗鈔》云: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
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
。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
相為體。
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觀之前,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約心觀佛這四個字,就是本經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說:我們觀察極樂世界的佛陀,應該如
何作觀呢?是要約心。換句話說:佛在哪裡?你必須要向內心去觀!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一
開始就走錯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後可能會產生障礙,甚至於著魔,觀佛是要向內去
觀,你向外去觀,那就錯誤了!
所以約心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說:在你觀佛之前,要先把心
帶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緣,這叫約心觀佛。
為什麼要約心觀佛,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本經以實相為主,所有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
為體。這個體跟宗有所不同;體是我們修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契入中道實相。這個
宗呢,就是趨向目標所採取的方法。我們經由心觀,以一念心性來起觀,方能顯發中道實
相的深廣道理。
反過來說: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這個佛像很莊嚴、眉毛畫得怎么樣、
鼻子畫得怎么樣…心去攀緣外在的相狀,縱能推理,但見偏真,依此來推論空假中的道理
,最後的結果,畢竟是證入偏空。
智者大師舉個例子,比方說善吉,善吉就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在般若會上,也能夠
講空性的道理,也能夠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觀佛的清淨法身,但是最後是證得阿羅漢果,
因為他沒有將清淨的法身,向自己的內心去會悟。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觀;大乘佛法修觀之前,一定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由此來觀佛的
依正莊嚴,才能顯發中道實相圓滿的智體。因為在中道當中,一定是空有雙照,一定是空
、假、中三諦具足。這就是本經的修學宗旨--以心觀為宗,以達到實相為真實本體。
因此,當進入到十三觀的時候,你的每一次作觀,比方說落日觀,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
像;琉璃地觀,琉璃地在哪裡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觀阿彌陀佛的相狀,也是你心中所出
現的影像…總之,你必須把整個十三觀的影像--色塵,全部都在心中顯現出來,這叫做約
心觀佛。
簡單說:應當怎么作觀?首先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然後起觀,先修空觀。
【5】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空觀再假觀,先離相再建立相狀。所以剛開始觀心,先觀想我
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我們
現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你自己執著,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讓它離開的。相狀
本來是緣生緣滅,但是你一住在相狀它就會重複的出現。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傷害你,諸位你們
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呢?
自己!
對了!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發生之後,你把這個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
會不斷的出現。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因為本來沒有相狀,所以才可能成佛;我們的心
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來沒有相狀,為什麼我們現在弄到有很多的
個性、相狀呢?
那是因為住在相狀,是我們的心被物化,被物質同化,心本來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弄得
現在心量這么狹小,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
所以在修觀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告訴自己---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的心,本來就沒
有煩惱的相狀、沒有什麼業障的相狀,也沒有生死的相狀…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歸零。接下來再修假觀:當我們開始歸零之後
,再重新出發---必須知道我們念頭一動,一個思想的活動,就創造十法界的十如是,這
個十如是,簡單說就是因緣果報,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而且在心中
的相狀,歷歷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動,是我們念念之間把它創造出來的。
那么,空、假二觀---由中觀把它平衡,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就是不斷的重複啊,所以
我們在修觀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罷,一定要知道,整個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
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對不對?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
修學目標,不管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持名讚嘆、心中的觀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
要我們死盡偷心--一心皈命。那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
裡?
在心中,對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養一個佛的影像,佛也是不會出現的。同樣的
道理,如果你心中沒有去觀想佛的影像而出現佛,就要小心了,這個有問題了!
淨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歡向外攀緣,拜佛的時候看到佛像在對你微笑…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來啟發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參加齋戒學會時,有一次,有一位大專生就站在佛堂不動,一直看著佛像,懺公師父
就說:佛像不能這樣一直看,會出事情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懺公師父知道這個人是向
外攀緣,當一個人的心向外攀緣時,魔王就有機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顯我心性,雖然我自性本具極樂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外境
的因緣,來啟發我對彌陀的皈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緣準備好了,阿彌陀佛隨時會出現,這
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經的整個思想,就在這兩句話當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這個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當然主要是意業觀想造成的;你去
念佛、憶佛,都還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來,所以感應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
,才有能應的佛。
淨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準備好了,阿彌陀佛就出現,是你的心去感應佛啊!所以你必須
把你跟阿彌陀佛的因緣---你的信心、你的願力具足了,對於極樂世界的環境非常地熟悉
---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約果。古德對於感應道交,講出一個譬喻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
月亮很想跟我們感應道交,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顯現出來。只要你把水
準備好,月亮就會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上。月亮本身沒有意見,它隨時高掛空中,你把水準
備好,月亮就出現。
所以淨土宗的感應,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如果你自己沒有準備好,心很散亂,向外馳求,
那你看到的佛,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是追求一心不亂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亂,彼佛自然現前。淨土宗最忌諱的就是---你一開
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啊?祂用什麼形狀出現?祂是坐著還是用站著出
現?如果是這樣,那你已經起了攀緣心,仁者心動了。
念佛是你自己先準備好,你把這個水準備好---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不要管阿彌陀
佛什麼時候出現,你只要把自己準備好,阿彌陀佛就隨時出現,你要做好準備的工作。
所以為什麼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為臨終資糧做好準備。所以這地方的
約心觀佛,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在你的心中要
先建立起來。這是我們學習觀經之前的第一個觀念。
【7】修習極樂世界之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觀之境。
前面是約著我們在修觀之前,能觀的心,這裡是說當我們的心開始收回來---修空、假、
中三觀,我們的所觀境又是什麼呢?
附表二別示所觀之境。
《妙宗鈔》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托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
,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
;終日觀心,終日觀佛。
智者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大乘的修行人(包括淨土宗),如實的了知我們這一念心,本來
就具諸佛性、具足淨土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因緣來開顯,所以要托境修觀,這樣才能夠
彰顯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來修心!
什麼叫藉境修心?初開始修觀的時候,先修空觀---離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煩惱相、業障
相、生死相全部消滅掉,回復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還要──
從空出假,修種種功德,雖然是離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說修布施,怎么修呢?先要有一個所觀境--觀苦惱的眾生相;假藉眾生的苦惱相,來啟
發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執著;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後再把它藉回來;藉眾生的苦惱相,來
行布施;藉佛像的莊嚴,來啟發我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願力。
大乘佛法不執著一切相,是要離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就要藉相。
所以我們在修皈依的時候,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藉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相,來修
我們皈依的心,這叫藉境托境修觀。
十六觀經教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為助緣,來薰習我們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極樂世界
依正莊嚴,因為你不斷的薰習,就會慢慢開顯出來。就好比說:我們內心當中有極樂世界
的種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給它灌溉、施肥、澆水,它就會開華結果,所以我們心性本
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緣,才能夠把它顯發出來。
一切功德不離心性,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約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諸佛
性;但是必須透過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全佛是心約事造;也就是終日
觀心,終日觀佛的道理。特點就在這四個字──托境修觀,我們要修習極樂世界之法門,
要有境才能修觀。
淨土宗在修皈依時,最重要是信心、願力和皈依的心。這當中有兩個傳承,一個是第十八
願,一個是第十九願,先看經文:
一、觀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二、觀淨土莊嚴以發願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
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淨土宗的往生,不在於你念的佛號多少,關鍵在於你的信願,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強烈和堅
定。所謂皈依心的生起,在淨土宗的傳承中,有兩種不同選擇:一個是因為佛陀的因緣而
生起;另一種人是因為淨土的因緣而生起,因為在娑婆世界修行會退轉,所以我要去淨土
,受用種種依正莊嚴、清淨功德,依淨土的的皈依而生起信願。都可以。在第十八願、第
十九願,阿彌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條件,但是這兩種人的思考不一樣,下一堂課,再把這兩
段文--所觀境說明清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91.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28145951.A.F7C.html
※ 編輯: creative88 (49.216.91.113 臺灣), 08/05/2021 14:46:39
天台止觀所言心眼實指身念處
小止觀
行者或於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覺息出入長短,遍身毛孔皆悉虛疏,即以心眼見身內三十六
物,猶如開倉見諸麻豆等,心大驚喜,寂靜安快,是為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摩訶止觀
今有觀慧見息遍身。而定心明淨安隱。故異闇證也。又見身中三十六物。如開倉見穀粟麻
豆。若對根本即初禪位。前八觸觸身倉。心眼不開不見內物。特勝既有觀慧觸開身倉。心
眼即見三十六物。肝如[1]菉豆心如赤豆。腎如烏豆脾如粟。大小腸道更相應通。血脈灌
注如江河流。內有十二物肝心痰(難字) 等。中有十二膜膚肪膏等。外有十二髮毛等。出入息統致其間。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一切
身行皆休。終不為身而造諸惡。是名除諸身行。若對道品是身念處。
後入心念處...
=============================================================================
以所知而說 身念處法 需現場禪修學習 自學甚難 因定慧力都不足故
需有人帶領練習 到一定程度方可以離開
又禪修禪堂 禪修教程是否修身念處法
以南傳禪法論 修呼吸進出多為止禪 非觀禪 所緣不在身上 故對身內的覺察不易開
或以呼吸帶動覺受後到全身故發身內身念處 但不如直接以身觸為目標 修身念處的觀禪
以地水火風四大為依 修四界分別觀 漸入初階觀禪
大乘行者親近南傳道場學觀禪是否為佳?
以我所知 若薰習過大乘理觀(若法華經) 或不妨 都入一心
且前半修學與聲聞共
=============================================================================
淨界法師
但是我們從這裡才知道極樂世界還有聲聞人,因為他剛開始是修小乘法,後來回小向大
,但是因為他小乘善根深厚,所以先證小果;但是因為發了菩提心,所以還是屬於大乘。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要親近菩薩、有時候也要親近聲聞人?
因為有些法,大乘法你注意看菩薩戒,有些法是要共聲聞人修學的,特別是修出離心
這一部分。
https://big5.xuefo.net/nr/article12/118101.html
=============================================================================
或於較現代的大乘道場 亦有開設身念處的禪修課程
所知舉例印儀學院
禪修課程【四念住】
https://yinyi.gaya.org.tw/108meditation/
https://youtu.be/MXp_jxrCjjI
=============================================================================
以大乘淨土行者角度來說 若對淨土科目熟悉 對大乘理觀熟悉
有其需要強化修習無常觀止觀 或可修習
淨界法師 如何判斷妄想是善是惡
https://www.fodizi.tw/qt/qita/17781.html
=============================================================================
以我所知角度略說 希望我的言語沒有重大的過失
個人都有其修學歷程 若專修行者勿惱
南無三寶 南無阿彌陀佛
※ 編輯: creative88 (49.216.91.113 臺灣), 08/06/2021 15:14:53
嗯 這邊較支持F大的意見 以我知道的解釋
漢傳如來藏系教法 先開圓解 再修25種 奢摩他 三摩鉢提 或禪那
先開圓解的意思 是先在聞思上理解一心三觀 信解諸法不離一心 後修各種或止或觀
此時已有先前的一心為基礎慧解 所以修止也會成就
圓覺經要先理解 諸法如幻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信解或悟解後 再修25種排列
所以圓覺經的句子是
"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
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
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要先依教法悟解淨圓覺,再取靜為行。
圓覺理當超過止觀 但意義上視為廣義的止觀雙運。
=============================================================================
悟淨圓覺 各有層次 也可分宗門 教下
教下從教法上理解 例如聽過聞法華經 聽聞一心三觀 初步只為解悟 後須實修 加深體悟
宗門則要求體驗開悟淨圓覺 但如果是第一步的明心見性 那也只是體悟圓覺較深
後來還是要依此圓解 修止修觀 漸除煩惱 依教理本來無煩惱 如幻花 幻修幻證
悟圓覺後 依圓覺經有三種修法 奢摩他 三摩鉢提 禪那。之後才為證。
=============================================================================
修無常觀也入一心三觀 是指已經聽聞過法華經(信解圓覺)
所以即使修習無常觀 也是漢傳大乘如來藏知見
這邊只是要解釋所提的 心眼照身內 是修身念處就可以開發 而身念處可大可小
我所言大乘是指我知道的漢傳如來藏系教法
主要目的倒不是要跟各種傳承比較教法
各依傳承修行
望平安
※ 編輯: creative88 (49.216.91.113 臺灣), 08/06/2021 19:17:03
※ 編輯: creative88 (49.216.91.113 臺灣), 08/06/2021 19:25: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