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收到完整M觀點精華摘要嗎?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M報〕https://bit.ly/345gBbA
[ 微軟發表 Win11 ]
■ 微軟上禮拜發布了最新的 Win11,將成為最新一代的 Windows。
• 目前預計在今年底,大約是holiday season(從11月底到12月中)時正式發布,到時候 Win10 用戶可以免費升級。
• 這消息一公布,馬上被大家笑,為什麼?因為 Satya Nadella 曾經說過,Win10 將會是微軟最後一代的 Windows。
• 我猜Nadella原本計畫應該是,要搞到像 Office 365 訂閱制這樣,每年不斷更新,一直維持在最新版就好。
• 但為何Nadella食言呢?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 第一,我覺得不同層次(layer)的軟體本來就不一樣,像作業系統這種很核心的東西,是很難一直用雲端無痛升級的。有些時候你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可能就會讓某些舊東西無法繼續使用,甚至有硬體配合的問題。而Office是在作業系統上的應用軟體,就比較能在雲端上不斷升級,也不會造成舊東西失效或硬體衝突等問題。
• 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跟商業策略有關。上周有聊到,Nadella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微軟從Windows公司轉成雲端服務的公司。
• 微軟的說法是,Windows已經是我們這間公司的過去,不是我們公司的未來。但或許2020年以後的現在,微軟的想法可能又有點改變了,他們在商業策略上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調整。用英文來說可能比較清楚: Windows is the past.....but maybe not yet.
• 那就來看看Win11這次發布了什麼東西吧。
■ Windows 使用介面的調整(UI / Live Tiles 動態磚)
• 第一個,可能是第一眼看到的變動,把一直以來預設在最左下腳的「開始」按鈕,移到下方列的中間,但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調回左邊。
•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致敬 ChromeOS + MacOS。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因為我對於 UI 層級的改變沒有興趣,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差異,對我來說只是雞毛蒜皮小事,根本沒差。
• 不過在UI方面,微軟有了一個大改變,正是終結了Live Tiles動態磚的概念,這算是一件大事。
• 這東西是從Windows Phone 7 開始引進的概念,到Windows 8 時開始搬到電腦上。
• 但實驗了幾年,可能認為這個概念無法真的讓消費者與市場接受。所以微軟決定取消動態磚。
• Windows 也正式取消了它們的平板模式(Tablet Mode),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太少,加上多一種模式可能製造更多的bug問題。雖然可惜,
• 但其實我覺得 Tablet Mode 是平板與手機的最佳操作模式,比iPhone跟Android的操作模式都好,可惜微軟沒辦法在這種操作模式上建立生態系。所以雖然可惜,但我認為確實是正確決定。
■ Teams / Skype
• 剛剛第一個使用者介面的調整,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但接下來幾個就蠻重要了。
• 第二個重點,是微軟要把 視訊會議與通訊軟體的Teams,整合進 Windows。以後電腦一安裝完,就會內建 Teams。
• 很明顯的,微軟是要放棄之前強推的 Skype,把公司的要進攻通訊軟體的主力,押寶在 Teams 上。
•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答案很簡單,因為Teams在去年大幅成長,而Skype相對已經不在大家討論的核心裡面。這當然對 Teams 的推廣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 Teams 目前的主要使用場域,當然是企業內部的通訊應用為主,而且在很多公司內部根本就是最核心的軟體。當然不能用LINE,因為LINE只是消費級軟體,而Teams是企業級的。
• 現在微軟把Teams放到Win11,象徵性意義就是不只要讓 Teams成為企業內部的溝通軟體,還要把目標推廣到一般大眾生活通訊的使用,就像當年的 MSN Messenger ,或現在台灣人使用LINE這樣。
• 這個策略能否產生更廣泛的使用,還有待觀察。畢竟這年代要只靠內建,就打倒已經有生態系的應用的軟體 (像是ZOOM、LINE、FB-MESSENGER),其實沒那麼容易,而且Windows的影響力已經不如當年。
• 以前微軟的Teams只免費放在企業版的Windows裡,家用版是無法使用的。但現在微軟打算把Teams也內建到一般人常用的版本,就可以用來做生活上的溝通。
• 當年微軟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就是放棄在全世界有很多用戶的MSN Messenger,改用Skype。如果當年微軟沒放棄MSN Messenger,我認為或許現在台灣最主流的通訊軟體就不會是LINE了。
• 不過 Teams 的確算微軟現在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我認為放棄 Skype,主打 Teams 的確是合理的做法。
■ 支援 Android App + Amazon App Store
• 第三個重點,也可能是這次 Win11 發表引起最大討論的點,就是Win11正式支援了Android App,會透過Amazon App Store在Windows上安裝Android App。
• 以前要這樣做,你需要另外安裝模擬器。未來直接透過Amazon App Store就能直接使用。
• 這個策略我覺得非常強大,一口氣大幅增強了 Windows 內部的軟體生態系。以後你可以在電腦上,直接使用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而且即使這些應用軟體沒有推出 Windows 版本,你也可以在電腦上使用。這就會讓你使用電腦時,不用分心另外用手機。
• 這件事對微軟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會增強Windows作業系統的能力。另一個是,這將會大幅加強微軟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以前你推出一個 Android App,當然考量的主要是 Google Play 上的表現,換句話說,擁有話語權的是Google公司。
• 但如果你是Android App開發商,未來很可能你也會考慮在 Windows 平台上的收入。
• 很有趣的是,微軟這次挑選的合作對象,也是他的競爭對手,是AMZN 的App Store 來合作。其實這些科技巨頭彼此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你說微軟這次跟AMZN合作,是因為他跟GOOG關係比較差,跟AMZN關係比較好嗎,這倒未必,畢竟兩者在雲端市場可是超級競爭的。
• 不過微軟跟AMZN發現,他們在另一個戰場,可以採用與競爭對手結盟來打更強的競爭對手,也就是 GOOG 與AAPL。
• 而AMZN 在 APP STORE 生態系這塊,一直表現很普通,如今也可以透過跟 Windows 的合作來加強地位。也就是未來會多了幾億台的裝置,上面會安裝有AMZN 的App Store。這也會加強AMZN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其實在中國,安卓手機可以安裝很多不同的應用商店,因為中國沒有Google Play;但在歐美只有Google Play一家獨大。現在微軟跟AMZN合作,就讓Android體系終於有個能跟Google Play競爭的競爭者。這會讓歐美市場比較像目前的中國市場。
• 這件事對Android軟體開發商也是好事,這代表競爭會變得很激烈,未來Google Play無法再壟斷。如果微軟跟AMZN合作,未來能占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的20-30%,雙方就要競爭誰比較好。簡單來說,把AAS做大,可以增加安卓生態系開發商的利益。
■ 微軟也宣布了Microsoft Store的一些改變,這被認為是針對蘋果而來。
• 第一,在Microsoft Store裡面,非遊戲的應用程式可做到不抽成(不使用微軟的金流的狀況下)。對比之下,蘋果是要抽30%的。這對非遊戲的應用程式,當然是很強大的誘因。
• 這點我個人是很期待的。因為大多數的Windows軟體廠商,你要買他們的線上版軟體非常麻煩,除了要上他們官網下載,還要在另外輸入序號,這是非常老派的作法了。現在這個年代的做法,應該是開個應用程式商店,讓消費者直接在上面刷卡購買,日後換電腦也可以直接安裝。總之,現在微軟做這件事,對非遊戲的軟體開發商應該有很強的誘因。
• 微軟這次的做法,跟蘋果的App Store有個很大的差別是,他們開放外部付費。也就是說不強制綁定微軟的金流,甚至可以讓消費者連到開發商自己的網站上付費。
• 這對於Spotify 應該是最有感的,Spotify應該很痛恨他們在蘋果App Store要被抽30%這件事,巴不得使用者直接去他們網站訂閱。但在iPhone上的App Store,是沒辦法讓使用者外連到其他網站的。
• 還有另一件事,微軟Microsoft Store可以接受「AppStore within AppStore」,允許在他們的Microsoft Store裡,可以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商店。這件事是被蘋果禁止的,所以你看不到App Store裡有Steam或Epic Games Store。
• 這基本上就是打臉蘋果,而且我認為會對蘋果造成蠻大的壓力。
• 我們必須把微軟這次Win11的發表,當成是微軟全面和蘋果開戰的訊號。
■ Windows as a platform
• Satya Nadella 這次就出來談平台這件事。他說,一個好的平台,是要能夠讓他的平台上能長出比平台更偉大的東西。
• 這很明顯是針對 AAPL 而來,會替蘋果在反壟斷上創造很大的壓力。畢竟,微軟都可以這樣做了,為何你不能。
• 也就是微軟要以一個開放性的平台(Open Platform),來挑戰蘋果的封閉性平台。
• 理論上,開放性平台這個大旗子,應該是GOOG要舉的,但GOOG很明顯在捍衛開放性平台這件事情上,沒有領袖風範。我覺得微軟這次的策略,會對手機與電腦軟體產業,會帶來很大的改變。
• Nadella就說,微軟未來開放的Win11,所有第三方廠商軟體,可以接觸跟微軟自家軟體完全相同的 API,所有的API都開放。這跟蘋果的差別待遇不同,因為蘋果有很多API是只有他們家的第一方軟體可以用。
• 這個思考是我覺得為何微軟重新把Windows當成他們核心的原因之一,他們看到了蘋果封閉型平台缺點的趨勢,而這個缺點是開放性平台有機會取而代之的。
• 這次微軟的幾個策略,也代表了微軟要重新回到平台戰爭裡。我認為相當有趣,而我也看好微軟,因為現在的微軟有很清楚的願景,它知道一個平台在開放時,能得到什麼利益。
• 這跟蘋果的封閉型平台策略,到底誰輸誰贏呢?我覺得可能不會有哪一方真正勝出,但開放性的概念,我覺得會很受整個生態系的歡迎。
(想看其他主題的重點整理嗎?歡迎訂閱M報)
https://bit.ly/345gBb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70的網紅高培Gaop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電子報讀者募集中 點擊連結訂閱免費電子報 https://wowgaopei.com/newsletter 人說掌握趨勢就是邁向有錢人的一大步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讓人一夜致富的比特幣 【打造新技能】從零開始接案剪輯課 (從零打造剪輯師) 學員爆滿中!🔥🔥🔥 https://school...
訂閱免費電子報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pple 完爆了所有廣告追蹤法,而 Google 正默默跟隨其後(數位廣告專題 Part 2)】
#不想錯過Part3可訂閱免費電子報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5WA0tuvHeiPlHHohwTwL
📩 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全文過度簡化摘要XD
🔖 目前有兩個關於使用者隱私的重要法規已在歐盟與加州實施,就整體的方向來說,消費者和監管者都越來越傾向反對廣告產業搜集使用者數據的作法,且這些做法也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知而無法在隱蔽為之。
🔖 將 GDPR 視做一次性的事件是錯誤的假設,該法對廣告產業的所有衝擊也不僅止於實施的當下,因為目前還有許多不同的團體正在對廣告科技公司以此進行的調查與訴訟,狀況還是非常地不定。
🔖 大型的科技公司對於自己身處在數位廣告產業的有利地位上逐漸形成了共識,當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資料隱私,它們不會想要站在消費者的對立面當一個隱私的侵犯者,而成為歷史的罪人,因此他們也開始將自己定位成在消費者面前的「隱私權守護者」,這個做法相繼被 Apple, Facebook, Google 和 Amazon 採用。
🔖 Apple 在之後將發布的 iOS 15 的更新將會「完全的去除掉第三方的追蹤能力」,其在 2021 年 6 月的 WWDC 中發表 Apple 在 iCloud 中新增新的設定「私密轉送 Private Relay」作為 iCloud+ 服務的一部分,大體來說,這可以防止發布商(這也意味著資料無法傳送給資料仲介商)和網路服務商知道你的網頁瀏覽狀況、原始 IP 和地點等資訊。
🔖 雖然沒有像 Apple 的 ATT 這麼明顯的顯示,但 Android 也有提供使用者退出手機 app 開發者追蹤其裝置 ID 的選項,Google 似乎正在追隨著 Apple 的腳步來逐漸收緊其對分享裝置 ID (Android Ad ID or AAID) 的限制。
🔖 Amazon 持續利用其無人能及的第一方數據來搶佔市佔率,也同時最小化其提供其數據給第三方,舉例:Amazon 在 email 裡將消費資訊極小化來防止 Gmail 偷偷幹走消費者的消費資料;Amazon 正在其自有的大多數網站阻擋 FLoC 來防止第三方利用來自 Amazon 的消費者資料。
#無碼完整分析在全文:https://gamma.to/notes/5WA0tuvHeiPlHHohwTwL
#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訂閱免費電子報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 升鴻投資 大大推薦!】
很高興得到升鴻投資的推薦,因為升鴻大是我們的訂閱戶,之前有趁機跟他聊天,發現升鴻也是我 (Leo) 附中的學長,那天真的一個下午聊了三小時,除了交流彼此的投資觀念,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升鴻大對未來的願景和規劃。
----(引述自升鴻投資 po 文)----
如果你想要更進階一些,推薦附中學弟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的訂閱,業內水準級的分析,業內可能要一年百萬元的顧問費,一個月只開360元(現在都這麼殺喔,每個都當自己是prime就對了),還能免費聽到他超滑稽笑聲的podcast。(上次跟他講了三小時的電話,真的這麼滑稽,沒在演)
-----
說我們很滑稽是指 Leo Podcast 的笑聲吧 XD!(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Gamma 的分析和文章是很專業的大家不要誤會 (還有梗圖)!
我們也因此又增加了非常多的新朋友,在這邊先給大家一個 Gamma 入門包,讓大家可以快速銜接我們的特色和投資理念:
有鑒於我們認為有許多的科技趨勢,在許多媒體或資訊的氾濫下很常帶給大眾誤解,又或是在沒有深入了解時,就參與這些概念的投資,因此 Gamma 希望能夠讓投資人透過更深入的分析科技產業知識與投資的專業知識,來了解「#真實的未來」並參與到未來的紅利。
#市場短評:Gamma 每週都會有 2-3 篇不固定的市場短評,針對美股市場的變化、總經等作評論,這類文章都是免費的,但如果要不想錯過 #一定要訂閱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
#個股評論:Gamma 主要分析美國科技股(許多中型科技成長股),每季都會重點分析科技公司的財報,並分析市場上對該股的多空觀點,與 Gamma 自己透過深入了解產業量化後的建模,來給讀者判斷個股風險報酬比的方式,這多為 #訂閱戶專屬 內容。
#主題分析:Gamma 大約每週會有 1 篇針對主題所做的長篇分析,這些主題環繞在科技領域的觀察與介紹,例如大數據、邊緣運算、AI 晶片、雲端產業....等,這些文章目前前半部都是免費的,後半部會針對個股的仔細評析和投資機會則是訂閱戶專屬。
幾篇代表作,可以給大家參考:
1. 專業投資人都對 Ark 的 Tesla 目標價不置可否:https://gamma.to/notes/tB3DkB4k5uDcGinsWDEh
2. 市場還沒意識到 AI / 機器學習的算能需求暴漲與摩爾定律的喪鐘:https://gamma.to/notes/PO9cSUYcCUjHjEcuRqUo
3. 報明牌的哄抬股價「專家」 vs 放空機構:怎麼做一家公司的 DD (盡職調查):https://gamma.to/notes/J4SwgxoLdVI5voPIeHng
4. 05/31 市場短評:我們該過度擔憂通膨與 FED 的減少購買規模嗎?:https://gamma.to/notes/9LnEZ8rXTlwGbGFrFVGq
5. $FUBO:CAC、顧客流失率和廣告 ARPU 需要在 Q4’22 前獲得顯著改善,以防止另一輪的股權稀釋發生:https://gamma.to/notes/xcikvKKqTOYErWOdQKIR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次,#訂閱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才不會錯過我們的文章啊!
#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
訂閱免費電子報 在 高培Gaope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免費電子報讀者募集中
點擊連結訂閱免費電子報
https://wowgaopei.com/newsletter
人說掌握趨勢就是邁向有錢人的一大步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讓人一夜致富的比特幣
【打造新技能】從零開始接案剪輯課 (從零打造剪輯師) 學員爆滿中!🔥🔥🔥
https://school.wowgaopei.com/
【聯盟行銷大師班】打造被動收入來源 👍👍👍
https://wowgaopei.com/affiliatepro
【免費索取】 50種被動收入 打造美好夢想人生
https://wowgaopei.com/fifty-passive-incomes/
--------------------------------------------------------------------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bit.ly/2GqgApl
❤️ Instagram: 每天一篇理財小知識
https://bit.ly/2NPfu8L
📈 更多免費理財資訊:
https://wowgaopei.com/
👉 三大美股券商推薦,讓你在美股道路上更飛黃騰達
https://wowgaopei.com/us-stocks/
📈 YouTube免費數據分析工具(Tubebuddy)打造最熱門影片
https://wowgaopei.com/tube
👉 下載Adobe各項軟體(Premiere、AfterEffects、Photoshop....)
https://wowgaopei.com/adobeTW
🔺商業合作:support@wowgaopei.com
歡迎來信👤
訂閱免費電子報 在 如何取消自由時報訂閱 - 加油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Q:如何取消訂閱『電腦版-自由電子報』推播:. ... 試用APP被扣款專家:勿忘取消訂閱-自由時報。2020年6月29日·許多APP軟體程式打著「免費」口號,吸引民眾下載安裝 ... ... <看更多>
訂閱免費電子報 在 如何利用Gmail直接取消訂閱電子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許多公司在 電子報 內文,都會把「取消 訂閱 」連結放在郵件最下方,而且藏得非常隱密,甚至用特別小或是不顯眼文字色彩,讓收信人根本找不到要如何取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