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香拜祖先的都要知道】
#記得收藏
我們的祖先來自何處?
我們的語言出自何處?
不要被意識形態民粹政客們洗腦騙了!
「堂號」!無論您是400年前、200年前、77年前、或何時來台,都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堂號」能讓您完全了解。
「台灣人」的祖先大都是來自中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祖先為了逃避北方匈奴的侵略,而南遷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所以「台灣人」大都是來自北方的中原漢人。
「五胡亂華」之後,華北經過長期戰亂,原先在河洛地區的(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與的圖象、數列)。
知識分子、士、農、工、商…等紛紛逃亡到江南地區避亂,也有族群避難遷徙,輾轉來到閩南泉州、漳州、潮州 、汀州或梅州、惠州…等地區定居。
河洛叫做「河圖與洛書」,河洛就地區來講,就是中國河南、洛陽一帶地區,廣義泛指「中原」。
為了讓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的來處,使用「堂號」讓不同時間到達的移民,可以辨認自己的宗親,得到暫時的照顧。
久而久之,「堂號」成了姓氏宗親聯誼的代號。
「堂號」也可以使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發源處,可以知道先人從哪來?
世界只有中國有「堂號」,我們不能讓「堂號」消失。
現今中華民族的族群當中,「堂號」最完整的只剩下客家族群。
堂號即祠堂的名稱或稱號,主要用於區別姓氏、宗族或家族、地名(姓氏宗族的發源地)。
堂號除在祠堂使用外,還會在 族譜、宅院、牌位、墓碑 等處使用。
以下我們從堂號來參考祖先從哪裡來?
濟陽堂:
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西河堂:
卜、苟、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內蒙古(綏遠)鄂爾多斯地方,以及陝北、山西離石一帶。
河南堂:
於、山、方、毛、元、平、向、利、苟、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東魯堂:
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雁門堂:
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隴西堂:
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天水堂:
尹、皮、艾、狄、桂、姜、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平陽堂:
仇、汪、巫、來、常、鳳、管、衛、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吳興堂:
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太原堂:
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
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高平堂:
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南陽堂:
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京兆堂:
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
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渤海堂:
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汝南堂:
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
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穎州府。
武陵堂:
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上黨堂:
包、尚、連、鮑、樊。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陳留堂:
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上谷堂:
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沛國堂:
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晉陽堂:
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新安堂:
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武威堂:
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樂安堂:
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東廣饒縣。
馮翊堂:
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陝西大荔縣地。
中山堂:
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西平堂:
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安定堂:
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東海堂:
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河東堂:
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下邳堂:
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延陵堂:
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江蘇武進縣地。
廬江堂:
何。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北海堂:
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平陵堂:
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彭城堂:
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清河堂:
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東平堂:
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博陵堂:
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山陽堂:
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滎陽堂:
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臨海堂:
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范陽堂:
鄒、簡、燕。范陽是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齊郡堂:
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高陽堂:
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敦煌堂:
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魏郡堂:
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扶風堂:
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陝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千乘堂:
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會稽堂:
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河內堂:
苟、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廣陵堂:
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薛郡堂:
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河間堂:
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南昌堂:
塗。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塗氏為豫章望族。
豫章堂:
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潁川堂:
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潁水流域。
護國堂:
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餘杭堂:
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汾陽堂:
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瑯琊堂:
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廣平堂:
游、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江夏堂:
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遼西堂:
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平原堂:
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頓丘堂:
葛、司空。春秋衛邑,在河南省濬縣。
弘農堂:
楊。漢時郡名,在河南省靈寶縣境。
百濟堂:
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內黃堂:
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江陵堂:
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鉅鹿堂:
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鉅鹿、寧晉一帶。
蘭陵堂:
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解梁堂:
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燕山堂:
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武功堂:
蘇。漢郡名,在陝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始平堂:
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梁國堂:
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濟南堂:
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平昌堂:
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濮陽堂:
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著存堂:
呂。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鎮。
殷禮堂:
宋。陝西西安市,陝西西河郡。
我們現在講的「台語」正確名稱~不是台灣話、更不是閩南話、也不是福建話,正確叫做~「河洛話」!
河洛話:源自河南洛陽,俗稱中原話,在唐朝時期就是講河洛話,唐朝武則天就是講河洛話;日本現在廟宇和尚念經朗誦的語言就是用河洛話!
詔邑堂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鮮為人知的東晉「三阿大戰」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來林
東晉南遷
西晉時期,發生著名的「八王之亂」,結果導致「五胡亂華」,漢人失去傳統家園中原地區,不得不南逃江淮流域。318年,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北方漢人聞訊,也紛紛向南投靠東晉政權,此後就是兩百多年的南北割據,史稱南北朝。
為躲避戰亂,江淮間民眾紛紛逃到江南,這裡成了荒無人煙之地。
為安撫北方流民,東晉先在江南設置僑州、郡、縣,即流亡政權,廣泛接納北方流民。隨著江南地區人口密度趨於飽和,江南再也無力接納日益增多的流民,於是,東晉又在江淮間設置僑州、僑郡等。
東晉時,江淮地區設置幽州、冀州、青州、並州、兗州等多個僑州、僑郡、僑縣,即流亡政府,收容、安置相關地區的流亡民眾。《宋書•州郡志》載:「自夷狄亂華,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為區分江南江北名稱相同的流亡政權,人們就分別在其前面加「南」或「北」,如江南的東莞郡叫南東莞,江北的叫北東莞,再建一個同名的就不加「南北」。於是長江兩岸、江淮間僑縣雲集,遷移頻繁,史稱「永嘉南渡」。
與南方土著苟安心裡不同,這些北方流民人數雖少,卻幻想著打回老家,收復失土,重建地方政權,這也是設置僑州郡縣的原因所在。他們享受著政府的優待,不承擔兵役、繇役,不繳納稅負。
此後幾十年,東晉的祖逖、桓溫等先後北伐,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376年冬,前秦統一了北方,實力大增。此時,苻堅雄心勃勃,很快忘記王猛臨終前「不可圖滅晉朝」 的告誡,準備一統天下。
此時,東晉感受到了來自北方王朝的空前軍事壓力,就下詔選拔良將,抵御強敵,謀求生存。值此危難之際,東晉重臣謝安舉薦其侄謝玄(343~388)。
東晉勁旅
守江必守淮。為拱衛首都建康,朝廷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等職,坐鎮廣陵,堅守淮河。
此刻,東晉要抗御強大的前秦大軍,就必須有一支驍勇善戰、士氣高昂的隊伍,而此時東晉軍隊戰鬥力低下,畏敵如虎,兵無鬥志。為了打敗強敵,謝玄就必須另外組建軍隊,謝玄想到了江淮間成千上萬的北方流民,他們無時不在思念收復故土,求戰心切,可以利用。
謝玄到任後,在江淮地區北方流民中選拔驍勇士卒,頒布嚴格的軍令,進行嚴格的訓練。因這些人是北方人,又稱「北府兵」。謝玄打破東晉盛行的門閥觀念,從基層選拔了驍勇善戰的戰士劉牢之、何謙、田洛等當部將,一支能徵善戰的隊伍」走上了歷史舞台。《晉書•劉牢之傳》載:「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平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勇應選。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建元十四年(378年),苻堅派徵南大將軍苻丕等率步騎七萬攻打襄陽。東路派前秦兗州刺史彭超、後將軍俱難(亦作句難)、右禁將軍毛盛、洛州刺史邵保率步騎七萬攻淮陽、盱眙等地。
當時,東晉將兗、青、冀、幽州僑置於境內三阿。謝安命謝玄徵徐、兗、青三州人丁入伍,實際上主要就是發動本地新居民入伍,以壯大北府兵,抗擊前秦的東路軍。謝安又讓彭城內史何謙在淮泗一帶游擊,聲援西路之襄陽。
379年二月,前秦攻下襄陽。東晉將領李伯護叛變通敵,卻被苻堅所殺。驍將朱序力戰兵敗被前秦所俘,卻被委以官。
東路前秦兗州刺史彭超立功心切,向苻堅請纓攻彭城戴逯。謝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將軍何謙領兵三萬駐泗口(在淮安),救援彭城,小將田泓捨身巧妙送達軍情。謝玄聲東擊西,聲稱讓何謙攻擊敵輜重所在地留城。彭超釋彭城之圍,引兵保留城輜重。戴逯乘機率彭城之眾出奔謝玄,一起退守廣陵。此戰,謝玄初露鋒芒。
三月,前秦毛當、王顯率兩萬精銳之師自襄陽東會俱難、彭超,合攻淮南。俱難部見援軍到來,士氣大盛,順利攻克淮安,又架橋渡淮,留邵保守淮安。
五月十四日(乙醜),俱難、彭超率眾二萬攻佔盱眙,晉將毛璪(音早)之被俘。
接著,彭超率兵六萬包圍幽州刺史田洛於高郵縣之三阿(今在金湖縣塔集鎮,歷代《高郵州志》皆有此戰之記載)。三阿,距廣陵僅百里,是東晉北大門。如果前秦大軍攻取三阿,可直取廣陵、進軍江南。
三阿大戰
東晉趕緊調兵遣將,派兩路大軍過江,呼應謝玄,保衛京都建康:一路由徵虜將軍謝石統領,率水軍出屯塗中(滁州);一路由右衛將軍毛安之率兵屯堂邑(六合)。
前秦毛當、毛盛率騎二萬襲堂邑,東晉毛安之部四萬人馬驚潰,朝野一片震驚。
謝玄見形勢危急,立即親率三萬北府兵從廣陵救援三阿,迎擊前秦軍。五月二十五日(丙子),謝玄部進至白馬塘時,與前秦將領都顏遭遇。激戰中,何謙奮力斬殺都顏,秦兵敗後撤。
謝玄大軍乘勝推進到三阿,對敵方構成反包圍,雙方於三阿展開大戰。東晉軍內外夾擊,俱難、彭超不支,率殘部退保盱眙。謝玄率部收復境內。
六月初七(戊子),謝玄與田洛率眾五萬從境內出發,進攻盱眙。俱難、彭超又敗,退屯淮陰。
謝玄又遣何謙等帥舟師沿邗溝北上,夜焚淮橋,邵保戰死,俱難、彭超又逃。
《晉書·苻堅載記》載:「太元四年,彭超陷盱眙,遂攻晉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去廣陵百里。謝元自廣陵救三阿,率眾三萬次於白馬塘。俱難遣其將都顏率騎逆襲元戰於塘西,元大敗之,斬顏;元進兵至三阿,與難、超戰,超等又敗,退保盱眙;元進次石梁,與田洛攻盱眙,難超出戰,復敗,退屯淮陰;元遣將軍何謙之、督護諸葛侃率舟師乘潮而上,焚淮橋,又與難等合戰,謙之斬其將邵保,難超退師淮北。」
謝元即謝玄,因宋代避趙匡胤始祖趙玄朗之諱而改。最後,謝玄又窮追猛打,與何謙(即何謙之)、戴逯、田洛等共追之,再戰於盱眙君川,復大破之。俱難、彭超北遁,僅以身免。謝玄部下、參軍劉牢之部奪得敵大量輜重及運輸船隻。
三阿大戰,東晉五戰五捷,前秦兵開始對晉軍望而生畏。謝玄的北府兵得到實戰鍛鍊,威震北國,為四年後淝水之戰鼓舞了士氣、打下了基礎。
回逃路上,俱難、彭超相互指責,俱難一氣之下殺了彭超部下柳渾。苻堅聞敗大怒,令人追究責任。該年七月,彭超自殺,俱難降為庶人。前秦勢力遂被控制在淮河以北,東晉與前秦划淮為界。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親率八十多萬大軍南徵,意圖消滅東晉。晉孝武帝令謝玄統領徐、兗、青州及揚州之晉陵等八萬人抗擊。在朱序幫助下,謝玄取得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淝水大戰。朝廷加授謝玄前將軍、假節,謝玄堅辭不受。
三阿大戰,是關乎東晉政權生死存亡的一場重要戰役,挫傷了打擊了前秦兵的銳氣,更打出了北府兵的自信,可以說沒有之前三阿大戰的鋪墊,就沒有四年後淝水大戰的勝利。
384年,謝玄乘勝北伐,收復北方兗、青、司、豫四州。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詔邑堂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朝與日本「朝貢」關係真相(三)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由於明朝對日本的朝貢貿易限制比較嚴,不僅船數少,而且貢期長,遠遠滿足不了日本方面的要求,故各大名、寺社經常為取得勘合,派船入明朝貢而劇烈地競爭著。這種競爭到後來終於發展成在寧波的拼殺事件——「爭貢之役」。據日本史籍記載,正德八年(1513年)日本人明朝貢使者桂悟一行返國時,明朝曾頒發給正德新勘合,交他們帶回日本,但這批新勘合並沒有送到京都足利幕府手裡,而是在半途被九州的大內氏奪去。大內義興在取得這批新勘合後,即準備獨佔對明貿易,一再要求足利幕府派遣之。正德十一年(1516年)四月,終於獲得了足利幕府的承認,大內氏則派出入明朝貢船3艘,由宗設謙道率領,攜帶第一、二、三號正德勘合到中國,一行於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二十七日抵達寧波。此事當然引起其他封建領主和寺社等的不滿,其中有盤踞坍港的細川氏,也向足利幕府提出要求分享對明貿易的權利。細川氏在當時不僅擁有強大實力,而且其領地緊鄰京都朝廷和幕府所在地,故幕府不敢拒絕之。但正德新勘合又沒有送到京都,只好以過期作廢的弘治勘合交給細川氏。細川氏遂派出一艘朝貢船,以瑞佐鸞岡為正使,宋素卿為副使,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春由坍港啟航。因為他們航行的路線是經過土佐、日向等地,所以耽誤了幾年,直至嘉靖二年(1523年)閏三月十八日始從薩摩的山川港啟航,大概比宗設一行遲十天左右才抵達寧波。
按明朝慣例:「凡番貢至者,閱貨宴集,並以先後為序。」但寧波市舶太監賴恩因接受宋素卿的賄賂,故違例先盤閱瑞佐貢船的貨物,設宴時又讓瑞佐坐在宗設之上。宗設於是大怒,與瑞佐忿爭相仇殺,焚嘉賓堂,劫東庫,大掠寧波,奪船揚長而去。案發之後,宋素卿被捕下獄,兩年後瘐死獄中。給事中夏言奏稱此禍起於市舶,禮部則請罷市舶,明朝遂再次停止與日本的朝貢貿易關係。
至17年後的嘉靖十八年(1539年),日本國王源義晴複遣貢使碩鼎等人明朝貢,明朝雖勉強予以接待,宴賞如例,但仍強調「貢期定以十年,貢使不過百名,貢船不過三隻,違者阻回。」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源義晴再遣貢使周良等人貢時,則因貢期未到,貢船、人數均超過限額,而被阻在舟山群島停泊了10個月,直至次年春天貢期到後,始准許入貢。此後,日本方面因大內義隆在天文二十年(1551年)為其臣陶晴賢所殺,在紛亂中失去勘合,遂終止派遣貢船入明朝貢。
三
中日之間朝貢貿易關係終止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全面遭到倭寇的騷擾。「數千里間受其荼毒,所焚劫子女、金帛、廬舍以數萬計,所殺將、吏、士、民以數千計,所陷城邑、衛所、鄉鎮以數十百計。」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嘉靖倭患」。自此之後,明朝即嚴海禁,調兵將,在東南沿海掀起一場剿滅倭寇的大規模戰爭。至嘉靖末年,倭患基本平定後,明朝統治者不得不考慮改變原先實行的海禁政策,批准福建巡撫塗澤民的奏請,於隆慶元年(1567年)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開放海禁,准許私人申請文引,繳納餉稅,揚帆到海外貿易,而對日本的貿易卻仍然實行嚴禁。
但是,此時的中日貿易走向已發生了變化,即不像原先那樣,有眾多的日本商人來到中國沿海從事走私貿易,而反過來是大量的中國商人湧向日本貿易。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與當時中日兩國的貿易政策演變有著密切的聯繫。在中國方面,既已准許私人貿易船出洋貿易,要再像開禁前那樣禁止往日本貿易已不大可能,因往日本貿易的贏利遠遠高過往東南亞各地貿易的收益,故海外貿易商為利所誘,往往藉口到其他地方貿易,待商船出海後再轉向駛往日本。即所謂的「托引東番,輸貨日本」,「以暹羅、占城、琉球、大西洋、咬留吧為名,以日本為實者,絲寶盈桁而出,金錢捆載而歸。」當時的同安名士洪朝選就描述過這種情況:「漳人假以販易西洋為名,而貪圖回易於東之厚利近便,給引西洋者不之西而之東,及其回也,有倭銀之不可帶回者,則往澎湖以煎銷,或遂沉其船,而用小船以回家。」當時任福建巡撫的許孚遠在奏疏中也寫道:「同安、海澄、龍溪、漳浦、詔安等處奸徒,每年於四、五月間告給文引,駕駛鳥船稱往福寧卸載,北港捕魚,及販雞籠、淡水者,往往私裝鉛硝等貨潛去倭國,徂秋及冬,或來春方回。亦有藉言潮、惠、廣、高等處糴買糧食。徑從大洋人倭,無販番之名,有通倭之實。」
在日本方面,1590年豐臣秀吉完成日本國內的統一後,即設立一種「朱印船」制度,准許這些朱印船到東南亞各地貿易。據記載,1592年由他批准到東南亞各地貿易的朱印船有9艘,即由長崎出航的末次平藏2艘、船木彌平次1艘、荒木宗右衛門1艘、系屋隨右衛門1艘;由堺港出航的伊豫屋某1艘;由京都出航的茶屋四郎次郎1艘、角倉與一1艘、伏見屋某1艘。這些船分別航行到呂宋、澳門、安南、東京、占城、柬埔寨、六坤和大泥等地。1600年德川家康通過關原戰爭確立在日本的統治地位後,也極力鼓勵和發展這種「朱印船」制度,在1607年至少有23艘日本船在從事海外貿易,博多商人最後成為這種貿易的主要擁有者,但朱印船也有屬於各大名、政府官員、在日本的外國僑民,甚至宮廷女子所有或承包。這些朱印船最常去的地方是印度支那,在那裡他們可以買到由中國商船載運出去的大量中國生絲和絲織品。據統計,他們在這些地方購買的中國生絲有時高達14—20萬斤,占日本正常年份進口生絲總量的50~70%。因此,月港開禁後,日本商人就很少再到中國沿海貿易。此時的中日貿易,差不多已成了僅有中國商人載運貨物到日本的單向貿易。
(四之三,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