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知名YouTuber #愛莉莎莎 發表了一支「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影片,被另一位YouTuber台大兒科醫師 #蒼藍鴿 批評是誤導民眾。2021春節期間,愛莉莎莎拍攝影片反擊對方言論,反而遭到醫療人員和眾多網友嚴厲批評,最後終於發布道歉影片,並且下架前面兩支高度爭議的影片。
底下我彙整了《#專業之死》這本書的重點資訊,交叉比對這起事件可能的起因和過程,整理出我們能從書中學到的五件事情。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ath-of-expertise/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專業之死》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他主要研究蘇聯政局,也曾經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會助理。他感嘆道:「以前的問題是在於資訊不流通、不發達,人民缺少學習知識的機會;現在則是資訊太爆炸,大家充滿了擁有知識的假象,反而開始對知識和專家體系抱持著敵意。」
這本書會說明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和影響。作者除了談「專業」兩個字之外,書中也圍繞著「專家」與「公民」在民主社會中的關係來談。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 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可以崩解? (2)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者公民,又應該如何應對來將此危機化解?
作者從定義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公民開始,然後說明為什麼這兩個族群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現在甚至還演變成彼此抱有敵意。然後談到了教育有時候不一定會開啟我們的視野,如果做的不恰當,反而會讓我們變成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
接著,作者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什麼單純依靠搜尋引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擁有跟專家一樣的能力,有時候「以為自己弄懂了」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也同時抨擊新聞媒體和政客官僚,他們為了博取眼球、總是操作意識形態的手法,反而會讓專家和公民漸行漸遠。
最後,作者提醒要如何成為一個恰如其分的公民,也提醒了身為專家應該保持謙虛和溝通的意願。這不是兩邊的拉扯,而是彼此的互相合作,因為專家和公民的良好合作,才能讓民主體制健康地發展,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操弄下的極權統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之所以會拿起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在去年的疫情肆虐之下,美國前總統川普總統特立獨行的防疫作為,還有他的支持者對於防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還是有這麼多的人,對於這種明明有科學證據的公衛政策,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
加上有讀者推薦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找來讀完之後的確大呼過癮。通常來說,這種書名加上教授身分的作者,會給人一種「艱澀」和「生硬」的先入為主印象。但是作者的敘事手法,搭配譯者非常「接地氣」的翻譯口吻,簡直讓這本書讀來輕鬆流暢,偶爾詼諧戲謔,偶爾嚴肅正經。
例如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開宗明義就說:「萬一你覺得自己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那就恭喜你,就是你這種人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寫不可。」以及平民是怎麼看待讀書人的:「只要你還讀過兩天書,然後又不願意棄明投暗去跟大眾抱團的,那你就是精英份子,你全家都是精英份子。」
當我讀完這本書,正在整理心得的時候,恰逢最近網路上吵得火熱的「愛莉莎莎和蒼藍鴿的肝膽排石法事件」,這段你來我往的過程,被媒體塑造成了「文組vs.理組」之爭或「網紅vs.醫生」之爭,以這本書來解讀的話,這恰好是一場「公民vs.專家」之爭。
【1.無知的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無知】
許多網路留言抨擊愛莉莎莎的這支影片充滿誤導民眾的惡意,甚至在後來還拍了支反擊的影片,更是罪不可赦。我認為,起初的影片應該不至於是惡意,她很可能只是落入了「鄧寧——克魯格效應」而不自覺。
作者提到,所謂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由兩位心理學者鄧寧和克魯格發表的論述,這個現象是在說「愈是笨蛋,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說話愈是草包的傢伙,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別人對。愈是沒料的人,就愈是會去無中生有、穿鑿附會。
在沒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和化學知識之下,她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不妥,恐怕對這種療法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毫無所知。我可以想像,當她看到蒼藍鴿的糾正影片時有多麼氣憤,如同作者說的:「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因此,她找了相關書籍和網路資訊,磨刀霍霍準備回擊對方的指點。
【2.搜尋引擎已經不管用了嗎?】
書中提到現代人有一種通病:上網搜尋的過程會讓人自認學識變淵博了,包括跟他們所查知識無關的主題,網友都會覺得自己所知變多了。這也算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就是程度「愈差」的人,「愈難」在上網的時候察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吸收進去。
一心想反擊的愛莉莎莎,做了一個在這種處境下,可能很多人都會犯的事情:「他們會先決定好自己要相信什麼,然後再去網路上找證據,也就是一個先射箭再畫靶的概念。」作者也提到,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當她急著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立場的同時,似乎忘了對方是有醫師執照的執業醫師。
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但仍然能從作者對「搜尋引擎學習法」的批評學到寶貴一課:「我們希望別人可以幫我們把骨頭都先挑掉,整理成懶人包,呈現方式還得顧及視覺上的舒適。那些字體又小、本身就很容易破損的教科書,我們敬謝不敏。所以與其說很多人在做研究,不如說他們是在:搜尋漂亮的網頁來提供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花最少力氣吸收的解答。」搜尋引擎只能幫我們找到線索,閱讀和解析的苦工才是我們該練就的真本領。
【3.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媒體報導愛莉莎莎雖然擁有高學歷背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行銷碩士),卻在醫療這件事上面「不尊重專業」。為什麼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這可以用心理學家鄧寧的說法來解釋:「我們傳統上認為無知就是缺少知識,所以教育就是無知的解藥。但教育即便是辦得好,也還是可能會製造出虛幻的自信。」
如今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有時候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我再多學一些就能跟專家平起平坐」的過度自信。我很喜歡《知識的假象》書中提過的一個觀念:「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不過是延伸自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罷了;許多我們自己為懂的事情,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懂。」
所以愛莉莎莎在反擊影片中,引用《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還把所有替這本書推薦和背書的「專家」也拉了進來,試著讓自己的立場增添一分可信度。只是她沒料想到的是,她引用的這位作者和推薦者們,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在科學上也站不住腳。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要挑戰另一個領域的專家,過度的自信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4.專家難道就不會錯嗎?】
當我在閱讀相關報導網友們的評論時,看到許多留言寫道「很多專家也會誤人子弟」,以及「專家也不能全信」。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大多來自於某些專家曾經「撈過界」或「犯過錯」,如同作者批評某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他們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是萬用鑰匙,動輒對天下的事情大放厥辭,他們漂亮的博士帽就像佛光普照,一戴上去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這次的事件,很明顯的是蒼藍鴿以醫學專業獲得壓倒性勝利,導正了視聽,但身為普通公民的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察覺以後遭遇的其他爭議事件。注意專家發表意見的場合,是針對他們自己真正的專業領域,抑或是他們不小心撈過界了。
雖然作者並不鼓勵我們對專家抱持百分百的盲信,但是在我們保持懷疑的同時,也不要急著對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妄下判斷。他建議平民對專家抱持懷疑之心時,必須符合以下三點:
1. 當專家看法一致時,反面的意見就不能推定為真。
2. 當專家看法有分歧時,非專家的人不能認定任何一個看法為真。
3. 當專家都認為資料不足以做出結論時,一般人也理應不要妄下斷言。
專家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是喜劇收場。他們無法承諾自己永遠不會犯錯,或在思考時不掉進凡人都很容易掉進的陷阱。他們能保證的,只有遵循科學原則和方法,進而把犯錯跟掉進陷阱的機率降到比大多數人低很多。想要享受某種專業帶來的好處,我們就得同時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就得接受他們還是有一定犯錯的風險。
【5.新聞媒體的標題亂象】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就分享到社群媒體上,但他們根本沒閱讀報導的內容。儘管如此,人們都希望在別人眼裡既聰明,消息又靈通,所以他們總是會一路裝蒜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以前的我也曾經這麼做過,看到標題就急著轉發。這個動作最後只為了表達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還很容易造成假新聞的傳遞(用標題引誘轉發、塞假資訊在內容裡)。
你或許會問,那我們該如何對抗假新聞的傳播呢?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裡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引,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位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在《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書中給出的兩個建議:
1. 首先,不要推波助瀾。盡量避免轉發誘餌式標題,例如「肝膽排石法到底有沒有效?」這種標題,就無助於資訊的釐清,卻會讓不知詳情的民眾被誤導,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某種有效果的療法,很容易越描越黑。反而是「研究已經證明肝膽排石法是無效的民俗療法」這種平淡的論定式標題,才有助於導正視聽。
2. 其次,只轉發有憑有據的正確資訊。例如看到某則醫療資訊,就要很謹慎查證來源是否有公信力,像是衛服部、醫療院所和機構、有名有姓的具名醫師,這些查得到來源出處的資訊才經得起驗證,避免那些連作者和來源都查不到的坊間謠言。
【民主制度仰賴專家與公民的溝通】
除了上面的討論之外,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民主制度,得仰賴專家與公民保持良好的溝通,才不至於讓不尊重專業的民粹主義崛起,進一步惡化成極權主義。這個觀點讓我重視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作者在書中這麼說道:「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就跟絕大多數民主制度下的互動關係一樣,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這樣的基礎崩解,專家與公民就會變成交戰的兩方。一但事態朝此方向惡化,民主本身就可能陷入死亡漩渦,進而讓暴民政治或由技術官僚把持的精英統治,變成迫在眉睫的危險。這兩種終局都是威權統治的變形,也都是美國現狀所面臨的重大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專家與公民關係的崩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對應到台灣的社會狀況,這段評論值得我們作為警惕。歷史上平民的資訊量不足是一碼子事,專業知識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有問題的不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無視,而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專家必須更加謙遜地傳達知識,公民必須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自覺。
【後記:不敵對,造橋梁】
我認為《專業之死》這本書是寫給所有現代人看的必讀之書,無論你自認為是專業領域中的專家,或者你只是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平民百姓,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觀點。更進一步,讓我們認識民主制度和數位浪潮的結合之下,身為個人該如何保持冷靜和理性,扮演好自己身為公民的角色。
我透過這本書學到的事情,就是除了跟著大眾搖旗吶喊「專業已死」這個選項之外,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回顧到我自己能做出的貢獻,就是在專家和公民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透過部落格和Podcast傳遞我看到且認為正確的資訊,保持謙遜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讓知識的傳播足夠廣泛,並且時時保持優化。
一支民族若想自治,就必須要先武裝自己,而知識的力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詹景全醫師學歷」的推薦目錄:
詹景全醫師學歷 在 林佳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共同聯署
【撐香港,#聲援香港三罷行動】【護台灣,#支持開放政治罷工】【#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暴力鎮壓】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台香港學生及畢業生逃犯條例關注組、嘉基工會、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台灣民間團體昨日發起聯署,指出香港民間將於6月17日發起的罷工、罷課、罷市行動,是為了抵抗香港政府強硬通過俗稱「送中條例」的惡法,更是對當局近日暴力鎮壓民主運動的積極抵抗。
我長年參與環境運動、社會運動,不管是藍色執政、綠色執政,我都對不合理的政策進行過抗爭,我深深明白對於社會運動的保障,才是一個社會抵抗專制政權與國家危機最堅實的力量。但是目前台港的政治性罷工都尚屬非法,香港勞工發起罷工行動,面臨著政府用法律手段鎮壓的危險,過去台灣勞工面臨多次勞動政策的修惡,針對政策的罷工權力卻也被箝制。發起團體呼籲台灣政府開放政治罷工權,顯然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我是2020中壢立法委員參選人林佳瑋,我聲援香港三罷行動、譴責香港政府暴力鎮壓,並支持政府修法開放政治罷工權!
==
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區立委參選人
【政治獻金帳戶】
合作金庫銀行南桃園分行
帳號:1210-717-625003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佳瑋政治獻金專戶
【學歷】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歷】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協助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大量解雇案、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案
協助華映、宏達電、復興航空大量解雇案
籌組長榮航空工會、桃園捷運工會、美光晶圓科技工會
【撐香港,聲援香港三罷行動】
【護台灣,支持開放政治罷工】
【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暴力鎮壓】
連署表單:https://reurl.cc/647RO
香港在6月9日發動了反對《逃犯條例》的反送中大遊行,有超過上百萬名香港市民走上街頭,但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卻絲毫不為所動,從昨晚起,港民包圍立法會,徹夜唱詩歌並以絕食、停工一日包圍立法會活動成功擋下《逃犯條例》的二讀程序,並且預計於6月17日發動罷工、罷市、罷課。
由港男在台殺害女友的社會事件所延伸的引渡條例,表面上是香港特區政府要「打擊刑事罪犯」,實際上是為北京政府打通「從香港移交逃犯到大陸」以及「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兩道政治缺口,中國共產黨政府對香港民主自由的侵害以及在各國以經濟實力威逼干預他國主權,已經不容臺灣人隔岸觀火了,因此針對香港民眾發起三罷行動力阻《逃犯條例》,我們有以下三點聲明:
一、力挺港人、保障臺灣、反對修訂《逃犯條例》
香港立法會意圖修訂「逃犯條例」民間又稱為「送中條例」,該草案允許香港政府根據中國政府之請求,將包括台灣人、香港人及各國人民在內的嫌疑犯或被告移交中國審訊,無論此人是香港居民、入境香港或於香港轉機,意即只要被中國認定為犯罪並發布通緝,就可能「被失蹤」。
由於中國司法人權保障不健全,司法毫無公正獨立性,政治檢控案件層出不窮,從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劉曉波、李旺陽死亡案、香港佔中九子案、旺角騷亂案、台灣李明哲案等等不勝枚舉,此一修法不僅引起香港人民普遍的不安與反彈,也嚴重威脅入境或過境香港之台灣人民人身自由,更是對他國人民人身安全、民主自由的赤裸威脅。
二、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暴力鎮壓、切勿重演六四悲劇
最新消息指出香港政府警方多次推前封鎖線及開槍,目前至少有9人受傷送醫,我們強烈譴責香港政府利用優勢武力對付手無寸鐵的港人,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北京政府以軍隊鎮壓中國人民所造成的死傷歷歷在目,不僅造成無數中國人民家破人亡,也將可能萌芽的民主空間消滅殆盡,如今香港人站在捍衛自由空氣第一道防線的歷史當口,呼籲香港特區政府停止使用暴力鎮壓港人,勿讓六四悲劇在香港重演!
三、力挺港人三罷、守護台灣民主,呼籲台灣政府支持政治罷工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面對港人發起的三罷行動,不思站在香港人民的立場守護香港司法獨立性,還恐嚇人民「違反法律是有後果的」,不顧香港大多數人民意,絕意硬幹,人民最後團結抵抗的手段就是發動大罷工,以阻斷生產事業、影響經濟活動抵抗政治威逼,然而不管是香港、臺灣,法律上對於政治性罷工都沒有保障,我們呼籲香港企業容許員工參加罷工,更不應阻止員工參加罷工及作出懲罰,中國對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馬照跑、舞照跳」的毀約,傷害的是全港人民,企業主亦無法置身事外。
過去台灣政府硬幹砍七天假、修惡勞基法,也是仗勢著臺灣的政治罷工仍是非法狀態,勞工的重要武器被箝制,如今甚至針對長榮空服員的合法罷工,還宣稱要動用軍機協助資方營運!
我們也呼籲臺灣政府檢討現行勞資爭議處理法對工會政治罷工權的箝制,回首臺灣歷史不管是倒扁活動或是太陽花學運,民間都有大聲疾呼發動總罷工的聲浪,然而臺灣政府至今仍未充分保護勞工的罷工權,使臺灣勞工普遍深受資方的過勞剝削,也讓臺灣人在民主自由或是勞動權利遭受侵害時,難以透過罷工行動自救,我們認為臺灣人與香港人、勞工運動與政治運動應該相互支援,台灣政府必須實質修法支持政治罷工活動,以實際行動保障臺灣人民為民生與民主所做的奮鬥。
▶發起團體: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華航企業工會
中華民國全國航空業總工會
在台香港學生及畢業生逃犯條例關注組
嘉基工會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團體連署:
黃捷 鳳山捷伴同行(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黃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 (@桃市產總)
臺灣航太修護產業工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 搶救消防員
華隆自救會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
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
新北市產業總工會
全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
臺灣汽車客運業產業工會
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
台灣獄政工會
中華民國汽車運輸業駕駛員總工會
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宜蘭縣產業總工會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
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
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
普來利工會
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
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嘉基工會)
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台南市教保產業工會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
臺大醫院企業工會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
梗劇場
輔大罷課學生自救會
全國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學生會
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
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
屏東縣幼兒托育職業工會
國立臺灣大學工會
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
屏基工會
臺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
▶個人連署:
林佳瑋、蘇珮瑜、吳嘉浤、楊尚謙、李秉原、楊珣、周聖凱、莊福凱、王宛筠、楊進,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cy)、鄭少書、潘立偉、施嘉承、鄭旭麟、李瀅、黃慧甄、劉盈如、高維龍、康雅鳳、朱智宇、翁立思、蘇元擁、陳志豪、郭歷軒、施嘉承、郭明耀、陳沁、Hanny、吳宗諭、陳思屏、林暐傑、吳凱琳、Y
林品君、我黃婷鈺支持連署!香港加油!、黃約農 Dumas、Huai shuo hsu、李志亮、黃茂善、蘇可中、賴寗之、陳建曄、辜承暘、謝仁方、趙剛、謝依倢、盧恩焄、鄭可風、曾春賢、施士青、簡銘彥、江鳳敏
王郁珺、鄭雅菱、Michael Tsang Kai-yip、朱梅雪、吳良基、陳珩宇
錢柏丞、侯凱鐘、戴志恆、陳景瑄、洪舜靖、伍柏珊、吳繼興、謝嘉心
沈曉薇、廖欽輝、謝明珊、張馨方、郭俊男、吳澄澄、呂佳耘、曾昭瑜
謝皓羽、王彥婷、黃楷翔、吳國玄、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 林世昌、林莊周、盧亭瑋、陳羿偉、梁惠茹、莊慧萍、吳巧凡、汪家慶、黃貞瑜、陳羿君、汪家慶、郭庭慈、蔡心于、蘇妙妙、鄭愷勛、蕭翔云、林毓翔、鄒曜蔚、Meimei Ng、林煜泓、蕭采軒、黃詩茵、紀潔儒、陳威圻、林昆霖、許問祖、張可曦、賴天仁、王依婷、楊秀彥、張大吉、林冠蓁、方世齡、林雅君、吳曉婷、林文熙、詹鎮稼、陳瑋彤唐禹婷、傅郁筑、李亭亭、 So͘ Oán Sûn、薛智恆、朱世宏、張友謙、李彥德、陳心梓、黃慶明、黃昱渝、洪敏瑄、張麗雯、吳家豪、胡堞、甘崇緯、商明郎、陳柏儒、陳俞蓁、杜欣恩、藍文謙、林姿夆、邱子菁、買寶玉、吳小綠、黃妃鈴、任浩、袁應忠、黃智慧、黃智慧、程德匯、葉其忠、區宇辰、林筱萍、馮于涵、容、Alice、謝婷卉、呂紹俊、劉琦、楊南萱、劉佳詩、薛懿君、楊鎮宇、許玉玲、錢君祈、蔡立偉、胡純綺、石守正、Analeigh Yao、吳宛倪、蘇盈蓉、高瑋宏、蘇怡璇、
洪于真、林敏詩、余宗翰、廖嘉鴻、呂筱涵、洪士忠、林哲仰、孫薇、王辰守、陳昭宏、吳達諾、Fanny Mark、Tony Mark、Terrick Mark、kerguson Mark、趙芸藖、張喬雯、周婷婷、邱家睿、鄭又菁、Faith Chen、陳冠瑜、龔語婕、李蕙芳、張育瑋、龔語婕、詹惟文、楊守勇、陳光輝、陳彥銓、林蕙雯、李滿堂、周聖翔、尹安玫、陳瑾叡、劉懿德林祐詮、高宏溢、黃韻如、許舒涵、陳亭涵、張哲嘉、丁如意、袁章祖、彭詩文、張吉米、陳惠萍、林文蘭、劉銘軒、洪慈璠、林郁珊、林沛潔、楊俊華、張釗寧、陳靖德、賴泱丞、黃千芬、Chien Ling-Wei、詹壹婷、I-YUN, CHENG、沈秀華、彭友、Wawa Chin、翁立杰、郭明旭、王豪、林沛芊、陳曉芬、謝旻學、朱晏姍、陳志強、游孟庭、蕭予馨、楊欣怡、阮紀閔、胡瀚勻、楊筠柔、張哲偉
來自台灣工會與民間團體的連署聲援(請廣傳接力連署聲援,陸續更新中)
連署表單請填:https://reurl.cc/647RO
圖片來源:法新社
詹景全醫師學歷 在 侯文詠 Houweny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寫完了,就是閱讀者的了……再轉PO兩篇觀點獨特的心得。讀小說,就是要這樣交換屬於彼此的人生心得才過癮啊。
……………………………………………
陽陽
【越看越覺得,其實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你我身邊的人性……】
書中的人物,藉著“我愛你”在尋找自己的位置,透過以愛之名的行動,語言及對方的回應,在愛自己,透過抓住這段關係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可和證明。
顧厚澤從家教,月姣到小琪都是為了脫逃現實生活的壓力與牢籠:父親對兒子的期待,分數的壓力,社會對醫生角色的期待與框架,因為無法與之抗衡,所以透過在情感中的挑戰、征服、刺激所帶來的快感,讓自己感覺凌駕,勝利。
小琪因為過往和導師戀情的經歷,戀情、孩子都沒了所引發的不甘心,和導師之間一種社會地位和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也促成後來和詹董的關係(同樣以社會看來,一個富商和大學生),及之後的成為企業的大老闆,及對顧的佔有、顧最終的無法再背叛,都是為了向命運證明自己的翻轉,這一次,保住了所有,似乎終於能夠向命運之神和社會權勢階級說:嘿!這次我贏了,我戰勝祢和你們了吧!
范月姣或許最後的放手是愛,但之前有種為了自己對愛的信念的執著,腦中,被鍵入了“愛,超越一切”的信念,為了成就、貫徹這樣理想的信念,因此無法接受變調的現實。
心彤,透過和毅夫的感情,證明自己擁有愛、被愛,獲得歸屬感,但卻主動的將自己置於“我與金錢誰重要?”的翹翹板位置,透過對方物質的行動,來確認自己的值得,證明自己的價值感。
毅夫的母親並未把毅夫當作獨立的個體,或許是對兒子的過度依賴,所以需要把兒子綁著,或許是不相信兒子的能力,所以兒子只能附屬於母親及家族,毅夫是藉由一任任女朋友,一段段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對方對他的相信,來感受自己也能給予的能力與存在,還有人生很需要的自主及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感,透過戀愛對象,來獲得這樣的感受,但一切卻是虛幻,因為錢也不是自己的,權也必須由母親授予,但卻因為愛情的賦予動力,他才產生看似敢與母親抗衡的能力。
一開始看這部連載,其實真得有點難以閱讀,除了難以認同主角,也覺得部分筆調和多數言情小說相似,對於情慾過於露骨,但因為好奇主角的發展,也好奇作者這次這次作品的創作定調,因此,就這麼被美劇的鉤子勾住往前走了,越看,越覺得,其實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你我身邊的人性。
快速變遷的時代,因為不清楚自己是誰?不明瞭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疑惑、迷惘之下,便需要透過與他人的關係、社會的眼光來定義自己,但又不甘自己是由他人決定,因此,形成了看似矛盾的行為,其實是自己與體制、與他者間的掙扎、拉扯。
………………………………
張威昌
【詹董其實早就猜到小孩會是他的,而他是那個就算死,卻還溫柔對待小琪的人,詹董是整個故事最懂愛的人……】
其實我讀完,一時真的也說不上來什麼
我讀的速度不快,因為我覺得第一遍就必須完全投入到書裡,所以不放過每個字句裡想表達的感受。
如果還沒閱讀完的人,建議閱讀完再觀賞我的心得。
我釐清了思緒,發現了 一點很特別的地方,帶我去月球有一段我特別喜歡的話,關於愛的註解。
人浮於愛
愛的深,就是幸福嗎?
那些彼此爭吵、傷害的人,難道愛得不深嗎?
帶我去月球
愛不是努力賺錢,也不是對未來滿口支票,愛是那種無時無刻都想讓對方覺得快樂的熱情,想看到對方開心的渴望。
諷刺的是在人浮於愛,我卻看不見,關於想讓對方覺得快樂的熱情,想看見對方開心的渴望。
我看到每個人都嚷嚷著多愛對方,卻可悲的離不開錢。
心彤非得要台寶馬,證明辛毅夫對她的愛,原因只是聽信了顧醫師的簡單想法,錢可以是代表心意的一種,或許她最不重視的就是錢,但當她的感情到了緊要關頭,卻還是選擇錢來證明愛。
心彤忘記了,她忘記了愛的本質,她是自信的,但卻在愛的面前也顯得懦弱,表面上不在乎自己的學歷背景,實際上卻知道自己永遠被辛毅夫的媽媽遠拒門外,進而她更用力地想要從毅夫身上,得到他愛自己的證明。
可是愛? 需要證明嗎?
或許說,愛證明的了嗎?
月姣坐在顧醫生一心想死的車上,不怕死的證明她對他的愛,到頭來呢?
都用死證明了,卻還是得不到一個人的心,那錢又算什麼? 心彤為什麼又會愚蠢的用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心意?
小琪,一個出賣靈魂卻渴望愛的女孩,對於性和愛,她總是那麼強烈鮮明。從想殺害詹董到最後可笑的傷害顧醫生,她殺了一個真正對她好,她卻不愛的人,她傷害一個她愛卻背叛她的人。
小琪與月姣都是病人
還記的一開始小琪問顧醫生:【我和她誰病的比較嚴重?】
顧回答:【她比較瘋狂,你比較危險】
她們兩個都愛顧醫生愛得很深,就是幸福嗎?
後來瘋狂的死了,危險的也利用。她的危險,讓誰也得不到。她愛得最終卻背叛了她。
最後說說詹董吧,其實早就猜到小孩會是詹董的,而他是那個就算死,卻還溫柔對待小琪的人,詹董是整個故事最懂愛的人。
可笑的是,他究竟有沒有愛過小琪? 不得而知。
但在我心裡,這才是愛。
他買了那幅,沒有投資價值的畫,買了小琪的笑。
而當下的小琪,也真的笑了,甚至動心了。
豪邁的詹董,他的心其實已殘破不堪,讓他受傷的是商場的險惡,人生的無常.....。
但卻也因為那份殘破,讓他無敵,他不再害怕,所有的一切,他都拿捏得得宜。
我相信以他社會歷練,早也知道小琪不可能只是他一個人的,但他卻溫柔的選擇相信。
他像鍛羽而歸的老將軍,隱約料到自己會怎麼死,但卻無所畏懼。
我想他是真的愛前妻,而到最後也是真的愛小琪的,就算親子鑑定不是他的,他仍然會溫柔地解除合約,放小琪自由。
而這份溫柔,也或許是小琪願意待在他身邊的原因吧。
人浮於愛,就像報紙的社會版,真實卻血淋淋地在你我身邊。
我想說
或許愛,從來不如人所願。
但就算遇上了那個,待你很差的人,你也要溫柔地愛他。
那些彼此爭吵,傷害的人
難道愛得不深嗎?
他們相信對方是最深愛的人
所以那些彼此爭吵,傷害的人,是彼此相信他們愛得很深的。
只是或許有一天這份相信,會漸漸動搖直至崩壞。
直到真正分開以後
他才會【知道】,他們愛得很深。
他們試著去相信對方,已經知道他們愛得很深了。
最後他們不在互相爭吵和傷害。
他們的愛不會再有變化了。
人浮於愛,我試圖去找尋,侯老大那份幽默的樂觀,卻只能在詹董身上找尋到那麼一點溫柔。
為什麼我會說人浮於愛是社會版。
用愛恨情仇,簡單的歸類出動機,燒殺擄掠爭權奪利。
社會版大部分的人都說別人對不起他。
他卻忘了,愛是什麼樣子。
愛不是努力賺錢,也不是對未來滿口支票,愛是那種無時無刻都想讓對方覺得快樂的熱情,想看到對方開心的渴望。
其實我更希望的是看到更黑暗的侯文詠,哈哈。
人浮於愛,或許沒有我想要的黑暗,可是淡淡的卻也讓我不知不覺寫出這些感想,或許這就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最後不知道為什麼? 我就是想起這首歌,覺得很適合這小說。
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我相信只有真的絕望過的人,才懂得如何重新燃起希望。
……………………………………
博客來獨家限量贈送 侯文詠親筆簽名「點愛成金」書衣!
▲購書連結:https://goo.gl/h9NRcc (書衣贈送完畢)
.
誠品、金石堂、三民、讀冊網書限量發售「侯文詠親筆簽名書」!
▲誠品(門市書店同步銷售簽名書):https://goo.gl/s3Z78t
▲金石堂:https://goo.gl/rpseNP
▲讀冊:https://goo.gl/kV4g1G
▲三民:https://goo.gl/YgVWT8
.
詹景全醫師學歷 在 聯合醫院婦產科Ptt. 仁愛醫院婦產科bbs 的推薦與評價
林姿吟,主治醫師兼科主任,一般婦科、 產科、婦女泌尿專科、尿失禁、骨盆脫垂. 詹景全,主治醫師, 婦科、 產科、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及人工受孕. ,姓名:藍國忠;現任:高雄. ... <看更多>
詹景全醫師學歷 在 今天是生殖中心大家長, 詹景全醫師的生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是生殖中心大家長, 詹景全醫師 的生日 大家一起來為詹 醫師 慶生吧! 活動辦法在底下留言:祝詹 醫師 生日快樂我們會抽出一位幸運兒, ... ... <看更多>
詹景全醫師學歷 在 醫院裡的感動瞬間!醫師和病患情同兄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醫師 江坤俊、急診專科 醫師 賈蔚、婦產科 醫師詹景全 、肝膽腸胃科 醫師 許秉毅、小兒腸胃科 醫師 ... 高 學歷 媽媽育兒術,真相嚇一跳?!媽媽好神20170822 一刀未剪版何妤玟Rub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