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邀請到數位政委 #唐鳳 演講,做了一小時的 Q&A (題目是同仁預先提出的),語速很快很難全部跟上。節錄一些我用子彈筆記手抄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唐鳳對AI的定義: AI = Assisted Intelligence = Collective Intelligence。輔助智慧、集合式智慧,用在一個良好的民主社會,會反射性避免權力集中。
#快速失敗公開失敗。Fail fast, fail public。如此可以取得有效的回饋 (請懂得忽略酸民酸語)。缺口的地方就是光的入口。越多人一起來想「未來何去何從」,有助於真正有洞見的點子發想。
#政府如何列管電競?起初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想要接管,使用了 AI 觀念,把議題放上 PPT、Mobile01、巴哈。唐鳳把民眾有建設性的建議帶回去討論,例如文化部原本只想管100年以上歷史的活動,電競太新,他們不想管。民眾說:「圍棋現在也有網路對戰版,也就是一種回合制電競活動」因此說服文化部了。其他部門也有類似的民眾建議,因此電競議題獲得解決,這就是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的一種應用。
#如何善用時間?番茄鐘法,25分鐘做事情,5分鐘耍廢。早上一起床先訂立當天幾顆番茄鐘,當天重複這個循環。
#使用社群媒體的方式?用 News Feed Eradicator 刪除 FB/Twitter的動態牆,有意識地用社群媒體搜尋自己的名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自己感興趣的關鍵字。使用有「觸控筆」的裝置,不要無意識的用手划手機/平板,每次觸控筆操作都帶有意識。要懂得使用3C,但不要被手機/平板「滑」。
#談睡覺。要睡滿八小時,即使晚上沒睡滿,午休也要補滿。住處沒有筆電,睡覺前避免網路裝置,大部分讀電子書 (離線)。睡前儀式是什麼?閉上眼睛 (ㄜ...)。
#如何培育下一代面對未來挑戰?三個重點:自發、互動、衝突。自發就是好奇心。互動就是跨場域/跨領域溝通,善用上面說的AI集眾人智慧 (因為能被個人解決的難題都被解決得差不多了)。衝突就是上面說的電競例子。
#高房價問題?COVID-19改變人們對於工作「地域/地區/地緣」的看法。視訊會議、遠端工作讓地點的限制縮小,需求得以分散。因此,一定要住都市嗎?不是是非題,而是值得從不同角度思考自己的選擇。
#口罩地圖系統的趣事。疫情爆發前,專家就提過「75%涵蓋率」的概念。疫情傳播係數R>1的時候,容易傳播。但只要讓四分之三的人戴口罩,就能讓R<1,有效減少傳播。所以目的很明顯,要讓口罩快速普及到75%涵蓋率。
#一開始想用便利商店發口罩 (效率):但是老年人用悠遊卡、電子支付的比例低,因此只用這個管道涵蓋率無法拉高,會形成破口。
#其次想到藥局發口罩 (安心):起初會覺得比較不方便,但是每個人都有健保卡,加上醫師/藥師比較有說服力 (對老年人),涵蓋率絕對高。因此先以藥局出發,之後才補上便利商店發放,這個順序的由來是這樣~
#口罩地圖起初更新速度不快,民眾抱怨明明地圖顯示有,藥局卻沒口罩了,藥師也困擾且不滿,跟政府產生衝突。唐鳳利用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藥師群組求救,發現一個 bug 在系統輸入負數口罩數量,可以讓藥局在地圖下架,避免更新速度太慢造成民眾的誤解。後續再補上手動下架按鈕,給藥局使用。
#報稅系統長年以來很爛,發揮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精神,邀請批評的酸民全部一起來,坐下來討論提出系統需求。重新用 API First 觀念設計系統,把應用層/基礎層拆開設計,公開/即時的系統得以成型。
#自駕車也要走類似的路線比較適合:先讓人安心、在逐漸省力/效率。(like 口罩地圖)
最後附上唐鳳在 Twitter 上面很具啟發的一篇貼文圖
說服型演講題目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演講推薦】思辨的藝術:思辨是一把鋒利而慈悲的刀(劉彥廷老師)
我一直很想
讓孩子們學思辨。
一來,國寫考知性寫作,
但多數孩子是用慣性思維在寫;
二來,我希望他們往後人生,
能夠讀立思考,不從眾跟風。
因此特別邀請劉彥廷老師,
來為孩子們上一堂:
「思辨的藝術:打破慣性思維」
我很愛為孩子們找講座,
因為學習不該只有課本和考卷,
但我難免也會陷入自我懷疑,
他們真的能體會講座的價值嗎?
還是一切都只是我在自嗨。
但這場演講,
帶給孩子們無比的震撼。
甚至有個孩子,
轉身對我比了個讚!
因為她很享受這堂思辨課。
印象最深刻的是,
彥廷請學生畫一瓶水,
之後,他問學生:
「你們那瓶水
是不是都長這樣?」
一瓶礦泉水的投影片秀出來,
全班點點頭,笑了出來。
彥廷說:
「因為我們多數人,
都習慣用單一視角看世界。」
「我們其實有改變視角的能力,
你看我們拍照,還喬各種角度,
讓自己看起來高挑、臉小、顯瘦。
但為什麼在思考的時候,
我們卻失去這種能力呢?」
天哪!
這個說服太精彩了。
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
告訴他們思辨跟自拍一樣,
不過就是改變視角。
問題來了,
很多人把思辨跟聰明劃上等號,
自己是普通人,就是想不出來啊!
關於這點,
正是我們在教孩子們思辨,
遇上最大的挑戰。
因為沒有
一套具體的方法,
可以教孩子怎麼切入思考點。
但我沒想到,
彥廷竟然開發出
一套思辨方法,
而且孩子們一學就會。
這套思辨方法,
一共有四種型態。
我舉其中一個跟你分享。
思辨第一型,叫做「重新定義」!
因為問題的呈現方式,
會引導思考的方向。
很多時候,
不是我們不懂思辨,
而是被問題限制了想像。
所以,
面對一個問題,
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選邊站,
而是「重新定義」問題。
關鍵句型就是:
「這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什麼?」
舉個例子,
《奇葩說》有集的辯題是:
「如果有一顆外星生物蛋,
要孵出來?還是打碎他?」
如果沒重新定義問題,
就會淪於討論
外星人危害的機率有多少。
可是你看黃執中怎麼講?
他說:
「這個問題真正要問的是:
好奇心跟安全感,哪個重要?」
這個戰場一開出來,
黃執中就能一路論證,
為什麼好奇心比安全感更重要。
這一招很厲害,
因為「重新定義」,
就是另闢戰場,
大家還在泥巴地打滾,
你就已經飛到天空,
跟神仙打架了。
視野格局直接碾壓對手。
緊接著,
彥廷讓孩子們做練習,
題目是:
「學校該不該禁止學生叫外賣?」
好樣的!雖然很敏感,
這的確是學生關注的問題。
我本來以為情況會一面倒,
大家都會為叫外賣護航。
但因為彥廷的思辨導引,
他們不會只從個人好惡看事情,
反而切出更多有意思的觀點。
「我贊成開放學生叫外賣,
因為學生有選擇食物的自由,
也許學校擔心我們吃壞肚子,
但是讓學生自行承擔責任,
不也是養成獨立人格的過程嗎?」
「我不贊成開放學生叫外賣,
因為表面上看起來自由了,
但實際上,
因為點的食物價位不同,
反而會導致同學間的比較和歧視。」
誰說孩子們不懂思辨,
他們只是在等一個,
能引導他們思辨的好講師,
而這個人,在我看來,
絕對是彥廷無誤。
漫畫《鬼滅之刃》
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炭治郎一行人,
來到那田蜘蛛山斬鬼。
結果鬼殺隊員,
被蜘蛛線操控,好不容易,
炭治郎循線找到背後操控者。
他從空中向鬼俯衝,
刀已出鞘,惡鬼將滅,
這時,炭治郎注意到,
鬼竟然閉目求死,
彷彿那才是一種解脫。
這刀,是揮還是不揮?
炭治郎的刀劃過,
就像甘霖雨露般,
一心求死的鬼如願了,
但卻感受到他的刀,有慈悲。
彥廷的思辨課,
就像是炭治郎的刀,
斬世間的荒謬和慣性,
卻透露一份同理與慈悲。
對,思辨不是為了
讓我們伶牙俐嘴,
而是讓我們可以更溫柔的,
接受各種不同的觀點。
就如同彥廷,
最後給孩子們的那兩句話:
「沒有一種角度可以窮盡真實,
不同的觀點,都有其價值。」
#歡迎分享
#大推彥廷老師的思辨課
#謝謝羽婷幫忙協助行政業務
#我一直慫恿彥廷把思辨課寫成書啊會賣
#現在上課我們都用四種型態思辨來對話
說服型演講題目 在 健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從不小看韓國瑜。好歹他也是有上有落又再上的政治人物。他是一個人物。他的算計,一定比大部份台灣人精準。
笑他白痴,很傻?sorry,他不是。他滿身都是潛台詞的算計。台灣人,要看你們的智慧了。
#韓國瑜市長在博恩秀的說話之道大解析
筆者身為一個執業多年的心理師,專長在人際溝通,也學了六七年的催眠,對於人們的說話技巧,與語言的力量,一直深感興趣。去年看到韓市長的造勢大會,他的演講讓我為之驚艷,於是一時技癢分析了韓市長講演的說服之道:https://reurl.cc/31A0vj
但演講畢竟是單向的,今日看了韓市長上博恩秀,跟主持人與現場來賓的溝通,更想跟大家分享該場錄影中,韓市長在互動中的說話之道…
#柔軟的身段與自嘲
人際的溝通除了語言的內容,還有身體姿態、非口語的語調語速音頻。
韓市長從一進場,便哈腰拱手、不斷向觀眾親切問候,這是姿態的柔軟。
當博恩開玩笑說,「椅子上放酸言,站起來可以用屁眼看」。韓市長先是肯定博恩帥,然後語調輕鬆地說,「我完全不介意,只有一個要求,不要開我髮型的玩笑」。讚美博恩,不正面接嘲諷,還順帶自嘲自己的禿頭。這是態度的柔軟。
五大人格特質中,其中一個叫宜人性,韓市長在這個向度很高,很能用柔軟、自嘲來討人歡心。
#同步的吸引
催眠步驟,第一步就是吸引(absorb),而最常用的吸引技術就是同步,從聲音的同步、呼吸的同步,到心情的同步。只要能做到同步,就能在後續溝通大大提高影響力。
比如在博恩曖昧地問韓市長要怎麼稱呼他時,韓表示就叫我韓導、就直白一點、大家開心。接著爆料,在後台時,韓對博恩說,我知道今天現場有百分之九十是討厭我的、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我是草包。
表面上這是自嘲,實際上這是把大家內心的嘲諷檯面化(make implicit explicit),這是一種很高明的同步技巧。
而這也跟韓市長五大人格中的高外向、高情緒敏感度有關,他能覺察環境中人對他的觀感、以及對方的感受,很自然地做到同步。
#無傷大雅的缺點
博恩問韓市長有沒有想跟誰道歉。韓的回答是,我從小到大、年少輕狂,對因此感到困擾的人感到很抱歉。表面上是缺點,但畢竟是過去,而且對比今天當市長選總統的成就,真是微不足道。
就像面試時,有人問你,你有很多優點,可以講一個缺點嗎?你對說,我的缺點就是做起事來會不顧自己,有一次做報告,等報告做完了才發現已經凌晨兩點。表面講得是缺點,但又是個讓人可以接受、甚至喜歡的優勢。
#定錨與假設前題
博恩後來問韓,有沒有想跟高雄人說抱歉。
這段韓回得非常精采、是厲害的說話之道….
他說,「感謝,非常非常抱歉,因為請假選戰,不能”時常”陪著高雄市民」
韓先說感謝,用一個遠大的目標-選總統,作為定錨。接下來再說不能「時常 」陪著高雄市民。
整段聽起來,就像是為了家庭,在外打拼事業的身不由己老公,不能時常在妻子身邊陪伴,要感謝妻子,請妻子體諒。這是個假設前提的句型,當你同意了他的抱歉,等於同意了他的請假是不得已的、等於體諒他上任不到半年就競選總統,而影響只是不能經常陪著高雄市民。
這段話同時也避開了,選前承諾絕對當完市長任期以及各種政見,直接訴諸以情。當接受了情也放下了理!
#是的套句
催眠中有個很重要的技巧:yes set。就是先講一些人們大腦認為對的事,然後再接自己要說的。由於前面的話已經讓大腦認同,後面真正要表達的東西大腦就會很自然接受。
比如,訪談中提到:愛情摩天輪。
韓市長說,迪士尼要一億的人口(yes 1),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yes 2),執行上有困難(yes 3)。
韓接著說,目前有7個國家已經進駐高雄,想在愛河上蓋一個愛情摩天輪,包括英國倫敦眼的團隊,市場很巨大。
有些人說韓這段講話沒有重點,但就溝通的角度,並不精準。當韓用迪士尼的例子讓大家不自覺在大腦講了三個yes,之後講7個國家團隊要進駐,有龐大市場,大家就會很自然地又被帶起希望。
而這也讓人忘了,如果迪士尼要一億人口,打從一開始高雄就沒有機會,那為何選舉作為口號。後面被帶起愛情摩天輪的希望,便不再計較今年初說8月愛情摩天輪一定會動工。至於會不會建什麼時候建,那也是選舉後的事了。
#平穩溫暖的語調與重複正向的關鍵字
這段訪談最後留給韓市長一分鐘的時間自由表達。韓用了平穩的語調提到:
台灣人善良、熱情、好客(yes set)。2020之後,希望整個台灣同胞能夠團結再一起…讓我們一起為經濟、台灣的下一代打拼、給他們更好的培養機會,讓我們大力來投資下一代,讓我們下一代比我們更強壯、更有競爭力、更有生命力,我們不能在彼此惡鬥下去,讓我們一起團結、讓我們一起開創台灣更美好的未來、台灣加油!
當中,有大量的正向關鍵字:「為了下一代、更強壯、更有競爭力、生命力、團結、美好的未來」。這些字句的堆疊,加上平穩溫暖的語氣,會讓人沉浸在有希望的氛圍中。至於怎麼做到?九二共識會帶來甚麼?那就再說。
#淡化與縮小
最後,訪談當中有段很尖銳的部分。博恩直接問:現在哪個國家危害台灣安全?
韓市長先說,這是很大的題目。安全的定義很多,包括食的安全、交通安全、住的安全、國防的安全。這種繞一圈的方式是淡化問題。
接著,韓提到幾個不要懷疑:不要懷疑太陽會從東邊出來、不要懷疑共產黨收復台灣的決心、不要懷疑台灣追求軍事安全,這是yes set。
然後他說,國軍就是針對人民解放軍。這是重點,他不是就博恩問的「那個國家」,而是說人民解放軍,這是縮小範圍。隨後他說康熙字典,一個字最重要:和平,我們和氣生財跟全世界做朋友。這又淡化了一次中共有幾千枚飛彈對準台灣,共機不斷進入台海領空製造緊張的事實。
就溝通角度,這段是整場訪談,韓市長最真誠表露內心的一段:即便題目定位在國家,韓還是用了溝通技巧,不說出讓台灣人民感到威脅不安的是中國或中共.....
看完整段訪談,感覺是輕鬆愉快與正向希望的。這絕對是韓市長深暗說話之道的功力,而這也是他五大人格特質向度裡,高外向性、高情緒敏感性與高宜人性的優勢。
與此同時,他人格特質中,也有低嚴謹性與高經驗開放。這表現在他想像車子中間開一個洞,就可以引進風力、節省石油,就像過去太平島挖石油、F1賽車,找阿諾來演講的構想一樣。
外向性、高情緒敏感性與高宜人性,讓他能在不同場合都自在地體察周圍人的心情,講出每個場子大家愛聽的話,這是韓市長的一部分,就像訪談後面韓盤腿、走路的逗趣樣;而低嚴謹性與高經驗開放,則會讓他有天馬行空的創意,但卻無法堅持到底,甚至做到一半就放棄,這也是韓市長的一部分。
已故國寶豬哥亮帶給我們歡樂,我們會自然地喜歡他,那怕他曾經中離演藝圈十多年,回來後主持是收視冠軍,演出的電影大尾鱸鰻是國片史上賣座第三名。
我們總是不自覺會喜歡帶給我們歡樂、希望的人,然而他說的話要怎麼做、能不能做到才是真正的考驗。
前者的喜歡是人性,後者的選擇是智慧,而智慧需要經驗來成熟。
我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年滿二十的大家,接下來做出怎樣成熟的決定呢?!
圖: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1225edi002
#WL
#經驗是破除催眠最好的方式
#高雄人的見證
Stand up, Brian! 博恩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