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心輔所大全 part3
來到了我們的系列第三單元:心輔所面試準備,這部分的介紹多以經驗而形成,畢竟面試的評分標準很主觀,我們能預作準備的做充足了,接下來就是當天的個人狀態跟臨場反應了。
📍面試內容
🔅諮商演練:
15-20分鐘諮商演練,5分鐘說明剛剛的諮商過程與對個案的認識。通常會先抽個案類型,敲敲門進去後會有專業個案等待你,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
🔅基本口試:
包含1-2分鐘自我介紹、考試動機、選校動機、未來實習機構的安排、未來服務對象、對自我的認識。
若為推甄者,評委可能會再多提到對研究計畫的疑問,包含研究動機、對研究方法的、未來想找的指導教授是誰。
📍面試形式
🔅多對一個人面試:通常會有3-4名評委依序提問,回應時盡可能眼神自然輪視不同評審,保持微笑與鎮定。
🔅團體面試:應試者圍圈討論評審提供的情境問題或自我介紹,評審坐於應試者圈外觀察。應試要點為注意發言的順序,順序沒有一定的標準,依自己舒服的次序回應即可,重在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同時顧慮到團體中的其他人。
📍諮商演練準備
短短的10-15分鐘,時間實在太有限~以下幾點能做的準備提供給大家參考!
🔅抽題準備:先將個案問題形成初步的概念化(如:個案遇到什麼問題、套用你擅長的理論學派解釋何以產生此問題、未來的短中長工作目標)。
🔅演練重點:
1.場構、同理個案的心情、盡可能展現出積極傾聽的態度
2.切入問題,帶到你對個案問題的解讀
3.引導個案思考與問題相關的情緒、認知、行為
4.了解個案的支持系統、資源
5.建立下一次談話的工作方向
💡小提醒:演練重點不同學派切入問題的方式也不同,可多參考專書。
📍面試穿什麼
觀察了許多同屆有上榜的同學穿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整潔乾淨,不需要特別準備套裝、打領帶,心輔所著重溫暖的特質,在色系選擇上可多挑一些暖色調的衣服搭配~
📍面試怎麼練習
可與其他讀書會的夥伴一同進行個案演練,找認識的學長姐、補習班幫忙,對著鏡子觀察說話時的表情是否自然,也可錄下自己的模樣。
總之,多觀察多調整,慢慢的建立出自己的風格,在面試時穩穩的表現出來!
以上是木的整理的面試經驗,下一集會介紹進入諮商所會經歷的訓練,歡迎準時收看!如果有任何想詢問的,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木的DJtime #心輔所 #面試 #諮商 #諮商心理師 #諮商師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 -- 免費資源分享 (底下留言你的email領取) 🥨▶︎ 30分鐘免費留學諮商 email給我,並留下您的姓氏+想申請的領域 [email protected] 00:38 Emily自我介紹 01:03 ESMT Berlin MIM是國際學程嗎?...
「諮商 所面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諮商所心得(口試部分)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110年諮商所考試面試分享:市北、實踐、東吳- 研究所板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111&112諮商所面試心得分享(國北) - 研究所板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經驗分享】面試心理諮商系所過程?面試經驗大公開!美國vs ...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Masaki 諮商心理師- 實習面試準備筆記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諮商所面試心得(台師大/國北教) ileliu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諮商、輔導、諮輔、心諮所筆試、面試心得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彰師/政大等諮商所-談心態與歷程- 研究所板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110心輔/心諮所考試心得(面試篇)(非本科) - graduate 的評價
諮商 所面試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師的心裡話】收費與心理諮商
這篇文章主要談到我開始進行自費心理諮商後的心路歷程,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夥伴們不妨做個參考。
◆ 願望的實現
曾有位知名且資深的前輩告訴我,在台灣心理師要單純仰賴自費心理諮商維生,就跟作家靠寫作吃飯一樣困難,我很驚訝,原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打從碩班畢業後,我知道比起心理衡鑑,我對用談話的方式來幫助人更有興趣,所以並不想在醫院工作。還記得起初找工作連連碰壁,無論是花蓮某大學的諮商中心、或者是台北的身心科診所(面試當天就安排病人會談,嚇死本寶寶),我都沒有受到青睞,後來還是以醫院精神科心理師作為第一份工作。
「我想以心理諮商為主要工作」,在醫院工作時這樣的念頭仍不時出現在我腦海,因此兩年後我選擇念諮商的博士班也不意外。距離離開醫院至今也將近9年,不知不覺中,當年的願望似乎成真了。
◆ 收費對諮商歷程的助益
在台灣,大多數心理諮商的鐘點費是由第三方支付,來源大多來自政府經費(可惜未被妥善統整,請見〈政府真的重視心理諮商嗎〉一文)。少部分則是由案主直接付費,由於單價並不平易近人(通常是1500/hr起跳),有意願嘗試的人還不算多。
你對自費諮商的想像是什麼? 或許跟之前的我一樣,以為傾聽的盡是「貴婦」的煩惱,但隨著經驗累積後我發現並非如此,或許是因為我散發出來一股青春的氣息吧(被踢飛),來看我的當事人年紀大都比我還輕,收入也與一般上班族相仿。
對於他們來說,諮商絕對算得上是一筆可觀的費用,每個月算下來幾乎可以在大台北租房了。有許多當事人曾跟我說,他們在會談結束後仍想著諮商的過程或是我提出來的問題,甚至進了電梯許久卻忘了按鈕,我總是很感謝他們這麼把我的話當一回事,當事人往往回應我:「當然要啊,都花那麼多錢了!」。
曾聽說有些精神分析師的收費是按照當事人的收入而定,原因錢要讓付得「會心痛」,病人才會更投入治療,現在想來還真有幾分道理。而對於當事人的金錢、投入與期待,我始終兢兢業業,希望自己能承擔得起這些重量。也就是說,雙方都很看重所投入的心理諮商,希望能幫助當事人過得更好,而「投入」本身對諮商或工作同盟又起了很大的正向作用。這正是我喜歡自費諮商的原因所在,讓我感覺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意義」並非理所當然,在社會上打滾過一陣子的人必然知道,在績效掛帥的社會中,有太多工作只是在消耗預算做表面工夫。很遺憾的,也包含有些助人工作在內,有時候官方追求的是業績、是人次,至於對當事人有多少幫助? 很遺憾,這種無法計量的事情並不在考慮之中,
◆「收費」助人工作者之反思
收費與助人這兩個概念看似衝突(我是說捐錢好像比較像是助人 XD),我也是花了一翻功夫才將兩者融合。開始從事自費諮商後,最突顯的是強烈的「表現焦慮」,好像回到新手時期般,過度關注在自己的諮商效能、尤其是案主的滿意度上,當然這對諮商工作並沒有幫助。更隱藏在其中的是一種「心虛」,或許是長久以來都是由第三方付費,自己居然是第一個跳出來質疑自己專業是否真的值錢的人。
後來我發現,當事人往往比我自己更寬容,記得有位案主曾這樣跟我說:「聽別人這麼多煩惱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加上你們又花了那麼多時間受訓練,我覺得收費是天經地義的。」隨著自當事人正向的回饋的累積,加上真的可以感受到,在彼此同心協力下,許多當事人開始成長、並過著更滿意的生活,漸漸地這樣的心虛才得以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專業的自信心。之後,我發現自己開始思考很多問題,包含現實、社會與精神層次的。
先談現實層面。以自費維生的心理師是自由工作者,可惜是不太自由的那種,時間大多要配合當事人,因此上晚班是常態,難免犧牲一些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光。而度長假時的心情也特別複雜,儘管不需要老闆的批准,但心裡總是很難放下案主,隱約有一絲絲的罪惡感,當然也有些案主會有「被拋下」的感覺— 如果你在特別難受、需要支持的時候,而你的治療師正在國外快樂放大假,難免會有些不爽對吧。對此,聽說某些精神分析師每年夏天都固定放一兩個月長假,並藉機能勾起案主的憤怒予以分析(我個人覺得連放假都要有學理來支撐也太辛苦了)。
自由工作者所需考慮的現實包含沒有勞健保、給薪假與退休金。我發現自己開始對於其它自由業感興趣、甚至有同舟共濟之感,像是新娘秘書(收費有點讓我羨慕)、機車維修改裝師傅,甚至是百元理髮師。
自從體會百元理髮的快速便宜的魅力後,我成了忠實顧客,一般師傅是沒空閒聊的,某天年後生意較冷清,我把握機會了解一下她們的工作,原來沒有底薪、勞健保,而理一個頭的抽成僅45元(但她覺得相當合理)。從現實角度來說,我和她十分類似(當然不完全相同,從抽成的比例看來她們與老闆的談判籌碼並不多)。
在社會層面,不像員工依附在公司之下,幫助公司運作,並從公司的營利中獲取收入,自費心理師更像是創業者,本身就是一個品牌,需要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且直接用自己的專業換取金錢,這非常接近商業、至少是服務業。雖然金錢不等同於價值,但收費這件事情讓我不得不面對,我投入畢身所學的專業在這個社會中究竟值多少錢。
然而,我們仍須提醒自己這份工作的醫療本質。在學校所學或是醫院當中,心理諮商的屬性為「醫療」(在法規上也是如此),然而實際上收費諮商介於醫療與服務間的模糊地帶,很容易讓人迷失,所以治療師更需要小心拿捏。舉例而言,假設有位當事人有依賴的議題,每天一有需要就想來諮商,如果純粹以商業考量,當然來者不拒,然而身為一位治療師,仍需要以案主的福祉為依歸,不能有意無意地鼓勵當事人依賴。
最後,在精神層面,我始終相信人生在世除了遊山玩水外,還需要其他更踏實的事情來定義自己究竟是誰,是什麼事情呢? 或許正如佛洛伊德所說的,愛與工作。而心理諮商是難得兩者兼具的事情,我們需要足夠的愛才能支撐這份工作;同樣地,在與每位案主的相會,尤其是在衝突困難中,我們學著如何去愛人,並提供對方所需要的照顧。每當我感覺到自己幫助到了案主,心裡總是滿懷感激,自己暫且在世界上找到了一份依歸。
也就是說,不只當事人需要助人者,助人者也同樣地需要當事人。當然,這兩種需要不盡相同,但如果沒有受苦的當事人,助人者也將不復存在。對於案主願意把某部分的自己(往往是他人所不知道的一面)託付給我,除了慎重以對之外,也覺得這是一份特權與殊榮。
我知道有些人主張或質疑助人工作是否應該證照化,或者究竟是否該收費;對現在的我而言,這是太不食人間煙火的問題。
諮商 所面試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 -- 免費資源分享 (底下留言你的email領取)
🥨▶︎
30分鐘免費留學諮商
email給我,並留下您的姓氏+想申請的領域
[email protected]
00:38 Emily自我介紹
01:03 ESMT Berlin MIM是國際學程嗎?
01:23 為什麼想到德國念書?
01:48 在柏林唸書,學生證直接當學期票?
02:03 申請MIM的過程?需要用Uni assist?
02:43 申請文件的準備?
03:11 ESMT Berlin 的面試問什麼?
03:53 還有申請哪些學校嗎?
04:10 ESMT Berlin MIM的課程規劃如何?
05:10 非商科背景的人可以去讀嗎?
05:49 MIM跟MBA的差別是?
06:27 兩年下來的花費是?
07:18 怎麼找德國住宿?
👩🎓[訪談系列] ft. Emily
🏫政大經濟系的Emily畢業後並沒有直接到德國工作,而是透過實習先來增加自己的經驗,同時準備雅思與德國碩士的申請,同時錄取Berlin ESMT跟Uni Frankfurt,最後是選擇哪一所呢?同樣是管理碩士,MIM與MBA的差別有在哪裡呢?如果大家也正在考慮到德國留學,並想要拿一個管理學程的碩士學歷,就繼續看下去吧!Emily的經驗,或許能幫助到你。
🏩Berlin ESMT:
https://esmt.berlin/
🏚找房 wg gesucht:
https://www.wg-gesucht.de/
-----------------------------------------------------------------------------------
⁉️如果有更多關於申請的問題,都可以在底下留言喔!
-----------------------------------------------------------------------------------
💰德國一學期花費?
https://youtu.be/nIE85nMy_IA
📖德文對留學德國重要嗎?
https://youtu.be/q2q5pADGRzc
-----------------------------------------------------------------------------------
🔍如果大家想更快知道我的分享
可以follow 我的instagram @lichun_lin_41795 @lily.hahahahana
-----------------------------------------------------------------------------------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諮商 所面試 在 110年諮商所考試面試分享:市北、實踐、東吳- 研究所板 的推薦與評價
ㄧ、市北-心理諮商碩士班1.面試形式市北共60人進複試,面試形式是10分鐘諮商演練+5分鐘的歷程反思。事前不用繳交任何資料。 有兩位教授當面試官,通常是 ... ... <看更多>
諮商 所面試 在 111&112諮商所面試心得分享(國北) - 研究所板 的推薦與評價
考試入學面試要在當天交三份備審, 內容是兩張A4的簡歷及自傳。 甄試入學則是在面試當天會先進行一小時「心理學常識」筆試, 不過考試的內容比較偏向 ... ... <看更多>
諮商 所面試 在 [心得] 諮商所心得(口試部分)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繼前面分享過筆試的部分,接下來分享面試的部分。自已的面試分數基本上都有80幾
以上,像國北甚至有到95(國北老師很好QQ),所以還是在底下簡單(?)分享一下我的心
得。
【基本資料】
自己與諮商相關的經歷,包含義務張老師三階段訓練,當過幾次弱弱的團體
Leader,參加過約三個自我探索團體、一個戲劇治療團體。
而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基本上還是義務張老師三階段的培訓。包含第一階段自
我探索、第二階段技巧訓練加簡單的演練、第三階段加入諮商意圖與策略並配合上實務接
線演練。
【一般性問題】
流程很簡單,基本上都是會請你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接著從你的自我介紹或
是簡歷中找到問題問你,而你就進一步回答教授的問題。
但這個部分說起來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基本上這邊要問的全部都是一件事
:「你是否夠了解自己。」而這也是我上一篇所說的,對自己生命故事的整理,而其中又
分為底下幾個重點:
1. 你為什麼想念諮商所?
這個部分問的基本上主要是「動機」這件事。而個人認為這是需要花一段長時間去做探索
與整理的。
想念諮商所的原因百百種:曾經被幫助(諮商)過、曾經幫助過別人、喜歡與人互動、想做
助人工作、想了解(治療)自己、想了解(治療)他人等等等…。
沒有任何一個原因是對或錯的,但你必須夠清楚知道你自己的原因。並非只是個「感覺」
而已。
例如:你想念諮商所是因為你喜歡與人互動。那麼你為什麼不去讀幼教、不做導遊。又例
如你想幫助人,那麼為什麼你不念社工、不讀臨床?所以如果自己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
不夠,恐怕自己都會開始懷疑起自己為什麼想念諮商所了XD。
我想舉個例會更清楚一點:以我自己來說,因為我在高中時期遇到我家人的身心理的困難
、當時對自己也有許多的困惑。進到大學之後,經由自我探索團體,發覺自己很多地方都
很不足(例如我不知道自己可能是任性、害羞、白目XD等等,也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認真、
堅持等)。進而想增進自己能力而去參加了張老師,在裏頭打滾九個月之後,再大量詢問
臨床與諮商的相關人士,並與原本自己心理系的環境相比較,確定自已是想走諮商的。
而基本上教授所問的問題,都會貼著你所說的部份再進一步做追問。例如我上面所說的,
教授可能會問:關於你走諮商而非臨床,這部分可否再多說一點?或者是你說的帶給你自
己一些幫助,那會是什麼?又或者是你在自我探索團體中,有沒有發現了什麼?
例如我被問到:「給自己帶來一些幫助,可否多說一點」,那我可能又要繼續談下去,「
諮商讓我能更沉著的面對自己與他人,並讓我面對人生中的許多挫折與困難,最後我都能
夠接受那樣子的處境以及自己的狀況。可以改變的我就盡量努力,無法改變的我也能從中
找到對我有意義的部分。又甚或是跟家人的溝通都有顯著的改善,這些都是讓我留在諮商
中的重要原因……。」
如此這般,基本上(理想中XD)的情況有可能會追問個一二三層,若問不下去就會換另一個
問題這樣。所以我前面不斷強調的「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了解」也是在這個部分。
2. 你自己在諮商中將會是什麼樣貌?
這個部分建議(若時間夠的話)就也在自我介紹中提及。因為個人覺得個人特質在諮商中
也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與上述所說的一樣,沒有任何一個特質是全然的好或壞的
,但你必須了解當「你」自己這一個人「在諮商中」兩者碰撞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
而上面所說的「特質沒有絕對的好或壞」要來說明一下:
例如有的會說:「我很熱心助人。」,但教授可能會問:「那你怎麼照顧自己?」(助人
的同時是否忘記自己的需求?)
又如果你說:「我有一個健康美滿正向積極的家庭,所以讓我對事情都抱持著正向的態度
。」或許教授會問:「那你覺得你沒經過那些苦難,你能同理個案的苦嗎?」(這位模擬
教授比較嚴厲一點XD)
因此我自己在說我自己的特質時,其實我會同時說明優點與缺點。優點的部分我會進一步
去想,這是否也存在著一些限制。而缺點的部分也會進一步去想,他是否在某種程度上也
幫助過我,那麼我又要如何改進。
再舉個例子來說,例如我優點的部分我會說可能我比較理性、有條理。因此我就會進一步
去思考,這是否會讓我比較難以同理個案,那我又該怎麼辦。
那缺點的部分我會說我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所以我又會進一步去思考,這也讓我做事情充
滿動力,且當我漸漸學會控制、降低我的焦慮時,我的表現是會很不錯的。
基本上不要硬掰,就是誠實的回答,但原則上就是希望能夠對於自己的個人特質能有一番
思考與了解。
3. 各個學校的專業與取向。
基本上,考前要做的一個非常大的功課,就是要試著去了解各個學校的專業、樣
貌是怎麼樣子的。
例如,建議大家可以看看各個學校諮商所的師資,看各個老師的專業(學派取向)
。甚至可以進一步的去找老師的論文來看,更確切知道老師是在做什麼。(雖然這部分我沒
做到),這除了表現出強烈的動機之外,同時也是讓自己更確認,自己念這間學校的原因
,而非單純的「只要有學校念就好啦~(菸)」我覺得動機的強弱,在面試時是還滿重要的
關鍵。
又或者,像師大就有非常多的「資源」,不僅是師資好,例如他們有設立博士班、有非常
多的「測驗」,有除了諮商組之外、教心組的資源等等,這些也都可以在面試中提出來。
※所以換個方式來說,我覺得也可以這樣分成三個部分:
1. 諮商是什麼?
2. 自己是什麼?
3. 諮商與自己的關係?
這些說起來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甚至或許是一輩子都可以不斷問自己的問題。那
就祝福大家囉XD
以下再提幾個重點:
1. 各個學校的規定
哪個學校有只有諮商演練,哪些只有一般性諮商,千萬別搞錯、漏掉或搞混了。
例如今年的政大的自傳就沒有限字數(而且是事先寄給老師),我就將我之前五十
頁的自傳改成二十頁出頭。然後我在面試的時候就被說:「你自傳花很多時間吧!?」
(言下之意就是我做得很豐富啦XD),事後成績出來,書面資料那部分有九十幾呢(傲)。
又像國北有限制兩頁還三頁(包括封面、封底),所以請絕對別超過,聽說去年有
人超過,就整本被丟掉!做得再精美也沒有用!
而若像是今年師大與市北沒有規定說要或不要做,要不要準備我覺得其實沒有太
大的差別,因為沒有提,基本上就不會是教授太重視的點。例如我今年市北進去交三頁的
簡歷給教授,教授邊接下我的簡歷,還邊有點困擾地碎碎念說說:「怎麼大家都有準備資
料,我們明明就沒有這個要求…。」
但在準備口試的過程中,你會看到有很多人還是有很多人都有準備簡歷,而我覺得
有可能的影響有以下兩點:
1. 做了簡歷可以幫助自己安心。
因為面試之前若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必定會非常焦慮QQ”,做簡歷,幫助自己整理,也在
與教授的口頭應對上會比較輕鬆一點。
2. 我今年市北的面試很囧,因為演練預計好像10分鐘,後面反思。但我卻因為有點太緊
張,所以把那棟大樓的鈴聲誤以為是考試鈴聲,所以六分鐘就結束了= =+(還包含了前面
的場構跟後面的結束= =,我都不知道我怎麼做到的XD)。
反思的部分,老師開頭就說:「雖然剛剛的過程真的還滿簡短的,但還是請你說說剛剛做
了些什麼?」不過很快就沒問題問了。
但這個時候,我正好有帶簡歷,所以老師就看著我的簡歷,問問我一些問題這樣,讓我覺
得鬆了一口氣,幸好當時有雞婆多準備一份簡歷這樣 XD。(但這個例子完全是極少數的例
外啊XDD)
2. 時間!
要注意好每間學校的時間,或多或少都會不一樣。例如今年高師的自我介紹有規
定只能說一分鐘(去年是兩分鐘)。又師大就是十二分鐘,所以你必須先思考好,你要花
多少時間來講你的自我介紹。同樣的自我介紹內容,你要知道哪些是重要、那些是次重要
,那些有講沒講都沒差。所以因著你自我介紹的長度不同,你所說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同。
像我自我介紹基本上會說明我念諮商所的原因以及個人特質,但我有個一分鐘的
版本(For高師),也有五分鐘的版本(For師大),但基本上我覺得重點都有講到。
會那麼強調這個部分不一定是他特別重要,只是自我介紹算是口試中少數可以練習的部分
,所以請盡量練習。
3. 去思考教授會「反問」你什麼!(不要挖洞給自己跳!)
就像前面所說的,教授會依著你所說的追問下去,基本上就是把自己或找同學假
裝是教授,然後從你自己的書面(簡歷)與口頭的自我介紹中找問題問自己→想像自己回
答→再想像從自己的回答中找出下一個問題→再次回答。
不是說要精心猜測教授到底會什麼而搞得心驚膽跳,當然你也可以不這麼做,只要你自我
探索、了解做的夠完整就好。但我覺得這樣的自問自答的方式,其實也是幫助自己去更了
解自己的一個很棒的方式。
而去研究師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是可以試著去看看自己的興趣與學校的
專業是否相符合,例如我個人非常喜歡存在主義,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可能會不小心提到
:「存在主義對我的影響,也想進一步學習。」但老師可能會進一步問:「那可否請你說
說你了解的存在主義為何?」但若你說不出個屁來,那不就大囧了。甚至更狠的是:「我
們學校沒有專精於存在主義的老師,那你是否要考慮別的學校?」
如果遇到上述的狀況,那就真是頭大了= =。但也不是說,學校專業與自己興趣有差距就
不適合提出來。還是老話一句,看你怎麼回答。你若能用自己的方式說出存在主義,甚至
說出這對自己在做諮商有什麼影響,我想這會是加分的。又或者你知道這學校沒有專精於
存在主義的老師,但你已經想好事後要如何進修,但你仍想就讀在這個學校的原因會是什
麼,而不會是別的學校。
【結語】
最後老話提醒、說明,沒有任何回答是絕對好或不好的,也不一定要犧牲自己原本的想法
,去猜測、符合教授的期待。因為當你不真誠、假裝的時候,就受一定也看得出來。(除
非你演戲演得很好XD)
就像今年我很愛提的,我在政大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你七間學校全上,你會想念哪間學
校?」我回答:「國北。」教授問:「為什麼?」然後我花了大概一分鐘說明我想念國北
的原因= =。
走出房間,我突然覺得好像大事不妙= =。但後來事實證明,也不會激起教授的妒忌之心
(?)。我相信教授看的是你怎麼去思考你念研究所這件事情。而不會單純是「回答的內容
」。(當然這樣回答還是有風險在啦XD)
再換個說法說,其實教授更重視的(可能)會是在面試的那個「當下」,或者說是與教授交
談的那個「歷程」,而不會單純是你回答的「內容」。你這個人是散發出怎麼樣的感覺、
怎樣的個人特質,或許會是更重要的事情。
【諮商演練】
流程:基本上都是一開始就直接進行演練,接下來再對剛剛的諮商歷程做反思。(有的學
校不會有反思)
還滿多學校會以諮商演練作為考核的標準,而對許多人(尤其是沒有諮商相關經驗的人們
)來說,必定是宇宙無敵霹靂焦慮的事情!
而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有空並在自己可以負荷的前提之下,當然還是去參加一
些培訓(如張老師)、體驗被諮商的經驗(找學校或機構?)或請教一些高人的(如果有
的話XD)。
但如果以上的方式都沒有機會去嘗試,或覺得自己負荷不了(這應該是絕大多數
的人的狀況),那麼我覺得只要把握以下幾點就好:
(1. 自我介紹+場購)
2. 收集資訊加同理
(3. 結尾或回饋)
為什麼列出三點,就有兩點是被括號起來的?
因為開頭的部分,有的學校會為了想直接看你諮商過程,所以會設定是第X次諮商,簡言
之就是要你直接開始諮商的意思,所以就可以直接開始進行。而若沒有這個設定的學校,
由於這也並非正式的諮商,所以直接進入主題也不是不可以。而我個人的習慣是會簡單的
問候一下,讓整個氣氛比較輕鬆、自己跟個案都比較放心的狀況之下再開始探問。
而結尾的部分:你可以做結尾,結尾的方式就是,簡單地給個案你在剛剛短短的十分鐘內
所感受到的東西,反映出他的狀況、甚至找出他的力量並回饋給個案。但你也可以不做結
尾,就做到鈴響就好XD,(我猜)這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第二點我就要特別花心思去說明了:
個人覺得,你在諮商過程中做的事情真的不要多,只要收集資訊加同理就好。
【收集資訊】
你可以從人事時地物(4W1H)去問(PS 建議不用WHY(為什麼)因為一方面會
讓對方有質問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會讓個案離開當下而非停在此時此刻,三方面個案可能
不一定對自己有那麼多的了解,會卡住。)你也可以從你不清楚的地方去澄清、探問。但
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把持以下兩個重點就好:
1. 用開放式問句
除非你是要用封閉式問句,來澄清、確認某件事情,或者是以猜測的語氣來同理
對方(例如,「我猜你聽他這麼說一定很難過吧?」)不然要蒐集資訊的話,大推開放式
問句來問問題。
例如:「那個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呢?」可能就會比「你是覺得難過還是有點生氣
?」會多蒐集到一點資訊。(但後者或許會比較具體,對於一些較不擅於口語表達的個案也會比
較適合。所以還是要看狀況。)
用開放式問句能夠讓諮商師用最少的話蒐集到最多資訊,也才不會讓諮商的焦點
從個案跑到諮商師身上。
2. 抱持好奇的心!
這個說來簡單也說來複雜。
例如有朋友告訴你說:「我男友真的很煩耶。」
你問:「怎麼了?」
她回:「反正他一直說些有的沒的,真的超機車的ˋˊ」
然後你又問:「他到底跟你說什麼,怎麼會讓你那麼氣啊!?」
上面舉的簡單的幾句對話,我猜就會是一種很自然的反應,同時也是你對於對方的一種很
真誠的好奇。但有時我們在諮商演練中,會停留在自己的焦慮之中,或者是有一個想像中
的諮商師的樣貌,所以反而會忽略掉這種可貴的問句,我想那真的是非常可惜的。
【同理】
基本上就是,試著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對方所看到的世界。而這其實並不是一
件簡單的事情(我現在也常常做不到啊QQ)。這個部分我可以抄下一堆對於同理的定義
,但真的要怎麼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啊= =。
而我還是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
1. 檢核自己的假設、自我價值觀:
這裡說的是檢核而非拋開,因為完全拋開是不可能的,但你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
些價值觀,才更能知道自己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去理解你的個案。
例如個案坐在你面前說他失戀了,你馬上說:「你一定因為失戀而很難過吧!」
但個案卻回你:「其實我很開心,我困擾的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跟我的朋友說這件事情。」
又或者最愛舉「第三者」等等,在一般社會違反道德等情事,若你不斷地因為對
方的所作所為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而不斷的對個案有些情緒,那麼你永遠無法了解到,
第三者在那過程中的掙扎、他那種需要被愛的需求、他的成長背景如何讓他變成你眼前的
這個人。
同理不會是認同或贊同,他只是帶著你用更細緻的方式去經驗對方的世界罷了。
2. 在日常生活中,試著多放點心力在身旁的他人身上(設身處地,假裝自己是對方):
這個說來簡單但也說來複雜,但我覺得這會是最容易去學習同理的方式。而你也會發現,
當你真的能夠同理對方的時候,很多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那麼嚴重且可以理解…。
這個部分我有點難舉例子,但我還是試著說說看QQ”
例如朋友告訴你:「男友跟我提分手了。」或許你以往的習慣是:「那個爛男人就別理他
了,我早就說他不值得交往。」(建議)但這樣的回答並沒有接到對方那個難過與生氣的情
緒,而只是再次否定朋友的需求與做法。所以:「這是個很大的衝擊吧?(同理)」甚至是
:「那你還好吧?(關心+蒐集資訊)」都會好得多。
又或者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情。當男友告訴自己:「你最近好像沒什麼時間陪我。」(言下
之意:我希望你可以多重視我一點。) 但若你是個很不喜歡被黏的人,所以回他:「你可
不可以不要那麼黏,都交往那麼久了,要學著獨立一點!我這也是為你好啊!」可能就忽
略了他的言下之意。那麼可能就要換個方式回應了…。
當然,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沒有辦法同理對方,而是「現在自己的情緒與狀態裡頭。
」(例如當自己「生氣」時,就沒辦法同理到跟你吵架的那個人),但有時候真的可以試
試看,當現在某個(負面)情境(或某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之中時,如果真的能抽出來,並
試著去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有時候真的會協助你理解並放下很多事情。
3. 陪伴!!!!!!!!!!
陪伴不會是忍受,也不會是急著幫對方解決問題,而是「願意與對方待在同一個情境之中
,在旁邊陪著他」。若用一個想像的畫面來譬喻,大概是你能站在對方的後面半步,他往
哪邊走,自己也「貼著」對方的心,跟著走。
陪伴是很重要的,也跟同理是一體兩面的。但有時候「陪伴」很難,或許是「很不喜歡待
在負面的情緒或狀況裏頭」(可能會感覺很不舒服,或是很希望自己可以做點什麼,證明
自己所做的諮商是「有用的」)(而這也都跟自己過去經驗很有關係。)
但當你急著想脫離個案的(負面)狀態時,你就沒辦法靜下來、停下來陪伴、同理對方。
而我最近去聽了蘇絢慧老師的「傷痛的陪伴」的講座,有提出幾點「要避免」的注意事項
,放上來或許會有些幫助:(以下取自當蘇絢慧老師的【傷痛的陪伴】的講座之講義內容)
(1)重視對錯評價(強烈價值判斷):強調社會秩序、重視誰對誰錯與應不應該
(2)立刻給予忠告、建議:助人者的過度責任感、傾向解決問題、想終結談話
(3)為他人與情況做解釋:想改變對方的想法或情緒反應、個人經驗的投射
(4)焦點在自己:害怕自己幫不上忙、無能為力、無法區分自己與對方的需要
(5)泛起同情:陷在「拯救」他人的自我要求、上對下的憐憫
4. 多使用情緒形容詞
一個朋友失戀了,會有什麼情緒?難過?生氣?這或許是大多數人最常想到的詞
。但若只是不停地說:「你一定很難過吧。」我想很快就會卡住了。
但若繼續探索及反應,對方會不會有不捨?自責?罪惡感?矛盾?鬆了一口氣?
失落?孤單、寂寞?空虛、空洞?等感覺。當你用的詞彙越多,或許對於但所與釐清個案
的情緒會有很多的幫助吧。
基本上,我覺得大家會走諮商所的人,或多或少對於「人」都會稍微比較敏感一點
,若平常比較少用後設的角度看自己的人,或許可以觀察一下平常的自己,在跟朋友聊天
的時候,是不是能夠很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的心情與想法是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非常棒!你只要不焦慮,並且加強表達你對個案的關心這一塊就好!
5. 不要試著(一次就)解決問題
雖然SFBT強調「一次諮商」,許多人也會很希望自己能夠在短短的演練之中解決
個案的問題。我想這樣子的動機也是非常可貴且重要的。
但我個人的想法是,一來,你幾乎沒辦法在一次(且只有短短十分鐘)的時間就解
決個案的問題。二來,這只是(研究所的)諮商演練。三來,就算你能夠在給予個案建議的
當下,個案就了解並接受了,但在這同時,你也失去了探索個案的(內在)世界的機會,我
想這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教授看的是你與個案互動的歷程,而不會是你有沒有解決他的困擾。而許多人在過程中常
常非常積極地嘗試解決個案問題(例如給出大量的「建議」),或許很大一部份是「期待自
己能做些什麼」或「需要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夠好的」,但我猜這些部分都是基於自己
心中很大的那塊焦慮啊…。
又或者從諮商的歷程來看,十分鐘根本就還在建立關係與蒐集資訊的部分,根本很難走到
解決的這個部分…。
當然不是說就一直同理就不管了,畢竟諮商是需要有動力與效能的。但我想這不會是在研
究所的諮商演練中首要的事情。
【服裝儀容】
對我來說,穿什麼對我來說其實沒有真的那麼重要,基本上就是乾淨、整齊,
不隨便、有精神就好。怕不保險的話,男生以西裝的扮相出場,女生的話,其實我比較
不了解,但就把握以上原則就OK。若不放心,再找幾個有穿過正式衣服的人們幫忙看一
下就OK了。
另外提一下,一些配飾也是可以稍微注意一下。領帶會讓你看起來「正式」(但
不一定是好事XD),手表讓人覺得你是準時的人兒,也比較體面等等。若有一些佛珠或什
麼的,若對你很重要也可以留下(或者,拿掉會不自在的話)。
PS:我高師面試的時候,老師有問:「手上這個手環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這一類的問題唷XD。
總之就是以不隨便、最好還有親和力,然後自己舒服自在的扮相為主囉!
※結語
說了那麼多,或許大家沒有真正嘗試過的情況之下還是非常困惑與凌亂。也或許
自己提出來的也只是非常膚淺、甚至不正確的想法,但我想我還是嘗試給大家一些簡單的
方向。但寫這些東西的同時,我也非常不希望各位把上面說的這些當作是應考攻略。我不
希望大家把諮商當成是一個「工具」或「技能」,而希望能將諮商(或同理)是看作一種
「態度」或「信念」:你如何去看待自己與別人,如何關心自己與別人,如何照顧自己與
別人,而自己又從這之中得到些什麼。我想這會是最重要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1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