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茂斯之旅...歌聲滿檔,快樂出航!
每當我背著登山背包,走進未知的深林,我都會深度的思索著幾個問題...我為什麼要上山?我為什麼要帶著家人上山?我為什麼要跟同好一起上 山?我為什麼想要帶著年輕不懂事的學生一起上山.........
說真的,這些問題長年陪著我在山林間打轉,讓我身處深林仍能保有持續前進的活力;也因這些困惑不得解,讓自己又多了再度入山尋求解答的藉口...
登山,其實很辛苦。以此次參與師大辦理的三天兩夜戒茂斯跨領域登山課程為例, 整個行程所需背負的個人裝備,共計背負、衣著、夜宿、煮食以及補水等五大系統,除此之外,還有攝影、行動電源等其他無法割捨的裝備,小說加總超過15公 斤。扛著15公斤走在陡斜的山徑上,對於長年待在教室教學的老師來說,挑戰真的不算小。不過,這些活生生的考驗,也正是讓我們能夠成長的重要關鍵...
出發前,我就依照我的極限,設定裝備不能超過15公斤的條件。為了不超過此一極限,我必須斤斤計較,反覆的觀察、分析與思量,有那些裝備可以省、減個300公克,那些食物可以調,刪個200公克,行動糧就啃一條40公克的雜糧棒,極盡可能的想要壓低行李背負的重量。這個過程,足以讓自己更加的了解自己(綜合領域);提高自己分析物件的觀察與判斷能力(物理);也精煉了自己斤斤計較的數學能力,本質上 ,他就是一堂問題導向的跨領域課程,活生生的、且必須面對環境挑戰的重要課題,非常實際與重要!
行進時,透過三腳步態(生物)增加行進的穩定;透過慣性定律(物理)及休息步(體育)維持雙腳的動能,讓自己用最小的耗能達到最大的作功,這也是 一種跨領域的課程。再加上過程中人與人展現出的互相協助、支持與溫暖 問候關懷,達到團隊協作、發展潛能的目標(社會領域),再再都彰顯出登山本質就是一個最佳的跨域課程設計-當然,這樣好的媒材是否能夠發揮出實際的效用,關鍵在於有沒有好好的教學引導、 有系統的教給我們的孩子們,讓孩子透過登山的課程設計,學得重要的核心觀念,體現價值!
3天2夜的活動結束後,看著一張張的照片,回想跟著指導員、教師們的互動過程,覺得自己很幸福。苦的是身體,喜的是心靈。發現自己竟是透過像是身體苦行般的體驗過程,經驗髒、臭、酸、痛的修煉,來獲得心靈的簡化、昇華,並找到歸宿的滿足感來取得繼續向上、向善的動力。
#每趟的山行都有不同的目標與任務,同時,自己也真的不清楚目標與任務是什麼?
#對我來說,登山是一個人生價值選擇的探索,或許哪一天,咻一下,答案就出來了,或許窮極一生,我仍在尋覓與追尋..登山教育潛藏著許多困境,我們要因為眼前可能遭遇的困境而拒絕成長嗎? 冒險教育,是要在可被接受的風險範圍內,督促自己向前。
#謝謝謝智謀老師領導的指導員及所有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三天的營隊,擴展了我們的視野,也體認了專業的魔力及重要性,未來還需要大家繼續給我們陪伴、協助,讓我們繼續走在對的方向與道路上,前進!
俗話說物以類聚;這趟山行把陳雍青林蕙芬關雅云和我都聚了起來,好一個夢幻團隊,行進過程伴著我們的,除了符合年齡的70年代民歌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後續3天1夜的學生培訓課程做準備;走路也在想(講),吃飯也在講,甚至連團討也在講。很高興與大家同行。一群有熱血,願意為下一代付出奮戰的好夥伴,值得大家給予鼓勵支持。感謝!
#謝謝鮑校長鼓勵及全力支持,東華附小光輝永存!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