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最近面臨閣揆保衛戰,宣示警察人事主導權,證明他才是老大,樂翻了亦步亦趨的陳家欽,可悲的是不敢吭聲的徐國勇,看在基層員警眼裡則心都涼了。因警察淪為權力鬥爭的棋子,努力幹活、公正執法根本不重要,想升官發財站對邊就對了,這才是警界真正的悲哀!>
8位新任警察局長人令未公布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打破慣例搶先接見,傳達「官位我給的」訊息,完全無視行政倫理,扼殺警察行政中立公信力,攬功奪權衝衝衝的行事風格,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警察是國家司法與行政至為重要一環,解嚴前國民黨一黨獨大、黨政不分,政治力介入警察人事司空見慣。曾有縣市警察局長人事異動在交接典禮前,活生生被抽換名單的離譜情事,只因新局長不是黨政高層屬意人選。
解嚴後施行《地方制度法》,警察人事建置一條鞭,代表國家公器的警察在維護民主中立與公正執法上,慢慢建立人民的信任。其中縣市警察局長人選更是牽一髮動全身,除了尊重縣市首長意見,最後由內政部長核定公布人令,維持警察人事行政倫理。
蘇貞昌當過屏東縣長及台北縣長,當然知道警察體制與行政倫理的重要性,為攬權介入警察人事卻赤裸裸毫不遮掩,之前撤換高雄市和台南市警察局長就是例證,這次破天荒搶先接見8位新任警察局長,等同公開架空內政部長徐國勇。
蘇揆演出這齣驚天戲碼,明顯是綠營黨政高層權力鬥爭的一幕,而最佳配角非警政署長陳家欽莫屬。陳家欽從2017年接任署長後,在各縣市警局不斷安插自己人馬,布建「陳家軍」,因而與徐國勇結下梁子,導致多次警政人事調動公文頻頻卡關。
時評》攬功奪權衝衝衝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818003923-26210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
警 界 高層 異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警 界 高層 異動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針對中國片面停職我國鳳梨進口一事,我們今天召開【除了全民挺鳳梨 政府更該做的三件事】記者會,從「訴諸WTO機制」、「檢討外銷政策」及「解決研發困境」三大面向切入討論。
黨主席立法委員 陳椒華對政府提出質疑,認為目前台灣的水果外銷大量依賴中國市場,雖然政府表示要分散風險,然而具體的成效在哪裡?從國際市場的調查、水果品種的改良、生產檢疫的改善,這些提升水果競爭力的基本功,我們做好了嗎?藉此提醒政府,除了號召台灣人挺國產水果之外,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訴諸WTO機制
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護台胖犬 劉仕傑表示,台灣出口至中國的鳳梨出口檢疫合格率達99.79%,中國政府卻突然片面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這已違反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SPS)」之規定。
劉仕傑強調,中國政府應依據上述WTO相關條文及「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精神, #儘速取消上述禁令;再者,我國雖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參與WTO,但與中國仍同為正式會員,呼籲我國駐世貿常任代表團即刻訴諸「 #WTO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我國農民權益。
✅#檢討外銷政策
時代力量秘書長白卿芬則說,我國水果外銷仍以中國為大宗,尤其鳳梨、蓮霧、鳳梨釋迦等產品,且 #外銷中國佔比近年持續上升,凸顯我國農產品市場過於集中的問題,政府也缺乏風險預警系統,我們需要的是完整的外銷政策。
再者,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在國際市場較無價格優勢,若鎖定日韓與歐美市場,應有完整行銷配套,且政府應考慮國外消費者的口味,協助農民開發符合目標市場的需求,進行產銷及開發多層次商品,而非慣性銷往中國。
✅#解決研發困境
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李兆立則提到,政府挹注10億元救鳳梨,然而全國各農改場一年預算合計僅15億元,研究經費更連年下降,加上第一線研究人員需 #負擔各式管考文書作業和大量外務,導致研發本業受到影響,造成寶貴研究能量無謂浪費。
而農改場應回歸研究專業,然而過去許多研究卻必須配合長官需求及政策,還要求短期成效,在政策轉彎或高層異動後,一切又要從頭再來。這樣的研究管理,不僅 #無法累積長期研究,也容易出現研究成果與產業現況不符的困境。
時代力量認為,長遠來看政府應正視我國農產品外銷市場過度集中的問題,同時應協助農業產業升級與拓銷,做好基本功,才有機會保障農民的生計與權益,並讓台灣的農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警 界 高層 異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警 界 高層 異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7l3Ry6VQ3I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半年,人類生活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疫前世界運作模式與聯繫被打斷,可見將來人人都要學習與疫共存。各地疫情發展,半年間有起有落,取決於政府治理表現、公共衛生基建、社會文化因素,同時也跟各自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有關,歐美與金磚國家成為主要「震央」並非偶然。疫情打擊世界經濟,旅遊業航空業瀕臨崩潰,各地失業惡化,貧富懸殊加劇,國際社會面對世紀疫症,未能同舟共濟,日後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能否通力合作,叫人懷疑。疫下世界前路茫茫,唯一肯定是疫情控制能力愈高,適應疫下新常態機會愈大,可以在後疫情時代,進佔較有利的位置。3月11日,世衛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當時全球確診病例不過10萬宗左右,中國佔其中八成。
蘋果頭條
港府大費周章堅持推行嘅全民檢測計劃進入第10天,反應依然一般。不過多名建制派議員,包括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民建聯李慧琼同工聯會陸頌雄等人,就一同去到內地檢測支援隊下榻嘅酒店舉辦活動,「熱烈歡迎」佢哋來港檢測喎。廖長江喺歡迎會上用普通話發言,講嚟講去都係三幅被,離不開感激、感恩,話檢測人員喺過程中嘅辛酸同血淚,令市民深受感動。佢臨尾仲提到,話除咗希望檢測人員遇上愉快嘅經歷之外,更希望檢測人員都感受到大部份香港市民都係正常嘅,受人恩惠都識得感恩,唔係全部都患上神經病喎,結果惹來一陣訕笑。
東方正論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壹傳媒黎智英及多名高層自上月十日被警方國安處拘捕後,壹傳媒股價隨即搭上瘋狂過山車大起大落,短短一個月內,股價高低位相距竟逾二十倍之巨,令人咋舌。在市場一片造市的質疑聲中,警方率先行動,拘捕十五人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造市疑雲的來龍去脈逐漸浮出水面,偏偏未見證監會及港交所向公眾作出交代。最該管的機構默不作聲,竟要由警方越俎代庖,當中有甚麼隱情,是否有人充當壹傳媒的「保家」,實在耐人尋味。不近情者多藏奸。壹傳媒股價在一個月內不尋常地暴升暴跌,市值由不足三億元一度急升至逾五十億元,比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更值錢,早已引起市場側目。
星島社論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十人上月涉嫌干犯《港區國安法》被捕,同日起該集團股價連續三天出現異動,有股民損手,警方接舉報展開調查,揭發有人串謀透過密集式炒賣「搭棚」操控股價從中獲利,讓他人接火棒後離場,警方昨展開行動,拘捕十五名涉嫌有關男女扣查,警方懷疑被捕者以幾乎同一價格買賣近十七億股股票,佔三日總成交量近四分一,獲利接近四千萬元。十五人涉操控壹傳媒股價被捕。涉嫌被捕十四男一女(二十二至五十三歲)報稱職業為消防員、自僱人士和銷售經理各一人,兩人報稱證劵經紀,十人則報稱無業,包括一名懷疑黑社會成員,他們部分人互相認識,各人同涉串謀詐騙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得益的財產」(洗黑錢)。
經濟社評
「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在美國下周二全面封殺華為的艱巨時刻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引述美軍上將鄧普西(Martin Dempsey)的名句,呼籲員工沉着應對,努力不懈,烏龜也能追上龍飛船!在中國剛公布的民企500強榜單,華為連續5年登榜首。中美科技戰白熱化,華為在芯片和技術上,全力「去美國化」,在昨日開鑼的開發者大會提出未來戰略,強調會積極生態轉型,包括構建硬件生態以及服務和應用軟件生態;並宣布自家鴻蒙系統升級至2.0版本,由連接手機介面擴展到個人電腦、智能手錶和智能汽車,利用5G高速網絡優勢,透過軟件生態,打造物聯網平台,減少對芯片的倚賴,應對美國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