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我才不要再當護理師了!」
這波新冠肺炎從一開始限制醫護出國、管制探病家屬理由一大堆、穿脫隔離裝備連尿尿都不敢、同住家人被鄰居指指點點,到現在連補貼都還沒入袋,身邊不少護理師同仁怒火中燒,紛紛放話要「離開這個爛工作!」
#真要走你早就走了
何必呢?
其實你心裡知道,自己沒有那麼想離開護理界的。
待過一線的都知道,護理界的爛環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因此,不管是沒有其他專長或沒有更好的薪水,護理界肯定有吸引你起床後還是乖乖來上班的理由,不然照勞基法,三年以上也只需要一個月的預告期,離職單丟一丟,下個月阿長排班排不出來是阿長的事,你完全無法律責任。但你還在,還是打卡換裝上工了,日復一日,準時交班。
唉呦,何不誠實面對自己的心,其實比誰都希望護理是份值得終生付出的志業?
#捲袖子一起打掃環境
與其喊著要走,卻領了三節又等領年終;成天抱怨連連,一天痛苦過一天,不如真正捲起袖子,趁這個疫情,把握機會打掃護理界,讓護理回歸護理。好好花時間讀相關法條、規定,別讓主管一張嘴哄得你以為全世界的責任都該由你來扛!別讓護理變成雜事比拼大會場,而忘記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照顧病人」。
那些「事多、錢少、不尊重」雖然是護理界的現在,但可以不用是未來。
#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護理回歸護理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vi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加坡VS台灣] 看看我頭髮還多短 真的是很久之前拍的影片 最近又回歸啦~~~ 想看我開箱哪個職業也記得在底下留言⬇️ #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VS台灣 #工程師 #新加坡工程師 ✪職業開箱系列 [🇸🇬職業開箱.1]護理師新台待遇差很大?!工作包山包海?|E起出國工作吧 https://...
護理回歸護理 在 白色天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或許是護理人員沒有在救災時殉職,所以到現在我們還是要負責防火,一年過了還送兩個月,修改讓護理回歸護理的法案在哪?
#人員安全可喜
#法案也安全很可悲
護理回歸護理 在 白色天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護防火管理相關修法意見公聽會」
非常感謝高理事長與邱委員努力,希望有一天不只是防火,而是所有非護理專業,都能落實專業分工,讓護理回歸護理。
#請大家有空就去問一下進度
#保持理事長的強烈感
#自己的護理自己救
今天(5/16),本會高靖秋理事長和護政醫療法制委員會邱綉玲委員等,出席立法委員陳靜敏國會辦公室召開之「醫護防火管理相關修法意見公聽會」,高理事長於會中強烈表達應儘速規範醫療院所及護理機構,以專人專責的方式,聘任合適的專業人員擔任防火管理人,讓護理師回歸專業,並檢討消防、用電安全知相關規範,以有效推動醫院安全管理,還給護理人員安心的執業環境及維護國人的就醫安全。
護理回歸護理 在 Evi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VS台灣]
看看我頭髮還多短
真的是很久之前拍的影片
最近又回歸啦~~~
想看我開箱哪個職業也記得在底下留言⬇️
#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VS台灣
#工程師
#新加坡工程師
✪職業開箱系列
[🇸🇬職業開箱.1]護理師新台待遇差很大?!工作包山包海?|E起出國工作吧
https://youtu.be/NgF4eHKGG1A
[🇸🇬職業開箱.2]公開薪資!新加坡華語幼教師甘苦談~華人小孩華語學習慢?|E起出國工作吧 FT.153小隻女孩
https://youtu.be/z_jqJgphVk0
✪You can also find me here❤️
合作/授權:evitatripstudio@gmail.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erevita/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er_evita/
✪About me
誤打誤撞闖入新加坡工作三年多的經驗
目前離職生活依舊多采多姿
持續更新新加坡與台灣的相關訊息
以及我在這兩個國家的生活VLOG
✪What I use🎬
相機:Canon G7x mark ii /insta360 Go /insta360 ONE R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X
繪圖軟體:Procreate
✪Music🎵
1.What to d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VswIDpcMT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1-w_TzSgfMWVumQT8vnYvlM4d1w)
護理回歸護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3rBmlpWXEk/hqdefault.jpg)
護理回歸護理 在 韓國瑜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我們來到雲林縣口湖鄉的海邊,看到吳家父女齊心協力、全家族投入照顧失智老人的愛心行動,讓我感動萬分。
吳靜盈小姐原本是重症病房護理師,返鄉協助父親成立老人日照中心,在過程中發覺缺少失智症的照護專業,便自己去進修學習。妹妹吳貞怡與姊姊相差十歲,原本不是相關科系出身,也在看見偏鄉年輕人的缺乏後,毅然決定返鄉進修社工學分、投入看護的行列。
吳家姊妹放棄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回到家鄉的海邊小漁村照顧失智老人,她們近期的目標是與父親共同將荒廢校舍改造成完整一條龍服務的老人照護中心,用「在地人照顧在地人」的使命感行善,這樣犧牲奉獻的精神令人為之動容!
本週,讓我們一起敲開這扇承擔的大門!
☀️邀請您和我一起愛心捐款,散播更多善的力量
戶名:雲林縣家園關懷協會
銀行:雲林縣口湖鄉農會下崙分部
匯款帳號:00333210742670
#韓先生來敲門
#莫忘世上苦人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yw1eKRGFA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