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2021 9/2 :希臘國寶級作曲家、政治家 米基斯·提奧多拉基斯於今日與世長辭,享年96歲。
(Mikis Theodorakis 29 July 1925 – 2 September 2021)
提奧多拉基斯早年曾師從梅湘,創作過不少正統的嚴肅音樂作品。但是後來主要以政治活動著名。他很早就加入了希臘共產黨,軍政府獨裁時期曾被逮捕。後來曾在希臘政府任職。他最著名的音樂創作為歌曲和電影配樂,寫了一千多首歌曲和交響樂,其旋律已成為希臘音樂遺產的一部分,希臘出色的歌手們都與他合作過,2004年奧運會的主題音樂也是由他所創作的。
提奧多拉基斯的作品串接起希臘的傳統民謠、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也將希臘羅馬時代的古詩或現代詩譜入歌中,被視為是復興希臘文化的重要人物,更是希臘近代獨立運動與反戰運動中最活躍的音樂家。
提奧多拉基斯出生於希臘第五大島Chios,年幼時熱愛民謠與福音歌曲,因偶然機會中聽到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而立志成為作曲家,十七歲時便舉辦了第一次個人音樂會,不過提奧多拉基斯戲劇化的人生轉折也在此時開始,同年他即因參與希臘的獨立運動而被捕入獄,隨後逃亡至雅典,一方面接受正統的音樂訓練,另方面他則更積極投入民族獨立運動組織。一九六八年為躲避希臘法西斯政府的整肅和迫害而逃亡海外,在世界各地舉行音樂會,此舉使得Mikis和希臘民謠得以同時間在世界音樂舞臺上綻放光芒、倍受國際樂界推崇,也讓他在1974年如民族英雄般重回祖國懷抱。
1964年提奧多拉基斯為電影《希臘左巴》(Zorba the Greek)所創作的配樂,是他揚名世界的重要作品,這張以希臘現代的八絃樂器Bouzouki琴為主奏樂器,搭配手風琴、吉他和小提琴等樂器表現出提奧多拉基斯融合了希臘傳統民謠Rebetika、舞蹈音樂和酒神頌歌等音樂形式的創作,帶來充滿出歡樂快意的情緒,也藏有地中海與南歐民謠的閒適感受。專輯中以“Theme de Zorba”及“Un Peche Impardonnable”兩首樂曲開頭的一段樂章做為音樂主軸,以不同的節奏和編曲反覆穿插在其他樂曲中,層疊交替營造出迴旋反覆的情緒張力;旋律輕快的“La Danse de Zorba”則是提奧多拉基斯改編自作曲家Giorgis Koutsourelis的創作“Armenohorianos Syrtos”,這首樂曲不但成為Miki最廣為熟知的作品,也是聽眾心中代表希臘音樂的標竿之作,在不少取景於希臘的電影中皆可聽聞。
提奧多拉基斯這十幾年雖因身體狀況欠佳數度進出醫院,但高齡的他仍堅持創作,並持續對抗政治強權和壓迫(例如曾發表聲明,禁止北京奧運主辦單位使用他的音樂),這位音樂家的創作就像他終其一生為希臘民族運動奉獻的精神一樣永遠鮮明強烈,永存樂迷心中。
Greek composer Mikis Theodorakis died in Athens on 2 September 2021, at the age of 96.
Theodorakis is revered in his homeland as a folk hero, the “Voice of Greece.” Internationally, Theodorakis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known Greek composer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particular, his music for the film “Zorba the Greek” made him famous worldwide. In addition to numerous other film scores and stage works, Mikis Theodorakis wrote primarily chamber music, songs, cantatas, oratorios and hymn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美國音樂教授新睇法,貝多芬並非雙耳全聾!(大家真風騷) 一直以來,專家相信德國已故音樂家貝多芬於44歲時已雙耳全聾,但仍然創作了多首著名樂曲。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一名音樂學教授近日指出,有證據顯示貝多芬在臨終前3年,即完成第9號交響曲時,左耳仍有一些聽力。 #英文 #德國 #美國...
貝多芬 著名 樂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鋼琴的大千世界】♩.♪ 你以為你真的知道貝多芬耳熟能詳的《給愛麗絲》嗎?那現在可能得換個新觀點了...
音樂出版社熊騎士(Bärenreiter Verlag)的新版本(BA 11839)的編輯、音樂家與學者Mario Aschauer闡明這個著名的小品:
毫無疑問,貝多芬的《給愛麗絲》是古典音樂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自1860年代以來,貝多芬(匿名)交付給專職人員的手稿已遺失,但他保留了一份給自己的作品草稿,並且在1822年彙編了一套12首鋼琴小品集(Bagatelles)將其納入。
《給愛麗絲》(Für Elise)成為小品集第12首,貝多芬用鉛筆在其他手稿修訂了他的草稿。 但是,這版本卻從未真正出版,因為貝多芬在最後放棄了修訂後的草稿。 鉛筆筆跡的修訂版具有三處很不一樣的變化。 它將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向後移了十六分音符;在對樂曲的後三分之一處進行完全的結構設計,並重新寫作新創作的結尾,從原始草稿中使用了一些未使用的素材,例如在中段前以四小節的過渡到F大調,而貝多芬在印刷出的頭版時並沒有取消這裡。但在十多年後,他才回到了初稿以對其版本2進行修改。 可以說他在結構開發上反倒退了一步,這導致了奇怪的情況,即版本2的細節早於版本1。
熊騎士這個全新的版本提供了原始版本,草案的抄本以及學者Mario Aschauer對版本2的完成。
————————————————————————
《給愛麗絲》創作於1810年。此曲為A小調輪旋曲,通常被歸類為小品,有時也被分類在Albumblatt,此曲在貝多芬生前未公開發表。貝多芬一生沒有公開這首作品,直到逝世40年後,才被一位德國的音樂家諾爾(Ludwig Nohl)發現。他寫了一本關於貝多芬的傳記,並出版了這首作品。根據貝多芬當年的手稿,此曲在1810年4月27日寫成。
關於曲名中的「愛麗絲」是誰,迄今仍然沒有定論。一般認為,真正的曲名其實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於筆跡潦草而被誤解讀為「愛麗絲(Elise)」。特蕾塞·瑪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貝多芬生前愛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書中被發現。
貝多芬 著名 樂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三屆樂傑國際鋼琴音樂營🎹
🎼指導教授側寫🎼
#葉孟儒教授
文化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大學音樂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台灣鋼琴家葉孟儒承襲俄羅斯鋼琴學派中涅高茲(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 1888-1964)一支,在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時,教授為著名的瑙莫夫(Lev Nikolayevich Naumov, 1925-2005),是俄羅斯涅高茲鋼琴學派的重要人物。
接受俄羅斯鋼琴教育的葉孟儒涉獵廣泛,除演奏大量俄國作品外,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樂曲目,德奧樂曲乃至法系作品也是他專擅的領域。瑙莫夫讚譽葉孟儒:「他是一位非常具有高度才華,並且擁有絕妙琴藝的鋼琴演奏家,音樂表現具有難得天賦和多樣性。觀眾始終給予溫暖熱烈的回應,並且最為喜愛這種原創的風格,以及音樂表現上的獨特個性。」
葉孟儒七歲開始學習鋼琴,而自從1991-1999年間於莫斯科學習,他經歷其嚴格的俄國鋼琴學派正規訓練與人生的洗禮,而且也是他習琴的重要轉捩點。這八年間,葉孟儒經常以獨奏家的身分受邀在俄國主要城市演出協奏曲與獨奏會,之後他更以最高分的榮譽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研究班;並獲得演奏最高學位藝術博士。
葉孟儒曾受邀演出巴爾托克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普羅高菲夫大部分的鋼琴協奏曲(除第四號外)、拉赫曼尼諾夫第二、三號鋼琴協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以及史克里亞賓的《普羅米修斯-火之詩》;合作的樂團包括俄國國家交響樂團(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克拉斯諾雅斯克(Krasnoyarsk)國立交響樂團、托木斯克(Tomsk)市立交響樂團、克梅羅瓦(Kemerovo)州立交響樂團、烏法(Ufa)國家交響樂團(位於Bashkristan共和國內)、NSO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台北愛樂青年交響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春之聲管弦樂團、台北市民交響樂團、台灣弦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朱中慶打擊樂團;合作的指揮家包括林天吉、林濤、簡文彬、鄭立彬、江靖波、邵恩、陳永清、Gernot Schmalfus、Roger Epple,David Wroe。
在獨奏演出方面、葉孟儒的足跡包括俄國各地境內,以及歐美等地。他演出的音樂廳包括莫斯科音樂學院大廳、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克拉斯諾亞斯克愛樂大廳、台北國家音樂廳,並參與在重要音樂節如北德石勒蘇益希-霍爾斯坦音樂節(Schleswig-Holstein Festival)和薩爾斯堡夏日音樂節(Salzburg Summer Festival )演出。
此外在室內樂方面,葉孟儒曾與知名美籍俄裔小提琴家貝琳娜(Nina Beilina)、俄國著名小提琴家葛蓮丹珂(Tatiana Grindenko)、台灣著名小提琴家吳孟平、知名長號演奏家宋光清、著名男低音羅俊穎,病前與小提琴家吳佩璇、大提琴家徐必樂(Victor Chpiller)合作鋼琴三重奏以及NSO室內樂及等系列演出。
葉孟儒1999年在莫斯科錄製CD並且發行,曲目包括拉威爾《加巴斯之夜》、普羅高菲夫第8號奏鳴曲,以及斯特拉汶斯基《彼得洛西卡》,2013年4月發行個人第二張CD專輯《貝多芬:迪亞貝理33段變奏曲》(雅砌音樂發行),此張專輯並獲得2014年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詮釋獎;最新個人第三張專輯《蕭邦27首練習曲全集》於2017年10月27日遊環球音樂正式發行,是台灣第一位錄製蕭邦27首練習曲全集的鋼琴家。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
日期:
2021/1/24 - 2021/1/30
地點:
漳和國中
新北市中和區廣福路39號
(日間大師班課程及練琴地點)
史坦威鋼琴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322 號 2 樓
貝森朵夫鋼琴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253 巷 2 號 3 號 樓之2
📍招生對象及費用
a.高三大考考前衝刺班之鋼琴主修學生:
報名需提供欲學習曲目以及演奏影片,並請於表單上上傳 YouTube 影片連結,供指導教授作 審查,所有參與考前衝刺班之獲得三堂公開大師班課程接受三位教授指導,另需接受主辦單 位安排之每日三小時練琴時間,同時必需全程參與術科模擬考及三小科模擬考等所有主辦單 位安排之課程。
費用:23000元
*備註:衝刺班若不參加練琴,可減免租借琴房費用!
b.大師班課程正式學員:
國小以上,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具有鋼琴演奏能力者。
報名需提供欲學習曲目以及演奏影片,並請於表單上上傳 YouTube 影片連結,供指導教授作 審查及甄選。
一經甄選,每位正式學員可獲得三堂公開大師班課程接受三位教授指導, 旁聽所有大師班課程及音樂沙龍安排之全部活動,另隨行家長或成員乙名可享有旁聽所有大 師班課程及音樂沙龍安排之全部活動。
(學員若需於營會埸地練琴,可另行告知,琴房使用費另計。)
費用:15000 元
c.老師及所有音樂愛好者
可旁聽各場次之公開大師班課程、大師示範演奏、音樂講座與綜合座談會 費用:
A. 單日大師班課程旁聽:500 元
B. 單場音樂沙龍及連結連連連連單埸講座:500 元
C. 單日大師班課程旁聽 + 單場音樂沙龍或講座:800 元
D. 全程音樂沙龍及講座:1500 元
E. 全程大師班課程旁聽+全程音樂沙龍:2000 元
(報名 E 項者,主辦單位將特別提供精緻打造之鋼琴鍵盤紀念識別證)
📃🔗學員報名表單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LRZhj-YBuxn0j5gyXIV6NM9hyZHPV8IdEuMhBDTb6gg7_VQ/viewform?usp=pp_url
📄🔗音樂沙龍及講座報名表單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wqii4Gp8WEFbB8nNKz2gLuoSchOfb1lxaG-LVd7y-fIGz9A/viewform?usp=pp_url
💡💡凡於 12/31 前早鳥報名者將給予 95 折優惠!
貝多芬 著名 樂曲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思浩大談美國音樂教授新睇法,貝多芬並非雙耳全聾!(大家真風騷)
一直以來,專家相信德國已故音樂家貝多芬於44歲時已雙耳全聾,但仍然創作了多首著名樂曲。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一名音樂學教授近日指出,有證據顯示貝多芬在臨終前3年,即完成第9號交響曲時,左耳仍有一些聽力。
#英文 #德國 #美國 #係咪真 #係咪真係 #唔需要 #睇唔到 #打電話 #一直以來 #我自己 #打招呼 #大件事 #好犀利 #講英文 #俄亥俄 #俄亥俄州 #貝多芬 #音樂家 #思浩 #羅麗莎 #蒙羅麗莎 #交響曲
00:02:58 美國
00:03:12 貝多芬
00:09:38 講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