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紐約時報
*【葉倫警告說,違反債務限額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再度發出警告,除非國會暫停或提高債務上限,否則聯邦政府可能將於 10 月 18 日用罄手頭資金,導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economy/yellen-powell-senate.html
*【科技股下滑和債券收益率攀升,股市呈現5月以來最糟的一天】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二下跌 2%,這是自 5 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投資者面臨央行即將放緩大規模購買債券舉措。Forex.com 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Fiona Cincotta表示:大幅拋售凸顯了市場對美聯準會動作的緊張程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stock-market-today.html
*【英國出現汽油危機】
司機加油站外排長隊、超市貨架被搶空。由於脫歐和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運送燃料和物資的卡車司機大批減少,加油站油罐和超市庫存難以得到補充。隨著不安情緒蔓延,英國多地出現恐慌性搶購,危機進一步惡化,更引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europe/why-uk-fuel-shortage.html
*【加拿大將阿富汗難民重新安置目標提高一倍,達到4萬人】
加拿大外交部長表示,加拿大已將計畫接收的阿富汗難民數量增加了一倍,達到4萬人。這實現了總理杜魯多的競選承諾,其政黨在剛剛過去的選舉中贏得連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world/americas/canada-afghanistan-refugees.html
*【米利為打給中國的電話事件辯護】
美國最高級別軍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ark A. Milley上將在國會作證,為他在川普政府最後幾個月的行為進行了辯護,堅稱他與中國軍方對等官員的兩次通話是其職責所在,且沒有繞開非軍方領導層。米利還警告稱,美軍撤出阿富汗後,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非常有可能”在那裡重建。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8/us/senate-hearing#milley-trump-china-pelosi
*【大選失敗,德國基民盟陷入混亂】
基民盟在德國大選中失敗意味著什麼?這是基民盟自成立以來最糟的一次失利,梅克爾領導的保守黨正在目睹自己權力的流失。敗選曝露出該黨的艱難處境,也讓人們對保守主義運動的長期生存能力產生擔憂。而傳統上的左右翼政治分野已經陷入混亂,德國的未來仍然難以預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europe/germany-election-merkel.html
*【美國數千名紐約醫療工作者在截止日期前接種疫苗】
州官員說,隨著疫苗接種要求於週一全面生效,該州超過 650,000 名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中的 92% 已經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這比一周前有了顯著增加,當時該州 82% 的療養院工作人員和至少 84% 的醫院工作人員至少接受了一次劑量。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nyregion/vaccine-health-care-workers-mandate.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對疫苗態度的最新調查顯示,Delta變異是人們決定在今年夏天接種疫苗的主因,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說他們在符合條件時會接種疫苗的原因。但調查也表明,近四分之三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對加強劑的看法截然不同,稱施打加強劑表明疫苗沒有作用。
#輝瑞和BioNTech表示,已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了資料,証明他們的疫苗對5至11歲的兒童是安全有效的。這兩家公司還表示,將正式向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提交申請,要求批准其疫苗對兒童投入使用。
#洛杉磯湖人隊球星LeBron James說,原本對施打疫苗存疑,但他坦言自己最後還是接受施打了疫苗。其他幾個備受關注的NBA球員拒絕在下個月NBA賽季開始前接種疫苗,讓所屬球隊很頭痛。
#CDC報告發現,第三劑疫苗的副作用與第二劑相似。在第三次接種疫苗後,79.4% 的接受者報告了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或腫脹,而第二次接種後這一比例為 77.6%。出現全身反應(如發燒或頭痛)的人數略少:74.1% 的人在第三劑後報告了這些副作用,而在第二劑後為 76.5%。
#在突破性Delta變異案例激增後,哈佛商學院將研究生課程轉移到網上。
#由於每日新增冠狀病毒病例數量下降,且疫苗已覆蓋近 60% 的人口,日本將於週四結束其緊急狀態措施,希望此舉有助於振興該國經濟。這是自 4 月 4 日以來日本第一次沒有任何地區處於緊急狀態。
#敘利亞衛生官員和援助組織說,敘利亞正在經歷冠狀病毒感染的大量激增,因為全國各地的醫院都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應對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病例湧入。
#羅馬尼亞周二創下了迄今以來最高的單日確診病例,同一天,該國政府開始為33%已施種完畢的成年人提供加強劑。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8/world/covid-coronavirus-vaccine
*【孟晚舟回國引發對中國“人質外交”的擔憂】
兩名加拿大人和兩名美國人的獲准離開看起來像是拜登政府的政治決定,一些人對此提出批評,稱這將削弱美國的制裁和起訴等工具。印第安那州眾議員Jim Banks在寫給司法部長Merrick Garland的一封信中寫道:“將她放走,甚至連最輕微的懲戒都沒有,美國是在向任何可能的犯罪分子宣傳,我們對執行制裁並不認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us/politics/huawei-meng-wanzhou.html
*【日本新的首相候選人即將勝出】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今日將舉行總裁選,獲勝者將接任月底離任的菅義偉也將鎖定下一任首相之職。現任疫苗大臣河野太郎在民調中領先,但在自民黨內部並不受青睞。河野不墨守成規,一直在爭取公眾輿論支持,他在Twitter上發佈有趣的推文,有時親自回答疫苗問題。在社會議題上他持左傾立場,反對核電、支持同性婚姻。這都令他與影響力強大的黨內保守派高層格格不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asia/japan-taro-kono-prime-minister.html
*【恆大與中國曾攜手共進,如今卻被推向懸崖】
許家印曾是中國首富,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象徵。他通過瘋狂借貸和拉攏政商關係將恆大發展成為中國最多產的開發商,但北京如今不再容忍這種戰略。恆大的成功反映了中國從一個農業經濟體發展至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國家的轉型,它的掙扎也讓外界得以一瞥這個國家未來的金融新形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china-evergrande-economy.html
*【從關塔那摩到阿爾巴尼亞,一名新疆維吾爾人流亡的15年】
9·11事件發生時,凱西姆正在經陸路由中國遷往土耳其的途中,他在阿富汗被賞金獵人抓住並交給了美國人,被美國軍方指控為與塔利班結盟的恐怖分子。在關塔那摩被關押四年後,他被無罪釋放並被送往阿爾巴尼亞。因為主張新疆獨立,凱西姆被中國認定為恐怖分子,一旦回國很可能再次入獄。他只好以“人道主義保護”身份在阿爾巴尼亞生活至今。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928/uyghurs-guantanamo-albania-china/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3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r3Uy5h7v1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資 安 長 職責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3Q陳柏惟在立法院,質詢國防部邱國正部長的時候,因為使用全台語質詢,又在通譯安排的細節上,兩人發生了一些摩擦。
在這個罷免案山雨欲來的時間點,看到民進黨與基進黨的支持者們,因為這個小摩擦而互相批評,我的心情是很難過的。作為一個台派的外圍支持群眾,雖然人微言輕,但總有些心裡話要說。
🟤 給3Q與支持基進的朋友們:
軍人的職業特性就是「硬」。往好處講就是剛毅木訥,往壞處講就是僵化固執。尤其邱部長素以「陸軍硬漢」的人品著稱,這樣的職業特性在他身上也會特別明顯。
我們也都明白,國軍高層人士,大多是來自華語社區的背景。邱部長也不例外。台語對他來說,是隔著一道竹籬笆的語言。而立院通譯又是剛剛上路的新措施;剛毅木訥的本色軍人,遇到不熟悉的語言和不熟悉的新措施,會心生排斥是正常的。
有些比較急切的基進朋友們,難免會冒出火藥味。我是覺得「跟國民黨的官員實在差不多」這種說法,實在不太好。
我可以理解,台派對於過去「只有有黨不知有國」的國軍文化深惡痛絕。而那些國民黨背景的高階退將,一旦失去執政權就跑去北京跪拜朝貢,把對國家的承諾拋諸腦後,更是令人心寒齒冷。
但邱部長顯然並不是這種人。他是那種會跟兒子說「要不就在家裡面等老爸光榮歸來;要不就到戰場上去找你老爸屍體」的人。我不知道邱部長是不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國防部長,但我相信他絕對能克盡軍人職責,把血統背景、政治立場與對國家的責任分得清清楚楚。
誠然,邱部長在立院的表現不是最圓融。但大家各退一步,興許能讓國軍改革的步調更順利一些。與3Q與支持基進的朋友們共勉之。
🟢 給民進黨與支持民進黨的朋友們:
罷免案山雨欲來,相信不只是支持基進黨,包括支持民進黨的朋友們在內,都感到非常焦慮。而3Q這次的台語質詢事件,難免會讓一些朋友們有「大家都在想辦法幫你一把,你卻在緊要關頭節外生枝」的怨嘆。尤其有些基進朋友們講話比較激動,讓部份意見領袖一氣之下,聲稱不想再贊助或支持基進。
我雖然不是黨員也人微言輕,但我想呼籲民進黨與支持民進黨的朋友們,心放寬一點,繼續幫忙3Q與基進。
誠然,很多支持民進黨的朋友們,有很深的1124創傷症候群,見證了柯文哲與時力在2018以後急速的滑坡走鐘。也因此,對於小黨總是有著濃厚的戒心。我也看到部份民進黨支持者,對3Q台語質詢事件,認定為小黨在給民進黨找麻煩。
這樣的認定真的不必要。我明白柯文哲與時力傷大家的心傷得很深。但事情一碼歸一碼。柯文哲與時力掀起的2018政潮,是處心積慮的背叛,除了重創民進黨以外,柯與時力本身也背叛了自己的初衷,到了再也回不去的程度。
3Q這件事,是堅持推動本土語言的理念,是真正的「不忘初衷」,值得我們的肯定。他頂多只能算是政治上處理得不夠圓滑,在推動本土語言的理想上走得有點太急、時機不到位;如果是驚弓之鳥式地,把3Q與基進貼上「跟柯文哲和時力差不多的小黨」的標籤,那就真的是扯太遠,無謂地撕開了大小黨之間的裂痕。
回頭看民進黨三十五年的發展史,又何嘗沒有那個橫衝直撞,一般群眾覺得「這是個不成熟的黨」的時期呢?甚至從歷史後見之明的角度來講,我們都可以說李登輝領導下的國民黨本土派,暗中也包容了民進黨、幫了民進黨不少忙。政黨組織發展,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在跌跌撞撞的實踐中學習成長的過程。心量放寬一點,民進黨看到現在的基進,或許會有一種看到過去那個青澀的自己,酸甜苦辣鹹的感覺。
再來看罷免案。民進黨要不要幫忙3Q?我的答案是:一定要幫。我就坦白說了,不管大家服不服氣,客觀形勢上民進黨就是台派兄貴,基進黨就是台派舍弟。兄貴的天職,就是保護舍弟,包容舍弟小小的不成熟,一起把台派的餅做大,直到舍弟足夠成熟了,可以和平分家為止。
而不客氣地說,民進黨如果不出來幫3Q的忙,傷害到的是己身台派兄貴的威望。兄貴在舍弟被人無理霸凌的時候,如果還一心想著要獨善其身,這個人是沒有盡到封建義務,是沒有資格領導一個團體的。當然,也許機關算盡之下,會有種「我們就反動員,讓罷免投票流掉」的想法。但這種消極的做法,等於是把3Q,與民進黨的命運,放給國民黨和顏家去主導。真正的兄貴,應該把舍弟與自己的命運都抓在手中!
更何況,黃捷都可以幫忙了,為什麼3Q不行?
2️⃣ 給台中市第二選區的鄉親們:
我們都說,人民是政治人物的頭家。
這邊很多人都做過生意。做頭家的,要的是怎麼樣的薪勞?是充滿幹勁,盡十二萬分的力氣,加班加點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偶爾會犯點小錯但大方向從不迷糊的少年家?還是靠家族庇蔭,工作不認真,三不無時曠工開小差,腦袋也模模糊糊不知所謂的媽寶?
我們也知道,媽寶的家族,是在地人熟悉的老朋友,熱心為鄉親提供一些法律之外的方便。見面三分情,人家靠老交情來拉你去投罷免票,你很難說一個「不」字。
但表面上服務鄉親,檯面下卻濫用職權、浪費鄉親的納稅錢、不當地輸送利益。這樣的交情,只是選票的交情,並不是真正的鄉親情。
3Q可能個性不是最圓滑的,又沒有在地基礎,也沒有錢請一大堆助理再加上廟寺,台中二選區又是包山包海、大到不行,難免會讓在地人覺得選民服務不夠到位。但是,他是真骨力在做。我們也明白,鄉親沒有那麼多時間在研究政治人物的成績。但,在這裡,我想懇請大家,花個十分鐘去翻一下3Q的臉書,你會發現,他已經盡了全力在服務鄉親。
我還記得,白沙屯媽祖那天駐駕沙鹿鹿寮。大家都知道,白沙屯媽祖駐駕,完全是臨時決定。3Q在台北一接到消息,馬上放下手邊千頭萬緒的立法院公務,拼著命也要從台北坐最快的高鐵下來,跟媽祖祈求選區閤境平安順適。隔天天沒亮就起駕、3Q隨駕一路走到光田醫院,才趕第一班高鐵回台北辦公。
敬天、愛人。正是這個初衷不忘,催促著3Q,盡十二萬分的力氣、用十二萬分的時間、懷十二萬分的感恩,來為鄉親服務。
而我也必須說一句重話:如果你去投罷免贊成票,這是在貶低你的智商。不管你喜不喜歡3Q,他是真骨力在做。但是顏家跟國民黨,卻是用各種造謠、抹黑的手段,在對付陳柏惟。選區服務好不好,有主觀的因素在;但是人家有做的事情、有爭取的預算、有照片為證的勘察,明明白白公佈在臉書上,你卻說人家一點事情都沒有做,這個就太下流了。除此之外,3Q當立委的這一年多來,哪種明槍暗箭沒挨過?鋼鐵韓粉詹江村,無端抹黑陳柏惟「你是當共幹欸」、「賺紅錢」,結果被法院認證誹謗。而講一句難聽的,連「陳柏惟比顏家有錢」、「陳柏惟是黑道」、「陳柏惟威脅恐嚇刪Q總部」、「陳柏惟一天到晚在跑高雄」,這些顯然不符事實、瞎到深處無怨尤的話,都講得出來;你還乖乖聽人家的話去投罷免贊成票,看在別的選區的人眼裡,你的智商到哪裡,恐怕評價不會太好…
3Q沒錢沒勢,有的只是一顆為鄉民服務的心,和一雙包山包海跑到斷的腿。在這裡懇請台中市第二選區的鄉親序大,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給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一個機會、給有點不成熟但是肯拼肯衝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張罷免反對票,一世鄉親服務情。感謝,勞力!
(圖片來源:《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
資 安 長 職責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資 安 長 職責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3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r3Uy5h7v1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敲定「432」方案,直選議席大減,選舉委員會權力顯著擴大,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下稱「資審委」)履行把關職責,將與特區國安委和國安處緊密配合。修訂內容反映中央「從嚴把關」落實「愛國者治港」,斷絕反中亂港分子權力之路,對香港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政治收緊,更是一次範式轉移。中央認為過去20多年香港政治發展模式出了重大問題,要以自上而下的一套,保障「一國兩制」在港有效實施,這跟多年來不少港人以「民主化保障一國兩制」的想法,有很大出入。
蘋果頭條
一幅24年前於天安門廣場前拍下的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作品,於24年後在香港遭到建制派及親中報章接連批鬥,被指控散播「對國家仇恨」、涉嫌違反《國安法》。被點名的中國著名異見藝術家艾未未曾回應指容海恩不懂藝術,艾未未接受《蘋果》專訪時進一步回應,指容身為立法會議員,卻以極端政治化觀點審查藝術,「是一個納粹式的行為」。對於多年前的作品突然成為香港政治爭議的風眼,艾未未直言意想不到。對於香港文化藝術近期屢被捲入打壓批鬥的漩渦中,他坦言感到遺憾。
東方正論
食環把關,食不安心。疫情之下,病從口入,政府抗疫更應正視食物安全,但食環署一貫作風,疏於監管,本報揭發近日一款標榜來自日本即開即食的盒裝生蠔,在攤檔無牌擺賣,署方竟然視若無睹,任由市民食出禍來!該款生蠔近日熱賣,社交平台有不少專頁介紹及提供訂購,而在多個街市海鮮檔均有現貨售賣,職員大力推銷,盒上印有日文及「生食用」字樣,售價200元至250元不等,有人甚至聲稱毋須額外領牌,但實質在法例上出售刺身及不經烹煮而食用的蠔,須獲取食環署相關書面准許,而署方證實本報巡查4個海鮮檔均沒有領取相關牌照,屬於無牌售賣。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全票通過修訂《基本法》兩個附件,以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即簽署主席令,指有關修訂自三月三十一日起施行。根據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由一千五百人組成的選委會,除了選出行政長官外,還會選出四十名立法會議員。有關修訂大幅增加愛國愛港人士及社團在選委會中的席位,包括政協、全國性團體香港代表、同鄉社團、基層社團和內地港人團體代表等新增席位共逾六百席;同時更改被視為泛民「票倉」的「第二界別」專業界的產生方法,設立當然席位和提名席位,令該界別三百個委員中,只有一百四十九席由選舉產生,使泛民在該界別的影響力大減。
經濟社評
人大常委會昨全票通過《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重塑香港選舉委員會、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組成和競選,為確保今後愛國者治港奠基。中央強調出重招改革、杜絕本港政制架構內的反中亂港分子後,立法機構未來可望與行政體系更通力合作,繼續反映各階層利益,希望港人齊心,攜手解決最重要的民生經濟議題。港人也是熱切期望治港者,皆為賢德兼備之士,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出謀獻策,尋求長治久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3Uy5h7v1g/hqdefault.jpg)
資 安 長 職責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是離你我生活最親近,在家提供家務、長照服務的幫傭與看護的「 #社福移工 」,
來源國以印尼最多(19萬人)、越南與菲律賓次之(約各3萬人),
性別比例以女性為主,占比高達99%,年齡大多分布在34-44歲。
👉 由於本國籍工作者費用高昂,台灣在看護與幫傭的勞力需求,絕大多數都是 #外籍移工 來負擔
大家的家中是否也有位社福移工呢?另外一大類則是從事漁業與營建業為主的產業移工。
【😫 在台工作的困境】
離鄉背井到台灣打拼,除了語言與文化差異,社福移工還會遇到哪些普遍的難題呢?
💰 → 隨時待命卻領不到最低工資
社福移工又可分為 #家庭幫傭 #家庭看護 及 #機構看護,
目前,只有「機構看護」受《勞基法》保障最低薪資,
「家庭幫傭/看護」歸在《就業服務法》規範中,薪資由勞雇雙方協商,
多數家庭移工的月薪約在2萬元上下,但工時往往都是一天10小時起跳,
擔任看護的移工,更容易因受看護者的作息調整、日夜不分地執行照護工作。
🙅♀️ → 超出職責的工作內容
家庭內移工分成幫傭與看護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幫傭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家務、準備伙食等與家事服務有關的工作
看護則是負責照顧生病的受看護人
但由於都是在雇主家中服務,許多人容易混淆兩者,
讓移工從事其實是超出職責 的工作,像是請看護照料其他家人吃飯起居、讓幫傭陪失能者就醫等等。
🌧 → 不友善的社會風氣
台灣雖開放移工來台30年,但由於移工從事產業特定、平均薪資低,許多人對移工抱有刻板印象,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移工入境確診時有案例,社會對移工的偏見加深,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政府禁止移工入境,讓移工處境變得比以往更加艱難。
【🧧 歡度農曆新年,也別忘了家中的移工!】
以社福移工主要的來源國印尼為例,印尼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並不慶祝台灣的農曆新年。
但是在新年期間,他們仍在我們家中持續勞動、協助雇主籌辦各式各樣的年節活動,
這些移工們人在異鄉,不但工作辛勞,下班後也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與自己的家人團聚,
在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也許年夜飯多付碗筷、包個小紅包、邀請移工一起出門走春,
讓溫暖的年節氣息,感染到家庭中的每一個人 吧!
-
圖文不符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愛與關懷下,度過平安的新年,
並請時時刻刻保持健康,一起加油吧~!
--
製作團隊
Creative & Script:(企劃腳本)呂貽雯 Wendy Lu
Director:(導演)呂貽雯 Wendy Lu
Storyboard:(分鏡)曾敏雅 Mia Zeng
Design:(設計)曾敏雅 Mia Zeng
Animation:(動畫)周柏彤 Ichiten Chou
Sound Design & Mixing:(音效)洪立 Jimmy Hung
Produced by 簡訊設計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sWI6KR0Dio/hqdefault.jpg)
資 安 長 職責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12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6K1Z-6OqmC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特區政府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現屆立法會議員全數延任,直到下屆立法會依法產生為止。立法會不能長期停擺,由現屆議員原班人馬延任填補「真空期」,避免節外生枝,理論上是政治震盪最小的處理方案,至於實際發展,還要看泛民取態。現屆立法會積壓了大量工作未有完成,疫下香港更有大量民生經濟事務需要處理,各方應以大局為重,善用未來一年時間,在立法會多做實事,繼續任由議會空轉,蹉跎歲月,對香港有害無益。《基本法》訂明,每屆立法會任期4年。上月底,特區政府援引《緊急法》,以疫情為由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有關任期的問題,卻非港府所能處理,必須根據憲制安排,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處理,避免立法會未來一年出現真空期。全國人大有最高權力,其決定有凌駕性。過去10多天,本港政界對人大常委會如何處理,有不少揣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個人傾向現屆議員全數延任,包括早前被取消參選資格(DQ)的4名議員;有建制派中人則主張參考1997年回歸前的做法,另起爐灶,成立臨時立法會。
蘋果頭條
8月10日,「港版國安法」的魔爪伸延至《蘋果日報》大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多名管理層先後被反綁雙手拘捕,隨後逾200名警員封鎖報館搜查,肆意在報館拉起封鎖線,搜查新聞材料,更有同事被午膳或如廁被「禁足」,整個過程歷時9小時。《蘋果》找來多名員工分享在黑暗9小時的經歷。負責直播的同事,事發一刻只希望以鏡頭記錄報館內情況,務求讓世界看見;印刷部同事為擔心「會唔會出唔到報紙」,一夜無眠,見證報紙順利出街而感動落淚。當被問到對《蘋果》的寄語,他們異口同聲:「撐落去!」入職《蘋果》6年的突發組採訪主任陳先生,是昨天第一位在《蘋果》報館內直播採訪的記者。他指,當時知道黎智英、黎的兩名兒子及多名高層被捕,同事均忙於在外勤工作。
東方正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掛傳媒招牌不是免死金牌。警方國安處前日拘捕壹傳媒黎智英三父子以及四名壹傳媒高層,同日另外三名男女亦被捕,分別涉勾結外國勢力、違反國安法或串謀欺詐等罪,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個多月以來,警方最大規模行動,證明法例絕對並非無牙老虎,而是可以用來打老虎。警方對黎智英鎖上手銬,儼如重犯,帶往壹傳媒大樓搜查,讓黎在下屬面前展露醜態,之後通宵在警署扣查,昨日又把黎押往西貢遊艇會搜證。黎雙手被從後鎖上手銬,從一輛七人車落車,遭五警員押上一艘遊艇搜證後,再被押解上車往西九龍警察總部,及後再返回旺角警署。全程經過九龍新界,黎被押送過程都有媒體採訪,公眾像看古時犯人遊街示眾,現場更有人高聲指斥黎是「世紀大漢奸」。群情洶湧,若果不是有警方在場,相信磚頭垃圾擲向黎是在所難免。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午全票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決定內容指,由二〇二〇年九月三十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依法產生後,任期仍為四年。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透露,延任議員毋須再宣誓,新一立法年度會期將於十月中召開首次會議,而按《議事規則》須重選委員會正副主席。消息料立法會將於十月十四日復會,當日特首會發放新一份《施政報告》。新華社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昨日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報道指,人大常委會在周六首日會議就決定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是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行使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審核、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等重要職權。
經濟社評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通過,香港立法會全體議員延任不少於一年,務求減少押後選舉出現的政治爭議,讓立法會能盡快恢復正常運作。疫下香港面對嚴峻挑戰,議員們應以大局為重,珍惜時機,聚焦改善經濟民生,切勿再糾纏於政治歧見,加劇內耗,折騰港人。港府早前以疫情惡化,引用緊急法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並提請人大常委會就立法會真空期作決定。人大常委會昨全票通過讓立會所有議員延任不少於一年,包括早前參選資格被取消的4位泛民議員,且毋須重新宣誓。人大常委會今次不另行委任臨時立法會,相信是以最簡單而最合乎香港法理基礎的處理方法解決問題,毋須人大釋法,又可避免因4位被DQ議員引發不必要政治爭拗,盡量做到平穩順利過渡,以最低成本讓立會重回正常運作軌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K1Z-6OqmC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