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防疫不無聊,推薦好玩數學桌遊】#按讚留言分享抽桌遊
公立幼兒園、國小延後開學,孩子防疫窩在家,怎麼打發時間?桌遊真的是很好的選擇。趁這時候來推薦小葵這半年來很喜歡的小桌遊。(請忽略短袖照片,這也證明我很早就想推薦了,哈)
.
這是一套適合4歲以上,認得數字的寶貝作為數學啟蒙的一套趣味數學桌遊。(可以一路玩到國小五六年級)我非常喜歡它的配色和畫風,粉嫩多彩又可愛,連細節都畫得好Q,而且遊戲設計簡單又有趣,每一盒都有多種玩法,隨著寶貝年齡成長也能進階自由發揮增加難度,很耐玩!一套有四小鐵盒(可分開單買),在家玩收納方便,出門玩攜帶也很方便喔!重點是,一盒才一百多元,很省爸媽荷包啊XDD
.
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四款數學桌遊的玩法和特色(可2-4人玩):
(圖文好讀版在這裡:http://sc.piee.pw/MCB2P )
.
★★「數數小貓」★★
其實就是用畫有1-4隻小貓的貓咪牌玩數字接龍,可以單出一張牌,也可以好幾張牌相加,誰先將牌出完就獲勝。其他畫有可愛動物和物品的則是獎勵牌,最後可以統計看誰贏的回合最多。(一開始一人發幾張牌,可以視孩子的數學能力往上加)
.
❣️特色:可以訓練寶貝簡單的加法,在手上有不同出牌組合時,也可幫助孩子思考哪種組合有利接下來出牌,培養孩子的邏輯策略。
.
🌻葵姐隱藏版玩法:也可拿成對的圖案來玩「記憶翻牌」,或是將小貓牌和獎勵牌混在一起,變成看圖說故事,「故事接龍」的遊戲XD
.
★★「小魚爭10」★★
有分別繪有1-7隻魚兒的「小魚牌」,每隻小魚都長得不一樣,實在畫得太用心了,配色也好喜歡啊~~這款遊戲除了有「小魚牌」還有「漁夫牌」和「魚鷹牌」,遊戲規則有點像撿紅點。
.
每名玩家每次可以自己選擇要翻幾張牌,牌面小魚相加小於10,就可以收起來,若超過10爆掉就要「捐出來」作為「漁場的魚」,當幸運翻到小魚相加「剛好10」時,或是祭出秘密武器「漁夫牌」就可以將「漁場」的魚全捕回家!如果不幸抽到魚鷹牌,則該輪自己翻的牌就會被「魚鷹」沒收,最後看誰的小魚數量相加最多獲勝。
.
❣️特色:可訓練孩子簡單加法,直觀感受「近似值」的概念。在翻牌還小於10時,到底該「見好就收」還是「冒險挑戰」,也可觀察出孩子的性格,並機會教育勇於接受失敗的可能!漁夫牌的運用時機也能考驗孩子的判斷能力。
.
🌻葵姐隱藏版玩法:相加上限可以隨孩子加法能力往上調,也可以變「小魚爭20」依此類推,我和小葵每次玩之前都會讓她決定一個雙位數的幸運數字,再開始玩,雖然只是小小調整,但孩子就會因為有主動權和參與感,覺得多了更多樂趣。另外,我們有時也會把「漁夫牌」混進去洗牌,作為「幸運牌」來抽,多人玩時也能把「魚鷹牌」當作「武器」,抽到的人可以指定魚鷹吃誰的牌,提升刺激度XD
.
★★「虎口搶10」★★
有畫著不同動物、蔬菜、水果,代表1-9的「數字牌」和「老虎牌」,玩法類似「加法版的心臟病」!玩家輪流翻牌放中央,當數字卡牌中有「相加等於10」的牌時,就可以趕快將這些牌搶走,最後獲得最多牌的玩家獲勝,不過過程中要小心抽到「老虎牌」,因為它會將你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動物數字牌」或「蔬菜、水果數字牌」吃掉!但,「老虎牌」一樣可以有另一種玩法,就是改成抽到的人可以把「老虎牌」當「武器」,指定要吃掉哪位對手的牌。
.
❣️特色:可以訓練孩子的簡單加法能力,眼明手快的反應力,以及對數字相加的排列組合的敏感度,也因為最後以牌多的獲勝,所以在場上排列組合選擇多時,孩子也能思考挑哪種排列組合的牌對自己最有利,也因為要比速度,也讓遊戲更刺激!
.
🌻葵姐隱藏版玩法:一樣可以隨著孩子的加法反應速度把數字往上調,例如變成「虎口搶15、搶20」等等,讓難度提高,當然成對的牌也能拿來玩「記憶翻牌」或「數字接龍」!
.
★★「你加我減」★★
這個難度就高一些,除了要會加法,還要會減法,總共有1到9,分別+-1、+-2、+-3的數字牌,可以說是「加減版的數字接龍」。玩法是,先翻一張牌在中央,再把其他牌等數分給玩家(多出來的就放一旁),接著就依照中間的「數字牌」的指示,出對應「答案」的數字牌,例如中央牌是5+-3可以出8或2的數字牌。然後下一位玩家就要接續上一位玩家的出牌做出「數字接龍」,牌先出完的獲勝。想要更刺激也可以用「搶出牌」的玩法!
.
但有兩種特殊情況要注意:
.
1、 若中央牌的大數字+小數字大於10,則以扣掉10後的數字出牌,例如中央牌是9+-2,可以出1或7。
.
2、 若中央牌的大數字-小數字小魚0,則以大數字加上10後減小數字後為答案出牌,例如中央牌是2+-3,可以出9或5。
.
❣️特色:可以一次訓練孩子的加法和減法,難度更高,所以也適合大孩子一起玩。
.
🌻葵姐隱藏版玩法:因為小葵才大班(五歲),特殊情況的玩法對她而言比較難,也怕她基礎還沒打好就錯亂,所以若遇到中央牌的大數字+小數字會大於10,或是大數字-小數字會變負的,就跳過,只取她會加減的,例如9+-2,我們玩就只會出7(不會出1),遇到中央牌2+-3就只會出5(不會出9),所以可以依照孩子的狀況調整遊戲規則。
.
是不是小小鐵盒就很好玩!可以消磨時間又可以當數學教具,在遊戲中培養基礎數學能力,也能提升孩子對數字的興趣喔!推薦給家中有學齡前到國小階段孩子的把拔馬麻們!又冉自己也準備了兩套數學桌遊要給粉絲們抽獎,記得按讚留言分享這篇文章喔!
.
《好康資訊分享好禮》(共5個名額)
★幼福趣味數學桌遊x 1套
(含「數數小貓」、「小魚爭10」、「虎口搶10」、「你加我減」各一盒)
★「數數小貓」桌遊x 1盒
★「小魚爭10」桌遊x 1盒
★「虎口搶10」桌遊x 1盒
★「你加我減」桌遊x 1盒
.
抽獎辦法:
1、在 主播王又冉的媽咪時尚-小葵媽 和 168幼福童書網粉絲團按讚(當然必須是又冉的粉絲呀)
2、分享又冉粉絲團的這則貼文(記得設公開)
3、留言回答:我喜歡「幼福文化」的____(哪個)趣味數學桌遊,因為___
4、期限:到2/9截止
#168幼福童書網 #趣味數學桌遊 #防疫在家不無聊
趣味 桌 遊 故事接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能只因為孩子無法邏輯思考,就一味縱容或輕易讓孩子突破底線。不能因為孩子的左腦還無法運作,就把尊重和規矩丟掉。例如,任何在家中的不恰當行為──舉止不敬、傷害他人、亂摔東西──在孩子情緒高漲時仍然應該制止。你應該要制止孩子的破壞行為,把他拉到一邊,再進行聆聽和關注。
最好在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再討論其不當行為及後果,因為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並不是吸取教訓的最佳時機。孩子的左腦運作時更容易接受資訊,這時候立規矩也會更有效。這就好像你是下水去救孩子的救生員,在告訴孩子下次不要游這麼遠之前,你得先游向他、抱住他並幫助他上岸。
在做這一切之前,最關鍵的是孩子淹沒在右腦情緒的洪流中時,如果你在引導他之前先與他連結,就是幫了你自己和孩子一個大忙。連結就像救生圈,能夠讓孩子的頭露出水面,並避免你被他在驚慌之下拉下水。
取自《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這本書很能在我們遇到教養僵局的時候,幫助我們穩定心神,並且找到適合的方式重新與孩子連結。上文讓我們知道,不恰當行為需要被制止,即使孩子的情緒正在高漲,然而,我們也同時要展開聆聽與關注。
孩子的情緒高漲,通常家長的情緒也會跟著高昂。只有相對少數的家長,平常經過練習與準備,可以在那時冷靜地對待孩子,並且清晰地表達。
等於說是救人之前,要先學著自救。所以我才會花那麼多時間,談家長自我建設的技巧與態度。
下文是談玩耍的重要性,尤其華人的父母有時太嚴肅了,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文化目前還是在升學主義的籠罩之下,玩耍很可能被視為會「影響」學業。平常能跟孩子保持連結,等關鍵的時刻,這平時維繫的良好關係,才能幫我們爭取孩子的信任,帶著孩子度過難關。
這又牽涉到幽默,有幽默感的父母,常能轉化過於緊繃的家庭氣氛。情緒這關能過,很多事都好說。
我認識很會跟孩子玩的爸爸,只要他在家,孩子根本就黏著他,會自然而然心甘情願地「聽話」。那這樣的爸爸在教養上就容易很多,爸爸本身也有成就感,雖然會比較累一點。
玩耍能提升人際能力,也許這種說法,能讓家長比較願意相信玩耍的重要性。不管如何,祝福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能在玩耍中學習,這跟有沒有孩子不一定有關係!
*********************************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你花了所有的時間,要嘛在管束孩子,要嘛帶著他們在各種活動中「趕場」,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享受親子時光?大多數人偶爾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很容易忘記要享受簡單的天倫之樂。
人的天性除了彼此融入,還有玩樂和探索。事實上,「玩耍教育」是讓孩子提升人際能力、鼓勵他們與他人連結的好辦法。因為玩耍會帶給他們與人相處的積極經驗,而這個他人就是他們相處得最多的人:父母。
當然,應該要為孩子設立規則和界線,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在你保持父母威信的同時,不要忘記跟他們愉快地玩耍。玩遊戲、講笑話、搞怪、關注他們關心的事情……他們越是享受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就越是看重人際關係,也越會對未來的人際關係抱有積極健康的期待。
原因很簡單。當你們一家人在一起時,孩子享受到的每一次快樂、愉悅的親子時光,對他們與他人相親相愛都是一種正面強化,其中一個原因與大腦中分泌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加強腦細胞間的溝通。當愉快的事情發生時,腦細胞會接收到所謂的「多巴胺噴出現象」(dopamine squirt),促使你想要再次體驗這種快感。
這意味著當你的兒子用「彼得潘之劍」將你「刺死」並高興地尖叫時,當你和女兒一起在音樂會或客廳中跳舞時,當你和孩子在家庭的園藝或活動中一起勞動時,這些經驗都在加強你與孩子之間的聯繫,並且讓他們知道:人際關係是積極、有回饋而充實的。所以,大膽嘗試吧,比如就在今天吃完晚餐後大聲宣布:「所有人一起把盤子送回廚房,然後帶一條毯子到客廳集合。今晚我們要在碉堡裡吃冰棒!」
另一個可以培養孩子接納性的家庭活動,是與孩子一起玩即興遊戲。這種遊戲的基本概念跟即興喜劇差不多,表演者必須採納現場觀眾提出的建議,把這些隨機的點子用有趣的方式融入表演之中,還得言之成理。如果你和孩子喜歡表演,就可以一起實地演練。這項活動還有一些簡單的版本,比如故事接龍或詞語接龍。諸如此類的遊戲和活動不僅能讓家庭歡笑不斷,還能讓孩子練習接納生活中各種出乎意料的轉變。不要把這個遊戲搞成嚴肅的教學活動,不過你可以留心找機會,清楚明白地在遊戲中傳達接納的概念。自發性和創造性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新奇也能激發多巴胺的產生。
玩樂原則也同樣適用於手足之間。最近的研究發現,預測成年時期手足情誼的最佳手段,是看孩子們在幼年時一起玩耍的程度。雖然產生衝突的機率也很高,但同時產生的大量歡樂能夠平衡這些衝突。真正的危險是手足之間忽視彼此—這樣也許少了在他們之間斡旋的壓力,但同時也會造成他們在成年後關係疏遠。
所以,如果你想在你的孩子們之間發展親密長久的關係,請參考以下的公式:他們一起享受的歡樂應該多於他們經歷的衝突。你永遠也不可能讓衝突化為零,手足之間總會爭吵,這很正常;但如果你能增強公式的另一邊,為他們創造大量製造積極情緒和回憶的機會,你就能在他們之間創造強大的聯繫,這種牢不可破的關係很可能會持續一生。
有些手足之樂自然而然就會發生,但是你仍然能助他們一臂之力。打開一盒新的粉筆,讓他們一起創作一個瘋狂的新怪物;讓他們用攝影機拍一部片;讓他們一起為祖父母製造驚喜……只要想方設法讓你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得開心,加強他們之間連結的紐帶,無論你做什麼都行–全家騎車出遊、玩桌遊、一起做餅乾、一起用水槍對付媽媽……
當孩子之間鬥氣或相互挑釁時,你還可以用玩樂,甚至是裝傻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轉換這些不好的狀態。不過,有時候他們沒有心情看你出醜或嬉鬧,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這時你就要知趣。如果你能夠敏感地觀測到他們對你的童心的反應,將讓你輕鬆而有效地幫助孩子轉換感受。
你的心理狀態能夠影響孩子的狀態,大驚小怪、神經過敏也能轉換為逗趣、歡笑和連結。
.
以上文字取自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961
趣味 桌 遊 故事接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只因為孩子無法邏輯思考,就一味縱容或輕易讓孩子突破底線。不能因為孩子的左腦還無法運作,就把尊重和規矩丟掉。例如,任何在家中的不恰當行為──舉止不敬、傷害他人、亂摔東西──在孩子情緒高漲時仍然應該制止。你應該要制止孩子的破壞行為,把他拉到一邊,再進行聆聽和關注。
最好在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再討論其不當行為及後果,因為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並不是吸取教訓的最佳時機。孩子的左腦運作時更容易接受資訊,這時候立規矩也會更有效。這就好像你是下水去救孩子的救生員,在告訴孩子下次不要游這麼遠之前,你得先游向他、抱住他並幫助他上岸。
在做這一切之前,最關鍵的是孩子淹沒在右腦情緒的洪流中時,如果你在引導他之前先與他連結,就是幫了你自己和孩子一個大忙。連結就像救生圈,能夠讓孩子的頭露出水面,並避免你被他在驚慌之下拉下水。
取自《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這本書很能在我們遇到教養僵局的時候,幫助我們穩定心神,並且找到適合的方式重新與孩子連結。上文讓我們知道,不恰當行為需要被制止,即使孩子的情緒正在高漲,然而,我們也同時要展開聆聽與關注。
孩子的情緒高漲,通常家長的情緒也會跟著高昂。只有相對少數的家長,平常經過練習與準備,可以在那時冷靜地對待孩子,並且清晰地表達。
等於說是救人之前,要先學著自救。所以我才會花那麼多時間,談家長自我建設的技巧與態度。
下文是談玩耍的重要性,尤其華人的父母有時太嚴肅了,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文化目前還是在升學主義的籠罩之下,玩耍很可能被視為會「影響」學業。平常能跟孩子保持連結,等關鍵的時刻,這平時維繫的良好關係,才能幫我們爭取孩子的信任,帶著孩子度過難關。
這又牽涉到幽默,有幽默感的父母,常能轉化過於緊繃的家庭氣氛。情緒這關能過,很多事都好說。
我認識很會跟孩子玩的爸爸,只要他在家,孩子根本就黏著他,會自然而然心甘情願地「聽話」。那這樣的爸爸在教養上就容易很多,爸爸本身也有成就感,雖然會比較累一點。
玩耍能提升人際能力,也許這種說法,能讓家長比較願意相信玩耍的重要性。不管如何,祝福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能在玩耍中學習,這跟有沒有孩子不一定有關係!
*********************************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你花了所有的時間,要嘛在管束孩子,要嘛帶著他們在各種活動中「趕場」,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享受親子時光?大多數人偶爾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很容易忘記要享受簡單的天倫之樂。
人的天性除了彼此融入,還有玩樂和探索。事實上,「玩耍教育」是讓孩子提升人際能力、鼓勵他們與他人連結的好辦法。因為玩耍會帶給他們與人相處的積極經驗,而這個他人就是他們相處得最多的人:父母。
當然,應該要為孩子設立規則和界線,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在你保持父母威信的同時,不要忘記跟他們愉快地玩耍。玩遊戲、講笑話、搞怪、關注他們關心的事情……他們越是享受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就越是看重人際關係,也越會對未來的人際關係抱有積極健康的期待。
原因很簡單。當你們一家人在一起時,孩子享受到的每一次快樂、愉悅的親子時光,對他們與他人相親相愛都是一種正面強化,其中一個原因與大腦中分泌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加強腦細胞間的溝通。當愉快的事情發生時,腦細胞會接收到所謂的「多巴胺噴出現象」(dopamine squirt),促使你想要再次體驗這種快感。
這意味著當你的兒子用「彼得潘之劍」將你「刺死」並高興地尖叫時,當你和女兒一起在音樂會或客廳中跳舞時,當你和孩子在家庭的園藝或活動中一起勞動時,這些經驗都在加強你與孩子之間的聯繫,並且讓他們知道:人際關係是積極、有回饋而充實的。所以,大膽嘗試吧,比如就在今天吃完晚餐後大聲宣布:「所有人一起把盤子送回廚房,然後帶一條毯子到客廳集合。今晚我們要在碉堡裡吃冰棒!」
另一個可以培養孩子接納性的家庭活動,是與孩子一起玩即興遊戲。這種遊戲的基本概念跟即興喜劇差不多,表演者必須採納現場觀眾提出的建議,把這些隨機的點子用有趣的方式融入表演之中,還得言之成理。如果你和孩子喜歡表演,就可以一起實地演練。這項活動還有一些簡單的版本,比如故事接龍或詞語接龍。諸如此類的遊戲和活動不僅能讓家庭歡笑不斷,還能讓孩子練習接納生活中各種出乎意料的轉變。不要把這個遊戲搞成嚴肅的教學活動,不過你可以留心找機會,清楚明白地在遊戲中傳達接納的概念。自發性和創造性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新奇也能激發多巴胺的產生。
玩樂原則也同樣適用於手足之間。最近的研究發現,預測成年時期手足情誼的最佳手段,是看孩子們在幼年時一起玩耍的程度。雖然產生衝突的機率也很高,但同時產生的大量歡樂能夠平衡這些衝突。真正的危險是手足之間忽視彼此—這樣也許少了在他們之間斡旋的壓力,但同時也會造成他們在成年後關係疏遠。
所以,如果你想在你的孩子們之間發展親密長久的關係,請參考以下的公式:他們一起享受的歡樂應該多於他們經歷的衝突。你永遠也不可能讓衝突化為零,手足之間總會爭吵,這很正常;但如果你能增強公式的另一邊,為他們創造大量製造積極情緒和回憶的機會,你就能在他們之間創造強大的聯繫,這種牢不可破的關係很可能會持續一生。
有些手足之樂自然而然就會發生,但是你仍然能助他們一臂之力。打開一盒新的粉筆,讓他們一起創作一個瘋狂的新怪物;讓他們用攝影機拍一部片;讓他們一起為祖父母製造驚喜……只要想方設法讓你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得開心,加強他們之間連結的紐帶,無論你做什麼都行–全家騎車出遊、玩桌遊、一起做餅乾、一起用水槍對付媽媽……
當孩子之間鬥氣或相互挑釁時,你還可以用玩樂,甚至是裝傻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轉換這些不好的狀態。不過,有時候他們沒有心情看你出醜或嬉鬧,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這時你就要知趣。如果你能夠敏感地觀測到他們對你的童心的反應,將讓你輕鬆而有效地幫助孩子轉換感受。
你的心理狀態能夠影響孩子的狀態,大驚小怪、神經過敏也能轉換為逗趣、歡笑和連結。
.
以上文字取自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