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加油居家中醫保健❤️ #除了防疫還要防發胖
#提振精神又促進循環代謝的經絡拍打
https://drhsin.pixnet.net/blog/post/30177712
三級警戒防疫再延長2周,宅居活動量比平常少,加上零食紓壓的誘惑,除了精神不濟又容易發胖,趕快在家裡動起來!
<甩開肥滋滋肉~按摩瘦身穴位之前,先拍打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全身、抵禦外來邪氣、保護機體的作用,因為經絡會和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聯繫,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在按摩瘦身穴位,促進循環增加代謝之前,最重要是拍打疏通這些經絡,再按摩穴位,才能更加事半功倍!
拍打方法:
用手掌成杯狀,沿經絡偱行方向叩擊拍打各3次,先拍打手部三陰經,接著拍打手部三陽經,再來拍打足部三陽經,最後拍打足部三陰經及腹部,可以沐浴後加強拍打是順著經絡走向,改善氣血循環!。
1.手臂外側手三陽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手臂內側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
時常拍打可以預防手臂肩部痠痛,還有消除蝴蝶袖的效果!
拍打方向:
手三陰從胸走手 (離心方向);手三陽從手走頭 (向心方向)
2.大小腿內側三陰經~肝經、脾經、腎經
腿內側為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循行處,「陰經主血」,和下半身的淋巴血液循環回流有關
拍打方向:
主要是由下往上,因為足部三陰經循行的方向是從足走胸腹,也就是由下往上拍打(足部>小腿內側>大腿內側>鼠蹊部內側)
3.大小腿前、外、後側~胃經、膽經、膀胱經
「陽經主氣」,多拍打能提振陽氣,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機能
a.敲打腿外側~膽經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振奮陽氣
b.敲打腿前側~胃經
調和胃氣,抗衰老
c敲打腿後側~膀胱經
位於背面是人體陽氣旺盛之處,時常拍打可以預防腰背及後側腿部痠痛
拍打方向:
足三陽經循行的方向從頭走足,因此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的拍打方向,便是從上而下
4.肚臍周圍散佈脾經、腎經、胃經、任脈等穴道
藉由拍打刺激可促進腸道消化蠕動,改善脹氣便秘。
拍打方向:
以右手掌沿著大腸蠕動方向順時針按摩,由右往左下方順時針按摩,重複數次,深層按摩約5分鐘(大腸蠕動方向: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
經絡拍打完成之後接下來請看內文介紹可以按哪一些穴位喔↘️↘️
💟https://drhsin.pixnet.net/blog/post/30177712
#張文馨醫師 #中醫經絡拍打
💟更多張醫師的簡介👉 http://drhsin.pixnet.net/blog/post/3516481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談古論今話中醫(26) 香港腳 【香港腳小故事】為甚麼要叫香港腳?其實它是有個典故的,話說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大兵登陸香港,可是卻因為有些因素他不能夠馬上登陸,於是大家都擠在一個狹小濕熱的船艙裡面,這一次回去之後,發現很多英國大兵,他們都出現了腳特別癢,然後會脫...
足陽明大腸經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簡述唐代中醫制度與各科成就(一)
一、醫藥機構與制度
太醫令是從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有設置的最高醫療行政長官,一直到隨後的漢朝、兩晉南北朝均存在。
唐代則分為三個系統:
隸屬殿中省的尚藥局與食醫,負責帝王的醫療健康;藥藏局和掌醫,專責太子的醫療健康;隸屬太常寺的太醫署與地方醫療機構,專責百官健康醫療與全國醫療教育。其中地方醫療機構為各都督府州設置的醫學博士與助教。
在魏晉以前中國的醫療教育主要透過私人師徒傳授;魏晉以後則開始有具規模的官辦醫學教育。
隨唐醫學教育在太常寺太醫署下設有醫學與藥學兩類,針、醫、按摩與禁咒四科,編制有醫科博士2人、助教2人、醫師200人、醫學生120人;按摩博士2人、按摩師120人、按摩生100人;禁咒博士2人;主藥2人、藥園師2人等。醫療行政部分又另有令2人、丞2人、醫監4人、府2人、史4人....等編制。
基礎醫學必修科目為「神農本草經」、「針灸甲乙經」、「脈經」...等。基礎課程結束又陸續分體療(7年)、少小(5年)、瘡腫(5年)、耳目口齒(4年)、角法(3年)。
針科基礎則是經脈孔穴,學生能正確分辨浮沈滑澀等脈相後始學九針之補瀉手法。
按摩科則教授消息導引法,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八疾(風寒暑濕飢飽勞逸)。
禁咒科則授以拔除邪魅之術。
採取月、季、年定期考試,學習九年仍不及格者退學。
另太僕寺還設有獸醫博士、獸醫600人,獸醫學生100人。
都督府州有類似但規模較小的醫療教育設置;縣以下則設負責醫藥陳設之官,不另設置醫療教育機構。
唐朝太醫署最興盛時為武德七年(西元624年),比歐洲最早醫療專門學校Salerno(846年)還早上2百多年。
二、唐代醫學理論成就:
1. 王淑和「脈經」,全書10卷,97篇,10萬多字。
a. 確立「寸口診脈」法,也就是如今常見中醫師把脈手法。過去曾有「全身脈」的診法,雲南少數民族還留有這種脈診法。
寸口脈診進透過按壓感受手腕附近動脈,即可探知全身臟腑健康疾病狀況。
b. 歸納24種脈相(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革、牢、濡、弱、散、細、伏...)與如何分辨。從中明確指出辨別臟腑、經絡健康疾病、病證與對應治則甚至預後狀況等。
更於<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篇>中紀錄數種將死脈相,如雀啄脈長病七日死、釜中湯沸脈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貫珠脈長病得之死...
直至今日高等中醫藥大學仍將脈經列為必修。
c. 統一脈相、證候與治法。
例如「關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或「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桔梗湯主之」二例。
前者為證脈相符,後者則為證脈相異。
從前者我們可以得出患者已經出現心臟無力、心陽漸衰;
後者則很明顯病患肺葉已經發炎生瘡膿瘍,現代西醫可能化驗照片才知是肺膿腫、化膿性肺炎或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等症。但中醫藉由四診合參很快就能確定所患何病同時開出藥方或針灸治療。
多提兩句,熟悉經絡者同時也馬上知道此病患必有「胃口不佳、小便黃少與大便秘結」等現象,因為手太陰肺經起自胃中。故桔梗湯外宜加大黃、車前子、敗醬草與石膏等。
又或者在尺澤穴下洩針或放血(母實瀉其子),魚際穴上下補針(壯火剋金),亦能達到同樣療效。(是的,放血療法臨床上非常有效,尤其三歲以下孩童。只是嗤之以鼻者多半外行不懂,無知所以無畏)。當然手陽明大腸經、足少陰腎經上亦可相應穴位實施補洩針法,但效果就比較間接。
無論是針灸或藥劑,這背後驅動的都是同一套中醫邏輯思辨理論,這恰恰體現中醫的科學性是符合Karl Popper以降之科學方法論。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邏輯思維雛形早在西漢就已經確立,到隋唐時代已經有許多存至今日也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許多自稱學科學的人,其實不懂科學方法論。許多醫學外行則容易把「一堆儀器」當成是科學。就像我在經濟學領域已經批判過很多次,數學方程式滿天飛的經濟學理論不見得就正確就符合科學方法論,其中以「效用理論(Utility)」為第一負面教材。
d. 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
有空我再談談唐代最神牛人 - 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國家藥典「新修本草」與其他該時期各分科(如兒科、婦產科、傷科、外科...等)的臨床成就。
此文簡單介紹隋唐國家醫藥制度,只是想提供一些歷史材料,讓有興趣的朋友知道中醫正規發展早在一、兩千年前就持續至今。古人並不會比今日一堆其實不闇醫學的外行無知。
文章連結:
https://tinyurl.com/3c3aec6h
足陽明大腸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期「發落」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少寫長篇幅的文章! 😜 😜因為擔心大家沒耐心看完🤣
想跟大家分享最近親身經驗過的好東西!以下真的是肺腑之言喔~💑💑💑
記憶中,包尿布時期的女兒,總默默挨著牆角,小臉因過度用力而漲紅……接下來就是放聲大哭!我常常為她嗯嗯的問題傷透腦筋……
結果曾幾何時角色對調了……隨著長年工作忙碌、作息混亂、飲食不正常,我的 #腸道 變得異常難相處:認馬桶、挑時間,只要其中一項不對,坐到腿麻也擠不出來……要不就是沒來由的腸絞腹瀉,拉到腿軟歪腰😪有夠極端吧~
一路走來,大家可以想到的方法,我大多都試了,但沒什麼明顯的幫助,尤其是益生菌,各大品牌只要是安全無虞的,我也都吞了!問我感覺?前一、兩天確實很有fu,不過通常“蜜月期”不會超過一星期,又淪為“吃心安”的狀態😔
前陣子偶然看見 #狄志為 臉書大推「寅兒益昇菌」…多年老友,我知道他的毛病不少🤣🤣🤣他的腸道困擾都能改善,我應該也有機會!私下,我再跟志為確認過一次……他點頭,我安心😊
查了一下資料尤其又是大廠 #陽明生技 研發,加上它標榜獨家專利的 #益昇菌(沒寫錯字) #BS139菌株是 #耐高溫、 #耐強酸 還 #耐膽鹽,也就是你吃進去的益生菌能大量的到達你的大腸然後被吸收
加上 #專利藤黃果,這個詞真的很常聽,這款營養成分的特性,是可以改善排便的狀況,也是全球最暢銷的天然成分,還可以 #增加飽足感,保護腸胃健康外,還能保持良好的體態,看看我最近的身材你就知道了
阿姐半百不是秘密,對很多有點年紀的人來說,新陳代謝變差想維持曼妙曲線比登天還難!尤其不愛運動的壞習慣,讓我逐步向“小腹婆”邁進。正煩惱該如何是好時,結果吃「寅兒益生菌」迄今一個月,順暢的感覺只有一個「爽」字,“有進有出”才能有好心情!天天排的份量和次數是我過去從沒有的經驗!腸胃真正清乾淨,肚子也跟着平坦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開心呢!💃💃💃
腸道健康不囤積,自然口吐芬芳,氣色紅潤素顏也漂亮,因為從內而外的保養才是最健康的方式,不需要往臉上擦一堆保養品也能自然美,皮膚也變得滑嫩了,更不會莫名其妙長東西。
#腸道顧好身體就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賺再多錢也沒用,跟一般大廠益生菌比起來,品質不輸人,價格卻很親民,現在我幫大家爭取到的優惠價 #呂文婉特價連結:https://ppt.cc/f1Libx
幫助你 #新陳代謝,提供人體需要的營養素,還能讓你健康,#投資健康準沒錯。
希望這篇文章,這個商品,能對跟我有一個困擾的人有幫助,不錯的產品推薦給大家 ,"寅兒益昇菌"把錢花在研發,沒有砸重金做廣告,回饋給需要的人,給自己健康一次機會,又花不了你多少錢。
怎麼吃:我的吃法是起床空腹搭配500cc溫開水(開水)
水喝夠 : 一定要配合喝足夠的水
吃幾包:視個人狀況,我是一天一包吃一周就有感覺
提醒你:保健食品不是藥,調整體質需要有耐心喔
#網站內有產品專利及SGS檢驗證明大家可放心
#每種益生菌對不同體質的人反應不一樣
足陽明大腸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談古論今話中醫(26) 香港腳
【香港腳小故事】為甚麼要叫香港腳?其實它是有個典故的,話說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大兵登陸香港,可是卻因為有些因素他不能夠馬上登陸,於是大家都擠在一個狹小濕熱的船艙裡面,這一次回去之後,發現很多英國大兵,他們都出現了腳特別癢,然後會脫皮,所以大家就說一定是你去過香港,從香港回來以後才得了香港腳,所以其實它並不是香港的錯,而是當時的一個濕熱的環境造成的。
其實它是一種癬菌類的感染,紅色鬚髮菌,跟體質是很重要的。第一個你要有一個外在的環境,譬如說潮濕悶熱,所以在軍中也特別容易感染到香港腳,再來就是說你本身濕氣比較重,有可能是熱濕,有可能是寒濕,兩邪相合兩濕相合,那就很容易感染到香港腳,所以還是跟濕熱有關。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人手也會脫皮,他會覺得很癢,那其實有一種叫做汗皰疹,汗皰疹同樣也是屬於濕氣比較重,所以第一個你要看他有沒有癬菌類的感染,重點是你必須要改變體質,就是祛除他體內的濕氣,不管是汗皰疹,香港腳,才有可能會痊癒。單靠一些外抹外擦的,可能反反覆覆好了又復發,有時更嚴重,會感染到所謂的灰指甲,所以最好初期的時候就治療。
【香港腳與濕熱的關係】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體內濕氣重?】
【吃一些冰冷的話其實是傷脾胃】
【清熱利濕止癢茶】
【寒濕體質,應該用甚麼樣的藥膳茶飲呢?】
【治療香港腳呢,中藥的爽足粉】
來源:http://ap.ntdtv.com/b5/20100923/video/33946.html?%E8%AB%87%E5%8F%A4%E8%AB%96%E4%BB%8A%E8%A9%B1%E4%B8%AD%E9%86%AB%2826%29%EF%BC%9A%E9%A6%99%E6%B8%AF%E8%85%B3
【香港腳的穴道按摩】
你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它有一個清熱止癢除血熱一個效果,我們首先找到我們手部,你可以先拱手,然後你會看到手肘會有條橫紋端,橫紋端按下去會微微地有點酸酸的感覺,它叫曲池穴,曲池本身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穴道,本身它就有個清熱會有止痛止癢的一個效果在,另外你可以再找到你的膝蓋,找到自己的膝蓋,然後用自己的手轉過來,大拇指的手近之處,按下去它是會有一點酸軟酸軟的感覺,所以是在大腿的下端。
內側就是以你手握膝蓋,大拇指所到之處,它叫做血海,所謂的血海本身,你看它就是血液聚集之處,血之海也,本身血海它有一個清熱止癢的功能在,所以曲池配合血海,在我們針灸治療上面,就可以止癢可以清熱,可以治療香港腳, 就是加上外敷的啦,再喝個茶飲,然後我們再自己按摩曲池跟血海穴,這樣子我想香港腳應該就不是這麼令人煩惱的問題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YMtOIBG8Q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足陽明大腸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ttp://www.pcstore.com.tw/ntdtvapshop 想學各類中醫知識(如穴道穴位)、中醫療法、中醫保健與中醫調理治療之法的觀眾朋友,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提供一系列認識中醫專題性的DVD,有興趣者可至我們PC Home 商城訂購
十二個經絡分為陽經陰經,陽經有太陽、陽明、少陽。陰經有太陰、少陰、厥陰。那麼各又分手足,像手足太陽,手太陽足太陽,手少陽足少陽,手陽明足陽明,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足少陰,手厥陰和足厥陰,這就是十二個經絡。這十二個經絡它們有一定的循環的一個流注時間,這十二個經絡各又在配合身體裡頭的五臟六腑, 那就是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和肝經,這就是十二經絡。所有的穴道加起來有三百六十多個穴道。
九針十二原裡頭所記載的,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瀉之,宛陳則除之,所謂宛陳就是裡頭有瘀血要把這個瘀血給除去,邪勝則虛之,假如邪氣太過於強,叫邪勝,邪太過於強我們就要用虛的方法也就是瀉的方法把它給趕快給瀉下來,大致上講起來,治病的方法他說徐而疾則實,就是說慢慢的進針很快的出針,這個叫徐進針而疾出針,我們稱之為實,疾而徐為虛,就是快進針而慢出針,這個就是叫做瀉針,用這種方式。那麼還有假如說實與虛則有若有若無,就是說看它有跟沒有之間來治療它,那麼察後與先若存若亡,就要看它的病的先後, 那麼應該是看他用這個針的時候,好像有好像沒有的針治,那麼這樣子若得若失的對待這個虛與實,這個病才能夠治的很好。
http://youtu.be/fkhq1JwxTjo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足陽明大腸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ttp://www.pcstore.com.tw/ntdtvapshop 想學各類中醫知識(如穴道穴位)、中醫療法、中醫保健與中醫調理治療之法的觀眾朋友,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提供一系列認識中醫專題性的DVD,有興趣者可至我們PC Home 商城訂購
經絡在我們身體上有十二條,叫十二經絡,就是肝、心、脾、肺、腎、心包、膽、小腸、胃、大腸、三焦還有膀胱,這是十二個臟腑。
十二個臟腑各配一條經絡,稱之為十二經絡,這十二經絡因為有陰有陽,陰的就臟的叫做陰,腑的就稱之為陽,就是用臟為名的叫做陰的經絡,以腑為名的就是陽的經絡,陰的有三陰,有足三陰有手三陰,陽的有足三陽手三陽,也就是說陰有六個陰經,陽有六個陽經。
這十二個經絡在「難經」裡面,第二十三難,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就是脈的長度,脈之度數,從針灸學的概念來看,這個脈的走向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手三陰經,是從胸走到手,手三陽經是從手走到頭,足三陽經是從頭走到腳,足三陰經是從腳走到胸部,這樣子是一周一個循環,一個循環之後又再繼續走,手的陰經然後手的陽經,足的陽經然後再足的陰經,這樣子又一個一周,一共三周又回到原點。
中醫學認為在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稱之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從寅時,我們的這個人的氣就從胸部的肺這個位置,走下去走肺經,一直走到手上去,卯時的時候就從手的大腸經這一條,或者叫做手陽明經,就走回來走到頭上,再來到辰時,就從頭上走胃經一直走到腳上去,寅、卯、辰,然後再來巳時,巳時就從腳走脾經一直又走回到胸部,就這樣子的一個周回。
http://youtu.be/GLyDvdwi_TA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