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跟他站在一起」
那是我們自行車追爸騎行的第七天,一早我們在北港朝天宮旁的旅店準備退房,在大廳旁的休息區,孩子們用自動投幣機製作了棉花糖,正吃得不亦樂乎,我則自己去櫃台辦Check-out。正走回來時,就聽到”碰” 一聲,一個瓷器破裂的聲音。
我心想糟了,果然,是老二,把小茶几上的擺飾品弄到地上,那個30公分高、看起來精美的雕像,已斷裂了一角,不知道能否黏回去。
當下心裡其實很想責難孩子
「不是剛叫你好好坐在這裡等我了嗎?」
「好好坐著不會嗎? 為何還要摸東摸西?」
「都講過好幾次了…怎麼還是這樣不小心?」
看孩子的表情,我相信他肯定知道自己做錯了,也相信他絕對不是故意的(雖然他實在是太常手殘了), 我只好深呼吸一口氣,對老二說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呢? 我們用壞了,得負起責任。」
「去跟老闆(櫃台職員)道歉」
「嗯,還有,東西是我們用壞的,也要負責賠償…,走吧,媽媽陪你去說…」
不是我去說,也不是要孩子自己去說,是我陪他去說…
走到櫃台前,「不好意思…」
「老闆,我把東西用壞了,對不起…」老二鼓起勇氣,開口說。
「真的很抱歉,不小心撞到,看可以怎麼修復,不能的話看怎麼賠償才好?」 我補充著,邊把裝飾品拿給櫃台職員。
職員接過裝飾品,看著斷裂的地方皺著眉頭,我心想完蛋,該不會很名貴吧。他看著孩子,開口第一句話問「孩子有沒有受傷呢?」
接著他打了通內線電話跟主管報告,拿過裝飾品,跟我們確認孩子沒有受傷,最後,也沒有要我們賠償。離開時,我跟孩子都鬆了一口氣…沒想到最後竟然和平順利解決。
我對老二說「做錯事沒關係也不用害怕,想辦法解決好就好了。」
沒想到老大反嗆我「我覺得媽媽生氣比較可怕。」
我一時無語,對耶,很多時候小孩不是怕做錯事,而是害怕父母會生氣責罵。以前老二犯錯時他都會先哭起來,因為緊張、因為怕被責怪,但這次他沒有,因為我接住了他的害怕情緒,陪伴他一起去想辦法處理和面對所犯的錯。
原來,不用責罵犯錯的孩子,他一樣能得到教訓、學習如何為自己負責。孩子做錯事時,比起指責,他更需要的是幫助,如果那時候我還跟他對立,他肯定覺得無助。
我必須承認,自己也常常選擇站在別人那邊,去指責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在外面犯錯、闖禍或是有不禮貌行為時,我們大人常常怕別人覺得我們沒有把孩子教好、覺得尷尬丟臉,忍不住大聲指責,或是在別人來指責小孩不是之前,顧不得孩子感受,乾脆自己先責罵批評一番。
#始終和孩子站在同一邊父母是需要勇氣的。
當孩子犯錯時,能跟孩子站在一起,意味著,爸媽相信你、爸媽會陪著你解決問題,這種信任感,是孩子成長的底氣。這不代表袒護、更不是寵溺,孩子做錯時父母一樣要糾正指導。
有句話說得很好「和孩子站在一起,陪他去打敗問題,而不要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跟主管報告 緊張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下孩子後,原本忙碌的生活,變得加倍繁忙。舉例來說,當我太太隔天一早八點要到公司開會報告,而前一晚,女兒發燒到39度。整晚,兩夫婦不僅無法睡覺,還得耗費心思照顧孩子,因為她難受到只能靠哭鬧宣洩,一哭就兩個小時。哭到累了,終於好像有要睡的感覺,還得再餵她吃藥,然後女兒想睡的情緒沒了,只好陪著她一起精神好到天亮。接著,帶著整夜沒睡的疲勞去公司,面對壓力大的會議報告,表現稍有失色,換來只剩一頓白眼。
不打緊,工作時,托母親幫忙帶小孩,帶著帶著出問題,說是發燒哭不停,女兒還在抽蓄發抖搞得很緊張。再來,我跟太太其中一人肯定得離開公司去顧小孩,不論小孩的病痛是大是小,揪在父母心頭上,僅是難受兩個字。迫不得已早退回家顧小孩,嚴重點,還得帶小孩去醫院排隊,可能整個晚上就得耗在醫院裡。運氣好的話,可以把小孩帶回家,運氣不好,醫生說得住院觀察個兩三天,這下生活工作肯定亂。
女兒常在半夜兩點醒來,我們其中一人就得爬起來餵奶或是換尿布。在這尷尬時間醒來,意味那個人就得陪她至少到清晨五點,不然女兒不會入睡。要哄她入睡也是大挑戰,得把她抱在胳膊上,搖啊搖的,晃啊晃的,一晃兩三個小時,她終於安心、放心,然後入睡。這時看看鬧鐘,再不過一個小時已經要開始準備上班,索性乾脆不睡,看著女兒安穩舒適的表情,享受身為父母的幸福與快樂。清晨兩三點睡,五點醒來的日子,連續經歷超過七百多天,每天就是跟女兒哭聲奮戰,即使那是甜蜜的包袱,可還是有著很沉的負擔。
女兒頻繁生病是我們夫妻倆當時最頭痛的事,再加上家裡沒有人可以全時幫忙照顧,因此需要有人不定期請假處理女兒大小事。請假一多,公司就會開始關心,早退頻率一高,主管就會不開心。慢慢的,我太太成為公司裡的問題族群。相較於孩子,太太比較希望我專注在工作上,孩子的事情就由她來負責,後果就是她成為公司考核評比裡,那位工作表現不大理想的員工。甚至,主管還偶爾口出惡言,以不堪入耳的話讓她難堪。
剛生女兒那段期間,家境相當嚴峻,欠了不少錢,收入很不穩定,孩子的生活日用品已佔據大半支出,根本沒有多的錢請保姆。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請母親幫忙多少帶一下女兒。母親身體本來就不好,情緒常常因病痛搞得不穩定,女兒哭起來,母親就會奪命連環以電話追人,要求我們盡快回家幫忙。來來回回折騰幾番,不僅無法專心在工作,甚至會影響到工作表現,造成同事、主管對我跟太太的出勤或態度產生各種質疑。
向人們解釋?很多人無法理解,又或者是不願意理解。
進幼兒園前,因職場上加諸各種壓力與負擔,太太她為了照顧女兒,迫不得已請半年育嬰假,專職陪伴女兒身旁。一方面分擔我母親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暫時脫離公司所來的各種負面觀感。先前不申請,怕的是回職場後沒有工作,請了之後,原本工作內容也不再像先前那樣。她擔心請完假回公司,工作異動,手上經營的客戶被人搶走。絲毫不意外,一如預料,她回到公司後,很快面臨得另謀高就的壓力。雖說公司沒有主動逼迫,可辛苦累積的一切,被別人佔為己有,因育嬰假之後得全部重來,說心理沒有失落感是騙人的。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能入幼兒園,又是另個職場不友善的開始。
在幼兒園的前兩年,跑醫院就像跑家裡廁所一樣頻繁。女兒不停感冒、發燒,小孩跟小孩之間交互感染,再加上對群體環境的不熟悉,女兒相當敏感與神經質,搞得三不五時情緒失控大哭。一天二十四小時,可能有八小時都在聽她哭,照顧起來格外沈重。那時候的生活,兩夫婦一定有人得提早在九點前先睡,然後晚上那個人得爬起來照顧女兒,她會很準時的在凌晨兩點醒來不睡,這時不是哭就是喊餓,另一個人則藉機補眠,直到女兒入眠為止。反覆如此每日排班。
那段時間,女兒每一季大概會住院五到七天。醫生說免疫力差,身體容易過敏跟感染,因此得住院多觀察。從兩歲半開始到四歲這中間,女兒幾乎每個月都跑醫院,多是因感冒發燒所致。看醫生倒還好,只是小孩發燒難過,三不五時因高燒不退搞得整晚哭不停,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一旁安慰她、照顧她,希望她可以平安度過。能夠的話,心裡無數次向上天許願,希望可以由我們來替孩子承受所有難過。尤其睡在醫院的日子,我們擠在小坪數病房中,熬著一日又一日的苦。
在大量哭聲與喊叫聲中,我們經歷過無數個無法入眠的夜晚。
所以,我們沒法用最佳狀態與精神到公司上班,面對沒人照顧孩子的日子,得靠請假才能繼續生活。可每次請假,都得心虛的像是做錯事一樣,帶著愧疚不安的心請假。公司不客氣點,會把話說得明白直接。特別是女性,她感受到職場不友善尤其強烈。她們公司通常在女員工懷孕階段,就會有意無意表現出「要不要考慮換份工作」或是「這份工作做起來是不是很有壓力?選輕鬆點的可能比較好?」不會明講,但那些關心,明顯帶有某些意圖。
女兒就讀幼兒園後,上下學由我們親自接送。上班時間倒還好,畢竟幼兒園到校時間約在八點前,所以我們都能夠很早進公司。可是下班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每次接孩子前,我太太都得跟主管報告,然後看完主管臉色才能離開公司。臉色看多了,也知道主管意思,因此從本來五點、六點就要去接小孩,搞到最後變成七點、八點,甚至九點,幼兒園老師們只能無奈配合。我們總是最後去接孩子的家長。每每看到女兒失落的表情,她是最後一個被接走的孩子,等待過程中,看著每一位前來的家長把身邊同學接走,她心裡的落寞,無意間全表露出來。
太太始終堅定著要我守好工作崗位,其他事情由她來承受,相對我就比較少在職場上因小孩而遭人非議。可她卻要一個人揹負起被公司、主管、同事排擠的壓力。她要想繼續在那地方工作,得付出更多倍努力,做比別人更多的事情,然後才換來一個或許別人願意平等對待的眼光。可也因為女兒的關係,為母則強,她變得堅韌,為了女兒展現到極致。不論有多大壓力或障礙,她只能想辦法排開,即使整天承受各方來的輕視或忽視。回到家,她依舊是一位母親,發揮超過百分之兩百的心力,再好好照顧女兒。
再怎麼堅強,她還是個女人。她曾難過說著:「找我麻煩的人們,難道不知道孩子生下來都得耗費心思照顧?難不成他們的爸媽什麼事都不用做就能讓他們順遂長大成人?能夠家庭跟事業兼顧,誰不想好好做?為何有了孩子後就得被迫做出不公平的選擇?為什麼生小孩的女性就得承受職場上各種不公平待遇?那些做出讓人難過沮喪之事的人,沒想過他們的父母過去可能也是得家庭事業兩頭燒,迫不得已把孩子帶在身邊去公司上班才能糊口嗎?」
她的難過,不僅是個人經歷,而是我身邊幾位媽媽們的共同無奈。職場親子友善,不單單是個議題,而是我們應該用什麼適當的行為與態度,來看待職業婦女或父親的社會文化及高度。如果這些不友善繼續下去,我們的下一代,會過得越來越辛苦;我們的文化,將會變得抽離與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