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紐約時報
*【全球疫苗分配計畫Covax為何“走向失敗” 】
這個由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主導的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專案,本應確保窮國和富國一樣迅速獲得疫苗,但Covax在獲取疫苗供應方面已經出師不利,現在又因為無法及時展開接種而造成浪費。6月收到了10億劑疫苗,五周後仍有約9.4億劑未使用。貝南每天只注射267針疫苗,導致該國收到的11萬劑阿斯特捷利康過期。 隨著Delta變種毒株在全球肆虐,疫苗的低接種率將使貧困國家處於更危險的境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vax-covid-vaccine-problems-africa.html
*【美國領導人在與不斷變化的病毒作鬥爭時遭受打擊】
不斷演變的病毒和18個月以來,不斷變化的大流行指南,讓美國人憤怒、精疲力竭,並對公共衛生建議持懷疑態度。CDC 主任Rochelle P. Walensky博士對記者說:雖然我們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大流行,但Covid-19 顯然還沒有結束,所以我們的戰鬥必須持續更長時間。這很難也很沉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covid-pandemic-guidelines.html
*【許多城市正在恢復戴口罩,紐約市還在考慮】
紐約市官員一直在考慮,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阻止紐約嚴重的病毒死灰復燃。洛杉磯縣和華盛頓特區,最近重新規定室內戴口罩的要求;路易斯安那州和舊金山和北加州周邊的幾個縣也跟進。但白思豪則有其他計畫,他想專注於提高疫苗接種率,並擔心要求每個人都戴口罩,會消除那些現在正在考慮接種疫苗的人的動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ovid-mask-mandate-ny.html
*【德國將從9月開始提供疫苗加強劑】
由於對Delta變種病毒的擔憂日益加劇,德國成為宣佈,向易受感染的人群提供疫苗強化注射的西方最大國,迄今,一些富國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提供額外劑量的趨勢正在增強,儘管許多專家表示,重點應該放在為全世界的人提供第一劑疫苗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ronavirus-booster-shots-german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雖然晚了一個月,美國終於實現了 70% 的疫苗接種目標。但最近幾週,隨著 Delta 變種的迅速傳播,給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帶來壓力,包括南部許多政治保守的地區,密蘇里州南部和阿肯色州北部受到重創,醫院人滿為患。
#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Lindsey Graham宣布Covid-19 檢測呈陽性,但症狀較輕,他認為這是因為接種了疫苗。
#紐約州長古莫表示,紐約市的交通工人必須接種疫苗或接受定期檢測。
#白宮呼籲各州解決在聯邦驅逐禁令到期後可能出現的問題。白宮週一試圖限制影響,要求各州加快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租金援助,同時懇求地方政府再的延期。
#官員們說,隨著穿越南部邊境的移民人數激增,而事實證明大流行還遠未結束,拜登政府決定暫時保留允許其拒絕數十萬移民的公共衛生規定。 .
#海軍正在權衡對關塔那摩灣接種疫苗的訪客進行隔離。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罕見公開批評,歐盟根本沒有兌現向非洲和拉丁美洲捐贈 Covid-19 疫苗的承諾,現在這兩地都是靠中國填補空缺。他說,歐洲的失敗具有“地緣政治後果”,並補充說:“中國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擴張將對我們造成很大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2/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1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為長期拖延的需求注入資金】
這項長達2702頁的龐大法案,包括對傳統項目的歷史性投資、寬頻擴展以及一些氣候項目的資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infrastructure-bill.html
*【紐約州長古莫在性騷擾調查中被訊問11個小時】
此前多名前任及現任女性助手指控其存在性騷擾等不當行為。據信,調查已接近尾聲,一份公開報告預計將在夏末公佈。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可能會決定科莫的政治前途。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uomo-sexual-harassment-investigation.html
*【調查總統遇刺案的海地官員稱收到死亡威脅】
一名調查法官和兩名書記員向當局正式投訴,稱有不明來電者和訪客向他們施壓,要求修改證人證詞,並向他們發出死亡威脅。這幾個人表示,他們向當局求助的請求被無視。為保障人身安全,他們背著裝滿法律文件的背包躲藏起來,每隔幾個小時就換一個地方。這些文件可能決定海地幾十年來最重要的審判的命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mericas/haiti-jovenel-moise-killing.html
*【英國重新評估中資參與的核電站專案】
六年前,中英曾有過一段蜜月期,習近平在訪英行程中與時任首相卡麥取隆簽訂了中廣核參與投資英國一核電站專案的協定。但如今,資金來源和安全問題給這個位於北海沿岸的發電站專案蒙上了陰影。習的專制野心和人權紀錄已使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遇冷,並迫使後者重新審視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達成的交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business/great-britain-china-nuclear-power.html
*【白俄羅斯短跑運動員因公開批評教練被強制遣送回國,在東京機場脫身並最終得到波蘭庇護】
此前,克利斯汀娜•蒂馬諾夫斯卡婭曾在社群媒體公開發貼表達自己的不滿,因其隊友的興奮劑測試次數不滿足參賽要求,她被迫參加一個她沒有接受過訓練的4x400米接力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belarus-olympics-kristina-timanovskaya.html
*【跨性別運動員首次亮相奧運賽場引發爭議】
舉重選手勞雷爾•哈伯德是首位參加奧運會的跨性別女運動員。有人認為她仍具有男性身體優勢,對其他選手不公平。也有人指出奧運會的二元分類未能考慮到多樣性。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10802/laurel-hubbard-trans-weight-lifting/
*【河南死亡人數升至302人,引發洪災真實規模質疑】
當局週一公佈的數字與此前相較激增了三倍,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原因。當地官員表示,至少還有50人下落不明。鄭州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城市,包括鞏義、滎陽等周邊縣市的災情以及14名地鐵乘客在內,共有292人死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flooding-deaths.html
*【在#MeToo 案例中,中國對名人的癡迷進行了猛烈抨擊】
中國高調處理吳亦凡案意味著什麼?名人癡迷問題已被中共視為社會弊病,以調查吳亦凡為名,當局正在對飯圈文化發出嚴厲警告。與此同時,中國女權活動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罕見勝利。分析指出,此舉令中共以代表民意的新角色出現,而調查吳亦凡名義上是在打擊有錢有勢者,實際上“避開了黨內精英階層財富和權力的真正灰色地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metoo-kris-wu.html
*【香港歌手黃耀明遭廉政公署逮捕,被指違反選舉條例】
黃耀明2018年在民主派候選人區諾軒的補選集會上演唱了兩首歌曲。廉政公署指控他此舉違反選舉條例,該罪名最高可判七年。區諾軒本人因參與抗議活動正在服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802/hong-kong-singer-electi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跨性別運動員,尤其是男變女的選手,參加比賽是否公平合理的問題,即將登上奧運的舞台。紐西蘭舉重選手洛若哈伯德,已經取得東京奧運的參賽資格。支持者認為,這是跨性別人權的一大進步,不過比利時女子舉重國手安娜范柏林根卻指出,這種標榜人權與公平的作法,對生理女性的運動選手,勢必造成不公平的競爭情勢。 詳細新...
跨性別 運動員 不公平 在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紐西蘭舉重選手勞雷爾·哈伯德是首位參加奧運會的公開身份的跨性別女運動員。在她參賽的同時,一場關於她是否應該參賽的爭論正在進行中。
運動員、女性體育倡導者和公平體育活動人士質疑她仍具有男性身體優勢,對其他選手不公平。也有人指出奧運會的二元分類未能考慮到多樣性。
跨性別 運動員 不公平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奧林匹克精神宣揚人人平等,你如何看 #跨性別運動員 參賽?】#圓桌
這屆奧運首次迎來幾位跨性別運動員。即便《奧林匹克憲章》條文寫明平等精神,但跨性別女性參加女子運動項目比賽,仍然引來不少爭議。對此,不少現役運動員都表示不公平,指自己是與一個「擁有天然優勢的男人」比賽。
事實上,跨性別運動員早非新鮮事,國際奧委會也列出了變性女性參加女子組賽事的條件。包含選手須宣稱自己的性別認同是女性(至少四年不得更改),以及睪丸素也有相關規定。但跨性別男性則沒有類似的限制。
你認為跨性別女子參加女子組比賽存在不公平嗎?禁止跨性別人士參與運動賽事是否歧視?https://bit.ly/3ieOXCF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端圓桌
跨性別 運動員 不公平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跨性別運動員,尤其是男變女的選手,參加比賽是否公平合理的問題,即將登上奧運的舞台。紐西蘭舉重選手洛若哈伯德,已經取得東京奧運的參賽資格。支持者認為,這是跨性別人權的一大進步,不過比利時女子舉重國手安娜范柏林根卻指出,這種標榜人權與公平的作法,對生理女性的運動選手,勢必造成不公平的競爭情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79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跨性別 運動員 不公平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7歲的小風蓄一頭短髮,身型亦比大部分男士健碩,加上日常社交以男性打扮示人,有多少人會猜到「她」竟是女兒身?
小風中學時就讀女校,發現自己喜歡女生,又從同學間聽到,原來喜歡女孩子的人就是女同志,於是小風整個中學階段都以「Tom boy (TB)」的身份渡過。
不過,她漸漸發覺自己有別於一般的女同性戀者。
除了「發現自己都鍾意男仔」這個明顯的分別,其他TB會紮胸或遮掩胸部,她卻從一開始就想「點解唔將佢變成男人嘅胸部,可以露出嚟」。她覺得自己與同志的圈子有點格格不入。
在同志這「小圈子」中找不到共鳴,而在進入大學前,小風經一位女性朋友認識到「跨性別」的概念,開始重新定義自己是跨性別人士。但到了後來,她又發覺自己不像主流的跨性別人士般,想動變性手術,便再次為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惑。
經歷多年的迷茫,在香港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系期間,她反覆鑽研跨性別的議題,希望為自己的性別和性傾向找到定義。最終,她認為自己是個「性別酷兒」(Genderqueer),亦稱「性別流動」,即是將自己的性別定義在「男性」和「女性」的二元結構之外,覺得自己「不是男又不是女」,但在某些情況又「可男可女」。
至於其性傾向則是「泛性戀」,即她對於任何性別(包括跨性別)的人,皆有可能產生愛慕之情,或被他/她們的身體吸引:「我鍾意一個人就係鍾意一個人,唔會因為佢係男定女先鍾意佢,或者因為佢係跨性別先鍾意佢。」
現職該系教學助理的小風指出,不少學術研究都顯示大部分人都是雙性戀,只是大眾為自己設下了性別想像的框框。
他又說,很多人對於雙性戀或泛性戀的人都有誤解,會覺得他們很「濫」或「乜嘢都得」,其實不然:「我哋都有喜好。我自己鍾意陽光啲嘅人。男仔我鍾意好大隻嘅,感覺要好強壯,女仔我鍾意佢性格獨立。」
話雖如此,但小風亦曾墮入「男女定型」的迷思。
事源於三年前,小風開始接觸健美運動,觀察到外國女性健美運動員比大部分男士健碩,是她心目中迷人的身型,於是開始加入這項運動的行列,後來更到海外參加形形式式的健美比賽。
但由於身份證上的限制,小風要以女性身份參與比賽,更要穿上性感的比堅尼。平時習慣以男裝打扮示人的她,也花了半年來跨越心理障礙:「因為我一開始覺得呢啲係好女性嘅嘢。我哋啲bikini仲要再少布啲,一嚟就著咁少布,我覺得係個幾大嘅挑戰。
「我漸漸覺得,原來我都內化咗一啲男女二元化嘅框框畀自己。」小風後來反思到,比堅尼只是普通的衣服,只要自己不為它加上女性化的標籤,穿上它來展示身型根本不用尷尬,現在反而覺得它很「順眼」,亦很享受選購比堅尼的過程。
雖然她自己能跨越一個個心理障礙,但在不少人眼中,小風是個「不男不女」的人,有時會有人惡言相向,但她笑言:「最多係話我『唔男唔女』,但我話『唔男唔女就啱喇』,因為我嘅身份狀態就係『唔男唔女』。我覺得唔係一句難聽嘅說話,反而我覺得好中point!」
作為性小眾中的小眾,小風看得很開,然而,她觀察到性小眾在香港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她希望社會能拋開男女二元化的局限和減少歧視,思考性別多元化的可能性,例如設立「性別承認法」制度,和建設「無性別」的更衣場所,讓性小眾的生活變得較舒適。
今集《港。故》,帶大家走進小風「不男不女」的世界。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