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定了
「為什麼你不去死一死?」
「你下次再考這種成績回來,你就死定了!」
……
今晚直播要談自殺防治,剛好看到了這些句子,感到一陣心酸,都是在傳統教養中的經典互動。以前這種凶狠惡毒的話,都可以由父母毫無保留地對孩子說。
在傳統上,不那麼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視孩子要順從聽話;不那麼重視孩子能獨立自主,更在意孩子的可被操控性。那些被內化的自我攻擊,還有長年被刻意形塑的自尊心低落,以及脆弱的心理健康,都不利自殺防治工作。
一個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較能承受外在環境的挫折失落,而依然保有自己的價值。但一個連生存價值都常遭遇否定的孩子,就容易因為犯錯與失敗,引發強大的自我攻擊與自我否定。
然後傳統教養還喜歡放大孩子的錯,但對於教養者不適當的行為,要不然就輕輕帶過,要不然就有種種合理化。這很容易讓一個感覺痛苦羞恥的幼小心靈,習慣性地將一切罪咎都放在自己身上。
而且以前的孩子被教訓,往往很看當時大人的心情,也就是所謂「看臉色」文化。一個行為可能今天做沒事,隔個幾天就被電得很慘,各種浮動的標準,都可以是照顧者那個當下的自由心證,偏心也就不奇怪了。
這種處境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放鬆,回到家也容易被驚嚇,根本就不是「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以前又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小心受了傷也是孩子沒保護好自己,被霸凌也要優先檢討自己,所以嚴格檢視受害者的風氣也盛行。這其實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沒得到足夠的保護,有苦也要自己吞下去,別去「麻煩」忙碌的父母,或者把自己視為一種麻煩。
要不然就是嚴格處罰,要不然就忽視你讓你自生自滅,「誰叫你不乖」、「不要來煩我」。有體驗過這種生活的人,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有體驗過的人,如果沒有充分的覺知,還會認為複製這樣的模式對待下一代,如同天經地義,令我感到著實悲哀。
更辛苦的是,傳統教養特別打壓孩子的情緒,要扭曲自己、麻痺自己,最好轉頭不去看內在的悲傷與憤怒,這樣比較能不打擾父母而活下來。這樣跟自己情緒失連的孩子長大了,要學習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與紓解自己的情緒,就會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
今晚跟桃園市衛生局合作,談自殺防治。剛好這段時間是孩子們開始上學第一個月,大學也慢慢準備開學,也許我們多重視一點孩子的心情與壓力,可以少一點在去年差不多時間,發生在我們文化裡那些殞落的年輕生命的悲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80的網紅蘇尚珄 Bor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作品完整15格下的句子: 1.你如何看待刺青? 2.刺青是種藝術? 3.刺青是人生過程的象徵? 4.刺青=黑社會? 5.刺青文化? 次文化? 6.在台灣刺青為何阻礙就業? 7.你曾想過要刺青? 8.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9.你為何要刺青? 10.你是為了刺青而刺青嗎? 11.刺青源自於圖騰,你知道嗎...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 JUKSY 街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是你,你會嗎?(#X編)
#JUKSY街星 #兩性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道歉啟事
唔好意思,我走甩左件 #玩具 去左搵本小姐 玩,周圍搞人貼相真係非常唔好意思。 #香港老師也移民 aka #關菊英 aka #杯麵子 aka #個樣就係弱點 嘅自由西,你又曵曵啦下,今晚要罰你食Wagamama 拉麵先得 😈😈😈
我同你講啦,你拎我十六年前影嘅相周圍貼,對我係無影響架~ 正所謂十八無醜婦,我當年讀大學,我嗰科選科草高票當選第三位,我唔睇得都嚇得(其實係因為全科得三個男人😂),anyway… 我剛剛都過了34歲生日,我真係想講:如果一個人唔係做明星嘅話,去到三十幾歲都仲係要靠個樣黎搵食,真係好可憐。
我不帥,但我也沒有好似某人咁,嫌自己外貌羞家到要去搵「變靚啲」執完又執,仲執到上法庭,對嘛?你都真係幾好野,移民移到搵國安告人,連減肥都可以減到上法庭,都算係 #肉海奇葩 了。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我真的沒有嫌棄過自己,就算我這個超易胖的體質讓我變熊,我也沒有嫌棄父母給我的DNA好不好?(何況在英國這種熊型挺受歡迎的 🤡)我不帥又如何?人醜就該勤讀書,我就努力讀書寫作,反正不用出鏡,也不用告訴/說服大家「我長得很帥」,這裡七萬一千個followers,請問誰是因為我的外表而follow這個專頁的?😂😂😂
作為一個作者,如果我唯一能被人挑剔的只是我的外表,我感到萬二分榮幸。
我跟你不一樣,我的身份不是源自「曾經做過教師」這回事,我自願離開教育界也活得很好;我的自信心不是建基在容易變幻的外表之上;我的人生也不是靠另一個男人施捨—— 我不用拎塊自由西出黎俾公務員狗官當oyster card咁嘟,先可以移到民、先可以有家用。
你鬧我嘅說話,其實係反映緊自己嘅潛意識,你開個鬼page share 我,講黎講去唔係話我「陪男人」先有飯食,就係貼我嘅相。因為你覺得做唔到教師係一個恥辱、因為你覺得「唔靚」係一種恥辱,因為你要靠男人先有飯開先移到民係一個恥辱。
不過,你有樣野講得好中,我真係除左工作之外,咩都係靠男人:家務有男人做、去旅行有男人plan、移民講一句我男人就做齊都有手續我只係負責簽名、我話想去法國退休佢就去法國買間屋俾我,到後來我搵到工想用自己錢,佢因為我唔用佢張附屬卡而嬲左—— 我覺得被這個男人寵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而我也給他最大的鼓勵和支持,當然,還有無窮無盡的愛—— 親愛的,婚姻就是互相支持、愛慕與鼓勵,這沒什麼好恥辱的。
#來說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教育界嘅恥辱
#好心善用NHS睇醫生啦
#係咪英文太差唔識講呀
#咁啦我幫你做翻譯啦
#等一下
#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全身機能失調症英文點講
#好似係ChiLunSin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 蘇尚珄 Bor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作品完整15格下的句子:
1.你如何看待刺青?
2.刺青是種藝術?
3.刺青是人生過程的象徵?
4.刺青=黑社會?
5.刺青文化? 次文化?
6.在台灣刺青為何阻礙就業?
7.你曾想過要刺青?
8.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9.你為何要刺青?
10.你是為了刺青而刺青嗎?
11.刺青源自於圖騰,你知道嗎?
12.你是否認同將情人刺在身上?
13.柔弱→恐懼→渴望強勢→刺青?
14.你是否因家庭而不刺青?
15.金錢+時間+耐力+痛楚=好的刺青作品
作者Chris的話:
此創作的出發點是探討台灣社會對於刺青的觀感不同,在作品與觀賞者的互動當中,讓他們去思考怎麼看待刺青,對於這種『美』是抱持著怎麼樣的態度,以15格的滑動式拼圖模式創作,創作一幅能與觀賞者互動的畫,在作品的每一格底下都藏著一句話,讓人在試著還原這張刺青圖時能夠思考這些問題,當拼圖完成時,觀賞者思考的最終問句將會是:『你如何看待刺青?』。
這個作品其實不只經歷了一次失敗,克服了不少的難關,我希望創作出一個能夠讓人有共鳴且會去思考的作品,一個有影響力的作品,刺青文化在台灣接受度的確越來越高,但卻有許多職業無法接受刺青者,諸如此類的問題存在於這個作品裡,我想讓我所畫的畫不只是幅美麗的圖,而是能更深層思考與欣賞的創作。
Chris訴說此創作的因緣際會:
幾年前原本打算學刺青的我因沒有管道也沒付諸行動而打消了念頭,而在一年前在Facebook上看到了蛋頭的大頭照,就是這次我畫的這張圖,我看到那刺青且看完相簿後加了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當時我很激動,也因此我查到了那幅刺青的來源-Kim,2011年10月,我自己也成了Kim的客人,在給Kim刺青的時間裡,我遇到了幫我刺第一個刺青的師傅,剛好讓我逮到能夠學習刺青的機會,在Kim起筆割線到冬天上色,我在這途中走入了學習刺青的這條路,也在2011年的夏天,學校來了一個兼課的知名設計師-蕭青陽老師,因為他的原因我努力想突破自己的範圍,進行更大且自己具有感觸及思考的創作,如果我當時沒有上網不會加到蛋頭Facebook,也不會認識Kim,也不會鼓起勇氣辭掉工作學刺青,更不會因為這位老師而做出此創作。
Artist / Chris.L 梁凱皓
Tattoo Model / Egg-Head Chao 趙曉賢
Tattoo Artist / Kim Peng 彭婉娟
Video Producer / Borry Su 蘇尚珄
Cameraman / Louies Lu 陸頡
Location / Tattoo Yue 台中彫岳創作刺青
Music / Hecq - Steeltongued (Ultre Steal Tongues)
Chris在2014年每個月的1~20號在 台北 士林的『無盡紋身 Endless Tattoo』擔任特約刺青師
21~31則是在 台中 個人工作室刺青
如需預約討論或者其他問題可以用Facebook做聯繫
https://www.facebook.com/chris.liang.92
[Video Producer Borry 蘇尚珄]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roducerB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