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一位網路知名大律師,前兩天發文評論了一位學童騎著三輪車與汽車駕駛發生擦撞,事後駕駛囂張態度遭學童母親貼上網路引發撻伐
該律師或許對這場車禍有他自己的見解,認為肇事比例未必如同鄉民所述,同時認為學童母親在法律上一樣可能有責任,到目前為止火花羅都還能理解
但是呢,這位律師為了捍衛自己的想法,在與一些鄉民網路互嘴的過程中,開始檢討起該學童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道路安全規則』中所犯之錯,開始使用自己長年的法學訓練扭曲法條,將『有警衛管理只開放居民通行的社區道路』一股腦的認定為『法定道路範圍』
本來火花羅一開始抱持著蕉流....不對是交流的心態,指正律師說私有道路(或是停車場)在法界、學界、警界跟政府機關的實務見解中,除非特殊案例才會是所謂的『道路範圍』,通常只會出現在騎樓、既成道路這種狀況。只是這位律師可能長期就是人生勝利組,自己的論點容不下任何一絲絲挑戰跟指正,跟網友越戰越大,最後就掉入了輪數、年紀等陳詞濫調
這樣的光景讓我想到當初討論蘇花改長隧道開放摩托車通行的種種,政府機關挾其資訊不對等、資源豐厚等優勢,將規則、法律變成維護自己侵害人民權益的武器,不惜濫用自身專業與扭曲職業道德,只為了圖個
『利益』或是『面子』
回過頭講那個車禍,說實在話要父母一定得帶小孩去公園才能放心玩,連自家社區車道這種『大人都常常在打球做運動』的地方都禁止小孩出現,實務上根本窒礙難行
但是停車空間的確是小孩常常發生事故的地方,父母一個不小心把自己小孩壓死在車輪下,在歐美或是台灣都有層出不窮的案例,因此若是孩童在有車輛出入的空間玩耍,父母的確得多加注意孩童的安全。
但是不管如何延伸,社區停車場或是私人車道,都並非法定道路範圍,更非這個律師所主張:『郵差可通行、地上也有標線就是道路』,因此這個社區車道到底是不是道路範圍仍須當地主管機關認定,最快的方式就是打個電話去當地警局查詢就知道了,一般來說,在停車場等場所發生車禍警察是無法介入處理例如做酒測。
只是我以為這是常識,沒想到這樣的謬論竟然出自一個台大律師之嘴。
車禍肇責比例查詢 在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眾運輸系統完善,遠比所想的更重要
公車、輕軌、捷運黃線、公車捷運(BRT)、撥召公車(DRT)…
我們討論著各種城市大眾運輸系統發展的可能性,因為良好的交通網絡和人本交通,是一座「宜居城市」不可缺少的要件,這不僅增加城市交通效率、降低私人運具石化能源使用、減低空污,進而朝著永續生活的方向前進。
最重要的是,對高雄市來說,完善交通網絡和大眾運輸,有助於減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的數據顯示,108年全國各縣市,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高雄市有351人、為全國之冠。查閱近5年內資料,高雄幾乎年年名列前茅。主要肇事原因包括未保持行車安全間距、違反號誌管制、未注意前車狀態等。
#為何高雄死亡車禍比例高?
我從大眾運輸網絡密度不足,以及缺少以人為本的交通設計談起。
相較私人運具,大眾運輸路線固定、高穩定性和準確性,大幅排除人為操縱失誤的變因,安全性在一般情況之下優於私人運具。
而民眾使用大眾運輸意願低、高度仰賴汽機車的方便性,正反應出大眾運輸路網密度不足、與目的地距離過遠,以及等待時間過長等不便的缺點。
國外城市如東京、大阪、紐約、巴黎等,捷運系統成功的案例不少,我們就舉台北捷運為例。1996年3月北捷正式開通第一條線「木柵線」,開通10個月內,每日平均運量僅40051人次;1997年淡水線逐步通車,全年平均每日運量為85155人次,直到1999年板南線通車,串起木柵線與淡水線,架構出「雙十路網」,也讓北捷運量大幅提升,每日平均運量破30萬。
除了捷運路網,公車等公共運輸的接駁網絡密度,是關乎能否撐起城市整張大眾運輸網的關鍵。
從北捷案例來看,新的捷運路線加入後,的確有效提升總體運量,這背後重要的基礎就是高密度的公車接駁網,提高公車班次,搭配運輸「最後一哩路」質量俱足的共享交通(公共腳踏車、電動機車、電動小型車)等,是推動捷運、輕軌等大型交通建設之外的當務之急,這與提升運量有相輔相成之效果。
高雄的幅員廣大,是一座港灣工業城市,大型貨車、機車比例較高。過去在「汽車=進步」的時代觀念之下,城市的路線規劃多以汽車優先為重,若一條路塞車情況嚴重,相關單位的解決方法可能是將路拓寬,設法讓更多車子能通行,但城市不斷開發、更為擁擠的情況下,道路規劃顯然要從:如何在增加單位時間內、提升運送人次量著手。「以人為本」、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才是現代城市交通問題的解藥。
我也要說,我們並非一味把大眾運輸發展奉為進步城市的圭臬,最近輕軌公聽會,我仍要求市府及捷運局全心盡力回應或改善每一個市民的意見、建議及擔憂。
但鼓勵大眾運輸永續經營該是高雄的共識。
在此共識之下,市民朋友,我們還要一起細細討論,如何讓這些新的載具,更融入高雄、更符合你我理想的生活型態,這需要公民參與、一起討論解決那些我們不夠滿意的地方。
我們希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樣貌為何?
是不斷為汽機車拓寬的大條馬路?
或是,趕時間時,有多種便利的大眾運輸可以使用;有時間時,可以與所愛之人併著肩、安心步行的綠帶街道?
--
接下來新的會期,針對交通議題,我會有幾項推動和監督重點,請大家一起關注:
✓公車優化、班次密度提高、補足路網不足
✓輕軌二階、捷運黃線
✓共享交通工具發展
✓交通壅塞路段改善
✓交通違規罰鍰預算、警察交通執法人力調配
✓大貨車第三責任險歸屬、ADAS駕駛輔助系統法規施行
車禍肇責比例查詢 在 三小a的隨手拍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一場日本自駕車禍衍生的省思
有人看到上週六在沖繩台灣人自駕發生車禍的新聞嗎?明明就是快快樂樂出遊自駕,或許是因為車況不熟?貪快闖紅燈或其它原因?但造成行人受傷及成為現行犯被逮捕絕對是駕駛當初始料未及的,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日本法律的刑事責任及金額不小的民事求償費用。
以目前新聞現有資訊來研判,對肇事的台灣駕駛是相當不利,在斑馬線上撞到小學生,造成頭部撞傷及肋骨骨折,加上目擊者描述是駕駛闖紅燈,可以說整個肇事責任都要歸咎在駕駛。
這兩天用網路查詢外國人在日本自駕發生事故的資訊,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供數據來說,以沖繩縣自駕比例最高,每5個到訪沖繩的外國人就有1個是自駕,但在2014到2016年間每年事故數卻以倍數成長,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以2016年來說就有近萬件外國人租車發生事故,平均一天就發生27件,平均一小時就發生1件,這個數字是很可怕的。
哥很贊成到日本自駕,這絕對是無庸置疑的,不過大家決定要自駕上路前,是否衡量自己平常在台灣的駕駛習慣及技術是否適合?日本官方這幾年也開始重視外國人在日本租車發生事故的比例過高,當然,日本不太可能完全禁止外國人在日本租車,但難保業者在不違反政府法令下,以提高租車或保險費用的方式來降低外國人租車意願,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到底誰才會是受害者?
#這問題不僅僅發生在沖繩
#連九州北海道跟東北也開始注意這問題
#不要再把問題推給別的國家了
#台灣人是前往沖繩遊客數最多的外國人
新聞出處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512-00010000-qab-o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