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舊文】由物理概念名稱談暗物質與暗能量
讀者朋友如果睇完上星期《真係好科學-暗黑宇宙》,可以睇埋呢篇文🥸
//暗物質和暗能量相信是少數幾個理論物理中最前沿、而又深入大眾文化中的物理概念。
以我自己科普經驗為例,很多讀者朋友都對有關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新聞感興趣。我的專業並非理論物理,對於這兩個高度理論性的題目並不太在行。不過,當我嘗試解答各種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問題時,我發現導致概念錯誤的主因可能根本不是讀者的數學、物理背景或程度問題,而是這兩個物理概念的名稱問題。
物理學家與數學家都是人,在表達概念時少不免需要用到文字(這不是廢話嗎?!)。而原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界習慣,很多時候我們做科普、數普時都會忽略:很多字詞在專門研究範疇內的定義,都與一般用法完全不同。
我發現這一點的原因,是我漸漸留意到很多時候我們面對非本身專業的概念時,都會嘗試理解概念名稱的含義。當面對理論物理這一種需要極高數學技巧的概念時,對非專業的讀者來說,能夠理解的大概只剩下概念的名稱。不幸地,從物理概念名稱含義入手分析問題,往往都只會是死胡同,因為支撐物理概念的根本不是語言學,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學。
暗物質根本不是物質?
物理學家數學技巧可能不錯,但取名技巧就非常糟糕了。暗物質的「暗」與「物質」,有一半是不太正確的。
物理學家早於 1930 年代已經發現了暗物質,不過那時候並非稱為暗物質,而是「找不到的質量」[1]。宇宙間有上億個星系,包括我們居住的銀河系。天文觀測顯示,環繞星系核心公轉的速率太快了,恆星應該會像汽車高速入彎時摩擦力不足而被拋出軌道。換句話說,星系根本不應該存在!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答案就在萬有引力。既然恆星沒有被拋出星系之外,那麼就必定是萬有引力把它們拉著。然而,即使把一個星系內所有恆星提供的萬有引力都加起來,結果仍然太弱,不足以拉住高速環繞星系公轉的恆星。
質量越多,萬有引力就越強。無論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抑或以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恆星都實在公轉得太快了。所以物理學家就把那些「多出來的引力」歸功於一些看不見的質量,即是我們現在稱呼的暗物質。所以,暗物質可能根本就不是物質,而是其他一些能夠造成星系恆星公轉速率如此快卻不會拋出星系外的物理效應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知道原來暗「物質」根本不是我們認識的那種物質。而且,那個「暗」字其實也有點誤導。暗字明顯比喻「找不到」的質量,不過它其實有著更深含義。
暗物質之所以稱為「暗」,當然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它們。可是,即使它們當真是物質,其物理特性也必然與我們知道的一般物質不同。首先,一個成功的暗物質模型 [2],必須要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與光子沒有互動,兩者互不干涉。這才是它們被稱為「暗」物質的原因,是帶有明確物理定義的。
暗能量根本不是能量?
如果說暗物質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引力的東西」,那麼暗能量就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反抗引力的東西」。
解釋暗能量的來源,要回到愛因斯坦於 1915 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修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把引力(即重力)描述成時空曲率。愛因斯坦推導出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除了能夠描述宇宙之外,亦得出一個推論:宇宙不是在膨脹就是在收縮。
愛因斯坦不喜歡這個推論,他認為宇宙必須是永恆存在,不會變化的。然而,由於重力只能是相吸的,宇宙必定在加速收縮或減速膨脹之中。因此,在不影響方程式正確性的前提下,他加入了一個常數項,稱之為宇宙常數,用來抵消互相吸引的重力,希望能夠得到一個靜態的宇宙。
可是,宇宙從不用看人臉色,即使你是愛因斯坦。哈勃透過測量星系的距離和後退速率,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令愛因斯坦收回宇宙常數。
由於重力只會互相吸引,宇宙膨脹終有一天會逐漸減漫至停頓,然後開始收縮。然而,宇宙總愛捉弄人類。1998 年,兩隊天體物理學家團隊 [3] 獨立發現宇宙不單止正在膨脹,而且膨脹正在加速!
大概根本沒有任何人曾經想像過這個現象。只會互相吸引的重力,如何使互相遠離的星系以越來越快的速率後退?這就好像向上拋起一個網球,網球非但不掉下來,反而向天空越飛越快!
物理學家找不到任何已知物理概念去解釋這個現象,因此就把宇宙加速歸咎於「暗能量」。產生暗能量的可能是宇宙常數,但沒有人知道暗能量和宇宙常數究竟是什麼。
再一次,「暗」字表示它不會放出電磁輻射,而且我們對其成分毫無頭緒;「能量」則是比較技術性的描述,與概念「真空能量」有關。而與上述暗「物質」是否物質一樣,我們其實連暗「能量」是否真的是種能量也不知道。
宇宙是場暗物質與暗能量的較量
現在物理學界最流行的宇宙模型是所謂的 Λ-Cold Dark Matter (Λ-CDM) 模型,即 Λ-冷暗物質模型。其中, Λ 指的是宇宙常數產生出暗能量、「冷」代表暗物質的速度遠低於光速、「暗」指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
暗物質使星系互相吸引,暗能量則使星系互相遠離。因此,研究宇宙裡的星系分佈,就可獲得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資訊。
最近,一項稱為暗能量普查 (Dark Energy Survey, DES) 的最新研究 [4] 測量了 2 千 6 百萬個星系的間距,計算出宇宙的成分有 74% 是暗能量、 21% 是暗物質,而剩下的 5% 才是一般物質和能量。換句話說,人類科學文明所知的一切物理和化學知識加起來,只是宇宙間所有東西的冰山一角。
這項也是唯一一個準確度能夠與普朗克衛星 [5] 的研究結果相提並論的研究。普朗克衛星亦是測量宇宙中有多少暗能量和暗物質的研究計劃,不過它用的方法不同。普朗克衛星直接拍攝宇宙嬰兒時期的照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而計算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多寡。
兩項研究的計算結果雖然十分接近,但仍有著微小差別。這差別令很多物理學家感到興奮,因為如果屬實,我們就必須重新檢視各種宇宙模型。同時,這亦是科學精神的彰顯。
註:
[1] Neil deGrasse Tyson 談暗物質和暗引力等議題。
[2] 「模型」一詞在科學中亦有特別意義,指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的數學結構。
[3]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和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4] 暗能量普查資料量龐大,研究團隊目前仍在不斷分析當中。
[5] 或稱普朗克巡天者。//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みほちゃんねる/新井美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回に続きで掌屈(ヒンジコック)を使った指3本で上げるテークバックで力を使わずに飛距離を伸ばす練習をしていきます💪 今回も撮影後の自主練ですが山高プロ(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 所属、PGAティーチングプロA級)にアドバイスいただいてま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こちら😉 https://goo.gl/gG...
軌道 曲率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TV快訊】鋼軌斷裂達19公分 台鐵:啟動專案調查釐清
#伊編:怎麼會!!!
---
今天(28日)上午台鐵新市到永康間路線異常,工務單位前往查看,發現鋼軌出現19公分的裂縫,緊急搶修。對此,台鐵局表示,為確保行車安全,台鐵局立即封鎖新市到永康間東正線,改西正線單線雙向行車,經工務單位派員至現埸確認該處為鋁熱劑焊接處,量測有19公分鋼軌破端,現場依標準作業程序,於10:01完成以短鋼軌接頭魚尾鈑鎖定之緊急處置,確認安全無虞,全線恢復雙向正常行車,待今日夜間營運時間結束後,將封鎖路線進行抽換鋼軌作業。
台鐵局指出,經查鋼軌斷裂位於新市到永康間(350公里150公尺),屬直線路段該處鋼軌接頭曾於106年1月11日以鋁熱劑焊接,同年2月8日辦理路線軌道超音波探傷檢查,發現該處鋼軌內有3-6公釐氣泡,屬檢測分級B級(缺陷小於6mm,大於或等於3mm,每年複檢1次),並以魚尾鈑作加固處理增加強度,同時,依規定1年複檢1次。經確認該處於107年9月18日、108年9月30日及109年9月11日以超音波探傷複檢結果皆屬B級,焊接處並無劣化情形,且該路線狀況良好石碴密實,並無浮枕及噴泥現象,且依據工務段例行巡檢紀錄,該路段於每週道班人員例行巡查時並未有異常,本案已由台鐵局運安處進行內部專案調查,檢討及釐清確切原因,後續將據以徹底落實改善,以有效降低鋼軌斷裂風險。
台鐵局自5月19日成功站南邊西正線斷軌事件後,依據運安會通告,前於8月8日已完成全台曲率半徑800公尺以下路線巡查作業,巡查結果無異狀,本次鋼軌斷裂處位處直線路段,台鐵局於今日上午發布電報要求各工務段加強路線巡查及焊接口檢視,並加強熱劑焊接處所之砸道整修工作,以確保行車安全。
#台鐵 #鋼軌 #裂縫
---
【訂閱 #台視新聞 關心大小事】
軌道 曲率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太空的邊界是哪?】
#本日冷知識1537
上上週我們講了三位蘇聯太空人不幸在太空罹難的故事。該事故迫使工程師從失敗中學習,並持續改進系統。使後繼者:來自各國的數百名太空人有安全可靠的方式定期往返國際太空站。
但說來奇怪,大多數太空人所到的「太空」,也只是在海拔約 400 公里的國際太空站「而已」,400 公里差不多是把台灣豎起來那麼高。相較於地球這顆直徑 12742 公里的巨球,國際太空站像一隻緊貼著地球臉皮飛的小蚊子。
定義上,太空的邊界是在海拔100 公里的地方,那條想像的界線叫「卡門線」(Kármán line)——太空人其實離家不遠。#當我張開翅膀試圖往夢裡闖
卡門線出自西奧多.馮.卡門先生(Theodore von Kármán, 1881–1963)出生於匈牙利的航空動力學工程師,身為猶太裔的卡門隨後移民美國,在加州參與成立「噴射推進實驗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JPL,現隸屬於 NASA 的超酷組織(火星歸他們家管轄)。
* 德文名字有馮 (von) 不見得代表是貴族。馮卡門的 von 只是指出他來自卡門村。von ≒ from。
卡門本身是超音速飛行、飛機翼型、流體動力學,尤其是紊流方面的泰斗。簡而言之他是造飛機專家,怎麼會管到太空去了呢?
故事要說到底,就得從......牛頓說起!讓我們倒帶,回到西元 1665 年,英國鬧大瘟疫,青年牛頓實行了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就宅在家,看著蘋果掉落忽然就想通了萬有引力原理。天才小神童是想通了啥?原來他是頓悟惹:月亮和蘋果是完全一樣的,在向著地心做自由落體!之所以蘋果會著地,但月亮永遠不會掉下來的差別在於,月亮的橫向(公轉)速度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之快。
什麼跟什麼,有聽沒有懂 XD 是,牛頓的頓悟超抽象的。幸好多年後,牛頓決定出本科普書解釋他驚天地泣鬼神的萬有引力理論(月亮與蘋果一體適用,故名萬有),想出惹另一個天才比喻,或是說更具體的思想實驗:
▆ 牛頓的砲彈(Newton's cannonball)...... 出自《原理》第 6 頁。
我們一般人沒吃過砲彈也看過大砲走路 (x) 知道砲彈是怎麼一回事 (o)。從砲管飛出的砲彈,會開始受地球重力影響而往下掉,呈拋物線軌跡飛行直到著地。
牛頓請讀者想像在高山山頂有一具性能極佳的大砲,能用任意的高速射出砲彈。由日常經驗我們知道顯然是射速越快射程越遠。而當砲彈超快、極快、有夠快時,會發生有趣的情況:地球是圓的(人類自古希臘甚至更早就知道了),隨著砲彈橫著飛,地球的曲率開始起作用,使地面好像在加速向下遠離砲彈——高中物理課本會教你證明這個貌似存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v^2 / R,其中 v 是速度,R 是曲率半徑,詳解略。
牛頓大神指出,當砲彈速度 v=√(gR) 大約是每秒八公里 (!) 時情況變得大有蹊蹺,儘管砲彈一直在自由落體,但地表也一直在遠離著它,這兩個加速度的量值相同方向相反,使得砲彈只要維持著該速度就永遠不會著地。
在物理上有兩種方式描述這現象——A、重力恰好提供物體繞地心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或B、重力恰與離心力抵銷。兩者敘述彼此等價,只是觀點不同。
我們只要記得重點是國際太空站、月亮、人造衛星、喬治克隆尼和珊卓布拉克......全都像牛頓的砲彈一樣,憑藉著橫向的超高速度而能「一直自由落體,但永遠不會落地」,換言之就是:上軌道(in orbit)啦。
回到卡門,#男人不過是一種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咳咳,錯頻惹,是我們的航空飛行/空氣動力學專家卡門先生。當年他在認真推敲的問題其實是:
▆ 「一個國家的領空該往上算到多高?」
身為飛行機專家,他知道飛機能維持飛行是靠機翼維持足夠的升力(Lift)以抵抗重力。飛機的升力和幾個因素有關:速度的平方,空氣的密度,還有機翼的面積。蠻直觀的,可以想像機翼是藉由把空氣向下推擠讓自己獲得反作用力向上升。
但不幸的是高空的大氣密度越來越稀薄(具體上是指數衰減—— 90% 空氣分子都聚集在離地表 20 公里內),為了提供足夠升力,飛機的巡航速度就需要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直到某個海拔高度,速度值(呈指數增長)已高到金離譜,和牛頓的砲彈的 √(gR) 速度相差無幾。與其說那還是架飛機,不如說是自帶推進器的火箭。
總而言之,卡門線的初衷就是:「已不算是開飛機那樣靠空氣提供的升力飛行,而是像開外掛 (x) 火箭 (o) 是靠離心力遠離地表」的海拔高度。如果飛機算空軍,火箭算太空軍,卡門線就順理成章的代表太空的邊緣。
當年卡門得到的值差不多是海拔 62 英哩,100 公里的一個概略數字。但他的計算面臨到各式問題:地球的大氣密度其實隨著緯度、季節、溫度、甚至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的影響而起起伏伏,不完全符合他簡化版計算中的條件。
因此隨著知識與技術的進步,有人大膽異議說「很可惜,卡門先生算錯了」並提出新的分界提案。例如,美國空軍傳統認定的太空邊界是 50 英哩 = 80 公里的高度。曾經有數種實驗性的「太空飛機」(混合傳統空氣動力學和火箭推進的飛機)突破那個高度,包括有名的X系列火箭飛機——「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壯便曾經做過 X-15 火箭飛機的試飛員,達到過太空的邊緣。而突破 80 公里的空軍飛行員一樣會獲得太空人的稱號。
大概是醬。科宅這番長篇大論,只希望大家記得一件 Take home message:上太空不只是往上爬一百公里那麼簡單而已。若只單單上拋一百公里,地球引力會立刻讓你像蘋果一樣落回地面。
上太空真正的重點是往橫向加速,只有飆超快,達到水平方向約每秒鐘八公里的東西(參考:國際太空站 = 7.66 km/s。哈伯望遠鏡 = 7.59 km/s)才會維持「牛頓的砲彈」的狀態,待在低地軌道上。
反之亦然,太空人要回到地面,也不是咕咚一聲往下跳就行。他們需要劇烈的減速,主要是利用大氣層的摩擦生熱,把太空和地表的每小時兩萬六千公里的速度差異給磨掉......速度的平方差和動能成正比,這份奢侈的速度需求也是上太空代價辣麼高昂的原因之一喔。
插圖:俄國航太總署的聯盟號(Soyuz)發射太空人和物資到國際太空站的示意圖,你看,關鍵是火箭橫向的推進,就像牛頓老大說的那樣。
軌道 曲率 在 みほちゃんねる/新井美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前回に続きで掌屈(ヒンジコック)を使った指3本で上げるテークバックで力を使わずに飛距離を伸ばす練習をしていきます💪
今回も撮影後の自主練ですが山高プロ(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 所属、PGAティーチングプロA級)にアドバイスいただいてま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こちら😉 https://goo.gl/gGEUnc
@みほちゃんねる/新井美穂
コメント✨高評価✨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山高プロのレッスンをご希望の方は
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まで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
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公式サイト
https://www.taiei.cc
右脇は締めて、テークバックは左手の小指、薬指、中指の順に外側から内側へ指を折っていき右手は添えているだけのイメージで上げていきます。
このテークバックの時、右手は早めに畳まずにできる限り伸ばした状態を保ち、限界がきたところで右肘を畳んで肩の回転でトップまでもっていきます。
腹筋を使ったテークバックになり慣れないうちはかなり苦しく感じます😣
ですが後ろから見ると体の正面に手がありとても綺麗なフォームになっていました!☺
自主練中にこの練習方法やフォームの確認方法を山高プロに教え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まず右手だけで肘を曲げずに体の横のラインまでテークバックします。
そのまま上げると左手がグリップに届かないので、届かせようとすると左肩をしっかり入れ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この状態でグリップを握った形が理想のテークバックになります。
そして逆にフォロースイングの時は左手だけで体のラインまで真っ直ぐ上げます。
同じようにこのままでは今度は右手が届かないので、届かせようとすると今度は腰を回す必要があり、その状態で握った時が理想のフォロースイングになります。
このイメージで右手だけのテークバックに左手を添えた状態からそのままスイングしてみると、
普通の綺麗なハーフスイングになっていました!😳
これだけで余計な動きを省いたシンプルなスイングの完成です!
最初は癖で右肘を畳んでしまいましたが理想のポジションに向かって肩で回転させるとイメージがしやすくなり、右手を伸ばす事を意識しなくても回しやすくなってきました!
これで左右がコンパクトになれば、
クラブを振らない時間が長く使えるそうです!
更に掌屈(ヒンジコック)が使えるとボールの捕まりが良くなります!
そして更に前回教えていただいたテークバックで顎の下に左肩が入り、フォロースイングで右肩が顎の下に入れば軌道の正確性も上がるそうなので、
この練習をするためのドリルも教え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左足を籠の上に乗せ右足重心で振る練習です!
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の練習場では特別に許可頂き撮影しましたが、他では代用品で左足を置き右足重心になるようなもので練習してみて下さい!
この練習方法は右足重心にすることにより、
回転ができないので軌道が理想の一方向にしかいかない事を体感するためのドリルです!
この正しい軌道を覚えれば手を返してもひっかからないそうです!
フィニッシュの位置は左に振ろうとして体の後ろではなく、左肩を外れないようにして右斜め前です。これに実際は回転が付くので左にフィニッシュするだけです!
こうやって分解するとこれまで教えていただいたことも良くわかりました!
フィニッシュの時は右肩で顎を押し出すようなイメージなので手で左へ回そうとせず、
思っている以上に前に出してみると少しずつミート率は変わってきました。
そしてミートした時のスイングでそのまま左足の籠をはずして体を回転させると、
普通に綺麗な位置のフィニッシュになっていました!😆
違和感はありましたが結果をみて良く理解できました✨
体を回すようにレッスンでは言われますが、
インパクトの瞬間は体の正面にあり、どちらかというとリストターンを体の右側で処理しているので、結果としてインパクトは正面にあり、結果として体が回転しているというのが正しい表現になります。
またこの練習は左足上がりやつま先上がりの時にもそのまま役に立つ動きになります!
この右足軸のスイングができないと傾斜でも対応が難しいのがよくわかりました💦
イメージは下から前への軌道イメージです。
少しずつ慣れてきましたが、
これで籠が無い状態で体の回転が伴うと逆にクラブは上から入りひっかからなくなるそうです!
フルスイングの練習より、この右足一軸での練習をした方が良いそうです!
これだと左肩が外れない練習にもなり、
更にトラブルショットの練習もつながるのでスイングの基礎を改めて固めるためにもしっかり練習していきます!
大栄カントリー倶楽部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eicountryclub_official/
新井美穂 ウェアー提供:Sandie
https://www.rakuten.ne.jp/gold/sandie/
https://www.curucuru-select.com/?mode=cate&cbid=2556773&csid=0&sort=n
新井美穂 契約 シューズ:53 GOLF
http://comfort-goto.co.jp/53golf/
みほちゃんねるGOODS販売ページです❣️
🐶GOODSの収益の一部はペット保護団体様に寄付を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https://www.mgroup-hd.com/goods
森満絢香プロレッスン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EnKhKR3fY&list=PLpCANs-dKwYKYi9slxUDR6NDUTow9lPC3.
音楽素材
FREE BGM DOVA-SYNDROME様
https://dova-s.jp/_mobile/bgm/
効果音
フリー音楽素材 魔王魂様
https://maoudamashii.jokersounds.com/
音楽素材
FREE BGM DOVA-SYNDROME様
https://dova-s.jp/_mobile/bgm/
効果音
フリー音楽素材 魔王魂様
https://maoudamashii.jokersounds.com/...
新井美穂インスタグラム
https://www.instagram.com/mihoaraioff...
オフィシャルブログ
https://ameblo.jp/kwu1118/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iho_araii
Facebookページ
https://m.facebook.com/miho.araii/
M.Group公式HP
http://www.mgroup-hd.com
#ゴルフ #右足軸 #正面でインパクト #つかまる打ち方 #左肩支点 #ヒンジコック #掌屈 #右体重 #ミート率アップ #飛距離アップ #テークバック #バックスイング上げ方 #コンパクトスイング #PING #G425 #関東女子ミッドアマチュアゴルフ選手権 #クラブ選手権 #ドリル #レッスン動画 #ゴルフ練習場 #スイング #ゴルフ女子 #モデル #ゴルフ辞書動画
軌道 曲率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軌道 曲率 在 Daichiゴルフ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菅原大地、初のスコアアップ(ラウンド術)本!
タイトル:『ゴルフでラウンドする前に必ず読む本 IDゴルフの参考書』
https://www.amazon.co.jp/dp/4046053089/
価格:1,500円+税(税込1,650円)
出版社:株式会社KADOKAWA
最新のムック本発売情報!
【最大効率スイング完全版】
人気の高いスイング解説動画を再解説!
https://amzn.to/3cH72Gi
書店、コンビニ、ネットにて好評発売中☆
チーム大地プロジェクト!第一期オーディション!
詳細はコチラ→https://daichi-golf.com/project/
※第一期オーディションは終了致しました。
ゴルフ業界で活躍できる人材の育成サポート
こんな目標の方を応援します。
・ティーチングプロになりたい!
・インフルエンサーになりたい!
・人気ユーチューバーになりたい!
・芸能の世界を目指した!
・ゴルフ業界に就職したい!
ラウンド使用ボール:スリクソン Z-STAR XV
https://sports.dunlop.co.jp/golf/srixon/zstar2021/
#ゴルフ初心者#ゴルフ#ゴルフスイング
ゴルフ好き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ティ⭐︎
「Daichiゴルフ応援団」オンラインサロン
https://salonat.jp/daichi/
会員限定、大地プロによるレッスン会をほぼ毎月開催!
本気で上達を目指す団員に送る限定動画、会員限定イベント、ライブ配信などもやってます⭐︎会員募集中
登録はコチラ→https://salonat.jp/daichi/membership-join/
ウェア提供【VIVA HEART】ビバハート
https://www.grip-inter.com/shop/c/cVH
2020年、書籍出版情報☆
KADOKAWA
▪️タイトル
-最大効率「インパクト」で飛ばす!
ゴルフスイング最強の教科書-
▪️価格 : 1,300円+税
▪️発売日 : 10月29日
全国書店およびネット書店で発売開始
絶賛発売中☆
https://amzn.to/2GYvLZz
池田書店
▪️タイトル
「ゴルフ誰でも280ヤード! サイコースイング」
▪️価格 : 1,100円
▪️発売日:9月24日
全国書店およびネット書店で発売開始
https://www.amazon.co.jp/dp/4262166066/ref=cm_sw_em_r_mt_dp_xFWyFbDGY7Z3X
菅原大地プロ、初出版本☆
https://www.amazon.co.jp/dp/4777959430
「非力でも飛ばせる!最大効率スイング」
36本の撮り下ろし動画付きで徹底解説!
大地プロが掲げる最大効率スイングのスタンダードを詰め込みました⭐︎
Amazonまたは全国の書店にて⭐︎
プロゴルフコーチ菅原大地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https://daichi-golf.com/
DaichiゴルフTV菅原大地の
【サブチャンネル】ゆる〜い動画不定期配信⭐︎
「だいちの部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HNe4OB4o8fR0kZJGKhkrg?view_as=subscriber
【菅原大地】
日本プロゴルフ協会ティーチングプロゴルフファーA級
高校卒業後にゴルフを始め、4年でレッスンプロの資格を取得。幅広い層から「わかりやすい」というレッスンの評判が広がり、横浜大型ゴルフ練習場ハンズゴルフクラブでパーソナルレッスン人気NO.1プロに。現在1週間で約100名のゴルファーに指導中☆☆
そんなレッスンプロがYouTubeで発信していきたいこととは?
「ゴルファーの皆様だけではなく、ゴルフを知らない人でも楽しめる動画を配信し、ゴルフの楽しさや魅力をお伝え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そして「ゴルフも人生も楽しく!」をモットーに活動して参りま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良かった動画には「高評価」もお願いします!
感想やご意見など、コメントもぜひ(^^)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こちらより
メールアドレスの場合
contact@daichi-golf.com
メールフォームの場合
http://daichi-golf.com/contactform/
※現在、多くのお客様よりレッスン問い合わせを頂いておりますが、満員のためご新規様の受付を一旦ストップしております。
誠に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が、ご了承下さいませ。
DaichiゴルフTV
関連動画
再生回数No,1動画 力の伝動 最大飛距離への道
https://youtu.be/ziVizwUOprs
非力でも300y飛ぶテクニック コック編
https://youtu.be/0MA2qctIZjk
最大飛距離を出す方法 サイコースイン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vUKvWsV_4&t=387s
遠心力アシスト サイコースイングパート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5uRXERhTg&t=221s
プロのスイングを解説&まねしてみたシリーズ
石川遼プロ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d0vr_GfRg
松山英樹プロ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KswwdQk1U&t=581s
企画系
パター1本で18ホールまわってみ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lLl9vpFYE&t=1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3rE2q4SA&t=26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5RsOArlkCg&t=513s
菅原大地SN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aichi_sugawar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daichisugawara
菅原大地 公式HP
https://daichi-golf.com/
撮影場所 ハンズゴルフクラブ
http://www.hanzgolf.com/
音楽素材
魔王魂様 http://maoudamashii.jokersounds.com/
効果音ラボ https://soundeffect-lab.info
効果音素材:ポケットサウンド https://pocket-se.info/
Kevin MacLeodのLife of Rileyは、creative commons「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CC BY 4.0)」でライセンス付与されています。
ソース: _https://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400054
アーティスト: http://incompetech.com/
DaichiゴルフTV
軌道 曲率 在 周玟錡and 953 others 的推薦與評價
左下角是曲率示意圖,曲率的倒數即為曲線半徑(或稱 曲率半徑),曲線半徑越小,則曲率越大。 ... 那就是,台鐵的車輛,軌道,號誌,人員…等, 遇上警訊或故障時, ... <看更多>
軌道 曲率 在 [問題] 台灣高鐵路線曲率半徑最小的路段在哪裡-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更精確地問,
台灣高鐵哪一段路最彎?
包含維修廠和尾軌的路線,
曲率半徑最小的路段在哪裡?
如果 不 包含維修廠和尾軌,
只考慮載客行駛的路段,那台灣高鐵又是哪一段路 曲率半徑最小?
曲率半徑不只和允許的車速有關,
也和高鐵車體設計互相限制。
不然,理論上不要太彎的鐵軌,
高鐵列車低速都可以彎過去。
但還要顧慮到 高鐵車廂比捷運列車還長、寬,輪子彎得過去、不代表車廂沒問題,要高速
行駛的車輪更禁不起大彎的磨損。
曲率不完全能經由肉眼在地圖上被人看見,如果地圖上看起來彎折很小,但局部彎曲的程度
很大(小圓),那只能有請專業人士來指出來了。(我知道曲率的概念)
如果只憑我的印象的話,
我猜是
1.高鐵台北站到板橋站地下段的路線,是當年和台鐵地下化一起進行的嗎?但高鐵和台鐵在
台北、板橋之間是平行的。
從台北車站往西,在北門(地面)的位置向南拐一個90度的大彎,不知道曲率多小?
2.同上,艋舺大道和和平西路口,台鐵萬華站東側,南南西轉西南西。
3.高鐵/台鐵板橋站向西南車站,在光華商工(地面:縣民大道一段、新北市圖書總館),西南
方轉正西方。
浮洲站以後,高鐵的路線獨自往。林口、機場方向行駛。
桃園站附近是和緩的大彎。
4.雖然此處彎曲程度不大,但同時伴隨著從山地往平地的高度落差,因此不得提一下:
從高鐵行進彰化八卦山、在員林東側山區、社頭山麓,由北向南,一路一邊下降高度、一邊
轉彎,直到彰化田中站。
但此路段如果不停田中,行駛速度很快。
跨越濁水溪、一邊轉彎的路段,因為在平地、半徑也大,在本文就沒討論價值了。
5.高雄左營附近,沿著國道10號、由南向轉90度往西方,切入水管路旁。
6.高雄左營入站前,再跨越國道1號後的同時,由西向西南方,駛入高鐵左營站。
7.(非營運路線)高鐵烏日基地,在高鐵台中站往外側穿越正線下方,高鐵進入基地時路線彎
折。
燕巢機場的路線目測彎曲程度不大,並沒有急轉彎。
南港和汐止目前沒有高鐵基地,
我把原來文中的錯誤刪除掉了。
8.(非營運路線)新竹六家基地,
從基地連接到正線。
9.(如果可能路線) 假如高鐵路線南延,而且會通過高雄火車站(台鐵-捷運紅線),高鐵和台
鐵地下化一同進行,那麽在 鼓山車站、三塊厝之間,也就是地面鼓山區公所附近,會由南
向東轉彎。
10.(如果)在高雄車站入站前、有一個小彎。
11.(如果)要繼續和台鐵平行往東,鳳山站往東出站時,也有一處彎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37.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31168559.A.3E9.html
不知道具體數字多少
台北北門出站向南、
高雄左營國10-水管路,
六家基地和烏日基地。
※ 編輯: copycat14 (61.224.37.205 臺灣), 09/09/2021 21:03: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