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傳播系所學生捍衛新聞自主與專業倫理衝一波
【代轉】【採訪通知】
全台新聞傳播師生連署支持「捍衛新聞環境、支持NCC裁罰決議」連署結果公佈記者會 採訪通知
⏱️時間:2019 年 4 月 12 日(星期五)14: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七樓大傳所大教室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1號(圖書館校區)綜合大樓7樓
📞新聞聯絡人:莊貿捷0931-057-128、莊承憲0937-018-793
🙋參與系所同學:臺師大大傳所、政大傳播學院、臺大新聞所、輔大傳播學院、世新傳播學院等…(邀請中)
▶️記者會流程
14:00 ~ 14:30 接待、預備
14:30 ~ 14:40 連署活動緣起與聲明:莊貿捷(臺師大大傳所碩士生、連署共同發起人)
14:40 ~ 14:50 連署名單公布:莊承憲(臺師大大傳所碩士生、連署共同發起人)
14:50 ~ 14:55 代表同學發言:陳德倫(臺大新聞所碩士生)
14:55 ~ 15:00 代表同學發言: 蘇怡兢 (政大傳播學院碩士生)
15:00 ~ 15:05 代表同學發言:沈粲家(輔大新聞系大學生)
15:05 ~ 15:10 代表同學發言:吳奕柔(臺大學生會會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發起人)
15:10 ~ 15:30 媒體Q&A時間
15:30 ~ 連署同學呼口號:「端正媒體風氣,你我固守分際!」
🎯初步連署結果
連署師生來自全台大專院校28家新聞傳播系所,均為非組織性之師生個人連署
連署總人數 1506 人
新聞傳播系所學生/畢業生 622 人
新聞傳播系所教授 18 人
相關領域教授 3 人
代表學校人數統計:政大傳院 :190 人、台大新聞所 : 23人、師大大傳所:33人、世新傳院: 72人、輔大傳:50人、淡江傳播系所: 27人、中正傳播系所:33人、文化新聞傳播學院 :42人、交大傳播系所: 14人
參與連署的學生橫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臺灣大學新聞所、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中正傳播系、淡大大傳系、文大新聞系、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交大傳科系、世新傳播學院、義守大眾傳播學系、輔大新聞系、聯大語傳系、東華大學語傳系、大葉大學多媒系、朝陽傳播藝術系、台藝大電影系、靜宜大傳、北教大傳科所、亞洲資訊傳播系、元智資訊傳播所、南華傳播系、銘傳傳播系、長榮大傳系、臺藝大圖傳系、台大生傳系所、慈濟大學大傳播系等至少28個系所。
連署發起人:莊貿捷、莊承憲、張季桓、謝宜樺、熊煌均
📝捍衛新聞環境、落實新聞專業、保護工作者新聞自由 敬邀媒體記者朋友蒞臨採訪!
近來假訊息、假新聞充斥台灣的網路與媒體環境,不但造成社會極化對立,也進而影響台灣新聞生產的正確、真實與嚴謹程度。日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針對電視台不當新聞報導,特別是「違反事實查證原則」,祭出相關處罰,並列舉各項缺失要求電視台改善,卻引發若干電視台高度反彈,社會衝突對立又再升高。
作為新聞與傳播專業訓練下的我們,認為必須站出來,捍衛新聞環境與新聞專業義理之落實,以保護新聞工作者不受新聞組織或所有權人的不當影響,實踐真正的新聞自由、自主與專業。
我們認為新聞媒體本即應堅守新聞專業意理,故NCC裁罰懲處決議也不應針對特定立場之電視台,須標準一致適用全體電視台,當罰則罰,以維護新聞生產的最終倫理底線—事實與查證。新聞的本質本就是「真實」,謠言、刻意扭曲、惡意詮釋、無事實根據的指控、故意造假等,都不應以新聞自由為藉口或託辭,逃避法律、政府與社會之監督。我們認為,新聞生產應竭盡所能做好查證義務,編輯則該善盡把關職責,否則新聞報導流於八卦謠言、穿鑿附會、各擁其主,難以為人信服。
我們深知新聞是人們對公共事務重要訊息的主要來源,對你我影響甚鉅,它建構閱聽大眾對社會世界的認知、態度、甚至行動,因此,我們對於任何媒體報導都應謹慎嚴肅看待。我們認為,社會大眾必須明白,所有自由都應構築在社會公共利益之上,未經查證的謠言透過主流媒體的放送,將會傷害社會、撕裂民主,而新聞媒體以「新聞自由」為保護傘掩護不實報導,不管如何詮釋,都是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更於情不容。
因此,作為新聞與傳播領域系所的師生,我們呼籲:
一、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根據《衛星廣播電視法》行使監督職權時,除了捍衛新聞媒體之言論自由,考量社會公眾之輿論壓力外,也應恪守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作為獨立監理機構之中立性;審議決策過程應公開透明,裁量懲處須一體適用,當罰則罰,並積極說明懲處事由與決議,否則將有失公允,招致非議。
二、新聞媒體身為社會第四權,播報新聞應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遵守媒體自律之規範,並落實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製播新聞及評論節目。
三、社會大眾作為理性閱聽人,應透過多元管道攝取新聞資訊,並肩負起媒體監督的責任,抵制未經查證的新聞,實踐媒體素養,共同維護台灣媒體環境。
💪「端正媒體風氣,你我固守分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 修鍊職場新顯學,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 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贏得高績效表現, 別因瞎主管、豬隊友、白目員工斷送你的職涯。 「你來多久了,這種事還要我講幾次?」 「你那麼資深,我是沒有你那麼會啦!」 「我很忙,你要我配合,先去跟主管講。」 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
輔大傳播學院 在 楊力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後場管理員快報]
楊力州導演的近期講座資訊如下!
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喔!
【從「維士比」到「微電影」】
地點:輔大傳播學院文友樓LF118
講座時間:2013/05/20 (一) 12:10 ~ 13:30
開放進場時間:11:40
開放候補時間:12:00
請透過以下網址報名:
https://www.myfone.org.tw/MMCR/MCR/lectures.aspx…
輔大傳播學院 在 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韻芬姊與今天美麗的來賓-輔大傳播學院吳宜蓁院長
輔大傳播學院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
修鍊職場新顯學,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
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贏得高績效表現,
別因瞎主管、豬隊友、白目員工斷送你的職涯。
「你來多久了,這種事還要我講幾次?」
「你那麼資深,我是沒有你那麼會啦!」
「我很忙,你要我配合,先去跟主管講。」
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這一關。每天光是周旋在陰晴不定的上司、愛推拖的同事、或是抓不到重點的下屬,很可能就已經耗光你一天所有的力氣。面對尚待完成的一堆工作,哪能不煩心?
但你的職涯不能斷送在瞎主管、豬隊友的手中!
一本實用有效的職場人際關係管理書,
幫助你順利解決衝突,晉升一流菁英!
職場情緒耗竭是新興的議題。百大頂級企業CEO御用顧問張敏敏,累積在台灣本土廠商、法商、美商、日商等擔任管理職的經驗,在這本書中根據最常引發的三類情緒問題來源:上司、同事、下屬,揉合學術、實務,提供24個職場應對技巧,有步驟、有方法,甚至有話術,明確地幫助你應付在「向上溝通」、「同儕互動」、「向下管理」容易糾結的種種狀況。
無論你是職場第一線工作者、中高階主管或是領導者,
學會這本書的溝通技巧,心不累,從此在職場無往不利!
│一流人跨界推薦│
吳宗祐 台大心理學系教授/吳宜蓁 輔大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教授/吳惠瑜 公信電子總經理/佟建隆 桃園GoGoRadio台長/林煜軒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洪雪珍 斜槓教練/許景泰 大大學院執行長/蔣喆敏 台灣萊雅LUXE美妝事業部總經理/鄭維雄 知宜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憲 講師、作家、主持人
好書推薦
《拒絕職場情緒耗竭:24個高情商溝通技巧,主動回擊主管、同事、下屬的情緒傷害》
https://lihi1.com/SVKWo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輔大傳播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政亮
內容簡介:
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
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他們的國度沒有手塚治虫。」
日本朝日新聞以這句話向手塚治虫致敬。
相對來說,身為台灣人,對日本漫畫再熟悉不過,許多人的孩提記憶中,絕對少不了租書店,在書架上挑本《怪醫黑傑克》或者《原子小金剛》,然後鑽入靜謐而神祕的漫畫世界裡,度過大半時光。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昭和時代大眾文化代表人物,而後則有宮崎駿讓日本漫畫站上國際舞台。因此,一般探討日本動漫時,往往聚焦於二戰後的蓬勃發展。
然而本書要再將時光向前推移,以江戶末期為起點,尋找日本漫畫浮現契機,以及如何奠基,進而演繹出影響遍及全世界的動漫文化。藉由日本各地動漫相關博物館做為進入歷史洪流的時光機,悠閒漫步漫畫家養成的時空背景。
從北齋、田河水泡、竹久夢二、岡本一平,到也成為台灣五六七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小甜甜、櫻桃小丸子、烏龍派出所等等,探入漫畫家的心靈,並以其作品為鎖鑰,打開日本動漫文化深厚的底蘊與精彩。
二○○九年開始,作者歷時十年造訪日本動漫相關博物館。
博物館不只是個展示空間,也是一條歷史幽徑,在那裡,我們窺見日本動漫是時代變遷與漫畫家心境的交織。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的關注視角是從大眾文化如電影、動漫、文學等解讀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此前作品以中國現場出發,希望文字耕耘能隨關注視角漸次豐收。近年作品履歷:《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獲2011年金鼎獎)、《中國課》(獲2012年《亞洲週刊》年度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獲選2018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展書)。
輔大傳播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李政亮
本書特色:
解讀大片時代的電影類型與市場現況
揭開中國電影軟實力的時代軌跡與特質
中國|拆哪|拆解影像讀中國
大片: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語彙。
人們把高成本、大卡司、驚人票房的好萊塢電影稱為「大片」。現在,中國版大片已崛起﹗
美國大片多年來在中國總是能夠攻城掠地,不過,從二○○二年年底的《英雄》開始,中國電影谷底翻身,自二○○三年到二○一七年十五年的時間,中國電影不但在本國市場的票房多次力壓好萊塢電影,也已成為瞄準好萊塢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近十五年來,中國大片時代已然成型。
彭博商業週刊專文〈中國電影業 追趕好萊塢〉,直指二○一二年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可謂中國崛起的眾多現象之一!此外,甚至有媒體指出,二○一七年中國電影市場將超越好萊塢!
「電影」是政治經濟脈絡交錯下的產物,中美角力將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衝擊?當中國大片時代已成事實,我們如何拆解它的內在,在華語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本書以「看電影,讀中國」揭開序幕,從主旋律到商業元素、政策規範到製作發行,涵蓋歷史回顧、最新脈動,介紹了百部重要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是認識「中國電影發展」及「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第一堂課。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2000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現場,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中國觀察作品包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2011年,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中國課》(2012年,獲選《亞洲週刊》該年度十大好書)。相關專欄包括《蘋果日報》「拆哪,這樣的中國」(2015年~2016年)、《or旅讀中國》「瞅中國」(2013年迄今)。
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