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溫事的小鹿田燒丨
米力的溫事 -vol.07
溫事的小鹿田燒來自九州日田,小鹿田燒因其數百年來維護傳統工藝文化的努力,在1995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人間國寶。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當年探訪小鹿田燒,深入瞭解後驚異於民間技藝的能量,而將小鹿田燒評定為世界一的民藝。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於對小鹿田保持傳統技法的感動。
小鹿田位於大分縣日田市大字鶴河內,山村中約有數十戶的窯燒小聚落,小鹿田燒傳統為「一子相傳」的獨特模式,製法僅單傳給一個兒子,不傳外人也不收徒弟,即使家族中的成員會幫忙製作,但最後的裝飾與收尾一定是在傳人手中完成,其他人僅能協助而不被允許製作完整器物。所以時常會見到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從三百年前開窯到現在的製法一脈相傳。
什麼是小鹿田燒特色呢?
在器物上密密麻麻的螺旋點狀裝飾紋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飛鉋技法。在日本的陶藝產地之中,以小鹿田與小石原為代表,只要看到此種裝飾文樣,十之八九出自這兩個產地之一。不過小石原燒的經過現代化的過程,作品年輕化及大量生產而失去原味,三百年來堅持傳統製作過程的小鹿田燒格外令人覺得尊敬。
飛鉋是在陶土素胚上施以化妝土的塗佈,使用具有彈力的金屬特殊工具,器物在快速的轆轤轉動之下,刀刃在器物上所產生的彈跳波線狀文樣,所形成的密密麻麻點狀圖形,經由刀刃的不同角度掌控,每個陶藝家都有自己的細微差異。
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現在的10戶窯都是當初開窯的黑木、柳瀨家的子孫,1931年柳宗悅以「日田的皿山」之名紹介小鹿田,在1954年也受到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的肯定。
小鹿田所使用的陶土是從皿山取得黏土,利用河川的水力和巨大唐臼搗出細緻的陶土,平均分供給各窯使用,而製作出來的成品也不會各自落款,而是由整個聚落來守護,一起為了捍衛傳統而努力。
小鹿田的陶土黏性強、鐵份含量多,素燒後多呈現深褐色,因此會在器皿表面上以有彈力的金屬片使用「飛鉋」技法,結合轆轤刻出細細小小的紋路,或是同樣利用轆轤來旋轉器物,再畫上「刷毛目」的裝飾技法。釉料則是使用長石釉、灰釉、銅粉等來做調合,燒製後的顏色為白、黑、飴色、柿色、綠色等。製作出顏色雖然樸素但是裝飾技法卻獨特引人注目的器具。
米力的溫事週日店長計畫
透過米力每週日的引導解說
讓大家知道溫事的生活與使用方法
預計以一年52篇內容
詳細為大家揭密溫事的豐富世界
溫事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每天中午12點-晚上7點
交通方法 http://www.studioss.com/utsuwa/reservation.htm
大人的器物學-知識分享計畫
http://www.studioss.com/
米力生活雜貨鋪-線上購物
http://www.millyshop.net/main.html
參加大人的器物學計劃請加入以下社團
就能夠收到每天的發文訊息
1.#溫事x米力生活
2.#溫事x茶之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包一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內容快轉連結/目錄(點左側時間數字就會快轉到該片段): 00:00 簡介 00:31 1.轆轤蛇 01:37 2.落雨蝸牛 01:53 3.炸彈瓦斯蛙 02:10 4.劇毒瓦斯蛙 02:30 5.火石甲蟲 02:42 6.泥球甲蟲 03:30 7.雷毛甲蟲 04:43 8.雪石甲蟲 05:30 ...
轆轤轉 在 米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界一的民藝陶-小鹿田燒
http://www.millyshop.net/0919.html
小鹿田燒器物花色種類繁多
歡迎線上訂購或親臨溫事購買
器物上密密麻麻的螺旋點狀裝飾紋路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飛鉋技法
在日本的陶藝產地之中
以小鹿田與小石原為代表
只要看到此種裝飾文樣
十之八九出自這兩個產地之一
不過因為小石原燒的現代化過程
作品因為年輕化及大量生產而失去原味
三百年來堅持傳統製作過程的小鹿田燒格外令人覺得尊敬
飛鉋是在陶土素胚上施以化妝土的塗佈
使用具有彈力的金屬特殊工具
器物在快速的轆轤轉動之下
刀刃在器物上所產生的彈跳波線狀文樣
所形成的密密麻麻點狀圖形
經由刀刃的不同角度掌控
每個陶藝家都有自己的細微差異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到了小鹿田燒後
深入瞭解後驚異於民間技藝的能量
而將小鹿田燒評定為世界一的民藝
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於對小鹿田保持傳統技法的感動
小鹿田位於大分縣日田市大字鶴河內
山村中約有數十戶的窯燒小聚落
小鹿田燒傳統為「一子相傳」的獨特模式
製法僅單傳給一個兒子
不傳外人也不收徒弟
即使家族中的成員會幫忙製作
但最後的裝飾與收尾一定是在傳人手中完成
其他人僅能協助而不被允許製作完整器物
所以時常會見到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
從三百年前開窯到現在的製法一脈相傳
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
現在的10戶窯都是當初開窯的黑木、柳瀨家的子孫
1931年柳宗悅以「日田的皿山」之名紹介小鹿田
在1954年也受到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的肯定
小鹿田所使用的陶土是從皿山取得黏土
利用河川的水力和巨大唐臼搗出細緻的陶土
平均分供給各窯使用
而製作出來的成品也不會各自落款
而是由整個聚落來守護
一起為了捍衛傳統而努力
小鹿田的陶土黏性強、鐵份含量多
素燒後多呈現黑色
因此會在器皿表面上以有彈力的金屬片使用「飛刨」技法
結合轆轤刻出細細小小的紋路
或是同樣利用轆轤來旋轉器物
再畫上「刷毛目」的裝飾技法
釉料則是使用長石釉、灰釉、銅粉等來做調合
燒製後的顏色為白、黑、飴色、柿色、綠色等
製作出顏色雖然樸素但是裝飾技法卻獨特引人注目的器具
溫事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每天中午12點-晚上7點
交通方法 http://www.studioss.com/utsuwa/reservation.htm
大人的器物學-知識分享計畫
http://www.studioss.com/
米力生活雜貨鋪-線上購物
http://www.millyshop.net/main.html
參加大人的器物學計劃請加入以下社團
就能夠收到每天的發文訊息
1.#溫事x米力生活
2.#溫事x茶之器
轆轤轉 在 米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再訪小鹿田燒
『米力的器物世界』X溫事 vol.9
冬季再訪日田,因嚴寒氣候影響,北九州大雪綿延數日,陸上交通全面停止,原本計畫兩日的小鹿田燒探訪行程,被困在日田長達4天。倒也好,很難得的悠閒住在這靠近小鹿田燒的古老市區,這裡民風純樸,因筑後川的河岸風光和古町家建築,被稱為小京都,因此極負盛名。
因認識了老市區的一家老藝品店,他們收有小鹿田燒一級品,過濾掉瑕疵和等級不佳的一般品,選的品項不流俗,於是透過他們的管道來採買,可以省去不少時間。雖同樣是小鹿田燒,但是選品的眼光還是非常重要的,不一定全部包含小鹿田所有的窯元都能合乎喜愛的眼光。精心挑出來的,才能稱的上是選品。
什麼是小鹿田燒特色呢?
在器物上密密麻麻的螺旋點狀裝飾紋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飛鉋技法。在日本的陶藝產地之中,以小鹿田與小石原為代表,只要看到此種裝飾文樣,十之八九出自這兩個產地之一。
不過小石原燒的經過現代化的過程,作品年輕化及大量生產而失去原味,三百年來堅持傳統製作過程的小鹿田燒格外令人覺得尊敬。
飛鉋是在陶土素胚上施以化妝土的塗佈,使用具有彈力的金屬特殊工具,器物在快速的轆轤轉動之下,刀刃在器物上所產生的彈跳波線狀文樣,所形成的密密麻麻點狀圖形,經由刀刃的不同角度掌控,每個陶藝家都有自己的細微差異。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當年探訪小鹿田燒,深入瞭解後驚異於民間技藝的能量,而將小鹿田燒評定為世界一的民藝。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於對小鹿田保持傳統技法的感動。
小鹿田位於大分縣日田市大字鶴河內,山村中約有數十戶的窯燒小聚落,小鹿田燒傳統為「一子相傳」的獨特模式,製法僅單傳給一個兒子,不傳外人也不收徒弟,即使家族中的成員會幫忙製作,但最後的裝飾與收尾一定是在傳人手中完成,其他人僅能協助而不被允許製作完整器物。所以時常會見到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從三百年前開窯到現在的製法一脈相傳。
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現在的10戶窯都是當初開窯的黑木、柳瀨家的子孫,1931年柳宗悅以「日田的皿山」之名紹介小鹿田,在1954年也受到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的肯定。
小鹿田所使用的陶土是從皿山取得黏土,利用河川的水力和巨大唐臼搗出細緻的陶土,平均分供給各窯使用,而製作出來的成品也不會各自落款,而是由整個聚落來守護,一起為了捍衛傳統而努力。
小鹿田的陶土黏性強、鐵份含量多,素燒後多呈現深褐色,因此會在器皿表面上以有彈力的金屬片使用「飛鉋」技法,結合轆轤刻出細細小小的紋路,或是同樣利用轆轤來旋轉器物,再畫上「刷毛目」的裝飾技法。釉料則是使用長石釉、灰釉、銅粉等來做調合,燒製後的顏色為白、黑、飴色、柿色、綠色等。製作出顏色雖然樸素但是裝飾技法卻獨特引人注目的器具。
坊間有業者仿小鹿田燒,採用速成灌模方式,生產出具有類似紋路的器物,再施以彩釉。價格較為低廉,不過大量生產已抹去小鹿田燒原始單純的工藝特色,民藝愛好者應能具備辨識能力,以維護傳統工藝的永續性,這是數百年來傳承的道統。
『米力的器物世界』X溫事
http://www.studioss.com/season/milly.htm
轆轤轉 在 包一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內容快轉連結/目錄(點左側時間數字就會快轉到該片段):
00:00 簡介
00:31 1.轆轤蛇
01:37 2.落雨蝸牛
01:53 3.炸彈瓦斯蛙
02:10 4.劇毒瓦斯蛙
02:30 5.火石甲蟲
02:42 6.泥球甲蟲
03:30 7.雷毛甲蟲
04:43 8.雪石甲蟲
05:30 9.傀儡蜘蛛
05:46 10.子泣雉雞
06:36 11.臭臭鼬鼠
07:31 12.撒菱蟲
07:51 13.加釀兔
轆轤轉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腳踢轆轤詹國祥》
早期製陶師傅都以腳使力,使轆轤高速轉動,再拉坯成形,但電動拉坯機問世後,這項技藝幾乎失傳。製陶師傅詹國祥,8歲就學做陶,也學得腳踢轆轤這項功夫,為了將老祖先的智慧,傳承下去,週末假日他會去鶯歌陶瓷博物館表演這項傳統技藝,而他也上過韓國、印度等國家的節目。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acura-trip3/
鶯歌美食.私房景點親子一日遊 https://taiwantour.info/acura-trip/
~~~~~~~~~~~~~~~~~
#歡迎按讚分享蒐集旅遊夢想清單
加入Line@生活圈,以後直接通知
https://line.me/R/ti/p/%40ooj4743j
歡迎訂閱youtube:https://goo.gl/Meoj6w
轆轤轉 在 九轉丹功簡介教學演示~轆轤運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九轉丹功簡介教學演示~ 轆轤 運轉. 浩天全真聖堂、純陽祖師九轉丹道公開教學頻道. 浩天全真聖堂、純陽祖師九轉丹道公開教學頻道. 556 subscribers. ... <看更多>
轆轤轉 在 台灣陶瓷業最興盛的時代- 腳踢轆轤 的推薦與評價
田聿朋曾隨「臺灣國腳」詹國祥老師學習傳統的拉坯方式,在陶博館轉動厚泥堆砌的百斤 轆轤 ,也生澀的轉著自己初學陶藝的拙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