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大雨造成災害
#屏縣府持續統計農損資料
因西南氣流接近台灣影響連日強降雨,屏東縣多數田區積水影響農作物收成,縣府已啟動農業天然災害速報作業,請各鄉鎮市公所持續彙報豪雨災害農損資料,以利農糧署辦理8月西南氣流豪雨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或低利貸款之參考依據,降低農民的損失。
Youtube: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ptnews2012
FB:按讚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ksptnews
IG :踴躍追蹤→https://instagram.com/ksptnews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年蒜頭價格創新高,根據農糧署資料統計,今年蒜頭超種400公頃以上,目前離蒜頭採收期還有半個月。但位在雲林麥寮已出現蒜頭在田間被偷竊情況,當地被偷的農民就說,宵小利用晚間走入田間偷剪蒜頭,預估一次就損失1-2萬元,呼籲農友多出來巡邏,以免辛苦栽種蒜頭沒得收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
農糧署統計資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觀察] 你看的是統計數據?還是公關行銷?
近日因為我們注意到西雅圖與食力的新聞紛爭,近而注意到食力這個獨立媒體背後的爭議,因此有讀者來訊告訴我們,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奇妙關連。
最近食力針對食農教育做了一系列的報導,報導內容為評鑑全國22縣市的食農教育,而最有趣的就是報導的結論:
「《食力》發起台灣第一次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最終拿下「食育力五星城市」桂冠的是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而六都無論是主觀或客觀評比成績都落到中後段班」
若根據食力的報導,『奪下「食育力五星城市」冠軍的花蓮縣,在「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分項也是第一。檢視花蓮縣的五力指標,僅「教育與文化」拿下4分,「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食育推廣滿意度」等都達到滿級分5分。』
看起來,花蓮真是一個五星級的城市啊!食農教育五顆星!
那麼所謂的「食育力」究竟是怎麼評的呢?食力在報導中所訂定的評鑑指標是否具備統計意義?
報導中稱:
「花蓮有機驗證面積達2424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分之1,有機驗證面積、農戶數均排名全國第一。在農業委員會提供的食農資源運用上,無論是「上傳至食農教育平台上的教案比例」及「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獲獎比例」指標表現都擠入前5名,顯現花蓮縣位居食育推廣前線的教師、營養師,態度主動積極,成果也相當豐碩。而在花蓮縣民的健康營養表現也很不錯,「成人每日攝取三蔬二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國中及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是倒數第五,表示肥胖比例並不高,可見飲食行為也影響了體位表現」
但我們回到農委會官方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來爬梳資料,發現因為食農教育計畫提案的單位是各級學校,若要評鑑食農教育計畫的好壞,涉及了教案的品質、數量、人數、成效、師生比等方方面的因素,又因各縣市的農業型態大不同,官方其實並沒有公佈評鑑的KPI指標。若爬梳網站有公佈的教案數量,所公開142個教案,上傳最多教案的單位其實是農委會輔導處、農糧署、企劃處、四健會、台南市政府學習網等等,跟花蓮相關的只有一個花蓮農改場的教案,從以上公開資料看起來,花蓮縣政府並不像報導所稱的上傳教案數量前幾名。最後評鑑出來卻是食農教育第一名?
而教案數量只是其中一個評鑑指標,回頭來看,花蓮有機驗證面積第一名,除了花蓮好山好水,環境純淨,容易進行有機農法,驗證也容易過關,農糧署及花改場確實很努力推廣有機驗證面積,但這個指標跟食農教育有關嗎?
至於花蓮的小朋友「肥胖比例」全國倒數第五,能作為食農教育好壞的指標嗎?因為肥胖的因子很多,需要劃分各種變因的貢獻度,我們是否也能說,小朋友的體型與「體育活動多寡」、「速食店密度」等因素也有關呢?花蓮的小朋友可能放學後趴趴造的空間比都市的小朋友還多,所以體型比較健康?「花蓮人每天吃蔬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我們可以說花蓮人確實吃得比較健康,但飲食型態的變因也很多,否能歸因於食農教育?
這樣看來,此統計研究方法就很令人傷腦筋了,回頭去看這個「食育力大調查」,「客觀指標佔60 %,主觀指標佔40%」,採用的客觀指標本身就未必跟食農教育有正相關,主觀指標則是由食力針對22縣市民發送三千多份網路問卷,再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合作,詢問這三大團體對於該居住或執業縣市的食育推廣滿意度。
我們其實不知道問卷所稱34項食農教育指標為何,但就網路上的公開資料查詢,實在很難驗證花蓮的食農教育棒不棒,或許以三千多份問卷的主觀感受,以及三大團體背書,結論就是花蓮好棒棒。
有趣的是,若查詢政府公開採購網,花蓮縣政府近年給註冊食力商標的公司「厚策思維」的標案就有八百多萬,這些標案當然未必跟食力報導花蓮好棒棒有相關。但巧合的是,食力的總編童儀展,剛好也是「灃食基金會」的執行長,而該基金會也剛好承接了花蓮縣政府的校廚培訓課程。只能說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合作實在很緊密。
我們寫這篇文章只是因為發現,原來看似一本正經的統計調查,可能並不是真的具備統計意義,質化研究時的問卷設計本就容易產生偏誤或誘導,引用的客觀指標也未必跟觀測的變因有正相關(研究方法的設計本身經常就讓人傷透腦筋)這樣讀者就會很難分辨,報導到底是真的,還是一本正經的胡謅?
或許食力不用給我們八百萬,只要給我們八萬,我們也可以發問卷,引用各種客觀指標,來證明食力是一個五星級的獨立媒體喔。
資料來源:
1. 農委會食農教育資源平台:https://fae.coa.gov.tw/
2. 食育力大調查報導: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595920
3. 政府公開採購網相關標案:https://bit.ly/3gVkfMI https://bit.ly/3vLvbSD
4. 花蓮縣政府與灃食基金會合辦校廚培訓課程 https://bit.ly/3j7F1eG
農糧署統計資料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年國內蒜價飆高,雖然預估今年蒜頭產量會比往年增加4000公噸,但還是低於國內蒜頭需求量,價格應該不錯。
農糧署統計資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去年蒜頭價格創新高,根據農糧署資料統計,今年蒜頭超種400公頃以上,目前離蒜頭採收期還有半個月。但位在雲林麥寮已出現蒜頭在田間被偷竊情況,當地被偷的農民就說,宵小利用晚間走入田間偷剪蒜頭,預估一次就損失1-2萬元,呼籲農友多出來巡邏,以免辛苦栽種蒜頭沒得收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688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農糧署統計資料 在 張嘉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府公然說謊?踢爆農委會三大彌天謊言!
第一騙-#農委會收購無能,#嫁禍農會
11/19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提出保價收購雲林花生,但為何只有虎尾、北港與元長的農會加入呢?那是因為只有這三間農會有花生倉儲的能力,其他農會都沒有!大家都知道花生的存放需控管溫度濕度,不好好保存會有黃麴毒素,但陳吉仲不顧地方農會提出的需求,一意孤行,凡是不配合的農會就被網軍帶風向抹黑,說他們坑殺農民。
結果前兩天,蔡英文總統親自去北港萬有紙廠視察花生,才驚覺花生怎麼存放在紙廠!對!因為這種儲存花生的方式,非常有可能讓花生產生黃麴毒素。農委會從一開始說要保價收購,卻完全不理會農會面臨的現實問題,這根本就是一個顢頇無能、完全外行的政府才會做出來的決策。
第二騙-#二十億保價收購,#結果是叫農會去借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在11/20來雲林說要用20億保價收購花生,但一直到這個禮拜,還有很多農民都在問「收購的經費到底在哪裡?」有些農民說,沒有人去收他們的花生,有些農民去繳了花生,但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拿到經費!
到了12/11,農委會宣布提供20億,讓農會跟農民團體去「收購貸款」,結果農委會口口聲聲的「保價收購」,居然是要地方農會自己去貸款借錢,根本是欺騙農民、欺負農會。
第三騙-#保證年底前不進口 #十一月還有進口花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農糧署署長胡忠一、立法委員蘇治芬都口口聲聲說今年11、12月不會進口花生,但在農委會與關務署的統計資料中卻查到今年11月還持續進口了252公噸的花生,這些人自始自終都在欺騙雲林花生農。
農委會與蘇治芬委員一搭一唱,農委會不但違反自己的訂定的關稅配額輸入期間,今年11月還持續進口花生,造成花生價格下跌,農糧署長胡忠一還配合蘇治芬說謊,一開始先說花生價格沒下跌,說11、12月不會進口花生,結果雲林花生的產地收購價從11中旬開始下跌後,他們開始找代罪羔羊!我跟麗善縣長就成為了他們脫罪的工具!
農委會配合蘇治芬委員炮製了一場花生之亂,企圖利用政治鬥爭來謀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就是騙選票,這種犧牲農民權益來成就自己的惡劣作法,實在相當不可取。請蘇治芬委員跟農委會停止再用傷害農民的方式騙取選票,這種手段真的非常令人不齒!
農糧署統計資料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東縣卑南鄉美農村鳳梨釋迦產區因氣候異常造成落果嚴重,影響農民生計,劉櫂豪立委特邀集農糧署東區分署陳吉村副分署長、王江河主任及台東農改場斑鴆分場盧松柏主任等至當地瞭解狀況,卑南鄉長許文獻、代表廖忠聖以及當地果農、村民等都到場關切,希望中央單位能夠重視並給予適當協助,劉櫂豪要求農政單位應協助農民研提專業改善策略方案。
劉櫂豪表示,近年來因氣候異常,常造成農業損失加劇,尤其今年因為聖嬰現象,成為歷史上最溫暖的11月,而且陰晴不定的天氣,時而30度高溫、時而傾盆大雨,造成鳳梨釋迦落果情形一再發生,果農損失嚴重。農糧署東區分署陳副分署長表示鳳梨釋迦為寒帶作物,部分農民因為調整產期提早至11月,加上今年暖冬現象、氣候異常,造成農災損失,但目前統計非屬普遍現象,與災損補助規定未符,需俟異常範圍擴大後方會啟動災損補助。
劉櫂豪說明,邀集農業主管機關瞭解果農的損失,期待政府能夠進一步協助,雖然無法符合補助規定,但是能夠透過這次討論瞭解災損的原因,並且研議未來的防治之道,是此次會議的重點,同時劉櫂豪也要求農業主管機關應密切追蹤類似的情形是否一再發生,如果需要啟動災損補助的話,應提早通知農民,以便設法保留相關資料提報,儘速完成相關作業。並要求農糧署及相關單位研議針對鳳梨釋迦問題改善栽植技術與農藥肥料,一方面避免落果問題、一方面提高外銷品質,提高農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