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班日,kmt台中黨部小編的早餐很可能是個 #誠實豆沙包,直言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本身組成介乎 #官僚組織 與 #俱樂部 間的綜合體。
小編用甘於扮演 #小螺絲釘 的人很多、#缺乏雄才 來說明為何國民黨像官僚組織,並未直指核心問題,事實上,國民黨長期執政下的黨國不分,不僅坐擁龐大的黨產,許多黨工還能 #黨職併公職 爽領退休金,當中也包括了前台中市長 #胡志強,而胡在2019年透過秘書,將 #溢領的163萬元繳回國庫。
加入政黨本來就不該有強制性或被制約,小編說國民黨俱樂部化,有些人高興的時候就來,不高興的時候即去,從未有強烈的政黨認同與責任感,敗選後就躲得乾乾淨淨,毫無愧疚,甚至跳黨出走,究竟是指涉誰?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國民黨內曾有幾波大規模出走潮,另立新黨、親民黨等,泡沫化後又回到國民黨的懷抱,包括目前籌組 #戰鬥藍 的 #趙少康。
台中是現任黨主席江啟臣的家鄉,但黨部顯然對江的領導多所不滿,指責他 #未趁防疫時積極發動攻勢爭取民眾認同,#戰略錯誤、#缺乏重返執政的企圖。倒是要幫江主席稍微平反美言幾句啦,他有積極發動攻勢,還一度想仿效老共打麻雀運動,帶著鍋碗瓢盆到總統府前敲打抗議,後來雖作罷,但江在各種議題都想參一腳,未真正體察民意,或做到實質有意義的監督,只想扮演愛搗亂的在野黨,當然無法獲得民眾的認同,很快就被看破手腳,民調也被其他政客收割。
檯面上四個正在競逐黨主席的候選人竟被地方黨部如此看衰,也滿悲哀的,小編應該力推中霸天 #燕子市長 出來參選黨主席,她身段柔軟,不僅獲得紅黑派要角力挺拿下台中市長寶座,聽說民調高到無人能敵,即便有負面新聞也能火速壓下,在國民黨眾 #女力市長 中表現可圈可點。
清一色的 #中老男藍 選黨主席,可一窺國民黨不但不重視青年,女性也難出頭的現實,只遙盼中國關愛的眼神,提出一堆國人不埋單的兩岸論述,想要就此浴火重生重返執政?無疑是緣木求魚,倒不如脫下皮鞋,去廟裡過個火,跟基層鄉親好好搏暖請益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食牛皮飯大!細個喺舖頭爬上爬落,聞住皮味,特別有感情。」80後的梁智勁(Tommy)小時候與嫲嫲同住,經常出入她的皮革店。他憶述店內後方有灶頭更有伙頭,每天下午,他們會與員工們一起吃「住家飯」。然而,香港皮具業的衰落亦伴隨着他成長。 真皮被市場淘汰 Tommy的爺爺和嫲嫲當年從廣州走難來港後...
返工皮鞋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鬼門關|
今天被許多家長朋友們洗版,大家都在慶祝鬼門關的日子。其中一個朋友傳來她女兒國中入學的照片,白襯衫、藍色百褶裙、白短襪和黑皮鞋,朋友孩子進入住宿女校當我的小妹(我們學校這麼稱呼學妹),我看得百感交集。
為什麼父母會送孩子離家住校?這個問題的答案好複雜,以前我那個年代,是因為這所私立寄宿學校享有盛名,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才會又送成績單考核又抽籤的把孩子擠入好學校。現在的寄宿學校,則是青春期開始叛逆的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地方。
我過世的法國婆婆跟我一樣念寄宿學校,她那個年代的法國鄉下,都會把孩子送去天主教寄宿學校唸書,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因為這樣家裡的大人才有辦法好好工作。
不過我婆婆念寄宿學校的版本有二,她自己的說法帶有一點埋怨,覺得在寄宿學校並不快樂,孩子就應該要待在家裡。但是蘇珊阿姨(我婆婆的姊姊)的說法是,我婆婆看到二個姊姊要去學校唸書,七歲的她就吵著要一起去。最後她七歲離家不復返,後來到里昂唸書,婚後搬到巴黎。
念寄宿學校差不多就是這樣,在離家住校的新鮮感過去後,面對的是女校裡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大家每天24小時生活在一起,是逃也逃不了,最後經期時間都差不多的關係。最後,大家心裡多少都是有點埋怨父母的,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卻忘了自己當初的決定。然後,就會離家越來越遠,跑到天涯海角~(像我和我婆婆)
看到大家用開學的照片洗版,我也想起當年帶女兒回台灣念小一的時候。看著她穿上跟我小時候一樣的吊帶百褶裙和櫻桃小丸子帽,我幫她拍了一張跟我小時候一摸一樣的照片,還故意加上濾鏡效果。
當女兒在台灣上學時,我這個媽媽是輕鬆而安心的,因為她在學校裡上課的內容或發生的事,我都能知道個十之八九。但是她在巴黎上課時,孩子去學校學了什麼、中午吃了什麼、一整天的流程日常等等,我完全沒有一點經驗值可以參考。
明天我們也要開學了,我也在巴黎當媽12年了。今年我會再繼續奮鬥、潛入學校、了解女兒在法國學校學習的課程內容、學校運作方式和各種生活大小事。巴黎地方媽媽的態度就是:「女兒上國二,我也上國二」人生在巴黎重新開始!
下圖:家裡有叛逆青少年的爸媽們,應該都跟我一樣,常常看孩子小時候可愛的照片~
返工皮鞋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換鞋》
♂:早晨
♂:再唔起身,就唔可以空肚食早餐喇
♂:我相思病發,就黎死喇
♀:相咩思,最多比你單思,好眼訓啊,比我訓多陣啦
♂:你捨得我等你咩!
♂:好……你用行動表示左你真係捨得
♀:大個喇,你要獨立知唔知!
♂:之前咪話23號食飯既,我覺得可能食唔成喇
♀:嘩,我訓緊既時候好似發生唔少事喎
♂:可能我太直接……佢咪失婚既,剛剛佢話自己想搵過個好男人,我就同佢講,佢無好好珍惜佢前夫,只係因為性生活唔協調就離婚,依家性生活係好滿足,但就搵唔到好男人
♀:性生活真係咁重要?
♂:唔重要咩?
♀:唔……我唔知喇,但我唔覺得值得離婚囉
♂:子非魚,安知魚之悲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悲?
♂:其實佢性生活係點我都無權過問,但我同佢講左我對於婚姻既睇法,講完一輪佢就話,其實佢係想我安慰佢氹佢,而唔係說教
♀:哦~你只不過係犯左天下男人都會犯既錯誤,不過今次你犯既錯,我覺得幾好,咁你對婚姻既睇法係點啊,我都想開下眼界
♂:你有幾多對鞋?
♀:十到二十對左右掛,我都無認真數過
♂:咁你著得最耐既一對鞋係幾耐?
♀:應該有三年掛
♂:咁你最喜歡個對鞋又著左幾年?
♀:一年左右
♂:我覺得婚姻就好似買鞋咁,一對鞋再貴再好睇,都敵唔過時間既考驗,有日對鞋都會殘會爛,最後唔想再著
♀:你知唔知點解女人會有咁多對鞋?因為女人比男人對細節要求更多,顏色、衣著、場合都需要配唔同既鞋,咁我又問返你,你有幾多對鞋?
♂:三對
♀:我估,皮鞋,出街鞋,波鞋係咪
♂:中晒
♀:女人係唔同時間段,會有唔同既需要,我以我為例子啦,讀書個陣我都係得三對鞋,一對返學,一對出街,一對盛重少少既,當時係好簡單,但讀大學個時,你會發覺,得三對鞋係唔夠,當你身邊同學著唔同既潮鞋,你就會審視自己,係唔係需要更多既鞋
♂:繼續
♀:我承認係人有我有既心態,但當你接觸唔同既鞋時,你先發覺呢個世界唔係得呢三種鞋,原來唔同既鞋會令自己著衫,氣場,感覺完全唔同,世界好大,以前自己係幾咁無知;到返工既時候,你會發現身邊同事開始著名牌鞋,有個logo係度,識貨既人係會知佢對鞋係賣緊幾錢,當年為左證明自己唔會輸比其他人,我儲左兩個月錢去買左對Chanel,係靚既,但一著就覺得唔舒服,不過我都忍住痛咁著,然後習慣左
♂:我聽緊
♀:到自己有返一定既成績,我都會有唔錯既鞋,但我更想要對著得舒服既鞋,因為我已經唔需要用鞋去證明自己,我自己本身就可以證明到,所以,今日我著既都運動鞋,呢個款,我已經買左第三對,因為我知道係適合自己
♂:咁我想問,當你見到有人著對名牌高跟鞋時,會唔會羨慕對方呢?
♀:我買得起啊,只係我唔買姐,有乜好羨慕?名牌唔會日日著,為左一年著幾次而去買對鞋,除非真係好喜歡啦,唔係我都唔會買
♂:點解我聽落好似話中有話咁呢……但一對鞋,係應該去保養佢先可以令佢著得更耐,呢個係我既睇法
♀:你要用鞋去比喻嘛,鞋,再好著都只係著幾年,先唔講款式好唔好,但如果你日日著都肯定會著爛,拎出去整都好,都會有完結既時候,你有冇聽過希修斯之船?一隻船,佢換一塊木都仲係個隻船,如果隨時日一塊一塊去換,到最後,全艘船已經無一塊係原來既船,咁呢隻船又係唔係當初既希修斯之船呢?
♂:所以,人要變,當你不斷更新自己既時候,先可以歷久常新
♀:你要保養,要修補,都係其中既方法,但最好既係一路好似電腦咁更新,唔係只會有一日比更新既型號取代
♂:有你真好
♀:做乜
♂:無,有個可以令我心悅誠服既人,令我可以諗多左諗好左,真係好好
♀:我係幾好啊,所以我從來都唔怕會無人要
♂:咁我都要急起直追你先得
♀:追我唔難,但追到我之後,可以跟上我步伐,可以令我跟埋你步伐既人真係唔多,追一個人,只係永遠係佢身邊,而真正既伴侶,應該係身邊
♂:今次,我聽你講,你的確比我諗得更多
♀:知唔知每個運動員都想有個好對手,一時勝利或失敗唔重要,但好對手可以令自己成長,成長係永遠都屬於自己既,你係一個好對手,雖然唔係能力好強,但我覺得同你交手係好令我有驚喜
♂:我唔介意一世都輸比你
♀:喂,我介意啊!
♂:咁我認真咁對付你喇!
♀:咁就好,我幾驚你話你之前已經好認真!我好少期待人啊,你唔好令我失望
♂:好,我會出盡十二分力去等你追返我轉頭,到時拉你一把
♀:咁我期待你既背影!
♂:我諗起朱自清
♀:爸爸
♂:畫風變左!
♀:爸爸唔好唔要我,我要抱抱
♂:好啊,到22號我抱你,比你騎膊馬添!
♀:你夠力先好啊!
♂:一定夠,晚安
♀:好啦,晚安喇,聽日我全日都忙,你要乖乖啊!
——
長傾·不見 第一回 @筆友
https://bit.ly/LongchatEP1
長傾·不見 第二十九回 @呷醋
https://bit.ly/LongchatEP29
好久 不見 第一回@久違
https://bit.ly/LongtimeEP1
好久 不見 第七回@換鞋
https://bit.ly/LongtimeEP7
返工皮鞋女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食牛皮飯大!細個喺舖頭爬上爬落,聞住皮味,特別有感情。」80後的梁智勁(Tommy)小時候與嫲嫲同住,經常出入她的皮革店。他憶述店內後方有灶頭更有伙頭,每天下午,他們會與員工們一起吃「住家飯」。然而,香港皮具業的衰落亦伴隨着他成長。
真皮被市場淘汰
Tommy的爺爺和嫲嫲當年從廣州走難來港後,開始做皮革貿易生意,皮革店至今已屹立在深水埗逾七十年。昔日原料選擇不多,上班族佩戴很多皮革,包括皮帶、皮袋、皮鞋等,「嗰時爺爺嫲嫲嘅舖頭,鞋底皮係幾萬呎咁賣,但依家已經無人用鞋底皮。」他淡淡然地說。
眾多新派物料的出現顛覆了時裝市場,漸漸淘汰真皮。Tommy舉例說現時有很多不同的膠和纖維物料,有不同的堅韌程度、顏色和組合,亦有仿皮、膠皮、合成皮等。這些新物料都可大量生產,而且損耗程度較低、較耐用,對廠家來說更具成本效益,真皮物料難免被廠家捨棄。
「早十年前,其實已經無晒批發客,得返一啲手作人嚟買少量嘅皮。」Tommy翻閱帳目,慨嘆生意額和量都較以往差得多。在行業的夕陽時候他接手了經營,因為一份感情,他堅持即使蝕本都不會放棄。
延續嫲嫲拼搏精神
由於爺爺早逝,嫲嫲一手湊大四個年幼的孩子,更獨力支撐店舖發展數十載,是上世紀少有做生意的女性。作為孫兒,Tommy直言受到她的拼搏精神影響:「嫲嫲係一個幾傳奇嘅人,一間舖經營七十一年並唔容易,我希望可以喺香港延續一個有少少歷史、有少少故事嘅老字號。」
老舖要生存,不轉型只有死路一條。Tommy認為,現時香港已沒有製造業,令原材料需求不大。因此他努力研發一些皮革製成品作零售,由以前做過「工廠妹」的姨姨們操刀,配合本地工匠親手製作,「希望可以成為一個香港細嘅本土品牌。」
有價值的東西,是否值得堅持和守護?今集《港。故》用7分鐘,講一個「食牛皮飯大的人」的故事。
片中皮廠為香港通力皮革/意大利Nuti Ivo皮廠拍攝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