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琺瑯+韓國微笑出氣鍋】限量優惠開團!
#日本最大琺瑯製造商 #日本琺瑯餐廚第一品牌
#享受琺瑯器皿帶來的生活療癒感 #本團獨家限量超值優惠
#文末留言分享抽獎活動
.
▶️團購連結:https://gbf.tw/x6rdg
日本富士琺瑯產品介紹文:http://www.cecillia.com.tw/2021/09/blog-post.html
韓國微笑出氣鍋介紹文:http://www.cecillia.com.tw/2021/09/smileu.html#more
▶️開團時間:2021/09/22~2021/09/28 (23:59準時關團)
▶️出貨時間:付款完成後,5日內依付款順序依序出貨(不含例假日)
▶️運費說明:滿$3,000免運,未滿$3,000酌收運費$100 (強力推薦組合專區及微笑出氣鍋除外)
▶️付款方式:信用卡付款,銀行郵局、ATM櫃員機轉帳匯款
◎請於下單日算起2天內完成付款(虛擬帳號匯款日保留2天),逾期訂單將會被系統自動取消。
◎外島及海外訂購,請直接聯繫客服協助處理。
☎️客服聯繫資訊:
客服專線: (02)2541-2868 (週一~週五 10:00~18:00/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除外)
E-mail: service@wonson.com.tw
.
…………………………………………………
我很喜歡琺瑯器具,從鍋具、煮水壺、調理盤/盆到餐盤杯子等,只要有合適的琺瑯製品,常會是我的優先選擇。
只要有使用過的人就會知道琺瑯器皿的實用優點,材質輕巧易拿取、不容易沾染附著異味、用於加熱時導熱及聚熱效果很理想,而且只要尺寸夠大可以放在瓦斯爐上,琺瑯器皿都能直火加熱,或放入烤箱使用(❌不可使用於微波爐); 琺瑯盒加上蓋子也是最佳的食物保存容器,常溫或冰箱冷藏都沒問題。
因此琺瑯器具常出現在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不僅好用也很耐看有質感。品質好的琺瑯器皿,只要好好維護,可以用上很久的。而且隨著使用時間越久,刻劃出的生活痕跡,更是越用越迷人。
.
非常開心能與日本最大琺瑯製造商 #富士琺瑯 的台灣總代理灣盛貿易,合作推出這次的 #富士琺瑯限量優惠團購。
🉐本粉絲團專屬的獨家優惠團購方案
當看到廠商提供給我的MOZ系列及酷卡杯(方便鍋)折扣方案時,超~級~優~惠,實在太驚喜了!同時還有多款強力推薦組合也超划算,趕緊趁此難得機會把想買的一次購足吧!
.
.
🔴本次開團的主要品項有:
#MOZ琺瑯保鮮盒深型DM / DL
老實說,我的廚櫃裡甚少出現可愛圖案的餐具器皿,但這款來自北歐的MOZ系列,以瑞典森林的友善麋鹿為logo,純真童趣的模樣完全收買了我的心,極具質感的簡約設計,還帶著大人也會喜歡的可愛感。每次取出使用時,心情都會跟著愉悅起來~
.
MOZ琺瑯保鮮盒除了用來保存食物及新鮮蔬果等食材(附有蓋子),深型的容量設計也很適合烘焙使用。
.
日本知名的烘焙料理家藤田裕子使用富士琺瑯容器,設計推出的『魔法のホーローパン®』(沒錯!魔法的琺瑯麵包,這個名稱是有註冊商標的)作法與課程,在日本極受廣大主婦們喜愛與肯定。
只要使用一個琺瑯盒,就能進行麵糰材料混合、翻拌、發酵及烘烤,輕鬆完成麵包製作的所有步驟,非常方便易上手,手邊沒有太多烘焙道具或小廚房空間受限都沒問題。
.
因為琺瑯維持溫度的效果好,我也常會使用琺瑯盒來進行麵糰低溫發酵,富士琺瑯深型保鮮盒(MOZ系列DL尺寸)就很適合我前二本書的簡單揉麵包作法,麵糰混合揉好後,放入盒內、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一晚,讓麵糰慢慢延展熟成,發酵效果很好,也不需擔心麵糰會沾染冰箱裡的其他食材異味。
.
把琺瑯器皿當成烤模來烘烤麵包也很理想,因為導熱速度快且受熱均勻,烘烤出來的麵包外酥內軟很美味,而且也容易上色。
.
►我使用MOZ 琺瑯保鮮盒深型DL做的麵包點心(食譜及作法會陸續補上)
✅經典三明治手撕餐包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20832501298859
✅優格奶香手撕餐包
✅大蒜奶油佛卡夏
.
►較小的DM尺寸烤磅蛋糕大小剛剛好,蛋糕放涼後,容器加蓋就能短時間的常溫置放或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琺瑯保鮮盒用來做油封料理也超好用,直接利用琺瑯盒來低溫烘烤與冷藏保存,
不必擔心油漬附著會不好清洗,使用過後的琺瑯盒非常容易清潔,也不會殘留異味,只要用過就會知道真好用。
✅香草奶油磅蛋糕
✅肉桂蘋果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13974791984630
✅油封大蒜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186804561368320
.
本次開團的琺瑯保鮮盒,還有也很適合烘焙使用的富士琺瑯新品
#嚕嚕米森林系列。
出自於芬蘭國寶級童話大師之手的溫馨討喜角色,嚕嚕米森林系列會讓每天的飲食生活更充滿樂趣,共有四種尺寸可選擇(請點入團購表單參考)。
.
.
#MOZ23CM琺瑯圓盤 #MOZ8cm琺瑯馬克杯
MOZ琺瑯圓盤及馬克杯,極力推薦也一定要列入購買清單。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也會喜歡這款有品味又帶著可愛感的高品質餐具。
琺瑯餐盤及馬克杯的材質都很厚實,觸感質感非常好,
圓盤尺寸夠大,當成主餐盤很理想,搭配一整盤餐點看起來就好豐盛。
趁此次難得的優惠折扣,建議為家人每人添購一套杯盤組合,
不只在家裡使用,外出攜帶或露營野餐也都很合適。
.
.
#14cm酷卡調理杯(方便鍋)
富士琺瑯的酷卡(Cukka)調理杯看起來好像不大,
但是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這個容量1.6L的調理杯超實用。
►酷卡調理杯的容量就是一個小鍋子,可用來
✓保存食材:足夠裝入1.8公斤的味增或鹽(日本主婦常使用這款調理杯來保存味增),或是1公斤的砂糖。
✓外帶餐點使用:最近外帶餐點的機會很多,用這款有蓋子的調理杯去裝回餐點很合適,環保又安心(拿取時要小心不要傾倒放置,避免湯汁溢出)。
✓保存常備菜、燉物或湯品:煮了一大鍋奶油蔬菜濃湯,竟然剛剛好裝滿一整個調理杯,容量超乎想像的大,早上舀取濃湯加熱,搭配麵包、飯糰就是美味又營養的早餐。
✓適用於直火加熱:酷卡杯可以放在爐火上加熱,煮一人份的泡麵超好用,煮好後整杯端上餐桌,邊追劇邊吃麵,平凡日常的小確幸!(加熱後的琺瑯器皿溫度很高,務必用隔熱手套小心拿取)
✓烘焙小份量的蛋糕甜點:家裡人口少擔心烤好的蛋糕份量太多吃不完,那就使用這個大小剛好足夠二人分享的酷卡杯來烤吧!吃不完的蛋糕,加上蓋子就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非常實用。
✅用酷卡調理杯烤巴斯克乳酪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04526282929481
.
.
#27cm雙耳附蒸盤琺瑯萬用鍋
常看日本主婦的臉書或IG分享,就會發現許多人的廚房裡都擁有一個可以用來蒸蛋糕、茶碗蒸或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蔬菜的蒸鍋。
.
好喜歡這款很有質感又超大容量的富士琺瑯萬用鍋,
這個鍋子可用於燙、煮、蒸、炸等烹調功能,鍋身是可防止噗鍋的特殊設計,
要煮較多量的義大利麵、燙煮青菜、燉湯等都很好用。
另附有蒸盤,利用環繞對流設計,能均勻並快速完成食材蒸煮,早餐蒸冷凍包子或饅頭很理想。
.
萬用鍋的鍋身夠大,燉煮全雞也沒問題,美味營養不流失。
接下來的冬天火鍋季節,用萬用鍋來煮最方便,超大容量可以把喜歡的食材通通放進去。
.
琺瑯萬用鍋的蓄熱效果好,導熱均勻,不容易沾染食材異味,使用清洗輕鬆不費力,而且外型很好看,絕對值得考慮入手。
.
✅日式起司蒸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158747590840684
.
.
…………………………………………
#韓國SmileÜ微笑出氣鍋
本次與日本富士琺瑯產品一起開團的還有超實用的韓國製微笑出氣鍋。
初次看到產品名稱時,有些疑惑為何如此命名?
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這名字取得真貼切啊!
因為這真的是一支有鼻孔設計,會吸出鍋內油煙,再從鍋底的專利排氣孔排出的健康概念出氣鍋。
.
‼️擁有一支能幫你出一口氣的鍋子很重要‼️
從有許多女性沒有抽菸卻因為長期吸入煮菜時產生的油煙,而導致肺部傷害的醫學案例來看,廚房裡有一台好的抽油煙機,加上無煙式導流功能設計的好鍋子,就能打造更安心舒適的烹調環境,有效減少油煙風險。
.
很有健康概念的微笑出氣鍋獨特設計
✅ 鍋內鼻孔設計,吸出油煙。
✅ 鍋底專利氣孔設計,排出油煙。
✅ 鍋身五層塗層,不易磨損,超堅固耐用。
✅ 玻璃矽膠氣密鍋蓋,產生真空效果,烹調更省時。
✅ 鍋內底部突起波紋設計,能將多餘油脂導入鍋緣溝槽,減少吸附油脂。
✅ 超強熱對流傳導,食物更酥脆美味。
.
微笑出氣鍋值得入手的好理由
★無煙無塵、健康加分:減少吸入油煙、苯(化學物質)及難聞氣味等有害物質,有效降低空氣汙染,提供安心舒適的料理環境。
★食物快熟且省瓦斯:矽膠氣密式玻璃蓋有效保持熱氣對流與循環,可使食物受熱均勻並加速烹調速度,透明玻璃蓋還可隨時觀察鍋內烹調狀況。
★最適合做低脂料理:烹調肉類、魚肉時,油脂會流進鍋緣溝槽,減少油脂攝取。
★用途廣、適用於各式食材料理:可用於烤魚、雞肉、海鮮、馬鈴薯、蔬菜、麵包等各式食材。
鍋底平整的平底鍋家裡一定都有了,而這種波紋底部,不需抹油就能烙烤出外酥內軟的麵餅,像是印度南餅,放入麵糰餅皮後,很快就能烙出深色條紋,看起來更加美味,用來烤飯糰也很理想。
.
►韓國微笑出氣鍋有二款型式,27.5cm長形條紋煎盤及28cm圓形條紋煎盤,都附有直立式手把鍋蓋,古銅金的鍋身也很有質感。
.
長形條紋煎盤的鍋子造型,在台灣比較少見,
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長形鍋身比想像的更好用,尤其用來做日式煎餃,把餃子排滿,加熱更均勻,完成的煎餃底部香酥、內餡飽滿多汁,非常好吃。
.
生活在疫情時代,三餐盡量自己料理最安心,
為自己添購一支出氣鍋現在正是時候,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駕馭。
.
🉐本次超值團購,買任一款出氣鍋就享有免運優惠,把會幫你出一口氣的超實用好鍋具帶回家吧!
.
.
…………………………………………
#留言分享抽獎卡蘿保溫餐蓋
🎁現在只要完成以下3步驟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
1️⃣在本文按讚
2️⃣於本則貼文@標記一位朋友並留言「一起來感受富士琺瑯的生活魅力!」
3️⃣分享本文並設為公開
.
抽獎贈品:卡蘿保溫餐蓋(湯碗蓋)1個(蒲公英紫)
獲獎名額:2位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2021.09.27(一)晚上10:00止。
獲獎名單公告時間:2021.09.30 (四)
* 贈品寄送地址僅限台灣本島。
……………………………………………
.
【日本富士琺瑯+韓國微笑出氣鍋】限量優惠開團
🛒請從這裡下單:https://gbf.tw/x6rd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這集的『食,不相瞞』,我們要來分享一個很適合全家共享,老人家與小朋友都會喜歡的:芒果義式奶酪(Mango Panna Cotta)。 義式奶酪(Panna Cotta),在義大利文裡原意,Panna 指的是鮮奶油(Cream),Cotta 則是烹煮(Cooked...
這一小鍋共鍋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低39折再送多樣好禮🔥【韓國NEOFLAM絕美不沾鍋團|FIKA白色系列、蜜桃雪酪系列】
#不沾好洗 #買套組送最多 #下單禮850元
✅優惠團購:https://ababa.tw/sOdz7/bf (9/18結團)
✅心得輕量文:請看此貼文分享
📛跟茜茜團就是很好康!比預告公布送得還多,最多送高達8件好禮📛
這兩年已經大大改變用餐習慣,隨時要做好準備會需要天天在家料理,用FIKA/蜜桃雪酪鍋讓你一秒變廚神🎉🎉🎉
停課那段時間,我們分工合作,部分我在家裡上網跟團下單採買食材,部分人夫謙每週獨自冒著生命危險去採買食材(像菜這類比較沒法放太久的),幾乎天天開伙,想說在家裡自己煮最安心‼️
可能是因為在家裡時間變得超長,哪裡也去不了,就把出門玩的預算費用,拿來讓家裡變得舒服、吃得更健康,所以我也趁機把家裡的鍋子全換了🤣
鍋子的海真的很深,一堆材質鍋型讓人選擇困難,但我覺得最實用、最常用的還是:
#不沾容易料理
#又輕又好拿
#好清潔不費力
一開始選色很糾結,我心裡是喜歡白色的,但又覺得粉色很燃燒少女心⋯
光選色我就選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決定不要一時被迷惑,所以先選最經典、百搭的白色(廚具白色給人的感覺就很舒服,也很襯任何料理)。
上一團只開『FIKA白色系列』,只有一色也是大熱賣,但也不少少女心媽咪敲碗要茜茜開『蜜桃雪酪系列』,於是茜茜也幫大家試用,真心覺得兩個色很難抉擇,所以通通入團,讓你們煩惱一下(笑)
#貼文照片前半段是蜜桃雪酪系列
#後半段是FIKA白色系列
重視美感的我是很滿意(FIKA白、蜜桃雪酪都有夠美,看起來就是心情好),但還是要給大家有在下廚的真實使用心得👇🏻
👦🏻:很適合當作入門的廚具,因為非常不沾、容易料理成功,而且很輕好拿,每天煮菜才不會媽媽手,而且也很好洗,不需要刷,餐餐煮也省很多力氣。尤其是煎魚,因為很不沾所以不會沾到不行,變成婦仇者暗黑料理,煎完直接上餐桌,在小孩心中,媽媽立馬變成廚神!
人夫謙還有說,類似阿嬤級廚神在用的不鏽鋼鍋、鐵鍋耐操好用,但就是很重,平常還需要費心養護,沒有那麼好看,所以FIKA很適合入門料理的媽咪~
經過大廚的認證,立馬安排開團,
造福千千萬萬在家從不會煮變成廚神的大家!
#連隔熱餐墊瀝水架烘培夾都好美
#不挑爐具瓦斯爐電磁爐IH爐烤箱都可以
(只差在FIKA白色系列的木柄不能進烤箱)
/
想要咖不沾輕鬆料理、好清洗、重量輕好拿的鍋,不能錯過茜茜分享!
除了好好用不沾鍋具,連廚房配件、廚具,茜茜也都有挑選入團,可以參考唷~
⭕️ 榮獲2020年國外IF、紅點設計大賞
⭕️ 完全不挑爐具,適用於所有熱源(直火、瓦斯爐、IH爐通通可以)
⭕️ 鍋內外採用陶瓷處理,易清洗,對人體無害(無PFOA、PFOS成分)
⭕️ 省油、導熱快速、不沾效果好
⭕️ 散發遠紅外線,使食物受熱均勻
⭕️鍋具產地都是韓國
⚠️特別注意⚠️
這品牌真的賣太好,之前都是預購,這是難得是 #現貨團,只要5-7天就出貨,把握機會~
如果現貨賣完要等預購要等很久喔!
#最近狀況不明
#如果沒有先買起來之後還要跟大家搶和等貨
/
▋FIKA白色系列~實用心得分享 ▋
最先到我們家的是白色,難以抵擋白色+原木的組合,
【FIKA白色|#28cm鑄造不沾平底鍋】
尺寸:28cm
用來煎魚、蛋、牛排、蘿蔔糕....等等,超級萬能。
導熱速度快,省油又超級不沾,要用來煎最難的魚,也輕鬆愜意,不怕整條魚面目全非,皮肉分離,上菜時色香味俱全,全家都把飯菜吃光光~
【FIKA白色|#26cm鑄造不沾炒鍋】
尺寸:26cm
鍋的深度比平底鍋深,可以用來炒任何食材(菜、花枝、絲瓜蛤蠣等等),不怕容易掉出去~
【FIKA白色|#22cm鑄造不沾雙耳湯鍋】
尺寸:22cm,附矽膠透明蓋
想喝什麼湯,這一咖湯鍋通通搞定,約莫4人份,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的大小唷~
【FIKA白色|#18cm鑄造不沾單柄湯鍋】
尺寸:18cm,附矽膠透明蓋
煮麵、川燙任何食材、加熱湯包,不想用大鍋,就用輕巧小鍋
【FIKA白色|#28cm鑄造不沾方形烤盤】
尺寸:28cm
可放一整片大片牛排、一隻烤雞、大蝦、花枝等等任何想用烤的食材,有溝槽可烙印燒烤紋,導出食物油脂,跟著烤盤一起放進烤箱烤,因為廚具太美可以直接端上桌,不需換盤呢!
【#多功能矽膠鍋蓋 24-26-28公分】
尺寸:一蓋多用,適合24、26、28cm的任何鍋具
茜茜愛這個!
因為不需要好多蓋,可以共用一個,加上蓋邊耐高溫無毒矽膠材質,蓋上時不會有ㄎㄧ ㄑㄧㄤ 聲,也不怕掉漆。
/
▋Sherbet蜜桃雪酪系列~實用心得分享 ▋
跟FIKA白色系列的材質相同,都是非常不沾又好清洗,比較大的差別在於手把材質:FIKA白色-木柄手把、蜜桃雪酪-矽膠手把。
最迷人的莫過於優雅漂亮耐看的淡粉色,發想源自於法國甜點雪酪,特別喜歡鍋蓋手把上有似鵝卵的造型,不是那種呆呆的圓形,好看炸!
【蜜桃雪酪|#30cm炒鍋】
尺寸:30cm。附玻璃鍋蓋
容量大、深度夠,想要炒菜不怕菜掉出來,想要料理份量比較多一些都沒問題。
【蜜桃雪酪|#26cm平底鍋】
尺寸:26cm
每個人家中必備平底鍋,用來煎魚煎蛋~不沾就是不沾。
【蜜桃雪酪|#22cm雙耳湯鍋】
尺寸:22cm。附玻璃鍋蓋
想喝什麼湯,這一咖湯鍋通通搞定,約莫4人份,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的大小唷~
【蜜桃雪酪|#18cm單柄湯鍋】
尺寸:18cm
煮麵、川燙任何食材、加熱湯包,不想用大鍋,就用輕巧小鍋
/
▋NEOFLAM餐廚用具~實用心得分享 ▋
【#餐盤杯碗器皿防滑保護墊】
圖形:幾何、線條
►TPR塑膠材質防滑、不傷桌面、不易變形,不吸水不吸油
►簍空設計,利於散熱,可吊掛收納
超級喜歡!
很少有好看隔熱鍋墊,終於被我找到,真的好喜歡!
【#矽銀抗菌瀝水架】
尺寸:52*33公分
茜茜家有一個銀色,掛在洗碗槽非常好用,已經用好多年也沒壞。
所以看到此品牌有推出,就請廠商入團,讓大家也用到好用的東西!
【#多功能料理剪刀食物夾三件組】
內含:料理剪刀、磁性刀鞘、多功能矽膠料理夾
►SUS420J1不鏽鋼材質,經久耐用,衛生不發黴,清洗簡易,不染色不卡位
►人體工學握柄設計,使用輕鬆又順手,同時適合於右手跟左手
►附有刀鞘,可完美收納剪刀,背面磁體設計更可以吸附於冰箱上
個人覺得廚房最必備的用具之一就是:料理剪刀+磁性刀鞘
可以吸在任何金屬面,要拿取剪刀非常快速方便!
此款『料理剪刀』可用於:果皮刀、胡桃堅果鉗子、開瓶器、魚鱗刀、起司刀、螺絲起子等,亦可拆卸分開清洗。
此款『多功能矽膠料理夾』耐高溫好夾,人夫謙很愛用料理夾來做菜,包括煎牛排、炒青菜等等。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內含:矽膠料理刷、矽膠刮刀、矽膠料理夾
食品級矽膠材質製成,衛生耐高溫220度,無毒環保又健康!內含專利抗菌材質Kleon,經實驗證明能有效抑菌、抗菌、防霉及抑臭,可使產品保持更長時間的清新。
【#矽銀迷你食物夾三件組-夢幻雪酪】
內含:矽膠料理夾 夢幻3色
顏色有夠夢幻,三色一次滿足。
人體工學握柄設計,使用輕鬆又順手,同時適合於右手跟左手。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內含:鍋鏟、湯勺、有洞湯勺
適用於所有不沾鍋,一起成型不容易卡污垢,耐高溫220度無毒又安全!
長得好看又簡約,搭配起來很有質感呢。
【#矽膠隔熱防燙夾】
食品級矽膠材質製成,衛生耐高溫220度,無毒環保又健康!
【#SUS304不鏽鋼抗菌長型保鮮盒6件組】
內含:400mlx2個、600mlx2個、1500mlx2個、►304食品級不鏽鋼
►可堆疊收納不佔空間
►可用於洗碗機、電鍋、烤箱
跟鍋具搭配的全白色密封蓋,搭配銀金屬盒身,密封不露好好用。
【#Noblesse大貴鏃廚房鈦金刀具砧板3件組】
►航太科技鈦金刀面,對人體無害的無毒金屬,高耐用性、高硬度和高密度,且使用衛生。
►具不沾效果,切割食物順手好用
►高度抗腐蝕和防銹功能,食材殘渣不易存留刀上,易於清潔
玫瑰金刀+黑刀柄,長得不錯,不過大廚人夫謙說,使用起來OK,雖不算是超強刀具,但以團購價來說很實惠,而且顏色很美,媽媽應該會愛。
沾板算是附送的,沒有那麼耐用,所以茜茜建議還是要買耐用沾板(之後有喜歡的再跟大家分享)。
/
▋茜茜團優惠方案 ▋
茜茜有多凹到很多的禮物,有之前沒有的,最多高達8件好禮❗️
難得有現貨,超快到貨,非常欠買啊❗
🔥只要在茜茜團下單,不限金額,都送『下單禮』: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FIKA白色|不沾五鍋組大全配】
內含:平底鍋、炒鍋、雙耳湯鍋、單柄湯鍋、烤盤,大全套5鍋
👉🏻團購價$7999,約39折,再加碼送價值$5759,共8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 多功能矽膠鍋蓋 24-26-28公分皆適用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最推這個組合,因為送最多,款款都實用,一次汰舊換新,擁有好心情‼️
【FIKA白色|不沾四鍋組】
內含:任選4鍋
👉🏻團購價$6499,約3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FIKA白色|不沾三鍋組】
內含:任選3鍋
👉🏻團購價$4999,約28折,再加碼送價值$2944,共4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4件組】
內含:平底鍋、炒鍋、雙耳湯鍋、單柄湯鍋,大全套4鍋
👉🏻團購價$4290,約2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3件組】
內含:任選3鍋
👉🏻團購價$4290,約2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2件組】
內含:任選2鍋
👉🏻團購價$3290,約31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也可以單品購入,但套組最划算喔!
/
📍團購時間:即日起~9/18(一) 23:59止
📍出貨時間:
難得全團現貨,下單5-7天可收到!
如果此現貨量完售,要等預購要等比較久喔(尚未確定可開)
這一小鍋共鍋費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搖啊搖,搖晃vuvu的大灶──
pinuljacengan
驅車行穿熱鬧的客家聚落內埔鄉,繼續往山的方向前進,不一會兒,我們隨即進入泰武鄉,沐浴在層疊綠意裡的我們,眼底與耳畔都逐漸安靜了下來。今天要拜訪的是masisi(馬仕部落)裡的vuvu—Selep (林桂花),她將為我們製作pinuljacengan──「搖搖飯」,讓我們一齊探究排灣族傳統料理pinuljacengan的奧秘。
.
彼時,Selep的家族從舊馬仕部落遷徙來到現在的masisi,文化的延綿常會借助某些具象的物件或行為來闡述與表達,不因遷徙而中斷。例如部落中四處可見帶有象徵意涵的雕刻圖紋裝飾,除了常見的百步蛇,我們發現頭目腳下還踩了一尾鰻魚,這是據說從前在masisi附近的溪流裡,有許多深潭暗藏著鱸鰻,族人設法捕捉、食用,進而成了代代相傳的飲食文化。對族人來說,群山和溪流就是供給大家食糧之處,依循這樣的脈絡,搖搖飯普遍以雜糧、野菜為主進行製作。
.
許多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中皆有搖搖飯,這並非排灣獨有,只是名稱各異,細節也略有不同。排灣族語稱之為pinuljacengan,唸法上會拆分成三個音節,pinu-ljaceng-an;pinu為動作,有「加入、添入」之意,ljaceng則泛指蔬菜,在小米粥內添入各色季節性蔬菜基本上就是搖搖飯的核心架構,或許用「小米野菜粥」來稱呼pinuljacengan更容易讓外人理解這道料理的內容為何。
.
然而,當我們和Selep vuvu提到「搖搖飯」三個字時,她竟面露疑惑,原來這是她初次聽到這個後輩新創出的詞彙,「山地飯」的別名她倒是聽過,為何會強調「搖」這個動作,將是我們接下來想了解的重點。
「大鍋,熱灶,大拌匙(civan)」
Selep vuvu已經煮了一輩子的pinuljacengan,這道料理總會在家人團聚時特別出現。在masisi,搖搖飯裡頭的澱粉通常使用vaqu(小米) 為主,輔以曬乾處理的vasa(山芋頭)和vurati/vurasi(地瓜),完全不加白米。
.
小米用的是原鄉栽種的糯小米,對比我們一般在北方麵食館或早點店吃到拿來煮粥的小米,米粒體積相對較小且黏性更高;芋頭先烤再曬,目的是要確保芋肉裡的水分被徹底帶走,大概需要花費一到二天時間,芋頭乾和地瓜乾磨粉後加入飯裡,堆疊的香氣讓小米粥簡樸卻帶有深度。
.
傳統上pinuljacengan會在親友團聚時共同享用,因此通常會使用大鍋攪煮,先熬粥,再放菜。熬粥的高湯和水比例各半,使用豬大骨熬製高湯,早年大多使用自家獵捕的山豬。高湯備好、小米入鍋後,先大火、後小火,大灶柴燒出的滋味最美,前提是備用的薪柴要確定乾透,過程中以木柴移進移出的距離來調整火力。
.
烹調的工具是一支長型有不規則曲線的木桿,尾端呈現扁平狀方便在插入鍋內攪拌時能有較大的面積去推動食材,vuvu說,他們用族語稱此木桿為civan,civan多為自家削製,因此成品百家百樣,沒有固定規格,用的順手最重要。
.
Selep vuvu熟稔地拿著civan大範圍攪動,看她手勁柔和,帶著從容,顯然面對食材轉化過程可能出現的狀況都已瞭然於心。烹調過程中,必須憑藉手感經驗和眼力判斷小米糊化的程度,當米心開始熟化,手勁即開始加快加大。中後段的重點是要讓熱力穿透食材,整鍋會從水狀逐漸變得「黏黏的」。
.
實際到現場看,方能理解vuvu為何不解搖搖飯這個詞,因為「搖」是通過外部視角所形塑出的觀點,人要搖動大鍋很難,實際上只有小鍋可能藉由手勢在鍋內的快速搖攪製造出類似漩渦的視覺。「搖」比較像是料理人在烹煮過程身體自然產生的律動,會牽動全身肌肉,沒有固定方向,講究個人化的福至心靈,因此初學者也存在著搖失敗、鍋底燒焦的可能性。
「搖啊搖,搖林,搖山,搖島」
粥好了,後續加進的蔬菜,取自山野,順應季節,在masisi,samaq(山萵苣)、sameci(龍葵)、tjanaq(刺蔥)等野菜經常被應用,有時也會加進djulis(紅藜)。Selep vuvu家後方是整片她的開心農場,和山相連,全靠她自己一手整頓,除了野菜,四季源源不絕供應的菜園,自種的山藥、地瓜葉、龍鬚菜等也都可能出現在她的pinuljacengan中。
.
vuvu說如果再加進puk(樹豆),那粥的口感就會再乾、再紮實一點。另外也分享烹調時的小訣竅──當菜葉丟進粥裡時,手搖的力道要節制,若過猛,菜葉在釋放出鮮味與小米交融前便可能已支離破碎。看著菜園中的作物四季輪流陪伴著Selep vuvu,或許可以說最後搖進我們嘴裡的,都是她滿滿的愛吶!
.
pinuljacengan入口時清淡,僅仰賴食材的原始本味支撐,因此會拿一些口味較重的小菜來點綴搭配,早期多搭配鹽漬生薑,或撈取溪魚與薑一同炒製,芋頭莖炒豬肉也是很好的配菜,部落智慧就是老天給你甚麼就想辦法變出甚麼,Ljavuras(林國豪)說,現在則大多搭配豆腐乳和放黑豆豉的辣椒小魚乾。
.
吃pinuljacengan時強調共享,年輕人拿小湯匙從鍋子的外緣開始吃,只吃自己眼前的部分,內鍋要留給長輩,也要留一份給來不及參與的親友,必須觀察旁人速度不可只顧自己吃,過程充滿了「儀式感」,但那不是流於形式、刻意為之的浮誇,透過分享pinuljacengan,彼此之間敬老護幼、情感緊密相連,為族人家人留下永不斷根的一份惦念。
.
吃著這鍋搖搖飯,我腦海裡還浮現出村上春樹作品《海邊的卡夫卡》裡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不無聊的東西人們馬上就會膩,不會膩的東西大體上是無聊的東西。」當我們長期習慣了外食帶來的五感刺激,對食物審美逐漸疲勞,搖搖飯或許就是那個「無聊的東西」,無聊到暗示你反璞才會歸真,飯裡匯聚的全是長久以來山與人真實共存出的智慧,透過舌頭,接引到我們的心底。
_____
▪本文收錄於屏東 #泰武鄉刊 vol.7 夏季號「食在泰武」 專欄,並同步刊登於 微笑台灣319鄉+ 「島嶼晃遊者」 專欄。
▪採訪、文字:郭銘哲 / 攝影:邱家驊
_____
發行機關:屏東縣泰武鄉公所
企劃製作 : 繫。本屋
主 編:彭巧如
採訪編輯:徐孝晴、余庭
特約採訪:古佳峻、郭銘哲、楊甯凱 (下港女子)
攝影:邱家驊、林科呈(眼福映像工作室)
封面創作:蔡昀珊(畸零地工作室)
設計製作 : 3&4 Design Studio
插畫:Chayi
製版印刷:鉅晟廣告印刷社
.
#全台索取紙本刊物地點查詢 👉
https://reurl.cc/52gq47
這一小鍋共鍋費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這集的『食,不相瞞』,我們要來分享一個很適合全家共享,老人家與小朋友都會喜歡的:芒果義式奶酪(Mango Panna Cotta)。
義式奶酪(Panna Cotta),在義大利文裡原意,Panna 指的是鮮奶油(Cream),Cotta 則是烹煮(Cooked)的意思,所以簡單來說,義式奶酪基本上就是『把鮮奶油煮一煮 XD』就可以享用的一道超簡單甜點,不僅作法簡單,食材也很少,傳統的食譜中,真的就是鮮奶油(Heavy Cream)和糖、吉利丁這樣,沒有其他的東西了。
有些食譜會用一部分的鮮奶(Milk)或 Half-Half 來取代鮮奶油,主要是讓奶酪口味顯的更輕盈一些,但還是建議大家,第一次嘗試的話,先試一次義大利傳統的作法,以全鮮奶油製作,品嚐這個 Panna Cotta 原始的風味,之後再依個人喜好做調整 ^^
我們這次是採用愛文芒果來搭佩,愛文芒果雖然是甜度較高的品種,但不一定每一顆都一樣的甜,所以製作芒果凍的時候,先嚐一下芒果的酸甜度,自行調整糖量(或跟我們一樣再加一點檸檬增添風味)。
** 這個義式奶酪不僅適合各種年齡層,做烘焙時,經常會有剩餘的鮮奶油(Whipping Cream, Heavy Cream),拿來做義式奶酪也是很好的方法,好吃又不會浪費鮮奶油 **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BL7rJIqcoOo
-----------------------------------------------------------------------
芒果義式奶酪(Mango Panna Cotta)怎麼作呢?
下面是芒果義式奶酪的作法與食譜:
* 份量為 3~4 人份(看採用的容器大小)。
Ingredients:
芒果凍層 / Mango Layer
芒果 300g / Mango 300g
水 30g / Water 30g
糖 20g / Sugar 20g
檸檬汁 1茶匙 / Lemon juice 1 tsp
吉利丁 3.2g / gelatine 3.2g
❆ 奶酪層 / Panna cotta Layer
鮮奶油 300g / Heavy Cream 300g
糖 30g / Sugar 30g
香草精3g / Vanilla extract 3g
吉利丁 3g / gelatine 3g
-----------------------------------------------------------------------
芒果義式奶酪的作法:
先來做芒果凍(Mango Layer)
1. 將吉利丁剪成適度大小,沈入冰水中,浸泡10分鐘使其軟化。
2. 將芒果去皮、切丁,放入料理機(或果汁機),在家入一些檸檬汁,打成果泥。
3. 將芒果泥過篩,備用。
4. 起一小鍋,加糖、加水,煮到糖完全融化,關火。
5. 把軟化後的吉利丁片,擠乾水份,放入熱糖水中,攪拌讓吉利丁完全溶解在熱糖水裡面。
6. 把吉利丁糖水加入到篩好的芒果泥裡,攪拌均勻。
7. 把芒果泥逐一倒入準備好的容器裡,放入冰箱冰2個小時,使其凝固.
接著來做義式奶酪(Panna Cotta Layer)
1. 一樣先將吉利丁剪成適當大小,浸入冰水中軟化
2. 起一小鍋,將糖、香草精、鮮奶油倒入,加熱到小滾(糖要完全融化),關火。
3. 把軟化後吉利丁擠乾水份,趁熱丟入鮮奶油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後,放涼備用。
4. 鮮奶油冷卻後,把先前完成的芒果凍杯拿出來,逐一把鮮奶油到在芒果凍的上層。
5. 然後放入冰箱冰4~6小時。
6. 上桌享用前,可以再在奶酪上方加一些芒果泥和果肉來裝飾。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義式甜點
#義式奶酪作法
#簡單食譜
#芒果義式奶酪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Panasonic NU-SC100 開箱: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doc/ddf9184c11439de37a6358640b72a671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一小鍋共鍋費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秋後的夤夜,還帶點濕漉漉。馬路上昏沉的汽車,偶爾被亮着小黃燈的的士送上一陣疾風,卻始終喚不醒。陰鬱的窄巷與梯級交錯,彷彿迂迴,彷彿不。游絲月光映照出冷街上唯一的身影,影子晃晃,身子壯壯,反正深宵,步履放緩,哼首小調又何妨。
嗓聲止於一道鐵閘前,街燈替剪影洗淨烏卒,除了身上的黑襯衫。眼前人,嗯,是個虎背男,年約五十來歲,人如其名,「肥哥」是也。接下來,他一個勁兒把閘子拉起,首先進店內亮起了白燈,繼而急迫地扭開收音機。隨頻道「沙沙」作響,目光往外一瞥,即被牆上的塗鴉吸引了,趣怪的彎曲線條,勾畫了「肥哥車仔麵」五個朱字。「有啲嘢好死嘅,做落去先發現佢其實好生,你要畀啲愛佢。」言愛者,竟是長着一張冷面的肥哥。這是他的格言,如這五個大字,勾幾個彎,不就添了點點生氣?也如他對待食物的態度,心存熱忱,入口之物,是死,也生。
單一不成氣候
除了門外的塗畫新潮,小店的一切一切,都老得很。畢竟是八十年代經已存在的小店,店裏的一個大鍋﹑一個爐頭﹑一隻湯勺,甚至一枱一櫈﹑一磚一瓦,都與肥哥共事了三十餘年。
每夜準時四點,他就點燃明火,巧弄炊煙。把剛從雪櫃取出,早已燜好的牛腩﹑鳳爪﹑鵝腎﹑豬手解凍,逐款加入滷水汁或其他汁醬,然後再次燜煮。說是執着,何以會有隔夜菜?他側側嘴角,調侃大部分人以為食材一定要新鮮煮好,方是上品,他卻說非也,有些食物,雪藏過更好吃。這並非是藉口,也沒有為他省下多少功夫。顧其名而思之,義當然在車仔麵,看似簡單,但配料多達三十八種,一切獨力製作,每一晚收工前,他都要準備翌日的食材。
牛腩切塊;豬大腸要逐條清洗;豬手去毛;鳳爪洗淨、雞翼醃好,他強調,這裏非潮州打冷鋪,不能一個滷汁走天涯,要逐款以不同醬汁製作,慢慢燜入味,放涼後置入雪櫃,明早再煮。除了燜物,還有醬汁,當然少不了小店的招牌辣汁,先爆香乾葱﹑蒜頭﹑辣椒等香料,再加入各種調味料煮出味,日日鮮製,聞來格外醒神。期間,一鍋豬骨湯底熬得正盛,除了近三十斤的豬骨外,還有大量冬菇頭,這是他父親的小習慣:「我老竇食齋嘅,佢話煲湯落冬菇椗就好似落咗瘦肉一樣咁甜,我記得,所以一直咁做。」他的另一格言,單一不成氣候。了解食物的奧妙,互相配合,才能發揮盡致。故此,他的食物中,都會加入一種自製的天然香油,只見,他於滾油中放入了大量乾葱,慢炸把香味迫出,再加入少量蠔油即成,香油點綴每款配料,就如即食麵加了麻油一樣。
拌好食材後,他又於滾水中撈起二十來根香腸,把水倒掉,小鍋子中加入新油,待滾,接着把香腸放到鍋來慢炸。這是他早期於舊鋪賣香腸時發覺的問題,用煎鍋直接煎香腸,煎完後的剩油呈黑色,底部多雜質,他認為這不是健康的東西,但眾多學生哥幫襯,又不得不賣,惟有想法子做好一點。他嘗試將香腸汆水後,再過冷河,如此一來,剩油裏沒有雜質,呈金黃色;二來,香腸更爽口彈牙。店內每一種食物,都經過一番鑽研,單是研究浸豬皮,足足花了兩年,就連賣豬皮的拆家,也大讚眾多餐廳中,只有肥哥的豬皮浸得如此有生氣。啊,對了,食物要有生氣,他這樣形容。收音機正播放着搖滾樂,他喃喃亂唱,樂於與食物溝通。
不望一步登天
凡事,總有因有果,有一有二。對食物的鍾愛,肥哥憶起的,竟是襁褓娃兒之齡,這也是小店的一點小歷史。他,是土生土長的石硤尾人。自懂性以來,父母都於白田邨內經營辦館,賣糧油雜貨。肥媽同樣是夜鬼,兩時許起床,把只有兩歲的小人兒放到木頭車上,一路推到果欄及菜欄買食材,那年代辦館賣得雜,肥媽看到便宜的好貨就買,管它是甚麼,反正她廚藝了得,任何食物都能烹成佳餚。他猶記得小時候賣過芝麻糊,幾歲人仔的他站於椅子上,磨啊磨啊,就這樣,磨出了興趣來。
當時讀書不成,又未摸清自己底蘊,故聽取肥爸意見,到親戚的珠寶公司做學徒,畢竟小孩子嘛,才十二歲。結果一待,就是七年。七個年頭,說是學師,他最主要的工作,卻是煮飯。珠寶公司嘛,經常有經紀、老闆朋友到來吃飯,當中不少達官貴人,不容有失,他於是趁買菜時,到街市到處請教豬肉佬﹑賣菜大嬸﹑賣魚佬,邊學邊廚,廚藝日積。最後離開,是美事,因為他終於看清了自己的興趣,於是改當酒樓點心師傅。
好了,到大酒樓辦事,他最關心的,是一眾同事的伙食,結果,憑着每日的美食,聚攏了大家的歡心。只是不久後,他又辭職,當時年僅二十,男孩為討好小女友,決定做地盤賺錢。結果女友還是跑了,他也弄得一身傷。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受了腳傷,肥哥於是替大哥留在辦館照顧兩老。當時辦館正步向式微,於是他決定在門口擺檔補貼。賣甚麼?不就是車仔麵。
雨音把思緒喚回,肥哥原來已放下鑊鏟,執起了相簿,說着他當時不惜工本地使用不鏽鋼車,多麼架勢。忽而的暴雨,他看之淡然,反倒是有醬汁滾瀉到桌上,他才滾水淥腳地走到鍋子前,關火。看來各項配料已經煮好,他開始逐款置於明檔上坐熱。填補了最後一個宮格,他走到雪櫃前,打開拿出一支冰水,一口氣將其灌進肚子裏去:「天熱嗰陣啊,要隊兩支㗎,成個人真係虛脫。」曾經不少人問他,怎麼不發大來做,他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因為接受不了隨便給人吃的東西,他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他強調,做任何一個行業也需要培養,做賊也要一樣。開店後有一段時間,他一星期七晚都跟朋友外出大吃大喝,又纏着要跟廚房大哥聊天,從中偷師。
「肥哥早晨。」一名大叔邊喊,邊把一箱麵餅推進來。肥哥輕輕寒暄後,又謂:「唔係得我咁早㗎,飲食業好多人都要早起。」有人埋怨﹑有人自嘆,他嗎?不嫌辛苦,當作是生活一部分就好。收好貨物,步到店前,看着漸成湛藍的雨空,他揚言這場雨過後,天會漸涼。都說了,凡事培養,預測天氣亦然。
天呈魚肚白,也就終結了肥哥一天最忙之時。數位樓面阿姐陸續回店接力,早上八點開始賣麵。甫開店,已經有數名客人趕至吃麵,絲毫沒有被雨水影響。他漾起自信的笑容:「口臭啲講,開門就有生意,食過一次會上癮,我好有信心。有時啲阿姐見人經過,就問人幾多位啊?食麵啊!我喝住佢哋㗎!」這是肥哥唯一罵員工的時候,他認為客人要來吃麵,自然會來,何須叫賣。有些生客又會向阿姐投訴座位又窄,天氣又熱,他都着阿姐不要理會他們:「呢啲人唔清楚自己搵緊乜,搵食定搵碇坐,如果搵位坐就去四季啦,去半島啦,嚟呢啲屋邨仔。」這般爽直,當然不少人覺其囂張,他卻不以為然。有人看他冷面,自然也有人知其熱腸。
畢竟在石硤尾長大,很多街坊熟其脾性,而且想吃車仔麵時,都第一時間想起肥哥,除了食其美味外,更是嘗到一絲人情味﹑一份回憶。「肥哥」一名,就是從前被小孩封號的,他其實不算肥,只是壯,但小孩子眼中沒有魁梧一詞,只好喚他肥哥。現時小孩都亭亭玉立,依然肥哥肥哥地喊,他也樂呵呵的,起碼在街坊心目中,他佔了一小角落,嗯,這樣就好。
他說,人生匆匆數十,每人都如食物般,到了每個階段,就要調整火候。如今的他,只望做出好吃的,弄廚到天亮,得見伯樂,不亦樂乎。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剪接:胡浩賢
肥哥車仔麵
地址:石硤尾白田偉智街38號福田大廈地下55號
電話:2777 3089
營業時間:8am-7pm
詳情: http://bit.ly/2NvGlFn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