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糖尿病》
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3N1DMO
糖尿病是狗貓內分泌問題的一大常見疾病!
🔸狗狗大部份是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因為β細胞被破壞,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進入血中。
🔸貓一般常見的是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是細胞對胰島素感受性降低,所以細胞無法好好運用血中的糖分。
正常情況下,胰島素由胰臟的β細胞分泌,當血糖上升時,胰島素會被釋放到血中,藉由胰島素與身體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血糖才能被允許進入細胞中。
▫
可以想像胰島素就像開啟細胞膜大門的鑰匙,細胞膜上的受體是門鎖,無論是「沒有鑰匙」(狗的糖尿病類型)或「門鎖壞掉」(貓的糖尿病類型),都會影響血糖的調控,讓細胞無法攝取血糖,結果血中的血糖就一直消耗不掉。
▫
大家知道糖尿病的症狀是三多:吃多喝多尿多,意思是可以發現狗貓食慾旺盛、很渴、尿很多。
▫
🔳因為血糖堆積在血液中無法被利用產生能量,細胞一直處於飢餓狀態,身體就會告訴自己要多吃一點,因此多吃。
🔳血液中糖份增加的狀態下,血液的滲透壓會上升,水份便進入血管和尿液中,細胞逐漸產生脫水狀況,這時候渴覺中樞會叫自己多喝點水,所以喝多、尿多。
▫
漸漸的,身體只能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來維持生理需求,狗貓即使吃多喝多,也還是會變瘦、脫水,有的會出現泌尿道感染、絲球體性腎病和神經病變,狗狗可能會白內障,貓會有後腳無力、蹠行姿的狀況。更嚴重的時候,會離子失衡、酮酸血症、高滲透性昏迷,必須盡快就醫,否則會有生命的危險。
▫
嚴重併發症發生時,通常必須住院治療一段時間才能活下來。如果碰到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還必須考慮是否有其他病因存在,如胰臟炎、甲狀腺疾病、庫欣氏症、肢端肥大症等。
▫
當病情獲得緩解,為了讓生活恢復秩序,接下來的日子大家要和醫生一起努力。每天按照建議幫狗貓施打胰島素,並選擇適當的餐點,定時定量餵食。由於胖貓得糖尿病的機率是苗條貓的3.9倍,所以鼓勵貓狗們多多運動也是很重要的功課!
▫
大家也可以在家中觀察動物的排尿和喝水量,若持續增加時,就要小心是否血糖又上升了,有些家長也會自行在家中追蹤尿糖和血糖曲線,回診時供醫師參考,但千萬不要自行解讀結果來改變胰島素的用量。另外,低血糖症狀的觀察,也很重要,如果施打胰島素後,狗貓開始出現懶懶的、不想動的感覺,就要小心是否發生低血糖的狀況,低血糖嚴重時會出現肌肉震顫、昏迷、癲癇的表現,家中可準備一些葡萄糖水,若有低血糖且動物意識清醒,仍可吞嚥時,這種緊急情況可以在聯絡醫院,取得醫生同意之後餵一些糖水,然後趕快帶到醫院檢查。
▫
照顧糖尿病的狗狗貓咪需要主人多一分的小心,而這份辛苦是可以有很好的回報的!只要好好控制、配合醫生追蹤,生病的貓狗們絕對可以過著和過去一樣快樂的生活,甚至部分貓咪病情可以在血糖持續獲得控制良好的數月後緩解,而之後不用再打針。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運動 低血糖症狀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孕當然不適合繼續減肥,但為了降低孕期併發症風險(早產、子癲前症),若是體重過重(BMI>30)的媽媽,就應該更重視體重控制(五公斤以內)。也就是說,原本為了減重建立的飲食、運動習慣,並不需要全盤放棄,只要根據懷孕時生理變化做調整即可。
假設本來妳採用的飲食法較為特殊,則不太適合。好比前陣子很流行的生酮飲食,因極端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可能會造成媽媽無法均衡攝取營養素,比如沒有足夠蔬菜水果,會造成纖維素、葉酸、維生素C不足;不喝牛奶,易導致缺乏鈣質等。更重要的是,因為極低碳所產生的酮體有傷害胎兒腦部的疑慮,因此我會建議孕期碳水化合物至少要佔40%的熱量來源,也可以全穀雜糧為主。
另外,目前當紅的168斷食法也不適合,因為孕婦葡萄糖利用效率較差,空腹過久容易引發低血糖症狀(頭暈、手抖無力),更何況孕期腸胃蠕動變慢,若把一日所需的熱量分配在兩餐,更易導致腸胃不適。
其實胖媽媽的健康飲食原則跟一般人並無不同,還是減少精緻澱粉、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質(60克)、多吃蔬菜這些方式。假設孕前有在控制總熱量,則以進出平衡為主,不宜刻意製造熱量赤字、當然也不用拼命多吃。
若沒有計算熱量的習慣也無妨,以我的觀察,大部分的人只要大幅減少甜點、含糖飲料、油炸類食物及過多水果攝取(一天兩個拳頭)、盡可能以原型食物為熱量來源,大部分的人皆可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保持活動量對體重控制當然也很重要,只要沒有出血、劇烈腹痛,運動都不需要停。近年來也有研究,孕期規律的運動可穩定血糖、降低早產的風險。考量到體力負荷,應該積少成多、求持久。可從快走開始,目標放在一週七天,每日走三十分鐘,也可搭配游泳、水中體適能等對關節負荷較小的運動。
至於波比跳、跳繩等動作,雖號稱燃脂效率高,但相對易造成膝蓋負擔,增加跌倒風險,我會建議以穩定模式的肌力訓練代替,比如深蹲、划船、硬舉。
也有媽媽擔心,若是體重都沒增加,會不會讓胎兒長不大。我想再次強調,胎兒的體重最主要是受到胎盤功能和基因所影響,和孕期媽媽體重增加並無絕對關聯。再加上透過產檢超音波的追蹤,我們就可得知胎兒是否符合生長曲線,如果真的擔心,也不用從外觀肚子大小來評估胎兒體重。
最後要提醒的是,肥胖本身的確會增加孕期併發症之風險,比如子癲前症、胎盤功能不好和妊娠糖尿病,而媽媽到了懷孕後期也會因身體負荷較大容易喘、膝蓋不適、行動緩慢。不過,並不需要為了胎兒健康先「ㄗ瘦」下來再考慮懷孕,藉由健康習慣的維持,定期產檢(子癲前症篩檢、糖尿病檢測),我們還是可將這些併發症的風險大幅降低。
運動 低血糖症狀 在 魏洋樺營養師 x 不只是營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糖尿病人常忽略的低血糖】
⠀⠀
很多糖尿病人常常會有這樣的迷思
血糖不是越低越好嗎?發生低血糖會怎麼樣嗎?
No!No!No!
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糖尿病人的目標是讓血糖穩定在理想的範圍
血糖過高或過低都需要留意!
📍低血糖可能出現的症狀
像是飢餓感、冒冷汗、頭暈、發抖、心悸、四肢無力等
有些糖尿病友在低血糖時
甚至沒有任何症狀!
若不處理低血糖而讓血糖低過頭時
可能會造成昏迷、意識不清!
📍低血糖症狀因人而異
有些糖尿病友在血糖值40mg/dL時都還能意識清醒
但也有些糖友在血糖值40mg/dL時就可能意識昏迷了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有低血糖
就要記得常常監測血糖
千萬不要輕忽低血糖的嚴重性!
📍發生低血糖怎麼辦呢?
① 若當下無法量血糖則視為低血糖處理
如果狀況允許的話可以先量血糖
量測血糖若< 70 mg/dL
記得先補充15公克的糖
像是120~150cc果汁、小瓶養樂多、三顆方糖等
②過15分鐘後再量測血糖
如果血糖仍然< 70 mg/dL
則再補充一次15公克的糖
③如果連續補充兩次都沒緩解症狀時
就要立刻就醫治療喔!
📍發生低血糖之後藥物需要調整嗎?
營養師在諮詢糖尿病友時
有遇到某些糖友在發生過低血糖後
因為害怕自己再次低血糖
而排斥用藥或是自己減藥的情形
其實糖友們可以把低血糖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
下次回診時告知您的主治醫師有發生低血糖的情形
醫師會評估需不需要調整藥物
並且諮詢糖尿病衛教師
看是否需要調整用餐內容或運動時間
不建議糖友們自己調整藥物或不吃藥喔!
✨喜歡內容的話可以
▪️按讚FB專頁或追蹤我的IG
▪️按愛心給我鼓勵
▪️留個言跟我互動
#糖尿病衛教圖文
#魏洋樺營養師 #不只是營養 #Lori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