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仍持續升溫中,截至 5/17 日為止,美國確診數已經突破 150 萬人,每天新增的確診數還是在兩萬到三萬之間。即使如此,愛好民主以及自由的美國人已經忍不住了,不斷給予政府壓力,各州政府都在研擬解封的條件、漸進式的解封、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科技公司也不例外,Google 以及 Facebook 紛紛宣布將漸進式地開放辦公室,同時大部分員工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到 2020 年底。Apple 跟 Tesla 的員工就沒這麼幸運了,畢竟這兩間公司的產品是以硬體為主,沒有意外的話他們會是最早重啟辦公室的科技巨頭。Tesla 的執行長馬斯克甚至直接不鳥加州政府的命令,已經重啓產線,並且揚言要告加州政府以及考慮將工廠搬離加州。
相較之下,Twitter 的員工想必是最幸運的了,幾天前 Twitter 發布了新聞稿,如果你的職位允許,員工可以選擇永遠在家工作!
如果我們員工的職位允許他們在家工作,而且他們也希望永遠如此的話,我們會成全這件事情。如果不行,當我們覺得復工是安全的,並且搭配額外的預防措施,辦公室將會是他們溫暖友好的地方。
if our employees are in a role and situation that enables them to work from home and they want to continue to do so forever, we will make that happen. If not, our offices will be their warm and welcoming selves, with some additional precautions, when we feel it’s safe to return.
其中這段聲明更是霸氣:
開啟辦公室是我們的決定,什麼時候回來,或是要不要回來,是員工的決定。
Opening offices will be our decision, when and if our employees come back, will be theirs.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Medium 好讀版:https://medium.com/jktech/%E5%A6%82%E6%9E%9C%E5%8F%AF%E4%BB%A5-%E4%BD%A0%E6%9C%83%E9%81%B8%E6%93%87%E6%B0%B8%E9%81%A0%E5%9C%A8%E5%AE%B6%E5%B7%A5%E4%BD%9C%E5%97%8E-418f36c21296
#在家工作兩個半月
Square 是第一批宣布在家工作的科技公司,早在 3/2 我們就強制所有人非必要不得來辦公室,算一算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個半月了呢。
在家工作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 — 你再也不用浪費時間通勤了!灣區的交通真的很差,單程的通勤時間動不動就要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不過我也因此養成了聽 Podcast 的好習慣。
在家工作以後,這些時間都省下來了,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你猜對了 — 用來做更多的工作。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中間少了通勤作為緩衝,上班跟下班的界線反而變得模糊了。在公司大家開始抱怨生活品質變差,一起床就上班,然後常常下不了班,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也無法請假出去玩。
好在公司很快地意識到了這點,在全員大會數次告訴員工:
現在這個時刻,你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其他人。如果放假可以讓你好好休息、充電,回來的時候更有效率,我們鼓勵你們這麼做。
這也不是說說而已,有個高管也以身作則,請了一星期的假 (即便現在哪都不能去)。我們的部門也宣布大家 5/25 放假,剛好連著美國國定假日一起,希望大家可以把握這四天假,好好休息。
因應在家工作,這段時間我也做了以下的調整:
建立上下班的儀式:即使在家,我還是會換上上班的服裝,然後下班時換上比較輕鬆的服裝,告訴自己現在是下班時間。
設定一個辦公區域:規劃一個辦公區域,有我所需要的螢幕、桌子、椅子等等,把這個地方佈置成適合工作而且有效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只在這個地方工作,盡量避免在沙發這類的地方工作,來區隔上下班的生活。
準備好所需的東西:網路該升級就得升級,需要的器材該買就得買,比方說印表機、飲料、或是水,反正就是準備好工作會需要的東西。
該休息就得休息: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波疫情會改變大家的工作型態,所以我們都還在學習如何在家工作,如果真的狀態不好、需要休息,那就休息吧!放自己一馬不要用力過猛。
#遠距工作的挑戰
儘管遠距工作有許多好處:免通勤、彈性工時、不限制辦公地點等等,它同時也有了許多問題及挑戰,相關的制度跟配套措施也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視訊會議比想像中的還累人
在實體的互動,我們除了透過語言以外,很大一部份是靠著肢體動作來溝通的。透過對方的表情、手勢以及坐姿等等,我們可以得知很多隱藏的訊息,但是這一切在視訊會議中都沒有。矛盾的是,我們的大腦仍不斷地在畫面中尋找非語言的肢體訊號,但終究遍尋不著,導致視訊會議比實體會議還要累人。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避免所有非必要的視訊會議。這聽起來很反直覺,在遠距工作的情況下,不是應該要有更多的溝通,甚至應該要過度溝通 (over-communicate) 才能夠確保團隊有一樣的認知嗎?是的,但視訊會議不是最好的方式,寫下來才是。
不管是透過 Email、Slack、Wiki或是設計文件,如果能夠用文字方式的溝通,就不需要透過視訊會議。用文字除了可以有多一分思考的機會以及讓未來的人參考以外,也可以讓跨時區的成員有一樣公平的機會參與。
#多人視訊會議的缺點
儘管 Zoom 以及 Google Meet 這類的視訊軟體已日漸成熟,對於多人視訊的支援也比幾年前好上許多,但還是有許多的不方便。
我觀察到的最大問題是:演講者缺乏回饋,多數的軟體設計都是呈現大大的簡報畫面,其他人的頭像在側邊欄,人太多的話有些頭像還顯示不出來。這對於演講者要掌握聽眾理解程度,真的是一大挑戰。此外,大部分的聽眾預設是靜音的,這也降低了人們問問題或是給予即時回饋的意願。
另外,即使不是在有人簡報的會議,多人視訊會議還是有個很大的限制:一次只能有一個對話。更多時候是只能有一個人講話,我們沒有辦法像實體會議一樣,跟旁邊的人開啟悄悄話模式。
現階段我認為沒有太好的解法,只能等未來的某一天,全像投影技術可以用在視訊會議上的時候吧。
#實體互動的不可取代性
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科技還是有其限制性。增加遠距工作的效率,讓公司部門的 OKR 達標,這些都不是問題,但隔著螢幕終究還是少了那一味。跟同事說聲早安、吃午餐、喝個咖啡閒聊公司八卦的體驗,終究是無法被取代的。這些體驗乍看之下對工作效率沒有直接幫助,卻是決定員工歸屬感以及工作開心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會影響員工的留存率。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全世界最大的全遠距工作公司 — GitLab,每年也會舉辦一次實體聚會,將全世界的員工飛到同一個地方度假。目前 GitLab 擁有 1295 名員工,散佈在 67 個國家。
#在家工作適合你嗎?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目前也只有知識工作者有這個甜蜜的煩惱。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可以獨立運作,或是可以線上有效率地跟同事合作,並且你也對工作很上手,在家工作絕對可以考慮。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地點,何樂而不為呢?
相反的,如果你在職涯剛開始的階段,在家工作反而會對你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另外對於沒有家庭或是一個人住的人,實體辦公室對於滿足社交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或者更重要的是,你搞不好根本不喜歡在家工作。
#遠距工作的未來
這波疫情強迫全世界的人進行一場大型的在家工作實驗,有的人喜歡,但也有人恨不得辦公室早點開放。但是無論如何,遠距工作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在疫情結束之後,肯定有更多的公司以及個人開始擁抱這樣的工作模式。
改變也需要時間,我預測會先從複合式的模式開始,不會一開始就進入全遠距的模式。對於個人來說,可以從一週進辦公室一兩天開始,慢慢考慮是否要往全遠距發展;對於公司,會開始實驗遠距工作,並且考量效率以及成本,可以想見有些公司會關閉實體辦公室,而另外一些公司發現這行不通,重回辦公室的懷抱。
矽谷科技公司肯定會招募更多在矽谷以外的研發人才,當你的範圍是全世界,而且可以用更便宜的薪水招到更好的人,怎麼可能不這麼做呢?這樣的後果是矽谷會迎來出走潮,畢竟這裡的房價物價實在是太高了,如果你在其他生活品質更好的地方可以享有一樣的工作機會,為什麼還要待在這裡呢?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遠揚加州缺點 在 Rowling Chen My World 陳若菻的小小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han Ying Lu
來自30多歲年輕人的心聲....
我從未寫過關於政治的感想,但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95歲年邁的外公,回去他所居住的榮民之家,我感到很心疼、很心酸。加上我媽沒事把我當選輸後負面情緒箭靶,一口咬定我一定是投跟她不同的,我真的很想說一說,身為所謂「外省」第三代孩子….結合自身成長經驗與目前社會現況,我想提關於國家認同、選舉操弄、群體對立部分……….
我的爺爺奶奶來自浙江省杭州市、外公來自江蘇省、外婆則是道地台灣宜蘭人,父母都是在台灣長大出生的孩子,所以我們這樣的孩子俗稱「外省第三代孩子」。我從小生長在所謂的外省人大本營之一的永和,從小到大幾乎都在台北市中正區就讀與生活。
所謂「本省人」、「外省人」的名詞怎麼來的?當然是國共戰爭後,國民黨退到台灣來後,族群之間形成差異之稱呼。本不該有這種劃分,但人總是習慣群聚與歸類,形成族群自然會發生,只是分為「閩南」或「非閩南」,可能會比較合適一點。
這樣的歸類本來沒什麼,但這樣的議題是如何在我們這代又故意跟選舉綁在一起,被操弄熱化的?是李登輝後期還有陳水扁時代,故意營造一種:「台灣人只投給台灣人」的選舉操弄而被激化…..現在操弄這樣的議題已過時,但其隱含所形成之影響是否還存在,當然。
我大部分都可以聞到所謂本省人或外省人的氣息,也大致上會被所謂外省第二代的師長或第三代的同儕所自動吸引,而我的雷達幾乎都不會聞錯。
這樣群體的差異,所隱含的內容有什麼?除了口音、習俗、飲食習慣、家庭規範、價值觀,甚至審美觀等有些微到中等程度的差異,當然也有政治立場的差異。
我外公是榮民,我之前並不會特別為榮民感到委屈,我今天卻特別為他們感到不捨,甚至落淚。無論現在的政治風向為何,不可否認的,當初國民黨是靠著打仗的榮民而保有台灣,而這些榮民,在國共戰爭停止後,並不像某些文官佔據大部分的龐大資源,過著優渥的生活。這些榮民們幾乎都繼續當軍警、住著非常普通的宿舍,生兒育女,直到衰老退役,兒女不一定能提供父母居住地,他們只好住到榮民之家過集體生活,只有固定的吃飯時間,餐點簡約,日復一日,直到凋零離世。沒結婚的榮民,更顯孤獨。政府給了他們什麼?就只給他們榮譽徽章或獎狀,但這些榮民爺爺就滿足了。
不可否認有些爺爺講話讓人不舒服,甚至有人會說:「中共打過來好了」這種讓人不解的言論。但他們都應該被尊重,他們比誰都愛中華民國,他們不應該被隨意嘲笑他們老 (誰不會老?)、或謾罵他們倚老賣老。
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我外公回到板橋榮民之家,穿梭過繁榮的板橋後站商圈,往漸漸荒涼的樹林方向,我開始漸漸感到心酸,到了榮民之家,我跟外公說:「爺爺我過年來接你喔!」外公靦腆笑一笑下車。放下外公一人孤單行影地走進宿舍,我感到自己像是送他進監獄還是集中營的感覺,我忍不住泛淚。他們一生幾乎都不會享有榮華富貴,但是國家、社會大眾、家庭給了他們什麼?他們住在榮家,自己付宿舍、伙食、水電費。政府只是給了硬體環境。
如果不相信,請親自走一趟任何一間榮民之家,會發現他們多麼令人心疼。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府,都欠他們公道。
很多人非常容易短暫對某些人、動物、某議題充滿熱血,在社群媒體表現自己好容易受什麼感動、或是做了什麼公益、充滿了博愛(有的其實作做地有點濫情),但是在面對你認為的敵人時,卻一點溫度都沒有。這種偽善者,近幾年太多了,簡直跟路上的機車一樣多。當你一邊說自己愛國的同時,你應該也要對同樣愛國但是跟你政治立場不同的人,特別是榮民,表達尊敬。絕大多數的榮民,都比你還要痛恨共產黨。因為只有他們跟共匪真的幹過架!
不過,我也一直思考為什麼會有榮民說:「中共打過來好了。」我仔細想了想,或許對他們而言,「中華民國」才是國家,中華民國所屬領地,包含中國大陸各省分,當然也有台灣。對他們而言,台灣只是地名,並非國名。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中國大陸任何一塊地屬於”我的”國家領地。但今天如果把台灣變成一個國名,國旗不復在,這個前提要先讓「中華民國」被消滅了。所以榮民們見到中華民國與國旗不被重視或幾乎快被消滅,那是對他們的" 亡國感"。
說實話我們自宮自己的國號和國旗,還挺好笑的。
我們的國名叫「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按照小英自創的稱呼,中共、美國、日本等國,國名都得變成「國名+無數個地名了」。
如:我們叫美國應該叫「美國紐約加州芝加哥拉斯維加斯點點點」,每次要稱呼美國和各國國家的國名要先深吸一口氣,否則會念不完它們的國名...呵呵。
不懂為何有人要否定與自宮自己的國名。外國人一定覺得閹割自己國名和國旗的台灣人很有趣⋯⋯
「國名」和「地名」屬不同層次。「國」才擁有自己的憲法、國旗。
不要忘了,可以通過同婚,是大法官釋憲「中華民國」憲法。可以自由選舉也是因為有「中華民國」憲法。
許多人高喊同婚、自由可貴,但卻同時否定中華民國憲法,甚至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什麼,你不覺得這邏輯很矛盾嗎?
仇視中華民國或國民黨的要了解,如果當初老蔣沒不小心逃到台灣,還幸運遇到一個很「堅硬」的金門,共匪砲彈打不過來,台灣有可能早就被共匪佔領,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哪有機會選舉、享受言論自由?
民進黨不是笨蛋,前幾年每到國慶日,幾乎沒國旗出現,今年則是從中正橋就一路被國旗包圍,難得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可以很光榮地在國慶日出現,不代表任何該死的政黨色彩。我今天看到一篇社論寫得很好,他講了兩黨的優缺點,最後提了一個重點是:「在國外的民主制度國家,無論哪一政黨,在選舉的時候一定都會出現旗海飄揚,因為那是”國”的象徵。」我一直都非常不認同也不理解「國旗為何變成國民黨的象徵?」民進黨的選民最愛號稱「只有選綠的才愛國,否則就是愛共產黨。」,那為什麼造勢場合從不拿國旗?而是拿…我也看不懂是黨旗還是什麼旗。
說實話,如果小英不要輕視「中華民國」名稱與國旗,加上不要出現輕蔑對手的嘴臉、以及無論立院或公投提案什麼法條,都依程序,不要抹黑煽動民眾對立。我會考慮挺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許多所謂「外省第一代至第三代」比誰都愛中華民國。如果中華民國四個字不被重視,國旗不再,我們的國自然就滅了。
但最令人心酸的是,台灣人自己搞對立,我們內政要如何做得好?我們自己吵吵鬧鬧,互相謾罵嘲諷,旁人(別的國家)都只是看笑話。看一個那麼小的島國居民,經濟落後,只愛口水戰與選舉激情。
我厭惡看見那種罵挺綠的人:「你們就等著以後變成怎樣怎樣好了!」
我也厭惡看見那種罵挺藍的人:「你們去當中共啊!你們去跳河啊!」
這些人到底是智商有問題?還是情商有問題?還是人格操守有問題?
還有,我更厭惡有些人非常愛猜測對方是不是韓粉、英粉、是不是國民黨、是不是民進黨、是不是藍的、是不是綠的。
大家都已經不是幼稚園小孩了,這世界不是只有二分法好不好?
很好笑地,大家還是很愛二分法。如果有人說:「我討厭蔡英文。」旁人就馬上總結:「喔你是韓粉、你是藍的。」或是有人說:「我討厭韓國瑜。」旁人就總結:「喔你是英粉、你是綠的。」(我家有一位今晚就是這樣轟炸我,我快被氣死);或是感覺你不挺綠,就是:「喔是為了年金嗎?」、「思想守舊啊!」、「你喜歡跟共產黨統一。」
這現象在認知心理學裡,叫「妄下論斷」與「過度推論」
(ps. 底下留言活生生上演了此現象,我和我朋友因為不挺綠而挺中華民國,被說喜歡拿五星旗與當共產黨人民)
還有,如果去內政部統計處做功課,會非常清楚台灣人口逐年老化,而且愈來愈多。再去查查歷年的投票率,算平均數與標準差,今年投票率並沒有創新高(除了2016年特別低)。所謂年經族群也沒有特別多。(話說年輕族群是指幾歲到幾歲啊?)
但是太多人只用目前非常便捷、草率、含政治立場的網路新聞來建構自己的「政治知識」,而妄下斷論。這是為什麼我很討厭看到有關政治的新聞,都太扭曲、誇大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愛台灣、愛中華民國,這次民進黨正好遇到對岸維尼在去年初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荒謬可惡言論,以及遇到香港事件。民進黨趁勢營造「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所形成的「亡國感」,而激化對立。
可惜,這些都只是選舉操弄。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台灣歷年來的統計,有多少人真正想要台獨或統一?幾乎少的可憐。最想台獨的大概只有李登輝了。蔡英文會熱血地台獨?不可能,ok?四年很快的,是我,我也要安靜安穩地領總統薪水,享有總統待遇,我沒事那麼累搞台獨幹嘛?鄰近國家支持你台灣要跟中共對立?你可以試試看,當你跟家人或你家鄰居吵架的時候,會不會有其它鄰居,甚至遙遠的黑幫,會沒事想去管你和你家人或鄰居的事情。大家都只看自己的利益與看笑話好嗎?
最後,網路速食雖然非常方便,但卻也創造了很多沒內涵、有問題,卻只想紅的怪物。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想八卦我對某醫生的負面觀感是來自於什麼真實經驗?其實不用太好奇,這是大部分同行人都知道的事。我只是曾經湊巧認識他其中一個外遇對象而已。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零食餅乾等商品可以推陳出新甚至量化?很簡單,因為只要色香味俱全、包裝吸引人,不用管營養成分有多少、有沒有含毒,大家都愛。管他是不是垃圾,吃的開心就好。
還有某些極度仇中的人,甚至憤慨地激化生活圈彼此關係那種。你就不要去中國大陸做生意或設廠嘛!你生活所用的都不可以由中國大陸製造、代工、加工、進口、栽種嘛!那麼有Guts,就好好檢視你會碰到的任何一個物品或食物,還有網購、娛樂平台等,全部都只准用台製的(包括Apple)。為什麼要一邊吃大陸人民豆腐,挑釁他們政府,同時一邊激化對立跟挑釁你認為在台灣的「異族」呢?
你這樣不矛盾不累嗎?
遠揚加州缺點 在 梁軒安 Eagle-軒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發》 非我筆 大家可分享感想
來自30多歲年輕人的心聲....
我從未寫過關於政治的感想,但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95歲年邁的外公,回去他所居住的榮民之家,我感到很心疼、很心酸。加上我媽沒事把我當選輸後負面情緒箭靶,一口咬定我一定是投跟她不同的,我真的很想說一說,身為所謂「外省」第三代孩子….結合自身成長經驗與目前社會現況,我想提關於國家認同、選舉操弄、群體對立部分……….
我的爺爺奶奶來自浙江省杭州市、外公來自江蘇省、外婆則是道地台灣宜蘭人,父母都是在台灣長大出生的孩子,所以我們這樣的孩子俗稱「外省第三代孩子」。我從小生長在所謂的外省人大本營之一的永和,從小到大幾乎都在台北市中正區就讀與生活。
所謂「本省人」、「外省人」的名詞怎麼來的?當然是國共戰爭後,國民黨退到台灣來後,族群之間形成差異之稱呼。本不該有這種劃分,但人總是習慣群聚與歸類,形成族群自然會發生,只是分為「閩南」或「非閩南」,可能會比較合適一點。
這樣的歸類本來沒什麼,但這樣的議題是如何在我們這代又故意跟選舉綁在一起,被操弄熱化的?是李登輝後期還有陳水扁時代,故意營造一種:「台灣人只投給台灣人」的選舉操弄而被激化…..現在操弄這樣的議題已過時,但其隱含所形成之影響是否還存在,當然。
我大部分都可以聞到所謂本省人或外省人的氣息,也大致上會被所謂外省第二代的師長或第三代的同儕所自動吸引,而我的雷達幾乎都不會聞錯。
這樣群體的差異,所隱含的內容有什麼?除了口音、習俗、飲食習慣、家庭規範、價值觀,甚至審美觀等有些微到中等程度的差異,當然也有政治立場的差異。
我外公是榮民,我之前並不會特別為榮民感到委屈,我今天卻特別為他們感到不捨,甚至落淚。無論現在的政治風向為何,不可否認的,當初國民黨是靠著打仗的榮民而保有台灣,而這些榮民,在國共戰爭停止後,並不像某些文官佔據大部分的龐大資源,過著優渥的生活。這些榮民們幾乎都繼續當軍警、住著非常普通的宿舍,生兒育女,直到衰老退役,兒女不一定能提供父母居住地,他們只好住到榮民之家過集體生活,只有固定的吃飯時間,餐點簡約,日復一日,直到凋零離世。沒結婚的榮民,更顯孤獨。政府給了他們什麼?就只給他們榮譽徽章或獎狀,但這些榮民爺爺就滿足了。
不可否認有些爺爺講話讓人不舒服,甚至有人會說:「中共打過來好了」這種讓人不解的言論。但他們都應該被尊重,他們比誰都愛中華民國,他們不應該被隨意嘲笑他們老 (誰不會老?)、或謾罵他們倚老賣老。
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我外公回到板橋榮民之家,穿梭過繁榮的板橋後站商圈,往漸漸荒涼的樹林方向,我開始漸漸感到心酸,到了榮民之家,我跟外公說:「爺爺我過年來接你喔!」外公靦腆笑一笑下車。放下外公一人孤單行影地走進宿舍,我感到自己像是送他進監獄還是集中營的感覺,我忍不住泛淚。他們一生幾乎都不會享有榮華富貴,但是國家、社會大眾、家庭給了他們什麼?他們住在榮家,自己付宿舍、伙食、水電費。政府只是給了硬體環境。
如果不相信,請親自走一趟任何一間榮民之家,會發現他們多麼令人心疼。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府,都欠他們公道。
很多人非常容易短暫對某些人、動物、某議題充滿熱血,在社群媒體表現自己好容易受什麼感動、或是做了什麼公益、充滿了博愛(有的其實作做地有點濫情),但是在面對你認為的敵人時,卻一點溫度都沒有。這種偽善者,近幾年太多了,簡直跟路上的機車一樣多。當你一邊說自己愛國的同時,你應該也要對同樣愛國但是跟你政治立場不同的人,特別是榮民,表達尊敬。絕大多數的榮民,都比你還要痛恨共產黨。因為只有他們跟共匪真的幹過架!
不過,我也一直思考為什麼會有榮民說:「中共打過來好了。」我仔細想了想,或許對他們而言,「中華民國」才是國家,中華民國所屬領地,包含中國大陸各省分,當然也有台灣。對他們而言,台灣只是地名,並非國名。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中國大陸任何一塊地屬於”我的”國家領地。但今天如果把台灣變成一個國名,國旗不復在,這個前提要先讓「中華民國」被消滅了。所以榮民們見到中華民國與國旗不被重視或幾乎快被消滅,那是對他們的" 亡國感"。
說實話我們自宮自己的國號和國旗,還挺好笑的。
我們的國名叫「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按照小英自創的稱呼,中共、美國、日本等國,國名都得變成「國名+無數個地名了」。
如:我們叫美國應該叫「美國紐約加州芝加哥拉斯維加斯點點點」,每次要稱呼美國和各國國家的國名要先深吸一口氣,否則會念不完它們的國名...呵呵。
不懂為何有人要否定與自宮自己的國名。外國人一定覺得閹割自己國名和國旗的台灣人很有趣⋯⋯
「國名」和「地名」屬不同層次。「國」才擁有自己的憲法、國旗。
不要忘了,可以通過同婚,是大法官釋憲「中華民國」憲法。可以自由選舉也是因為有「中華民國」憲法。
許多人高喊同婚、自由可貴,但卻同時否定中華民國憲法,甚至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什麼,你不覺得這邏輯很矛盾嗎?
仇視中華民國或國民黨的要了解,如果當初老蔣沒不小心逃到台灣,還幸運遇到一個很「堅硬」的金門,共匪砲彈打不過來,台灣有可能早就被共匪佔領,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哪有機會選舉、享受言論自由?
民進黨不是笨蛋,前幾年每到國慶日,幾乎沒國旗出現,今年則是從中正橋就一路被國旗包圍,難得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可以很光榮地在國慶日出現,不代表任何該死的政黨色彩。我今天看到一篇社論寫得很好,他講了兩黨的優缺點,最後提了一個重點是:「在國外的民主制度國家,無論哪一政黨,在選舉的時候一定都會出現旗海飄揚,因為那是”國”的象徵。」我一直都非常不認同也不理解「國旗為何變成國民黨的象徵?」民進黨的選民最愛號稱「只有選綠的才愛國,否則就是愛共產黨。」,那為什麼造勢場合從不拿國旗?而是拿…我也看不懂是黨旗還是什麼旗。
說實話,如果小英不要輕視「中華民國」名稱與國旗,加上不要出現輕蔑對手的嘴臉、以及無論立院或公投提案什麼法條,都依程序,不要抹黑煽動民眾對立。我會考慮挺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許多所謂「外省第一代至第三代」比誰都愛中華民國。如果中華民國四個字不被重視,國旗不再,我們的國自然就滅了。
但最令人心酸的是,台灣人自己搞對立,我們內政要如何做得好?我們自己吵吵鬧鬧,互相謾罵嘲諷,旁人(別的國家)都只是看笑話。看一個那麼小的島國居民,經濟落後,只愛口水戰與選舉激情。
我厭惡看見那種罵挺綠的人:「你們就等著以後變成怎樣怎樣好了!」
我也厭惡看見那種罵挺藍的人:「你們去當中共啊!你們去跳河啊!」
這些人到底是智商有問題?還是情商有問題?還是人格操守有問題?
還有,我更厭惡有些人非常愛猜測對方是不是韓粉、英粉、是不是國民黨、是不是民進黨、是不是藍的、是不是綠的。
大家都已經不是幼稚園小孩了,這世界不是只有二分法好不好?
很好笑地,大家還是很愛二分法。如果有人說:「我討厭蔡英文。」旁人就馬上總結:「喔你是韓粉、你是藍的。」或是有人說:「我討厭韓國瑜。」旁人就總結:「喔你是英粉、你是綠的。」(我家有一位今晚就是這樣轟炸我,我快被氣死);或是感覺你不挺綠,就是:「喔是為了年金嗎?」、「思想守舊啊!」、「你喜歡跟共產黨統一。」
這現象在認知心理學裡,叫「妄下論斷」與「過度推論」
(ps. 底下留言活生生上演了此現象,我和我朋友因為不挺綠而挺中華民國,被說喜歡拿五星旗與當共產黨人民)
還有,如果去內政部統計處做功課,會非常清楚台灣人口逐年老化,而且愈來愈多。再去查查歷年的投票率,算平均數與標準差,今年投票率並沒有創新高(除了2016年特別低)。所謂年經族群也沒有特別多。(話說年輕族群是指幾歲到幾歲啊?)
但是太多人只用目前非常便捷、草率、含政治立場的網路新聞來建構自己的「政治知識」,而妄下斷論。這是為什麼我很討厭看到有關政治的新聞,都太扭曲、誇大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愛台灣、愛中華民國,這次民進黨正好遇到對岸維尼在去年初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荒謬可惡言論,以及遇到香港事件。民進黨趁勢營造「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所形成的「亡國感」,而激化對立。
可惜,這些都只是選舉操弄。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台灣歷年來的統計,有多少人真正想要台獨或統一?幾乎少的可憐。最想台獨的大概只有李登輝了。蔡英文會熱血地台獨?不可能,ok?四年很快的,是我,我也要安靜安穩地領總統薪水,享有總統待遇,我沒事那麼累搞台獨幹嘛?鄰近國家支持你台灣要跟中共對立?你可以試試看,當你跟家人或你家鄰居吵架的時候,會不會有其它鄰居,甚至遙遠的黑幫,會沒事想去管你和你家人或鄰居的事情。大家都只看自己的利益與看笑話好嗎?
最後,網路速食雖然非常方便,但卻也創造了很多沒內涵、有問題,卻只想紅的怪物。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想八卦我對某醫生的負面觀感是來自於什麼真實經驗?其實不用太好奇,這是大部分同行人都知道的事。我只是曾經湊巧認識他其中一個外遇對象而已。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零食餅乾等商品可以推陳出新甚至量化?很簡單,因為只要色香味俱全、包裝吸引人,不用管營養成分有多少、有沒有含毒,大家都愛。管他是不是垃圾,吃的開心就好。
還有某些極度仇中的人,甚至憤慨地激化生活圈彼此關係那種。你就不要去中國大陸做生意或設廠嘛!你生活所用的都不可以由中國大陸製造、代工、加工、進口、栽種嘛!那麼有Guts,就好好檢視你會碰到的任何一個物品或食物,還有網購、娛樂平台等,全部都只准用台製的(包括Apple)。為什麼要一邊吃大陸人民豆腐,挑釁他們政府,同時一邊激化對立跟挑釁你認為在台灣的「異族」呢?
你這樣不矛盾不累嗎?
#歡迎分享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