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社會的親族關係相對比較緊密,
卻也常常模糊了界限,因此無論做父母,
或是做子女的,都很容易混淆彼此的需求。
如果真能體會到父母與孩子,都是過客,
只有自己和自己同在,心靈才有歸屬。
汪莫的話,無論讀幾遍,都還是能嚼出不同的意境。
☀☀☀☀☀☀☀☀☀☀☀☀☀☀☀
轉自: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寫給喧囂的37個安靜練習
#汪莫
#這一段有沒有讓你想起和父母的關係呢
#沒有負擔的愛
#愛不能是表演教養理更不能帶有抱歉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汪莫
我常談「獨立」,獨立於關係,藉著單獨,成為完整的人。但我談得太抽象,作者的說法,則好理解得多。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彼此間有一界線。我們的文化裡,太喜歡模糊這樣的界線,以為這就是一種「愛」。
這種「愛」的表現,常過於濫情,有表演、假裝的成分在。然後,這種失去自我的付出,成了往後勒索的籌碼,親子雙方因此被綑綁。
這種愛,愛得越多,痛苦越多。
「『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汪莫
從頭到尾,那種失去自我地付出的父母,終究沒有好好認識自己。所以界線出不來,所以容易覺得空虛覺得冷,然後要孩子填補,要孩子完成父母未竟的夢想。
我最常接觸的角色,就是「媽媽」。這個角色,跟最多人談得最深入,從女孩、到女人,以至於扮演母親,這個過程,我反覆聽了許多遍。
作者扮演的方式,相當特別,境界跟一般人不太相同,很值得各位朋友參考。看到最後,便會發現,「媽媽」只是很多角色裡的其中一種,作者的思考如果能夠理解,對於各種關係裡的各種角色,或許都可以有全新的對白與走位。
祝福各位朋友,從文字中吸取智慧,然後為自己負責,好好做自己!
***********************
母親,我最樂於扮演的人生角色
【汪莫】
從女兒六歲暑假獨自去公婆家開始,此後每當「今年此時」,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就是將來要面對的生活。就某種意義上說,孩子與丈夫,都是我們人生的過客,緣分深的待得久一點,緣分淺一點的提早離開,我們終將要找到一個舒適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那歸人。
所有人生角色的扮演,我最喜歡「母親」這個角色,也做得最認真。原因很簡單,我是因想做母親而生孩子,不是為了生而生,對我而言,這有很大差別,差別在於「心甘情願」。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需要別人肯定的人,這可能來自從小父母無條件接受「我是誰」,不管我的表現如何,父親看到成績單,只會問:「盡力了嗎?盡力就好。」當然很多時候都是用混的,他們也從未質疑過我,就是全然相信,這個小小的「相信」,是造就日後「自我肯定」的基石。我傳承他們對我的教養,用同樣態度教養我的女兒。
親密關係的起點——接受真實的你
我清楚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所以,非常珍惜她的成長。我們都需要很多空間,我和女兒關係很好,其中一個祕密武器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隱私」,即便在青少年時期,我也從未不經她同意翻閱她的東西。
祕密就是不想告訴別人的事,既然是祕密,又何必知道。我一位很酷的女性友人說:「只要有人跟我講祕密,我就會跟他說:『我一定會告訴別人,你最好想清楚再說,因為我不想背負這種壓力。』」這是事實,當我們知道別人的祕密,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問,最後還要假裝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沉重的事。
如果我真的好奇,或擔心,就直接問本人,至少,我會給一次機會聽當事人為自己辯解。我的耐心大過於好奇,我有足夠耐心等待她有一天主動分享祕密——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起點。
其實,會想知道孩子或是丈夫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反正若真的發生什麼事,父母或太太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因此從結果推論,知不知道都是一樣的,只是提前擔心。
那到底該怎麼做?對我而言就是「接受」。
接受什麼?接受「想像」與「期待」不同,就像我的父母全然接受我一樣,接受「我就是我」,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要不是反映自己的缺憾,就是反映對自己的自滿。我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夢想要別人實現,而別人又為什麼要來實現的「我的」夢想?當父母分不清「擁有權」和「所有權」的差異,就非常容易迷失在親職的角色裡;身為父母應該教他們「學校沒有教的事」,接受他們有說「不」的權利,即便我們是先知。同時,孩子也要接受父母說「不」的權利;即便事情和他期待的不同。
我們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是他們人格發展的重要基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價值和信心,都取決父母是否可以全然接受孩子「真正」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母女,各自獨立又親密的個體
在女兒還小時,我不會公開這些家書,因為我不希望別人拿著家書的尺來檢視我的教養,而現在願意公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已經大到可以驗證我對她的教養是對的。
從她生下來,我對待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有教養都以訓練她成為獨立、能為自己負責的人為目標。我的價值觀反映在給她的教養上,每當遭遇教養瓶頸,我不斷反省最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懦弱和心念不安的出處,當我能勇敢面對,就能找到出口,而這出口就是她能夠勇敢的緣起。
會這樣說是因為女兒也是勇敢的,她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裡,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當事人。她的勇敢反映了我的教養,而我的教養又反映她的價值觀,「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我不把人生的發球權交付在他人手中。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想做的事都出於自己願意,而不是義務,孩子也會反省,知道該做多少、要做什麼,懂得適時調整腳步。
所以,如果我們能吞下「先知」的話語,然後,深吸一口氣學會等待,這些就會成為美好的過程。
我相信多數父母都是盡最大努力來撫養孩子,不管我們的客觀條件是什麼,是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教養裡不能帶有抱歉,因為抱歉會讓教養扭曲變形,該堅持的不堅持,該糾正的不糾正;我們應當在能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該單飛的時候,放手讓他們遨遊飛翔。我們雖生下孩子,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命,生在如何的家庭、有什麼樣的父母,無法揀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今生陪他們一程。
我之所以喜歡為人母的角色,是因為在這樣的關係裡,雙方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彼此擁有獨立的靈魂,相互依靠而又不互相依賴。
.
以上文字取自
寫給喧囂的37個安靜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7725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7折630元】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愛你所擇- 心情板|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岱岱「業務人生」 - Aimer是法語❤️的意思擇你所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電子鎖推薦品牌深入評比,【生活鎖事】詳解ptt、mobile01上 ... 的評價
- 關於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電子鎖推薦品牌深入評比,【生活鎖事】詳解ptt、mobile01上 ... 的評價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汪莫
我常談「獨立」,獨立於關係,藉著單獨,成為完整的人。但我談得太抽象,作者的說法,則好理解得多。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彼此間有一界線。我們的文化裡,太喜歡模糊這樣的界線,以為這就是一種「愛」。
這種「愛」的表現,常過於濫情,有表演、假裝的成分在。然後,這種失去自我的付出,成了往後勒索的籌碼,親子雙方因此被綑綁。
這種愛,愛得越多,痛苦越多。
「『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汪莫
從頭到尾,那種失去自我地付出的父母,終究沒有好好認識自己。所以界線出不來,所以容易覺得空虛覺得冷,然後要孩子填補,要孩子完成父母未竟的夢想。
我最常接觸的角色,就是「媽媽」。這個角色,跟最多人談得最深入,從女孩、到女人,以至於扮演母親,這個過程,我反覆聽了許多遍。
作者扮演的方式,相當特別,境界跟一般人不太相同,很值得各位朋友參考。看到最後,便會發現,「媽媽」只是很多角色裡的其中一種,作者的思考如果能夠理解,對於各種關係裡的各種角色,或許都可以有全新的對白與走位。
祝福各位朋友,從文字中吸取智慧,然後為自己負責,好好做自己!
***********************
母親,我最樂於扮演的人生角色
【汪莫】
從女兒六歲暑假獨自去公婆家開始,此後每當「今年此時」,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就是將來要面對的生活。就某種意義上說,孩子與丈夫,都是我們人生的過客,緣分深的待得久一點,緣分淺一點的提早離開,我們終將要找到一個舒適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那歸人。
所有人生角色的扮演,我最喜歡「母親」這個角色,也做得最認真。原因很簡單,我是因想做母親而生孩子,不是為了生而生,對我而言,這有很大差別,差別在於「心甘情願」。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需要別人肯定的人,這可能來自從小父母無條件接受「我是誰」,不管我的表現如何,父親看到成績單,只會問:「盡力了嗎?盡力就好。」當然很多時候都是用混的,他們也從未質疑過我,就是全然相信,這個小小的「相信」,是造就日後「自我肯定」的基石。我傳承他們對我的教養,用同樣態度教養我的女兒。
親密關係的起點——接受真實的你
我清楚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所以,非常珍惜她的成長。我們都需要很多空間,我和女兒關係很好,其中一個祕密武器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隱私」,即便在青少年時期,我也從未不經她同意翻閱她的東西。
祕密就是不想告訴別人的事,既然是祕密,又何必知道。我一位很酷的女性友人說:「只要有人跟我講祕密,我就會跟他說:『我一定會告訴別人,你最好想清楚再說,因為我不想背負這種壓力。』」這是事實,當我們知道別人的祕密,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問,最後還要假裝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沉重的事。
如果我真的好奇,或擔心,就直接問本人,至少,我會給一次機會聽當事人為自己辯解。我的耐心大過於好奇,我有足夠耐心等待她有一天主動分享祕密——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起點。
其實,會想知道孩子或是丈夫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反正若真的發生什麼事,父母或太太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因此從結果推論,知不知道都是一樣的,只是提前擔心。
那到底該怎麼做?對我而言就是「接受」。
接受什麼?接受「想像」與「期待」不同,就像我的父母全然接受我一樣,接受「我就是我」,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要不是反映自己的缺憾,就是反映對自己的自滿。我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夢想要別人實現,而別人又為什麼要來實現的「我的」夢想?當父母分不清「擁有權」和「所有權」的差異,就非常容易迷失在親職的角色裡;身為父母應該教他們「學校沒有教的事」,接受他們有說「不」的權利,即便我們是先知。同時,孩子也要接受父母說「不」的權利;即便事情和他期待的不同。
我們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是他們人格發展的重要基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價值和信心,都取決父母是否可以全然接受孩子「真正」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母女,各自獨立又親密的個體
在女兒還小時,我不會公開這些家書,因為我不希望別人拿著家書的尺來檢視我的教養,而現在願意公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已經大到可以驗證我對她的教養是對的。
從她生下來,我對待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有教養都以訓練她成為獨立、能為自己負責的人為目標。我的價值觀反映在給她的教養上,每當遭遇教養瓶頸,我不斷反省最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懦弱和心念不安的出處,當我能勇敢面對,就能找到出口,而這出口就是她能夠勇敢的緣起。
會這樣說是因為女兒也是勇敢的,她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裡,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當事人。她的勇敢反映了我的教養,而我的教養又反映她的價值觀,「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我不把人生的發球權交付在他人手中。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想做的事都出於自己願意,而不是義務,孩子也會反省,知道該做多少、要做什麼,懂得適時調整腳步。
所以,如果我們能吞下「先知」的話語,然後,深吸一口氣學會等待,這些就會成為美好的過程。
我相信多數父母都是盡最大努力來撫養孩子,不管我們的客觀條件是什麼,是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教養裡不能帶有抱歉,因為抱歉會讓教養扭曲變形,該堅持的不堅持,該糾正的不糾正;我們應當在能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該單飛的時候,放手讓他們遨遊飛翔。我們雖生下孩子,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命,生在如何的家庭、有什麼樣的父母,無法揀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今生陪他們一程。
我之所以喜歡為人母的角色,是因為在這樣的關係裡,雙方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彼此擁有獨立的靈魂,相互依靠而又不互相依賴。
.
以上文字取自
寫給喧囂的37個安靜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7725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7折630元】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汪莫
我常談「獨立」,獨立於關係,藉著單獨,成為完整的人。但我談得太抽象,作者的說法,則好理解得多。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彼此間有一界線。我們的文化裡,太喜歡模糊這樣的界線,以為這就是一種「愛」。
這種「愛」的表現,常過於濫情,有表演、假裝的成分在。然後,這種失去自我的付出,成了往後勒索的籌碼,親子雙方因此被綑綁。
這種愛,愛得越多,痛苦越多。
「『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汪莫
從頭到尾,那種失去自我地付出的父母,終究沒有好好認識自己。所以界線出不來,所以容易覺得空虛覺得冷,然後要孩子填補,要孩子完成父母未竟的夢想。
我最常接觸的角色,就是「媽媽」。這個角色,跟最多人談得最深入,從女孩、到女人,以至於扮演母親,這個過程,我反覆聽了許多遍。
作者扮演的方式,相當特別,境界跟一般人不太相同,很值得各位朋友參考。看到最後,便會發現,「媽媽」只是很多角色裡的其中一種,作者的思考如果能夠理解,對於各種關係裡的各種角色,或許都可以有全新的對白與走位。
祝福各位朋友,從文字中吸取智慧,然後為自己負責,好好做自己!
***********************
母親,我最樂於扮演的人生角色
【汪莫】
從女兒六歲暑假獨自去公婆家開始,此後每當「今年此時」,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就是將來要面對的生活。就某種意義上說,孩子與丈夫,都是我們人生的過客,緣分深的待得久一點,緣分淺一點的提早離開,我們終將要找到一個舒適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那歸人。
所有人生角色的扮演,我最喜歡「母親」這個角色,也做得最認真。原因很簡單,我是因想做母親而生孩子,不是為了生而生,對我而言,這有很大差別,差別在於「心甘情願」。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需要別人肯定的人,這可能來自從小父母無條件接受「我是誰」,不管我的表現如何,父親看到成績單,只會問:「盡力了嗎?盡力就好。」當然很多時候都是用混的,他們也從未質疑過我,就是全然相信,這個小小的「相信」,是造就日後「自我肯定」的基石。我傳承他們對我的教養,用同樣態度教養我的女兒。
親密關係的起點——接受真實的你
我清楚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所以,非常珍惜她的成長。我們都需要很多空間,我和女兒關係很好,其中一個祕密武器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隱私」,即便在青少年時期,我也從未不經她同意翻閱她的東西。
祕密就是不想告訴別人的事,既然是祕密,又何必知道。我一位很酷的女性友人說:「只要有人跟我講祕密,我就會跟他說:『我一定會告訴別人,你最好想清楚再說,因為我不想背負這種壓力。』」這是事實,當我們知道別人的祕密,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問,最後還要假裝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沉重的事。
如果我真的好奇,或擔心,就直接問本人,至少,我會給一次機會聽當事人為自己辯解。我的耐心大過於好奇,我有足夠耐心等待她有一天主動分享祕密——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起點。
其實,會想知道孩子或是丈夫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反正若真的發生什麼事,父母或太太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因此從結果推論,知不知道都是一樣的,只是提前擔心。
那到底該怎麼做?對我而言就是「接受」。
接受什麼?接受「想像」與「期待」不同,就像我的父母全然接受我一樣,接受「我就是我」,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要不是反映自己的缺憾,就是反映對自己的自滿。我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夢想要別人實現,而別人又為什麼要來實現的「我的」夢想?當父母分不清「擁有權」和「所有權」的差異,就非常容易迷失在親職的角色裡;身為父母應該教他們「學校沒有教的事」,接受他們有說「不」的權利,即便我們是先知。同時,孩子也要接受父母說「不」的權利;即便事情和他期待的不同。
我們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是他們人格發展的重要基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價值和信心,都取決父母是否可以全然接受孩子「真正」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母女,各自獨立又親密的個體
在女兒還小時,我不會公開這些家書,因為我不希望別人拿著家書的尺來檢視我的教養,而現在願意公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已經大到可以驗證我對她的教養是對的。
從她生下來,我對待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有教養都以訓練她成為獨立、能為自己負責的人為目標。我的價值觀反映在給她的教養上,每當遭遇教養瓶頸,我不斷反省最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懦弱和心念不安的出處,當我能勇敢面對,就能找到出口,而這出口就是她能夠勇敢的緣起。
會這樣說是因為女兒也是勇敢的,她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裡,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當事人。她的勇敢反映了我的教養,而我的教養又反映她的價值觀,「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我不把人生的發球權交付在他人手中。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能夠精神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想做的事都出於自己願意,而不是義務,孩子也會反省,知道該做多少、要做什麼,懂得適時調整腳步。
所以,如果我們能吞下「先知」的話語,然後,深吸一口氣學會等待,這些就會成為美好的過程。
我相信多數父母都是盡最大努力來撫養孩子,不管我們的客觀條件是什麼,是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教養裡不能帶有抱歉,因為抱歉會讓教養扭曲變形,該堅持的不堅持,該糾正的不糾正;我們應當在能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該單飛的時候,放手讓他們遨遊飛翔。我們雖生下孩子,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命,生在如何的家庭、有什麼樣的父母,無法揀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今生陪他們一程。
我之所以喜歡為人母的角色,是因為在這樣的關係裡,雙方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彼此擁有獨立的靈魂,相互依靠而又不互相依賴。
.
以上文字取自
寫給喧囂的37個安靜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7725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7折630元】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岱岱「業務人生」 - Aimer是法語❤️的意思擇你所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Aimer是法語❤️的意思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每天多愛自己一點 #Debby精選好文. ... <看更多>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電子鎖推薦品牌深入評比,【生活鎖事】詳解ptt、mobile01上 ... 的推薦與評價
電子鎖推薦品牌深入評比,【生活鎖事】詳解ptt、mobile01上不曾提及的選購通則,6分鐘成為專家| 飛利浦/ ... 好了以下是為求知慾旺盛的你所準備,繼續遨遊吧。 品牌. ... <看更多>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出處 在 愛你所擇- 心情板|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佳句,不過我覺得如果多加幾個字會更加完美,先擇你所愛,才能愛你所擇,的確,人生有許多事情是不能將就的,選科系不能將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