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金曲獎很美的女神😍😍
勇緯也是很帥,明星無誤
—
雖然奧運過了有點久了,還是想要紀錄一下比較深刻的心得。
閉幕那天晚上我跟孩子分享了這些,不寫下來我真怕會忘記
小時候對奧運的印象就是為什麼拿牌這麼難,台灣選手好辛苦!後來奧運的熱潮也都沒有真正引起我注意,但這次可能因為沒什麼時差可以好好觀賽,且其中好多場景都非常令人感動
#想做更好的自己
世界紀錄已經全部是自己的郭婞淳,金牌是手到擒來的狀態,不過她居然還是想要破自己的紀錄,一直求進步的積極心態,永遠都有熱忱挑戰自己。很多媒體也報導她嚴重受傷後的重新振作,這也是很猛的自我進化
#打破刻板印象
運動等於陽剛,女生不能女生? 戴姿穎可以帶著Redline,郭婞淳戴Chanel耳環,我就是要又美又強,沒有人可以定義什麼樣的身分/職業/腳色該有什麼樣的樣貌,自己喜歡、自在就好
#保持謙虛的態度
麟洋配的球賽總是緊張刺激,我常常都不知道眼睛該看哪裡,年輕組合也對上了自己的前輩偶像,贏了之後心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他們特地向前輩致敬鞠躬,我覺得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謙遜
#時間與耐力的拉鋸賽
用20年學習一樣東西,重複練習,應該大多數人是沒辦法堅持的吧!小時候想要成為的人,想要實現的目標,有多少人可以真的達成呢?但是李智凱真的是說到做到耶!中途我相信也有很多迷惘的時候,也許也有不受到支持的時刻,能夠堅持到最後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什麼都有可能
在很低潮的57名之後,一路打到了銅牌的潘政琮,雖然高爾夫球本來就是看累積分,但心態的調適、要怎麼把握餘下的機會,都是不容易的事。戴資穎在對泰國伊瑟儂那場,讓大家都七上八下,我很驚訝她自己賽後分享在那之中一度也對自己懷疑,心想球后也會有這種時刻,但她馬上轉念告訴自己不想結束在這裡,順利拿下那場。之後的金牌戰即使是落後很多,也是一分一分的追,什麼叫做不懈與堅持,小戴做出了最標準的示範
#挫敗也要肯定自己
女單羽球金牌戰後,網路上很多鍵盤球評說的話很不中聽,沉浸在輸球的不甘心。戴資穎說,雖然輸了但盡力了,她覺得自己打的很好。比賽有輸有贏,只要沒有放棄心態,就算失敗也是沒有遺憾,不要讓輸變成挫折,在這當中一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下次才有機會站挺
#自我風格比贏球重要
延續小戴的金牌戰,鍵盤球評/教練們都說,對方防守太厲害了,就是以前中國一貫的機器人打法,複製只為贏球。小戴打球多變活潑有創意,她在賽中也堅持這樣的打法,也說如果這些改變了,就不是自己了,不願意失去特色。如果為了某些目的(贏),模仿別人,失去自己很可惜,我也要謹記在心
講完以上那些,阿哥已經愛睏,也不知道聽進去多少,媽媽的碎念跟叮嚀,希望有進到他的心裡,育兒實在有太多一言難盡的地方,呼…再加油
—
照片取自女神臉書
郭婞淳書心得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奧運閉幕了,謝謝每一位參賽的選手,我們沾光了。
過去一個月,許多朋友都在一場又一場的賽事中差點心臟病發,因為我們想要贏;腎上腺素飆升,因為我們感同身受那個壓力。
選手們想要贏、吃瓜觀眾想要贏,就連最後賽事結束還要看看誰的獎牌多、要怎麼做到下次比別人多。勝利,是這個世界對我們的其中一個制約:好已經很好,但還可以更好。
這不是壞事,因為對許多人來說競爭是天性,是天經地義與生俱來的模樣。但制約之所以被稱為制約,就是因為有許多人並不是這樣的設計。
我們的教育設計正在革新,但許多人的觀念並沒有。當我們說「因材施教」,還是有許多人是想著:我們找到這個孩子的天性,然後順著他的天性,他一定可以成為一位符合社會期待、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但如果他不需要呢?應該這麼說,「出類拔萃」、「頂尖」,是誰的標準?社會期待是誰的期待?如果,他唯一需要的就是做他自己呢?
每一位代表國家出賽的選手,不管有沒有「得獎」,我們每一個國民都已經是沾光,因為運動員用他們的一生,練習再練習,當他們站在場上,就是一種成功,就是一種成就,就是他人生最華麗的展現,就是他努力的意義。
得獎與否,是額外的錦上添花。站在場上、以及還不能站在場上的每一位選手,都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掌聲。
小時候聽過一首打油詩:「金熬金熬出國比賽,得冠軍拿金牌,光榮返回來。」打油詩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一種鼓勵和期許,但當時的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一定要出國比賽?他們不能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開心就好嗎?出國了沒有拿到冠軍就不是光榮回來了嗎?
當然是光榮,每一位選手,努力自己有回應的競賽,他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象徵著運動員的光榮,他們所流下的每一滴淚水,無論是悲傷還是喜悅,我們都該與有榮焉。
不要幫任何人打分數,當一個人努力活出自己的設計,他就是最完美的個體,他就是自己的金牌冠軍。
在Clubhouse中,我們從人類圖的角度小聊了一些選手可能的設計,我讚嘆郭婞淳,不是他的世界紀錄,而是他活出自己的魅力;小戴金牌與否不是重點,他面對壓力的方式、他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努力才是眾人給予掌聲的關鍵;莊智淵需要鼓掌的不是因為他是教父,而是他生來要挑戰體制的孤獨負重;黃筱雯帶給我淚水的不只是他那句為台灣留下一面獎牌,而是他的設計中為家人的付出、支持與犧牲。
這就是每一個人的美好,We are the champions.
再拿出去年金馬的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
如果我們可以勇敢、堅持不懈地努力在自己有熱情的事情上,正確的時間點會到來。不是我們等待正確的時機,而是正確的時機正在等待我們。
」
賽事在煙火中劃下句點,但我們的人生還在向前,從此時此刻起練習活出自己,我們都會是人生奧運的奪牌冠軍。
#向為自己夢想而努力的你致敬
#向讓我們每個人都沾光的選手們致敬
---
司機手動置底:
從33號閘門流日的體會後,8月起人類圖計程車活動如下:
1. 用人類圖看日常,發現日常不平常+人類圖實驗室的不定期實驗爆炸:每週一三五22:00
2. 與本質旅行合作的「認識人類圖輕旅行」,用小型工作坊的形式帶你從名詞解釋開始到內在權威與策略。連結放在留言處。
3. 實體讀書會:限新竹地區,台北目前還不適合。請新竹的朋友等我公告:)
4. 線上工作坊:與實體讀書會不同在於互動性減低,調整原本的內容,可能是授課或工作坊形式。
5. Living Your Design : 實體課程限新竹,所以再等等,線上課程規劃中,好的課程規劃絕對值得你的等待。
6. 大型企劃:嘿嘿嘿嘿嘿嘿嘿進度70%了!
*線上課程的朋友們抱歉了,沒有見過我本尊的人不能加入乘客大群,但是討論課程、發問的小群組是不會少的^^
#人類圖 #人類圖計程車 #HumanDesign
郭婞淳書心得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奧運獎金2000萬該月配終身俸還是一次領?別忘了這幾件事情】
📍好讀網誌版:https://reurl.cc/yEjDjE
這幾天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在瘋 #東京奧運 吧!昨天看小戴 戴資穎/ Tai Tzu Ying 的金牌戰,看到心臟快受不了,前天看羽球男雙奪金牌又感動的晚上差點睡不著!👏👏
今年東京奧運台灣選手的表現真是太精采了,奪得獎牌數已經達到歷史新高,獲得獎牌除了榮譽之外,也伴隨著大筆獎金,像是🥇金牌就能獲得 #2000萬台幣,#到底該一次領還是月月領作為終生俸?
先說結論,如果是我,會選擇終身俸,有兩個原因:
一、#不要考驗人性:
突然天外飛來鉅款,或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不過看看國外中樂透的得主,不少因此最後因為不擅處理,把人生搞得亂七八糟,
金錢本來就是一種人性的考驗,是福是禍很難說。錢日常夠用就好,除非善於理財,不然突然一大筆錢在身上,反而可能會亂花,甚至打亂人生節奏,徒增麻煩。
二、依現階段年齡計算,#終身俸可以領更多總額
這是比較現實的議題,就是到底哪一種領法最終可以領到比較多的錢?其實算一算就知道,如果一個月領12.5萬,一年領150萬,14年就領超過2000萬,
依照得金牌選手年齡在20、30歲來看,要活超過14年應該是機率很大的,以舉重女神郭婞淳為例,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是84歲計算,可以領總額超過8000萬台幣,足足多四倍!(所以只要養身養好就行)😆
這大概也是為何連跆拳道金牌天王朱木炎,都出來疾呼鼓勵選手月領,還以自身例子作為借鏡。
說真的,看到朱木炎得了金牌後的遭遇,真的感到非常心疼,500萬的銅牌獎金,不斷遭設計被騙,先是被學姊騙去幫他投資,後來又把錢拿去投資親戚公司,接著買房也被騙,還被同學借錢沒還,也讓朱木炎17年後坦言很後悔。
其實從朱木炎的例子,可以給我們三個借鏡:
一、#投資理財越早開始學越好
這真的很重要!許多人覺得等到有錢再來學投資,但這真的是錯誤的觀念,投資理財越早開始學,不僅可以賺取愛因斯坦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時間複利的力量,讓自己的小錢能靠著時間滾利的魔法變成大錢,
而且,當我們有一天真的發了,你不會不知所措,或因為急於要處理分配這一大筆錢財,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說真的,賺錢雖然難,但把錢守住更難,能守住多少錢,才是你真正的財富!
二、#借錢就是失去這個朋友
這是我父親從小跟我耳提面命的觀念。借錢給朋友,你們雙方的關係就在當下立刻變質,從朋友變成借款人與債主,從此朋友見到你,就會感到壓力(還沒還他錢怎麼辦?),你看到他,也會有壓力(到底能否還錢了呢?)🤑
除非這一筆錢,你從借出時就不打算要回來了,否則當你因為友情而借錢出去的那一刻,你可能就意味著失去這個朋友,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借錢給朋友前得先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真的想幫他,就當作送他吧!(但對方也得心裡沒芥蒂才行)
三、#投資親朋好友的公司風險可能更大
很多人以為投資熟人的公司風險小,總覺得是身邊認識的人,應該比較安全,但其實,根據中小企業處調查,新創企業一年內倒閉機率高達九成(當然這也是參考,每個產業每間公司不同)
不過不管數值是多少,相較於上市大公司,我想大家都應該能夠認同,新創企業受到景氣波動影響和營運風險都比較大。另外一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沒有公開財報能參考!💸
相較於買上市公司股票,每個月會有固定月營收,每季會有季報公布獲利,每年有年報可以得知整體公司營運方向,甚至各市場、產品占比,新創公司不受法規限制不需要提供這些資料,這時尷尬就來了,如果你的親朋好友沒有主動提供給你,你該怎麼辦?你敢跟他要嗎?
所以,我真心覺得這方面除非是因為策略合作夥伴,才比較有投資的意義,如果只是想要獲得報酬,那大可好好學習投資理財,把錢拿去買上市公司股票,報酬率更容易預期,隨時要上車或下車也更方便,投資更有彈性。
以上小小心得跟大家分享,總結一句,#趕快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了解各種不同的投資工具,學習 #資產配置 吧!千萬別等自己有錢才來做,從現在開始學習才能更為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
---
👉歡迎搜尋我的clubhouse帳號:truewing,就可以收到《📊科技財經午報》開房通知,目前也已開放Android用戶加入囉!
👉《科技財經午報》節目開房錄製完畢會放上Apple podcast、Spotify和Firstory,別忘了訂閱、評分和留言給我!
👉歡迎加入臉書社團:科技財經午報俱樂部,我們在裡面討論更多科技財經產業議題,一起來交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