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考一場驚心動魄的試(下)
醫學院的考試模式向來花樣多多(註一)。有一款更是分秒必爭,不能出半點差錯;複雜得在頭三年每次考試前夕,高一年級的師兄姊都會為下屆醫學生安排模擬試和筆記,好讓大家都不致手足無措。這,就是還在就讀理論課程(pre-clinical years)、未出過醫院的頭三年醫科生頗沒把握的臨床考試。
OSCE,全名叫Objective Structural Clinical Examination,四個英文字都大有意思。
**
臨床(Clinical),是指這不是一份讓考生趴在桌面做的考卷。大家都知道,醫生除了知識要扎實外,於病牀邊做的治療(如抽血、打靜脈滴注)和檢查,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熟能生巧。我們一班「看考試做人」的醫學生,溫習時以考試範圍裡的內容優先,是常識吧!可當醫生不能空有滿肚理論,人手做的身體檢查、治療程序等,都是Google和Wikipedia大神取代不了的。檢查的整套拳步驟甚多,如果一開始每年都溫習不了一次,到臨床學習時真正在病人身上做之際,才更加會手忙腳亂,情況尷尬吧。
結構性(Structural),是指考試的流程一絲不苟。考場共設有若干評核站(stations),考生需於每站停留指定時間(通常五至八分鐘),聽到鈴聲響起,就不能繼續作答,並需所有人向同一方向移向下一站。有些站叫rest stations,整個站只需坐著休息,但其間我們必須帶上耳塞,以免一邊聽著旁邊的同學考核而從中偷師,有作弊之嫌。
誠然,有些站考核的檢查步驟繁複,如腹部檢查;有些失誤率較高,如在假手上抽血;但無論如何,我們在不能自由分配使用的時間,只有抓緊時間避免失誤。醫生總喜歡打這樣的比喻:在頭三年,我們要做的,只是「耍好套拳」,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套檢查,至於是否真的能用聽筒聽出所以然來其實不太重要,初階的醫學生,不用「越級挑戰」。
客觀(Objective),就是指考官有一套評分標準,考試時他們會跟著表單逐頂打分,每完成一個步驟有一分,如此類推。這樣也好,我們溫習時就有清晰的一套「拳」,算是比筆試的考試範圍易準備得多了。考試時只要在「假病人」(surrogate patients,大多飾演的人都身體健康)純熟地把所有步驟做出,就能穩袋分數了。
反觀現在我到了臨床學習(clinical years),考試時就不一定如此客觀了。有時候我們要就著「真病人」(當然,是在病房裡考嘛)的檢查結果推斷他患的是甚麼病,也要和醫生討論病情,回答他們隨口拋出的「抽書問題」,可真是刺激呢。這些「進階版」考試,我們容後再談。
**
新學制之下,我們的OSCE已經比較容易,因為減少了一種考核站——dead stations。剛才所形容的考試內容,全都屬於life stations,意即一位醫生會在旁觀察我們的表現打分。但dead stations則不一樣,以限時筆試的形式作答題目,範圍包羅萬有,可以是看顯微鏡下細胞切片,可以是辯認細菌,可以是看X光片——總之就是難以準備。我沒有經歷過這種考核站,但就聽過師兄姐流存下來的考試攻略,寫道它們顧名思義,真能把考生置於死地呢!
考試困難,但每年每級的團契都會為下一年的同學舉辦模擬考試,總算讓初出茅廬的考生有個心理準備——需知道,只靠課程內的幾小時Clinical Skills Sessions,怎夠令我們有信心應考呢?所有知識,從來都只有靠一代傳一代的教育,才能傳承下去,醫學作為一門科學,更加需要前人的知識根底。但願這個美好的傳統可以繼續下去吧!
註一:有關另一份考卷minicase,請看同名上篇:https://www.facebook.com/…/a.91408113863939…/963245287056316
註二:聽說今年三年級的OSCE又傳了考試模式,可以分享一下是怎樣的嗎?
圖片來源:http://adelaideemergencyphysicians.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拉哥 Lai U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之前為了拍攝插胃喉的短片特意在淘寶買了一個聽診器? 哈哈,很好用的喔!可以聽心跳、腸胃、呼吸等,不過最不為人知的用法其實是用作偷聽器啦~其實只要將聽筒向住一個方向聲音都會放大好幾倍,聽得很清楚的!所以以後別在醫院中說別人的是非了!尤其是拉姑在的時候喔!? 訂閱Lai UP ▶ http://bit...
醫生聽筒英文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學生日常:裝備篇(一)》
踏入Clinical Year,紙上談兵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導修課暫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病例討論。
除了課程安排的臨床教學(Bedside Teaching),醫學生也會趁課餘時間走上病房,到處找病人聊聊天,練習問症與檢查的技巧,再對照一下病歷紀錄,這個「望聞問切」的過程,我們稱之為Clerk Case。
一來是為了印證書本上的知識,以加深自己對各種疾病的理解與記憶,二來是為了應付每兩個月一次的臨床考試,有些經驗總要靠平日待在病房才能慢慢累積回來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醫學生的Clerk Case裝備也不能馬虎,以下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工具套裝。
1. 白袍
皺巴巴的白袍是醫學生的象徵,全靠它,我們才能順利越過各個病房的關卡。窄小的口袋總是塞滿了筆記與檢查工具,飄逸的下襬則是藏污納垢的溫床,套用張愛玲式的描述,就是「白衣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細菌」。
2. 名牌
早在一年級的時候,醫學院就為我們每人訂製了一小塊學生名牌,扣在袍子上以資識別。但它總是太跳脫,一不小心把它丟失了,我們只好自行造出各式各樣的仿製品來。
3. 紙筆
從前曾用上一個A5尺寸的木製「牌板」抄寫病歷,課後就把散亂的紙張收集到文件夾裡。後來我發現自己根本不會重看這疊筆記,就改用可以放進口袋裡的小型記事簿,隨身攜帶,隨時翻揭,也減低了遺失筆記的機會。
4. 手錶
要準確計算出病人的脈搏與呼吸率,醫學生的手錶不需要花巧奪目,只講求精準實用。
5. 電筒
主要用於測試瞳孔反射,檢查口腔時也方便照明。
6. 間尺
要是發現病人的頸靜脈壓(JVP)偏高,或是肝臟、脾臟異常地大,就要拔出間尺來量度一下。
7. 聽診器
劇集裡的醫生最愛將聽筒掛在頸上,但它除了是用來裝酷的道具,也能把最微弱的心雜音與呼吸聲傳到你耳邊,助你判斷病人的狀況。
8. Snellen Chart
逐行遞減的數字大小,東歪西倒的英文字母,這個大家都見慣見熟,就是用來測試視力的圖表。
9. Tendon Hammer
要檢查神經系統的反射動作,我們會用到這個「鎚子」來輕輕敲打病人膝蓋等位置,也有醫生只利用聽筒甚至徒手就敲下去,各顯神通。
10. Orange Stick
沒有考究過Orange Stick的名稱由來,我只知道它是一枝平凡的木籤,神奇之處,卻在於要先把它俐落地折斷成兩截,取其較尖銳的一端進行感覺(Pinprick Sensation)檢查。
這裡只列舉了最常用的十種裝備,當然每一科的要求也略有不同,例如婦產科會用到計算懷孕週數的旋轉月曆和軟尺,上精神科病房的時候要帶備紙巾,為了討好兒科的小孩子,白袍的口袋還要隨時變出布偶、貼紙與小玩具呢!
醫生聽筒英文 在 拉哥 Lai U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之前為了拍攝插胃喉的短片特意在淘寶買了一個聽診器?
哈哈,很好用的喔!可以聽心跳、腸胃、呼吸等,不過最不為人知的用法其實是用作偷聽器啦~其實只要將聽筒向住一個方向聲音都會放大好幾倍,聽得很清楚的!所以以後別在醫院中說別人的是非了!尤其是拉姑在的時候喔!?
訂閱Lai UP ▶ http://bit.ly/laisubscribe
淘寶Link: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k.7385981.0.0.126b37dePZzv4w&id=528870912401&_u=
Related videos:
為甚麼讀Nursing? -《HKU拉》
https://youtu.be/VilvDpk3JYc
【病人體驗】自插胃喉 (鼻胃管) 教學!接近死亡的感覺!?-《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ZgJ4RXpJX6I
【醫院故事】會被護士鬧的15件事?!-《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Lpe_okxXxhI
護士學生實習比死更慘?!-《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Tm4k7Esebe0
【醫院故事】護士學生第一次打包屍體(Last Office)-《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7H7U3f_-Lf8
【醫院兩難】病人自殘!綁還是不綁!?-《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zFzHf9CBwyQ
【香港醫院】職員餐廳吃甚麼?私家醫院竟然比公立醫院更難吃?!-《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1tgO_hYCNRk
【醫院制服】白衣天使都不穿白色?病人叫錯護士其實是有原因的!-《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xRqX_QV2Zw0
【醫院傳聞】男護士真的吃香嗎!?為甚麼沒有男助產士?[字幕] -《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Q9RrWCXEnoc
Lai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jackylaiyc
La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jackylaiyc
Telegram 吹水 Group: https://t.me/laiup
Telegram 收風 Channel: https://t.me/laichannel
合作查詢: jackylaiy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