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幼貓季
#熟悉的黃衫客
#身為學姊一定要好好照顧
#想到我小時候帶貓狗去醫院看病的樣子
今天最後一個門診是一隻小幼幼打疫苗
帶進診間的是一對父女
一看到穿著制服來的妹妹
我實在忍不住跟她說:
「哇~是學妹耶~」
她帶著才兩個月大的小小狗
我就問她:「有沒有做功課啊?」
看來很害羞的學妹
我就說沒關係我們先從吃飯講起
重新講了一下餵食建議還有社會化的觀念
想到去年有一隻小幼幼餓到亂吞耳塞的事
用講的怕太多資訊
剛好醫院一直有一個幼犬禮盒
就趕快拿來給學妹一起開箱
趁剛開學還不會很多考試
希望她能多吸收照顧狗狗的知識🥰
💡簡易的餵食次數建議
2-3個月:每天餵4次
4-6個月:每天餵2-3次
6個月以上:每天餵2次
💡幼年動物營養建議衛教網址(英文)
https://todaysveterinarynurse.com/articles/starting-strong-puppy-and-kitten-nutrition/
最後還是想在睡前跟大家說⋯
「懇請惠賜一票!」👩🏻⚕️👩🏻⚕️👩🏻⚕️👩🏻⚕️
雖然說每天好像跟沒投票一樣😂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1/veterinary/
搜尋醫生:
關心羚
加碼真心推薦系列:
前愛屋動物醫院好夥伴
現在在小王子動物醫院任職的
謝豐義醫師&林哲宇醫師
投起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罹癌,是我生命中的禮物:從此勇敢表達情緒,不再當好好小姐」介紹 訪問作者:林珮瑜 內容簡介: 38歲,我被醫生宣判得了乳癌,2年抗癌的經歷, 讓我從乳癌找到了許多美好。 希望以自己的經歷, 讓害怕、恐懼的病友們,瞭解乳癌其實沒那麼恐怖, 並鼓...
醫院診間英文 在 韓台우리無理小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韓國確診者高達破1000名
結果我們今天卻要去首爾大醫院看診...(抖)
因為剛好心臟藥沒了,又我的案例非常少見及心臟長得很複雜
所以一直想說要在韓國找間大醫院留個“案底”
以後若真的出什麼事,有個就醫紀錄比較好處理 😅
這次跑一趟才知道,要進大學醫院還不容易
首先不是直接預約掛號就好
韓國的大學醫院
除了急診,不隨便收病患
我拿從台灣帶來的英文病歷不行直接初診掛號
要先提出在韓國別的醫院開的轉診單才會收治
所以我們先去家附近的內科診所請他們開轉診單,說明我病歷複雜一般診所無法處理 XD)
到了首爾大醫院後,果然是韓國最大醫院
(大概是台北台大醫院的地位)
光停車場就繞了兩三圈才好不容易有位置
進到裡面,人山人海,路線錯綜複雜
我以為台北的台大醫院已經夠大夠複雜了
來到首爾大醫院我以為來到哪個國際級大商場
除了醫院標準配備設施,還有好多的餐廳、美食街,甚至跟外面一樣標配美髮沙龍
餐廳美食所佔空間,我以為我走到哪個商場地下街!
終於找到報到櫃檯,要先抽號碼牌,
然後先付一筆掛號費
掛號費很有趣;等看完診要再付一次,多退少補 !
我有台大帶來的心臟CT的CD片,醫院有好幾台的影像病歷複製機(如照片),看診前要先登錄。
終於前置手續都完成,進到診間看診,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醫生看了我台灣帶來的英文病歷並登錄後
就直接說會安排幾項檢查跟下次看診時間
離開前我看單子,才知道下次看診在6個星期後!也就是下次回診要等到8月中!!檢查的時間醫院也直接安排了!
我問吳吳,醫生怎麼沒有問回診時間跟檢查時間,就直接安排了?(因為台灣都會問)
而且回診竟然是一個多月後,也太久了吧!!
雖然有很多疑問
但吳吳是個幾乎沒進過醫院的健康寶寶 👍
對比進出醫院是家常便飯的我已經很清楚進出醫院的一些程序,所以和台灣有不同時自然會覺得怎麼不一樣?
但吳吳就是一個一問三不知...
😅😅😅所以這次也只能這樣了。
能有機會看看韓國最大醫院也很有趣
但因為確診者太多有點可怕,我們也沒有逗留
更別說把口罩拿下來在醫院用餐了
但美食街真的超級多人的(怕)
我們上車前先酒精噴一輪
到家後,在玄關再噴一輪
然後馬上脫衣服放進洗衣機
這時期進大醫院真的讓人怕怕啊(抖)
醫院診間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47例本土、13例死亡;強化邊境防疫,明日起實施「入境普篩且加做抗原快篩」政策;今起疫苗施打對象開放到第八類65歲以上長者接種】
台灣今日(7月1日)新增4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13例死亡,疫情雖趨緩,但有4個群聚專案仍需持續關注,包括北農、環南市場、新北市家禽合作社與屏東枋山。為防Delta變種病毒,指揮中心將再加強邊境防疫,宣布明(2)日開始將實施「入境普篩」,且在檢疫期滿前須再完成第二次PCR採檢,另於檢疫期10~12天時加做一次抗原快篩。
美國贈與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在今日開始接種,範圍擴大到優先順序第八類,即65歲以上長者,各縣市依照疫苗接種進度,進行族群、年齡分流接種。目前全台已經累計接種204萬3,218人次,包含AZ疫苗190萬8,861人次、莫德納疫苗13萬4,357人次,接種人口涵蓋率約8.52%。
■新增47例本土確診,仍有四大群聚需關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佈,新增47例本土確診案例(其中2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檢疫期滿採檢確診),一共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2日至3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20例最多,台北市18例,桃園市5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新竹縣各1例。自5月11日到6月29日,總共1萬3,54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06人解除隔離,佔確診人數76.1%。
指揮中心對整體疫情研判表示,目前確診個案愈來愈少,不過目前還是有4個群聚專案仍需持續關注,包括北農、環南市場、新北市家禽合作社與屏東枋山,截至昨(30)日,4個群聚案件已累計確診達204人,最後監測日都要到7月12日。
指揮中心也針對7月12日後,若順利解除警戒後的相關措施進行研議,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正在參考WHO及國際指引,將朝向「未來若又爆發疫情,該如何即時因應」的方向來規劃,因此會針對不同行業訂定指引,在人員管理、分流上班、健康監測、環境清潔消毒方面,都要達到一定標準。未來也會有餐飲業、市集、夜市等解封指引需訂定,主管單位也要負責教育訓練。
■新增13例確診者死亡,16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
今日新增13例確診者死亡,死亡人數較前日高,其中包括7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17日至6月30日。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名死亡個案是70多歲男性(案8046),本身有慢性肺病、帕金森氏症,5月9日因肺病發病,住院時醫院出現確診群聚,而被匡列居家隔離。PCR採檢前三次都是陰性,期滿前陽性確診,後期因肺炎惡化、家屬同意簽署DNR後過世。
另一名50多歲女性(案13045),雖然較年輕,但為高血壓病患,長期洗腎,因家人確診而列為居家隔離,6月13日確診陽性,17日病況惡化過世。
除了確診死亡外,也新增16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其中9人為75歲以上長者。一名為年僅2個月大的女嬰,雖沒接種疫苗,但母親接種AZ疫苗後哺乳,隔日女嬰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解剖發現女嬰死亡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雙肺有大葉性肺炎。
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由於媽媽接種疫苗隔天女嬰就死亡,時序太快,媽媽還來不及產生抗體;且就算有抗體傳給女嬰,也會是保護女嬰,不會攻擊肺部組織,「一般病理學上,大葉性肺炎都是細菌性感染引起居多,儘管要看病理報告才能證實,初步看來與疫苗應是無關。」
■7月2日起加強邊境防疫,民眾入境全篩,且檢疫期間須採檢3次
近日傳播力愈來愈高的變種病毒成為世界各國的威脅,台灣也因為屏東枋山出現Delta病毒株群聚案而繃緊神經。陳時中今日表示,經過專家會議、綜合各方意見後做出新的邊境防疫措施,7月2日起,將進行入境普篩,且須檢驗3次,細節如下:
●所有入境旅客皆在入境時採檢PCR,檢疫第10~12天進行抗原快篩,12~14天再做一次PCR採檢。
●具有高風險國家旅遊史(包含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入境者,第一次入境採檢會在集中檢疫所進行,且所有人都必須入住集中檢疫所。
●其他一般旅客入境採檢在機場進行,可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
●若入境旅客驗出陽性,則會進行病毒基因定序,了解感染哪一種變種病毒株。
陳時中表示,過去沒有採納入境普篩的建議,是因為以前入境民眾都是在家進行檢疫,如果採檢陰性,容易造成防疫鬆懈,增加家庭內感染機率,「但現在所有人都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就算偽陰性也不會增加傳播風險,因此可以進行入境全篩。」不過陳時中也說,由於Delta病毒株並沒有潛伏期增長的狀況,因此不會延長檢疫時間。
陳世英表示,第10天加做抗原快篩,雖然可能會出現偽陽性的個案,但相對國外疫情嚴重,偽陽性個案就會比較少,而且加做抗原快篩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在早期偵測到確診個案,如果出現陽性,通常會馬上再做PCR,及早確診治療;第二,多數的個案就算進行抗原快篩也會是陰性,就不用3次都採用PCR採檢,可以節省成本,是合理的防疫方式。
機場採檢量能部分,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機場會依照每天預報入境人數來機動調整採檢人員。目前第一、第二航廈各有5個採檢站,每日入境人數約在200人至1,000多人,週五、週三的入境人數最多。陳宗彥表示,不管是自高風險國家入境的民眾、有症狀的旅客或一般無症狀旅客,入境的動線都已經建置完畢。
■屏東枋山群聚維持15人,不明感染源的果農夫婦研判在醫院被感染
今日屏東枋山群聚案件並沒有新增個案,不過陳時中表示,前日感染Delta病毒卻無明確感染源的果農夫妻(案14734、案14816),應是在醫院與秘魯祖孫的鄰居確診者(案14407)待在同一個空間。陳時中說明,雖然鄰居是到急診看病,但也有前往診間,正好與果農的診間在隔壁,可能是候診時有接觸。羅一鈞補充,因為醫院該處沒有監視器,因此是透過比對醫院就診紀錄、健保卡資料等,發現兩人在醫院時段、空間有重疊,且果農與其他個案都沒有接觸,所以研判是因此而被感染。
目前屏東針對社區、醫院都進行匡列採檢,前者採檢8,283件,目前為止都是陰性;後者則匡列462人,1人陽性,其餘持續隔離中,陳時中表示:「目前為止沒有擴散跡象,這一兩天可以把這起群聚案件看得更清楚。」
■新增慈濟採購疫苗專案,國產疫苗未來也可參與混打實驗
昨日指揮中心表示目前正在進行AZ與莫德納的混打審核案,那麼國產疫苗未來是否也有類似規劃,可以跟國際廠牌進行混打研究?陳時中表示有類似規劃,但目前需要更多國際數據及國內試驗數據相輔相成,「有更明確的科學證據再來做,若混打效果更好,未來安排疫苗政策就可以更靈活,施打率更高、更快。」
而民間採買疫苗部分,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今日上午的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表示,除了台積電與鴻海的專案外,將再加入慈濟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專案,但陳時中表示,目前民間採購疫苗都還沒有新進度。
慈濟基金會指出,於6月23日遞交疫苗申購案,經蔡英文總統致電證嚴法師後,就展開與相關部會討論申購疫苗的事宜,未來將依循鴻海與台積電的申請模式,另立慈濟捐贈500萬劑BNT疫苗專案。
■ 恢復家庭移工轉換雇主,轉換前需做PCR檢測
由於這週確診人數趨緩,考量失能者家庭的照顧需求,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宣布,即日起優先恢復外籍家庭看護工及家庭幫傭,可以轉換雇主接續聘僱(含期滿轉換),但在新雇主承接前須做PCR檢測,費用由新雇主支付;其他產業移工仍須暫緩,待未來疫情狀況再行檢討。
若違反勞動部公布的「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將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處以6~30萬罰鍰,加上不予核發接續聘僱許可、廢除名額。若雇主交由仲介處理而違反防疫規定,則依《仲介公司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處以6~30萬罰鍰。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 /江世民、柯皓翔;攝影/余志偉、鄭宇辰、張皓安、董俊志)
#延伸閱讀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
】https://bit.ly/2Ticbhe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莫德納 #入境普篩 #抗原快篩 #PCR #Delta變異株 #混打疫苗 #北農 #環南市場 #屏東枋山 #群聚感染 #移工 #長照
醫院診間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罹癌,是我生命中的禮物:從此勇敢表達情緒,不再當好好小姐」介紹
訪問作者:林珮瑜
內容簡介:
38歲,我被醫生宣判得了乳癌,2年抗癌的經歷,
讓我從乳癌找到了許多美好。
希望以自己的經歷,
讓害怕、恐懼的病友們,瞭解乳癌其實沒那麼恐怖,
並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走出自己的重生之路。
★失控——硬硬的小肉瘤好像長大了
2015年7月,我和男友Water展開第二次的長程旅行。這一次,挑了遙遠的南美。兩人先在美國停留兩週,才轉進南美的哥倫比亞。沒幾天,我竟在左胸摸到一顆小肉瘤,雖然驚嚇,但仍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
等到旅程結束返回台灣,已是十個月之後的事。我依然不以為意,還是拖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從旁人得知,這件事似乎有些嚴重。於是我立刻前往醫院,做了超音波和穿刺切片檢查。未料,檢驗報告的結果不太好……。
★打掉重練——生病其實是一種修鍊之旅
我自以為年輕,才敢肆無忌憚地揮霍著那珍貴的健康本錢。直到自己被確診為乳癌,才頓時領悟,原來先前的生活方式實在大錯特錯。過去,我非常討厭吃青菜、水果,甚至還以「螞蟻人」自豪,「嗜甜」只是自己的才華之一,現在看來真是傻的可以。
乳癌像是老天送來的信號,要我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一進入治療階段,我馬上推翻過去所仰賴的規矩和習慣,藉機重建新的生活方式;身體和心靈的調整雖然辛苦,但我終於懂得要好好疼愛自己的身體。
★戀愛關卡——分手?結婚?我還能生育嗎?
癌症,對許多情侶或夫妻來說,儼然是考驗感情的終極關卡,隨著不同的年紀,面臨的狀況也變得有所差異。而我和Water正好落在層級最薄落的情侶關係。我被確診為乳癌時,正好是兩人交往的第七年,而我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我很感謝Water仍始終如一,而原本刻意逃避的問題,全得攤在陽光下,那些年紀、生育、生死、相處模式、婚姻等,都成了一個個的關卡,兩人開始就現實狀況逐步討論,試圖找出最佳方案……。
★我們都一樣——勇敢的女孩們,一起健康走到人生的最後!
生了病後,我以為只有自己孤軍奮戰著,在醫院才發現原來其實有許多人也為了健康而正在努力著。也因為自己置身其中,才得以一窺許多真實的人生百態,有些讓人同情,有些則讓人感動。也因如此,我才開始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原先排斥病友相關團體,無意間在診間結識了一些乳癌病友。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我們不僅為彼此加油打氣,也分享了許多的資訊、病情和心情抒發,而這些交流,竟莫名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許多。
★重拾健康——忍不住對自己說:妳真的好棒!
自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的這段期間,我經歷了1次手術、6次化療和35次放療,終於再次找回了健康。原先因為乳癌而刻意培養的新習慣,現今仍然進行中。同時,我也持續練習不再勉強自己,不執著於結果,凡事順勢而為就好。
因為這一場抗癌之戰,我才發現自己比想像的還要堅強,原來只要有心,什麼事都能做到!接下來的第二人生,我決定忘了原先設下的極限,努力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時間永遠不等人,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原書名:重生,讓我更勇敢)
作者簡介:林珮瑜
台北人,愛講粗話的好好小姐。
自小耳朵不靈,說話不清,意外養成個人風格。
第一次獨自出國,完成了一年半的澳洲打工度假。
才曉得破英文原來可以帶著我飛往世界各地。
2016年正式確診為乳癌一期,
在經歷開刀、化療和放療後,
頓時體悟了健康的美好,
目前,正在練習順其自然,不再勉強執著,
每一天都要好好愛自己。
作者粉絲頁: 現在,幸福中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醫院診間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重生,讓我更勇敢!大齡女子的抗癌手記」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珮瑜
內容簡介:
38歲,我被醫生宣判得了乳癌,2年抗癌的經歷,
讓我從乳癌找到了許多美好。
希望以自己的經歷,
讓害怕、恐懼的病友們,瞭解乳癌其實沒那麼恐怖,
並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走出自己的重生之路。
★失控——硬硬的小肉瘤好像長大了
2015年7月,我和男友Water展開第二次的長程旅行。這一次,挑了遙遠的南美。兩人先在美國停留兩週,才轉進南美的哥倫比亞。沒幾天,我竟在左胸摸到一顆小肉瘤,雖然驚嚇,但仍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
等到旅程結束返回台灣,已是十個月之後的事。我依然不以為意,還是拖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從旁人得知,這件事似乎有些嚴重。於是我立刻前往醫院,做了超音波和穿刺切片檢查。未料,檢驗報告的結果不太好……。
★打掉重練——生病其實是一種修鍊之旅
我自以為年輕,才敢肆無忌憚地揮霍著那珍貴的健康本錢。直到自己被確診為乳癌,才頓時領悟,原來先前的生活方式實在大錯特錯。過去,我非常討厭吃青菜、水果,甚至還以「螞蟻人」自豪,「嗜甜」只是自己的才華之一,現在看來真是傻的可以。
乳癌像是老天送來的信號,要我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一進入治療階段,我馬上推翻過去所仰賴的規矩和習慣,藉機重建新的生活方式;身體和心靈的調整雖然辛苦,但我終於懂得要好好疼愛自己的身體。
★戀愛關卡——分手?結婚?我還能生育嗎?
癌症,對許多情侶或夫妻來說,儼然是考驗感情的終極關卡,隨著不同的年紀,面臨的狀況也變得有所差異。而我和Water正好落在層級最薄落的情侶關係。我被確診為乳癌時,正好是兩人交往的第七年,而我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我很感謝Water仍始終如一,而原本刻意逃避的問題,全得攤在陽光下,那些年紀、生育、生死、相處模式、婚姻等,都成了一個個的關卡,兩人開始就現實狀況逐步討論,試圖找出最佳方案……。
★我們都一樣——勇敢的女孩們,一起健康走到人生的最後!
生了病後,我以為只有自己孤軍奮戰著,在醫院才發現原來其實有許多人也為了健康而正在努力著。也因為自己置身其中,才得以一窺許多真實的人生百態,有些讓人同情,有些則讓人感動。也因如此,我才開始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原先排斥病友相關團體,無意間在診間結識了一些乳癌病友。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我們不僅為彼此加油打氣,也分享了許多的資訊、病情和心情抒發,而這些交流,竟莫名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許多。
★重拾健康——忍不住對自己說:妳真的好棒!
自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的這段期間,我經歷了1次手術、6次化療和35次放療,終於再次找回了健康。原先因為乳癌而刻意培養的新習慣,現今仍然進行中。同時,我也持續練習不再勉強自己,不執著於結果,凡事順勢而為就好。
因為這一場抗癌之戰,我才發現自己比想像的還要堅強,原來只要有心,什麼事都能做到!接下來的第二人生,我決定忘了原先設下的極限,努力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時間永遠不等人,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作者簡介:林珮瑜
台北人,愛講粗話的好好小姐。
自小耳朵不靈,說話不清,意外養成個人風格。
第一次獨自出國,完成了一年半的澳洲打工度假。
才曉得破英文原來可以帶著我飛往世界各地。
2016年正式確診為乳癌一期,
在經歷開刀、化療和放療後,
頓時體悟了健康的美好,
目前,正在練習順其自然,不再勉強執著,
每一天都要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