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慨、不捨、生氣,都是正常的行為反應。
但是,之前大家還沈迷於《我們與惡的距離》,認為這部戲劇讓台灣人更能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怎麼現在都忘了?
以前,家裡很窮,但班上還是有不少的同學,家中經濟狀況良好,因為跟村里長比較有交情,所以拿得到低收入戶證明。而我們家,因為有祖產(不能變賣),縱使真的過的很清苦,也不能領。
那時候的清苦是,長大後有次回憶過去,跟我媽說:妳那時候真聰明,常常用小黃瓜炒秀珍菇給我們吃。菇類營養很高,又不容易發胖,很厲害。」
我媽低著頭說:「因為菇類比較便宜,肉很貴,妳們在發育,我買不起肉,至少讓你們吃菇類。」
所以,我能領的就是清寒優秀獎學金,以及老師想辦法幫我申請的愛心便當。
就因為如此,所有的低收入戶證明都是假的嗎?
當然不是,只是有人濫用。
因此,當開始工作後,我時不時跟長官分享這件事情,並且在討論、投書時,常常提出這個現象需要被注意,才能讓真正有需要的人領得到,又可以杜絕不肖人士。
以前,新聞常常說有人為了逃避刑責,所以請醫生開偽照證明來脫罪,但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今天我們會憤慨、質疑為何判決如此,但不應該因為質疑、生氣,就無限上綱的嘲諷在台灣殺人就會無罪,更藉此傷害、霸凌這些患病的人。
同理心啊。
我們有同理心,所以會為死者打抱不平;我們有同理心,所以為罹病的犯罪者設身處地。若非如此,一樁案件傷害的,會是背後更多數的「患者」。
而我們這樣的行為,也是助長媒體去「揭發」台灣有多少名患者、網友去「搜尋」過去的案例。這樣只會讓患者更躲入陰暗的角落,讓事情永無解決的一天。而累積起來的,一次爆發出來,更可能釀成更大的悲劇。
唯有在憤恨不平中仍然對事物保持者正確的理解與尊重,不任意批評且惡意謾罵,才是真正推動社會走向預防的關鍵。
一句神經病,一句憂鬱症是不知足,一句懂得笑就不會恨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無傷大雅脫口而出的惡語。
這樣講以後,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好。
Search